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时安排:6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58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位数成两位数的口算

2、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买了3筐

3筐草莓有多少盒?

2、组内交流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5×3 3×15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小组汇报

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15+30=45。

方法二:根据竖式的计算方法,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向前进一,十位上的数1和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来的1个十,就是4个十。

4、小结口算方法:

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算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养成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也是理解算理,正确地列竖式计算。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2、教学策略 (1)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安排复习铺垫环节。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因为从已有的、众多的知识中找出与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信息,这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提取能力。 (2)问题提出,独立思考,充分准备,小组交流。 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且在学生充分准备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这样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建立在独立思考和准备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和交流的质量必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 (3)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基础。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1.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2.用竖式计算。 14×26=81×18=94×11=45×34= 1、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 2.、14乘63的积是();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式是(),结果是()。3、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来进行检验。 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5、365加上()正好是75的14倍。 6、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8 × 1 4 7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1 8………………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5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7、如果口算35×19,可以先口算35×20=(),然后再减去()个35。

8、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张照片。 9、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填:没超载或超载) 二、口算下面各题(16分 ) (1)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8×40 = 43×0 = 100-40= 3×190= 40×9 = 270×3= 150×6= 4×28= (2)先口算,再熟记这些口算答案。 25×4= 125×8= 25×6= 125×2= 250×4= 1250×8= 25×8= 125×4=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共28分) 83×26= 33×66= 84×59= 26×47= #54×25= # 21×44= # 66×77= # 19×36= 四、文字题(6分) 1、36的315倍是多少? 2、135个32是多少? 五、应用题(18分) 1、工厂平均每天要用51吨煤,42天共用多少吨煤?

《两位数乘两位数》测试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检测题 一、选择。 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A.90 B.19 C.909 2.下面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 A.78×20=1560 B.62×60=2480 C.58×30=2740 3.□3×11的积最大是( )。 A.1563 B.143 C.1023 4.下列竖式中,计算73×26正确的是( )。 5.25乘65的积的最高位是( )。 A.十位 B.百位 C.千位 二、填空。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 )。 3.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 4.在估算310乘8时,我们可以把310看成( ),乘8得( )。 5.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8户,每栋楼有( )户。 三、在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1.40×( )<2800 2.60×( )<3600 3.( )×15<150 4.( )×50<130 5.360>( )×40 6.680>67×( ) 四、用竖式计算。 23×22 82×11 15×67 38×91 48×72 96×29

五、脱式计算 46×23-175 36×25÷5 125÷5×76 40×50÷5 80×75÷2 71×16+232 七、应用题。 1.水果商店运进16筐苹果,每筐25千克,卖出2筐后还剩多少千克? 2.一箱可乐有24瓶,一箱雪碧也有24瓶,现在有12箱可乐和23箱雪碧,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张林看课外书,每天看25页,两周能看多少页?妈妈为张林新买了4本课外书,分别有188页、198页、202页和150页,张林—个月能看完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4.体育老师买了5箱乒乓球,每箱有12筒,每筒有12个,—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 5.明明每天绕着长6米、宽5米的长方形花坛跑15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 学设计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6(一位数乘一位数)、20×8(两位数乘一位数)、20×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18、38×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学生探讨笔算算理; (2)师生共同小结笔算算理: 2 4 × 1 2 —————— 4 8 ……24×2的积,问:48是怎么来的? 2 4 ……24×10的积,问:这里的24是表示多少? —————— 2 8 8 环节三:巩固练习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题200道A4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题 11×81= 39×54= 43×23= 22×72= 95×37= 45×86= 98×27= 43×90= 35×96= 17×69= 72×98= 42×56= 26×12= 96×29= 58×26= 58×42= 14×21= 94×33= 89×66= 55×91=

12×66= 60×56= 70×60= 41×27= 39×84= 78×88= 72×65= 47×23= 52×61= 88×94= 40×91= 49×66= 97×73= 82×10= 18×14= 21×44=

