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 辉 和娴娴

(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 050018)

摘 要:对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讨论了各方法的局限性,并且对其工艺进行分析。结合贵金属铂催化剂对葡甲苷的伯羟基进行选择性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工艺进行讨论。指出催化氧化法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反应工艺条件温和、催化活性好、氧化选择性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葡萄糖醛酸 制备方法 催化氧化 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glucuronic acid and its lactone

CHEN hui ,HE xian xian

(Th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18)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glucuronic acid and its lactone is introducted briefly, and the process is analyzed. The catalyst used in this study was a combination of the noble metal palladium which had the advantage of selectively oxidizing primary hydroxide radical which was a unique assistant oxidant.It was conclued that the catalytic oxiding technology had some industrial feasibilitywith the moderate condition and the high oxidative selectivity.

Key Words: glucuronic acid; preparation methods;catalytic oxidation; research progress

引言

葡萄糖醛酸的分子结构为葡萄糖6位上的醇基被羧基置换。在人和动物体内,葡萄糖醛酸是以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为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的形式存在的。在微生物中,葡萄糖醛酸常以细菌分泌的多糖形式出现,个别细菌也有从6-磷酸葡萄糖经过肌醇形成游离的葡萄糖醛酸的途径。以葡萄糖醛酸为基础, 制备了与铂的络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的药物[1]。在肝脏中以葡萄糖醛酸盐或配合物的形式存在葡萄糖醛酸能与含有羟基、羧基、巯基等有毒物质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的配合物而由尿排出[2]。

葡萄糖醛酸内酯,其化学成分为:D-(+)-呋喃葡萄糖醛酸γ-内酯[3],分子式为C6H8O6。在植物体内内酯通常以与其它碳水化合物形成聚合物形式存在;在人体器官中,形成无毒或低毒的葡糖醛酸结合物而由尿排出,起到保护肝脏及解毒作用,因此可作为一种肝脏解毒剂和免疫功能调节剂,是常规的保肝护肝良药。除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外,葡醛内酯及其后续产品还是功能性饮料和食品、减肥药、化妆品等的主要添加剂,具有补充体能、改善缺氧、滋养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其市场需求量已经远远超过在医药领域的需求[4]。

1 葡萄糖醛酸及内酯制备方法概述

现行生产工艺中一般以多糖( 如淀粉)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氧化剂来氧化其结构单元中的伯

羟基得到糖类氧化物(如氧化淀粉) ,糖类氧化物经水解酯化得到葡萄糖醛酸内酯。

1.1 甘草酸铵制备法

在1990年,俄国科学家曾尝试用甘草酸铵制备醛酸[5]。甘草酸铵是甘草根的三萜皂甙,它含有两个葡萄糖醛酸基,占分子量的48%。该方法采用酶水解法,去掉甘草酸的两个葡萄糖醛酸基,沉淀生成甘草次酸,将剩余水解液经过4次重结晶,得到葡萄糖醛酸。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一种糖苷类水解酶,能催化各种类型的β-葡萄糖醛酸苷水解,并且不同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具有催化不同底物和反应的特性[6-8]。Muraver IA[9]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通过发酵氨基甘草酸盐制备糖醛酸。在2009年,筛选得到菌种penlcillium purpurogenum Li-3可定向催化甘草酸合成GAMG。β-葡萄糖醛酸苷酶经层柱黏土固定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9]。

该法重结晶葡醛酸损失较多,产率不高。后人们发现去掉甘草酸的一个葡醛酸,生成单葡醛酸甘草酸,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的新型甜味剂,后人现已将研究重点放在单葡萄糖醛酸甘草酸生产上。

1.2 多糖水解法

通过水解自然界存在的多糖醛酸或从含糖醛酸的多糖中提取得到醛酸是多糖水解制备方法。例如,用热水萃取全纤维素、用碱碱解棉花和纤维素、氯水溶液氧化纤维素来制备醛酸的相关报道[4],大量醛酸的生成说明纤维素链上的C6的氧化是明显的。

该方法中,连接糖醛酸的苷键一般稳定性高,水解困难,需要很强的酸碱水解条件,此条件下产物糖醛酸往往被分解,产品收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由自然物制备的较好方法是利用酶水解,酶水解条件温和,糖醛酸不被分解且产率高。

1.3 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在制备醛酸中是常用的制备方法,应用也比较广泛,综合来看工业制备中常见有无机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在Bi或Pb调制的Pt 电极上氧化葡萄糖得到了醛酸,但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葡萄糖酸[5]。

1.3.1 无机氧化法

利用无机试剂氧化醛酸及其内酯的前体或中间体来制备就是无机氧化法的基本原理,从起始原料来看主要的制备途径有两种,分别为还原适当的糖二酸单内酯和氧化醛糖的伯羟基。氧化醛糖的伯羟基制备葡醛酸的途径主要包括H202氧化法[11]、高锰酸盐氧化法、Cr03氧化法、淀粉硝酸氧化法、海藻糖氧化法、N02氧化法等。Salam和Isbell[12]报道甲苷和碱性H202在铁盐存在下室温反应生成相应的酸,脱水则转化为γ-内酯,在氧化及环的转变过程中,甲苷键仍然保留,并且微潮的甲苷酸内酯在室温下放置5~6天后自然转化为晶态的葡醛内酯。

现行的工业生产方法是以淀粉为原料的硝酸氧化法,该方法沿用了1951年由G.Serchi等用硝酸氧化淀粉制备葡醛酸及其内酯的生产工艺[13,14],其生产流程为淀粉经硝酸氧化、加压水解,在酸性条件下将葡醛酸水溶液内酯化。酯化液经结晶脱水即得粗品,然后再经溶解、脱色、过滤、结晶,烘干后得到葡醛内酯成品。

该工艺反应体系比较复杂,氧化选择性差,副反应多、氧化程度无法有效控制,产物分离困难,产品收率仅为10%左右,且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1.3.2 催化氧化法

近几年来,以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为原料,采用分子氧氧化的催化氧化工艺是目前合成葡醛酸较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崭新研究方向。可克服传统硝酸氧化法不足,反应选择性高且污染少。

在糖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技术中,通过负载贵金属铂催化剂对其伯羟基进行催化氧化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使用铂成本昂贵[15]。Schuurman等[16]研究了甲苷在Pt/C催化剂上的氧化,在转化率为0.02到0.10的范围内,甲苷氧化为甲苷酸钠的选择性为100%,甲苷-α-D-葡萄糖二醛作为反应中间体出现,还发现石墨载体上的铂的活性比活性炭上的低。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特殊结构,作为催化剂助剂具有良好的助氧化还原能力,以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

