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罗国杰2012-11-17 22:23 来源: 《道德与文明》2012年1期

罗国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一、对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继承的基本原则

在大力提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今天,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中国传统道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今天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这就是说,要不要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应当而且必须明确区分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的标准,只有确定了这个区分的“标准”,才能清楚我们所应当继承和弘扬的“精华”是什么,才能明确我们应当否定和抛弃哪些“糟粕”。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评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

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

别开来。”[1]正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708)。我们对历史的“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1](708)。

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不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我们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目的

和指归,不是要人们停留在钻研“古代典籍”和赞赏古代文化的“复古”境遇之中,而是要力求使我们的提倡和研究有利于当前的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和新道德的建设与发展。忽略了新的时代的要求,看不到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需要,如果仅仅停留在读、背“经书”而不能学以致用,如果仅仅只是“张扬儒学”和“赞赏”、“崇敬”中国古代的经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而坚定地认识到,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经济,脱离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无批判地强调“复兴儒学”,宣扬“儒学治国”,提倡“复古”

和“倒退”,认为一切古代的道德传统都可以适用于今天,更是错误的。

二、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辩证分析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既包括优良的美德,也包含腐朽的糟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其腐朽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道德,是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

在当前,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主张无批评地兼收并蓄,反对“批判地继承”,认为提出“批判地继承”就是要恢复“文化大革命”中所实施的“大批判”,就是要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还有些人认为,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经典、一切礼仪、一切“古训”都是应当效法的。更有甚者,把古代的“尊孔读经”和“磕头跪拜”也视为应当继承的精华,妄图把“儒教”定位为“国教”,其目的就是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把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价值导向,最终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中国改变为儒家思想统治的社会。

诚然,中国现时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但是这种尊重,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只能是给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

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面向古代的传统,而是要引导他们面向未来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有生命力的道德。

三、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精华”与“糟粕”的宏观判断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这个道德体系中,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呢?我们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切“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继承的“精华”,而所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就是我们应当抛弃的“糟粕”。概括说来,“三纲”基本上属于腐朽和束缚人性的“糟粕”,而“五常”则可以视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我们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标准来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

德和传统文化就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道德形成于奴隶社会末期,经过差不多三千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和融合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道德体系。我们今天的标准就是,凡能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更好地调整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包含着达到真理的因素的道德,就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精华”;反之,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压

抑人的个性发展、只是有利于等级制度而增加社会矛盾的道德,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三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早已存在。孔子就曾经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董仲舒更进一步提出“三纲”和“六纪”的思想。到了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白虎通德论”中,更明确地提出了“三纲”和“五常”的比较系统的原则和规范。《白虎通·三纲六纪》中说,“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在《白虎通·情性》中,“五常”被称为人与生俱来的五种本性:“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六情者,何谓也?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所以扶成五性。”这样,《白虎通》不仅是从字义上,而且是从理论上、从人性上来解释仁、义、礼、智、信的。西汉以后的思想家们,不再称“三纲五性”,而是一直引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四、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五常”

“五常”,就是我们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道德规范。从历史发展来看,

孔子在特别强调“仁”的同时,还提出了“智、仁、勇”三达德和“恭、宽、信、敏、惠”等,孟子则进一步将其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五常”的思想也就从此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正统模式而流行于世。

总的来说,“仁、义、礼、智、信”中提倡的“五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所总结、概括和提升的重要道德原则。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目的,曾经给“五常”打上了一定时期的阶级烙印,但“仁、义、礼、智、信”作为富有“人民性”的道德信念,在整个社会上,在广大人民的践行中,依然保持着它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不可代替的重要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地

位及作用。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对我们今天正确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仁”既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核心。“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行只有符合了社会的道德规范,才能做到仁。“仁”的最简明扼要的解释,就是“仁者爱人”。“仁”就是在社会生活和人与人的相处中,必须要有对“他人”的一种同情心,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的利益和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前提和最高要求。“仁者人也”,“仁”就是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人的起码要求,如果在社会生活中,只顾自己的私利,又何以堪称为人?从“仁”的更加广泛的意义来看,在“仁民”的同时,还要求能从人类扩大到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因此,“仁民爱物”,就成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义”是实施“仁”的重要支撑