80×55= 53×21= 25×50= 40×19= 24×55= 11×87= 86×74= 93×91= 96×54= 84×81= 91×82= 84×41= 76×46= 60×62= 43×50= 82×46=

31×41= 23×99= 56×72= 20×26= 14×78= 58×37= 42×11= 88×17= 28×29= 77×67= 37×50= 17×31= 59×49= 96×95= 26×83= 17×68=

78×89= 71×39= 69×54= 64×78= 86×39= 61×39= 45×62= 79×78= 54×40= 83×77= 81×96= 18×62= 60×47= 37×97= 38×26= 59×93=

54×37= 35×57= 43×98= 81×22= 27×41= 43×46= 25×23= 66×57= 47×33= 87×16= 84×13= 15×46= 87×20= 95×28= 54×97= 33×34=

(完整版)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32×30= 11×50= 20×40= 57—19= 40×5= 37+8= 40×21= 90÷3= 120×3= 630÷3= 25×40= 8×50= 30×13= 60×50= 62×0= 12+20= 30×23= 40×50= 24÷2= 400÷2= 二、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46×38= 65×80= ★56×29= 60×37= 78×65= ★820÷6= 49×78=52×37=80×45= 三、填空。 1、49×28的积是( )位数,积大约是( )。 2、25×3×6=25×( ) ( )÷6=60 (5) 3、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18个格子。这张纸一共大约有( )个格子。 4、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10个零件,二月份工作22天能加工( )个零件。

5、50个20相加得();1乘360得()。 6、在○里填上“>”、“<”或“=”。 43×24○18×3979×11○23×68 76×12○12×7622×15○22×3×4 7、28×53的得数比()大,比()小。 8、41×59的积在()至()之间。 四、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正六边形边长是20厘米,周长是( )。 ①120厘米②80厘米③60厘米 2、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 ①29×53 ②37×65 ③76×49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差是( )。 ①99 ②990 ③100 ④89 4、估计12×63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的是( )。 ①586 ②756 ③1536 5、伟良钨业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20度,照这样计算,第四季度共节约用电( )度。 ①120②1840③60 6、大华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60度,这个月一共要用电( )度。 ①180②1800③1860 7、下面算式( )的得数大约是3000 ①39×92 ②52×58 ③26×85 五、连一连 59×76··得数比1200小,比600大。 37×65··得数比3500大,比4800小。 75×43··得数比2800小,比1800大。 32×28··得数比2800大,比4000小。 六、估一估,并把得数比3000小的算式圈起来. 46×62 39×62 71×42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六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容: 三年级下册教材P46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 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3、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习惯。 5、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2×3= 12×10= 12×13=? 师:前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第三道题学过吗? 生:没有。但是我们可以用前两道题的结果算出第三道题目。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 生:把13分成3和10,12×13就分成了12×3和12×10。再把两次、结果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到了什么方法呢? 生:先分后和。 师:不错,利用先分后和的方法我们解决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难题。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探究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 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一共多少个?)(2)估算。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列式:24×2=48(个) 48×6=288(个)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48+240=288(个)……

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练习题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练习题 乘法竖式计算练习题(一) 38×58= 37×67= 99×46= 99×35= 35×45= 34×24= 33×74= 32×62= 29×19= 99×19= 92×59= 92×28= 88×37= 88×24= 87×65= 87×44= 98×28= 95×25= 94×34= 47×57= 406×16= 193×35= 901×60= 218×19= 87×38= 84×44= 27×57= 26×76= 83×23= 82×52= 79×19= 36×76= 78×28= 77×57= 76×46= 75×35= 74×64= 73×23= 72×27= 69×29= 68×48= 67×57= 66×26= 62×42= 121×52= 198×25= 408×24= 248×23= 58×48= 57×27=

