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早在原始社会就用石刀、骨刀作为生产工具,后来用于战争成为短兵器。

现代武术,把刀的各种套路泛称刀术,作为一种健身的手段,也是武术比赛项目。刀术以缠头裹脑的招术为基本动作,加上劈、砍、挂、撩、扎、点、云、崩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刀术的风格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绕,雄健剽悍。

本套刀术由18个动作组成的套路,往返两段。其中包括缠头、裹脑、劈、扎、撩、砍、舞花等刀法和弓步、高虚步、马步、独立步、跳步、插步等步型步法,蹬腿、箭踢等腿法和腾空动作。通过刀术的套路练习,促进柔韧、灵敏、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勇猛顽强的作风。

(一)刀术动作方法

起势

(1)两脚并立;左手抱刀垂于身体左侧,右手成掌自然垂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图10-56)。(2)左手抱刀不变,右掌内旋外撑,掌心向下;同时头向左甩,目视左前方(图10-57)。要点:精神饱满,撑掌甩头要迅速。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虚步抱刀

右脚向右斜前方上步,脚尖点地成高虚步;同时左手抱刀。屈臂摆收于胸前,右掌外旋收于腰间,掌心向前;头向右转,目视右前方(图10-58)。

要点:抱刀摆收要舒展有力,右脚尖要绷直。

2.穿掌提膝接刀

(1)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向右斜前方上半步,左腿屈膝上提成独立步;同时右掌经左手上方向前穿出,掌指向前,掌心向上,左手抱刀屈肘后收至腰间;目视右掌(图10-59)。(2)上动不停。左手抱刀向右上方伸送,右手屈臂抓握刀把接刀;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前下方(图10-60)。

要点:穿掌要有力,接刀要迅速准确。

3.弓步下扎刀

左脚向左前方落步,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向右前下方扎出,左掌顺势摆伸于左后上方,掌心向前;目视刀尖(图10-61)。

要点:扎刀与落步同时完成,快速有力。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4.跳步歇步劈刀

(1)左掌内旋屈臂收至右胸前,右手持刀经左臂外侧绕摆至背后,刀尖向下,刀刃向外;目视前方(图10-62)。

(2)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右手持刀向左横扫至左腋下,左掌随之摆架于左上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63)。

(3)上动不停。左腿前摆,右脚蹬地跳起;同时右手持刀经下向右上方抡摆,左掌下经右臂外侧向左上方绕摆;目视左下方(图10-64)。

(4)上动不停。左、右脚先后落地,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持刀侧劈至身体左下方,左掌下落附于右腕,掌心向下;目视刀尖(图10-65)。

要点:上步缠头刀与跳步劈刀要连贯迅速,有力平稳。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5.转身提膝劈刀

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向右后方翻转,右腿直立,左腿屈膝上提成独立步;同时右手持刀随身体翻转经上向右下方劈出,至刀尖高与头平,左掌随之摆架于头上,掌指向右,掌心向上;

头向右转,目视右侧方(图10-66)。

要点:翻身要快速平稳,劈刀要圆滑有力。

6.插步扎刀

(1)左脚向左侧落地成弓步;上体向左拧转;同时右手持刀外旋屈臂左收,使刀横架于头上,左掌随之下落附于右腕;目视右侧(图10-67)。

(2)上动不停。左脚经右脚后插步;同时右手持刀内旋向右平扎,手心向下,左掌随之架于头上;目视刀尖(图10-68)。

要点:架刀、扎刀要连贯、有力,插步时上体略向左倾。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7.弓步劈刀

(1)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转、左腿随之自然提起;同时右手持刀屈臂缠绕至背后,左掌随之屈臂落收至右胸前;头向左转,目视前方(图10-69)。

(2)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经上向前劈出,至刀尖高与头平,左掌随之经下外摆上架,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70)。

要点:转身缠刀要贴背,与劈刀衔接要连贯、迅速有力。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8.缠头裹脑虚步藏刀

(1)下肢动作不变。右手持刀屈臂缠绕至背后,左掌随之屈臂落收于右胸前;目视前方

(图10-71)。

(2)上动不停。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向左平扫至左腋下,左掌随之经下上架,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72)。

(3)右脚向右侧移半步,同时身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向右抡扫并绕头落至左肩上,左掌随之外旋屈臂落至右胸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73)。

(4)上动不停。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屈收后用脚尖点地成虚步;同时右手持刀后拉至右侧下方,刀尖高与膝平,左掌随之经刀背内侧向前内旋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图10-74)。

要点:缠头刀和裹脑刀均要刀背绕背而行,出刀要迅速有力。成虚步藏刀时,姿势要舒展。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9.插步蹬腿扎刀

(1)左脚经右脚后插步;同时右手持刀经前上架于头上,左掌经上摆至右胸前,掌心向右;目视前方(图10-75)。

(2)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右手持刀屈臂下落至右髋侧,左掌经下摆至身前,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图10-76)。

(3)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蹬出,脚尖向上;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向前扎出,左掌随之屈臂微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掌心向右;目视刀尖(图10-77)。

要点:插步、上步、蹬腿要连贯,扎刀要有力。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0.上弓步撩刀

(1)右腿屈膝收提;同时上体向左转;右手持刀经上摆至身体左侧,左掌随之附于右腕;头向左转,目视左侧(图10-78)。

(2)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步,左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经下向前撩出,至刀尖高与腹平,左掌仍附于右腕;头向右转,目视刀尖(图10-79)。

要点:撩刀要沿立圆路线运行,要以拧身带刀撩出。

11.裹脑提膝推掌

(1)左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同时上体向右转;右手持刀内收,使刀身平置左腋下,左掌随之上架于头部左上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80)。

(2)上动不停。右脚经左脚后撤步;同时上体向右转;右手持刀向右抡扫并绕头落至左肩上,左掌随之外旋屈臂落至右胸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81)。

(3)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后移,右腿直膝站起,左腿屈膝上提成独立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后拉至右侧下方,刀尖略高于膝;左掌随之经刀背内侧向前内旋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图10-82)。

要点:上步转身要连贯;裹脑扫刀要有力;提膝推掌要平稳。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2.弓步缠头

