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水质检测与污水处理中生物技术发挥着显著的优势,成本较低同时较为环保,在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

1 生物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在城市水质检测中主要运用到的技术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

1.1 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的运用

PCR技术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对污水进行DNA体外合成反应,具有25~30个反应循环次数。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以及高灵敏度的运用优势。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微生物特定核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检验与纯化作用之下生成PCR 扩增产物。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PCR 衍生技术,包括竞争PCR、PCR-DGGE技术、巢式PCR技术、RT-PCR技术与PCR-SSCP 技术等。在污水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的研究过程中利用PCR 技术能够达到良好的菌株定性鉴定效果,对污水生物处理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不断创新与发展着新的技术,但是难以检测分辨微生物的活性。

1.2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应用

FISH技术即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不同的微生物个体的鉴定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具有显微镜的可视性与分子生物学的精确性,对污水微生物的原位生理学、数量与空间分布情况等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与统计。在特异的互补核酸序列与细胞内杂交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荧光标记的探针作用,在检测对未知的核酸序列过程中借助了激发杂交探针的荧光来检测信号的积极作用。

在氨氮含量比较高的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检测过程中运用FISH法能够达到较为良好的检测效果。但是在河水检测与氨氮含量比较低的污水厂出水的检测过程中效果比较有限。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主要运用在影响氨氧化的主要功能菌群的探明过程中、聚磷菌(PAOs)中生化特性与微生物特性的分析、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数量研究、反硝化除磷菌(DN-PAOs)的种群在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下的变化、厌氧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等。对污水水质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价值。

2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比较污水中微生物种群、运用生物技术对污水除磷、运用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在生物强化中运用菌株鉴定技术。

2.1 比较污水中微生物种群

活性污泥种群结构受到不同污水种类的影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当分析不同污水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泥中的种群结构,通过16SrDNA克隆测序的建立分析并比较氨氧化细菌与总细菌。不同类型污水的微生物种属中存在着各自独特的种属。顶级地位的种属为氨氮降解起的细菌群落,亚硝化单胞菌属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氨氧化菌属,在生物处理时会产生多种硝化与脱氮途径。在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比较过程中16SrRNA技术与PCR-DGGE 技术具有显著的作用,污水处理的监测与控制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能够对不同类型污水活性污泥工艺处理达到良好的改进效果。表1为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中的主要分子生物技术。

2.2 运用生物技术对污水除磷

对污水起着重要不良影响作用的化学成分之一是磷,对水体的营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在水体营养富集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水华现象,使得水中生物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磷的大量存在也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当运用生物技术对污水除磷,PCR-DGGE 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与传统的除磷方法相比能够更加高效地除去污水中的过量的磷,实用性更强。PCR-DGGE 技术运用过程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集中污水中的各种菌体,从而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污水的处理效率。

2.3 运用生物膜工艺生成膜状活性污泥

在同源性分析、条带统计分析与切胶测序过程中PCR-DGGE 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生物膜工艺能够生成膜状的活性污泥,在微生物的作用之下将其附着在填料与

载体表面之上。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用之下能够有效分析出细菌多样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厌氧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以及好氧反硝化细菌等多种类型的细菌可以在SBBR 中同时存在,由此促进了反应过程的优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反硝化以及同步硝化反硝化等三种不同形式的脱氮方式可以在反应器中同步进行,对污水处理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2.4在生物强化中运用菌株鉴定技术

在活性污泥菌株鉴定中大量运用到了前文提到过的FISH技术,能够充分检测未知的核酸序列,在对信号的检测方式上运用到了激发杂交探针的荧光,具有良好的可视性效果,实现了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DGGE法运用过程中能够检测到Nitrosomonas ol-igotropha菌群,FISH法在运用之下则能够同时分析出Nitrosomonas oligotropha 菌群与Nitrosomonas europaea菌群。16SrDNA克隆测序技术的运用能够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喹啉降解菌株,并通过系统树的建立分析出具体菌属,从而对降解喹啉的性能在实验之下进行有效验证。采用生物强化方法能够建立并优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采用PCR-TGGE 技术分析微生物菌群结构微生物菌群结构,从而有效讲解污水中含有的苯系物、醛酮类、苯与酯类物质等,实现高于70% 的长链烷烃去除率。