乘法竖式计算练习题(二) 56×36= 55×25= 54×34= 53×23= 52×25= 49×29= 48×38= 45×25= 44×24= 43×23= 42×52= 39×29= 97×63= 99×74= 28×28= 25×35= 24×34= 24×43= 23×95= 24×95= 24×52= 93×29= 99×18= 99×27= 89×48= 89×26= 83×38= 99×13= 99×32= 98×29= 98×27= 98×26= 86×34= 98×32= 97×29= 97×28= 82×46= 82×28= 97×46= 97×35= 97×44= 78×34= 97×32= 96×49= 98×28=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55×11= 71×31= 56×41= 59×49= 96×95= ②26×83= 17×68= 98×52= 40×26= 61×72= 48×93= 56×25= 49×51= 93×31= 97×81= ③98×25= 18×72= 47×22= 12×38= 78×89= 71×39= 69×54= 64×78= 34×43= 49×15= ④33×21= 50×40= 97×76= 77×64= 37×16= 45×37= 63×25= 67×24= 76×23= 19×11= ⑤90×83= 22×95= 58×21= 66×95= 78×50= 62×94= 57×53= 84×26= 60×93= 43×29= ⑥27×76= 64×62= 13×83= 69×74= 41×46= 96×91= 87×20= 95×28= 54×97= 33×34= ⑦72×15= 13×49= 14×76= 12×31= 87×48= 10×29= 23×80= 52×81= 19×48= 10×24= ⑧78×89= 24×34= 55×61= 69×30= 68×41= 66×74= 45×20= 31×42= 60×48= 83×74= ⑨29×12= 92×73= 45×63= 54×43= 36×20= 23×94= 31×58= 50×44= 51×92= 12×54= ⑩16×38= 73×69= 28×65= 30×51= 11×17= 58×60= 86×60= 27×84= 51×28= 49×47=

67×74= 79×80= 77×47= 12×77= 18×47= ②72×44= 20×85= 69×50= 41×28= 27×55= 66×80= 55×31= 34×79= 31×40= 71×68= ③64×10= 81×17= 10×10= 63×79= 39×89= 75×43= 21×43= 61×17= 10×14= 31×29= ④84×25= 91×35= 76×53= 75×79= 97×48= 39×39= 15×68= 39×50= 67×39= 14×57= ⑤24×26= 63×62= 66×73= 20×98= 62×42= 72×52= 26×19= 68×71= 52×50= 57×55= ⑥13×88= 63×55= 84×51= 82×69= 90×98= 32×22= 14×79= 85×80= 53×53= 82×91= ⑦71×53= 62×65= 41×42= 54×48= 71×43= 95×80= 12×59= 42×29= 62×87= 48×49= ⑧94×70= 98×13= 79×68= 13×65= 88×10= 68×18= 25×86= 56×71= 40×45= 80×98= ⑨58×72= 34×29= 81×33= 91×34= 31×85= 93×49= 51×35= 46×84= 91×15= 15×84= ⑩55×48= 83×92= 56×92= 18×22= 48×34= 31×19= 27×64= 23×75= 35×98= 54×80=

