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看看文章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合并结构段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紧扣课题;串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串联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典例剖析

我总想着那件事

滴答、滴答……”床前的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翻来覆去;心中总想着那件事.

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了.风哥哥正吹着轻柔的口哨;星星正眨着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整条马路十分的寂静.

我总想着白天发生的那件事.

两条雪白的小狗正在过马路;突然;一辆风驰电擎般的吉普车如一支离铉的箭飞奔而来.“吱……”随着一个紧急刹车的声音;一条小狗本能地躲开了;另一条却倒在了血泊中.我想;那条有幸逃脱的小狗是幸运的;它有权选择独自逃向远方.马路上依然车来车往;“汪汪……”那条狗叫着向这条不幸的小狗跑来.这条有幸从死神手里逃脱的小狗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它的举动和我想的恰恰相反.它眼里闪着泪花;用它那粉嘟嘟的小舌头拼命而又温柔地舔着那条不幸的小狗.它一遍一遍地舔着;好像在努力地想救回它.一串串泪珠从它的眼里滚落下来----它哭了!它蹲坐在马路中间;用自己那娇小的身体护住自己的同伴.许多的好心人不忍再看;更怕来来来往往的车又伤到了它.有人试着想带它离开这危险地带;可是人们一靠近;小狗就气势汹汹地吼叫起来;好像在说:“别靠近我的小伙伴;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没办法;人们只好强行将那条不幸的小狗抱到路边;又想尽办法想让这条小狗离开;可是它还是执意不肯离去.就这样;它一直在不幸的小狗身边趴着;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小狗不顾自己的生死在伤亡的同伴身边不离不弃;是多么的令人感动!相比那些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甚至开车撞了人又逃走的人;小狗的行为更值得人敬重!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在我的梦里;两条小狗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1、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总想着那件事》答题思路

1、本题是对分析写作顺序的考查.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做此类型题目时;我们首先要想到叙述方法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平叙.那么这个文段开头“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翻来覆去;心中总想着那件事……”便可知倒叙的叙述方式.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概括能力的考查.解题步骤:①通读并读懂要求概括的文段.

②找出记叙的要素;理清情节的发展过程.③根据要求作答.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概括主要内容;其前提是要熟读文章;对整篇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能概括出来.

三、高效训练

选文1

小巷“历程”

天热得厉害;空气象团火;烤得柏油路软绵绵的.我拐进一条小巷.巷子不长;地上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凉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裙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跳了起来.我急忙收回目光;低头点香烟.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腿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女的走出小巷;拐了弯.

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我遐想.

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我摔了个四脚朝天.也许没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也是这.可是;身后立即传来了清脆的笑声.我扭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麽时候走进了小巷.她们正对着我指手画脚:“嘻嘻、嗬嗬、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我费力地爬起身.踝关节

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但我强忍着;在一片可恶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朝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

“哧溜——啪!”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我笑得最放肆的那一位.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了的连衣裙笑个痛快.可是我没能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

我返身走回小巷;开始艰难地、一块一块地拾起西瓜皮.

1、题目“小巷‘历程’”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你对“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2

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张广厚;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和杨乐合作在函数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首先发现了高等数学领域中函数值中“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因此而跨入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行列.那么;他是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超人的数学天赋呢?

原来并非如此;张广厚小时候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结果;连中学也没有考取;不得不进了补习班.

经过落榜的打击;小广厚学习比以前用功多了.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还是课后做作业;都是认认真真的.他知道;课本上的知识是基础;对于课本的知识必须真正弄懂、弄通.有一次;小广厚正在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他绞尽脑汁也没能解出来.于是;他拿出课本;一遍又一遍地复习相关的章节;一次又一次地推敲题意;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才解出了这道难题.就靠着这种精神;小广厚的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

小广厚学习不仅刻苦;而且还很有心计.他把看课外书做的笔记、做过的习题;甚至还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的草稿都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当作珍宝一样保存起来.通过这样一整理;小广厚那本薄薄的课本变得“厚实”起来了.这是张广厚读书的第一个过程;即:把薄书读厚.

就这样;张广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开滦二中.在开滦二中;张广厚学习更加勤奋了.他把老师讲的定义、法则不仅弄懂、弄通;而且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范氏大代数》;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几页.就这样;《范氏大代数》在张广厚的头脑中被浓缩了.只要一看目录;他就能说出哪章哪节讲了什么内容.这难道不是把书读“薄”了吗?

在开滦二中几年的学习时间里;张广厚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每次都是满分.一直到他考取北京大学;进而考取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他都是这样;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就凭着这样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在华罗庚教授的指导下;张广厚和杨乐合作;在数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1、文中说“小广厚很有心计”;他的“心计”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广厚学习不仅刻苦;而且还很有心计.”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本段的中心句

B.领起下文的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根据短文内容;说说张广厚是怎样把“厚”书读“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