3结束语

运用生物技术能够对污水处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分析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两种主要的污水水质监测方式,提出运用生物技术比较污水中微生物种群、对污水除磷,运用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在生物强化中运用菌株鉴定技术,能够充分分析微生物群体的多样性、功能特点与实际生存状态,为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MBBR工艺介绍和优缺点

MBBR工艺介绍和优缺点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MBBR的主要特点是:①处理负荷高; ②氧化池容积小,降低了基建投资;③ MBBR工艺中可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不需反冲洗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操作简便,降低了污水的运行成本; ④MBBR工艺污泥产率低,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⑤ MBBR工艺中不需要填料支架,直接投加,节省了安装时间和费用。 生物流化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简称MBBR法)是生长生物膜的载体层在废水中不断流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载体是聚乙烯中空圆柱体,长5~7mm,直径10mm,内部有十字支撑,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 cm2,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比表面积约 800 m2/m3,能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填充率可高达67%,可在好氧操作下以空气搅拌,或在兼/厌氧操作下以机械搅拌,使生物接触材在水中均匀的悬浮流动。这种载体的特殊形状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内表面生长而去除废水中的 BOD5。 生物流化床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而又超越了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缺点及限制。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使生物池中的菌种浓度大大提高,使生化效率大大增强,有效去除氨氮、磷及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 生物流化床系统有如下优点: ①省地: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并取消了二沉池。将传统的“初沉、生化及二沉”三个步骤合为一个步骤; ②省时:比传统方法快一倍,只需2~6小时; ③无须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污泥产量极少; ④操作简单:过程可实现自动化,易于操作和控制;

最新各类污水处理技术

各类污水处理技术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工艺的发展展望 ·油墨印刷废水来源及水质 ·UASB工艺 ·电解法介绍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化氧化沟侧沟固液分离器分离效果研究 ·氧化沟的设计方法讨论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工艺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计算机辅助设计 ·活性炭水处理的主要影响等因素和性质 ·水处理药剂的发展 ·影响循环水处理剂阻垢分散效果的主要因素 ·以DO、ORP、pH控制SBR法的脱氮过程 ·SBR法及其研究 ·印染废水特点以及危害 ·化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生化处理技术用于印染污水介绍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根据生产工艺、废水种类和性质确定治理方案·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选择相应设计参数 ·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污染治理工程优化 ·印染废水集中处理厂的工艺选择与设计参数 ·液膜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条件试验 ·纤维束过滤器用于石化废水的回用处理 ·聚偏氟乙烯(PVDF)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中试)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新型磷营养药剂在造纸废水生化系统中的使用研究 ·印染废水的简介 ·物化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脱氮—混凝气浮—UASB—接触氧化法处理垃圾填埋渗滤液·渗沥液产量、规模及调节的工程计算 ·环氧树脂废水处理 ·医药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处理含油乳化废水的研究 ·MBR技术在小区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 ·电镀、热镀废水生化治理工程技术 ·印染废水脱色技术及铜回收的方法分析 ·农药废水处理介绍 ·医院病毒污水处理优选方案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研究 ·组合工艺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介绍 ·CASS工艺构筑物和主要设备 ·CASS工艺主要设备操作运行要点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控制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MBR在中水回用中的经济分析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 ·造纸黑液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 ·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发展动态 ·餐饮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污水处理与生物相

污水处理与生物相(2) 1 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 1.1 形态 原生动物门属真核原生生物界,是单细胞的微型动物,由原生质和一个或多个细胞核组成。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相同,具有新代、运动、繁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生理功能。原生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 μm之间。它们都具有细胞膜。多数种属的细胞膜结实而富有弹性,从而使原生动物本体保持一定的体形。但也有一些种属,例如变形虫,只有一层极薄的原生质膜,不能保持固定的体形。原生动物一般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其形状多种多样,它们在其细胞产生形态的分化,形成了能够执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胞器。在运动胞器面有鞭毛、伪足和纤毛;在营养胞器面有胞口、胞咽和食物泡;用以排出废料和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有伸缩泡等。有些种类的原生动物的细胞膜分布着肌丝,具有收缩变形的功能。 1.2 营养式 原生动物的营养式分为以下几类:①动物性营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类或有机颗粒为生,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动物性营养,有些具有胞口、胞咽等摄食器;②植物性营养,在有的条件下,一些含色素的原生动物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如植物性鞭毛虫,但种类和数量都很少;③腐生性营养,以死的机体或无生命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生; ④寄生性营养,以其它生物的机体(即寄主)作为生存的场所,并获得营养和能量。