(1)左脚向前落步,脚尖外摆;同时上体向左转;右手持刀经左臂外侧缠绕至背后,刀尖向下,左掌随之屈臂内收于胸前;头向左转,目视前方(图10-83)。

(2)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上一步,上体向左后方拧转;同时右手持刀向左抡扫至左肩外侧,左掌随之附于右腕,掌指向上,掌心向内;目视前方(图10-84)。

要点:落步、上步要连贯,缠头要贴后背,扫刀要有力。

13.跳起插步砍刀

(1)左脚撤步后摆,右脚蹬地起跳;同时右手持刀屈臂上举,将刀缠绕至背后,刀尖向下,左掌随之屈臂收至右胸前,手心向外;头向左转,目视前方(图10-85)。

(2)上动不停。左脚落地,右脚随之在左脚后插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经前上方向左侧下方斜劈,左掌随之附于右腕,掌指向右,掌心向下;头向左转,目视刀尖(图10-86)。

要点:缠头斜劈要随转身而行,斜劈和插步要同时完成。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4.左右腕花高虚步劈刀

(1)身体向右拧转;同时右手持刀随之立圆抡转至身体左侧,左掌附于右腕;目视刀尖(图10-87)。

(2)上动不停。身体继续向右转,左脚随之上步,脚尖内扣;右手持刀继续立圆抡转一周后至左肩外侧,左掌附于右腕;头向左转,目视前方(图10-88)。

(3)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左移,右脚尖后撤点地成高虚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经头上向右劈出,至刀尖高与肩平,左掌随之经下摆架至头左上方,掌心向上;头向右转,目视刀尖(图10-89)。

要点:左右立圆抡转刀时要以腕为轴,并随转身而行,劈刀要有力。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5.转身弓步双推刀

(1)右腿屈膝上提;同时上体略向左转;右手持刀外旋屈臂,立刀经上摆至身体左侧;左掌随之下落附于刀背(图10-90)。

(2)上动不停。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右后拧转,右脚随之落步,左腿蹬直成弓步;同时双手将刀横向平推,刀刃向前,刀尖向右,目视前方(图10-91)。

要点:摆刀沿立圆路线,推刀沿平圆路线,二者连接要顺势自然。

16.马步劈刀

左脚向前上一步,脚尖内扣成马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经头上向右立劈;左掌随之上架于头部左上方;头向右转,目视前方(图10-92)。

要点:劈刀要随上步拧腰进行,迅速有力。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7.缠头箭踢

(1)左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手持刀屈臂缠绕至背后,左掌随之屈臂落收于右胸前,目视前方(图10-93)。

(2)上动不停。右脚蹬地跳起向前上方蹬踢,脚尖钩起;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向左平扫至左腋下,左掌随之经左上架,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0-94)。

要点:跳起要高,扫刀和蹬踢要有力。

18.撤步裹脑弓步交刀

(1)左脚落地,右脚随之向后撤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向右抡扫至右肩后;左掌随之向左伸出,掌心向上;头向右转,目视右前方(图10-95)。

(2)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绕经背后交至左手,左手手心向上接刀;头向左转,目视刀把(图10-96)。

要点:撤步扫刀要顺势有力,接刀要迅速平稳。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收势

(1)身体重心向右平移,左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手抱刀经下抡摆至右前方,右手交刀后成掌,屈臂收至右腰间,掌心向前,掌指向下;头向右转,目视刀把(图10-97)。

(2)上动不停。右腿直膝站起,左腿经自然屈膝以脚尖点地成高虚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左手抱刀经上抡转至左腰间,右掌随之向上甩臂亮掌,掌指向左,掌心向上;头向左转,目视左侧方(图10-98)。

(3)上动稍停,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脚向左脚内侧并步;同时左手抱刀自然下垂,右掌经右侧落摆至体侧;头向右转,目视前方(图10-99)。

要点:抱刀亮掌要甩臂抖腕;并步抱刀要精神饱满。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二)刀术套路分析

1.刀术套路的特点

(1)立意新颖,刀术首次成为体育课中的男生选修教材。在以往的武术教材中,曾经安排过剑术、棍术、短棍等武术器械套路,没有安排过刀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刀术为男生教材,主要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应体现时代特征,突破以往的格局。另外,现代社会多方面影响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等也具备了选择刀术为男生教材的条件。

(2)动作精练、风格突出。本教材的刀术套路除起势和收势之外,共含18个姿态各异的完整动作,往返共两段。由长拳风格的各种步型、步法和刀法组成。全套连贯完整地演练,可较充分地展现出刀术勇猛多变的风格,从而展示男性内在的性格气质,为男生所喜爱。 2.刀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1)重点:体现刀法是否规格、有力以及不持刀手的手法与刀法能否协调配合,做到刀法路线清晰,力点准确、刀法分明。

(2)难点:跳步歇步劈刀,缠头裹脑虚步藏刀,插步蹬腿扎刀、裹脑提膝推掌、跳起插步砍刀、左右腕花高虚步劈刀、缠头箭踢等。

初级刀术_图解_真人图示版

初级刀术完整套路名称 起势 第一段 1. 弓步缠头 2. 虚步藏刀 3. 弓步前刺 4. 并步上挑 5. 左抡劈 6. 右抡劈 7. 弓步撩刀 8. 弓步藏刀 第二段 9. 提膝缠头 10. 弓步平斩 11. 仆步带刀 12. 歇步下砍 13. 左劈刀 14. 右劈刀 15. 歇步按刀 16. 马步平劈 第三段 17. 弓步撩刀 18. 插步反撩 19. 转身挂劈 20. 仆步下砍 21. 架刀前刺 22. 左斜劈 23. 右斜劈 24. 虚步藏刀 第四段 25. 旋转扫刀 26. 翻身劈刀 27. 缠头箭踢 28. 仆步按刀 29. 缠头蹬腿 30. 虚步藏刀 31. 弓步缠头 32. 并步抱刀 收势 (初级刀术完整套路演示)起势 动作要领:

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右手贴于右胯侧。左手向上提刀,刀背贴靠于前臂内侧,右手按 掌至右腰侧,摆头目视左侧。右手向右上方绕环上举至左腋下,两手交叉向前上方穿出,右手经胸前上举至头顶,抖腕亮掌,同时左手抱刀至左腰侧,成左虚步,目视左侧(图1) 。

图1 第一段 1.弓步缠头 动作要领:左脚向左侧开步,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经左肩缠头绕至左腰侧。左臂屈肘上举,至头顶上方成横掌,目向前方(图2)。 易犯错误:缠头时刀背未贴背绕行;速度缓慢。 纠正方法:刀贴紧背绕行,快速完成。

图2 2.虚步藏刀 动作要领:上身右转,右手持刀做裹脑刀,左手平伸左侧,收于右腋下,右手持刀顺势带刀于右腰侧后方,左手向前推出,左脚收回成左虚步。目视左掌(图3)。 易犯错误:刀背未贴靠肩背,藏刀时松腕。 纠正方法:刀背要贴背绕行,扣腕。 图3 3.弓步前刺

刀术特点

刀术的特点 周五第三节13211095 刘从平21系教师:陈合霖 刀的运动特点:刀是我国古代兵器的一种,现代中国武术短器械之一。以各种刀法 组成的刀术套路是现代武术运动项目之一。刀术具有健体防身、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刀术的特点: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 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功夫。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刀术的主要方法有:劈、扎、斩、撩、缠头、裹脑、还有云、崩、挑、点、抹等刀法。其运动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身,雄健骠悍。 刀术的技术要求: 首先,刀术尚猛,“短兵利在速进”,在过去使用冷兵器的时代,持刀陷阵,必须迅速猛进靠近对方,才能发挥刀的作用。同时,“刀之利,利在砍”,劈砍是刀的主要方法,这须刚猛有力才能奏其效。战斗的需要,器械使用的特点,为单刀规定了“刀术尚猛”的技法要求。 另外,刀术讲究刀手配合,拳谚讲“单刀看闲手,双刀看步走”。刀术练习,特别讲究刀的运动必须与不握刀的闲手(左手)配合密切。刀、手配合。 再者,要求身械协调,刀术强调用整个身体来带动器械的活动,“刀不离身左右前后,手足肩臂与刀俱转”,肩肘腕,足膝胯,以及胸腰,都须与刀法配合,身械协调。 最后还要刚柔兼用,刀术尚猛,但猛并不等于纯刚,刀法的运使和强调刚柔兼用。 刀术的锻炼价值:刀术中丰富的刀法动作以及多种步型、步法、腿法和跳跃动作, 构成了人体各种屈伸、回环、旋转、腾空等动作,以及勇猛快速,刚劲有力的特点, 通过刀术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发展青少年柔韧、灵敏、协调和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而且对提高青少年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功能均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由于刀术演练起来具有勇猛快速,刚劲有力,紧密缠绕,雄健镖悍的运动特点尤其适合青少年练习。通过刀术的锻炼特别能培养青少年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阳刚之气。通过刀术锻炼,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丰富知识。掌握各种刀法,有益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防身自卫的能力。

武术初级刀

武术初级刀预备式 01 虚步亮掌 02 并步接刀 03 弓步缠头 04 虚步藏刀 05 弓步前刺 06 并步背刀 07 左轮劈 08 右轮劈 09 弓步劈刀 10 弓步推刀 11 弓步藏刀 12 提膝缠头 13 弓步平斩 14 仆步按刀 15 歇步下截 16 左劈刀 17 右劈刀 18 歇步按刀 19 马步平劈 20 弓步撩刀 21 插步反撩 22 转身挂劈 23 仆步下截 24 虚步架刀 25 弓步前刺 26 左斜劈 27 右斜劈 28 虚步藏刀 29 歇步截刀 30 旋转扫刀 31 翻身劈刀 32 缠头剑踢 33 仆步藏刀 34 弓步缠头 35 虚步藏刀 36 弓步缠头 37 并步抱刀 38 收势 刀法的主要内容 (1)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2)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3)劈刀:刀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 (4)砍刀: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 (5)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 (6)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7)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 (8)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9)斩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高度在头与肩之间,力达刀刃,臂伸直。 (10)横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为扫,力达刀刃。旋转扫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11)按刀:左手附于刀背或右腕,刀刃朝下,平向下按。高与腰平为平按刀;接近地面为低按刀。 (12)藏刀:刀身横平(刀尖朝后,刀刃朝外)藏于左腰后为拦腰藏刀;刀身竖直藏于左臂后为立藏刀;刀身平直(刀尖朝前,刀刃朝下)藏于右够侧为平藏刀。 (13)背刀:右臂上举,刀背贴靠右臂和后背右侧为背后背刀;右臂侧平举,刀背顺贴于右臂为肩背刀。 (14)架刀:刀刃朝上,由下横向上为架,刀高过头,力达刀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15)抱刀:刀柄朝前,两手相交,刀背贴于左臂,向前平举为平抱刀;左手持刀,左臂下垂,刀尖朝上,刀背贴于左臂为立抱刀。 (16)剪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17)撩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武术器械_流星锤自制法