的载钯催化剂在氧化羰基化反应中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17]。甲基葡萄糖苷全称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现在国内生产,广泛用于日化、石化等行业。

多相催化氧化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反应易于控制、反应装置简单等优点。通过对催化剂的选择可以改变反应活性和提高反应选择性, 从而提高反应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加企业效益, 因而催化氧化法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3]。

2.葡萄糖醛酸及内酯生产工艺现状分析

在工业生产方法中,首先, 氧化虽然有一定的选择性,但葡糖单元上的所谓次位羟基也会有一部分同时被氧化;其次, 淀粉在氧化期间会有一部分发生水解, 且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以外的物质如双醛等;再次是水解是在强碱性(或高温高压、强酸性) 条件下进行的, 水解的同时会有一些已生成的葡醛酸分解。氧化淀粉的水解是葡醛内酯生产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传统的做法是加温加压下的酸法水解, 该法水解条件的选择和水解终点的确定都比较困难。林培喜等[14]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了碱法水解。碱法水解可以在常压下完成, 水解终点易于确定, 且最终产率比现有的酸法水解的产率高。

在糖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催化氧化技术中,通过负载贵金属铂催化剂对其伯羟基进行催化氧化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使用铂成本高昂。那么选择合适的助剂可有效提高贵金属的催化活性。由于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特殊结构,作为催化剂助剂具有良好的自身氧化还原能力,以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负载钯催化剂在氧化羰基化反应中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因此,袁华等[18]人通过探索以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载钯催化剂对糖类化合物伯羟基的选择催化氧化。研究表明Pd/La0.5Pb0.5Mn03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甲苷合成葡萄糖醛酸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了葡萄糖醛酸生产工艺的研究当中,但都是从化学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项目的改进都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并且简化了分离过程,缩短了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大幅度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然而,这些改进后的工艺或是采取的一些优化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葡酸制备中存在的不足,也无法真正解决生产过程中由于重金属作为催化剂的使用而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研究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哲绒. 由甘草酸铵制备葡萄糖醛酸[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02).

[2] Ruud ter Haar,JohanW. Timmermans, Ted M. Slaghek.TEMPO o x i d a t i o n o f g e l a t i n i z e d p o t a t o s t a r c h r e s u l t s i n a c i d r e s i s t a n t b l o c k s of glucuronic acid moietie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81 (2010): 830 838.

[3] 郭耀基,王晓峰,唐黎华. 采用二次内酯化方法从葡醛内酯生产废液中回收产品.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23(2):67~70.

[4] 袁华,孙炎彬,吴元欣等.葡醛内酯的研究与开发.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23(2):53~54.

[5] 袁华,孙炎彬,吴元欣,等.葡萄糖醛酸内酯酯化及结晶工艺改进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7,36(4):334.336.

[6] Callanan M J, RussellW M, Klaenhammer T R. Modificati on of Lactobacillus β- glucuronidase activity by random mutagenesis[J].Gene , 2007, 389 (2) : 122-127.

[7] Beaud D, Tailliez P,Anba- Mondoloni J .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β- glucuronidase enzyme from a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um, Rum inococcus gnavus[J]. Microbiology, 2005, 151 (7) : 2323-2330.

[8] Zhen L,Baumann H,Novak E K, et al . The signal for retenti on of the egasyn- glucuronidase comp lex within the endop lasmic reticulum[J]. Arch Bi ochem Bi ophys, 1993 , 304 (2) : 402- 414.

[9] Method for producing D—glucuronic acid.2002,Russian Patent,W0 2003/082886.

(略)

葡萄糖酸发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80m3产葡萄糖酸发酵罐的设计 专业班级09生物工程1班 学号20091474 20091480 20091473 学生姓名王俊马志双刘敏 指导教师常军博士 2011 年 10 月 31 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1) 1.1葡萄糖酸的发酵菌种 (1) 1.2 发酵生产工艺及流程 (1) 1.3 发酵罐的总体结构设计 (2) 1.4人孔和视镜的设计 (2) 1.5管道接口设计 (2) 二、计算 (3) 2.1 罐体几何尺寸的计算 (3) 2.2 罐体壁厚的计算 (3) 2.2.1发酵罐圆筒壁厚的计算 (3) 2.2.2 封头壁厚计算 (3) 2.3 搅拌器的计算 (4) 2.3.1搅拌器轴功率的计算 (4) 2.3.2不通气条件下的轴功率P0计算 (4) 2.3.3通气搅拌功率P g的计算 (4) 2.4 发酵热的计算 (5) 2.5 冷却水耗量的计算 (5) 2.6冷却面积的计算 (6) 三、设备选型 (6) 3.1 搅拌器的选择 (6) 3.2仪表接口的选择 (6) 3.3 挡板的选择 (7) 3.4支座的选择 (7) 3.5 冷却装置的选择 (7) 3.6 电机及变速装置选择 (7) 3.7 轴封的选择 (7) 四、附录及图纸 (8) 附录1 (8) 附录2 (9) 附录3 (9) 五、总结 (10) 六、参考文献及资料 (11)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葡萄糖酸常用作蛋白凝固剂、食品防腐剂和食品酸度调节剂,主要以发酵法生产。本论文设计80m3的发酵罐用于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针对葡萄糖酸发酵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设备发酵罐进行了模拟设计和选型。本论文进行工艺计算、主要设备工作部件(如罐体、罐体壁厚、封头壁厚计算、搅拌器、仪表接口、人孔和视镜、管道接口等)尺寸的设计。 1.1葡萄糖酸的发酵菌种 目前学者在生产葡萄糖酸的菌种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其可以通过黑曲霉、醋酸菌、青霉菌(尤其是产黄青霉)、几种假单胞菌以及其他几种菌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由于黑曲霉发酵生产产量较高, 且发酵过程容易控制, 是目前国内外葡萄糖酸的主要生产方法,目前在工业生产上用得最多的是黑曲霉。目前用于发酵葡萄糖酸的黑曲霉有多种,而本设计是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109)对葡萄糖发酵生产葡萄糖酸[1]。 1.2葡萄糖酸发酵工艺流程 斜面菌种摇瓶种子发酵罐 种子罐 滤液 脱色液 浓缩液(45%固形物) 葡萄糖酸钠通风 葡萄糖水无机氮源 图1 葡萄糖酸发酵生产工艺流程葡萄糖酸溶液 减压蒸发, 冷却(40-50℃结晶) 过滤 活性炭脱色 减压蒸发 NaOH中和至pH到7.5 冷却结晶干燥 阳树脂 葡萄糖酸

