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设置

继电保护的设置
继电保护的设置

继电保护的设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输电线运行的可靠性。继电保护选用的不合理,被保护线路有故障时保护该动不动,不该动时误动,影响了送电的可靠性。故选用合适的继电保护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是根据电力系统电网结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线路长度、用户性质以及继电保护的性能和特点进行的。

电力系统按继电保护的作用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异常运行保护。

1、主保护:当被保护元件出故障时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保证无故障元件安全运行。如主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

2、后备保护:当被保护元件主保护拒动时,能以较长的时间(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称后备保护。线路保护中的过流保护可做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可分近后备和远后备。

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切除故障。

近后备: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切除故障。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后备。

3、辅助保护:为了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主、后保护退出运行而增加的简单保护。如断线闭锁、启动保护。

4、异常运行保护:是反映被保护设备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作用于发信号或跳闸。如低励失磁、过负荷。

名词解释

1、线路保护中的几个名词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特征是线路中的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增大。利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电流、电压及它们之间相角的变化,可以构成电流、电压和方向保护。即反映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反映故障时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保护,称为低电压保护;反映电流、电压之间相位差的变化而动作的保护称为方向保护。他们都安装在线路的始端(即电源端),这些保护的优点是保护范围可以延伸到相邻线路中去,因而可以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缺点是不能严格区分保护范围内部和保护范围外部的短路,为了保证选择性,则将影响了它的速动性或灵敏性。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气量大小或相位变化的保护称为纵联差动保护,其优点是可以严格区分保护范围内部和外部的短路,可以实现全线范围内保护的快速动作,而且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其缺点是要有交换两侧信号的通道和不能对相邻线路实现后备保护。当输电线路发生不对称接地短路时,利用对称分量法,可以将不对称短路电流分解为正序电流、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也可以分解出各序电压分量),通过负序电流、零序电流滤过器和负序电压、零序电压滤过器将它们取出来,构成抚恤、零序电流保护和负序、零序电压保护。利用序分量构成的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灵敏性较好,例如,利用零序分量构成的保护,正常运行时,三相是对称的,不会零序分量,因此保护的整定值可以不必躲开正常运行的情况,故整定值较小,灵敏度较高;其缺点是不反应对称短路。

反映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通常采用三段式,即第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为过电流保护。其中,一二段联合作用构成

线路的主保护,三段作为后备保护。当一二段灵敏系数不够时,可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

三段的区别主要在于启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其中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而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又较长,因此输电线路并不一定都要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

定时限:输电线路中多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就是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电流的大小无关,只要达到动作电流值,称此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反时限: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保护的动作时限与短路电流成反比,即电流大时,动作时间短;电流小时,动作时间长。由于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的整定配合比较复杂,故很少应用于网络保护中,但在电动机上应用深广。

相序:各相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正序:A、B、C ;负序:A、C、B;

方向:当采用双电源供电时,为了有选择性加装方向元件。一般把电流从母线流向线路为正向,线路流向母线为反相。只有流入方向元件的电流为保护动作区,保护才动作。从而减少了停电面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功率方向的接线方式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线圈所加电压和电流线圈通过电流的方式。为消除电压死区,提高灵敏度,广采用90°接线。IA,UBC;IB,UCA;IC,UAB;

按相启动:同名相电流元件和方向元件接点串联。

3、重合闸:高压输电线路(尤其是架空线)故障大多是瞬时短路,使电网暂时失去绝缘性能,跳闸后故障点绝缘自行恢复,若重新合闸继续供电。重合闸的成功率在70%-90%。重合闸装置装于架空线及架空线与电缆混合线路。电缆线路发生的多为持续性故障,一般不加重合闸。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因故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后加速:当断路器重合于永久故障时,无时限加速跳开。

前加速:这种配合方式一般用在有几段串联的辐射式线路中,重合闸装置仅装在靠近电源的线路上,故障时,不论发生在何处,均由该线路保护无选择瞬动跳开,然后用重合闸纠正这种非选择性动作。若合于持续性故障,则各处保护再次启动,按选择性使相应的断路器跳开。

重合闸分类:(略)

4、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就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断开以后,自动而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工作或将用户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使用户不至于被停电的一种装置。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必须有判断工作侧及备用侧有无电压的元件,并应在工作电源确实断开后,投入备用电源。装置应只动作一次,PT断线装置不动。装置应保证停电时间最短,且备用电源无压时不动。装置必须在具有的备用电源工作母线因任何原因失去电压时动作。合闸回路应有连锁机构。

5、同期: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把同步发电机投入到电力系统上去进行并联运行。把同步发电机投入到电力系统上去进行并联运行的操作称为同期操作(并列操作)。进行同期操作所需要的装置称为同期装置。

同期的方法:准同期、自同期

准同期:将已励磁的发电机在达到一定的条件后投入电力系统。

自同期:将未被励磁的发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时投入电力系统,随既加以励磁,接着转子就被拉入同步。

采用准同期时,投入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发电机的电压、相位、频率应与电网的电压、相位、频率在允许范围内才可并列。

6、低周减载:当电力系统内发电机发出的总功率等于用户消耗的(包括传输损失)总功率时,频率维持额定值,等于50HZ。如果用户消耗的功率大于发电机发出的功率则频率就要下降,使之在新的教低的频率之下达到功率平衡。频率下降将影响生产效率,严重的会破坏系统稳定运行。

当电力系统由于事故突然断开一台或几台机组或重要的输电线路事故断开等出现功率缺额引起频率下降时,采用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快速地切断一些次要负荷,制止频率下降,保证重要用户生产的正常运行。这种自动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不同的功率缺额决定应断开的相应用户的装置称为低周减载装置。

7、系统的有功功率反映在频率上,有功缺额调节发电机主气门进气量。无功功率反映在电压上,应调节励磁电流,或投电容器,或有载调压。

附:某站技术协议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

1、总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是数字式微机型。整套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成套性,在一套装置内应含有必须的能反映被保护设备发生的各种故障的保护功能。

一般地,整套微机保护装置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模块组成,各种原理的保护性能都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的功能。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不应造成保护误动作,且能发出装置异常信号。微机保护装置设有自复位电路,在因干扰而造成程序走死时应能通过自复位电路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微机保护装置应设有硬件闭锁回路,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保护装置起动时,才允许开放跳闸回路。

微机保护装置还应具有测量故障点距离的功能。微机保护装置应设有当地信息输出接口,通过辅助设备(如打印机)输出电流、电压的采样值及保护动作顺序和时间,故障类型和故障点距离。在失去电源时,不能丢失待输出的数据。辅助设

备可以用交流市电供电。

微机保护装置还应设有通信接口,以便向远动设备或上位机传递保护动作顺序和时间、故障类型和故障点距离、故障前后备输入模拟量的采样数据。微机保护装置应具有自动对时或通过接口与监控系统校正时钟的功能。

微机保护装置的所有引出端子不允许同装置弱电系统(指CPU的电源系统)有电的联系。针对不同回路,可以分别采用光电耦合、继电器转接、带屏蔽层的变压器磁耦合等隔离措施。

