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浅谈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认识

【摘要】:德国现代主义设计是设计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德国在世界上的设计地位已变得举足轻重。其时其影响力已几乎遍布全球。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独占鳌头。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历程包豪斯乌尔姆设计特征功能主义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

的运用;新的形式― 反对任何装

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

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

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

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干木材、

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大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但现代主义由于遭到欧洲独裁政权的迫害,于三十年代以来开始在欧洲迅速衰退。1933年纳粹强行关闭了重要的德国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但是包豪斯设计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它第一次系统地探索和验证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1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历程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

实践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这一阶段的德国现代设计思想既是德国的,也是世界的,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

1.2.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

功结合,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

并大力推行" 系统化设计"思想。德国

的产品到处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

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

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1.3.六七十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布劳恩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如汉斯.古格洛特、迪特.兰姆斯等把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的设计的人体工学原则、理性主义原则、系列化设计思想体现在产品设计之中,影响到的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既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企业的设计。

1.4.八十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德国设计在美国的"有计划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的影响下,一些德国公司也放弃了德国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刻板、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新潮的产品来,以在世界市场上与美、日产品进行竞争。

1.5.德国统一后,由于前德国企业设计相对落后,大部分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中工作,负责为全国企业进行设计,是计划经济下刻板的设计模式,很难跟上市场的发展,因而德国设计又面临改造原**德国企业的设计体系,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更大挑战。

2德国现代设计特征

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

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

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

方法。

2.1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

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

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1] 包豪斯

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2.2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3年在德国的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

并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

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德国艾科灯

具公司的总经理容根?马克曾说:

“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不

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

这个和那个方面受到了乌尔姆传

统的影响。”这足以证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探索对于世界设计的影响。而德国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则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计

学院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设计准则。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是这种设计精神的代表人物。

3德国的功能主义设计

德国并不是功能主义的发源地,它进入德国的时间至少可以上溯至1806年前后,通过一位曾在魏玛大公国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康塔的努力,法国建筑师迪朗《简明讲义》的德语版本在那一年得以发行。[1] 但是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开始发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扩张的时候,这种思想才通过少数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宣传对建筑和工业设计产生影响。

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几代德国设计师对于责任感的高度重视。德意志民族是一个极富原则性和责任感的威武的民族。在设计中他们同样地贯穿着“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学原则”、“功能主义原则”等。德国产品设计理性化极强;功能

和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庄重而不张扬的外型;

素雅的色调(以黑色、灰色为主要色彩,配以

极其理性的装饰线条)。

德国的产品设计由于在外型及色彩方面的

机器化特征,使得其在这种绚烂、奇异的工业

产品面前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德国制造”

更被认为是“价格便宜而质量低劣”的代名词

[3] 由此,在德国出现了这样的争议:“到底是要功能还是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国内的一些新兴设计公司和一些私人的小型设计公司开始以形式主义作为设计的原则进行探索。青蛙设计公司的宗旨是追寻新潮设计。但从另一个层面讲,它虽然打破了德国刻薄、理性的角度,但又不能代表德国的核心和实质。

青蛙公司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了多种造型新潮的工业产品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德国公司开始采用一种折中的方法来解决这种矛盾:一方面,以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为欧洲和本国市场设计工业产品;另一方面,以国际主义的、前卫的、商业的原则为广泛的国际市场设计工业产品。

结语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德国的设计开创了设计史上的新纪元,把设计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德国的工业设计以严谨的造型,可靠的质量,高度理性化的美学特