“义”有着“正义”、“公正”和“公平”的意义。中国传统道德强调,能否坚持“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人和一个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唯一标准。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义”,主要是指一种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它和“仁”几乎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把是否合乎“义”视为最根本的要求。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普遍、最重要、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个人的利益同社会、同国家、同整体、同他人利益的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义以为上”,要“先义后利”。在可以取或可以不取的情境下,要“以义为准”,要“义然后取”,要“见利思义”和“见得思义”。不论有多大的利益,如果不合乎“义”,就应当坚决抛弃。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然通晓和明白“义”的重要,“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

娄下》)。在追求和获取个人利益的时候,更要求人们要“见得思义”。同时,在社会生活中,要“见义勇为”,反对“见义不为”和“言不及义”等。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义(正义)”是中国古代社会所形成的判断人在对待“利”的问题上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判断一个人道德高尚还是道德低下的一个衡量尺度。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需要依据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要求来坚持道义。

(三)“礼”是道德规范的总和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中国古代的政治家、理论家和思想家们对“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曾作过深邃而精辟的论述。管子最早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他把“礼”列为“四维之首”。在人的行为中,从始至终,都要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要“立于礼”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重要思想。在国家的治理上,要“为国以礼”,要把“礼让”作为首要的要求。孔子最著名的政治、道德和伦理原则,就是要“克己复礼”,他强调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私心”,使自己的言行都能符合“礼”的要求,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法律和刑罚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礼”来感化、诱导、教育人们,所以“隆

礼重法”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最有效的“治国之道”。孔子的最著名的治国理论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把“齐之以礼”提高到“治理国家”的特殊重要地位。

在“仁”和“礼”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最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体现,是更为重要的“本质”;而“礼”是“仁”所要求的“道德规范”,“礼”是“仁”的表现。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礼”的主要手段就是“和谐”,因此,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必须坚持“礼之用,和为贵”的原则。

(四)“智”是识别社会道德中的“善、恶、是、非”的智慧

一般意义上,“智”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智慧、知识和才智。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智”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智慧”,它还有着特定的道德智慧的意义。它所指的道德智慧是一种判断“善恶是非”的智慧和能力,是一种善于识别“善恶是非”的才能,并在辨别“善恶是非”的同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之中的智慧,是一种择善去恶、从善去恶的选择和行为能力。因此,它必然会带来相应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筑就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

尚人格的“君子”。古人认为,所谓知,就是能知道“善恶

吉凶之所终始也”。因此,“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五常”之一,可以说,主要是指人的判断“善恶是非”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从孔子开始,总是把“智”和“仁”联系在一起,并强调如果没有“仁”,就不可能算是“有智”,如果在行为中,不能选择“仁”,又怎么可能是“智”?这就是他所说的“择不处仁,焉智?”又说“未智,焉得仁?”

“智”既是一种道德智慧,也同时有崇尚、赞扬和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既要“德艺双馨”,又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并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

(五)“信”,主要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社会生活中,要“诚实守信”,要“信守诺言”,要“诚信不欺”等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认为只有“信”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信”,就像车子没有轮中的关键部件一样,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孔子在谈到统治者怎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时说,“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国家对老百姓不讲诚信,就

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古人认为,在为人处事中,“谨而信”(谨慎和诚信)、“敬事而信”是最基本的。孟轲把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个原则,“信”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他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先秦以后的思想家们,都把“诚”和“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道德要求。宋明道学家们赋予了“诚”更重要的地位。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通书·诚下第二》)的高度。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从上述这些思想家的言论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诚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华民族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从积极方面来看,“仁者爱人”的思想在今天可以转化为“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义”的思想包含着“公平”、“正当”、“正义”和为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和英勇献身的精神。“礼”的思想包含着“礼让”、“礼貌”、“礼节”及在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中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的要求。对于中国古代的“智”,要深刻认识这个“智慧”、“智力”,“智慧”和“智力”的意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智”,它主要是指识别善恶、择善祛恶、从善去恶以及扬善抑恶的能力。