微机保护装置的实时时钟信号及其他主要动作信号在失去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不能丢失,在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能正确显示并输出。

1.1 保护装置的额定值,以合同签订时所附技术协议为准。

额定交流电流:5A

额定交流电压:相电压 V,线电压:100V

额定频率:50Hz

额定直流电压:220V

1.2保护装置的功率功耗:要求

每个保护装置每相交流电流回路功耗<1VA;

每个保护装置每相交流电压回路功耗<3VA;

每个保护装置的直流功耗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

1.3 耐受过电压的能力:保护装置应具有根据IEC标准所确定的耐受过电压能力。

1.4 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故障:如果继电保护用的交流电压回路断线或短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开路,保护应闭锁出口并发出告警信号,不应不正确动作。

1.5 保护定值的整定:应能从柜(屏)的正面(如通过拔论开关或小键盘)方便而又可靠地改变继电保护的定值

1.6 暂态电流的影响:保护装置不应受由输电线路的分布电容、高压直流、谐电流设备、变压器涌流产生的影响而发生误动。

1.7 直流电源的影响

1.7.1 除非规范书中另有说明,在220V直流电源下,其电压变化范围在80~115%时,保护装置应能正确动作。

1.7.2 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5%时,装置应能正确动作

1.7.3 当直流电源,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在投入或切除时,保护不应有不正确动作

1.7.4 F),保护不应误动作。μF到1.0μ在直流电源切换期间或直流回路断线或接地故障期间(分布电容和附加电容值为0.5

1.7.5 保护屏(柜)应有带有逻辑回路的直流-直流交换器和对直流电源的监视装置,在失去电源时,应由一对输出接点报警。

1.7.6 当直流电源失压的一段时间内,系统所有的在失压前已动作的信号应能保持。

1.7.7 每套装置应具有自己的直流双极刀闸及熔断器或快速小开关安装在同一柜上。

1.8 元件质量:应保证保护装置的元件和部件的质量,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在正常运行期间,装置不应发生误跳闸。

1.9有关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

1.9.1 各保护装置之间或保护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联系,应由继电器的无压接点

(或光电耦合器)来连接,继电器接点的绝缘强度试验为交流2000V,历时1分钟。

1.9.2计算机通信传递:各保护装置应为微机型保护。各保护装置通过网络或接口与监控计算机系统连接,并应具备相同通讯规约。保护装置的所有信息(包括动作信息、装置故障信号、保护定值、电流、电压参数和故障时记录的波形等)均应能传送给监控系统。

1.9.3跳闸显示:如果保护动作时短路器跳闸,则所有使短路器跳闸的保护动作信号应显示出来或记录在保护装置中,并应自保持,直到手动复归。

1.10时间元件的刻度误差:各保护装置中的时间元件的刻度误差,在规范书中所列的工作条件下应<3%.

1.11各种保护功能动作及装置异常、直流电源消失等情况均应设(如发光二极管)监视回路,并应有信号接点输出(2~3副接点)。

1.12连续监视:装置的主要电路(如PT、CT、跳合闸回路)应有经常的监视,回路不正常时,应能发出告警信号。

1.13抗干扰:在雷击过电压、一次或二次回路的操作干扰,开关场的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的高频干扰试验和冲击试验应符合IEC标准。

1.14为便于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1.14.1 对具有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特性的插件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

1.14.2 装置应具有试验部件,以便于在运行中由操作人员断开跳闸出口回路和合闸出口回路。

1.14.3 装置应具有标准的试验插件或试验插头,以便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

1.14.4 各套装置之间相互起动跳闸及起动重合闸等的连接回路中应有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在运行中能分别断开,防止引起误动。

2 、10KV电压级的保护

2.1 10KV分段保护配置:充电式三相过流、速断保护,还应兼有遥测、遥脉、遥信、遥控功能。

2.2 10KV线路保护配置:设二相或三相二段式过电流及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及后加速、低频减载。保护装置应兼有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功能并能配备断路器操作部分的继电器,还兼有遥测、遥脉、遥信、遥控功能。

2.2.1 装置的参数要求

直流220V 交流100V 5A

电流的精确测量和整定范围:0.4~100A 级差≤0.1A

电压的精确测量和整定范围: 4~100V 级差≤1V

时间整定范围:0~100S 级差0.1S

2.3、10KV电容器保护

2.3.1 保护配置:设三相式二段定时限过流保护、过电保护压、低电压保护、差电压保护/零序电压保护、差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应配置断路器操作部分继电器。

2.3.2 装置参数要求:

直流220V 交流100V 5A

电流精确度和整定范围:0.4~50A 级差≤0.1A

电压精确测定合整定范围:1~150V 级差≤0.1A

时间整定范围:0~80S 级差≤0.1A

2.4、配合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操作继电器应有跳合闸回路、防跳回路、跳闸和合闸位置继电器等,除装置内部需要的接点外,位置继电器还应引出两副以上接点。此项不满足者,应书面说明情况。

2.5、保护装置应设通讯接口,接人站内通讯网络,向变电站层提供报告。

2.6、如无特别说明,装置机箱装于高压开关柜上。有说明组柜的,装置机箱应按多回出线组柜安装。

3、主变压器保护

3.1 保护功能要求:设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非电量保护各一套

二次谐波制动差动保护

比例制动特性

差动速断保护

故障录波功能

具有监控网、录波网的总线网络通讯接口

3.1.1 差动保护:设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的差动保护一套,出口动作于瞬时跳主变各侧断路器。

3.1.2 三绕组主变后备保护

3.1.2.1 复合电压起动方向过流保护

高压侧,复合电压取自35KV侧,保护设有两个时限,第一时限跳1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110KV侧断路器

中压侧,复合电压取自110KV侧,保护设有两个时限,第一时限跳35KV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35KV侧断路器

3.1.2.2 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高、中压侧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动作延时跳变压器三侧断路器

3.1.2.3 主变高压侧中性点零序过流及中性点放电间隙零序电流保护

保护设二段两个时限:一段第一时限跳1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110KV 侧断路器

二段第一时限跳1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主变压器三侧断路器。间隙保护延时跳主变三侧断路器。

3.1.2.4 零序过电压保护:当电力网单相接地且失去接地中性点时,零序过电压保护时限动作跳开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1.2.5 过流保护: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保护设一段三个时限,第一时限跳10KV侧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10KV侧断路器,第三时限跳主变三侧断路器

3.1.2.6 过负荷保护:主变压器三侧装设过负荷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3.1.3 双绕组变主变后备保护

3.1.3.1 复合电压起动方向过流保护:保护设两个时限,第一时限跳1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110KV侧断路器。

3.1.3.2 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高压侧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动作延时跳变压器三侧断路器。

3.1.3.3 高压侧中性点零序过流及中性点放电间隙零序过流保护

保护设二段两个时限,一段第一时限跳110KV侧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110KV侧断路器。

二段第一时限跳1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主变压器两侧断路器。间隙保护延时跳主变两侧断路器。