征,体现了工业化特有的时代气息。而平面设计则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吸引着世人的瞩目。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李乐山著《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 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一方面,“生态主义”为60~80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形成了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 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计手段日益丰富。 3、现代哲学的启迪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意义”,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在纳粹取得政权之后,德国这批现代设计的先驱都基本移民到美国,从而在美国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和兴盛,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 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很大的发展,1953 年联邦德国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所学院得到斯图加特市政府的支持,从50 年代到1968 年关闭为止,迅速完善了设计教育的体系,提出理性设计的原则,与企业联系,发展出系统设计方法,形成了所谓的“乌尔姆哲学”,它的作用有如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德国著名灯具公司艾科(Erco Linghting Company) 的总经理克劳斯?容根?马克(Claus -urgen Maack)曾经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甚至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或者那个方面受到乌尔姆传统的影响。到底是德国传统形成了乌尔姆,还是乌尔姆传统铸造了德国设计品味,这个问题迄今依然是理论家争议的主题之一。 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Braun)。这家公司早在50 年代就已经开始与乌尔姆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设计交流关系,它的设计人员,比如汉斯? 古格洛特(Hans Gugelot)、迪特?兰(Dieter Rams)都与学院有密切的教学关系,他们建立了把学院的思想灌输到布劳恩产品设计的渠道,在设计中灌输了乌尔姆强调的人体工程学原则,从而发展出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的产品,影响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继而影响到其他西方国家的设计。现在的工业设计,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的产品,都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人一机适应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乌尔姆一布劳恩体系的成功。促进这个原则的最主要人物就是布劳恩公司的设计领导迪特.兰姆斯。 兰姆斯不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家,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 gute form,是德国设计理论的先驱赫尔曼?穆特修斯H.Muthesius提出的),造成整整几代德国设计家对干设计责任的高度重视,因而,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对他们来说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与其他西方国家常常出现的那种在商业压力下放弃设计基本原则的情况大相径庭。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杰罗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德国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同一个人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比如克鲁博公司(Krups)、艾科公司、梅里塔公司( Melitta)、西门子公司等等。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德国的企业在80 年代以来面临进人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的设计虽然具有以上那些优点,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设计在以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造成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新形式产品面前,已经非常困窘了。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以为企业提供能够与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国家的设计进行竞争的服务。其中最显著的一家设计公司,就是上面提到的“青蛙设计”。这家公司完全放弃了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

在二十世纪初期,随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产生,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世界围所奉行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把多数的普通大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只是认为设计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当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以及欧美国家的“新艺术运动”都把定位于为权贵服务的精英主义。后来在欧美国家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在这一次带有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德国的设计发展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 引言 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3年在德国的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德国艾科灯具公司的总经理容根?马克曾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和那个方面受到了乌尔姆传统的影响。”这足以证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探索对于世界设计的影响。 而德国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则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设计准则。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是这种设计精神的代表人物。 德国的功能主义设计 德国设计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中的特色,并反复提倡“优良造型的原则”(即著名设计家穆泰修斯及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理论精髓及设计准则),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几代德国设计师对于责任感的高度重视。设计中的理性原则、人体工学原则、功能原则对于他们而言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绝对不会因为商业的压力而放弃。德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the Ulm Institute of Design)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 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德国人一向把设计看作是社会工程的工具,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为国家、国民的利益服务,而不仅仅是商业利益。何况现代主义在德国开始时,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明确提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和目的,这个设计宗旨到美国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单纯的商业推广工具。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包豪斯式的试验中心,把设计作为一种为国为民的学科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德意志民族和联邦德国物质文明总体水平的目的。这种努力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的直接动因。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Otl Aicher,1922年)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年)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 马克斯·比尔长期在瑞士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是战后平面设计影响最大的一个设计师,他具有和格罗佩斯一样的雄心大志,要把这个学院办成联邦德国最杰出的设计教育中心。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有些理论家把这个学院的影响作用与

西方现代设计史

西方现代设计史 1.朱铭、荆雷合着《设计史》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时代设 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2.王受之着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综合地、分门别 类地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3.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博览会,暴露出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 要的装饰上就是一种罪恶”的缺点,从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的先驱。 5.威廉·莫里斯设计的《乔莎集》,被誉为书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6.朱尔斯·谢列特,“现代广告之父”。 7.“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主张设计师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为装饰 纹样,取消直线,代之以流畅、纤细而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 8.“现代之家”:①.朱利·梅耶-格拉弗②.阿贝尔·兰德利③.保罗·佛洛特④.毛里斯·迪佛雷 纳。 9.“六人集团”:①.亚历山大·察平特②.查尔斯·普伦米特③.托尼·塞尔莫斯汉④.赫克 托·基马德⑤.乔治·霍恩切尔⑥.卢帕特·卡拉宾。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师的重要人 物。 11.“格拉斯哥四人集团”:①.麦金托什②.玛格丽特·麦克唐纳③.费朗西丝·麦克唐纳④.赫伯 特·麦内尔。从事家具、彩绘玻璃和平面设计等设计工作,他们的设计主要采用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纹样作装饰,具有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特征。 12.安东尼·高蒂,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风格:折中主义。 13.彼得·贝尔伦,德国工业同盟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14.荷兰风格派: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 素。 15.里特维德,“红蓝椅”。 16.1919年,德国包豪斯建立,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宣言: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 工艺技术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 17.意大利着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18.雅各布森,是一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作品:“蚁”椅、“蛋”椅、“倚者 椅”。 19.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来“少则烦”。 一、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①.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②.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使用目的,注重社会功能 ③.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设计灵感和素材 ④.反对现代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用手工技 艺。 二、威廉·莫里斯的艺术设计改革思想和艺术设计美学理论: ①.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工业生产 ②.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认为哥特式的手工也是纯真的,毫无造作的 ③.提倡艺术设计“回归自然” ④.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结合,设计出实用的艺术产品,主张“纯艺术”与手工艺术之间的关系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doc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 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 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