1.3 分类 1981年国际原生动物学会公布了原生动物分类系统,其中在水处理中常见的有三类: ①肉足类,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运动速度达3 μm/s,典型的肉足类为变形虫属、简便虫属、表壳虫属和鳞壳虫属等; ②鞭毛类,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长度与其体长大致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鞭毛虫又可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常见的植物性鞭毛虫有滴虫属、屋滴虫属和眼虫属等,常见的动物性鞭毛虫有波豆虫属、尾波虫属等,鞭毛虫的运行速度达15~300 μm/s; ③纤毛类,原生动物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行动或摄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围、口前庭和胞咽等司吞食和消化的细胞器官,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两种,游泳型包括漫游虫属、草履虫属、肾形虫属、斜管虫属等,固着型常见的有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盾纤虫属和壳吸管虫属等,纤毛类运动速度较快,可达200~1 000 μm/s。 2 原生动物与细菌的关系 2.1 活性污泥的基本特征 活性污泥是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工作主体,是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形成的絮状体颗粒。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絮体的大小约为0.02~0.2 mm,多为茶褐色,微具土壤味,密度约为1.005 g/cm3,含水率99%左右。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微

MBBR工艺简介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 MBBR TM)工艺及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Moving Bed TM Biofilm Reactor (MBBR TM)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1廖足良(Zuliang Liao) AnoxKaldnes AS,P. O. Box 2011, 3103 T?nsberg Norway挪威 2喻培洁(Pia Welander) AnoxKaldnes AB,22647 Lund Sweden瑞典Hallvard ?degaard (哈尔瓦˙欧德格) 挪威科技大学水与环境工程系,7491 Trondheim Norway 挪威 摘要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MBBR TM)工艺基于生物膜工艺的基本原理,又利用活性污泥工艺中生物量悬浮生长的特性。本文试图总结该工艺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总结该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中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1 简介 生物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例如,自然界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当从土壤的空隙流过的水中污染物(或基质)与土壤表面的生物膜接触,污染物被生物降解,因而污水被净化。生物膜一般具有很长的固体停留时间(SRT)。这有利于在不断的液流流过和基质利用过程中形成较为致密又布满孔隙的生物膜的微型空间结构。尽管生物膜的致密程度由于各方面因素(液流流速,基质浓度,供氧状态等)不同而异,其共同的非整形(FRACTAL)结构特征已被广泛认同。非整形的空隙孔径分布使得不同颗粒粒径的污染物(基质)都能够被生物膜通过不同的途经被捕获和生物降解。生物分解的产物也通过空隙传输到生物膜以外,进入水流中。当生物膜厚度达到基质难以进入最内层时,营养不足将导致生物膜本身被内源分解。这样,生物膜的厚度将随其生长的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处于动态平衡。由于单位体积的生物膜量很大,生物反应器容积则可以很小,达到高效紧凑的工艺流程目标。 然而,在自然界的生物膜和固定式生物膜反应器中,被处理的污染物不很容易扩散到生物膜的内部,在好氧状态,氧分子也不很容易均匀扩散到生物膜内。同时,老化的生物膜和生物降解产物也不易于传送到生物膜外。这样,固定式生物膜反应器在理论上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加上采用的挂膜材料(生物填料)可能易于变形和垮塌,使固定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 生物流化床工艺利用流化的颗粒填料,很好地解决了脱落的生物膜堵塞反应器的问题。流化床中采用的填料是颗粒填料,如砂,或其他人工烧结的以黏土为骨料的轻质填料。粒径小的颗粒填料虽易于流化,也易于被水流带走,颗粒大的填料不易于流化,需要很高的流化速度。为使填料保留在反应器中,适当的结构措施(如斜板)是必要的。为达到流化的目的,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必然较为复杂。当流化速度大时,生物膜不易于附着在颗粒填料表面,所以,颗粒填料的巨大表面积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多孔型轻质填料虽然使有效表面积增加,但并不能根本改变这一局面。此外,当采用好氧生物流化床时,曝气充氧不易于与流化过程结合起来。 活性污泥法在二十世纪初应用于污水处理以来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其系统相对简单,处理效果在系统运行稳定情况下比较好。但长期以来,活性污泥经受负荷冲击,温度变化(特别是低温),毒性影响,污泥膨胀的脆弱性困扰。污泥流失和系统效率低下是许多污水处理厂经常面对的问题。 一种能结合生物膜法的较高的污泥浓度,长泥龄和不需污泥回流,以及活性污泥法的无堵塞和配水及混合均匀的特点的生物处理工艺将使生物处理变得高效,稳定,和容易维护管理。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MBBR TM)工艺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要求。由AnoxKaldnes集团完成的采用MBBR TM工艺的市政和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已达350多个,广泛应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3个国家。 2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论城市环境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论城市环境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4-29T16:46:34.7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朱能煌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从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出发,并且分别阐述了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不足及其应对措施,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东莞市清溪长山头三新水务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主要从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出发,并且分别阐述了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不足及其应对措施,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技术应用;城市污水处理;环境工程 一、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 1.CASS 法 CASS 法的原理是使用生物反应来进行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的普遍的技术,污水先通过前端的生物选择区,后进入撤水、曝气、沉淀处理装置,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循环性能,可以减少二次沉淀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 2.SBR技术 SBR技术是通过间歇式活性去污泥法并满足不同种类城市污水处理的处理要求去除污水中的杂质,是一种使用频率高的技术。