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预防口腔医学实习教学活动教学教程313

第十三章预防口腔医学实习教学活动教学教程313
第十三章预防口腔医学实习教学活动教学教程313

第十五章预防口腔医学实习教程

实习一口腔健康调查-临床检查方法和标准一致性检验方法(3学时)

实习二口腔健康调查-社区口腔健康调查(3学时)

实习三口腔健康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3学时)

实习四口腔健康调查报告(3学时)

实习五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设计(3学时)

实习六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问卷调查与社区咨询(3学时)

实习七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科普写作与讲演(3学时)

实习八龋病预防--窝沟封闭、非创伤充填及局部用氟(3学时)

实习九刷牙方法与控制菌斑(3学时)

第十五章预防口腔医学实习教程

预防口腔医学实验教程有助于学生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实验课程的目的、要求、安排和注意事项等。掌握实验课程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从而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预防医学的观点和理论了解和分析人群和社区的口腔健康状况,初步运用口腔预防保健措施为个体和人群服务。

预防口腔医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为27学时,分为9个单元。考虑到各院校课程学时数的不同和计划安排上的差异,有的单元和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增减。由于实验安排以社区为主,要求老师提前安排好实验内容和实验地点,备齐实验用品, 为同学实验创造良好条件。要求同学认真预习实验教程,按照实验要求掌握基本

技能, 完成实验内容。

实习一口腔健康调查

-临床检查方法和标准一致性检验方法(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口腔健康调查的临床检查方法。

2. 掌握口腔健康调查标准一致性的检验方法。

3. 熟悉口腔健康调查的实施步骤。

4. 了解口腔健康调查的方案设计。

【实习内容】

1. 复习口腔健康调查的设计内容,包括:项目设置、常用的指数和标准、调查表格的设计、调查方法、确定样本量的方法和质量控制。

2. 学习口腔健康调查的临床检查标准和方法。

3. 学习标准一致性的检验方法。

【实习用品】CPI牙周探针, 平面口镜,镊子,调查表格,铅笔,橡皮和垫板。

【方法和步骤】

1. 由带教老师以小讲课方式完成理论复习。

2. 由带教老师以示教方式进行临床口腔健康检查和调查表格的填写,注意老师的操作程序和检查者与记录员的配合。

3. 同学三人一组进行练习(受检者、检查者和记录员,依次轮流互相交替),检查项目为龋病(恒牙DMF和乳牙dmf)、牙周疾病(CPI指数)。

(1)龋病检查顺序按顺时针方向:检查口腔4个象限,即右上-左上-左下-

右下。探诊要注意牙体色、形、质的改变,用CPI探针探到牙的点隙窝沟或光滑面有明显龋洞、釉质下破坏,或可探到软化洞底或壁部。对于釉质上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及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的釉质上硬的凹陷,均不诊断为龋。每颗牙的5个面(前牙4个面)都要检查到。混合牙列的检查要注意区分乳牙和恒牙及填写表格时记录符号的不同。

(2)牙周检查次序按CPI指数所要求的六个区段进行:右上后牙区段-上前牙区段-左上后牙区段-左下后牙区段-下前牙区段-右下后牙区段。

探诊:CPI的探诊是探查有无牙周袋并决定其深度和牙结石及牙龈出血情况。探诊力量应在20g以下,简单测试方法是将CPI探针插入指甲沟内,轻轻压迫显示指盖发白且不造成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为适宜力量。探诊的方法是将CPI探针插入到龈沟底或袋底沿沟底作上牙向上、下牙向下探诊,如自第二磨牙远中颊沟探到近中沟,再对舌(腭)侧龈沟作探诊。一个区段的指数牙检查完后再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因出血情况有时出现在探诊后10~30秒钟。如果在一个区段内探诊发现牙周袋深度5.5mm以上,计分为4,则该区段不需作第二次探诊。指数牙探诊后最深牙周袋深度在3.5mm以上,5.5mm以下者计分为“3”;如果没有牙周袋,只发觉有牙结石及牙龈出血,则计分为“2”;若只有牙龈出血则计分为“1”,总之每个区段是按最重情况计分。

4. 选15名年龄在10~15岁之间的中小学生或实习同学作为受检者,带教老师为参考检查者,其他同学为检查者,依次做龋齿检查。将检查结果代入Kappa值计算公式统计,可靠度不合格(Kappa值在0.4以下)的同学重新学习龋齿检查标准,再做检查。

Kappa值计算表

参考检查者

合计

龋非龋

检龋 a b p1

者非龋 c d q1

A 合计P2 q2

K(Kappa)值计算公式:K=2(ad-bc)/p1q2 + p2q1

◆a,d为检查者A与参考检查者检查结果一致的牙数

◆b,c为二者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牙数

◆p1,p2,q1,q2为各项的合计

5. 老师做单元小结,有针对性地对同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实习地点】诊室或社区。

【注意事项】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假性牙周袋以及30岁以下的人因牙龈增生致假性牙周袋均不作为牙周袋深度。

【实习报告与评定】

1. 评定学生对龋失补指数和CPI指数的掌握情况。

2. Kappa值的计算结果。

3. 评定学生对标准一致性检验方法的掌握程度。

【思考题】

1. 如何确定口腔健康调查的样本量?

2. 如何控制口腔健康调查的质量?

