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部分答案及详细解析(高清)范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部分答案及详细解析(高清)范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部分答案及详细解析(高清)范文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

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C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A、D与当时的史实不符,而B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

解析2:本题以董仲舒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西周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C。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儒学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本题解答关键在于理解题意,题干明确强调: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

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由此可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历史影响在于形成了儒家思想天下“大一统”的文化心理认同。C正确。

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5题)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图4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D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意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货币的使用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不具备保值价值,只有在经济稳定的情况才能作为一种流通交换的符号使用,在动荡不稳的时期,纸币的使用会受阻。因此从图中我们获得正确信息是D.ABC在图中不能获取该信息。

解析2:解答本题时应充分解读图片中的信息,包括文字、地区类型等,结合题干中关键词时间和货币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

发展。意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货币的使用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不具备保值价值,只有在经济稳定的情况才能作为一种流通交换的符号使用,在动荡不稳的时期,纸币的使用会受阻。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C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D 项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项为正确选项。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成就。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江南农业得到开发,商品经济较为活跃,经济发展相对稳定,D正确。黄河流域不少城市毁于战火,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黄河流域经济水平高于南方,A不正确;河西走廊是在十六国时期得到开发,但不是发展最快的地区,B不正确;C与图示内容无关,应排除。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3.C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A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解析2:选C。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

力。解答本题时应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理解分析材料大意,其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君主统治,具有鲜明民主启蒙色彩。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对黄宗羲的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纵然天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是非作为判断标准,而应当在学校公议事情的是非。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孙中山继承了其本质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中华先贤关于“天下为公”的思想。国人对“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因孙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

4.(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7题)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4.B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损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A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D

与当时雅典的史实不符。

解析2: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苏格拉底的生活时代即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体现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 项不符合史实。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损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故选B项。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苏格拉底是与古希腊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本题中“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一句,表明苏格拉底在捍卫自己的思想自由,B正确。

5.(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8题)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5.D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运动。从材料信息看,文告是要鼓励农民参与革命,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AC 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巴黎公社运动中没有建立工农革命联盟。

解析2:本题以巴黎公社为切入点,考查巴黎公社运动,体现了高考注重周年热点考查。全面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是关键,并结合巴黎公社的有关活动分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

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从材料信息看,文告是要鼓励农民参与革命,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和失败原因的认识。巴黎公社在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但并未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C不正确。巴黎公社是一次孤军奋战的城市武装起义,它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也未能发动广大农民,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由此排除A、B。从发布文告的内容来看,是希望得到农民的支持,故D正确。

6.(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9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6.A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天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2000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在国人心中基本没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其政权缺乏理论根基和群众的广泛支持。据此可知A正确。

解析2:本题考查天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2000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在

国人心中基本没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其政权缺乏理论根基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应明确太平天国运动仍属于农民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难以摆脱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文化政策变化原因。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筹,从根本上来说,是为政治服务的。由此联想到,太平天国由反孔到尊孔的变化,也是出于其政权需要。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以宣传拜上帝教发动群众,矛头直指以孔教(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清政府,但后期则要求学尧舜,遵孔孟。前后变化说明,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7.(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0题)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7.A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的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BCD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不占主要地位。

解析2:本题考查“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解答本题时应关注“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分别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力量以及斗争方式等。“公

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的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选A项。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思想文化对社会运动的影响,考查知识点是“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1895年,维新派康有为等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清政府,提出拒绝《马关条约》;迁都内地;练兵抗战;变法图强。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人赴京,后世因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这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的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说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已广泛觉醒,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A正确。

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1题)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8.B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从题干材料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B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

解析2: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从解答本题时应结合时间“1900年”可判断属于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指中央政府,张之洞等代表地方势力,“东南互保”表明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企图分裂中国。《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综合题干材料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选B项。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时间信息表明是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地方官员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这足以说明北京的清政府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由此可知,B正确。A、B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

9.(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2题)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图5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9.D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解答本题关键是注意图中文字信息与图片自身信息的结合:直接投资在图中体现在世界各地,并通过此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D正确。ABC单纯从本图片中不能获取该信息。

解析2: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完整的解读图片中的信息,包括数字、文字、类型等。材料提到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均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C两项只解读了材料的部分信息;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只产生一定影响,B项说法错误。把图中文字信息与图片自身信息的结合:直接投资在图中体现在世界各地,并通过此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D正确。故选D项。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从示意图的内容看,欧洲、日本、美国直接投资(资本流动)覆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且,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单一出口商品国家的贸易处于入超地位。由此可知,资本流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D正确1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3题)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10.A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八字方针。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BC 表述与史实不符,D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

解析2:本题考查八字方针。解答本题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时间“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A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 项为正确答案。B项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C项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合史实。D项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解析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962年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大搞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中央发文进行调整,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A正确。

1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4题)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11.C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题干中规定来看,它强调的是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的浮动比率,重在调动企业发展效益;再结合所学知识颁布该规定的背景是当时公有制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因此选C.ABD的观点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

1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5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12.B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

解析2: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

解析3: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都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B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

1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

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13.(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0分)

14.(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

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4.(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15.(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5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

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15.(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5分)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

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10分)

16.(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6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16.(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

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17.(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7题)(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图12

(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8分)17.(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

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7分)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8分)

1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8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

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

18.(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8分)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7分)