根据生物技术的调整,SBR技术还可以细分成氧化沟和A 2 /O以及生物膜法。 3.MSBR法 该技术是融合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以及 SBR技术而产生的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比较稳定,且系统运行较稳、成本也低、城市占地较少,有效地节约了城市用地,是集约化程度最高的污水处理技术。 4.AB 法 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活性污泥技术,对污水的处理分成两段来进行。其中 A 段负荷较高,能够对 pH 进行缓冲并且抵抗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投资成本较低且能量损耗较少,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不过其很明显的缺陷就是污泥的产量相对较高。 5.A 2 /0 法 基于磷在缺氧情况下被释放且在有氧情况下被吸收的特性,有机氮可以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成硝态氮进去缺氧区域发生硝化作用,达到优异的脱氮效果,A 2 /0 污水处理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A 2 /0 污水处理法可以使得COD/BOD等物质拥有良好的脱氮效果,这是一种操作简单而且反应效果明显的污水处理方式,唯一的缺点是使用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但因处理污水的效果不过值得大力推广。 二、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不足 (1)排水系统功能较为单一 从1986年开始的“七五”国家计划,城市污水处理作为其中社会发展占用5亿研究费用的十五个项目之一,城市排水功能开始注重复合生态的单一功能,继而在“八五”后注重高负荷的活性污泥研究以及高负荷的生物膜研究并开始研究污水氧化处理技术,而到了“九五”计划,简易而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才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从整理上来说,污水处理的技术还是比较单一,还没有综合处理污水的技术出现。 (2)缺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统一科学规划 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是污水处理中另一常见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以单项优势为主,这些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缺乏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以及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另外,我国相应的法律也不够完善,仅有一部 GB 50282—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但是各个城市的用水指标、城市规模等有较大的不同,单一依照该规范,并不具备可靠性,很容易会出现污水处理规划不合理、污水处理设计不准确的情况,从而使污水处理出现各种问题。 2.再生水利用率低 目前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缺乏,为了节约用地资源城市污水厂的建设往往比较密集,而这样产生的弊端就是没有足够的土地来进行再生可以用水源的产生,或者污水处理过后的水资源质量变得很差。也正是存在着这种情况,目前一般使用合流的方式对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集中污水处理场地,不仅可以降级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再生水的产生和利用。 三、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 1.创新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 污水处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基础工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直接反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管道网络的设计是重中之重,要根据城市污水产生和处理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城市在污水处理中实施的是一级处理,并没有进行除磷或者脱氮的处理,并且没有经过消毒工艺而直接出水,这样的水质很难满足再次利用的需求。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有必要对原有的不完善的处理工艺进行改进,改变单一的处理工艺为综合处理工艺,应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比如膜分离技术、安全消毒技术等,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的水平以及质量,让处理后的水能够达到再生用水的标准,实现再生水的安全利用。 2.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即使地球表面70%覆盖的是水资源,但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使用淡水资源的有生活杂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市政园林用水等等,这些用水的水质等级都不一致,合理利用水质等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的紧张压力,仍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城市污水处理实质上就是提升淡水的水质等级,将次品的水质提升一个等级,也就是去除水中的杂质与有害物质,从而使得目前紧张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达到水资源重复利用的功能。 3.合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参考当地城市的污水排水量以及排水分布,也要考虑污水收集的管道敷设成本与集中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收集要确保好管道的密封性不能发生污水泄露造成污染,在这个基础上再计算城市污水处理并且分级提升水质等级的成本以及占用土地资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前言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10月初,市委涂勇副书记调研西湖村,提出了要以西湖村为示范典型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城乡共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使耕地危机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二引起的农村河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