这五项基本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普遍的意义,这种普遍意义中包含着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如果能予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扬弃,对当前的人际关系的改善,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五常”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到“五常”的历史局限性。“仁”作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从字面上看,它的确有着“爱所有的人”的意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仁者爱人”并不可能“爱一切人”,而是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的。“义”不仅有“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然后取”的意义,我们也要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正当”、“正义”、“应当”和“公平”等也是有不同意义的。至于道德原则“礼”,更有其明确的区分人的“贵贱尊卑”的意义,在当时的社会中,它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更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制度。在“五常”中,只有“信”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它强调每一个人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平等的,是相互之间都应当遵守的。因此,我们今天对于传统道德的“五常”,仍然要持分析和扬弃的态度。

作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虽然有着时代的局限,但其中也确实包含着永恒的、普遍的、能长久起作用的道德生活的重要原则。尽管它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一定时代的限制,但这并不妨碍和影响它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起

到的重要作用。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五、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三纲”

所谓“三纲”,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君权”、“父权”和“夫权”的至高无上,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尊卑高低的神圣秩序,是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给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打上的道德烙印。

“三纲”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极其有害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一切与“三纲”相联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都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糟粕。尤其是宋明时期,“三纲”更是得到统治阶级的过度强化。

“三纲”的第一纲,就是“君为臣纲”,在理学家们不断拔高的情况下,“君为臣纲”就是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权”是神授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违反的。因此,“天下无不是的君”,“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把君主的权力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三纲”的第二纲,就是“父为子纲”。宋明道学家罗仲素在论述父子关系时,就明确地提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把父权上升到仅仅次于君主的权力。

“三纲”的第三纲,就是“夫为妻纲”。对于“夫权”的严格要求,更成为束缚妇女的永远也不可解脱的绳索,他

们认为,对于妇女来说,不论是“订婚”还是“已婚”,只要丈夫死去,她就应当永远“守寡”,终生不能再嫁。当有人问及“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道学家的回答说:“只是后世怕寒饿死,固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近思录·家道》)这就是说,对于一个死去了丈夫的女人,对她来说,饿死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失去了所谓妇女的贞节,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样的气氛中,在这种道德要求下,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妇有着绝对的权力,而臣、子和妇,则只有服从的义务。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在道德建设和道德生活中,“三纲”严重地束缚着大多数人的道德独立性,压抑着人的道德自觉,束缚着人的道德自由,把大多数人都应享有的道德权利从根本上否定掉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三纲”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糟粕,在今天应当彻底予以否定。值得指出的是,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无批判地全面肯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富有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永恒性”,“只有疯子才会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糟得很”,一些人极力宣扬“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内涵中并没有束缚人、禁锢人、压迫人、捆绑人之类的封建等级观念”等,这种以各种形式和各种理论为“复古”、“崇古”的思想辩护的观点,是应当加以批判的。

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

德的核心,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必须同弘扬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为国家、为整体、为民族、为社会的价值导向,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当前,在社会上出现了某些道德扭曲、道德沉沦和道德沦丧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对于这些现象,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用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强大舆论氛围和综合治理措施逐步予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企图以“复兴儒学”和用儒家道德来挽救当前的道德扭曲,有些人还主张将儒教改为国教,使儒教国家化,盲目提倡小孩要从小读经等,这些思想是一种变相的“复古”和倒退的思想,是极为有害的。一些人认为“西方文明盛极而衰,现在已经没落了”,要用儒家思想代替“西方文明”也是片面的,代替“西方文明”的不可能是儒家的思想,它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文明。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纵观中国古代社会,我们会发现从秦汉至明清,中 国的社会性质、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并没有因朝代的更迭而变化无尽,相反,却始终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不得不归结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深层性 格和心理内核,另一方面铸就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法律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 一、“性善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和当时儒 家思想的发展相适应并受着它强烈的影响与制约。儒家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而“性善论”则 是儒家人性论的核心和精髓,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 意即绝大多数人先天的秉赋和性情相差无几,但经过后天的习染,有了善恶之分,慢慢相去甚远。再加之其一贯提倡的“仁”,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明显的性善倾向。 孟子本于孔子而又有所发展,明确提出了“人性之