第二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代谢反应.doc

第一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生物转化 【学习要求】 一、掌握药物的水解变质反应。 二、掌握药物自动氧化变质反应。 三、熟悉药物体内氧化代谢反应。 四、熟悉药物体内水解代谢反应。 五、了解药物的其他变质反应。 六、了解药物体内代谢的结合反应。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变质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 1.药物的水解过程 2.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水解的影响 3.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 (二)药物的氧化反应 1.药物的自动氧化 2.影响药物自动氧化的外界因素 二、药物的代谢反应 (一)氧化反应 (二)还原反应 (三)水解反应 (四)结合反应 【学习指导】 一、药物的变质反应 药物的变质反应主要有水解、氧化、异构化、脱羧及聚合反应等。其中,水解和氧化反应是药物变质最常见的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 当药物水解产生新的物质,则变质失效。常见易发生水解的药物结构有酯、酰胺、酰脲、酰肼、苷、缩氨及含活泼卤素化合物等结构

类型,其中含有酰基的羧酸衍生物最常见。 1.药物的水解过程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多由亲核剂-Y (如-OH )进攻缺电子的酰基碳,酰基碳原子由2SP 平面型杂化变成3SP 四面体杂化的过度态,形成新的C -Y 键,原有的C -X 键断裂,- X 离去,碳 原子又恢复平面2SP 杂化状。酰基脱离X 基团,转换成与Y 基团成键,也称酰基转换反应。酯的碱催化水解是不可逆的,酯的酸催化水解是可逆的。 2.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水解的影响 ①在羧酸衍生物中,离去酸的酸性越强的药物越易水解。②羧酸衍生物的酰基邻近有亲核基团时,能引起分子内催化作用(即邻助作用),使水解加速。③在羧酸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的电性效应使羧酸的酸性增强时,水解速度加快,反之,水解速度减慢。④在羧酸衍生物中,若在羰基的两侧具有较大空间体积的取代基时,由于空间掩蔽的作用,产生较强的空间位阻,而减缓了水解速度。 3.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 ①水分的影响是药物在相对湿度愈大,药物的结晶愈细时,接触湿空气愈多,愈易水解,所以易水解的药物在贮存时,应避免与潮湿空气接触。②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酸碱度(pH 值)有关,一般来说溶液的pH 值增大,愈易水解。所以将溶液调节至水解速度最小的pH 值,是延缓药物水解的常用有效方法。③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温度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实验规律为,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速度增加2~4倍。所以在药物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④某些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促使药物的水解,故在药物溶液中加入配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以缓解药物的水解。 (二)药物的氧化反应 药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药物的常见而重要的性质之一。药物的氧化反应一般分为化学氧化反应和自动氧化反应。化学氧化反应多见于药物的制备过程和药物质量分析的氧化反应;自动氧化反应多见于

葡萄糖酸钠内脂

葡萄糖酸钠内脂 我们都知道人体内的很多器官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哪一个器官发生疾病,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刚找是人体器官中用来排毒的,它会与葡萄糖酸钠那只结合一起排出人体内的毒素,下面小编要先给大家介绍葡萄糖酸钠内酯这种物质。 葡萄糖醛酸内酯与肝脏及肠内毒物结合变为无毒的结合物而排出,起解毒作用,并可阻止糖原分解,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用于肝炎,肝硬化,食物及药物中毒.葡醛酸钠。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对食物或药物中毒时的保肝及解毒有辅助作用.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做出的豆腐,具有白嫩富有弹性,营养丰富,味道纯正,出品率高等特点,葡萄糖酸内脂(以下简称“内脂”)是一种最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内脂是一种无毒,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在25℃下分解缓慢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酸味剂、保鲜剂和防腐剂。用它做出的豆腐还有比一般豆腐耐贮存,防腐之优点,在室温25℃时存放两天,12℃时存放五天不变质,是一种理想的豆腐凝固剂。 葡萄糖酸钠全世界需求量在50万吨/年,每年将以3-5%的比例增长,是一种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特别是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安全卫生的加强,采用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以及酸锌、酸钙将日益取代化学合成法。主要用于生产葡萄糖酸钙、葡萄糖

酸锌、葡萄糖酸铁、葡萄糖酸及内酯。由于化学催化法使用了重金属作催化剂,导致了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出口受到限制;而作为发酵法生产却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今后该产品生产的主流。特别在食品行业,这一需求将逐年增加。他可以用于现代工艺制作豆腐传统的豆腐是用石膏和卤水点成的,现代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比石膏和卤水更好的产品——葡萄糖酸内酯。用它点出的豆腐更加细嫩,味道和营养价值也更高,而且对身体绝对没有坏处,大家在超市见到的内脂豆腐就是用它点成的。

葡萄糖酸钠检测方法

吴江市汇通化工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266372.html,/company.asp 葡萄糖酸钠检测方法 1.1 非水滴定 1.1.1 溶液的配制 高氯酸标准溶液(0.1mol):喹哪啶红指示液:取喹哪啶红0.1g,加甲醇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1.4~3.2(无色~红)。 1.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1.940 0 g 于105 ℃下烘至恒重的葡萄糖酸钠,用冰醋酸微热溶解,冷却,用冰醋酸定容至500 mL。分别取5,10,20,30,40,50 mL 葡萄糖酸钠的冰醋酸溶液,用冰醋酸定容至50 mL,用电位滴定仪以0.10 mol/L HClO4 标准溶液为滴定剂滴定葡萄糖酸钠冰醋酸溶液,记录消耗的高氯酸溶液的毫升数,绘制标准曲线。也可以用喹哪啶红指示剂,终点红色消失。 1.1.3 样品的测定 准确称取2.0g于105 ℃下烘至恒重的样品葡萄糖酸钠,用冰醋酸微热溶解,冷却,用冰醋酸定容至100mL。取10mL葡萄糖酸钠的冰醋酸溶液,用冰醋酸定容至50 mL,用电位滴定仪以0.10 mol/L HClO4 标准溶液为滴定,记录消耗的高氯酸溶液的体积。 也可以:准确称取0.15g 葡萄糖酸钠于250m l 三角瓶中加入75m l冰醋酸,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加入喹哪啶红指示剂,用0. 1 mol的高氯酸标准溶液滴至无色为终点。每毫升0. 1mol 高氯酸标液相当于21. 81 mg 葡萄糖酸钠。该法快速准确,不足之处是以冰醋酸为溶剂,冬天易结晶,给分析操作带来一定不便。 吴江市汇通化工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266372.html,/company.asp