实习二口腔健康调查

-社区口腔健康调查(3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社区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2. 掌握调查表格的使用方法。

3. 了解不同人群龋病、牙周疾病的患病状况及分布规律。

【实习内容】社区口腔健康调查。

【实习用品】CPI牙周探针, 平面口镜,镊子,调查表格,铅笔,橡皮和垫板。

【方法和步骤】

1.带教老师选择并联系好社区和受检对象,最好是在小学校检查6~12岁儿童(乳恒牙混合牙列)。

2. 调查可以是全校普查,也可以是每个年级检查1~2个班的学生,还可以是指示年龄组的抽样调查,例如调查6岁、9岁、12岁年龄组。

3. 每两位同学为一组,相互交替作检查者和记录者。

4. 检查内容包括牙列情况和牙周情况。

5. 记录者将检查结果记录在WHO口腔健康检查表的相应格子内。

6. 安排好检查现场的组织工作,有人负责发放调查表并登记一般项目,有人负责安排受检者顺序接受检查。

【实习地点】社区或小学校。

【注意事项】每组同学检查完一个受检者后,要认真核对检查表上每个检查项目是否填写完全,记录符号是否准确无误。检查对象如果是少年儿童,其耐

受力较差,应态度和蔼耐心,检查动作轻柔,争取受检者的合作。

【实习报告与评定】

1.评定学生口腔健康调查的现场组织能力。

2.评定学生填写口腔健康调查表的完成情况和熟练程度。

【思考题】

1. 如何做好口腔健康调查的现场组织工作?

2. 在口腔健康调查的现场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习三口腔健康调查资料的统计(3学时)

【目的要求】

1. 复习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标。

2. 掌握口腔健康调查资料的数据归纳与整理。

3. 熟悉口腔健康调查资料的统计。

4. 了解统计软件知识(SPSS软件)。

【实习内容】

1. 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直接研究总体耗费人力和财力很大,有时是不可能的和不必要的,实际中常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来推断总体,这种抽样研究是常用的和重要的研究方法。

(2)抽样误差:样本与总体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就愈高,反之亦然。

(3)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概率越接近1,表明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概率越接近0,表明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医学统计的许多结论都是带有概率性的。

2. 医学统计的常用指标

(1)平均数与标准差:平均数是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和集中趋势,如龋均(DMFT)。标准差是说明一组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标准差常与平均数一起使用以表明其变异程度。

(2)标准误与可信区间:标准误是用来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只要是随机样本,其样本均数(率)围绕总体均数(率)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便可以样本均数(率)与标准误对总体均数作出区间估计。95%或99%可信区间即总体均数(率)有95%或99%的概率(可能性)在此区间范围内。

(3)率和构成比:率是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如患龋率。构成比是用来说明某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如龋、失、补的牙数各占龋齿总数的百分比。

(4)显著性检验:可分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2个以上抽样样本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抽样误差所致还是确实存在本质差别,判断的方法就是用显著性检验。常用的有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等。

3. 调查资料的数据归纳与整理

(1)合理分组:就是在同质的原则下,用明确的指标将全部调查资料按照设计好的整理表进行归纳与整理(参考教科书)。

(2)整理方法:有手工整理和计算机录入两种方法。手工整理可以使用过录卡或整理表用分卡法或划卡法进行。

4. 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实习用品】计算器或电脑、过录卡、整理表和统计表。

【实习地点】实验室或教室。

【方法和步骤】

1.同学以组为单位将第一、二单元实习后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要求计算

(1)患龋率、龋均、龋面均和龋失补构成比。

(2)CPI指数;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的检出平均区段数。

2. 老师检查同学的统计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进行小结。

【注意事项】

1. 对数据的处理应持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对数理统计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用途和应用条件,不必深究其数学推导。

【实习报告与评定】

1. 完成资料的归纳和整理。

2. 按要求统计数据结果。

3. 评定学生对上述两项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实习四口腔健康调查报告(3学时)

【目的和要求】

完成简要的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实习内容】

根据上次实习资料统计的结果或者老师准备好的一份资料拟写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的总结,它全面概括调查工作的过程,充分反映调查的结果及其价值,体现调查者的科学态度。因此,调查报告也是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交流促进口腔健康工作的发展。在写调查报告时,按所需的要求确定报告的详细程度,例如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就要比较精练简洁。调查报告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调查背景: 是调查报告的开始部分,简要说明开展本项调查的背景和思路。

(2)调查目的: 用简洁的文字明确地说明调查目的。

(3) 材料和方法: 这部分主要是说明调查地点基本情况、抽样方法、调查方法、检查标准和所用的器材,调查工作的过程等,通常包括:

1)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说明调查的地区、范围和人群的一般情况。

2)抽样方法:必须说明所采用的是何种抽样方法,样本含量。在抽样时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应在报告中有所反映。

3)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临床检查,或者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4)检查标准:说明调查中采用的临床检查和/或问卷调查的指标根据的标准,检查器械和现场调查的安排,例如所采用的光源、体位等。

5)统计方法:简要说明资料分析中所用的统计方法,所设ɑ值水平。采用统计软件分析时说明其名称和版本。

6)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应说明参加调查的人数、业务水平、接受培训的情况,调查前检查者标准一致性检验的情况,调查中重复检查的分析结果,以便对