流星锤是武术软器械的一种,它由锤头、五花环、锤绳、套把和飘彩组成,其重量在古代有一斤和数斤不等,现在使用重量一般在300克到500克之间,绳长约四米,它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演练起来能长能短,灵活多变,前冲后撞,上下飞舞,犹如天上的流星,令人目不暇接,因而得名流星锤。 千百年以来,流星锤以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吸引着人们,故倍受人们所喜爱。 但制造一支如意的流星锤却不那么容易,原因是流星锤一般是钢制或铜制,由于钢铜比重大,考虑重量合适,锤体就显得太小,体积合适重量又显得太大,影响演练效果。有的武师为了让流星锤体积大重量轻,就想出了用木球、塑料实心球、橡胶实心球代替钢铜制流星锤,但看上去锤头虽大却无光泽,演练起来锤头发飘,劲力不足,力点不准,也不是理想的武术器械。这里,介绍一种新颖简单而又实用的流星锤自制法。 第一步:备料。购买大号钢制空心健身球一付,购软心包皮绳4米(可到○文 / 孙毅然 电影公司购买)备Φ20×100毫米圆钢一块,Φ3.5× 600毫米钢丝一根, 150×200毫米红绸一块。 第二步:加工.取其中一个健身球.按图一要求钻孔、攻丝,再按图二、图三要求用Φ20毫米圆钢加工一滑套和螺栓,再按图四、图五要求用Φ3.5毫米钢丝手工制做三角环和连接环,最后,将备好的红绸在尺寸小的一端缝一细线绳,留做飘彩. 第三步:装配。将滑套装在螺栓上.旋入健身球丝孔内并拧紧,然后将三角环装在滑套上.再取三个连接环与三角环套成一串,并把开口用气焊焊合,再将剩余的两个环套在已焊合的中间环两侧,开口不焊,当做响环。最后将软绳的一端系在连接环上,另一端做成环形套把,将飘彩的线绳两端分别系在连接坏和软绳上,成为旗状,一支漂亮的流星锤就成功了。 这种自制流星锤,结构简单,形状美观,它比钢铜制、木制、塑料及橡胶制流星锤都好,使用起 来更为得心应手,确是一种理想的武术器械.诸君有兴趣不妨一试。 一、流星球的制作 1、制作准备:彩旗布、2厘米宽松紧带、废纸、胶布、缝纫机。 2、制作规格 (1)幼儿:球体直径6-7cm、球体质量20-30g、尾带长度60cm (2)小学:球体直径7-8cm、球体质量30-50g、尾带长度70cm (3)中学:球体直径8-10cm、球体质量50-70g、尾带长度80cm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可自行调整。 3制作程序

武术考核标准

《武术》课程考核标准 一、考核的依据 武术考核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二、考核的内容 (一)理论部分 根据教学大纲所讲的理论知识,技术部分的动作要领、要求,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实践知识等内容。 (二)技术部分 第一学期:1.正踢腿、外摆踢腿、弹踢冲拳、弓步冲拳、五步拳。(平时考查) 2.少年拳、太极拳。 第二学期:剑术(中学教材选用动作)、初级刀术、初级长拳第三路。 (三)平时成绩 出勤:病假凭病假条,事假由分办公室批,旷课一节扣总分3分,迟到三次为一次旷课,缺课1/3不予此学期考试。 课堂表现:要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积极参与练习。 作业:布置课外作业要按时完成。 三、考核方式 技评:由武术教研室技术考评小组组织进行,采用比赛形式进行。 四、评分标准 姿势正确、套路熟练、劲力顺达、手眼(身械)配合好,为85—100分;姿势较正确、套路较熟练、劲较顺达、手眼(身械)配合较好,为75—84分;姿势尚正确,完成套路质量一般,手眼(身械)配合一般,为60—74分。套路不够熟练(有遗忘现象,但能独立完成),手眼(身械)配合差,为60分以下,姿势不正确,功架差,完不成套路为零分。 注: 第四学期学生创编套路考试要求,有3~5种步型、三种手型、一种平衡、3种以上腿法、一种跳跃动作,创编套路不少于12个动作,由考试小组按武术比赛评分办法考核,记入技术考试成绩,占总成绩10%,其它技术考试占总成绩的50%。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教学小组命题3套。 评卷形式:教学小组流水作业。 平时成绩:根据平时考查、作业、考勤及课堂部分实习成绩来评定。 考核的成绩:期评成绩由该学期的各项目的技评成绩的60%,理论考试成绩的30%,平时成绩的10%三大部分组成。

武术的概念

1.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的。 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 其三,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任何体育项目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但是,没有任何项目像武术这样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术是传统的、固有的,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自然地溶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2.武术的特点?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内容 1.单练---徒手的拳术与器械练习; 2.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演练---徒手拳术,器械,徒手与器械练习 对练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三种练法。 (一)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二)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三)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法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套路。 集体演练 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能手与器械的演练。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遂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1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利,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 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初级剑术剑谱

初级剑术剑谱 剑术,古称剑道或剑法。历代传世至今的剑术可谓流派纷呈,内容丰富多彩,套路灿若星河。主要流行的有武当剑、青萍剑、昆仑剑、太极剑、峨嵋剑、行意剑、龙形剑、八仙剑、达摩剑、七星剑、龙凤剑、十三剑、醉剑、螳螂剑、三合剑、六合剑、 飞虹剑、连环剑、通臂剑等等以及目前全民健身中较为普及流传甚广的初级剑、三十二式太极剑、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等剑术内容。剑术从演练内容上可分为单剑和双剑两类;从演练形式上可分为单练、双练和集体演练三种;从演练风格上可 分行剑、势剑(定剑)和意剑三种。按剑穗长短还可分为长穗剑和短穗剑两大类。 当代剑术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不再表现为一种军事战斗力载体,它已演化成为一种用于全民健身的体育活动,用于观赏的表现形式,适合于竞技比赛的运动项目。由于剑术动作具有优美潇洒、蓄发相间、气势流畅、虚实分明、刚柔相济、动静相兼、灵活多变等特点,因而长期练剑,既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体魄,改善人体的体质,又能够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操,使人们能够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进取的精神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为了普及推广武术运动,满足武术初学者学练武术的需要,原国家体委组织有关武术专家,按照简练明确、易学易练、保持武术传统风格特点的原则,编写了初级刀术、初级剑术、初级棍术、初级枪术套路。初级剑术按来回动作分成四段,共三十二个动作。套路编排匀称合理,由易渐难,由简到繁;套路内容丰富, 包括了各种剑法、步型、步法、身法、平衡等动作;剑法充实,有点、崩、刺、撩、挂、劈、斩、抹、截、挑、穿、绞、扫、架、压、抱、云等;动作朴实,攻防含义明确。 剑术是以长拳的技术为基本规范的,又有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技法,在演练剑术时,要掌握下列技术和方法: (一)剑法规整 剑术,是运用各种剑法,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套路形式的运动。剑法是构成功力与表现技巧的核心。不同流派的剑术套路,剑法的内容和运用,都各有所侧重。每一种剑法都有严谨的规格,必须符合攻防的法则。剑法规格是剑术技法的基本功,是提高剑术造诣的根本,它不仅是要求出手、路线、部位要准确,而 且要求在霎时突变间准确无误,运用自如。 (二)刚柔相兼 刚与柔是武术的劲力法则,劲力的运用往往是形成剑术流派和风格的一种因素。