葡萄糖酸钠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李艳(198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天然化合物分离的新方法、新技术。 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添加OTC的浓度在50ng/mL ̄200ng/mL范围内时,回收率较高且回收率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 3结论 对蜂王浆中OTC的提取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水溶液法较好,提取率较高。以此法进行了OTC的回收实验,当OTC的浓度在50ng/mL ̄200ng/mL范围时,回收效果好,变异系数小于10%。参考文献: [1]冯俊鹏.蜂产品的营养机理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J].中国养蜂,1997(5):24 ̄25. [2]冯峰.蜜蜂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特点与防治对策[J].蜜蜂杂志,2000,7:19. [3]宋华宾.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及其研究方法进展[J].肉品卫生,1993,11:20 ̄28. [4]陈福生,罗信昌,周启,等.黄曲霉毒素B1的免疫检测Ⅱ.抗体的产生及应用[J].菌物系统,1999,18(4):409 ̄414. 收稿日期:2006-06-01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1],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光明,在营养增补剂、食品保鲜剂、品质改良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首先葡萄糖酸钠的盐味接近食盐,阀值为食盐的5倍,无苦涩味,没有刺激性,可以取代食盐制备低钠食品满足有高血压等需要低钠饮食人群的需要;其次可以代替食盐用于改良特性,调整发酵,赋予食品保存性、脱水作用等功能;再次葡萄糖酸钠还可以用作pH调节稳定剂、呈味改善剂,改善甜味剂的味质,掩盖大豆蛋白臭、鱼酱的鱼臭、镁苦味等。葡萄糖酸钠[2 ̄3]还可以应用于水质处理、电镀、金属与非金属的表面清洗、水泥生产、制药工业等领域。 由于上述重要用途,葡萄糖酸钠的制备也备受重视。目前主要有发酵法,电解法和催化氧化法。葡萄糖酸盐的分析测定方法[4]有酶法、非水滴定法、离子交换法、电导法、电泳法和高效液相法等。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的葡萄糖酸钠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了检测工业生产的葡萄糖酸钠简便实用可行的方法。 1试验材料 1.1试剂 葡萄糖酸钠(分析纯),甲醇(色谱纯),磷酸(分析纯),超纯水,氢氧化钠,硫酸铜,冰醋酸,喹哪啶红,高 李艳1,肖凯军1,王兆梅1,陈朝毅2,郭祀远1 (1.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16) 葡萄糖酸钠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介绍了4种常用的葡萄糖酸钠检测方法:HPLC法、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和旋光法。其中HPLC法和非水滴定法简便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用于检测工业生产的葡萄糖酸钠。 关键词:葡萄糖酸钠;HPLC法;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旋光法 THESTUDYONDETECTIONOFSODIUMGLUCONATE LIYan1,XIAOKai-jun1,WANGZhao-mei1,CHENZhao-yi2,GUOSi-yuan1(1.LightIndu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2.GuangzhouSugarIndustryResearchInstitute,Guangzhou510316,Guangdong,China)Abstract:Fourmethodsforthedeterminationofsodiumgluconateareintroduced,i.e.HPLC,spectrophotometry,nonaqueoustitrationandpolarimetry.ItwasrecommendedthattheHPLCandnonaqueoustitrationareconvenientcanbeusedforthedetectionofsodiumgluconateinpracticalproduction. Keywords:sodiumgluconate;HPLC;spectrophotometry;nonaqueoustitration;polarimetry !!!!!!!!!!!!!!!!!!!!!!!!!!!!!!!!!!!!!!!!!!!!!!!!!!!!!!!!!

葡萄糖酸钠概述

一、葡萄糖酸钠概述 1、概述 葡萄糖酸钠又称五羟基己酸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其分子式为C6H11O7Na ,相对分子质量为218. 14。葡萄糖酸钠是葡萄糖的深加工产品,也是制备葡萄糖酸内酯、葡萄糖酸盐(锌、铜、亚铁盐) 等的基础原料,在食品工业可用作营养增补剂、固化剂、缓冲剂等。该产品热稳定性好,无潮解性,由于其优良的螯合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水质处理、电镀、金属与非金属的表面清洗及水泥生产等多种工业部门,在化工、食品、医药、轻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2、葡萄糖酸钠的制备工艺 目前葡萄糖酸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生物发酵法、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多相催化氧化法。 (1)生物发酵法 该方法包括真菌发酵和细菌发酵,另外还有固定细胞发酵工艺,

其中较普遍采用的是黑曲霉菌发酵制葡萄糖酸钠工艺。 该方法是在240-300g/L 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灭菌,冷却至适宜温度,接种体积分数为10%的黑曲霉种子液,开动搅拌,通气流,调整发鞘夜pH值维持在6.0 - 6.5,温度保持在32 - 34O C 。发酵过程中滴加消泡剂,以消除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整个发酵过程约需20h,当残糖降至1g/L时可以认为发酵结束。菌体与发酵液分离后,发酵液经真空浓缩、结晶可得葡萄糖酸钠晶体,或经喷雾干燥后制得葡萄糖酸钠粉状产品。该方法具有发酵速度快、发酵过程易于控制、产品易提取等特点,但同时也有一定缺陷,如产品色泽不易控制、无菌化要求程度高等。 (2)均相化学氧化法 结晶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催化剂,控制一定的温度,滴加次氯酸钠溶液,同时滴加离子膜液碱来控制反应体系的p H 值,使平衡向生成葡萄糖酸钠的方向移动。通过测定残糖量来确定反应终点,然后过滤,将反应液浓缩,利用氯化钠溶解度比葡萄糖酸钠溶解度低的特性,浓缩后先析出氯化钠,后析出葡萄糖酸钠来进行提纯,可得葡萄糖酸钠含量在95%( 质量分数)以上的产品。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具有转化率高、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中间步骤多,副产物多,产物难于分离,