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4)结果:是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指标明确,数据准确,内容充实,并通过统计图表,结合文字分别描述。图表应标志清楚,使读者不需要参阅正文就能理解。调查者的议论、评价以及前人的调查报告等均不应掺杂进去。

(5)讨论:这部分内容是从理论上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果,通过对资料多方面探讨,也是对结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因此,讨论的目的应当是:1)说明调查结果与调查目的符合程度。

2)经过分析和比较,应突出特别有意义的结果,以说明本调查的价值和意义。

3)在阐明某些结果或在制定计划上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6)结论:这是报告的最后部分。其文字应简洁,观点明确,概括出调查结果和讨论分析后的认识,使人们对本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7)摘要:报告内应包括一个简短的摘要,高度概括调查的主要内容。即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但要正确明了地反映报告的精神和重点。其内容应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实习用品】统计资料、计算机(电脑)。

【实习地点】实验室或教室。

【方法和步骤】

1.老师讲解口腔健康调查报告的文章结构和写作要点。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调查报告。

3.各组交流,讨论调查报告的长处与不足。

【实习报告与评定】

评定学生拟写口腔健康调查报告的掌握程度。

实习五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设计(3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2.了解各类问题及答案的设计方法。

【实习内容】

提出问卷调查的题目、目的和内容,并设计出一份问卷。

1.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1)问卷设计原则:

1)围绕调查目的设计问卷。

2)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问卷。

3)针对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4)便于资料处理和分析。

5)考虑问卷使用方式。

(2)问卷设计步骤

1)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收集的信息。

2)以目的为基础进行问题的设计与选择。

2)确定问题的顺序,一般将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难度较大的、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问题的排列要有关联、合乎逻辑。

3)测试与修改问卷。问卷用于正式调查以前,需进行预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2.了解各类问题及答案的设计方法。

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语言应简明,句子简短;文字表达准确;每个问题只问一件事,不能出现双重或多重的含义;用肯定的方式提问,若问题有假定性,须加一个筛选问题使调查对象能够准确回答。适当选用问题的结构和形式。答案的设计同样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答案设计不仅关系到调查对象能否顺利回答,还关系到调查所得资料价值的大小。

【实习用品】纸、笔。

【实习地点】实验室或教室。

【方法和步骤】

1.老师讲解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设计的要点。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一份问卷的设计。

3.各组交流,教师点评。

【实习报告与评定】

1.评定学生对问卷设计原则的掌握。

2.评定学生问卷设计的能力。

实习六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

-问卷调查与社区咨询(3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口腔健康教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2.熟悉口腔健康教育的监测与评价的方法。

3.了解社区不同人群对口腔健康的认识。

【实习内容】

1.社区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

2.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

3.开展社区口腔健康咨询活动。

【实习用品】口腔检查器械,口腔保健用品(牙刷、牙膏、牙线等),宣传用品(宣传板、挂图、宣传小册子、模型等)

【实习地点】公共场所、城市或农村社区。

【方法和步骤】

1. 观察行为的变化,一般多采用选择式、填空式、答题式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法均应遵照流行病学调查原则。老师与同学一起就以下几方面讨论如何实施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1)调查项目、内容:由于人群中口腔健康知识、信念、态度与行为直接受到文化教育、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相应的调查项目和内容。

1)题型结构:常采用闭卷型,提供答案选择,常用方法为二分法,多项选择,顺序排列。结构分为问题部分和一般情况:

问题部分:A事实性问题(一般特征)

B态度性问题(喜欢不喜欢)

C理由性问题(为什么)

一般情况:问卷说明,编码,被调查者一般特征等。

2)问卷内容:围绕主题,确定总体调查思路,分为社会环境因素与个人特征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家庭生活环境,口腔预防保健服务,健康教育状况,口腔保健用品供应,家庭经济收入等。

个人特征因素包括一般个人特征,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嗜好(零食、烟、酒等),个人卫生行为与习惯,个人饮食习惯与营养状况,个人卫生知识、技能、价值观念与实践等。

根据调查问卷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情况要比口腔健康调查表详细如出生地点,籍贯,在本地居住年限,学龄前居住地点,家庭人口,家庭经济收入,个人文化程度,职业等。

口腔卫生知识和健康意识:牙刷与牙膏的选择,氟化物的防龋作用,牙列(义齿)情况,牙菌斑,龋齿和牙周疾病等。

口腔卫生实践(行为与习惯):刷牙频数、方法和习惯,饮食习惯,个人嗜好(零食、烟酒等),其他口腔卫生习惯等。

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估:口腔健康的问题、影响、处理方法。

口腔保健服务利用与口腔健康教育:就医就诊情况,原因,次数,费用,结果,健康信息渠道,频数,希望与要求等。

(2)问题的难易度:提出的问题应有难易程度的差异,要有常识性问题,也要有比较深的问题。对于比较深的问题,可能回答不了或答错都没有关系,因为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将会改变人们的口腔健康知识、信念、态度与行为。经过再调查可以观察出前后的变化。如果问题都比较一般,以后再调查就观察不出经过口腔健康教育之后的变化。另外,要对某些专业词汇作简明通俗的解释。