(完整版)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课外书啊?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很爱学习的好孩子,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每本书24元) 师: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买2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 (列式:24×2=48(元))。 问题二:买10本书,又要多少元呢? (列式:24×10=240(元)), 问题三: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 (列式:24×12=)。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3、引出新知: 对比前面两题,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算法探究 1、估算: 2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 估一估,2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测试题 一、填空。(18分) 1、84×23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2、32×30的积是32×()的积的10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34的26倍是(),270是9的()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6、46×35的积的最高位是()位,26×45的积有()位数。 7、□5×21,当□里填()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8、在○里填上“>”、“<”或“=”。 27×33○205366×68○67×677×223○45×32 5时○500分100厘米○10分米131×4○139×5 二、我是小法官,错对由我判。(8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2、32个24的和是多少?列式为32+24() 3、48乘50末尾只有1和0.() 4、72×31可以读作72乘31或31乘72。() 5、6个35再加上20个35,可列式为35×26。() 6、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7、50×48的积与50×6×8的积相同。() 8、54×24=4526() 三、精挑细选。(14分)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 A.缩小10倍 B.不变 C.扩大10倍 2、在计算(14+16)×30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A.加 B.乘 C.无先后次序 3、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A.50×20 B.35×40 C.52×40 4、如果□是○的15倍,下面哪个算式是对的?() A.○÷15=□ B.○×15=□ C.□×15=○ 5、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克水,1时浪费掉()克水。 A.650 B.65 C.3900 6、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千米,每时飞行()千米。 A.210 B.226 C.1260 7、()×27<730. A.27 B.28 C.29 四、计算大本营(30分) 1.快速口算。(10分) 20×5= 30×6= 4×70= 100×5= 10×60= 3×200= 3×200= 500×3=100×6= 42×20 = 23×2=12×3=7×11 =5×60=16×5= 50×4 =22×3=15×3= 20×100 = 3×40=

(完整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分,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只是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案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跟学生在聊课外书的时候,引入购书的数学知识。 2、出示情境图

(1)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2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2=48)(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又应付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10=240)(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d、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 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24×12(板书:算式)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本63页 2、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最后算什么。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 (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4、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 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四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 列竖式并验算 98×28= 95×25= 94×34= 47×57= 46×76= 93×35= 92×62= 88×49= 87×38= 84×44= 27×57= 26×76= 83×23= 82×52= 79×19= 36×76= 78×28= 77×57= 76×46= 75×35= 74×64= 73×23= 72×27= 69×29= 68×48= 67×57= 66×26= 62×42=

58×48= 57×27= 56×36= 55×25= 54×34= 53×23= 52×25= 49×29= 48×38= 45×25= 44×24= 43×23= 42×52= 39×29= 97×63= 99×74= 38×58= 37×67= 99×46= 99×35= 35×45= 34×24= 33×74= 32×62= 29×19= 99×19= 92×59= 92×28=

28×28= 25×35= 24×34= 24×43= 23×95= 4×95= 24×52= 93×29= 99×18= 99×27= 89×48= 89×26= 83×38= 99×13= 99×32= 98×29= 98×27= 98×26= 86×34= 98×32= 97×29= 97×28= 82×46= 82×28= 97×46= 97×35= 97×44= 78×34=

96×45= 96×34= 96×33= 96×22= 49×95= 28×95= 37×95= 36×95= 44×95= 94×29= 94×28= 57×94= 94×37= 56×94= 76×27= 76×25= 35×94= 23×94= 94×32= 78×46= 93×48= 93×27= 93×36= 93×25= 59×12= 89×24= 89×35= 89×23=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杨惠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昨天去书店买书,每套书有14本,那么买3套有多少本?生:14×3=42(本) 师:那老师如果买10套书,又有多少本?

生:14×10=140(本) 师:3套书,10套书,同学们都能用所学的知识很快的计算出来。那现在老师增加难度,买了12套书,有多少本呢?该怎么列式?生:14× 12 二、探索新知,明确算理: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列? 生:要求有多少本书,也就是要求 12 个 14 是多少。 师:说的真不错,请同学们估算一下,14× 12大约得多少? 生1:我把12估成10,大约是140本。 生2:我把14估成10.大约是120本。 生3:我把14和12都估成10,大约有100本。 师:如果我把书看成1个点,那么1套书就是14个点,那14套书就组成这样的一幅点子图。老师把刚才你们估算的结果在点子图圈出来。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都是估小的。 2、师:14× 12 到底得多少,你能算出准确的答案吗?下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点子图,用黑笔试着在纸上用我们