3.1.3.4 零序过电压保护:当电力网单相接地且失去接地中性点时,零序过电压保护限时动作跳开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1.3.5 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主变低压侧过电流保护,保护设一段三个时限,第一时限跳10KV侧母线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10KV侧断路器,第三时限跳主变两侧断路器

3.1.4本体保护:主变本体保护包括本体轻、重瓦斯、调压开关瓦斯、温度、压力等保护,重瓦斯、调压开关瓦斯、温度均应跳主变各侧断路器,其余发报警信号。

3.2跳闸回路和信号回路

3.2.1跳闸出口设压板,各套保护设软压板控制保护的投退。

3.2.2保护动作信号、装置故障信号均不小于两副接点输出。

3.2.3配合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和闭锁继电器:主变压器各侧均应设操作继电。操作继电器有跳合闸回路、防跳回路、跳闸和合闸位置继电器等,除装置内需要的接点外,位置继电器还应引出两副以上接点,主变高压侧还应设置闭锁继电器,供断路器压力闭锁用。

3.3保护装置应设通讯接口,接入站内通讯网络,向变电站层提供报告。

3.4供货商应说明主变保护的组屏方式,并在签订合同时由需方确认。

4、35KV线路保护

4.1保护配置:35KV线路保护配置时限方向电流闭锁电压速断、过电压保护、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及后加速、低频减载、小电流接地选线、还应兼有遥测、遥脉、遥信、遥控功能。

保护装置应配备断路器操作部分的继电器

4.2、装置的参数要求:电流的精确量和整定范围:0.4~50A 级差0.1A

电压的精确量和整定范围:4~150V 级差1V

时间整定范围:0~80S 级差0.1S

4.3、装置机箱应按签订合同时要求,以多回出线组柜安装。

4.4、配合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操作继电器应有跳合闸回路、防跳回路、跳闸和合闸位置继电器等,除装置内部的接点外,位置继电器还应引出两副以上接点。

4.5、保护装置设通讯接口、接入站内通讯网络,向变电站层提供报告。

5、110KV线路保护

5.1、保护配置:110KV电源线路保护配置三段相间距离、三段接地距离和三段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及后加速、故障录波测距功能。

5.2、110KV线路保护:重合闸主要技术要求

5.2.1、保护装置的额定值:额定交流电流:5A

额定交流电压:相电压 V,线电压:100V

额定频率:50Hz

5.2.2、保护装置的功率消耗:每个保护装置每相交流电流回路功耗<2VA

每个保护装置每相交流电压回路功耗<1VA

每个保护装置直流功耗:不大于60W

5.2.3、耐受过电压的能力:保护装置应具有根据IEC标准所确定的耐受过电压能力;

5.2.4、整定范围:距离元件:0.1~50欧

电流元件:0.05~99.9A

bsp; 时间元件:II段时间元件:0.1~9S,级差0.05S。

III段时间元件:0.5~9S,级差0.1S

5.2.5、精确工作范围:方向阻抗元件:最小精工电压不大于1.0V

零序功率方向元件:最小工作电流不大于0.5A

最小动作电压不大于0.5V

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最小动作电流不大于0.3A

最小动作电压不大于5V

5.3、保护功能要求:线路在空载、轻载、满载条件下,在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或非金属性的各种故障时,保护应能正确动作。

5.3.1 对保护功能的反应:

在保护范围区外发生金属或非金属故障时,保护不应误动作。

区外故障切除,区外故障转换,故障功率突然倒向及系统操作等情况下,保护不应误动作。

被保护线路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进行各种倒闸操作时,保护装置不得误发跳闸命令。

5.3.2、断路器动作时的反应:当手动合闸或自动重合于故障线路上时,保护应可靠三相跳闸,重合成功后,在15秒内线路再故障时,保护应能三相跳闸。

5.3.3当本线全相或非全相振荡时

无故障时应可靠闭锁保护装置

如发生区外故障或系统操作,装置应可靠不动作

如本线路发生故障,允许有短期延时加速切除故障

三相重合到永久性故障,装置应可靠加速切除故障,重合到无故障线路,应可靠不误动。过渡电阻的能力。 5.3.4、对经过渡电阻故障的保护:保护装置应有容许100

5.3.5、跳闸及合闸出口接点:装置应有2副跳闸接点;

装置应有一副接点启动重合闸;

延时段保护应有闭锁重合闸的输出接点;

保护出口应带有压板

5.3.6、信号接点:三相跳闸接点(带自保持)

装置动作(带自保持)

直流电源消失

装置故障

交流电压消失

装置动作(远动信号)

事件记录信号,包括:三相跳闸、装置动作

5.3.7、装置的参数要求:交流变换元件精确工作范围(10%误差)

相电压0.5-80V(有效值)

电流回路0.5-100A

整组保护最大动作时间(从故障发生到出口继电器闭合)不大于40ms;

保护装置返回时间(从故障切除到装置跳闸接点返回)不应大于30ms;

距离保护应具有瞬时跳闸的第I段(独立的阻抗元件)它在各种情况下的暂态和稳态超越应小于5%的整定值;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应大于50ms,保证发生内部故障或出口反向故障时能正确动作;

每套保护至少能储存4-6套保护定值。

5.4、重合闸技术要求:

5.4.1、110KV线路配置三相二次重合闸装置,要求重合闸能实现检同期合闸、检无压合闸

和不检查合闸、检压元件可用同名相线电压,也可用相电压。

5.4.2 重合闸时间0.1~9.9S,级差为0.1S,重合闸装置整组复归时间1-99S连续可调。

5.4.3、重合闸装置应提供足够的输出接点去加速延时段保护(提供短脉冲信号);

5.4.4、重合闸装置应设“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母线保护闭锁重合闸”、“手动跳闸闭锁重合闸”等的引入回路。

5.4.5、重合闸装置任一元件损坏或异常时不应发生二次重合闸

5.5、如无特别说明,装置机箱应按二回出线相柜安装

5..6、配合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操作继电器应有跳合闸回路、防跳回路、跳闸和和闸位置继电器等,除安装内部需要的接点外,位置继电器还应引出两副以上接点。

5.7、保护装置通讯接口,接入站点通讯网络,向变电站层提供报告。

6、站用(10KV曲折变、消弧线圈保护)变压器保护

6.1、保护应兼有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功能

6.1.1、保护配置:保护设三相二段式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段式零序定时限时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应配备断路器操作部分的继电器

6.1.2 装置的参数要求

电流、电压的精确测量合整定范围:电流:0.4~50A级差≤0.1A

电压:4~150V 级差≤0.1A

时间整定范围:0~80S 级差≤0.1A

6.1.3、如无特别说明,装置机箱装于10KV开关柜上,有说明者,装置机箱应按多台站变组柜安装。

6.1.4、配合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应有跳合闸回路、防跳回路、跳闸和合闸位置继电器等,除装置内部需要的接点以外,位置继电器还应引出两副以上接点。

6.1.5、保护装置设通讯接口,接入站内通讯网络,向变电站层提供报告。

7 、10KV系统微机型电压谐振诊断消除装置(装于PT柜)