(3)调查方法:在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问卷调查应尽可能采取集中自填

为主,当场发卷,立即回答,当场收卷的方式,不准讨论,在学校采取监考式答卷。在人群分散和文化程度低的地方,可采取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一对一的方式,在调查者得到被调查者确切回答后再帮助选填,但应尽可能地减少诱导性误差。

(4)质量控制:集中答卷时,往往容易出现漏题现象,可采取由调查者统一念题,逐题回答。对于有的被调查者不明题意时,可重读两遍,必要时可作与题意一致的解释,但不能诱导或暗示答案。问卷调查前,不要给被调查者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2. 针对不同人群,同学分组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要注意:

(1)让所有被调查者在答卷前应心情比较平静,不要在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例如,学生在较大的活动前(运动会,郊游等),节假日前和考试前。因为心情比较激动,全部精力均不在回答问卷上,多把填写问卷作为额外负担,对回答问题反感或漫不经心,造成回答问题误差大,不能真正代表本人所具有的口腔健康知识、信念、态度与行为。

(2)为防止问卷中某些知识性较强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被调查人群中提前传播,调查者不能单独泄露正确答案。即使对已回答完毕的被调查者,如果整体调查没有结束,也不能随意告诉正确答案。

3. 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在现场或回驻地应检查调查问卷的回答填写情况,发现漏卷(如漏题,选填不明确等)应及时补上,避免废卷,以便下一步的统计分析。

4. 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并将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5. 老师带领同学到社区公共场所开展口腔健康咨询活动。

【注意事项】

1. 在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活动中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方法。

2. 尊重对方,以朋友的方式而不是以教育者的面目与之交流看法和讨论问题。

【实习报告与评定】

1. 评定学生开展社会问卷调查的能力。

2. 评定学生分析结果拟写调查报告的掌握程度。

实习七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

-科普写作与讲演(3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

2. 熟悉口腔健康科普短文的写作和科普演讲的技巧。

【实习内容】

1. 撰写口腔健康教育科普文章。

2. 练习口腔健康知识演讲。

【实习用品】电教设备、牙模型、宣传资料等。

【实习地点】教室或实验室。

【方法和步骤】

1. 每位同学撰写一份口腔保健科普文章。

2.练习科普演讲。

1)掌握演讲技巧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态度、知识、经验、技巧、毅力。

2)演讲的设计:确定一个好标题;确定一个好提纲;设计好开场白;演讲结尾的设计。

3)优秀的幻灯片是演讲成功的重要因素:重图片轻文字;善于利用幻灯片模板;用图形化的图表显示数据。

4)每位同学以8分钟的时间作不同主题的科普演讲。

如下范围可供参考:

1)氟化物与龋病预防

2)窝沟封闭与龋病预防

3)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

4)保健牙刷与含氟牙膏

5)牙线和牙签的使用方法

6)保护六龄牙的重要性

7)牙菌斑的危害

8)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9)饮食营养与口腔保健

10)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如下题目可供参考:

1)智齿,想要爱你好难

2)老掉牙,老掉牙,老了未必掉牙;

3)幸福的晚年需要健康的牙齿;

4)牙与人共寿健且康无愁;

5)SOS--来自六龄牙的呼救;

6)把牙根留住;

7)“牙石”成长记。

4. 老师在本单元结束时作讲评小结。

【实习报告与评定】

1.评定学生科普演讲能力。

2.评定学生科普文章的写作水平。

【思考题】

1. 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

2. 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预防保健的关系。

实习八龋病预防

-窝沟封闭、非创伤充填及局部用氟(4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窝沟封闭的适应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初步掌握无创修复治疗(ART)的适应证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掌握并比较不同局部用氟方法的操作特点

【实习内容】

1. 示教窝沟封闭或ART充填并详细讲述操作要领。

2. 同学操作练习,掌握操作方法,体会操作要领,熟悉操作步骤(每人封闭或充填1~2颗恒磨牙)。

3. 总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中窝沟封闭或ART充填失败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

【实习用品】

1. 窝沟封闭剂、光固化灯和治疗盘(口镜、探针、镊子和棉卷)。

2. ART充填材料(玻璃离子粉、液,牙本质处理液),ART充填器械和树脂条、木楔。

3. 氟漆、氟凝胶或氟泡沫、托盘、棉球、小刷子。

【实习地点】社区或诊室和实验室。

【方法和步骤】

1. 确定受试者

(1)选择窝沟封闭适应证对象(最好是小学生),如果没有则由同学担当受试者。

(2)示教前调整好受试者体位(按牙体治疗要求),告之受试者窝沟封闭防龋的好处,嘱咐其配合医生临床操作的要求。

2.示教窝沟封闭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1)清洁牙面:在低速手机上装好橡皮杯或小毛刷,蘸上适量磨擦剂清洁牙面。注意不使用含有油质的清洁剂。清洁后水枪冲洗牙面并排唾。

(2)酸蚀牙面:清洁后的牙面即用棉卷隔湿,将牙面吹干后用细毛刷,小棉球或小海绵块蘸酸蚀剂涂布在要封闭的牙面上,酸蚀剂为含磷酸的凝胶或磷酸液,酸蚀面积应为接受封闭的范围,一般为牙尖斜面的2/3,酸蚀时间为30~60秒,注意酸蚀过程中不要擦拭牙面,因为这会破坏酸蚀牙面的结构,降低粘结力。酸蚀剂用量要适当,不要溢出到口腔软组织。

