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笔记



本课程把这个过程分为四步。1500年以前,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互相隔绝,亚欧非三洲的居民根本不知道天地间还有美洲和澳大利亚洲。但是,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个隔绝状态,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直接的接触,这是加强地区间联系的第一步。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1760年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这是世界地区间联系加强的第二步。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得以利用所产工业品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1850-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这意味着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三步。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终于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势力伸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是世界地区间加强联系的第四步。世界到此时已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整体。可以说,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观点贯穿始终。本课程在线索反系上采取了纵横交错的方式。既叙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纵向演变,又注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横向联系,进行跨国家、跨地区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并且探索一些重大历史现象从发源地向外扩散、传播及发生影响等的来龙去脉。比如在讲述明治维新部分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探讨了在社会变革中中国失败日本成功的原因。在讲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没有把它单纯视为法国一国的现象,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国际现象,对它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做了广泛、综合的探讨。本课程重视中国在近代史上所处的地位,在阐述东、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时,就为什么到近代开端时中国从一个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是先进的国家,沦为一个落后国家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反思。而且,关于明代后半期和清代前半期的中国政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课程重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世界近代史既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所以本课程把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放在重要地位,并且从1500年一直讲到1900年,中间没有断线。而且,其中还把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分成几个时期,不但把它和同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还指明了第一时期的思想主流。本课程第六章在“资本主

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标题下,讲述了1500-1900年的400年间欧美诸国在衣食住行、家庭生活、社会风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使同学于政治经济史之外,还略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社会史,了解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现象。
“世界历史”的线索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2条线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一)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间的关系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横向发展促进了历史的纵向发展。在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横向发对纵向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二)“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
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1949年后,我国的世界史体系基本上有2种,即西方体系和苏联体系。西方体系是指西方历史学家建立的世界史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5或16世纪,包括“文艺复兴说”、“1492年说”和“地理大发现说”、“1453年说”、“1500年说”等几种主要观点。这种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871年德国的统一或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是上述观点在978年前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或“唯生产力论”,没有被我国史学界正式接受。1978年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是苏联体系。苏联在划分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时,是以革命为主要标准的。列宁曾把1789年法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斯大林在1934年曾经同意这一分期方法。但是到1940年,斯大林接受了苏联历史学家的建议,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苏联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成为定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通史》6卷本中,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此后,该观点被各院校奉为经典论断。中国的比较合理的科学的世界史体系开始建立。
第一讲:16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互不相容。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表现为极为明显的外张性,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地理范围,不断深入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永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世界各个角落扩展。由中古后期积累起来并得到改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适应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为他们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哥伦布打开大西洋的航线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走边全球,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文明开始不断向外扩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发展大趋势,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球化的肇始。 西欧封建社会瓦解的同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开始出现,在思想领域里展开一场反封建的斗争。出现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反封建高潮——宗教改革;第二次反封建高潮——尼德兰革命。欧洲传统国家开始不断向专制方向发展,出现一批封建专制王权国家。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本节导论: 1500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开辟了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新航路,从而结束了新旧大陆互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使五大洲联为一体。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它是西欧向东方寻求黄金、发展对外贸易和进行海外掠夺的产物,同时西欧人已具备开辟新航路的技术、精神和政治的条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征服和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后果,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新兴资产阶级在西方登上历史舞台,促进西欧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
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叙述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揭示了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早期殖民征服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地理大发现及早期殖民征服的性质,正确认识和评价开辟的新航路中几个代表人物的作用,并对地理大发现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教学目的: 本节主要是介绍地理大发现及其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随后引发的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学习时要从地理大发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入手,但又以背景和意义为重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认识。其中主观条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点。正是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西欧成为当时世界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的大本营。西欧首先是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潮流行。资产阶级是货币和金钱的最大拥有者。同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国际贸易的扩大。西欧与亚洲间的贸易产生了巨额利润,这使得西欧的资产阶级(主要是商人)羽毛丰满,他们迫切要求得到更多的黄金,使市场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正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躁动于腹中的宗教改革的萌芽也使资产阶级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文主义促成了个人进取、海外冒险的精神。通过向海外扩张市场可以使基督教弘扬于世界各地。总之,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客观条件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和武器的改进、商业上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专制政府的支持。以上的主客观条件以主观条件为主。 (二) 地理大发现的经过:只要使学生掌握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即可。两个方向,一是指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二是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还有一条航线,即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部的麦哲伦海峡进人太平洋,再经印度洋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的环球航线。这三条航线各有其特色和意义。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的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而麦哲伦则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三)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是具有世界性的,因为它实现了东西两半球的碰撞。这一碰撞最直接的后果有两个方面: 第一,引起了世界性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1)世界市场扩大了,从原来的各大洲地区性市场变成了全球性的真正的世界市场。(2)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大交流。各大洲的特有产品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而流通。尤其是美洲特有的农产品随着地理障碍的打破而传到亚、欧、非洲,大大丰富了全球食品的种类,引起亚、非人口的急骤增加。这些农产品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烟草和可可等。也可以说引起了食品革命。(3)世界贸易中心(主要是欧洲)已从地中海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这为日后英国、荷兰等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4)引起了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使经商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膨胀,而封建贵族的经济实力日益衰落。由此引发了对近代史有重大影响的“圈地运动”和“农奴制再版”。 第二,引起了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西欧资产阶级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本的积累,正是借助殖民扩张而完成的。西方殖民者以暴力为手段,通过开发新大陆的殖民地,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供应地。殖民扩张作为手段,促成不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本节主要内容: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壮举;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本节导论: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新文