武术

多选题 1、武术中最基本的步型包括(ABCD)。弓步马步仆步虚步 2、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是武术的基础练习,它包括(ABCD)。手法、步法腿功、腰功臂功、跳跃平衡、跌扑 3、手型拳的部位名称有(ABCDE)。拳心拳背拳眼拳面拳轮 4、手型掌的部位名称有(ABCD)。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缘 5、下列动作属于长拳动作名称的有(AB)。提膝推掌马步横打单鞭搂手勾踢高探马 6、劈腿的动作要点是( ABCD )。挺胸立腰沉髋挺膝 7、武术比赛中评分裁判员由评判(AC)的裁判员组成。动作完成动作组别演练水平功力创新难度 8、武术动作插图一般用(BD)表示某部位下一个动作的行进路线。曲线实线折线虚线 9、武术图解是记录(AC)的主要方式。武术动作武术图形套路动作技巧 10、武术图解包括(BC)。动作路线插图文字说明动作要点 11、五步拳动作名称包括(AD)。弹腿冲拳白鹤亮翅提膝穿掌马步架冲拳 12、武术器械包括(ABCE)。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硬器械双器械 13、武术套路运动中,对练包括(ABC)。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攻防对练 14、剑身包括(ABCD)。护手剑脊剑尖剑刃 15、中国武术除具有自卫防身的作用外,还有(ABCDE)的作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修身养性娱乐欣赏交流技艺 16、武术套路动作讲解的方法包括:(ABC)。形象化讲解口诀化讲解单字化讲解术语化讲解 17、下面属于套路运动的有:(ABCD)。拳术器械和对练集体表演散打 18、下列属于腿法的是:(BD)。腾空飞脚蹬腿旋风脚正踢腿 19、平衡练习包括:(AB)。提膝平衡望月平衡腾空摆莲燕式平衡 20、下列属于长器械的是:(AD)大刀三节棍九节鞭棍 21、下列属于短器械的是:(CD)流星锤枪匕首单剑 22、下列属于裁判长扣分的是:(BA)出界遗忘动作组别不够重做 23、下列属于裁判员扣分的是:(ACD)遗忘重做倒地出界 24、下列名称(BE)不属于步型。弓步击步虚步歇步插步 25、太极拳有多种流派,主要包括吴式、孙式、(ABD)。陈式杨式庄式武式 26、下列不属于太极拳动作名称的是(BD)。白鹤亮翅大跃步前穿高探马虚步亮掌 27、长拳基本技法“四击”是指(BD)。踢、踹踢、打擒、拿摔、拿 28、长拳中“八法”是指(AC)。手、眼、身、步动、静、起、落精、气、力、功快、缓、轻、重 29、太极拳演练中要求(ACD)。心静体松忽快忽慢连贯圆活虚实分明 30、目前开展的武术格斗运动有(ACD)。散打太极推手对练少林拳 31、用于描述武术运动特点的术语包括(ad)。四击八法三合十二形 32、长拳运动的呼吸方法有:(ABCD)。提托聚沉 33、武术课的教案有多种类型,他们是: A B A:实践课教案 B:理论课教案 C:理论课为主实践为辅课教案 D: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课教案 34、 ABCD 是武术实践课教学的内容。

国际规定套路武术刀术理论试题

国际规定套路武术刀术理论试题

国际规定套路武术刀术理论试题 1、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 于我国远古祖先。 A 生产劳动 B 军事战争 C 武术比赛 2、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 演。 A 1928 B 1936 C 1945 3、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 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 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年10月,国际武 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A 1985 1990 B 1982 1987 C 1984 1989 4、为配合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酝酿已久的中 国武术段位制于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 面启动。 A 1996 B 1998 C 2000 5、朝开始实行武举制。

A 弓步上挑 B 虚步藏刀 C 歇步下劈 12、刀术套路练习中,要保证好前后运动的连贯性,必须要做到。 A 步法明确,手脚一致 B 步法落点准确,刀的路线明确 C 手法清楚,步点正确13、下述哪种运动作为刀术中常见的过渡性动作。 A 弓步平砍 B 虚步藏刀 C 缠头裹脑 14、刀术动作的基本特点是 A 快、诈、猛、疾 B 轻、灵、圆、利 C 柔、平、圈、猛 15、要体现刀术中的“力劲势猛”则在练习中要做到。 A 眼快手捷,虚虚实实 B气势勇猛,劲力主刚 C 步法迅疾,跳跃轻灵 16、要体现刀术中的“刀法快诈”则在练习中要做到。 A 眼快手捷,虚虚实实 B 步法迅疾,跳跃轻灵 C协调配合,紧密贴身

17、要体现刀术中的“儇跳超距”则在练习中要做到。 A 眼快手捷,虚虚实实 B 气势勇猛,劲力主刚 C 步法迅疾,跳跃轻灵 18、要体现刀术中的“刀手配合”则在练习中要做到——。 A 气势勇猛,劲力主刚 B步法迅疾,跳跃轻灵 C协调配合,紧密贴身 19、要做好刀术动作中的缠头裹脑则必须要 A 刀背贴身,闲手的开合与刀的缠裹做到裹合缠开 B 刀背贴身,手脚协调配合 C 步法准确,闲手与刀开合配合有度 20、刀术练习中要做到“刚柔并济”则要。 A 起势时宜柔,落点时宜刚 B 起势时宜刚,落点时宜柔 C 劈砍时宜柔,架挡时宜刚 21、下述对缠头裹脑动作在刀述套路中的应用哪种是正确的。 A 起势时缠头,落点时裹脑 B 架挡前缠头,劈刺时裹脑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 一、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 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 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 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 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 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 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 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 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 套路。例:李白的剑舞。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 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 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 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当运动员 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攻击技艺美。 武术的核心技术是攻技术。运动员比赛套路中中断允许重练,但必须扣1分。剑术是以刺、 点、劈、撩、挂、削、点、崩、截等剑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当中轻快、身法矫 捷、富于韵律感。初级剑术共分为四段32动。刀术以劈、砍、撩、挂、挑、刺、缠头、裹