(3)冲洗和干燥:酸蚀后彻底冲洗牙面,这是封闭成功的关键之一。通常加压冲洗10~15秒,去除牙釉质表面的酸蚀剂和反应产物,冲洗后立即交换干棉卷隔湿,随后用压缩空气吹干牙面约15秒,也可采用挥发性强的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乙醚辅助干燥。要注意使用的压缩空气不能带有油和水。

酸蚀牙面干燥后呈白雾状外观。如果酸蚀后的牙釉质没有这种现象,应重复酸蚀。操作中要确保酸蚀牙面不被唾液污染。如果发生唾液污染,则应再冲洗牙面后重新进行酸蚀。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不能让被封闭者自行吐出隔湿用的棉卷或漱口。

(4)涂布封闭剂:采用自凝封闭剂时,每次封闭之前要取等量A、B组份(分别含引发剂和促进剂)调拌混匀,调拌时要注意掌握速度以免产生气泡,影响固化质量。自凝封闭剂固化时间一般为1~2分钟,通常调拌10~15秒,完全混匀后在45秒内即应涂布,因为此后自凝封闭剂进入初凝阶段,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故调拌涂布要掌握好时机,在初凝阶段前完成。

光固封闭剂不需调拌,直接取出涂布在牙面上,如连续封闭多个牙,注意取量不宜过多,光固封闭剂在自然光下也会逐渐凝固。

涂布的方法:用细刷笔、小海绵或制造厂家的专用供应器,将封闭材料涂布在酸蚀牙面上,注意使封闭剂渗入窝沟,排挤出窝沟内的空气,并放置适量封闭材料覆盖全部酸蚀牙面,在不影响咬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有一定厚度,有时可能会有高点,但2~3天就可自然磨去,若涂层太薄就会缺乏足够的抗压强度,容易被咬碎。

(5)固化:自凝封闭剂涂布后1~2分钟即可自行固化。光固封闭剂涂布后,立即用可见光源照射,照射距离约离牙尖1cm。照射时间则根据采用的产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

3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 1.口腔分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两部分。 2.口腔前庭:为牙列外围间隙,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马蹄形的潜在腔隙。 3.固有口腔的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4.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冠:分为临床牙冠和解剖牙冠,临床牙冠是指眼睛所看到的露于牙龈的部位;解剖牙冠是由牙釉质覆盖,显露于口腔的部分,是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牙根:由牙骨质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部位。 5.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6. 舌的前端为舌尖,上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 7. 舌乳头可分为以下4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8. 硬腭的骨质部分由两侧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组成,口腔面覆盖以致密的粘骨膜组织;软腭主要由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咽腭肌,悬雍垂,腭腱膜构成。 9. 正常乳牙有20个,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分别用Ⅰ~V表示。萌出时间:6~8个月,2岁半左右出齐,顺序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10. 正常恒牙有28-32个,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六龄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萌出时间:6岁左右,12~13岁萌齐。萌出顺序: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分别用1~8表示。恒牙的磨牙不替换任何的乳牙!替牙期:6~12岁。 11. 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其中一体为上颌骨体,四突即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2. 上颌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为3条薄弱线: 1)第一薄弱线——Le Fort 1型骨折,从犁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 2)第二薄弱线——Le Fort 2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 3)第三薄弱线——Le Fort 3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 13.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 14.咀嚼肌群包括: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 15.表情肌起自骨壁或筋膜浅层,止于皮肤。常见的表情肌有: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颧肌,笑肌等。主要由面神经支配。 16 面部的动脉有哪四条: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 17 颌面部静脉常分为深、浅2个静脉网。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上颌结节血肿与翼静脉丛有关。 18 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19 三叉神经分为三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上颌神经中与口腔关系密切的有:鼻腭神经,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下颌神经包括: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部神经。面神经分为五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20.与口腔关系密切的上述神经所支配的牙齿等为哪些? (一)三叉神经 1)鼻腭神经:分布于两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唇侧黏膜(1~3) 2)腭前神经:分布于尖牙,前磨牙,磨牙的黏膜等处(3~8) 3)上牙槽后神经:分布于第1~第3磨牙(6~8) 4)上牙槽中神经:分布于上颌前磨牙,第1磨牙颊侧等。 5)上颌牙前神经:分布于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唇侧等。 6)下牙槽神经:分布于下颌牙齿唇颊面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h1022 课程名称:专业实训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总学时:45学时 总学分: 1.5 学分 先修课程:混凝土学、建筑功能材料 后续课程:无 课程简介: 专业实训是建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平台上,是一门涵盖建筑材料,现代测试技术,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学的学科,它具有涉及学科范围广,涵盖知识面多,应用能力强的特点。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加强学校的本科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科学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选用教材: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伍洪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1]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周永强、吴泽、孙国忠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年2002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曲远方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总目标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安全制度,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学生了解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及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认真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加以分析,写出高水平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 材料基本性质实验(3学时) 通过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可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由于材料构造特征是决定材料强度、吸水率、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导热性及吸声等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对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2水泥特性实验(10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水泥的基本性质,包括水泥的细度检验、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水泥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粉体粒度粒形分析(2学时) 3. 混凝土用砂石性能实验(3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砂石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砂石筛分实验方法。 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10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及混凝土的配制,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密度测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 5.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2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超声波法,回弹法等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 6.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2学时)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预防口腔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前 言 口腔预防医学是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防治结合的原则而建立的一门学科,为口腔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全民健康,广泛开展口腔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并贯穿到临床各科的实际工作中去,是口腔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纲是按“三基”的要求,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编写的。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口腔常见病的预防,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保健,口腔医学实践中的感染与控制等。教学时数18学时,包括课论课12学时及实验课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动态。 预防口腔医学教学参考性时间分配表 课程内容 理论课 实验课 第一章 绪论 0.3 0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0.5 0 第三章 龋病的病因学 0.2 0 第四章 龋病的预防 1 0 第五章 氟化物与龋病 1 1 第六章 窝沟封闭与预防性充填 1 2 第七章 牙周疾病病因学 1 0 第八章 牙周疾病的预防 1 0 第九章 刷牙 1 0 第十章 口腔癌的预防 1 0 第十一章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1 0 第十二章 口腔健康教育 1 3 第十三章 口腔卫生项目管理 1 0 第十四章 口腔医学的感染与控制 1 0 合计 12 6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口腔三级预防 2、熟悉WHO规定的口腔健康标准 3、熟悉 2000年全球与我国口腔卫生保健目标 4、了解我国口腔预防医学的历史发展 5、21世纪口腔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教学内容: 1、口腔预防医学简史 2、口腔预防医学的工作原则及特点 3、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前景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常用龋病指数和牙周病指数 2、掌握龋病流行特征、影响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3、掌握牙周病流行特征、影响牙周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4、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和用途 5、熟悉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方法 6、了解口腔流行病的三种研究方法 7、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流行病学定义、作用和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 2、龋病流行病学 3、牙周疾病流行病学 4、口腔健康调查 5、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三、实习内容: 1、口腔流行病调查表的设计 第三章 龋病病因学