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 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较,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身特色: 1、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2、无统一污水收集管网; 3、以家庭生活污水为主(部分区域有农家乐); 4、部分地区存在小型工厂和作坊。 目前这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部分生活污水中混有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均直排入周边河道中,对农村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对周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周边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农耕,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完成这些自然村落的污水整治与改造。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2编制依据 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⑵设计大你为对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监测资料; 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设计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污水处理BDP生物倍增技术基础介绍

中国污水处理新工艺的领航者---BDP(生物倍增)工艺 ——访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的高溶氧高能耗、剩余污泥量多、占地面积大、高浓度污水处理难以稳定达标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极大危害生态环境,也会给我国节能减排“拖后腿”。面对这些严峻问题,谷腾网不断寻找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日前,谷腾网走访了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与董事长李建国先生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了BDP(生物倍增)工艺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低溶氧低能耗、紧凑型一体化结构、高效稳定的生化处理系统BDP(生物倍增)工艺。 谷腾:请简单介绍一下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建国: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DP公司)研发及独家拥有的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专利及专有工艺技术:BDP(生物倍增)工艺—英文全称:Biological Double-efficiency Process,中文全称:生物倍增工艺。BDP公司的国际技术团队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应用的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创建了生物倍增技术的基础理念,并围绕该理念持续性地研发进而形成了生物倍增技术的工艺雏形;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欧洲开展了实验室研究、小试、中试以及规模不等的工程实施,从而构建了完整的BDP(生物倍增)工艺流程;自本世纪初我们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化实施,成立了专业水环保技术公司(初期

为恩格拜公司,后更改为必德普公司),并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针对行业现状,推翻因循守旧的套路,大胆创新,注重实用技术开发,使得BDP(生物倍增)工艺进一步得到化应用,并在国内申请了8项专利受到完全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中先进、独特且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生化工艺技术之一,被业内人士誉为: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内不可多得的锐意进取、勇于拓新的领航者。 我们的国际技术团队包含德籍、荷兰籍、法籍及中国籍多国环保精英人士。在中国设有研发中心;在德国设有研发和核心设备制造中心;在香港设有海外销售部门。 BDP公司已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成功地参与和完成了近百个污水处理项目。BDP(生物倍增)工艺在国内已有数十个工程化应用项目,涵盖了多种类型和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并在中国已注册了8项专利,使得BDP(生物倍增)工艺的完整工艺系统受完全知识产权保护。 谷腾:BDP(生物倍增)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核心技术是什么?应用范围包括哪些? 李建国:BDP(生物倍增)工艺是基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革新性地创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各种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微生物驯化方式及生存环境:在生化池进水端将入水以极低能耗的内循环方式高倍稀释,污水中COD的浓度越高,自动控制的稀释倍数越高,从而形成了平缓的降解梯度,使得活性污泥系统的遴选驯化环境极其稳定,因而保证了BDP(生物倍增)工艺所需的优势菌群数量极大化,从而实现降解高效化。而在有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同时,低溶解氧

