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与各产业贡献率

GDP增长与各产业贡献率
GDP增长与各产业贡献率

各产业贡献率与GDP增长速度

实证分析

论文(设计)题目:各产业贡献率与GDP增长速度

实证分析

系别:财政金融系

专业 (方向):金融学

年级、班:2011级本科(二)班

学生姓名:田振荣20110212236

指导教师:王晶

各产业贡献率与GDP增长速度实证分析

一、研究目的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二、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91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0β+1βX1+2βX2+3βX3+ut

其中:GDP的增长速度在模型中用Y表示,指GDP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模型中用1X表示,第二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在模型中用2X表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模型中用X3表示,ut随机扰动项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

贡献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表1

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

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

单位:百分点

年份国内生

产总值

Y

第一产

X1

第二产

X2

第三产

X3

1991 9.2 0.7 5.8 2.8 1992 14.2 1.2 9.2 3.9 1993 14.0 1.1 9.1 3.7 1994 13.1 0.9 8.9 3.3 1995 10.9 1.0 7.0 2.9 1996 10.0 1.0 6.3 2.8 1997 9.3 0.6 5.6 3.1 1998 7.8 0.6 4.8 2.5 1999 7.6 0.5 4.4 2.8 2000 8.4 0.4 5.1 2.9 2001 8.3 0.4 3.9 4.0 2002 9.1 0.4 4.5 4.1 2003 10.0 0.3 5.9 3.8

2004 10.1 0.8 5.3 4.0 2005 11.3 0.6 5.8 4.9 2006 12.7 0.6 6.3 5.7 2007 14.2 0.4 7.2 6.6 2008 9.6 0.6 4.7 4.3 2009 9.2 0.4 4.8 4.0 2010 10.4 0.4 5.9 4.1 2011 9.3 0.4 4.8 4.1 2012 7.7 0.4 3.7 3.5

三、参数估计

表二

根据表二中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Y = -0.0873234228894 + 0.965388833291*X1 +

1.000342684*X2 + 1.02686255431*X3

(0.072907)(0.091342)(67.17191)

(62.36 176)

t = ( -1.197731) (10.56893) (67.17191) (62.36176)

R2 = 0.999247

2

R=0.999112 F = 7967.406 n=22

四、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假定在其他变量不便的情况下,当年第一产业贡献率每增长1%,GDP会增长0.96%,假定在其他变量不便的情况下,当年第二产业贡献率每增长1%,GDP会增长1%,假定在其他变量不便的情况下,当年第三产业贡献率每增长1%,GDP会增长1.027%,.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数据中可以得到R2=0.999247,修正可绝系数R^2=0.999112,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水平a=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k-1=3和n-k=18的临界值Fa(3,18)=3.16。由表得到F = 7967.406,由于F = 7967.406> Fa(3,18)=3.16,应拒绝原

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第一产业贡献率”、“第二

产业贡献率”、“第三产业贡献率”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

对“GDP增长速度”又显著影响。

(3)自相关的检查:

表三

对表三分析可知该模型各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

四、对策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局面,实现我国经济可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逐年上升,说明科教兴农、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持等农业产业政策

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提升,但就总体而言,仍是我国的弱智产业。加强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应加大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资本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流动市场,提高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3、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着重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自建国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内部结构、地区结构都存在差异。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推进服务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更能够提高就业率,稳定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是建立健全流通和服务部门,提高流通、服务质量;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

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