葡萄糖醛酸酶

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进展 摘要:α-葡萄糖醛酸酶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完全降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酶,它在构建彻底降解半纤维素的基因工程菌和半纤维素酶制品的应用开发方面的生物技术潜力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木聚糖的结构着重介绍α-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机理、酶活分析、酶纯化和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木聚糖;α-葡萄糖醛酸酶;作用机制;基因重组技术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个重要的异源多糖,它以其数量大,组分易提取成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1]。因此,各国政府都不断投入对木聚糖类半纤维素酶的研究。尤其是石油危机引起的价格战更促使了人们对半纤维素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半纤维素酶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食品加工、饲料、纸浆溶解及纸浆漂白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主要是集中在内切木聚糖酶的研究上[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秸杆成为环保负担,而秸杆中约94%的半纤维素是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聚糖[1]。如果将其生物降解为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如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但是,彻底降解木聚糖需要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酶系统的协同作用。这个木聚糖降解酶系是由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酶和乙酰木聚糖酯酶组成的。α-葡萄糖醛酸酶在开发木聚糖类半纤维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生物技术潜力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有关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将从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的结构、酶作用机制介绍有关α-葡萄糖醛酸酶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 木聚糖的结构 木聚糖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最丰富的半纤维素,它是一个以β-1.4-糖苷键相连的木聚糖主链上带着一些不同的取代基像乙酰基、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和阿魏酸残基等而构成的[2]。为了保证植物细胞壁的刚性,木聚糖则与细胞壁聚合物果胶质和木质素相连接,其中阿魏酸与果胶质和木质素中的酚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并通过阿拉伯糖基连到木聚糖主链上。细胞壁的木质素与4-O-甲基葡萄糖醛酸之间则通过4-O-甲基葡萄糖醛酸以酯键连接到木聚糖主链上[3]。大多数硬木半纤维素是O-乙酰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它是一条约70个β-木糖吡喃型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的木聚糖主链(平均聚合度在150~200之间),平均每10个木糖残基就由α-1,2键连上一个4-O-甲基葡萄糖醛酸取代基。硬木木聚糖被高度乙酰化,每十个木糖单位的C-3和C-2位置上带有7 个O-乙酰。用碱抽提木聚糖时,这些乙酰基很容易去除[4]。 软木和禾本科植物半纤维素中的木聚糖主要是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平均聚合度在70~80之间),平均每6个木糖单位带有一个4-O-甲基葡萄糖醛酸取代基,每8~9个木糖残基带一个α-L-阿拉伯呋喃糖单元,与硬木半纤维素相比,是未乙酰化的[2,4]。秸杆半纤维素就属于此类。 2 α-葡萄糖醛酸酶在木聚糖水解中的作用机理

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色谱法、电泳法、原子吸收法、比浊法、配位滴定法及免疫法等。硫酸软骨素的测定方法按其测定指标主要分为软骨素二糖、氨基己糖、葡萄糖醛酸、硫酸基和阴性基团5类。对各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高效液相色谱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系从动物软骨组织中提取、纯化所得的酸性黏多糖,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治疗关节炎、促进溃疡愈合、耳呜症及神经痛等多种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CS大量出口美国及欧洲,已成为出口量最大的生化医药产品之一。 CS的含量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每种含量测定方法均有其特点,但测定原理均是基于其组成的糖单位(D-葡糖醛酸和N-乙酰-D-氨基半乳糖)、硫酸基以及酸性黏多糖的大分子性质。在分子结构上,CS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酞-D-氨基己糖以1, 3糖苷键连接形成重复二糖,二糖单位之间以1, 4糖苷键连接形成糖链,氨基己糖糖环的4位C或6位C可硫酸化,硫酸化后分别形成硫酸软骨素A(CS-A)和硫酸软骨素C(CS-C)。本文对CS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综述,以便对不同CS测定方法及特点有一较全面的了解。 1.测定硫酸软骨素的指标物质 根据CS的分子结构特点,研究出以CS某一化学成分为测定指标的多种方法,这些指标包括软骨素二糖、氨基己糖、葡萄糖醛酸、硫酸基、阴性基团等5类。 1.1 以葡萄糖醛酸为指标的测定方法 在酸性条件下降解CS,生成与其软骨素二糖单位摩尔数相等的葡萄糖醛酸,再加入咔唑、间苯三酚和4-氨基-3-肼基-5-巯基-1, 2, 4,-三唑(AHMT)等色原物质与葡萄糖醛酸显色,最后测定反应液特定波长处吸收值,以葡萄糖醛酸或CS标准品为对照制作标准曲线,转换为葡萄糖醛酸含量,根据葡萄糖醛酸与软骨素二糖之间的分子量之比换算成CS含量。 1.2 以硫酸基为指标的测定方法 CS 中硫酸基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离子色谱法和间接原子吸收法等。这两种方法首先以强酸降解CS生成游离硫酸基,前者以离子色谱检测经分离的反应液中的硫酸基与软骨素二糖的分子量之比计算CS含量;后者以已知过量的钡离子与降解CS产生的游离硫酸基反应,再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过量的钡离子,换算出CS样品中硫酸基含量,然后计算CS含量。 1.3 以氨基己糖为指标的测定方法 测定氨基己糖的经典方法是Elson-Morgan法,该方法以盐酸氨基己糖作对照品,利用盐酸水解CS释放出氨基己糖,而氨基己糖在碱性条件下先与乙酞丙酮缩合,其产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醇溶液结合后显红色,于特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值,计算样品中氨基己糖含量,再根据氨基己糖与软骨素二糖单位之间的分子量之比换算成CS含量。 1.4 以软骨素二糖为指标的测定方法 在超声波作用下或在软骨素酶作用下使CS降解成软骨素二糖单位,记录软骨素二糖溶液经过色谱柱的洗脱曲线,将样品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品比较,以此确定其含量(软骨素二糖是CS的基本组成单位,理论上其含量与

葡萄糖酸钠纯度的检测方法

葡萄糖酸钠纯度的检测方法 新乡市华旭化工助剂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葡萄糖酸钠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266372.html, 葡萄糖酸钠的盐味接近食盐,阀值为食盐的五倍,无苦涩味,没有刺激性,可以取代食盐制备低钠食品满足有高血压等需要低钠饮食人群的需要;其次可以代替食盐用于改良特性,调整发酵,赋予食品保存性、脱水作用等功能;可以应用于水质处理、电镀、金属与非金属的表面清洗、水泥生产、制药工业等领域。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 葡萄糖酸钠(分析纯),甲醇(色谱纯),磷酸(分析纯),超纯水,氢氧化钠,硫酸铜,冰醋酸,喹哪啶红,高氯酸 1.2 仪器设备 DIONEX高效液相色谱系统:P680 HPLC Pump,ASI-100 Automated Sample Injector,Thermostatted Column Compartment TCC-100,PDA-100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反相色谱C18柱,Apollo C18(250mm*4.6mm);Milli-Q○R Millipore 超纯水器;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DHG-9145A型鼓风干燥箱,UNICO UV-2102 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IM 840 TITRATION MANAGER(工作电极:PHG 311-9;参比电极:REF 921);WZZ-2A自动数显旋光仪。 2. 实验部分 2.1 HPLC法[5] 准确称取1.5040g于105℃下烘至恒重的葡萄糖酸钠,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分别取1,2,3,4,5,6,7,8,9mL葡萄糖酸钠溶液用超纯水稀释至15mL。将其分别过0.45μm滤膜,再超声处理后即可进样,在HPLC仪器上分析,取其中6点做标准曲线。 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水︰1%磷酸(2︰48︰50),流速为 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5μL,检测波长为210nm。 2.2 分光光度法[6] 准确称取13.4779g于105℃下烘至恒重的葡萄糖酸钠,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分别取1,2,3,4,5,6,7,8,9mL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作为标准溶液待用。各取1mL上述标准溶液,加入18mL 1.25mol/L NaOH,再边缓缓滴加0.10 mol/L CuSO4溶液边充分搅拌,直至产生的沉淀不消失。再将鳌合后的溶液煮沸5min,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再用2mL 1.25 mol/L NaOH洗涤滤渣。将收集的滤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得到一系列浓度分别为1,2,3,4,5,6,7,8,9 mmol/L 的标准溶液。以0.50 mol/L NaOH为对照,在660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2.3 非水滴定法 2.3.1指示剂显色法[4] 准确称取1.0288g于105℃下烘至恒重的葡萄糖酸钠,用冰醋酸微热溶解,冷却,用冰醋酸定容至300mL。分别取10,20,30,40,50,60mL葡萄糖酸钠的冰醋酸溶液,用冰醋酸定容至100mL,滴加几滴喹哪啶红溶液,用0.10 mol/L HClO4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为终点。

