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给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给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给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给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其危害有如下十个方面。

一、严重制约着社会进步。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依靠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秩序,自然协调,不断进步,和平共处,秩序发展。如果男女性别比例失调,这种和谐秩序将会出现混乱,社会进步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依靠按照男女合理分工,组织有序的生产,如果男女比例失调,将影响工业、农业、商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和冲击尤为突出。工业方面:我国是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的国家,棉纺织业、手工业、加工业、小商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需要女工,如果女性偏少,这些企业将面临严重的劳力不足而被迫破产。商业方面:我国服务行业已突飞猛进发展,女性偏少,也将受到影响。农业方面影响最为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力外出打工,几乎面临着种地者大都是老弱病残者,年轻劳力大量外流。男女比例失调,农村男孩找不到对象,成不了家,没有家庭为依靠,他们还能回农村种地吗?将来的耕地靠谁种?即便是有机械化,程度再高,总得有人操作吧,农村没有人种地,何谈农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生产是农业一大支柱,种茶、采茶需要大量的女工,没有女工,茶叶

生产将受到影响。再则,棉花种植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国防战略重要资源,拾棉花大都需要女工,没有女工,棉花种植也将受到影响。茶叶、棉花两大农业产业如果受到影响,那时国民经济将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会带来传统婚配一夫一妻制失调,危害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拐卖人口,性行为错乱,嫖娼卖淫,强奸犯罪等危害社会的丑恶现象将呈发发展趋势,给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大局带来严重后果。

四、严重影响婚姻与家庭。我国是传统的男婚女嫁婚姻形式,如果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将出现男孩找对象难,男性单身汉集体群会出现;女孩找婆家易,将会导致买卖婚姻,娃娃亲、换亲、转亲和近亲结婚,甚至抢亲等旧俗复生,给社会、家庭、婚姻、伦理道理带来错乱。

五、严重影响社会就业有序发展。社会就业是按照男女合理分工来支配的,女工的岗位比如护理、手工业、棉纺织业和服务业,如果缺少供给将会失去平衡。男劳力过剩,社会无法提供相应的岗位,将会出现就业难现象。这对矛盾的存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传统养老方式将受到巨大冲击。我国养老方式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家庭单位为主体,如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传统家庭模式受到影响,将出现大量“空巢”老人无依无靠,将

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同时,也将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压力。

七、严重影响文化事业的进步。随着性别比例升高,男多女少,这就给性传播、黄色影碟、录像、书刊、网站提供了市场,甚至是泛滥成灾,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八、给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随着性泛滥,艾滋病以及多种性病的传播将无法得到控制,国家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防控,卫生部门也必将把时间、精力放在防艾和防性病方面。同时,随着男多女少社会现象的发生,也将出现大量的男性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系列、心理病等,老年人患精神病、心理疾病的也相应的增加,如何面对社会这突来的巨大心理疾病群体,是卫生部门将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

九、将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随着天灾人祸、传染疾病(非典、禽流感、艾滋病)以及车祸每年都有上升之势,非正常死亡比例逐年升高,其中未成年人死亡率也随之增高,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家庭,将无法面对。他们平生把精神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面对天灾人祸,有的精神完全崩溃,精神失常,有的甚至选择了自杀。他们觉得孩子没了,活着没有希望了,这样的事情现屡见报端。这一部分社会群众将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和谐的音符。