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认为人性本善,犹如水性天然就下。 在“性善”的基础上,孔孟把诱发人内心固有的良 知、善性看作是治国最根本的途径,认为人性本善,所 以,人具有自力奋斗、自我救赎的可能性。而善性的不断 推动,则使人能不断地把自我生命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样,人之拯救的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在于自己,在于人 自觉自愿为善的本性,自然在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时, 法律作为外在的强制性规范是不重要的。 于是,孔孟在道德与法律之间选择了道德,极力提 倡“德治”,力求发挥道德感化作用来缓和社会矛盾,以 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与安宁,把教化放在首位,并认为 是比刑政更为优越的统治方法,并进一步指出德礼教化 能从根本上禁绝犯罪,是预防犯罪最彻底的方法。 基于性善,孔孟虽轻视法律的作用,但也并不否认 法律的必要性。由于人性常变,道德教化不可能独当此 任,便需要法律的辅助了。如孔子在听到郑国统治者“尽 杀符之盗”的消息时说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 以猛。猛以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2〕这里体现了宽猛相济、道德与刑罚并重的思想。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把德礼教化作为主要手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自身修养,精神境界以及树立道德标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千古流传下来,可以代表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人类社会文明道德的社会公认准则。要想成为一个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人才,这种社会道德是不能够缺少的,不然整个社会将会非常的没有生气!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义务,也必须树立这样一个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的思想。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供精神动力。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

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 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秀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生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41032077 商务英语二班谭飞凤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评判人们所有言行的首要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以道德价值为中心的,其他价值观都受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过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道德,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确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一些糟粕以及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绝对是当代道德体系中不可吸纳的部分。还有,对妇女要求“三从四德”,这极大地扼杀了妇女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是不可取的。再比如,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是强调孝道的民族,但是在传统孝道里,有一部分是走向了极端,是虚伪而且残酷的。鲁迅先生就曾对《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部分表达了强烈的反感。这种愚孝已经走向了孝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道德观念的,应加以剔除。再者,“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更加错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在作支撑,如果将一切传统都抹杀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别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中有许多裨益于社会的精华,也有不少昏暗庸俗、格调低下的糟粕。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

[练习]传统文化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练习]传统文化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浅谈传统文化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某人对某人说,你真是个文化人。往往说者一说而过,反倒让我这个旁听者陷入思考,文化人,什么是文化,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是个文化人, 近些年,随着孔子学院在各地的盛行开办,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拜佛求经”,研习中国的文化,而传统文化一词也俨然成为国人热衷讨论的话题。 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就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经过历史的涤荡与沉积,也铸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这种丰厚的文化滋养环境中,孕育了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潜移默化的穿插或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文化是我国的民族之魂,而文化对人的直接作用则体现在对人的教育上,教育影响着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因此,什么样的文化,或者说什么样的精神正影响着我们教育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我觉得客观来说还是有利有弊的吧。有积极的影响,但也还是有消极的影响。 我们读《弟子规》有讲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何为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 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 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 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 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

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与糟粕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与糟粕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元点。中国传统文化纷繁多样,本文从现代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寻出其精华与糟粕。对于传统文化的出路提出:要继承精华,同时也要创造新文化,让其成为祖国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观念精华与糟粕出路 血缘,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形成;文化,使一个民族拥有了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源泉;相同的精神又使无数不同的民族融会在一起,相互渗透着、展现着各自的精彩,和谐相处——无论是伏羲的东夷部族,还是神农的南蛮部族,或者是黄帝的西戎部族,这就是今天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文化。更实际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说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 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汉字是人类的历史上最古老最神奇的文字之一,汉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中国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第五大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名篇。《山海经》里的奇文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骨;回荡千载、扬名海内外的唐诗、

宋词、元曲;在这支滚滚东去的中国文学浪涛之中,沉淀出了无数篇美妙醉人的诗词文赋;遗落出了一篇篇沁人心脾的哲理铭文、寓言典故…… 中国文史典籍。古人云:春读诸集;夏读史;秋读诸子,冬读经。经,万学之源,铸成华夏文明基本肌骨,博大精深;史,钩沉上下三千年文明线索,一以贯之;子,海纳百川,融哲人智慧,百家争鸣;集,汇聚宇宙灵秀,孕育蓬勃昂扬生机,汪洋恣肆。 中国宗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林林总总,构成了中国多姿多彩宗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之一。 国国学思想。浩大中华,圣贤血脉,所思所历,化为国学。国学,乃一国的学术;国学思想,则是国学之灵魂! 中国传统道德。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础,而古往今来所有中国思想家“究天人之际”的根本目的是求善。“彰善痒恶”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使命。 ············ 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 因此在谈传统文化时就应该从时间的维度去探究。首先, 传统文化是文化的过去式, 即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 其次, 是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 即指从过去一直绵延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其三是文化的将来式, 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 它们会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对现代人而言,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产