7.1、功能要求:微机型消谐器

具有诊断、消谐、显示打印记录功能

具有与总线网通讯接口功能

7.2、技术特性:接开口三角电压~100V 工作电源~220V

8、110KV分段保护屏

8.1、功能要求:具有三相过流、速断保护功能

具有遥测、遥信、遥脉等功能

具有总线型网络通讯接口

佳答案

二次回路的定义

[编辑本段]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在词典中的解释:

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所组成电气连接的回路均称为二次回路或称二次接线。

二次回路的组成

[编辑本段]

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所配置的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制和信号元件,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电流、电压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接线或称为二次回路。

一次回路的组成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构成的电路,称为一次接线或称为主接线。

二次回路的分类

[编辑本段]

A、按电源性质分: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所有电流元件的全部回路。

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及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220V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线圈以及信号电源等。

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源。蓄电池---适用于大、中型变、配电所,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B、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

回路、操作电源回路。

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接线端子等。

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警铃、电笛),是由信号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

二次回路识图

[编辑本段]

常用的继电保护接线图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圈、二次回路原理展开图、施工图(又称背面接线图)、盘面布置图。

(1)、看图:

A、"先看一次,后看二次"。一次: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功能及常用的保护方式,如变压器一般需要装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等,掌握各种保护的基本原理;再查找一、二次设备的转换、传递元件,一次变化对二次变化的影响等。

B、"看完交流,看直流"。指先看二次接线图的交流回路,以及电气量变化的特点,再由交流量的"因"查找出直流回路的"果"。一般交流回路较简单。

C、"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指交流回路一般从电源入手,包含交流电流、交流电压回路两部分;先找出由哪个电流互感器或哪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电流源、电压源),变换的电流、电压量所起的作用,它们与直流回路的关系、相应的电气量由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

D、"线圈对应查触头,触头连成一条线"。指找出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与其相应的触头所在的回路,一般由触头再连成另一回路;此回路中又可能串接有其它的继电器线圈,由其它继电器的线圈又引起它的触头接通另一回路,直至完成二次回路预先设置的逻辑功能。

E、"上下左右顺序看,屏外设备接着连"。主要针对展开图、端子排图及屏后设备安装图。原则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同时结合屏外的设备一起看。

(2)、原理图:对于与二次回路直接相连的一次接线部分绘成三线形式,而其余部分则以单线图表达。原理图多用于对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原理学习和分析或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

A、原理图的仪表和继电器都是以整体形式的设备图形符号表示的,但不画出其内部的电路图,只画出触点的连接。

B、原理图是将二次部分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和一次回路图绘制在一起;特点是能使读图人对整个装置的构成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可清楚地了解二次回路各设备间的电气联系和动作原理。

C、缺点:对二次接线的某些细节表示不全面,没有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排号码和回路编号、导线的表示仅一部分,并且只标出直流电源的极性等。

(3)、展开图:展开图和原理图是同一接线的两种表达方式。"直观性好"

A、将二次回路的设备展开表示,分成交流电流、交流电压回路,直流回路,信号回路。

B、将不同的设备按电路要求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电路。

C、同一设备(电器元件)的线圈、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表示,同类设备较多时,采用数字序号。

D、展开图的右侧以文字说明回路的用途。

E、展开图中所有元器件的触点都以常态表示,即没有发生动作。

(4)、安装接线图(屏背面接线图):以展开图、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为依据。(由制造厂绘制)

A、屏背面展开图---以屏的结构在安装接线图上展开为平面图来表示。屏背面部分装设仪表、控制开关、信号设备和继电器;屏侧面装设端子排;屏顶的背面或侧面装设小母线、熔断器、附加电阻、小刀开关、警铃、蜂鸣器等。

B、屏上设备布置的一般规定---最上为继电器,中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下部为经常需要调试的继电器(方向、差动、重合闸等),最下面为信号继电器,连接片以及光字牌,信号灯,按钮,控制开关等。

C、保护和控制屏面图上的二次设备,均按照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号,并标出文字符号;文字符号与展开图、原理图上的符号一致;在屏面图的旁边列出屏上的设备表(设备表中注明该设备的顺序编号、符号、名称、型号、技术参数、数量等);如设备装在屏后(如电阻、熔断器等),在设备表的备注栏内注明。

D、在安装接线图上表示二次设备---屏背面接线图中,设备的左右方向正好与屏面布置图相反(背视图);屏后看不见的二次设备轮廓线用虚线画出;稍复杂的设备内部接线(如各

种继电器)也画出,电流表、功率表则不画;各设备的内部引出端子(螺钉),用一小圆圈画出并注明端子的编号。

(5)、接线端子---连接同一屏(除特殊信号联络外)上不同设备电路。

A、试验端子---用于需要投入试验仪器的电流回路时可用到,主要利用它可校验电流回路中的仪表和继电器的准确度,可保证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在测试中不会开路且又不必松动原来的接线。

B、连接试验端子---同时具备连接端子和试验端子的功能,常用于需要彼此连接的电流试验回路中。

C、特殊端子---用于需要很方便地开断回路的场合。

(6)、配电应用电缆截面积(铜芯):

电流回路≥2.5MM2,长度较长时应≥4~6MM2

电压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1.5MM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我们把它统称为电力系统。一般将电能通过的设备成为电力系统成为电力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输电电路等,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被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就属于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 为了完成继电保护的任务,继电保护就必须能够区别是正常运行还是非正常运行或故障,要区别这些状态,关键的就是要寻找这些状态下的参量情况,找出其间的差别,从而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 1.利用基本电气参数的区别 发生短路后,利用电流、电压、线路测量阻抗等的变化,可以构成如下保护: (1)过电流保护。单侧电源线路如图1-1所示,若在BC段上发生三相短路,则从电源到短路点k之间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I k,可以使保护2反应这个电流增大而动作于跳闸。 (2)低电压保护。如图1所示,短路点k的电压U k降到零,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都有所下降,可以使保护2反应于这个下降的电压而动作。 图1:单侧电源线路 (3)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作。如图1所示,设以Z k表示短路点到保护2(即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阻抗,则母线 上的残余电压为: U B=I k Z ko Z B 就是在线路始端的测量阻抗,它的大小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2之间的距离。 2.利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 别

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分析如下。 图2:双侧电源网络 a——正常运行情况;b——线路AB外部短路情况;c——线路AB内部短路情况 正常运行时,A、B两侧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当线路AB外部故障时,A、B两侧电流仍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当线路AB内部短路时,A、B两侧电流一般大小不相等,在理想情况下(两侧电动势同相位且全系统的阻抗角相等),两侧电流同相位。从而可以利用电气元件在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包括正常运行情况)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构成各种差动原理的保护(内部故障时保护动作),如纵联差动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等。 3.序分量是否出现 电气元件在正常运行(或发生对称短路)时,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为零;在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一般负序和零序都较大。因此,根据这些分量的是否存在可以构成零序保护和负序保护。此种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4.反应于非电气量的保护 反应于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时所发生的气体而构成气体(瓦斯)保护;反应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升高而构成过负荷保护等。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继电保护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即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其原理结构如图3所示。