十、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将受到巨大冲击。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带来严重社会后果,必将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伦理道德观将发生歧形。一是家庭伦理道德,随着换亲、转亲,甚至近亲结婚的现象发生,家庭伦理道德就会受到冲击;二是男女平等思想将受到影响,男多女少,女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提高之后,男女将不会平等;三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只有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现在的道德观念中重男轻女观念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提倡男女平等,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要否认这个事实)这种道德观念仍难改变。但是,随着男多女少,女子社会地位变迁,重女轻男思想将占主导地位,这直接影响现行的道德观念。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统计,20xx年xx县综合性别比为100:115.57,高于正常值8.97个比点,二孩、多孩性别比更是 偏高于正常范围。这表明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仍然复杂,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这也是影响我县人口安全、有效化解社会隐患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落后。中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愚昧、落后的封建意识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生育观念,农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不生男孩就断了后,只有男孩才能延续香火,光耀门庭。加上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一胎为女孩的可以有计划地批生二孩,于是对现行政策采取了一种制度化规避行为,在生育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时基本倾向于生男孩。 二是落后生产力的制约。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尤其是农村地区,生育男孩首先是生产上的需要。因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重体力劳动主要靠男性承担,女性由于生理、体力方面的差异,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劳动力。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养老送终主要依靠自己的儿子孙子。许多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便是大逆不道,对祖宗之“大不敬”,因而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倾向于“养儿防老”。 三是打击“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不够。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b超的普及应用,某些 从医人员受不法利益的驱使,在孕检的名义下为孕妇作性别鉴定大开方便之门,轻者给亲朋好友大开绿灯,拿胎儿性别的“答案”送人情;重者在金钱攻势下,丢掉原则,忘却职 业道德,接受贿赂,违反规定泄露“b超”透视结果,牟取暴利,尤其是二胎及二胎以上 的性别鉴定及性别选择性中止妊娠更为猖獗。 二、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婚姻挤压加剧。婚姻挤压是出生性别比失衡最直接的后果,表现在婚姻市场上就是男性数量大大地多于女性。据预测,我国在2020年时,25至40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口和婚姻模式的重大变化,中国在未来必然会面临一个有大量男性因无法找到配偶而终身不能结婚的状况,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压力。特别在贫穷落后的乡村,不少年轻女性涌入发达地区,造成适龄女青年奇缺,形成一批“光棍”大军。有的地方很多大龄男青年只能跨越年龄界限,找年龄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人作妻子,造成严重的“婚姻透支”现象,不少条件较差的男人只能“望女兴叹”。

人口性别比

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成因及对策 姓名:郭玥专业:统计学班级:二班 摘要:我国自80年代初开始,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持续升高,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带来了“婚姻挤压”问题;加大了女性就业压力;加大了社会养老的压力;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造成性别比失衡的原因,除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外,还有医疗条件的改善及先进医疗手段在胎儿性别鉴定上的应用和计划生育监管工作的缺欠。鉴于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举措切实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关键词:人口;人口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失衡;成因及对策 Causes of China’s Imbalance Sex Ratio at Birth and Its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our country has been increasing unbalanced ratio in sex, which triggers many social issues: marriage squeeze, women’s employment pressure, social care for old ages, and stability of family and society. Imbalanced sex ratio at birth results from less-perfect medical conditions, low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medical treatment to fetus sex identification, etc. besides backwar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stereotype of regarding sons as better than daughters. In view of such situation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s some measures which will be contributed to solving the imbalance sex ratio at birth. Key words: population; population sex; ratio of sex; imbalance of ratio 一、引言 性别的划分是基于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区别,是人口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人口性别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人口中男女人数的比例关系。通常我们用人口性别比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性别结构,即用男女人数之比(以女性人口数为100)来表示。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性别比在95—105之间,一般把这一范围内的性别比视为基本平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男性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数量,或者女性人口数量大大超过男性人口数量都称为“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后果,如未来婚姻市场的失衡和家庭关系的不稳定等,可以说,男女两性发展的平衡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基本前提。 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7即我国的男性与女性