用葡萄糖酸内酯做豆腐花

用葡萄糖酸内酯做豆腐花 葡萄糖酸内酯豆腐是豆腐中的新品种,做出的豆腐、豆腐花都很嫩,其制作工艺也比较好掌握。 豆腐花制作方法: 1、原材料:黄豆,最好是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 葡萄糖酸内酯,食品添加剂商店可以买到,与干黄豆的重量比例为0.8:100;例如100克黄豆用0.8克葡萄糖酸内酯。 2、泡豆:把大豆洗净,用清水(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浸泡,浸泡时间根据水温确定,例如在水温5℃时,浸泡约24小时;水温10℃时,浸泡18小时;水温18℃时,浸泡12小时;水温27℃时,浸泡8小时;水温不要过高。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注意,浸泡时间不能过长,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3、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份干黄豆配10份水的比例磨浆,用豆腐布缝制的袋子(没有豆腐布,用2~3层纱布缝制代用)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扎紧袋口,用重物压在袋子上把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解开袋口,再加3份水,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份黄豆出渣1.5份、豆浆10份左右。 4、煮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豆浆煮到温度达90~100℃时再小火煮7~10分钟。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注意,快开锅时一定要把火力调节合适,防止出现溢浆 5、点浆:按第1条的比例,根据干黄豆的重量准备好葡萄糖酸内酯固体(例如100克干黄豆准备0.8克葡萄糖酸内酯),把葡萄糖酸内酯固体1份用温开水5份调成溶液,过滤,当从锅内舀出的豆浆温度约85℃时、注入葡萄糖酸内酯溶液,用勺子轻轻搅匀,盖上盖,静置20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杨 光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8)李振清 (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兽医教研室) 李建基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摘要 探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植牛黄过程中,温度、pH值、钙、乙二醇等因素对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可显著提高该酶的活性(P<0.01),且在55℃时,其活性比在37℃提高近4.1倍;该酶的最适pH值为7.0;Ca2+在0.5~10m Mo l/L浓度范围内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且与浓度成正比,在10mM ol/L时其激活作用最大;乙二醇在0.3~3M ol/L的浓度范围内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其最适浓度为1.5Mo l/L。 关键词 大肠杆菌 B-葡萄糖醛酸苷酶 温度 pH值 钙 乙二醇 在人工培植牛黄的研究中,如何提高培植牛黄的产量和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牛黄中胆红素和胆酸含量是评价牛黄质量优劣的标准,因此促进胆汁中结合胆红素的水解和游离胆红素钙的沉淀是提高牛黄质量的关键。埃希氏大肠杆菌可以产生B-葡萄糖醛苷酶(B-G酶),可作为牛黄菌种,其酶活性的高低对牛黄产量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在牛黄菌种的筛选、驯化等方面报道较多,但在如何提高B-G的活性这一方面还鲜有研究。为了探讨促进B-G活性的因素,为提高培植牛黄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该项试验。 1 材料方法 1.1 牛黄菌种 采用5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编号为Ⅰ、Ⅱ、Ⅲ、Ⅳ、Ⅴ,其中Ⅰ、Ⅱ组为本院预防兽医学系微生物教研室提供;Ⅲ、Ⅳ、Ⅴ组为本课题组保存菌种。 1.2 试剂 beta-GLUCOSIDASE:Worthington,批号, J1K697J;pHenolpHthalein m ono-B-g lucosiduronic acid:SIGM A,批号,229-896-3;酚酞(A.R.):上海化学试剂站分装厂,批号,871217;氯化钙(C. R.):天津市四通化工厂,批号,20020206;乙二醇(A.R.):上海试剂总厂第三分厂,批号,860919;氨基乙酸(B.R.):山东济宁化工研究所,批号, 890118。1.3 仪器 721-10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SY21-Ni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风仪器仪表公司产)、1702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产)、7DL -40B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亨科学仪器厂产)、JY99-2D型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 1.4 样品处理 将5种血清型大肠杆菌菌种依次接种于10%、20%、30%、40%、50%、60%的自制胆汁琼脂培养基中进行耐胆汁驯化培养,再经营养肉汤培养基增菌培养后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处理15min,然后经3000r pm离心5min后,将上所得上清液置于5支试管内保存于-4℃冰箱中,作为酶源进行酶活性测定。 1.5 酶活性测定 酚酞葡萄糖醛酸在B-G作用下分解为酚酞和葡萄糖醛酸,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且红色的深浅与酚酞的量成正比。通过比色法由标准曲线得出酚酞含量,然后按下式计算酶的活性单位。 酚酞量(L g) 318.33×1000× 1000ml 0.2× 1 120=国际单位B-G活性用每分钟、每升检测样品水解底物释放出10-6mol的酚酞为一个国际单位。具体操作步骤见表1。 1.6 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变化的试验 在37℃、40℃、55℃3个温度条件下,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样品的酶活性,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从而确定最适反应温度。 1.7 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剂中酶活性变化的试验 在pH= 4.0~6.5的醋酸盐缓冲液、pH= 5.5~8.0的磷酸盐缓冲液和pH=3.0~4.5柠檬酸-磷酸二氢钾缓冲液这3种缓冲液环境中,分别测定样品的酶活性,观察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最适pH值。 4山东畜牧兽医