学过的方法来,分一分,圈一圈,算一算。把14× 12的结果写出来。 生:独立思考后在纸上写出得数。 4 、师巡视,拿出几个同学的做法并投影。 生 1 :14× 4=56(本)56× 3=168(本)师:先把12分成3个4,再算12乘4,最后算56乘3,这是一个好方法。 生 2 :14 × 6=84(本) 84×2=168(本) 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生3:14 ×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先分后和的方法,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说明同学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了,真棒。 师:刚才我们利用点子图来计算14× 12 准确值,那是不是我们所有的计算都要用点子图来计算,这样子太麻烦了,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8分,每空2分) 1.三年级女生65人,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的3倍多12人,三年级一共有男、女生( )人。 2.甲、乙、丙三个同学做纸花,已知甲比乙多做5朵,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2朵。他们一共做了( )朵花。 3.一个水果店运来180千克苹果,平均装在6个筐里,每千克苹果2元。每筐苹果( )元。 4.在里填上“<”“>”或“=”。 320×603200×6 160×70160×69 25×3426×33 35×14+145×11-1 390×7839×780 804×11402×33 45×9854×89 320×30230×40 5.36个42是( ),413的15倍是( )。 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 二、判断题。(12分) 1.计算5600×30可以先算56×3,再在末尾添上一个“0”。 ( ) 2.被乘数不变,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 3.被乘数和乘数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3个0。 ( ) 4.15×4÷15×4=60÷60=1 ( ) 三、计算题。(20分) 37×25×4 125×9×8

680×(483-391) (305+98)×26 四、解决问题。(40分) 1.两根绳子一共长368米,各剪去4米,则一根的长等于另一根的5倍,两根绳子各长多少米? 2.图书馆买来一排展示书架,由4个小书架组成,每个小书架第一格摆放2本,第二格至第六格各摆放3本。这排书架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本书?(一题多解) 3.白沙花园有22栋高档住宅楼,每栋6层,每层5套。白沙花园一共有住房多少套?(一题多解) 4.下面是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请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题 一、1.272 2.63 3.60 4.=><<=<<>5.1512,6195 6.990 二、1.×2.√3.×4.× 三、1.3700 2.9000 3.62560 4.10478 四、1.一根长:368-4×2=360(米)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靖边县第十一小学张晓霞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3.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二、教学设计思路 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因此,教学时把教材设计的电影院的情景,改为“学校多功能大厅能坐多少人”的情景。 2.重视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等系列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在学生交流算法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探索估算与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产生交流的渴

望,在交流各自估算策略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提倡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的教学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难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 1、竖式计算。通过学生的计算来说说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的地方。(例如数位对齐问题,及书写的问题。以及进位的问题) 2、让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五章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基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考试号_______ 一:计算: 1.快速口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0×100 13×40 16×5 42×20 110×60 0×600 500×40 300×25 25×4 2.估算 32×70≈ 48×19≈ 21×51≈ 28×42≈ 288×31≈ 3.列竖式计算 46×48= 251×12= 35×12= 26×77= 76×14= 38×18= 4.巧填方格 二:错误门诊,下面的竖式计算上有什么问题?请你改正过来。