污水处理生物图谱

跳侧滴虫(Pleuromonas)本体长 6---10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宽 3---5微米 【形态】身体很小,一般呈肾形,两端浑圆,具有2根鞭毛.短一些的一根鞭毛无休止的摆动,对溶解氧 缺乏比较敏感,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作很快的旋转行动。 【生态】滴虫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就生态环境来讲适合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水体.大量的游离细菌在水中是其大量繁殖的基础条件,所以它的大量出现往往是高污泥负荷,污泥解体,菌胶团分解,处理水质透明度降低,COD,BOD指标上升。 【图片】

波豆虫(Bodo)本体长 11----1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宽 5-----7微米 【形态】身体很小,呈卵圆形,前端有一少许弯转的突出“尖角”,后端浑圆。两根鞭毛起源于前端从胞口内伸出。鞭毛是活动器官同时也是食物收集器官,因此其活动性很强。 【生态】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就生态习性而言它是a-中污性和多污性的种类。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代表,经常出现在BOD负荷高并且溶解氧低的时候,它若数量上占优势则处理水浑浊,多半BOD在30mg/l 以上。 【图片】

肾形虫(Colpoda)本体长 32---48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宽 22---30微米【形态】身体呈肾形,右缘是半圆形均匀弯曲,后端比较圆,在饥饿时后端比较细,口位于身体中间偏前的左缘中部,口前庭成一个较浅的洼窝;在口全身纤毛均匀,分布较稀.体内有分散的食物泡。【生态】食物的来源以细菌为主,肾形虫喜好食大肠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锯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最常出现在BOD负荷在0.7KG左右的高负荷条件下. 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较少.【图片】

污水处理技术之MBBR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污水处理技术之MBBR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MBBR工艺原理基于生物膜工艺的基本原理。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悬浮载体,增加了反应器中的生物质和生物物种,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充密度接近水的密度,在曝气过程中它与水完全混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是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气泡变小并增加氧气的利用。另外,每种载体内外都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有一些厌氧或厌氧细菌,外部是需氧菌,因此每种载体都是微反应器,因此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加工效果。 一、MBBR工艺原理及特点 工艺原理 MBBR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反应器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悬浮填料来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和生物物种,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水,在曝气过程中与水完全混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体、液体和固体。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使气泡细化,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另外,每种载体内外都有不同的生物物种,一些厌氧或兼性细菌在内部生长,好的细菌在外部生长,使每个载体都是一个微反应器,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湿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它兼有传统流化床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载体处于状态,主要是水槽中的再分配和水流的增强。然后形成悬浮活性污泥和附着污泥,使移动床充分利用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生物相的优势,增强各自的优势,避免各自的弱点,取长补短。与以前不同的是,悬浮法被称为“移动法”,因为它们经常接触污水。 2、MBBR的优点 与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填充生物膜法相比,MBBR不仅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率和操作灵活性,而且具有传统生物膜法,具有高抗冲击性,污泥龄长,残留量少的特点。污泥。

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污水处理厂的除臭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防止和避免污水处理厂臭味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德国规定城市污水厂界限外300 m范围内不得建造生活设施,达不到此要求,污水处理厂内就要采取必要的防止臭味扩散的措施。目前我国兴建的城市污水厂大多在大、中城市,有的很难避开居民区或村落,因此其气味问题也应得到解决。 同污水处理一样,臭味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但经济实用的还属生物除臭技术。 1 产生气味的物质与测定 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气味物质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只有少数的气味物质是无机化合物,例如:氨(NH3)、膦(PH3)和硫化氢(H2S);大多数的气味物质是有机物,比如: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质都带有活性基团,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被氧化。当活性基团被氧化后,气味就消失,生物除臭工艺就是基于这一原理。 一般来说,扩散源废气的成分相当复杂,其气味又是一个不可客观确定的量,它与接受对象的敏感性、心理和生理作用有关。常用嗅觉法的原理是:将待测气体用无味的人造合成空气逐步进行稀释,直到刚好可以闻出气味(嗅阈)时为止,把此时的稀释比作为表示被测气体气味强度的量度,所需的稀释倍数越大,说明气体气味越大。这个稀释 比被表示成“气味单位”。 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从扩散源取来待测气体样品,在稀释仪中用人造空气混和,让最少四个嗅觉健康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来闻,并说出是否能闻到气味,一直重复到其中一半的人刚刚能闻到,而另一半的人已不能闻到为止,从仪表上就可以读出稀释倍数,