葡萄糖酸内酯做豆腐脑过程

葡萄糖酸内酯做豆腐脑过程,做出来的豆腐脑不发酸 2012-10-21 一、用葡萄糖酸内酯自制豆腐脑的方法: 一斤黄豆可以出10斤豆腐脑,或5斤豆腐;1斤黄豆用10克内酯的量。或者按500g豆浆1.25g内脂的比例也可以。半斤黄豆用5克葡萄糖酸内酯。 内酯用少量温水化开. 豆腐脑疑结过程要求:保持温度在90度左右.因此要求有一个5L大小的保温器皿,也可放入保温的锅内。煮开的豆汁瞬间倒入保温器皿中,20分钟不要移动位置,以便豆腐脑成形。 食用时加点调味品:如葱花、酱油、香油、花生酱、豆瓣酱,虾皮等。按自己喜欢的口味调和一下就可以吃啦。简单的加点生抽、小酱菜,还有很重要的香油,香喷喷一碗豆腐脑就做好了! 操作过程: 浸黄豆、制豆浆、出豆腐渣、磨浆机、秤量器等器皿:不锈钢豆浆桶一只;浸黄豆杯一只;盛放豆腐渣的碗一个;豆浆机一台;家用厨房电子秤一个;150克浸泡一夜湿透后的重量达342克豆浆机容不下这么多的量,分成二份,每份磨二次,以便把蛋白浸出来,增加豆腐量。(豆浆磨成后要煮开。煮的过程要密切观察,以免喷上来。)煮开了以后倒入豆腐王溶液。不要再移动豆浆锅,以便使豆腐成形结硬。(要想有咀嚼劲道成放好调味品后再放在锅里煮一下。煮的越久味儿越有嚼劲。) 豆腐王(葡萄糖酸内酯)的用量是:干黄豆每两一克。不论放多少水的豆浆,都以这个量。蛋白质分子基本上都能凝结成团。 二、用葡萄糖酸内酯自制豆腐脑的方法: 平时喜欢喝豆腐脑,早上有时不吃饭,上班后再到街上喝豆腐脑。今年暑假的时候,买了一袋内脂,就自己做着喝了。 那天下雪的时候,在家自己制作了传统小吃豆腐脑,但没来得及吃就因为俺家小美女发烧去郑州了。在郑州一周回来后,又重新做了一次。 豆浆是昨晚就磨好了,今天早上做的豆腐脑,10几分钟的时间就做好了,简单方便!

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 辉 和娴娴 (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 050018) 摘 要:对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讨论了各方法的局限性,并且对其工艺进行分析。结合贵金属铂催化剂对葡甲苷的伯羟基进行选择性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工艺进行讨论。指出催化氧化法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反应工艺条件温和、催化活性好、氧化选择性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葡萄糖醛酸 制备方法 催化氧化 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glucuronic acid and its lactone CHEN hui ,HE xian xian (Th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18)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glucuronic acid and its lactone is introducted briefly, and the process is analyzed. The catalyst used in this study was a combination of the noble metal palladium which had the advantage of selectively oxidizing primary hydroxide radical which was a unique assistant oxidant.It was conclued that the catalytic oxiding technology had some industrial feasibilitywith the moderate condition and the high oxidative selectivity. Key Words: glucuronic acid; preparation methods;catalytic oxidation; research progress 引言 葡萄糖醛酸的分子结构为葡萄糖6位上的醇基被羧基置换。在人和动物体内,葡萄糖醛酸是以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为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的形式存在的。在微生物中,葡萄糖醛酸常以细菌分泌的多糖形式出现,个别细菌也有从6-磷酸葡萄糖经过肌醇形成游离的葡萄糖醛酸的途径。以葡萄糖醛酸为基础, 制备了与铂的络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的药物[1]。在肝脏中以葡萄糖醛酸盐或配合物的形式存在葡萄糖醛酸能与含有羟基、羧基、巯基等有毒物质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的配合物而由尿排出[2]。 葡萄糖醛酸内酯,其化学成分为:D-(+)-呋喃葡萄糖醛酸γ-内酯[3],分子式为C6H8O6。在植物体内内酯通常以与其它碳水化合物形成聚合物形式存在;在人体器官中,形成无毒或低毒的葡糖醛酸结合物而由尿排出,起到保护肝脏及解毒作用,因此可作为一种肝脏解毒剂和免疫功能调节剂,是常规的保肝护肝良药。除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外,葡醛内酯及其后续产品还是功能性饮料和食品、减肥药、化妆品等的主要添加剂,具有补充体能、改善缺氧、滋养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其市场需求量已经远远超过在医药领域的需求[4]。 1 葡萄糖醛酸及内酯制备方法概述 现行生产工艺中一般以多糖( 如淀粉)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氧化剂来氧化其结构单元中的伯

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及发展

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及发展 摘要:本文概述了葡萄糖酸钠的基本特性和用途,综述了以葡萄糖为基本原料制备葡萄糖酸钠的4 种合成方法———生物发酵法、均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多相催化氧化法。通过多方数据大致了解了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的市场现状,总结作出未来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葡萄糖酸钠生物发酵法市场研究报告 一、前言: 新华社消息: 欧盟2010年10月28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合金轮毂和葡萄糖酸钠正式征收反倾销税,并对中国企业涉嫌绕道马来西亚向欧盟出口紧固件以逃避反倾销措施展开反规避调查。欧盟在当天的官方公报中公布了这3项贸易救济决定。根据这些决定,欧盟将对中国铝合金轮毂正式征收22.3%的反倾销税,针对葡萄糖酸钠征收的反倾销税率高达53.2%,仅两家中国企业被处以较低的反倾销税率。欧盟的正式反倾销措施通常为期5年。 葡萄糖酸钠介绍: 葡萄糖酸钠又称五羟基己酸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其分子式为C6 H11 O7Na ,相对分子质量为218. 14。它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多羟基有机酸盐,是葡萄糖的深加工产品,也是制备葡萄糖酸内酯、葡萄糖酸盐(锌、铜、亚铁盐) 等的基础原料,在食品工业可用作营养增补剂、固化剂、缓冲剂等。该产品无毒,热稳定性好,无潮解性,且原料来源广泛,由于其优良的螯合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水质处理、电镀、金属与非金属的表面清洗及水泥生产等多种工业部门,在化工、食品、医药、轻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在水泥外加剂方面,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和城市搅拌站的发展,葡萄糖酸钠作为减水剂和缓凝剂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世界范围内推广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二、葡萄糖酸钠的用途: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多羟基羧酸钠,用途十分广泛,现就已经被开发应用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 1.用于医药方面: 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以恢复神经正常作用,亦可基于同样目的,用于食品添加剂。2.用作水质稳定剂: 由于葡萄糖酸钠具有优异的缓蚀阻垢作用,所以被广泛用于水质稳定剂,例如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低压锅炉,内燃机冷却水系统等处理药剂。因为它有以下特异优点: ⑴具有明显的协调效应。适用于钼、硅、磷、钨、亚硝酸盐等配方,由于协调效应影响,缓蚀效果大大提高。 ⑵缓蚀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一般缓蚀剂随着温度升高而缓蚀率下降,甚至完全失去作用。但葡萄糖酸钠恰恰相反,缓蚀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提高,例如对炭钢等材质的试验中,温度从77℃F于上升到120℃F,其缓冲率平均提高5%以上。所以葡萄糖酸钠这种奇异的特性,对较高温度的体系或从低温到高温的变温体系,作缓蚀剂使用是十分理想。 ⑶阻垢能力强:

姜黄素的生物代谢产物在小鼠体内减少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研究

Songling s1210322 姜黄素的生物代谢产物在小鼠体内减少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研究 MIN-HSIUNG PAN, TSANG-MIAO HUANG, AND JEN-KUN LIN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Y ung-Shin Pharmaceutical Ind. Co., Ta-Cha,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Received March 17, 1998; accepted December 10, 1998) This paper is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266372.html, 摘要 姜黄素,存在于姜黄和咖喱中的黄色颜料,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动。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姜黄素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腹腔注射给予小鼠0.1g/kg的姜黄素,在15min后血浆中姜黄素的量为2.25微克每毫升。给药一小时后,在肠道,脾脏,肝脏和肾脏的姜黄素分别是177.04 ,26.06 ,26.90 ,7.51毫克/克。在脑中存在的药物仅为0.41毫克/克。为了阐明姜黄素的代谢产物的本质,由反相HPLC等离子体鉴定两个假定共轭物。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等离子体处理导致在这两个假定的共轭物浓度减少和随之而来的四氢姜黄素(THC )和姜黄素的出现。为了研究这些葡萄糖醛酸化产物的体内过程,由电喷射分析血浆样品。由二级质谱分析这些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建议姜黄素第一个生物转化二氢姜黄素和THC ,随后

用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钠以及残糖含量

用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钠以及残糖含量 用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钠以及残糖含量 杭州金昊化工有限公司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是化工、医药等工 业较重要的中间体。可用来配置家用或工厂用清洗剂、织物加工和金属加工的助剂、去藻剂、二次采油的防沉淀剂等。由于葡萄糖酸钠的用途广泛,所以制备和分析测定方法也备 受重视。目前,分析测定方法有很多,由于公司仪器条件有限,我们采用了离子交换法测 定葡萄糖酸钠的含量,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耗时长(一个样品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操作 繁琐,平行性差,不能很好的指导生产,所以针对以上的弊端,对葡萄糖酸钠的含量测定 方法进行了改进,用喹哪啶红做指示剂,0.1mol/L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结果精密度高,而且操作时间短,能为生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杂 质残糖含量。 1. 葡萄糖酸钠含量的测定: 1.1试剂: 喹哪啶红指示剂(现配现用):取0.1g 喹哪啶红加甲醇100mL 高氯酸标准溶液: 0.1mol/L 冰醋酸(AR 级) 1.2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150mg 葡萄糖酸钠于250锥形瓶中于105℃下烘至恒重,加入75ml 冰醋酸,加热,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加入喹哪啶红做指示剂(现配现用),0.1mol/L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为终点。计算: (v-v0)ⅹC ⅹ21.81 x= ⅹ100 mⅹ1000ⅹ0.1 式中: C ——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样品——滴定样品时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 空白实验时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3滴定法测定结果与离子交换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表1) 表1离子交换法和滴定法比较 测定值(%)批号 0513 0605 0714 0824 0924 滴定法 1 98.6 97.6 95.3 99.5 97.3

用葡萄糖酸内酯做豆腐

用葡萄糖酸内酯做豆腐 葡萄糖酸内酯豆腐是豆腐中的新品种,做出的豆腐、豆腐花都很嫩,其制作工艺也比较好掌握。 豆腐的制作方法不仅可以和其它品种豆腐一样采取先做豆腐花再压制成豆腐,还可以从豆浆直接成型为豆腐: 1、原材料:黄豆,最好是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 葡萄糖酸内酯,食品添加剂商店可以买到,压制豆腐与干黄豆的重量比例为0.8:100;例如100克黄豆用0.8克葡萄糖酸内酯;直接豆腐与干黄豆的重量比例为1:100;例如100克黄豆用1克葡萄糖酸内酯。 2、泡豆:把大豆洗净,用清水(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浸泡,浸泡时间根据水温确定,例如在水温5℃时,浸泡约24小时;水温10℃时,浸泡18小时;水温18℃时,浸泡12小时;水温27℃时,浸泡8小时;水温不要过高。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注意,浸泡时间不能过长,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3、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份干黄豆配6份水的比例磨浆,用豆腐布缝制的袋子(没有豆腐布,用2~3层纱布缝制代用)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扎紧袋口,用重物压在袋子上把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解开袋口,再加3 份水,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份黄豆出渣1.5份、压制豆腐豆浆8份左右;直接豆腐豆浆6份左右。 4、煮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豆浆煮到温度达90~100℃时再小火煮7~10分钟。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注意,快开锅时一定要把火力调节合适,防止出现溢浆 5、点浆:按第1条的比例,根据干黄豆的重量准备好葡萄糖酸内酯固体(例如100克干黄豆准备0.8克葡萄糖酸内酯),把葡萄糖酸内酯固体1份用温开水5 份调成溶液,过滤,当从锅内舀出的豆浆温度约85℃时、注入葡萄糖酸内酯溶液,用勺子轻轻搅匀,盖上盖,静置20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6、如果是冬天,浆液冷却快,需要采取保温措施,使其在20分钟时温度不低于75℃. 7、也可以采用“冲浆”的方法,先把葡萄糖酸内酯固体1份用温开水10份调成溶液,过滤,注入容器内,然后当从锅内舀出的豆浆温度约90℃时,立即冲入容器内,盖上盖,静置20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8、压制豆腐:豆腐花凝结好后,立即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豆腐模板架(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用重物压在板上,约20分钟,即成水豆腐。 9、热法直接豆腐,按第1条的比例,根据干黄豆的重量准备好葡萄糖酸内酯固体(例如100克干黄豆准备1克葡萄糖酸内酯),把葡萄糖酸内酯固体1份用温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