OMICRON继电保护综合测试仪使用说明书(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OMICRON应用软件用户手册(Concept) TEST UNIVERSE Version 1.3

1.OMICRON TEST UNIVERSE OMICRON TEST UNIVERSE试验系统的设计适用于用户和制造厂对保护和测量装置的试验。该系统包括达到最新技术发展水平的硬件,用户界面友好、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软件,并且能够提供对各种试验应用的多用性和适用性。 试验系统的多用性是由不同的软件包保证的,而适用性是通过软件包中的模块的随意组合和使用获得的。每一个软件包包括基于一个功能的多个试验模块。试验模块可以用来进行单独的试验;或者与其它模块一起组合进一个OMICRON Control Center (OMICRON控制中心)的试验文件(试验计划)中,来进行完整的、多功能的试验。试验文件是在试验中达到更大多用性和实用性的一个途径。

1.2 OMICRON Control Center(OMICRON控制中心)的简介: OMICRON Control Center(OCC)将多个试验模块的执行组合为一个试验方案。它使一个单一的试验文档包括所有与试验有关的信息,包括硬件设定、被试设备数据、试验参数(例如,测试点,额定参数)、试验结果、试验评价、试验者的注意事项和记录,以及其他Windows 程序中的图像和数据。 试验模块可以组合进OCC文档,这样能获得一个试验现代多功能保护继电器的总的试验方案。试验文档的产生只要通过使用Test Wizard就能获得。Test Wizard指导应用所需的试验模块功能的选择。所做的选择随后自动以OCC试验文档格式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试验方案。试验文档中的试验模块只要用鼠标双击就能打开,来进行特定的设定和试验任务。整个试验方案的运行可以通过点击一个工具条按钮进行。 当试验文档由OCC执行时,其部组合的试验模块自动启动;试验值被计算并输出;被试设备的反应被测量、评价并存档。试验结果输出到同一个试验文档中。试验报告可以很容易进行容和格式的修改;试验结果可以用今后的处理(打印,存档,输出到一个数据库)。 由于OCC试验文档包括所有的设定和试验结果,它也可以用作一个新试验的模板。试验报告可以复制,老的试验结果被清除;试验重新进行后,保存新的试验报告。这样,被试设备的完整试验过程可以被记录下来并存档。 OMICRON Control Center应用了Windows的ActiveX技术。它允许OMICRON的试验模块和其它应用ActiveX技术的文件(例如,Word,Excel,CoreDraw文件或者图形)一起组合进一个试验文档中。这可以获得试验文档的最大灵活性和多用性。 2OMICRON控制软件的首页 在PC机上安装完OMICRON Test Universe(OMICRON多用途试验系统)的软件后,它可以这样被启动: ●在“Start”菜单中,选择“Program files|OMICRON Test Universe”; ●或者,点击桌面图标(如果在安装时建立)。 这样可以打开首页,上面包括OMICRON Test Universe软件的各组成模块。首页被制作成象网页一样的一个对话框。OMICRON Control Center(OCC),所有经授权的试验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FAQ 1、什么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答: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反应电力系统电气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成套硬件设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用于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和中止已开始发生的足以引起系统大面积停电的重大系统事故,如失去系统稳定、电压崩溃或频率崩溃等。 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四性”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其中,选择性是指故障时仅切除故障元件,尽量减少停电范围;快速性又称速动性,是指保护动作时间要尽可能短,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灵敏性是衡量保护动作灵敏程度的能力,通常用灵敏度(灵敏系数)来表示;可靠性是指保护范围内故障不拒动,保护范围外故障不误动,其中不误动的可靠性称为“安全性”(security),不拒动的可靠性称为“可信赖性”(reliability)。 3、灵敏度过高或过低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灵敏度过高说明保护动作越灵敏,越能可靠反应要求动作的故障或异常状态,但是在不该动作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动,与选择性矛盾。灵敏度过低或不满足要求,则在最不利于保护动作的运行方式下,保护会拒动。 4、继电器一般怎样分类, 答:继电器按其在继电保护中的作用,可分为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其中,测量继电器能直接反应被保护元件的电气量变化,按所反应电气量的不同,又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差动继电器

等。辅助继电器用于辅助实现保护功能,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以及信号继电器等。 5、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 答:主保护是指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故障设备的保护;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又可分为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的另外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这种后备作用是在主保护安装处本地实现;远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的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是在远处实现。 三段式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6、 答:三段式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段作本线路的主保护,其中?段只能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一般用最小保护范围来衡量其灵敏性;?段保护余下的部分,其保护范围必然要伸到下一级线路;?段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和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定值有这样的特点:?段定值>?段定值>?段定值。 7、什么是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 答:对每一套保护装置而言,流过保护装置短路电流最大的系统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计算保护定值时,一般按最大运行方式。而短路电流最小的方式称为最小运行方式,校验灵敏度时,一般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8、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 答:由于下一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时的流过保护装置的故障电流与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电流数值较接近,为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要按躲下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整定,因此不能保护本线全长。否则,下一级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保护可能误动。9、为保证电网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 求,

继电保护的概念

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是由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一个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反应系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并且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不正常运行的类型和电气元件的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自动进行调整。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中其他自动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在技术满足的四个基本要求: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应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速动性,灵敏性。主保护:反应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故障切除的保护。 后备保护:在主保护不能动作时,该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根据保护范围和装置的不同有近后备和远后备两种方式。 近后备:一般和主保护一起装在所要保护的电气元件上,只有当本元件主保护拒绝动作时,它才动作,将所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切除。 远后备:当相邻元件上发生故障,相邻电气元件主保护或近后备保护拒绝动作时,远后备动作将故障切除。 选择性的保证:一是上级元件后备保护的灵敏度要低于下级元件后备保护的灵敏度,二是上级元件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要大于下级元件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者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启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动作电流:过电流继电器线圈中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I op。返回电流:继电器线圈中的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最大电流I re。 继电返回系数:K re=I re/I op 继电特性:无论启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 电磁型电压继电器:过电压K re<1 欠电压K re>1 中间继电器:通常用来增加接点数量和触电容量,以满足操作控制的需求,电流保护的中间继电器动作延时一般不小于0.06s或返回时限不小于0.4s (有小延时)。

继电保护测试仪说明书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部分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说明 (3) 第一章装置特点与技术参数 (4) 第二章装置硬件结构 (6) 第三章单机操作模块功能说明 (8) 第四章外接PC机操作说明 (21) 第二部分继保软件操作说明 (21) 第五章软件操作方法简介 (22) 第六章交流试验 (24) 第七章直流试验 (32) 第八章状态系列 (34) 第九章谐波叠加试验 (38) 第十章频率及高低周试验 (41) 第十一章功率方向及阻抗试验 (45) 第十二章同期试验 (49) 第十三章整组试验Ⅰ和Ⅱ (54) 第十四章距离和零序保护 (59) 第十五章线路保护 (64) 第十六章阻抗特性 (70) 第十七章差动保护 (73) 第十八章6-35KV微机线路保护综合测试 (80) 附录1:外接电脑串行通信口的设置 (85) 附录2:插接U盘等设备时设备驱动安装方法 (87) 附录3:各种继电器的试验方法 (87)