性别结构失衡

《中国人口结构问题》李建新 重点:我国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之一—性别结构失衡。具体探讨什么是性别结构失衡,其原因的讨论,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当今中国人口一个显著的也非常令人担忧的特点是性别结构失衡,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男性的人数比女性的人数多。这无疑跟我国实行的人口政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性别结构是指出生性别比,出生性别比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出生婴儿中男婴与女婴之比,一般以每100个女婴对应多少个男婴来表示。出生性别比是决定人口性别比结构的基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出生性别比应该是个常数,即在没有外部因素干预生育行为的条件下,出生性别比应该是稳定在105左右的常数。 但我国人口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直至2006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人口出生性别比仍高居不下,高达119.25.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我国人口性别比结构有两个特点。其一,城乡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两者都偏离正常值。其二,存在着城乡差异,乡村人口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镇,而且城乡差距在扩大。而导致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变化性。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以往某些观点受到关注,比如以下所提几种。第一种,“社会经济基础论”,即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们男性偏好选择的重要变量。男性劳动力是农村家庭生活的保障,且社会经济基础越薄弱、发展越落后,对男性的偏好。第二种,“生育文化论”,如男尊女卑、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宗接代的观念。第三,“少生动因论”,即少生孩子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一个原因。第四,“技术论”,胎儿性别检测技术和选择性流产是每年男婴出生的数量高于女婴。但是,究其根本,我国实行的生育政策才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20世纪80年代一来的生育政策,无论是城市的“一孩”政策还是农村的“一孩半”政策,都直接阻止了许多人通过生育数量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严格的生育数量规定会直接影响到人们通过生育数量达到生育性别的要求。因而人们才会进行人为干预,如选择性流产和钻政策空子等。 出生性别比失衡造成了一些不利的社会后果。第一,女婴生存的健康条件下降。实行计划生育后,女婴的死亡率较男婴死亡率偏高,与正常情况下相反。这是因为过严的政策生育下,特别是存在性别歧视的某些地区对女婴的健康条件漠不关心,直接导致其死亡率上升。第二,性别结构失衡会造成婚姻挤压。我国男多女少的人口现状造成一部分男性找不到可以结婚的女性对象,无论是寻找同龄的女性还是低龄的女性都存在这个问题。第三,性别结构失衡对社会稳定与安全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婚姻拥挤造成的“剩男”问题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犯罪现象如买卖婚姻、拐卖妇女、性犯罪等。男女性别结构失衡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 现在男女比例不平衡是我国非常明显也非常值得重视和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七根本原因的探讨上,有关部门却否认现行生育政策不是造成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认为生育政策不应为出生性别比失衡负责。着中观点是错误的。相关部门应该正视我国人口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公正地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而不应一味否认其政策存在的不足。在正确分析其原因后我们更要对这个问题足够重视并致力于寻求相关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减缓当前我国性别结构比失衡带来的一系列社会负面效果,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环境。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汇报材料

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情况的汇报 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 (2012年5月日) 今天,..秘书长和..书记一行专程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人口与计生工作的鞭策和鼓舞。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前一段的主要工作 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协作互动、宣传发动、引导带动、查案促动”,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去年十月份以来,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7.4,与去年同期下降4.28个百分点。 1、开展大宣传,生育文明更加浓厚。坚持立体纵深抓宣传,逐步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文明生育理念。一是召开会议宣传。市、乡、村三级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大力宣传整治“两非”的措施和成果,不断传递党委政府整治“两非”的态度和决心,始终保持整治“两非”的高压态势。二是利用媒介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全方位宣传打击“两非”法律法规,公告“两非”线

索举报重奖制度,宣传专项整治活动内容,曝光“两非”反面典型,形成整治“两非”的强大声势。在集镇、行政村和交通要道刷写打击“两非”墙体标语上千条,制作固定宣传牌380块,出动宣传车上百台次,张贴宣传公告万余份,发放印刷品20万份,建宣传栏422个,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整治行动。三是组织文艺宣传。以争创生育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行动,组织编排“生育讲文明,幸福进家门”主题文艺节目,赴各乡镇办事处巡回演出30余场,用通俗易懂、直观形象的节目,让群众潜移默化的接受生育新风的感染和熏陶,对群众转变生育观念产生了较好影响。 2、树立大导向,利益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开展“四大关爱”、“春雨行动”、“金秋助学”、“计生圆梦”、“幸福家园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活动,近两年,市、乡两级共筹措“关爱女孩行动”专项资金140万元,救助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手的“三难”、“四缺”农村女孩家庭1530户,救助资金130万元。二是开展结对帮扶行动。组织市直、乡直单位结对帮扶困难计生家庭,市直单位每年各帮扶3至5户,乡镇每年各帮扶20户,每户帮扶资金500元以上,全市每年帮扶困难计生家庭860个,帮扶资金近50万元。三是开展评选表彰行动。计生、教育、妇联、团委、广电等单位每年都