(完整版)2019高考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领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 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8.表 表1是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的错误 1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河南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河南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共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读图1,完成6~8题。 图1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北京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北京高考文综历史卷(解析) 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解析:B 项错误是“中西交通起点”及“楚文化具有明显的西域特征”,这与事实不符。C项与本题资料的事实不符。D项从本材料无法得出“楚国与西域有广泛交流”,更得不出“生活方式趋同”。A项符合题意,故正确。 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解析:A项“百家争鸣”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已结束,《汉书》形成于东汉。B项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代久远,与东汉《诗》、《书》位列官方史书没有直接关系。D项无关。C项正确,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导致后代《诗》、《书》位列官方史书的主要原因。 14.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夕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解析:A项错误在于该材料得不出“官府垄断茶利”及“商业环境恶劣”。B项得不出“农产品“减少”,货币使用率“高低”。D项题意无关。C项反映出张咏知县的做法,反映出内心固守的“重农抑商”思想。故正确。 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解析:A项错误在于“仅作为”、“不参与”政事与事实不符。B项本材料无法得出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C项与事实获得“票拟权”不符。尽管内阁掌握“票拟权”,但是仍需服从君权的需要,该材料反映出皇权“至上”,故D项正确。 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2015年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北京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1、2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图2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B、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B、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第6-8题 6、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 B、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7、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禹王谷、铁塔公园 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 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 8、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图3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9、10题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

2015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Ⅱ

2015·全国卷Ⅱ(历史) 24.O1、O2[2015·全国卷Ⅱ]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4.C[解析] 本题以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与现实政治不相适应,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适应了政治需要,故A项错误;B项与孟子和荀子等儒家学者的主张矛盾,儒家学者不反对变革,他们反对的是现实政治与其政治理想不同;D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儒家学者是借古人之口,倡导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理想。故答案为C项。 25.A2[2015·全国卷Ⅱ]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申明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5.A[解析] 本题以汉宣帝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这体现的是帝王与地方的优秀官员共同管理国家,故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分权问题,故B项错误;C、D两项本身不符合史实。 26.H1[2015·全国卷Ⅱ]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26.C[解析] 本题以经济重心南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古代经济的核心部门是农业,海外贸易只不过是封建经济的补充,与农业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农业技术的革新,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主要侧重于商业方面;B项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必然联系。 27.H2[2015·全国卷Ⅱ]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7.B[解析] 本题以明朝迁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突出的角度是迁都北京有利于对全国各地的掌控,解题角度是“客观上”。明朝时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统一,故A项错误;巩固国家统一有助于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故B 项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明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的格局没有改变,排除D项。 28.J1[2015·全国卷Ⅱ] 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 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2017年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本部分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4分)(2017?北京)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第1题.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 2.(4分)(2017?北京)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12分)(2017?北京)如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5题. 3.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4.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5.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8分)(2017?北京)如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8.(4分)(2017?北京)如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 副本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12.图6为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它们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以上文物信息反映出 A.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 C.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13.文学折射时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图6 B.《离骚》抒发了作者优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 D.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 14.图7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 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 A.官营手工业渐衰落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C.商品经济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15.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16.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颅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 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 D.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与时俱进

17.图8漫画题目是“在中国商店里的日本人”。图中日 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 中“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体现此意图的是 ①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 ②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③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④日本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国际风云变幻万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一根“定海神针”,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的关系。被喻为“神针”的是 A.“一边倒”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D.“一国两制”构想 19.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20.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意大利和欧洲中部一些自治市的法典中,以解决自身的法律缺陷,罗马法的程序规则被整理并引入法庭中。这些现象出现源于罗马法 A.是成文法,有利于按律判决和量刑B.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罗马国家的兴衰 C.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的既得利益D.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 21.图9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年北京卷文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图1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千米B.200千米 C.500千米D.2 000千米 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图2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 读图3,回答第4、5题。 4.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4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

6.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A.黑B.青C.港D.黔 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 图6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第8题。 8.该图体现

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

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详解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祖涛 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 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解题分析】据已知条件,2010年该企业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为132元。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32÷(1+20%)=110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该企业2011年总产量为10×(1+10%)=11万件,则商品价值总量=11万件×110元/件=1210万元。故本题答案为C。 13.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 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相关知识。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销售相同品质的产品,知名品牌能够比一般品牌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品牌的溢价能力。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能力强大,但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品牌溢价能力弱,因而一些企业宁愿选择为世界知名品牌代工以获取加工费。因此,要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利润,必须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故A项符合题意。核心技术是企业品牌的重要支撑,但中国企业能够代工,显见技术能力并不弱;且企业盈利除了需要先进技术,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故B项不选。C说法片面,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从目前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仍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尚未达到品牌竞争层次。D项明显错误,试题材料充分说明,强大的制造能力并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 14.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 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word完整版)2019年北京卷文综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 分) 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 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 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史记》 14 ?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 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 ?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 ?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 ?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 ?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15 ?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 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16. 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A .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 .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 .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17. 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A .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 .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 .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 .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 18.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 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政治协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C.①③D.②④ 19. 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 .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0. 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A .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 .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 .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201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含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1,回答第1-3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读图3,回答第5题。 5.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6.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7.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第8题。 8.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6,回答第9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地理部分(高清解析版)概要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答案:B C 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第1题,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第2题,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C D A 解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第3题,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第4题,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第5题,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读图1,完成6~8题。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图4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高考试题文综历史(北京卷)含答案详解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第12、13题。 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武帝将全 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 地方。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 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 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时间的掌握。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 项。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 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进过程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主张君民共主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故排除;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排除;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故排除;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8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第1题。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 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2.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5题。 3. 据图可知, 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4. 该区域 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5. 芒种至小暑期间, 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 D.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图4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新,耕地、牧草地 B.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 内蒙古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