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它的产生是与当时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14、15世纪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于是在社会上掀起了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肇始于意大利,以后又扩展及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文艺复兴中产生了灿若群星的天才巨人,也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新哲学,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深刻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及实质,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及其特点,掌握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及对近代自然科学和新哲学产生、发展的意义,揭示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2)文艺复兴运动是怎么发生、发展和传播的?(3)文艺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4)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两者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1)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物质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虚无飘渺的天堂。(2)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倡导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事事的人生态度。(3)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性的侄桔。提倡事业成功、发财致富的“公民道德”。倡导发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解放。(4)提倡教育和科学,反对愚昧,重视科学实验。(5)在文学艺术上,重视表达人的真实感情。(二)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地理大发现是人文生义的“外在表现”。西欧资产阶级正是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引下,开始并完成了地理大发现的壮举,使自己的意志得以实现。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末知的精神世界进军,而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三)文艺复兴运动的进程。分三个时期:(1)早期(14至15世纪初),发源于意大利。(2)扩散期(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扩散至中、西欧的德、英、法、西、尼德兰等国家和地区。(3)鼎盛期(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 (四)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

醒了已被压抑千年之久的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在精神上开辟了道路。具体言之:(1)使人们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产生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2)摧垮了僵死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以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3)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艺术精品和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4)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人文主义者末能与教会彻底决裂,对教会持妥协和解态度。(2)仍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本节主要内容: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宗教改革 本节导论: 16世纪爆发于德国继而波及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其历史任务是在思想上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神学思想体系,在组织上摆脱罗马教廷控制,在政治和经济上摆脱教廷压迫和掠夺,实现民族教会自主。欧洲宗教改革首起于德意志,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引起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欧洲宗教改革影响最大的是瑞士加尔文改革、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运动,都是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的。面对宗教改革,天主教会进行反改革,组成耶稣会,企图复兴罗马教会,重树教皇权威。耶稣会曾在明末清初进入中国,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路德教派、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揭示宗教改革的实质,并对闵采尔的人民宗教改革思想以及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教学目的: 应讲明以下三个问题:(1)宗教改革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运动发生的三个中心地区德国、瑞士和英国的特点是什么?(3)运动产生了什么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重点应讲明:(1)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运动的必备条件。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推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些民族国家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意识,政治上王权日益强化,中央集权的趋势明显加强。但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天主教会成为各大国中央集权的一大障碍。各王权迫切要控制各国的天主教会。随着15世纪初教皇权力的衰落,西欧各国教会开始摆脱教廷的控制,逐步走向民族化,这有利于同罗马教廷开