内蒙古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第二章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一、性别构成 人口性别构成是衡量人口结构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指标。性别比例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家庭生活,合理的性别比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偏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务院有关部门曾联合启动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见仁见智的分析评论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内蒙古人口性别构成确实存在偏高的现象,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更为严重。对这一问题应该以历史的、现实的观点客观地分析和对待。 (一)内蒙人古人口性别构成现状 历次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总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一、二次人口普查时比较明显,性别比严重偏高,分别达到128.62和118.64。1982年下降到了109.02,这是因为解放后较低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对总人口性别结构的稀释作用,使总人口性别比直线下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虽然内蒙古人口的性别比仍然高于全国,但差距比较小,而且接近正常值(见图2-1)。 图2-1内蒙古及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 单位:女=100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而内蒙为108.05,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由高到低居第五位。排在前四位的是天津市、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性别比分别为114.52、110.90、109.00和108.26。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内蒙古总人口的性别比还是偏高的。 总人口性别构成是以往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构成、死亡人口性别构成长期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较大,近期的或个别年份出生、死亡人口的性别构成影响较小。如果是开放型的人口,即人口流入、流出比较频繁的地区,其性别构成还受到流动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对于整个内蒙古地区来看,最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构成。早期总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历史原因,近期总人口性别比升高是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上升的结果。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2010年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9,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也就是说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远远超过合理范围警戒线。 图2-2内蒙古历次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 单位:女=100 19641982199020002010普查年份 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00年之前,内蒙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8左右,稍有上升的趋势,但是2010迅速达到112.09的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主要发生在近几年,这点可以从分年龄人口的性别构成也可以得到印证。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0岁—3岁人口的性别比超过了110,而9岁以上人口的性别比

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1、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2、加大法制与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堵塞性别比失调的漏洞。计生、卫生、公安、纪检等部门要联手形成强大合力,集中整治b超市场和技术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利用b超进行鉴别性别行为和非法进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并且要将打击“两非”的突击性工作变成一种经常性工作来抓。对性别鉴定、选择性别流引产、遗弃女婴等行为实行重奖举报制度;所有医疗机构、单位要严格遵照《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育龄妇女尤其是第二胎孕妇进一步加强孕情生育监测跟踪服务;对残害欺负女婴、女孩者一定要从重从严惩处,力争公捕公判,以增强威慑效果,坚决刹住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势头。 3、加强宣传教育,以形成全社会“关爱女孩”的浓厚风尚。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正常的新生儿性别比是维持人类社会稳定的基础,新生儿性别比失

衡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危害。同时要大力倡导婚育新风,转变婚育观念,让人民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对不承担赡养义务的女儿给予道德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惩罚,在全社会营造女儿积极赡养父母的良好氛围,让女性跟男性享有一样的权利,也承担同样的义务,真正做到男女平等。 4、进一步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加大奖励扶助力度。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落实奖励优惠政策是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问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奖励扶助、土地分配、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优惠政策,并抓好落实。教育、科技、民政、财政、劳动保障、水利、农业、工商、扶贫等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落实对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同等优先原则,千方百计为他们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充分发挥利益导向的作用,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5、加快发展,切实提高妇女地位。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尤其要尽快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等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他们逐步从“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同时要努力提高妇女地位,使女性与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参加工作的权利以及参政议政的权利。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学习科学技术,为她们提供农业技术和

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

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女生越来越多,出现性别比例出现失衡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的失衡对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人才性别比例结构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急需各种人才,而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的失衡势必会影响我国未来的人才结构,从而影响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改善解决,以保证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教育;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社会发展;经济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据《证券时报》等报道,2010年二季度GDP总量上超过日本,昂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人均GDP等诸多领域,中国依然大大落后于日本,中国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虽然不考虑某些专家所预测的中国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即使在人均GDP上超过日本,中国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使经济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有人才作为保证。而目前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问题无疑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隐患,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1. 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现状 在中国高校中,“阴盛阳衰”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1957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占总数的23.2%;1980年,恢复高考3年之后,女生仍只占23.4%。而1995年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由35.4%升至45.7%。2007年,新入学的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达到52.9%。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从2007年开始,国内普通高校招生中的女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之后一直出现压倒性数量优势。 “阴盛阳衰”的情况在一些文科院系表现尤为明显。“以前工科院系女生是‘国宝’,现在文科院系的男生成了‘国宝’。”据《潇湘晨报》报道,2012年湖南师大文学院新生男女比例1:9成“女儿国”。而且阴盛阳衰这一现象再也不仅仅局限在师范类院校了,就连长沙理工大学,今年男女生比都到了6:4。据《燕赵都市报》报道,“红花多,绿叶少!”河北省内一所师范类高校招生人员从招生现场发出感叹说。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计划招生328人,其中招录男生仅63人。 在一些男生占据绝对优势的传统工科院校,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面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等以前男生人数占优的专业,女生的身影在持续增多。而在代表高层次人才的硕博研究生培养上,很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也都是清一色“娘子军”,男生成了“稀有动物”。 高校女生不仅在数量上超越男生,入学成绩和校内表现亦让人刮目相看。日前,一家媒体对外公布了其对国内27个省份的文理科状元调查情况。2012年27个省份63位获得文理科状元的学生中,女生数量超过五成。33名女生中,有24名获得文科第一名,占文科第一名总数的73%。相比较文科,在理科第一名的阵地上,男生仍然是主导。笔者在大学曾经带过两个班,班内男生人数一个为1/2、一个为2/3,但班级成绩排名,前十名女生都占70%,考研成绩也是女生远远好于男生。