问答题--儿童口腔医学

1、先天性无牙症及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有那些? (1) 无汗型:A 缺汗腺,无汗少汗,不耐高温;有高热史 B 、缺毛囊、皮脂腺,皮肤干燥,多皱纹;毛发干燥,指甲发育不良 C 、口腔牙数极少,形小,距稀,圆锥形,无牙区无牙槽嵴,但颌骨发 育正常 D 、涎腺发育不良,唾液少,口干 (2) 有汗型:E 、毛发纤细,色浅,稀疏 F 、指甲有条纹,无光泽 G 、口腔表现:缺牙数目不等,畸形牙;或釉质发育不良;釉质薄 2、简述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1)、临床表现:①好发牙位:55,其次是4 |4。 ②大多同名牙对称发生 ③牙尖高1~3mm ,有髓角伸入 ④牙尖磨耗后,可见环状痕迹,中心为髓角伸入区 ⑤折断后常导致无龋性根尖周感染 ⑥X 线:根管粗,根尖呈喇叭口状 (2)、治疗:①牙尖低而且圆钝者,不处理 ②没有高的髓角着,可以分次磨除 ③预防性充填法;直接、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 ④有根尖感染者:根尖诱导成型术 ⑤根尖病变过大者,建议拔除 3、牙外伤后常规X 片检查有那些?X 线检查有什么作用? X 片有:根尖片/牙片;咬合片;曲面断层片 用X 片来了解:1、牙冠及牙根折断情况 2、牙槽骨、颌骨有无骨折和状况 3、牙周组织情况 4、邻牙、牙胚情况 5、牙根吸收及形成情况 6、乳牙及继承恒牙关系 7、陈旧性外伤有无牙根吸收及其吸收方式 8、可追踪预后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患牙 4、牙外伤的治疗原则? 1、消除咬合创伤a 、调磨早接触 b 、牙松动明显,有深覆合时——全牙列合垫 2、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a 、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 b 、不用患牙咬硬物 c 、临床上冷热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 3、定期追踪检查a 、X 片 b 、牙色 c 、自觉症状 了解牙髓根尖状况及时处理。 4、釉质面上龟纹的处理:氟保护漆 5、牙冠折断拌牙髓暴露的治疗原则? 1、 露髓孔小于1mm 同时外伤时间少于30min 可以直接盖髓 2、 局麻下活髓切断术 3、 外伤时间长,有牙髓炎症或坏死症状时——及时去髓治疗;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

最新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教案 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前言 口腔临床基本技能实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以疾病为主线,根据对疾病的认知过程,在同一层次从多个角度共同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扎实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基础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基本实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熟悉龋病、牙体病、牙髓根尖周病的检查、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确定口腔疾病诊疗计划的临床思路,为后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80学时。

参考书目 1.《仿真人头模实验室实验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自编教材,2007,3 2.《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主编:樊明文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附册》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5.《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Second Edition. James B. Summary Bylj.