第一部分继保使用说明

第一章装置特点与技术参数 第一节主要特点 ◆标准的4相电压3相电流输出具有4相电压3相电流输出,可方便地进行各种组合输出进行各种 类型保护试验。每相电压可输出120V,电流三并可输出120A,第4相电压Ux为多功能电压项,可设为4种3U0或检同期电压,或任意某一电压值的情况输出。 ◆单机操作方便单机由方便灵活的旋转鼠标通过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进行操作,全部中文显示。可 完成现场大多数试验检定工作,可对各种继电器及微机保护进行检定,并可模拟各种复杂的瞬时性、永久性、转换性故障进行整组试验。开机即可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双操作方式,联接电脑运行通过Windows平台上的全套中文操作软件,可进行各种大型复杂 及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校验工作,可方便地测试及扫描各种保护定值,可实时存贮测试数据,显示矢量图,绘制故障波形,联机打印报表等。 ◆软件功能强大可完成各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复杂校验工作,如三相差动试验、厂用电快切、 备自投试验、线路保护检同期重合闸等,能方便地测试及扫描各种保护定值,进行故障回放,实时存储测试数据,显示矢量图,联机打印报告等。 ◆开关量接点丰富7路接点输入和2对空接点输出。输入接点为空接点和0~250V电位接点兼容, 可智能自动识别。输入、输出接点可根据用户需要扩展。 ◆大屏幕LCD显示屏本机采用320×240点阵大屏幕高分辨率图形液晶显示屏,全部操作过程均在 显示屏上设定,操作界面和试验结果均汉化显示,显示直观清晰。 ◆自我保护采用合理设计的散热结构,并具有可靠完善的多种保护措施及电源软启动,和一定的 故障自诊断及闭锁功能。 ◆具有独立专用直流电源输出装置设有一路110V 及220V专用可调直流电源输出。 ◆性价比高属于跨专业联合设计产品,综合了多专业的先进科技成果。兼具大型测试仪的性能, 和小型测试仪的价位,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南

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南 一、选择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 AMe≥MfBMe≤MfCMe≥Mf+MsDMe≥0 2.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考虑()。 A采用过电流保护B 与下一级过电流保护相配合 C 与下一级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D与下一级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外部短路时,方向闭锁高频保护是靠()来将两侧保护闭锁。 A两侧的发信机不发信B近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C远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6.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7.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8.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C解决选择性 9.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当线路末端短路时,一般由()动作切除故障。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0.方向闭锁高频保护发信机启动后,当判断为外部短路时,()。 A两侧发信机立即停信B两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C反方向一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11.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大于()。 A 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B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 C相邻下一段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12.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Ⅱ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A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B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13.外部短路时,方向闭锁高频保护是靠()来将两侧保护闭锁。 A两侧的发信机不发信B近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C远故障点侧的发信机发信 14.发电机纵动保护断线监视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躲开()来整定。 A发电机的额度功率B发电机正常运行的不平衡电流

第二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第二节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参看图1-1至图1-6及其讲解,了解本章对继电保护装置对正常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区分以及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并且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基本组成的学习深入了解各部分工作内容。 一、继电保护装置对正常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区分 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学习,初步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1. 为完成继电保护所担负的任务,应该要求它能够正确区分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别,以实现保护。 图1-1 正常运行情况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供电的负荷电流,越靠近电源端的线路上的负荷电流越大。同时,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一般都在额定电压±5%-10%的范围内变化,且靠近于电源端母线上的电压较高。线路始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决定于由它供电的负荷的功率因数角和线路的参数。 由电压与电流之间所代表的“测量阻抗”是在线路始端所感受到的、由负荷所反应出来的一个等效阻抗,其值一般很大。 图1-2 d点三相短路情况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上图所示),假定在线路B-C上发生了三相短路,则短路点的电压降低到零,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均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也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距短路点越近时降低得越多。 设以表示短路点到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阻抗,则母线上的残余电压应为 此时与之间的相位角就是的阻抗角,在线路始端的测量阻抗就是,此测量阻抗的大小正比于短路点到变电站B母线之间的距离。 2. 一般情况下,发生短路之后,总是伴随着电流的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减小,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的变化。故利用正常运行与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的区别,便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1)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 (2)反应于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 (3)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作的距离保护(或低阻抗保护)等。 电力系统中的任一电气元件,在正常运行时,在某一瞬间,负荷电流总是从一侧流入而从另一侧流出。 图 1-3 正常运行状态 说明:如果统一规定电流的正方向都是从母线流向线路,则A-B两侧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图中为实际方向)。

常见继电保护类型及原理

A、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过被保护设备或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如大电机启动电流(短时)和穿越性短路电流之类的非故障性电流,以确保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使上、下级过电流保护能获得选择性,在时限上设有一个相应的级差。 B、电流速断保护---是按照被保护设备或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或变压器二次侧发生三相短路电流而整定的。速断保护动作,理论上电流速断保护没有时限。即以零秒及以下时限动作来切断断路器的。 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常配合使用,以作为设备或线路的主保护和相邻线路的备用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中,被保护线路上流过最大负荷电流时,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而本级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电流继电器应可靠动作;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三元件组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继电器测量电流大小→时间继电器设定动作时间→信号继电器发出动作信号);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动作时间是恒定的。(人为设定) D、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即短路电流越大,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短,短路电流越小,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长。在10KV系统中常用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GL-型) E、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影响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必须按最大运行方式(即通过本线路的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来整定,但这样对其它运行方式的保护范围就缩短了,规程要求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另外,被保护线路的长短也影响速断保护的特性,当线路较长时,保护范围就较大,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反之,线路较短时,所受影响就较大,保护范围甚至会缩短为零。 ②、电压保护:(按照系统电压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的变化而动作的继电保护) A、过电压保护---防止电压升高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而装设的。(雷击、高电位侵入、事故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10KV开闭所端头、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开关设备、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波由低压侧侵入而击穿变压器绝缘而设的。 B、欠电压保护---防止电压突然降低致使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受损而设的。 C、零序电压保护---为防止变压器一相绝缘破坏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主要用于三相三线制中性点绝缘(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