调查10年后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挑战,人口问题专家彭希哲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以及出生率常年偏低将成未来十年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 据《羊城晚报》11月18日报道彭希哲认为,在实施了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面临的与人口有关的挑战更加复杂和严峻。老龄化趋势已无法逆转,民工荒、婚姻挤压等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应当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 左右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在未来迅速下降。十年后,中国或有三千万男人被迫打光棍 羊城晚报:与人口发展相关的话题中,目前公众比较熟悉的一个词汇是“剩女”,您怎么看? 彭希哲:人口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感受在时间上可能不同。比如说,民工荒一出现马上就感受到了,但婚姻挤压现在还不明显,会在未来十年间凸现,而且主要不在城市。在偏远穷困的农村,问题严重的不是大龄未婚女性(剩女)的问题,而是男光棍的问题,是娶不起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矛盾。由于这些地区与外界联系不紧密,研究者包括媒体看到的,可能跟实际情况有脱节。

未来10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结构失衡的后果会逐渐凸显,这就是婚姻挤压。我国目前的出生性别比还是118,就是每出生一百个女孩,会出生118个男孩,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近30年。中国人一般在20岁到44岁结婚,现在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了1500万,这个比重在未来10年中会持续上升,结果是,也许会有将近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 男光棍与剩女是不一样的,剩女的问题大多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而男光棍常常是被动的,是因为中国人口里少了几千万女性,必然有人不得不打光棍。 羊城晚报:近两年,民工荒也备受关注,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即将或已经到来。您怎么认为? 彭希哲:“刘易斯拐点”本身存在争议,我也基本持否定态度。“刘易斯拐点”有很多限定条件,许多条件我们现在都不符合。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加劳动力人口在1300万到1400万,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逐年减少,主要是过去人口出生减少的结果。尽管这会导致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但不会因此而产生这么严重的民工荒。 民工荒与我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相关联,原来大量民工到东南沿海,现在随着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全面铺开和新农村建设,民工能去的地方越来

人口性别比原文

透视我国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现象 丹阳市委党校王佳好 人口出生性别比指的是每新出生100个女婴相对应的男婴的数量。从国际经验来看,正常值一般在105.2左右——新出生男婴的数量较女婴稍多一点,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这样,在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这个人类生物性特征的影响下,到婚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就会大致平衡。如果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07,或者大大低于103,那就会造成未来婚龄年龄段女性或男性的短缺,形成婚姻挤压,使婚姻市场上缺少竞争力的那些找不到配偶的人数大幅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并扰乱既有的婚姻秩序。 一、日趋严重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 近年来一个数字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育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 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男女婴儿比例为

112:100超过正常值6个百分点进入警戒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男女婴比例跃升到120:100,猛超了10多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形势不容乐观)。国际公认性别比例在106:100之间为正常。 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据全国统计表明,2003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别比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华龙网报道,重庆市新出生人口性别失衡有所加剧。据统计,2002年,重庆市新生儿性别比为137.1:100,而2003年11月,该市新生儿的性别比达到了139.61:100,特别是二胎生产,性别比高达177.9:100。 近20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积累效应已经显现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