目录 实验一仿真人头模的使用,口腔医师的术式、支点(与钻针切割硬物练习) -----------------------------------------1 实验二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 -------------1 实验三牙体牙髓病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2 实验四龋病损害及窝洞结构认识和分类,石膏牙Ⅰ类洞的制备 ---------------------------------------------------2 实验五石膏牙Ⅱ、Ⅲ、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六离体下颌磨牙Ⅰ、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七离体下颌第一双尖牙Ⅱ、Ⅴ类洞制备 ----------4 实验八仿头模上上颌磨牙Ⅰ、Ⅴ类洞制备 ------------4 实验九仿头模上下颌磨牙Ⅱ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一盖髓术,常用粘固粉的调制应用,窝洞垫底,银汞合金充填术 ---------------------------------------------6 实验十二仿头模前牙IV类洞的制备及钉固位、树脂粘接修复术 ---------------------------------------------------6 实验十三髓腔解剖、开髓法、离体牙开髓术,干髓术 --7 实验十四离体前牙、前磨牙根管预备 ----------------7 实验十五离体磨牙根管预备 -----------------------8 实验十六离体牙根管充填 -------------------------8 实验十七牙体牙髓常见病临床病例展示----------------9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1.混合牙列期: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 4.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6.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乳头状瘤等,对于这些肿瘤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灼痛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性、自限性 8.揭皮试验阳性:天疱疮时,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的现象 9.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10.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的特定形。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 1.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2.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3、颌面部为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上1/3为(颅面部)。颌面部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颌面部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是人体(形态美)和(表情)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交叉的部位。 4、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划分是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8、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庭)。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因此(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及(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故有口腔的表面形态。 9、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软腭),下为(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10、口底由(舌系带)(舌下肉阜)组成。 11、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组成。 1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3、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分布。舌的运动系由(舌下神经)支配。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舌尖部)对甜、辣、咸味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新闻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采写编实训教程》这门课的目的。 2、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采写编实训教程就是将新闻采访写作与报纸编辑结合起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综合训练和增强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报纸编辑能力,在“新闻”二字上下功夫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否能准确了解开设此门门课程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采写编实训教程 采:是新闻采访写:是新闻写作编:是报纸编辑 第二节怎样学习采写编实训教程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二、什么是新闻写作 三、什么是报纸编辑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采写编实训教程 2、怎样学习采写编实训教程 第一章新闻和新闻工作者 【教学目的】 1、让同学了解什么是新闻,掌握新闻的定义。 2、了解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3、明确新闻工作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重点难点】 在现实生活中辨别哪些是新闻并积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相应素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关于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有160多种说法。本节将主要介绍两种观点。 第一是: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二是: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一文中明确指出:“写新闻就是写故事,更具体地说,是写人的故事。” 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关键:强化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1、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和宣传四项基本原则。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二、业务素质 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很强的新闻业务素质,包括六大能力。 三、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新闻工作者所有素质的“基石”。作为新闻工作者其文化素质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 1、语文知识 2、专业知识 3、一般知识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重点归纳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梳理总结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 4、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5.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6..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部位的特点。 1)乳牙牙根吸收面的根管孔周围为数不少的吸收窝及长短不一的成牙本质细胞浆突,根管孔附近有数个小孔,其壁由螺旋状排列的牙骨质粒所形成。2)牙本质吸收面由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吸收窝所形成。吸收窝互相重叠,其间见散在牙本质小管的开口。吸收面较平滑,基质纤维结构不清,断端之表面稍突。3)牙骨质吸收面的吸收窝较牙本质吸收面少而小,为圆形。吸收窝底可见残留的牙骨质粒。4)乳牙牙根吸收近颈部时,颈部部分釉质吸收。吸收面可见吸收窝较深,釉柱体凹陷,柱体边缘部突出。 7. 乳牙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3)辅助发音(4)有利于美观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教学文案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 08口腔 jojo 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的概念可整合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 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WHO 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 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之和 b.龋面均=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面之和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受检人数患龋病人数×100%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 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受检人数 发生新龋的人数×100%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 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实训课程教学大纲4.2

《数控编程与实训》实训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控特别是计算机数控的基本原理及数控机床的体系结构,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数控程序的编制及数控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让学生充分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有关操作,并具备加工中心机床操作、编程的一般知识,学习结束后需通过相关的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证书的考核。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1、了解CNC的基本原理、机床的体系结构、加工零件的一般过程; 2、掌握数控程序的基本格式及数控机床的有关概念; 3、熟悉数控车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 4、熟悉数控铣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 5、具备加工中心机床的有关知识 6、熟悉相关的CAM软件并用于加工的实际。 (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 1、能熟练地用于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的操作调整; 2、对于车、铣床,能根据所给零件图熟练地进行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直至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其操作时间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范围内; 3、能熟练地加工中心机床进行编程和操作; 4、能实现CAM程序与数控系统的顺利连接。 (三)素质结构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初步掌握普通机床的结构设计和加工操作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已进行或正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实训、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与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有:《数控加工实训》和《数控自动编程》,《数控加工实训》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高级层次,以本课程为基础,通过实训教学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数控自动编程》与本课程联系紧密,本课程重在数控技术基础和手工编程,而《数控自动编程》单纯于计算机自动编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口腔医学培养计划2010.12

口腔医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具有从事口腔医疗、预防保健、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合作。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并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二)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相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诊疗技术。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熟悉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5.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 6.熟悉口腔急、难、重症的诊疗程序。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专业技能要求 1. 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和规范书写病历。 2.掌握口腔医学临床基本技能,包括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等的基本技能。 3.能够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初步的诊断处理。