展斗争。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国家就是由王权推动的。另外,应讲明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2)人文主义者用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提高了广大人民对天主教会本质的深刻认识,并为宗教改革者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这是由于德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迫害三者之间交织在一起,是整个欧洲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德国的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首先发难。他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否定了教皇和神学的权威,肯定了两个原则:(1)人要得救全靠个人信仰而非教职人员干预;(2)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而非天主教神学。并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的原则。他的学说由于得到人民群众、世俗君主的支持而广为传播。路德的局限是他不敢发动人民,而寄希望于德国的封建贵族。闵采尔比路德进了一步,不但反对教会而且还反对封建贵族。他要求实现尘世上的平等,取消压迫和剥削。他认为信仰的根据是“人的理性”而非《圣经》。他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他的影响下,德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纲领《十二条款》、《海尔布琅纲领》表达了反封建剥削的意愿,后者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起义分三个中心,即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农民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顶点。失败原因是缺乏一个先进阶级的领导,市民阶级背叛了农民,与贵族妥协。但运动打击了天主教会,促使了路德教派的正式确立,也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宗教上的分裂。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它产生了两位领袖:慈温利和加尔文。前者引发了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后者在前者和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理论,其核心为“预定论”,宣称资产阶级是上帝的“选民”。这两点构成了在宗教旗号掩护下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加尔文教义很快传到西欧主要国家和北美。(四)英国的宗教改革:它是国王在市民、贵族支持下进行的。英国彻底断绝了教会与教廷的关系,建立了英国国教。国王是教会首脑,教会组织清除了某些天主教的腐败和教条,符合资产阶级的某些要求。因此英国宗教改革也可看作是资产阶级不彻底的胜利。(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以上三个地区的宗教改革,以德国规模最大、最激进,以瑞士加尔文教为最成熟和系统,以英国最为保守。三地宗教改革均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各教派教义均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内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教会组织结构上,均有共和主

义色彩,其中某些激进教派甚至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提出了新社会的理想。成为近代共产主义的先驱。 本节主要内容: 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闵采尔与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与加尔文教的创立;英国国教会的产生;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 欧洲专制王权国家群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本节导论: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16世纪,欧洲诸国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经济基础。趋于没落的封建贵族和羽翼未丰的资产阶级势均力敌,均不足压倒对方,君主以双方仲裁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法国、英国、西班牙和俄国都形成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专制统治的方式各具不同的特点,君主权力所能达到的限度也有差别。



专制王权在本质上属于封建性质,它是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粉碎了地方割据势力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君主是全国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封建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他虽然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封建割据势力,使贵族丧失独立地位,但他处处维护这个阶级的特权和封建秩序。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资产阶级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并将君主和专制王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 在英国走向资产阶级革命时,欧洲大陆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得到了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封建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标志着国家统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重商主义的指导下,中欧、东欧等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实行一些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变革,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发展,这种改革被称为“开明专制”,俄国皇帝彼得一世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但这种改革也表明,封建制的强化只能暂时放缓历史发展的潮流,人类社会必将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17—18世纪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国家的历史,揭示这一时期,欧洲大陆历史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重大影响,尤其是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欧洲各国的改革,阐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必要性。主要叙述法国、英国、俄国和西班牙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以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揭示了16世纪欧洲法、英等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深刻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实质,并对欧洲诸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差异和其他学术问题进行科学地探讨及研

究。教学目的: 本节需格外阐明:欧洲封建专制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产物。特定历史时期指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这两个运动正在同时展开。这时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势均力敌,处于相持阶段。尤其指明:尽管封建专制制度是代表封建阶级的,但它却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这是因为王权与资产阶级双方各有所求:封建国王需要资产阶级的财力支持来打击封建贵族的势力及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因此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而资产阶级则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来进行殖民扩张和开拓海外币场,并打击封建贵族的力量。但双方的相互支持都是权宜之计。一旦资产阶级力量威胁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就会破裂,因为双方的经济基础是水火不相容的。 欧洲各国封建专制的共同特点是:国王均是全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封建阶级的总代表。他实行个人独裁,将行政、立法、司法权集于一身。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是 “君权神授”论,另外两大支柱是官僚制度和军队。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在内)几乎没有民主自由的权利。除了上述共同特点外,法、英、俄、西四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 法国的专制制度--典型的君主专制。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法国最为典型。只要知道了法国的专制制度,就可以了解欧洲各国。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是通过国债和包税两种形式进行的,因此金融和商业资产阶级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在政治上和封建王权保持密切的关系。双方互相利用和支持。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借助资产阶级财力的支持,不但削弱了贵族力量,而且使教会摆脱了教皇控制而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即“教会的民族化”。随后,法国君主通过10多年的战争才最终完成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过程。(1)掠夺意大利的战争,法德两国经过十余年战争,法国虽领土略有收获,但未能占领意大利的领土,且耗费了大量人、财、物的力量,使王权一度削弱。(2)“胡格诺战争”,这是法国南北两大贵族集团借宗教旗号争夺统治权的混战。经30余年战争,南方贵族占了上风,建立了波旁王朝,两大贵族集团也在人民起义的威胁下达成和解,放弃分裂,拥立王权。 17世纪初旧贵族正在没落,新的工商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增长,同时封建农奴制基本上瓦解。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专制制度在黎塞留当权时已得到巩固,并在路易十四时期加以完善。它的特点是:(1)国王与国家成为一体,“朕即国家”。(2)“君权神授论”,将王权神化,国王不对人民负责,只对上帝负责。(3)对贵族