摘要:江苏省目前是全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省大多数市县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从1990年起,几乎每年出生的性别比都高于100,到2009年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虽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性别比长期处于偏高状态,不仅是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我省出生性别比升高现象是一个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举措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控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继续升高,还需要各级政府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关健词:江苏省,性别比,现状,原因,对策 引言: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大多数市县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现偏高状况,特别是到2008年以后,性别比有突破120的迹象,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国家制定了一系

列的措施努力控制出生性别结构,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推进人口性别比的治理工作,有必要对我省目前出现的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 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并逐渐呈上升趋势。根据有关资料,1982、1990和2000年分别为108。47、111.14和116。86,至2009年上升到119.45,成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程度最大的人口省份。 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演变过程看,从1980年起缓慢上升,苏南与苏北、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差异较小;进入九十年代后,上升速度加快,苏南与苏北、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异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空间分布特征 1、区域差异明显。我省经济发达的南、中部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些地区也是我省人口稠密区,计划生育工作抓得较紧;我省北部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虽超出了正常范围,得超出和范围较小。 2、出生人口性别比从苏南向苏北扩散。根据2000年我省人口普查的数据,有关学者将13出生的性别比按南、中、北行比较得出,北部、中部、南部渐次升高. 3、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城乡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根据有关资料,1990年,城市、镇和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9、112.1和111。7;到2005年,城市、镇和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2、119。9和122.9.均有所上升。 4、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具有普遍性。依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每个地市级行政区域作为一个单元,对全国344个地(市)人口性别比数据分析,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具有普遍性。其中有108个地(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20个以上,个别地市甚至高达150以上。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社会特征及原因: 从家庭和生育人群的社会特征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另外,既然中国出生性别比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异常偏高现象,必定与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政策等变化有关,必定与这个时期的生育偏好、生育行为和生育结果的管理有关。在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地方,首先,有一定规模的男孩偏好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之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我国人口数量正在稳固平稳的增加。但是,在数量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性别比失衡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进行对策概述,具体在更新原有计划生育政策、提高政府计划生育管理能力和转变性别歧视观念等方面进行解决问题。希望本文可以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部门提供一些思想指导和技术意见,为我国更好的迎合国际态势、发展和维护人权主义贡献力量。 标签:性别比失衡;计划生育政策;男女平等 0 引言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程度是相对一定范围而言的,我国的性别比失衡具有持续时间久、分布地域不均的特点。针对这个现象,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二孩政策”就是对原有政策的全新调整,通过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转变社会落后风气、落实社保制度等途径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解决。 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具体现状和原因 1.1 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现状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阻碍。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从80年代以来就有迅速升高的趋势:1982年的性别比为108.5,而到2004年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21.2,虽然在这个危险的峰值之后数据有些回落,但是性别比通常是在103到107的范围内进行波动,随后十余年的数据皆大大超过这个范围。我国人口基数大,约占世界人口比例的五分之一,即使是小数据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性别比失衡存在着空间地区分布不均、持续时间久、城乡差异大等特点,治理解决方式较为复杂多样,需要在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总体来看,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较为严重,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反映了某些地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 1.2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具体原因 造成我国多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有多重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传统文化思想的牵制。中国传统的父系社会极大的提高了家庭对男孩的期盼,大多数家庭认为生育男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宗接代,也只有男孩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继承人;二是“两非”非医学需要技术的兴起。提前鉴定婴儿性别,选择进行人工流产是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这些技术严重违背了

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现状与成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6450861.html, 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现状与成因 作者:程惠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性别结构单一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幼儿教师性别结构不平衡所造成的诸多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为什么幼儿教师性别结构会单一化,他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怎样改变这种不良局面,怎样培养幼儿园男教师并吸引他们从事这一项崇高而光荣的事业,以成为目前教育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掌握并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当前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现状,也通过对幼儿园男教师的培养、使用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幼儿园教师性别单一化对儿童成长、幼儿教育发展以及幼儿园管理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以达到优化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教师;性别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G533.40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29-01 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中,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教师群体的功能也是由其一定的结构特质决定的,只有当结构体系趋向合理、和谐共生时,教师群体的育人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核心力量”才能得以有效凸显。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反之,幼儿教师结构不平衡,对幼儿的成长,对幼儿园的建设,以及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分析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问题和对策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分别为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现状与成因、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不平衡引发的问题、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对策与建议进行论述,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论述,可以清晰的知道本篇论文的大概内容,在现有的教师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让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优化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目的,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现状 1.幼儿教师性别结构调查情况。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据包头市教育局幼教科统计的数据,2009年该市妇联幼儿园共有(3 )所,他们分别是新时代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迎宾幼儿园。目前这些幼儿园中无一名男教师,可见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2.学校培养数量少。作者所调查的三所师范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培养幼儿园、小学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性别结构来看,目前,三所师范大学女生比例较高,男女生比例在总体上出现结构性的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宣传资料