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特点

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特点 摘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孝孝道儒学伦理道德 Summar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filial piety is not only a kind of normally ethic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but also the core of the confuciouism and the chiefly spiri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ilial piety Confuciouism ethic consciousness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之含义、起源与孝道理论的完成 中国孝文化,其初始含义是什么?它产生于何时?这是我们首先要从历史现象的角度予以探讨的。 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①;《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但是若从文化的其他要素如宗教哲学的视野,从孝之发生的初始含义上再做细究的话,似乎孝之含义还不仅于此,还有另外两层含义。这就是尊族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孝的这三种含义是同时共有的,但在周至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后两意占主导,之后,善事父母成为孝的核心意蕴。 关于孝产生于何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康学伟在其《先秦孝道研究》一书种认为“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但这种观点争议颇多,在此不另赘述。孝道起源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产生于殷代。这种观点的代表论著是杨国容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但这种观点也被较多的论者批评。另有论者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一文中,指出“‘孝’这一德目应是由周人首先提出的。在西周时,‘孝’又扩张为一中伦理政治范畴,从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这是不言而喻的③。”尽管有上述三种不同的观点,但是认为孝是大兴于周代是被众论者普遍肯定的。 孝之初始含义有二,其一:尊族敬宗。查昌国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妣,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周代以致春秋之孝,其主要内涵为尊族敬宗,并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现有文献中大量可见的享孝连文的语言表现形态证明了这一点。

《思想道德修养》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怎样界定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2.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3.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4.简述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及其基本内容。 5.我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道德成果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二、论述题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谈谈大力弘扬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伟大意义。 三、讨论题 某高校一女生宿舍集体凑钱雇佣保姆,定期为她们打扫宿舍卫生、洗衣物等。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促进学习。针对这一事件,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操作 8.查阅有关中国古代典籍和相关材料,对一些能够鲜明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名言警句、典型事例进行整理。(注明出处和参考文献资料)9.了解和观察你周围的人们的言行哪些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哪些与二者有悖,请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两个传统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谈些看法。 10.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或通过采访外籍教师等方式,了解国外某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优秀道德文明成果,对此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并具体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些什么以促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要点: 一、1。答: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2.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还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 3。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在长期的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意志。对待它,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4。答: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 “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有了 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救人危难”、“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一种人伦义务,旨在解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之道。 二、宽容和谐 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孔子所要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道德社会。“重和”思想是宽容和谐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的“和同”理论,就包括了宽容和谐的意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就是说,万物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生的。史伯还提出“阴阳之序”的观点,通过秩序、均衡与统一,从而达到万物的宽容和谐。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以他的仁学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中庸之道达到宽容和谐。 中庸之道是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不有所偏倚,则能执守宇宙人生的常理。传统伦理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不仅因为它是宇宙天地之间永久不变的真理,而且还因为它有勉励人们勇于力行,不可有一点点忽视的意义。传统伦理是讲以一家规模推之天下,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实际上是群体本位的道德。这种道德必然高扬群体价值,贬抑个体价值;约束个体身心,压抑个体利益,维护整体利益。有无道德的界限只在于能否以公灭私,对国家、对家族尽忠、尽孝。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具有理性内涵(德),而这种德性就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个体只要加强修养,超越自我而归属于群体,就领悟了生存意义,体悟了天道。 这种集体理性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它相信人生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从而避免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摒弃了孤独意识、悲观主义。中国人懂得,人生存在宇宙之间,要尽力顺应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以便维护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做人要尽其本份、刻苦、勤劳、节俭,克尽职守。人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大地“厚德载物”,人也应效法自然,培养一种宽厚的德性。 “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以“宽”为上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的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把“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准,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的意义,所谓“大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所谓“有容,德乃大”,都是强调只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德。宽容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协和万邦”,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和睦相处,不擅自发动侵略战争。所以中华民族是热爱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糟粕辨析