4.具有口腔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技能。 5.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交流表达技巧。 6.具有提供咨询和向病人及家属提供确切信息,以提供其同意采取某项诊疗措施的决定。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水平。 9.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 10.具有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的自觉再提高潜力。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可提前一年毕业,最长不超过6年。 四、主要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一)医学基础实验: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实验。 (二)主要专业技能实训: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等。 (三)临床实习:毕业实习46周。其中内科见习2周、外科见习2周、口腔内科13周、口腔外科12周和口腔修复13周。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最低总学分必须达到146分(包括课内教学和实践环节)+ 4学分,其中4学分为课外学分。 七、教育活动时间安排表 见表一 八、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见表二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见表三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1.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 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 基底结节。 3.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4.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这是 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5.年轻恒牙(young permanent teeth):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 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6.新生线(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环境与营养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 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低矿化横线,称发育停止线,~。 7.上皮珠(epithelial peal):新生儿口腔的牙槽粘膜上可出现一至数个白色米粒大小的球状物,这 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称为上皮珠或马牙子。不必做处理,可自行脱落。 8.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 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9.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 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III和下颌III、IV之间的间隙。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生理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10.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为末端平面 11.丑小鸭阶段(ugly duckling stage ):由于恒切牙初萌时体积大,歪斜不齐,加之刚萌出的恒切牙 牙冠与儿童面型、相邻乳牙、牙弓不协调,故称此阶段为丑小鸭阶段。 12.剩余间隙(leeway space):乳牙侧方牙群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二者之差称~。上颌0.9mm,下颌 1.7mm。剩余间隙的存在有利于第一恒磨牙在侧方牙群替换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特别是末端平面 垂直型和远中型关系的儿童,可以利用剩余间隙前移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13.牙齿发育异常(dent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 常、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 14.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是指位于前磨牙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的突起。好发牙顺序:下颌第二 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 15.牙内陷(dense invaginatus):为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 致。多见于上颌侧切牙。临床上分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 16.过大牙ma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三磨牙)、过小牙mi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侧切 牙和下颌第三磨牙)

口腔医学考试重点

口腔医学 题型:填空——20分 选择——30分 名解——10分 简答——40分 1.在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周的口腔前庭两部 分。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2.牙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 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 3.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 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成为混合牙列期。 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位置较深。自颈动脉分出,向内前方走行,经下颌骨髁突颈部内 侧至颞下窝,分布于上、下颌骨和咀嚼肌。行颞下颌关节区手术时易伤及该动脉,应特别小心。 5.口腔检查常用的器械为:口镜、镊子、探针及其他(如挖匙)。 6.牙髓活力测试:临床上常用牙髓对温度或电流的不同反应来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患病,病 变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正常情况下,牙髓对20℃~50℃之间的温度刺激不产生反应。一旦发生炎症,则对温度刺激反应敏感;如发生变性或坏死,则反应迟钝或消失。 7.X线牙片检查又称根尖片,为临床最常用于牙影像检查的X线片,是口腔颌面部应用最 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层摄影,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又称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 8.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刷牙、漱口、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 9.龋齿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临 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10.龋齿的病因:①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②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③敏感的宿主;④在 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这是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11.四环素牙初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 深灰色。四环素还可在母体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比恒牙着色明显。四环素牙对牙的影响主要是着色,有时也合并釉质发育不全。 12.牙隐裂临床表现:表浅常无明显症状,较深时则遇冷热刺激敏感,或有咬合不适感。深 达牙本质者,多有慢性牙髓炎症状,有时也可急性发作,并出现定点性咀嚼剧痛。13.急性牙髓炎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临床表现:①疼痛剧烈,疼痛性质具有下列 特点:自发性阵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②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填充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③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④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⑤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1.乳xx 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 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 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 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处突出明显、颈部 收缩等特点4)大小: 以同名牙相比,xx 比xx 小5)排列: 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xx 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 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 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xx 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

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 2 个根管。 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 3 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 1 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 下颌乳磨牙通常为 3 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 4 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 2 个根管。 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 3、4 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xx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 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5.xx从哪些部位吸收,怎样吸收。 吸收由牙骨质表面开始,广泛地向牙本质进展,渐渐涉及髓腔。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的舌侧面开始,由于后继恒牙牙胚向合面和前庭方向移动,渐达乳牙根的正下方,使乳牙牙根呈横向吸收。乳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内侧面开始,斜面状地吸收。 下颌乳磨牙多为远中根比近中根先吸收,上颌乳磨牙之颊侧远中根和腭根比颊侧近中根易吸收。 6.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部位的特点 1)乳牙牙根吸收面的根管孔周围为数不少的吸收窝及长短不一的成牙本质细胞浆突,根管孔附近有数个小孔,其壁由螺旋状排列的牙骨质粒所形成。 2)牙本质吸收面由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吸收窝所形成。吸收窝互相重叠,其间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实验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s 2.课程编码: 01000102 3.课程类别:基础独立设课 4.课程要求:必修基础实验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课程总学时:总学分: 7.实验学时: 51 学时总学分: 1.5学分 8.应开实验学期:第 2 学期至第 3 学期 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 与计算科学。 1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11. 编写人:徐子湘俸永格编写日前:2005年9月1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是 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本实验课程需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 (2)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 2、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乳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2个根管。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3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1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下颌乳磨牙通常为3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4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2个根管。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3、4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 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