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方法、主要做哪些试验

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方法、主要做哪些试验 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正确步骤: 分为主回路和辅回路两个回路,主回路采用大旋钮调节,辅回路采用小旋钮调节,主回路通过面板上“输出选择“按键开关控制其输出的各种量,并且每切换一种输出的同时,仪器上的数字电压/电流表可自动监视其输出值。辅回路通过输出开关控制直接调节输出,测量可外附万用表测量。 回路原理: 1、输入的AC220V电源经保险通过输出控制继电器K1进入双碳刷调压器T1输入端,通过T1大旋钮调节的电量进入隔离变压器T2(兼职升流器),升流器分三个抽头输出,一个抽头为AC0-250V输出,额定电流为3A;该抽头输出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可输出0-350V直流电压;第二个抽为15V(10A),该抽头一路经传感器通过继电器控制输出0-10A交流电流,一路经电阻输出0-500mA交流电流,一路经继电器转换可输出0-10A或0-500mA直流电流;第二个抽头为10V(100A)大电流端,该抽头穿过传感器一次侧直接输出100A电流,该回路带负载能力较强,但输出稍有过载,不能长时间处于大电流状态下。热继电器校验仪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辅回路,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辅回路与主回路一样,AC220V电源经保险进入双碳刷调压器T1小旋钮调节的电压量,通过隔离变压器T4可直接调节输出0-20V或0-250V交流电压或0-350V直流电压,此回路额定电流为1A。按下辅回路“输出控制”开关,调节小旋钮即可输出。 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方法主要做哪些试验? 2、测量回路 由大旋钮调节的主回路输出量交流“0-250V“、“0-500mA”、“0-10A“、“0-100A”,直流“0-350V“、“0-500mA”、“0-10A“通过设备内线路板上继电器转换,每切换一个档,便函可监视所对应的输出量。其中“0-500mA”档包括在“0-10A“档中。使用时,在“0-10A”两下即是“0-500mA“监视。 3、时间测量 设备内置6位数显秒表,电秒表可内部启动,也可外部启动。内部启动时,按下“输出控制”开关,即可启动秒表,通过接点短接设备面板上停表端子即可停止秒表。秒表单独设有电源开关,不用时可将秒表关掉。 4、声光提示 电路设备内置声光提示电路,在被测断电器接点动作时,可将接点接入试验箱声光提示插孔,试验箱内发出报警声或发光,提示断电器接点动作情况。

博电PNF802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调试说明及试验实例配置

博电PNF802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调试说明 一、基础知识 SV报文的内容主要是合并单元发出的电压、电流. GOOSE报文的内容主要是保护装置发出的跳、合闸、闭锁命令以及一些开关的状态信息。 1)布尔型。开关位置或保护命令以TRUE或FALSE表示。TRUE表示1,也就是置位(开关合)。FALSE表示0,也就是复位(开关分)。 (2)双位置型。开关位置或保护命令以[01]、[10]表示。[10]表示置位(开关合)。[01]表示复位(开关分)。有时断路器也会给测控和继电保护装置发[00]或[11]命令,表示开关异常或告警。GOOSE报文和SV报文的区别不仅仅是GOOSE报文内容的主要是开关信息,SV报文的主要内容是采样值信息。还有GOOSE报文的数据量远没有SV报文多。每周波80帧报文,那么一秒就要4000帧报文。而GOOSE报文在一般情况下是(T0)5S一帧报文。只有在保护装置开出或开关变位时发送间隔才会变得很小,为(T1)2ms、(T1)2ms、(T2)4 ms、(T3)8ms。 二、调试基础知识及设置 1.1调试仪器介绍 正面图

右面示意图及接口介绍

左面示意图 2.1试验接线 如右面示意图所示,将保护装置的SV光口、GOOSE光口通过尾纤依次接入测试仪的61850光口。图中的光纤插件有1组SV输入,是220kV线路SV(如果类似主变光纤插件有多组SV输入,分别对应接入高压侧SV、中压侧SV、低压侧SV、本体SV 即可。)。如果我们实际的保护装置有几组的SV输入,例如线路保护只有1组SV输入、两圈变则一般只有两组SV输入,则接多少组SV需要看保护装置的实际情况。记住哪个光口接的是什么之后就可以开始软件方面的设置了。

继电保护原理复习题

1.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为 (1) 、 (2) 、 灵敏性和可靠性 。 2. 在整定单侧电源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时,应按躲过系统 (3) (填入最大 /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发生 (4) 故障时流过保护的电流计算。(填入故障类型) 3. 若线路阻抗角φk 为70°,则90°接线的功率方向元件内角α应设为 (5) 。 4. 90°接线方式的功率方向元件,A 相方向元件加入的电流和电压为: (6) , (7) 。 5. 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A 相接入的电压Um 和电流Im 应为 (8) , (9) 。 6. 我国闭锁式纵联保护常见的起动方式有 (10) , (11) , (12) 。 7. 对于Yd11接线的变压器,传统的纵差动保护接线时,变压器星形侧(1侧)的TA 应接 为 (13) ,变压器三角侧(2侧)的TA 应接为 (14) ,且两侧TA 变比1TA n 、2TA n 与变压器变比T n 应满足的条件是 (15) 。 8. 试述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整定、优缺点评价;(10分) 9. 什么是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整定阻抗、起动阻抗以方向阻抗继电器为例来说明三者 的区别。 10. 说明相间距离保护的0°接线方式和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中,接入阻抗元件的电压电 流 11. 纵联保护的逻辑信号可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 12. 说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绘出其单相原理接线(以两绕组变压器为例)。并 画出直线型比率制动特性原理图,分析采用穿越电流制动有何作用 13. 简述重合闸前加速和后加速保护的动作过程及其优缺点。 14. 下图所示的网络中所有线路各侧均装有方向高频保护,并认为所有电源的电势均相等且 同相。试指出当k1点发生三相短路时,流过各套保护的功率方向(正向和反向)和在 1. 线路E-F 和F-G 均装设了三段式电流保护,已知线路正序阻抗1 0.4/X km =Ω,线路E-F 的最大负荷电流.max 170L I A =,可靠系数分别为 1.3rel K I =, 1.1rel K =Ⅱ , 1.2rel K =Ⅲ ,负荷自启 动系数 1.5Ms K =,返回系数0.85re K =,时间阶段0.5t ?=s ,线路保护3的过电流动作时限 为,其余参数见图。计算线路保护1电流三段的整定值和动作时限,并校验灵敏度。(20分) E s min .s X Ω =3max .s X

继电保护原理及分类

继电保护原理及分类 继电保护测试仪可测试各种交直流、电流、电压、中间、自保持, 信号多种等单个继电器以及整组继电保护屏,可测试各种继电器的吸合电压(电流)值,释放电压(电流)值,各种触头(常开、常闭、转换、延时)的吸合时间和断开时间,均自动测试三次并储存数,并自动计算三次均值的返回系数且打印, 可重复显示及打印测试结果。 HT-1200继电保护测试仪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重要测试工具。为了更好的了解该仪器,我们必须知道继电保护原理及分类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将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HT-1200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

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讲解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电力知识问答