MBBR工艺

MBBR 工艺背景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程和人口急剧的膨胀,水污染问题已经 成为社会焦点之一,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膜法两大类:活性污泥法从20世纪初英国开创以来,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革新已经拥有多种运行方式,同时由于其极好的 污水处理效果而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比较成熟的工艺;生物膜 法是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一种工艺,近 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从多年的运行实践来看,活性污泥法虽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高、基建费用高等,同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等。鉴于上述因素,这种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后来的生物膜法所取代。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滤料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填料以及填料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的稳定性较差…等。介于以上两种工艺的缺点和不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biofilm-reactor ,简称MBBR)应运而生。MBBR 法在80年代末就有所介绍并很快在欧洲得到应用,它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 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MBBR 法兼具两者的优点:占地少——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它只需要普通氧化池20%的容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活性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载体生物不断脱落,避免堵塞;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所以出水水质稳定;水头损失小、动力消耗低,运行简单,操作管理容易;同时适用于改造工程等。 在过去十几年的研究中,MBBR 法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屠宰废水、炼油废水等工业废水中,同时也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废水与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许多工程实例表明,用MBBR 法处理污水效果良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6354855.html,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探讨 作者:胡鸿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6期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流域生态环 境压力加重,水体受到污染,导致众多湖泊严重富营养化,许多地区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Ⅳ类及Ⅳ劣以下水质的断面达到了42.7%,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类及Ⅳ类以下水质湖泊占了76.9%。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地表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饮水的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收集处理模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1 收集处理模式 根据处理规模可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划分为单户规模、多户规模和村庄规模,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单户生活污水的治理。从污水的产生、收集、处理及资源化的全过程考察,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两种收集处理模式:一是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模式,二是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 (1)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模式 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模式是将家庭产生的几种废水如厨房污水、洗衣污水、洗浴污水、冲厕污水等全部汇合在一起,混合收集、处理。这种收集处理模式主要存在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一般已实现自来水入村入户,冲水马桶等用水器具也普遍安装。该种方式以水作为载体,将粪便或厨余进行稀释和输送,省去了旱厕等黑水收集处理系统,比较卫生方便,受到农户的青睐。但是其缺点是用水量大大增加,忽略了黑水、灰水的资源化回用;另外黑水、灰水混合后处理难度加大。 (2)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 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是指在农户污染源产生点对黑水、灰水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该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污染物从源头分开,可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需耗用大量的水输送粪便,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处理量和处理难度,也有利于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缺点是收集处理系统比较复杂,费用较高。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分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科技行业)分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学院: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4月22日

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进壹步发展。因此,水污染控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今的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法已成为水污染控制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有效地控制了水污染问题。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修复技术固定化技术 正文: 壹、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DNA技术为先导,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内的壹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统称[1]。其中每个方面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和不同的应用领域,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补充和衔接,形成壹个完整的体系。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食品、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主要包括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20世纪80年代才诞生的壹种崭新的技术,是对传统生物技术的强化和创新。作为壹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主要涉及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不仅包含了生物技术所

有的特点,而且仍融合了环境污染防治及其他工程技术[2]。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近10年来,环境生物技术发展极其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而且工程实践也已经表明其成为壹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技术,是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之壹[3]。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是高新的环境生物技术,为改变微生物细胞内的关键酶或酶系统提供了可能,使大量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特别是那些难于生物降解或是降解缓慢的化合物,得到了很快的降解。 目前的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控制水污染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现代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基因工程、生物修复以及固定化技术等领域。 2.1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和表达,从而获得新个体的壹种育种方法。将基因工程技术运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中,能够提高微生物的降解速率,拓宽底物的专壹性范围,维持低浓度下的代谢活性,改善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生物催化稳定性等。因此,从环境中筛选分离出的菌种,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实现质粒转移,分子育种,基因重组技术,能够构建出具有特殊降解功能的超级工程菌[4];其生长繁殖速度极快,生物降解活性极高。以大肠杆菌E.coliJMl09为宿主菌通过DNA质粒转化得到基因工程菌,该菌对废水中的汞离子有

生物制药污水处理方案

重庆英特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制药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二)