初级刀术

初级刀术的名称及图片(1) 一、套路简介 “初级刀术”原名“刀术练习”,是国家体委为了适应广大群众锻炼的需要而整理审编的器械 初级套路。其特点是: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动作舒展,刀法多变,气势剽悍。 初级刀术分为四段,总共32式(预备式和结束动作除外)。该套路内容丰富,其中有缠头裹脑 刀、劈刀、砍刀、跳刀、刺刀、挂刀、撩刀、按刀、斩刀、扫刀等刀法;还有弓步、马步等基本步 法;有拧、仰、府、转、翻、闪等身法。通过反复练习,不仅可以促进习武者柔韧、速度、耐力、 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习武者进一步提高刀术水平以及全面掌握武术技能奠定基础。 二、刀的部位名称、规格要求和基本握法 (一)、刀的部位名称(见图86) (二)、刀的规格要求 1.刀由金属制成(教学用刀以竹、木制亦可)。 2.长度以直臂抱刀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朵上端。 3.重量(包括刀彩)成年男子,不得轻于0.7公斤;成年女子,不得轻于0.6公斤;少年、儿童不受 限制。 4.刀彩不得超过刀的长度,彩绸上不允许带有任何附加物品。 (三)、刀的基本握法 1.抱刀手心紧贴护刀盘,食指、中指夹握刀柄,拇指朝上,其余二指朝下扣握护刀盘,刀背贴臂( 见图87)。 2.握刀五指握刀柄,虎口贴近护刀盘,四指中节与刀刃成一直线(见图88)。 刀似猛虎、剑似飞凤、枪似----、棍似-----. 三、动作名称及图片 预备式 两脚并立,目平视前方。左手抱刀(虎口朝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握住刀柄, 手腕部贴靠 刀盘), 刀刃朝前, 刀尖朝上, 刀背贴靠前臂内侧; 右手五指并拢, 垂于身体右侧 1.右手向右、向上成弧形直臂绕环上举,手心朝左。 2.右臂外旋并屈肘,从左下降至左腋近测,手心朝上;左手握刀在右手屈肘下降

中华武术的刀法

中华武术的刀法 中华武术的刀法现存的刀法派别有:八门金锁刀、八卦刀、日月乾坤刀、少林双刀十八滚、太极刀、梅花刀等。 不同门派的刀法虽各有特点,但总结起来也有共同点: 一、“刀招沉猛”,与剑相比,刀法大开大阖,变化较少而威力不减。 二、“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在刀法中非持刀的手及步法极为重要。 俗话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刀是比较好学的一种兵器。 中华武术练刀的要点1、手要握紧。刀属于重兵器,与剑不同,刀走黑,用力需大,也会经常与敌人兵器发生碰撞,抓握不紧就容易脱手。 2、缠头裹脑是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刀花,也可以说是其它刀法招式的基础。一定要练好。练习时注意贴着身子而转。 3、单刀看手,双刀看走。使单刀,另一只辅助的手是很重要的,其动作如何基本可以判断出练习者的功夫如何。双刀时最重要的功夫体现在于步法。 4、练刀时尤其要注意刀随身走,刀要围着身子转,这样才能发挥出威力。不能刀是刀,人是人。经常见到有些人练刀,看上去有时候似乎手臂挥刀与人身体没有任何联系一样。那当然是不对的。你用刀砍人,只靠手臂的力量太小了,怎么可能砍得动呢。

如果遇到重兵器,只靠手臂力量的人必然会脱手。 5、无论刀还是其他兵器,都是人手臂的延长,都与拳术道理相通。要练好刀或者其它兵器,最好还是在练拳有一定基础之后,在能够领悟拳术基本的原理的基础上再去练习。否则白费时间而已。 中华武术刀术刀法的主要内容 1.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2.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3.劈刀:刀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 4.砍刀: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 5.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 6.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7.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 8.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自选刀术套路的创编与设计研究

自选刀术套路的创编与设计研究 1引言 刀在古代是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脊厚刃薄,适于劈砍。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古人不仅用刀作为劳动工具,还随身携带作为防身自卫的武器。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格斗中,用法是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 隋唐时采用“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演变为横刀。 明朝军队,倭刀显现出了相当大的杀伤力,使中国军民深受其害。当时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民间武艺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日本刀法,戚继光是日本刀法的积极引进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教程,在兵学名著《练兵实纪》中有记载。 程冲斗是明代少林棍法的名家,他将某些“长倭刀”法与中国棍法相类比,从中悟解到不少东西,撰写了刀谱《单刀法选》等。吴殳,是明末著名的史学家、武艺家,又是一位坚守前朝志节的遗民。晚年精心研究武术,纵论古今,多有著述。吴殳以得之于渔阳老人的剑法,与日本双手刀法相融合,重加编定成单刀十八势,写成《单刀图说》一书。 1925年,马凤图、马英图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破锋八刀”,作为西北军环首大刀的教材,以取代原来表演性较多的老刀套。先在张自忠将军的教导团中加以试行,后来积极推广到全军。在长城抗战和泸沟桥抗战中,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显示了精湛的刀术。 2 刀术创编的主要依据 目前武术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成为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的重要项目之一,