出生人口性别比宣传资料 1、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 2、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妇女生育时活产婴儿的性别比,即100个活产女婴对应活产男婴的数量。正常值是102-107,即生100个女婴就要对应出生102-107个男婴。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复杂。就目前来讲,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检测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然后选择性别,施行终止妊娠,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性犯罪增加。如果人在性发育成熟后始终得不到婚配,一些自控能力差的男性,在受到不良性刺激和诱惑之后,就可能出现强奸、轮奸等性犯罪行为。二是恶性事件频发。男女婚配年龄段的性别失衡,会使人们情绪烦躁、社会暴力行为多,争吵、斗殴、伤害事件也随之发生。若这种情况长期不能得到改变,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导致青年男女比例失衡,是社会上很多丑恶现象滋生的温床,如同性恋、卖淫、非法姘居等。如果这些社会毒瘤不得到铲除将会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符合计划生育规定怀孕14周以上的妇女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终止妊娠 (1)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 (2)胎儿有严重缺陷; (3)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 (4)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 符合前款(1)(2)(3)项情形之一终止妊娠的,还必须取得符合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结论和医学意见,三名以上医生签字,并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批后方可终止妊娠。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上)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上) 早在 1993 年 4 月 19 日,当"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中国第三次人口普 查 1981 年全国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出生婴儿性别比为 10847 之 后,出生性别比的问题就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有关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也成了国内人口研究最为关注的一 个课题。 1986 年,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提议与倡导下,在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与人口研究单位 联合召开了全国出生性别比专题研讨会,广泛、深入地分析与探讨了全国 及各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成因及其相关问题,当时在国内这是前所未有, 在国际上也实属罕见。 迄今为止,有关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数都未突破 1986 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专题研讨会对 1981 年出生性别比升高进行归因分析的 思维定势。 近期,一些西文学者及宣传媒体,对始于 80 年代初的中国出生人口 性别比逐年升高成因,所作出的种种猜测、质疑与分析基本是老调重弹。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至今仍未有令人置信的相关成果可以诠释,使 尚存疑点得以消除、尚存问题得以圆满答复所致。 美国密西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巴巴拉。

安德森教授和布赖恩。 西尔弗教授,针对有关中国 80 年代来出生性别比变动研究的近期成 果与结论,在 1994 年关于中国的生育与出生性别比专题研究报告中,明 确而坦率地指出虽然我们对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升高进行了一些可能性解 释的探索,但要肯定地回答这一问题,只能期盼于今后的研究。 重新认识出生性别比的概念、理论及其值域问题所谓出生性别比,通 常是为了便于观察与比较所定义的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的出生男婴数。 出生性别比对某一人口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总数而言,可有人口出 生性别比;出生性别比对分孩次而言,可有分孩次出生性别比。 所谓某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该人口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 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 例如,某人口 1975 年的出生性别比为 105,则表明在 1975 年出生总 人口中,每出生 100 名女婴相对应的男婴出生数为 105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 1955 年 10 月,联合国在其出版的《用于总体估计的基本数据质量鉴定 方法》手册Ⅱ,Ⅱ认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 一般来说,每出生 100 名女婴,其男婴出生数置于 102~107 之间。 "此分析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 从此,出生性别比值下限不低于 102、上限不超过 107 的值域一直被 国际社会公认为通常理论值,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1967 年美国优生协会出版的《优生季刊》第 14 卷第 2 期,刊登了印 度孟买大学经济系普拉文。 维萨里亚的"登记相对完整的国家及地区出生性别比"一文。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总结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总结 2009年10月以来,在上级人口计生局的业务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计生干部共同努力,性别比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1、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决定》和贵州省“两禁”条例,提高乡、村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管理水平。 2、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印刷大幅过路宣传标语60余幅,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到育龄妇女家中,以提高她们参与抵制“两非”的积极性。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镇人口计生、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联席办公会议,加强综合治理,形成监督制约长效机制。设立办公室,成立领导组,党政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共同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全镇计生系统和全镇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疗行为,并联合下发文件,制定了10项制度。 三、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宣传倡导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社会新风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婚育观念。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女孩,关爱女孩,提高女孩的社会地位。落实独生子女奖励优惠优待政策,发放了“绿色通道卡”,特别是对独女户和双女结扎户,优先入学入托,减