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摘要: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全文共分为四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这一点从西方建筑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其建筑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hughes)所谓“穷人没有设计”。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尽管这个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但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相一致的。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包括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也包括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阶级社会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关键词:比较;区别;单纯追求 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像在1910年,格罗佩斯就开始提出探用工业手段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为大众的住宅,同时也提出构件的建筑方法的设想。还有一位现代主义大师,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公寓就是明显的功能主义的,六个面,反装饰的。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公寓。 后现代主义设计一种具有明确宗旨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首先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建筑的思想体系和设计方法,决定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先表现在建筑设计上,而后再影响到其他领域。其方式一是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股发展的潮流和一种时尚的象征,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则是这一时尚的代表,同时又跨越了设计领域的界线,成为其他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二是建筑师认为产品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同样投入极大的热情,从而带动了其他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 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运动。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中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中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1.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一、卓越的科学功能1、合理的尺度与构造灯具的首要功能是照明,必须具有实用性。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尺度和结构,都是根据其实际功用确定的。首先从造型尺度来看,不同灯具造型尺度的制定,是以使用方式的不同为依据。至于夜间行路的手执行灯、提灯等等,其造型尺度都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2、巧妙的环保功能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十分注重环境保护,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汉代的座灯大多设计有导烟管,并于灯体内贮入清水。这是汉代青铜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二、独特的艺术语言1、优美的三维空间造型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题材大多模拟人物、动植物的形象,我们称之为象形造型。这类作品的造型生动,形象优美,造型手法、简练,体现了大气、朴拙的风格,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反映了当时人们高度的艺术审美思想和高超的三维造型表现能力。2、华丽的青铜材质装饰“错彩镂金”是汉代青铜灯具装饰的集中体现。青铜作为灯具的制作材料,其材质本身就具有雍容华贵之感,再加上精美的装饰,则更显富丽。装饰手法上除雕纹之外还运用了漆彩绘、错金银、鎏金、透雕等多种工艺,刻意表现出灯具的华丽高贵,反映了宫廷贵族对青铜灯具这一贵族专用品在装饰审美上的基本取向。三、深厚的文化内涵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设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文化氛围和审美风尚的烙印。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之所以大多是象形的,是因为它寓寄着丰富的意蕴和深厚的内涵,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化特征。青铜灯具的象形造型艺术,从对自然形态的表层模拟发展到象形寓意,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汉代民族文化精神观念的物化载体。2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中国瓷器艺术的最高峰。宋代瓷器的发展可以说是瓷器的全盛时期,无论是造型、装饰以及釉色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可谓古代陶瓷工艺的最高峰。由于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开发经济新领域,重视手工艺,全国出现了很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瓷器是商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瓷窑集中地本真也成了繁荣的市镇。并且宋朝廷重视海外贸易,把瓷器列为重要的商品大量输出,促进了海上航路的发展,以及中外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综上原因造成宋代瓷器发展为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宋朝瓷器的造型种类多,变化多,美观实用,式样新颖,丰富多彩。有的均匀秀美,有的轻盈俏丽;民间瓷窑的作品具有朴实大方,经济耐用的特点,即从实用出发又兼顾到审美要求,许多好的造型延续到后世烧制,赢得人们的喜爱!有的器物每一种类型就有许多的样式,实用又美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宋代的瓷器装饰纹样,造型多变而为之一新,题材丰富、构成形式自由活泼,常用的装饰内容是为人、神、兽。人物纹中婴戏、自然风物中山水也是常见纹样。还有利用窑变,釉裂、流釉等可控烧制技术表新自然装饰新的装饰方法。在瓷器史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地。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对外贸易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瓷器产量大增,名窑倍出,如北方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窑系。还有在宋代就著名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宋代陶瓷工业的生产规模大,产品数量多,窑口遍布东南西北,延续时间长,是我国封建社会瓷器发展的最高阶段,其艺术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3.唐代金银器设计的艺术成就。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绚丽的瑰宝。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表现出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形式多样等特点。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内容广泛,最主要的是写实装饰图案的应用。写实图案包括动物”植物和其它三类,纹样优美,形象生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殊含义。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造型气韵生动,动态优美,装饰感强。以龙为例,由于龙是皇室的象征,所以工匠们对龙的刻画也更为精心和讲究,特别是盛唐时期龙的形象。这个时期,龙的形象常常塑造成硕头、长角、虎口、鹰爪、莽身,集各种动物特征与一体。无论头部、躯干、肢爪均表现出龙腾空遨游、穿云破雾的气势和强大的威慑力。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加工技术亦即复杂精细巧妙。在当时,就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从出土的唐代金银器可以看出,装饰工艺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准,有些还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些技艺不断发展的同时,政府机构也对金银器的制作大力支持。在唐初期,西方的工艺品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视觉冲击,这些器物的欣赏使用多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人们不可能去接受那些不适合生活情趣或审美要求的事物。于是工匠艺人们通过了解外来商品文化,又从传统文化中移植作品,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于是,唐金银器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鲜艳夺目一朵奇葩。同时也使中外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唐代的工匠以其惊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手艺,描绘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画面,将唐代装饰艺术推向高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4.为什么说清代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古代设计的衰落。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然而封建制度极度衰落。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知识讲解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 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一方面,“生态主义”为60~80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形成了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 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计手段日益丰富。 3、现代哲学的启迪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意义”,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