论《水浒传》中的武术短兵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692247.html, 论《水浒传》中的武术短兵器 作者:雷涛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梁山好汉使用的短兵器“刀”,同时阐释了整部《水浒传》没有哪位好汉使用的剑的原因,这些短兵器犹如一个万花筒,不仅突显出梁山水泊一百零八将复杂多样的性格,而且也折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辉。 [关键词]水浒传刀剑 作者简介:雷涛(1981-),男,陕西汉中人,湖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在读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水浒传》可谓是中国武术大辞典,它不仅呈现了套路、散打等武术形式,而且各种短兵器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一、刀 《水浒传》前十二回中就刻意描写了两口宝刀。第七回林冲街头偶遇一刀,只见:“清光夺目,冷气侵人。远看如玉沼春冰,近看似琼台瑞雪。花纹密布,如丰城狱内飞来;紫气横空,似楚昭梦中收得,太阿巨阙应难比,莫邪干将亦等闲。”林冲接刀在手,看后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买下这口刀后,“林冲(又)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刀!’于是喜不自禁,爱不释手,当晚不落手看了一夜,……”岂不知这“刀”即是祸端,这正是高太尉为他特设的圈套!从此,林冲的命运便无法自控制的跌入了低谷。 第二口宝刀为杨志祖上所传。杨志自诩这口刀之所以为宝刀的原因是:“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若不是走失了花石纲,又急于官复原职将所有的金银财物耗尽,谁肯将传家之宝轻易插标变卖?恰巧“没毛大虫”牛二“协助”,杨志挥刀剁铜(钱),吹气断发,最后以牛二不惜以身试刀将这段推向高潮。牛二“挥起右拳打来”,杨志“拿着刀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正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杨志祖上所传,的确是名不虚传的利刃,但杨志的命运也由这把“利刃”带向了另一条道路。 绰号唤做“一丈青”的扈三娘,轮两口日月双刀,马上的刀法了得,巾帼不让须眉,似乎作者也格外偏爱这位俊俏女将,第六十三回一首《念奴娇》赞之曰:“玉手纤纤,双持宝刀……谩驰宝刀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兵斩获。”第四十八回中写她纵马抡刀,战欧鹏铁枪,斗邓

论中国武术刀术特点

论中国武术刀术特点 “刀术”指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何良臣《阵记》、俞大猷《单刀法选》以及戚继光《武备志》中都记载了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刀术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如猛虎一般。刀,“其用法,唯以身法为要,远跳超距,眼快手捷”,并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 套路 刀术表演 刀术的套路有自选刀、八卦刀、龙行刀,大刀、朴刀、单刀、双刀、梅花刀、八极刀、六合刀、春秋刀、滚手刀等。 特点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功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刀在古代是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脊厚刃薄,适于劈砍。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古人不仅用刀作为劳动工具,还随身携带作为防身自卫的武器。 刀术表演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格斗中,用法是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 隋唐时采用“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演变为横刀。 明朝军队,倭刀显现出了相当大的杀伤力,使中国军民深受其害。当时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民间武艺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日本刀法,戚继光是日本刀法的积极引进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教程,在兵学名著《练兵实纪》中有记载。 程冲斗是明代少林棍法的名家,他将某些“长倭刀”法与中国棍法相类比,从中悟解到不少东西,撰写了刀谱《单刀法选》等。吴殳,是明末著名的史学家、武艺家,又是一位坚守前朝志节的遗民。晚年精心研究武术,纵论古今,多有著述。吴殳以得之于渔阳老人的剑法,与日本双手刀法相融合,重加编定成单刀十八势,写成《单刀图说》一书。 1925年,马凤图、马英图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破锋八刀”,作为西北军环首大刀的教材,以取代原来表演性较多的老刀套。先在张自忠将军的教导团中加以试行,后来积极推广到全军。在长城抗战和泸沟桥抗战中,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显示了精湛的刀术。 (1)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7.5 武术——初级刀教学-教案

武术——初级刀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以及心理形成水平,着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素材,创编一套观赏性强、健身价值高、且切合实际的初级刀;并试图运用探究、合作、讨论、个人与集体展示等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领悟武术“形神兼备”的内涵,从而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为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点滴贡献! 二、教材分析 刀是武术运动中的主要器械之一,刀术素有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动作扎实、气势彪悍的特点,有“刀如猛虎”之说,它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我校把刀术作为必修模块——武术中的主要内容,本次课是刀术单元第一课时,创编的这套初级刀,尽管动作不多,但包含了几种基本的“刀法”。通过学练,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武术基本技能,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及发展柔韧、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男生,由于特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以及学练热情。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放弃了武术的教学,因此,学生的武术基础普遍较差,尤其是器械——武术刀更离他们生活、课堂甚远,这就给组织教学,以及学生技能的掌握带来了重重困难。但由于这堂课是武术模块的第四课时,前面几节课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积累,这就为本堂课学习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四、教与学的策略 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以及分解与完整、正误对比等基本教学法,同时更注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组织形式的运用,以着力营造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五、主要教学过程 1.学生观察挂图、经教师提示后,总结出本节课所复习的组合拳,其实就是教师自创初级刀的徒手动作,从而巧妙地从组合拳过渡到主要学习内容;同时为学习目标的实现,做好一定的铺垫。 2.学生先自我尝试握刀与抱刀,接着,教师讲解正确的握刀与抱刀方法;然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分别再尝试刺刀、劈刀、扫刀的不同方法,接着,教师一一总结,并结合初级

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运动特点和分类 (一)武术的运动特点: (1)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没有或少有的。在古代,武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有“角抵”、“手搏”、“相扑”、“击剑”,以及较棒、较枪等等;发展为套路运动的体育项目,有“打拳”、“舞剑”、“盘戟”、“舞轮”、“使棒”、“使枪”等等。武术一直是循着相击的搏斗运动和舞练的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着。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套路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有了武术的主要地位,而且内容、形式、和流派越来越绚丽多彩,灿如众星。根据拳种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有徒手有器械。风格不同,各具特色。通过套路运动的练习,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等素质;以及勇猛、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太极拳柔和缓慢,就更适合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进行锻炼,是一种良好的体育医疗的手段。 (2)具有攻防技击性: 攻防技击性,是武术运动的主要特点。即使是套路运动,在它的动作和练法中,一般的也都具有攻防技击的意义。如组成武术套路运动主要内容的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技击特点和攻防规律。由于攻防技击性这一特点的存在,因而使人们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掌握一些格斗的攻防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 (3)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也是武术运动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 许多拳种和流派,都十分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例如:查拳强调“精气神”;华拳强调“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

武术试题(二)

武术试题(二) 一、填空(25分) 1、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2、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以太极拳为基础。 3、对练包括、、。 4、“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的《纪效新书》一书。 5、“四击”是指武术中的、、、四种技击法则。 6、武术器械种类很多,可分为、、、。 7、螳螂拳的三大流派是:、、。 8、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搏斗运动有、和短兵。 9、汉代时武术的名称为,春秋战国时称。 10、提膝平衡的要点是、、。 二、名词解释(20分) 1、武术 2、太极拳 3、搏斗运动 4、长拳 5、散打 三、简答题(40分) 1、简述刀术的基本技法 2、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及创始人物。 3、武术的功能和特点有哪些? 4、武术套路基本功训练内容包括哪些? 5、侧压腿动作的动作要领。 四、论述(15分) 长拳中的基本技法包括哪些?