免学杂费,优先安排人身保险。并利用“双节”对她们进行慰问。严励打击弃婴、溺婴行为。 四、严厉打击“两非”,净化生育环境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镇党委、镇政府多次召开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题会议,经过认真研究,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多次集中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在全镇引起很大震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效地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势头。 我们着力开展了“三个一整顿”,突出“一个跟踪”。“三个一整顿”:一是集中整顿B超市场。由公安、人口计生、卫生等联合对全镇B超逐个登记进行备案,对B超操作人员逐人建立档案。二是集中整顿技术服务市场。对全镇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清理,对全镇从事终止妊娠的医务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和手术档案。三是集中整顿医药市场。对全镇药品批零企业,药品零售点进行登记,由卫生、人口计生、公安对全镇所有药店及性用品摊点进行清理,收缴违禁药品。一个跟踪,即孕情服务跟踪。乡、村干部建立责任制,对怀孕对象加强跟踪服务。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今后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炉山镇综合治理性别比办公室 2010年9月26日

我国不同时期人性别比例状况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性别比例状况分析 应子勇 人口性别比例状况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很多科学家在各种场合呼于: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调,未来将有几千万男子讨不到老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云云。这是真的吗??现在,就我国人口不同时期性别比例状况初步调查分析如下,如有不当请批平指正。 一、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调查 现在以我国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六个年份、七组人口普查资料为样本,对我国1953年以来人口的性别比例状况作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见表一。 表一、我国六次七组人口普查资料各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女性为100)

表一资料中可见:1、数十年来,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始终在105.4——107.7之间(以女性为100,下同),没有太大的变化,是在通常许可范围内波动。2、0~9岁人口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10左右,10~59岁人口也是男性多于女性,55岁后人口性别比例女性开始逐步超过男性,75岁后女性完全地、绝对地超过男性。3、不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波动有明显的“双峰双谷现象”。以女性的“100”为基准线,性别比先是逐岁上升,到了某个年龄段后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下降,到了某个年龄就出现了一个性别比的“低谷”,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升高达到一个“高峰”,再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比又慢慢降低而且越来越低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低谷”。各组人口的“双峰双谷”可高、可低、可深、可浅,但不可能没有。人类从出生到性别比第一高峰到性别比第一低谷,男性始终多于女性。第一低谷期间性别比相当相近,但到第二低谷前乃是男性多于女性。从出现第二低谷(55~65岁)后,男性开始少于女性而且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女性的1/3~4左右。4、婚育年龄性别比例动态观察25~29岁性别比在98.4~113.5之间,以1964年比例较高、30~34岁在96.7~112.4之间,也以1964年较高、35~39岁在105.3~114.6之间,以1982年较高、40~44岁在104.2~122.5之间,以浙江人比例较高。1982年,中国有40~44岁男性2583万比女性的2261万多322万、浙江有40~44岁男性929627人比女性的758747人多17.09万人,这322万和17.09万可能讨不到老婆的男性也未必真的讨不到老婆,也不一定会为讨不到老婆去闹事吧!事实上也没有人闹事啊!所以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性别比虽然有些波动,但是基本上是正常的,在许可范围内的,不值得人们太过大惊小怪。 二、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观察 浙江1982年有人口3888.5万,男性2016.7万,女性1871.8万,死亡241223人,男性131446人,女性109777人、2010年有人口5437万,男性2794万,女性2643万,死亡297000人,男性170389人,女性126611人。现以以上资料为样本,分析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和平均寿命(岁),结果见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