目录 第一章………………………………………………………概况第二章……………………………………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第三章…………………………………………………设计参数第四章……………………………………………工艺方案选择第五章…………………………………………………设计说明第六章…………………………………………………工艺设计第七章………………………………………………电气及控制第八章……………………………环境保护、安全及节能措施第九章…………………………………………………应急措施第十章…………………………………………总图及建筑结构第十一章……………………………………………人员及其他第十二章…………………………………………工程投资估算第十三章………………………………………运行成本分析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第十五章………………………………………………售后服务

第一章概况 1.1前言 一家生产药品中间体的厂家,制药废水为高浓度的苯系物、醇类、酯类、有机酸、卤代烃等有机物和极高浓度的钠盐、钾盐等无机盐构成的混合废水,成分极为复杂。其产生的医药废水有三高,1.高COD,2.高盐,3.高磷。其中盐的成分比较复杂占20%以上,COD 在100000左右,磷3000多。处理量在100吨,再加上部分辅助用水(设备冲洗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该公司医药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厂对水排放提出三个排放标准,1、COD指标500ppm, 2、氨氮指标为45 ,3、磷酸盐达到2级标准1PPM。设计水量:150T。 这类废水COD、磷含量高,如果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必须经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 1.2项目改造的必要性 由于生产废水COD、磷含量高, 如果不能达标排放,造成水域环境的恶化给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妨碍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如不尽早实施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环境质量的恶化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对该污染源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水体和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新建废水处理站,已成为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势在必行,有利于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MBBR工艺

MBBR工艺背景介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口急剧的膨胀,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 点之一,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活 性污泥法从20世纪初英国开创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革新已经拥有多种运行方式,同时由于其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而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比较成熟的工艺;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上的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一种工艺,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从多年的运行实践来看,活性污泥法虽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高、基建费用高等,同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等。鉴于上述因素,这种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后来的生物膜法所取代。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以及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的稳定性较差…等。介于以上两种工艺的缺点和不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应运而生。MBBR法在80年代末就有所介绍并很快在欧洲得到应用,它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其核心部分就是以比重接近水的悬浮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处于流化状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MBBR法兼具两者的优点:占地少——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它只需要普通氧化池20%的容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活性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载体生物不断脱落,避免堵塞;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所以出水水质稳定;水头损失小、动力消耗低,运行简单,操作理容易;同时适用于改造工程等。 在过去十几年的研究中,MBBR法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屠宰、炼油等中,同时也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城市与的混合污水。许多工程实例表明,用MBBR法处理污水效果良好。MBBR工艺的原理 更新时间:09-4-22 08:52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1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存有的问题 虽然超滤膜技术在广泛应用于各个水处理领域,但是作为一种近年来 的新技术,不可避免在应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根据该技术应用的经验,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膜的污染将严重影响超 滤膜技术的效果。通常膜污染主要包括有吸附污染、生物污染、沉淀 等污染。所以在使用过程需要持续地提升和维护超滤膜的系统处理水平,延缓膜的污染;其次,不管是采用压入式还是侵入式的超滤膜技术,都需要外力实行驱动,在一定水准构成了工艺的不便;再次,超 滤膜技术还不够成熟,缺乏与其他技术的关联应用,在一定水准上制 约了超滤膜技术的发展;最后,超模过滤技术在农村饮水的应用上, 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使其在农村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具体应用 因为超滤膜技术的众多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在各个领域的水处理 中得到了应用了: 1)饮用水的净化。在饮用水的净化上使用超滤膜技术,能有效的净 化我国持续污染的水资源,可将水中的微生物、虫类、藻类以及其他 高分子质量的细菌去除,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水的浊度及有机污染物,最终达到标准较高饮用水的需求。 2)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是造成环境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引入超滤膜技术,CASS与超滤膜技术组合 能高效净化生活污水。相关研究表明,对污染物的祛除率高达90%,使得生活污水处理后能够直接回收利用。此外城市污水也是生活污水之一,是重要的水资源,通过超滤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上的应用,达 到城市污水回用,如冲马桶用水等。 3)对工业废水的处理。通常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众多,其对生活 用水污染也最为严重,所以,工业废水在排放前必须实行净化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治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集管路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集管网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集管网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水质和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构筑物及材料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投资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收集管网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处理系统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费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