第一篇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第一章 概述 一.什么是电力系统? 有两种说法: 1.由生产和输送电能的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叫电力系统,例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等,或者简单说由发、变、输、配、用所组成的系统叫电力系统。 2.有的情况下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统一叫做电力系统。 一次设备:直接生产电能和输送电能的设备,例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断路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运行进行监视、测量、控制、信息处理及保护的设备,例如仪表、继电器、自动装置、控制设备、通信及控制电缆等。 二.电力系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由于电力系统故障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可能直接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和破坏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直接或间接地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计的巨大损失,因此电力系统最为关注的是: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三.电力系统的三种工况 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不正常运行状态。而继电保护主要是在故障状态和不正常运行状态起作用。 四.继电保护装置 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简单说是: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 五.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为完成继电保护所担负的任务,显然应该要求它正确地区分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别,以实现保护。如图1-1(a )、(b )所示的单侧电源网络接线图,(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系统),图1-1(a)为正常运行情况,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供电的负荷电流?f (一般比较小), 各变电所母线上的电压,一般都在额定电压(二次线电压100V )附近变化,由电压和电流之比所代表的“测量阻抗”Z f 称之为负荷阻抗,其值一般很大。图1-1(b )表示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情况,例如在线路B-C 上发生了三相短路,则短路点的 电压U d 降低到零,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 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d , 各变电所母线 上的电压也将在不同 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 (称之为残压)。设以Z d 表示短路点到变 电所B 母线之间的阻 抗,根据欧姆定律很 2)

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说明书(精)

1 设计说明书 一、 d 5点短路电流计算 由于短路电流计算是进行电网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的基础,加上时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要求每个小组计算一个短路点。本小组计算第五个短路点。 (一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两电站的六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中心变电所在地110 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22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240A (35KV侧 ,由金河电站供给110KA、青岭电站供给130KA。剩余的110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根据题意转换出电抗标么值: 排除城关变电所,合并整理其它电抗值得:

整理合并得: X25=3.918 X26=1.833 整理合并得: X27=0.275 X28=0.175 合并、星-三角等值转换: X29=0.5 X30=7.583 X31=3.547 等值电抗转换: X32=0.712 X33=10.791 X34=5.047 计算得出的最大短路电流分别为:I S =7.731 I q =0.541 I j =1.115 第1页 (二两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小运行方式:两电站都只有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中心变电所110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3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105A(35KV侧 ,由金河电站供给40A、青岭电站供给65A。剩余的15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1、两相短路电流正序电抗化简: 最小运行方式下转换的电抗标么值: X1=0.35 X2=0.55 X3=0 X4=0.35 X5=0.55 X6=0 X9=0.292 X10=1 X12=5.33 X16=0.876 X19=0.75 X20= 4 合并青中线、金中线、中变电抗: X21=0.275 X22=0.175 X23=5.918 X24=6.33 整理、合并得: X25=0.625 X26=8.178 X27=8.751 整理、合并得: X28=0.825 X29=10.805 X30=11.562 2、两相短路电流负序电抗化简: 最小运行方式下转换的负序电抗标么值:

继电保护测试仪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电气仪器仪表卷继电保护测试仪册) 继电保护测试仪 通用技术规范 (编号:1302073-0000-00)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性能要求 (2) 3 主要技术参数 (2) 4 外观和结构要求 (2) 5 验收及技术培训 (2) 6 技术服务 (3)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继电保护测试仪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提出了对继电保护测试仪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采购标准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采购标准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1.6 本采购标准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采购标准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采购标准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采购标准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投标人提供的资格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技术参数响应表; (2)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3)按附录A提供业绩资料; (4)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填写仪器配置表; (5)检验报告。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3.1 本采购标准规范仅适用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中所列继电保护测试仪的设计、制造、试验、包装、供货和服务等技术要求。 1.3.2 交货时间如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交货的原因、后果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说明。 1.4 技术资料 设备交付时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产品(包括进口产品)正确完整的中文技术手册及使用说明书; (2)出厂检验报告(校验项目包括结构和外观检查、功能试验、性能试验); (3)产品合格证; (4)装箱清单。 (5)继电保护测试仪每台仪器均需提供一份产品第三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合格证书原件或具有国家CNAS认可/CMA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原件。 检验报告说明: a)、检验标准:依据DL/T 624-2010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Q/GDW 11263-201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b)、检验报告项目应包括结构和外观检查、功能试验、性能试验等。 1.5 标准和规范 除采购标准规范和图纸中要求的技术条件外,卖方还将再次确认下表标准的最新版本(以文字形式通知买方),并遵照最新标准要求执行,并将最新标准通知买方。

继电保护练习题

继电保护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_测量比较元件_,_逻辑判断元件_,_执行输出元件__三部分组成。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包括__安全性_和_信赖性__,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要求。 3.低压继电器的启动电压___小于__ 返回电压,返回系数_大于_____ 1。 4.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处零序电压最高;接地中性点处零序电压为0;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中性点是否接地。 5.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内角α=30°,其动作范围_-120°≦arg (Uj/Ij)≦ 60°。 6.单侧电源线路上发生短路时,过度电阻的存在使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__增大_,保护范围_缩小_ 。 7..检查平行双回线路有电流的自动重合闸,当另一回线有电流时,表示_两侧电源仍保持联系,一般是同步的_,可以进行重合闸。8.变压器瓦斯保护反应油箱内部所产生的气体或油流而动作,其中_轻瓦斯保护_动作于信号,_重瓦斯保护_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的断路器。 9.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和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中,引入低电压启动和复合电压启动是为了提高过电流保护的_灵敏度__,此时过电流保护的定值不需要考虑_变压器切除或电动机自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_。 10.后备保护包括__近后备保护__和_远后备保护__。 11.三段式电流保护中,__Ⅲ_段灵敏度最高,___Ⅰ_灵敏度最低。 12.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动作电流是指动作阻抗降为__0.9Zset__时对应得测量电流。 13.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需要进行__相位校正_和_电流平衡调整_,以使正常运行时流入到差动回路中的电流为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仿真说明书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仿真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2017年11月20日

目录 1引言 (1) 1.1故障概述 (1) 1.2故障类型 (1) 2电力系统模型 (2) 3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 3.1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3) 3.2仿真参数设置 (4) 3.3仿真结果分析 (4)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1.1故障概述 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系统通路的情况。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流过的电流。其值可远远大于额定电流,并取决于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例如,在发电机端发生短路时,流过发电机的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10~15倍。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可达数万安。这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 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 1.2故障类型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 4 种基本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对地短路和两相对地短路。其中,除三相短路时,三相回路依旧对称,因而又称对称短路外,其余三类均属不对称短路。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网络中,以一相对地的短路故障最多,约占全部故障的90%。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络中,短路故障主要是各种相间短路。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功能和质量,在设计、分析和研究时必须保证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超高压、大容量和跨区域的巨大的联合系统,电力系统事故具有突发性强、维持时间短、复杂程度高、破坏力大的特点,因而使得事后对故障原因分析、查找变得尤其困难。由于在实际系统上进行试验和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借助各种电力系统动态仿真软件电力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已成为有效途径之一。 Matlab在电力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应用主要由电力系统仿真模块来完成。PSB是在Simulink环境下使用的模块,采用变步长积分法,可以对非线性、刚性和非连续系统进行精确的仿真,并精确地检测出断点和开关发生时刻。PSB程序库涵盖了电路、电力电子、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电工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PSB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PSB程序块程序库中的测量程序和控制源起到电信号与Simulink 程序之间连接作用。PSB程序库含有代表电力网络中一般部件和设备的Simulink程序块,通过PSB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