《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糟粕辨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从远古到清晚期以前,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它所依赖的经济和政治土壤。 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古代史中,中国社会主要的生产、交换方式始终是农业生产和自然经济。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发达的海洋民族都有明显区别。这期间,宗法制在中国长盛不衰,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封建专制制度则延续了两千多年,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与这种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相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价值观的作用,强烈地左右着古代中国人的行为取向,而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它至今仍然影响和制约着当代的中国人。 在个人和集体之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重视群体,轻视个人。家族是通过血缘关系组成的群体,古代中国人一直以家族为本位,耕读传家、尊老尚古、追求稳定是他们的治家之道。“国”是“家族”的延伸,是社会成员共同的家,所以个人对国家也负有重要责任。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传统文化表现为重道轻器,重人伦轻自然。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但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甚至不把自然当作人的认识客体,而是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通过体验自然的情感实现“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造就了古代中国人勤劳、勇敢、节俭、朴实、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也使他们养成散漫、迟缓、乐土重迁、轻视智力、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重古薄今、竞争意识薄弱、家族观念浓厚等习惯。在古代社会里,这样的文化一方面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和世界观,另一方面也符合统治者反对革命、抵制改革、强化统治、要求人民当顺民的愿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的建筑也同文化一样古老。所有的资料都表明,中国人一直都在建造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文明体系和建筑体系。从史前一直到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前,从北国到南疆,从西域到东方,都流传着同样的一种文化体系和建筑体系。建筑本身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的发展也充实着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它变得精致而具体。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而且这种建筑必然会体现文化的某种精髓部分,体现文化所有者的追求和气质。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包括:一个高起的台基,作为木构梁柱为骨架的建筑物的基座,再支承一个外檐伸出的坡形屋顶。这种骨架式的构造使人们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地筑墙和开窗。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中华文明的任何延伸地。中国建筑除了本身的精致性,还极注重建筑物的调配和组合。这一点从故宫到苏州园林都看得清清楚楚。中国建筑的美,

2020年整理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doc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丰厚,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吧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发奋图强等。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队中华名族 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优良道德传统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态度,并根据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转化的工作。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应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队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以孝敬父母为例,孝道可以说是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前提,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有仁爱之心的初始体现,包含对父母辛劳之心的理解和尊重。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只是按月给老人寄去一点钱,以为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而事实上这远远不够,父母需要的是儿女发自内心的关爱。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远离家乡在外地求学,,应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祝福,关心父母的身体,不乱花父母的血汗钱。父母给予我们的,我们也应回报给父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古代的愚孝也是不可取的。比如父母剥夺了子女的自由权,一切听从父母,包办婚姻,一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1)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总的来说,应该是批判的继承。批判与继承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表现在道德上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道德体系,这显然是一个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了时的、腐朽的、愚味的传统思想,是应该坚决剔除掉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文化。但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而言,也是正统与非正统的矛盾和斗争,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也有着差异性,具有不同的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进行具体的历史地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 但要做到批判的继承,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性,因此,并不都是优点和缺点,精华或糟粕,鉴别是一种作出事实判断的重要认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区分优与劣,好与坏,进行正确的选择与取舍,去粗存精,正本清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正确的道德理念,推动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延续。但是精华的汲取,并不意味着可以全盘照搬,直接沿用,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应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客观地改造与创新。总之,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方针,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特别是在这个历史新时期,我们大学生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要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要通过

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首先,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新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环境育人结合起来。再次,学校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制度育人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大学生要增强自立自强的品质、平等竞争的思想、时间观念、法制观念、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时具进,发扬光大。 电信1106班 尹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他有“忧国忧民,为名请命”的爱国精神;他有“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它有“励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它有“律己宽人,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它有“自尊互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汉人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焐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想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乃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诚实可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枕头,并告诉人们,谁能把他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但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上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基础。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信是一个人的立生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难以发展。 重义、诚信、勤俭、慎独等等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国几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三(5)liushout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