一、填空 1、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2、杨式 3、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4、戚继光 5、踢、打、摔、拿 6、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7、七星、六合、梅花 8、散手、推手 9、武艺,技击 10、平衡站稳、提膝过腰、脚内扣 二、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3、两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 4、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仆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5、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搏斗运动。 三、简答题 1、(1)力劲势猛(2)刀法快诈(3)儇跳超距(4)刀手配合 2、陈式:陈王廷;杨式:杨露禅;吴式:全佑;武式:武禹襄;孙式:孙禄堂 3、功能:⑴提高素质,健体防身⑵锻炼意志,培养品德⑶竞技观赏,丰富生活⑷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特点:(1)寓技击于体育中(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3)广泛的适应性 4、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手、步,以及跳跃、平衡等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徒手动作的连接组合练习。 5、侧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脚尖稍外撇。提左腿,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屈肘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收髋,上体向左侧

刀术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早在原始社会就用石刀、骨刀作为生产工具,后来用于战争成为短兵器。 现代武术,把刀的各种套路泛称刀术,作为一种健身的手段,也是武术比赛项目。刀术以缠头裹脑的招术为基本动作,加上劈、砍、挂、撩、扎、点、云、崩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刀术的风格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绕,雄健剽悍。 本套刀术适合于高中男生,由18个动作组成的套路,往返两段。其中包括缠头、裹脑、劈、扎、撩、砍、舞花等刀法和弓步、高虚步、马步、独立步、跳步、插步等步型步法,蹬腿、箭踢等腿法和腾空动作。通过刀术的套路练习,促进柔韧、灵敏、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勇猛顽强的作风。 一、教学目标 高中男生通过刀术套路的学练,要求学生掌握刀术的基本动作,做到动作正确、刚劲有力、协调配合、节奏分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健身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健身实践。 如何理解和贯彻刀术教学目标? 1.注意教材内容的衔接 “形神拳”中的动作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刀术套路中的身体运动方式(如:手型、步型、步法、腿法等)。因此,在教学刀术套路之前,有必要加强“形神拳”的练习,诱导学生学练刀术时的正确动作轮廓。 2.重视基本刀法,展现刀术的勇猛风格 缠头裹脑、扎刀、腕花等刀法是构成刀术套路的基本素材。同时也是体现刀术勇猛风格的重点动作。因此,在教学中加强这些基本刀法的教学,严格其动作规格,是练好刀术套路,展现出刀术勇猛风格特色的前提条件。 3.既要鼓励男生对刀术的练习热情,又要结合武德教育,将安全放在首位 刀术符合高中男生的性格特征,影视、录像、历史典故等使得男生对刀有所偏爱,拿刀后往往异常兴奋,乱劈乱舞。教师要在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周密考虑课堂上器械的发放管理程序,并在上课发刀之前,结合典型事例进行武德教育和提出明确的要求,将学生的热情正确引导到学习刀术基本动作和套路上来。通过刀术练习来增强体质,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手段。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刀术动作方法 起势 (1)两脚并立;左手抱刀垂于身体左侧,右手成掌自然垂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图10-56)。

中国武术与古代兵器

Chinese Wushu 中国武术 题记: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门派众多。它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古代。人们练习武艺,主要是为了打斗时更好地克敌制胜。而现在人们练习武术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 Chinese Wushu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and it has a lot of schools.It has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and is an amazing symb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ysical philosophy.In the ancient times,the main purpose of Wushu was to defend against the enemy in military affairs,but nowadays people practice it just to keep in good health. Chinese Wushu can be traced back to primitive society.In the harsh struggle for survival,some attacking and defending skills were needed.In effort to improve physical strength and advance their wisdom of hunting,the original Wushu was developed.After entering into a slave and feudal society,fighting skills developed quickly as wars burst out very frequently.The turbulent society was another reason promote people to practice Wushu. Actually,Wushu or martial arts is a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combat system that includes many set patterns such as kicking,hitting,throwing,catching,hacking,and sticking. 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Wushu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erfected.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artial arts and different factions or groups.Two main boxing skills were form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namely Shaolin and Wudang.Shaolin boxing is famous for its outside skills and Wudang has gained the good reputation for the inside skills.Long boxing,Short boxing, and Ditang boxing,belong to the Shaolin style and are mainly used for fighting. Only Taichi boxing and Eight Diagram belong to Wudang boxing,which are mainly used for defending and keeping in good health.In addition to boxing,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Chinese Wushu is the weapon skills , such as broad swords, swords, spears, cudgels, axes,hammers,and forks hooks,and halberds.‘ The most prosperous time of Chinese Wushu appeared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From then on,it was a popular way to choose outstanding talents as military commanders from the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Many ancient heroes like Yue Fei were chosen from these competitions.It also improved the practice of martial arts in the whole country.At that time,soldiers practiced martial arts,so did scholars.It was said the most famous poets in China Li Bai and Du Fu also learned how to use swords when they were young. Shaolin temple rising to prominence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Chinese Wushu history.The temple is located on Mt.Songshan in Dengfeng county,Henan Province. It is said that during the Tang Dynasty,the monks helped Li-Shimin, a would-be emperor,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unite the states,thus the temple was given a handsome reward.Since then,the Kung Fu of Shaolin has been developed and becam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After the Southern Song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ies,Wushu was popular among the ordinary people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skill to keep good health and defend the homeland.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