29 有“德国工作联盟”和“包豪斯”传统的德国,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相继兴起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第一次成了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在这一次带有民主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本国的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一百多年以来,从泽姆佩尔开始,经过德国工作联盟和包豪斯直到乌尔姆造型学院,德国的现代设计完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这些先驱者们满怀热情地为现代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建立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的理论和教育体系,并创造出卓越的现代设计思想,这些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对我们的设计发生影 摘 要:设计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日益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设计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正是由于德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设计,使得其工业产品在19末期以后在国际上独领风骚,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其综合国力迅速超过英、法而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本文通过对德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分析,试图总结出一些对我国的设计有益的经验。关键词:德国 现代设计 思想 Abstract:Design can provide huge economic benefits, as well as change life style of people, and furthermore,improve their living quality. For these reasons, it has been highly valued in various countries day by day. Along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modern industry,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WTO, the issue ofdesig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rucial. As a result of all levels within German governments furthering the design,her industrial products has been dominated and widespread sinc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what is more, her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gun to exceed Britain and France even to be the first great power in Europewith expedi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sum up some experienc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inking in design in Germany,in order to borrow several useful ideas for China’s design.Key words: Germany, Design, Thinking 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 Views on Philosophy of German Modern Design ∷顾文波 GU Wenbo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响。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器美学思想 机器美学是德国工业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工作联盟和包豪斯全面发展了这一思想。它的贡献之一是为工业时代的产品发展出一种新的形式美,即产品造型的几何结构的形式语言。格罗皮乌斯等人认为,几千年来,各个时代的建筑和日用品都有独特的外形,工业时代的产品也必须拥有自己的造型语言,应该反映一种“时代精神(Zeitgeist)”。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我们的设计必须发展,不断地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形式,决不只是表 面地追求‘风格’。”1 几何形式美是一种价值,是机器

德国的现代设计

德国的现代设计 引言 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3 年在德国的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德国艾科灯具公司的总经理容根?马克曾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和那个方面受到了乌尔姆传统的影响。”这足以证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探索对于世界设计的影响。 而德国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则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设计准则。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是这种设计精神的代表人物。 德国的功能主义设计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教案