三、选择: 1. 69×51的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五位数 2.99×19的积是() A.大于200 B.等于2000 C.小于2000 3.89×90比80×89多() A.10 B.89 C.890 4.A是两位数,A×40的积最接近1700,A是() A.3 B.4 C.5 六.解决问题: 1.丁丁每分钟大约走42米,从家到学校,丁丁要走19分钟,你能估算一下,丁丁家距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吗? 2.水果店上午运来苹果25箱,下午又运来30箱,每箱苹果重25千克。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下午比上午多运来多少千克? 3.“春天花园”共建26栋楼房,每栋7层,每层有10户,这个小区可容纳多少户人家? 4.每村有35个老人进行体检,我乡共有24个行政村,一共有多少位老人进行了体检? 5.每本集邮册有14枚邮票,每枚邮票可卖25元,王叔叔卖了34本这样的邮册,他一共卖了多少枚邮票,卖了多少钱? 6.袋子里有很多豆子,妈妈用碗往外拿豆子,拿了20次满碗之后,还剩下半碗豆子,大约有23个,原来袋子里大约有多少个豆子? 7妈妈每天做饭用水12公斤,每天做三顿饭,妈妈半个月做饭要用多少公斤水?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备课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5)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分析】本节教材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比算方法的关键是:(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例1是不进位的乘法,用解决王老师买一套书“一共要负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常识、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产生一些错误,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级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么来的?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练习十1、3 独立做在课本上。同桌交流,集体评议。 2、练习十 2 、6 板演齐练 3、作业本练习十 4、 5、7 4、拓展题练习十 8、9 六、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1、基本训练(竖式计算) 44×1132×12 23×13 12×12 13×22 2、拓展训练 李爷爷家用24个笼子养兔子,每个笼子里有12只兔子,李爷爷家养了多少只兔子? 【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6)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分析】例2材是教学进位的乘法,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新教材与旧教不同的是特别注重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2.在 引导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道理。3.在学习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愿望,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教学前侧,在交流中初步掌握算法 1.从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教师:从下面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读取主题图获得信息:每本12 元,买14 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2.列式解决问题师:怎样求一共要付多少元?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啊?学生:每本书的价钱是12 元,12 是每份数,买一样的书14 本就表示有这样的14 份,求一共是多少元?就是求14 个12 元是多少?3.研究竖式计算教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一人板演,师巡视寻找不同的算法)由板书同学介绍竖式计算方法。教师:在她说的计算过程中,我听到了几句乘法口诀,谁知道说的是那几句口诀?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最后他还说了一句,把它们加起来就是168(教师画箭头,引导学生打手势,并板书算式)。接着教师展示学生出现的错例:如12×14=60;12×14=188;12×14=1248。质疑“到底谁做得对啊?”4.学生采用估算的方式排除不正确的结果。学生:12×14 不可能得60,因为12×10=120,12×14 的积一定大于120,证明60 是错误答案。学生:12×14 不可能1248,因为12×100=1200,12×14 的积怎么会大于1200 呢?显然1248 是错误的。学生对12×14=118 也提出质疑,证明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建议再用计算器验证一下12×14 的计算结果吧。教师:我们用计算器验证12×14 的计算结果是168,我们又听了刚才板演学生的发言,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教师等待学生的反应)大家既然已经认可了,那咱们是不是就可以下课了?(学生反映不能下课,表现出与问题要研究)不下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啊? 二、借助模型,引导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 1.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疑问学生:我早就会计算这样的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计算过程。教师:问得好,做题做事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学生:数学家怎么发现这样计算的?是谁发明的?教师:你不仅知道方法,还要了解方法背后的道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除了计算器,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教师:你思考问题很严谨,判断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还需要其他方法证明。学生:?? 教师:大家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想到了一点,刚才的错题到底错在哪了?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都值得我们来深入的研究。那我们就再次借助这个示意图来进一步研究,看看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2.利用点子图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1)借助点子图研究算法教师:把一元钱看作一个点。出现了这样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利用它再次寻找计算的道理。同桌互相交流。(2)学生用点子图汇报解释问题。出现以下情况:12×7×2;14×6×2;14×4×3;14×2×6;12×10+12×4;12×5+12×5+12×2 师:这么多的解答方法都验证了结果是正确的,这些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3)梳理思路在学生发言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方法:12×7×2、14×6×2、14×4×3、14×2×6 都是把12 或者14 分成了若干个份之后进行计算。例如,12×7×2 表示把12 看成每份数,先求这样的7 份是84,然后把84 看成每份数,再求这样的2 份是168。这里面有份总关系。12×10+12×4 和12×5+12×5+12×2,分别求几个几(份总关系),最后把积相加(整体部分关系),既有份总关系,又有整体部分关系。不论哪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