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特 色 教 案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的设计思路 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黄晓东 本节课知识相对来说是较为晦涩难懂,教师一定要在观念上启发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探究知识。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目标是: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多元化的艺术流派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逐渐掌握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初步学习运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体验和品评、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初步学习运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体验和品评、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一、钻研教材,制定教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讲授、图片展示、设疑、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尽量为课堂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提高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二、注重学法,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法相当重要,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提示,解惑和启发,在整个教学中应该是让学生成为主体,主动去学习。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展示图片,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练习环节,我也是提出要求,最后由学生自己悟出。 在这节课各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都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从整体上感知,并得出答案。如果我们每位老师能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便指日可待。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有一句话想与大家共勉:不要以蜡烛自慰,以为只有燃烧了自己,才能照亮别人;不要以老黄牛自居,到头来累得“羸病卧残阳”;我们应该做生命中的智者,让我们在艺术的教学中轻松和愉悦。真诚的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西方现代设计史中的主流

西方现代设计史中的主流 18世纪启蒙文学大师伏尔泰曾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以他的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意大利语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雅的风格。他们既没有英国人的力量,也没有意大利人的柔和……”。 设计风格的差异性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处于同一时代的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新艺术运动的曲线派与直线派设计师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高蒂的风格与麦金托什的风格就迥然不同;20世纪60^-7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风格中也体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理性的现代主义与激进的前卫设计相互辉映;当代的德国设计也体现出一定的多样化,以青蛙设计为代表的趣味性设计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刘勰(约465 - 532年)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曾经说过:“各师成心,其异如面。”18世纪 法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布丰(Georges Louis De Buffon, 1707-1788)有句明言“风格就是整个的人”和我国古语所说的“文如其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风格的个人性与差异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美国哲学家、美学家门罗C Thomas Munro } 1897 -1974)认为:“艺术风格是一种复合的描述性类型,它要求较多的个别特性,对其作出明确的界定。它是由种种特性或特点结合而成的,这些特征或特点倾向于一起出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之中,或者己经一起出现在某些地方或某些时期的艺术作品之中。它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特性复合体一一一种互有关联的有特性的群集或结构,并且带有某种侧重点或连续性,作为各种实例的一种构成原则出现,具体实例离开了这种原则,会变得面目全非。

西方现代设计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选择填空 1.“设计科学”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提出。 2.设计学的第一位的研究对象是人和人的思维活动。 3.工业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的主要工作领域有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4.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是人类设计史上最大的飞跃。 5.工业革命工艺方面的变化有采用新的基本原料,主要是钢铁。 6.1835年爱迪生发明了电报;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903年赖特兄弟发明了世界第一架飞机。 7.复古主义思潮是指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西方设计领域中所出现的设计潮流,包括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表现。 8.复古思潮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关注集中反映在建筑设计领域。 9.古典复兴在欧洲各国的发展也有差异。法国以古罗马样式为主,英国、德国则以古希腊样式为多。 10.浪漫主义在建筑设计上模仿中世纪的城堡或哥特式建筑风格。 11.法国的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 12.至于产品设计,复古思潮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品的装饰上。 13.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 14.水晶宫博览会的建筑是第一个玻璃铁架结构的建筑。 15.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是世界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 16.水晶宫博览会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原 因。 17.威廉·莫里斯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18.“红屋”是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 19.威廉·莫里斯纺织品纹样设计往往采用植物枝蔓和花卉为构思,充满着浪漫主义和自 然主义色彩。 20.威廉·莫里斯1896年为《桥沙集》所作的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 2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 22.1888年,在威廉·莫里斯的倡导下,成立了“工艺美术协会”。 23.工艺美术运动在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24.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设计上,强调以功能为主的设计原则。 25.新艺术运动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 26.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27.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主要有两个中心:巴黎、南锡。 28.“新艺术之家”代表人物:萨穆尔·宾。 29.萨穆尔·宾特别强调“回到自然中去”。 30.南锡以家具设计和制作为主,代表人物是埃米尔·加莱。 31.最早提出了产品的“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问题是埃米尔·加莱。 32.亨利·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核心人物。 33.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建筑师安东尼·高迪,设计了著名的圣家族教 堂和米拉公寓。 34.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这一名称出现的。 35.“青年风格”在建筑设计上的代表性作品是在慕尼黑设计建造的埃维拉照相馆和慕 尼黑剧院。 36.“青年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被称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37.奥托·瓦格纳设计的维也纳新修道院40号公寓,体现了他“功能第一,装饰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