实行怀柔政策,使之成为国王的驯服工具。(4)国王亲任政府首脑,直接控制最高行政权。(5)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完整的集权制国家体制,将全国所有权力控制在国王一人手中。(6)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军队作为专制统治的有力支柱,并用警察密探维持统治。(7)实行思想专制,力求 “思想统一”,对不同信仰者实行镇压。(8)实行重商主义,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并为封建专制提供财力支持。 (二) 英国的专制制度--自由传统未泯。英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特点是手工工场和对外贸易十分发达。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海外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进行,而且采用了暴力的手段。尤其是圈地运动,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经济迅速资本主义化,并导致封建贵族发生分裂,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出现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英国都铎王朝把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作为主要依靠力量,在政权中排斥旧贵族。由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组成的议会也为王权服务。同时,英国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使教会与罗马教廷决裂,成为“国教”。英王成为世俗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这在欧洲是绝无仅有的。教会不仅作为专制制度的支柱,而且作为工具,这也是英国专制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 俄国的专制制度--半东方式的专制国家。俄国在16世纪刚刚完成领土统一和申央政权的集权化。农村中确立了封建农奴制度,国内工商业落后,几乎没有资本主义萌芽。俄国的专制制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与西欧专制制度有着极大差别。它是以封建农奴制为基础的沙皇专制制度,其特点为:(1)社会阶级基础是中小贵族和城市上层富裕阶层。(2)“特辖领地制”,大大削弱了大贵族的经济、政治力量。(3)沙皇的中央政权集立法和行政二者于一身。(4)军队是专制制度的支柱。(5)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野心。俄国从16世纪伊凡四世时期起就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领土扩张活动。17-18世纪俄国历史有两大内容:(1)农奴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俄国主要是通过法律1649年《法律大全》,使农奴制从法律上确立,并在以后不断予以加强,不久农奴劳动就成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与其他国家的农奴不同的是:俄国农奴也是手工工场的主要劳动力,俄国手工工场的性质是封建农奴制而非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此外,俄国的商业虽然颇具规模,但它是由沙皇及甚近臣所控制的,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此,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俄国经济长期落后的主因。(2)彼得一世的改革。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改革尽管全面西化,发展工商业,创建新式军队,发展文化教育等等,但是其性质却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

动”。彼得的现代化主要是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并未想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 (四) 西班牙的专制制度--历史的局限。西班牙是16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西班牙工商业相对英、法等国是十分落后的,农村中以封建生产关系为主。西班牙是通过掠夺殖民地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西班牙封建专制形成的特点是:(1)它以贵族、教士和城市上层为阶级基础,与英法等国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相互支持利用大相径庭。(2)它与罗马教廷关系密切,实行宗教专制,镇压新教派。(3)经济上征收苛捐杂税,欠下巨额外债,使国家经济濒于破产。(4)推行霸权政策,对外用兵,侵略扩张,为它的衰落埋下伏笔。(五)尼德兰革命。(1)背景:尼德兰是欧洲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最快,城市化程度最高,农村中也有了相当高水平的资本主义农场。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迫害和民族压迫是革命爆发的主要动因。尼德兰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号,掀起“圣像破坏运动”,揭开了革命的序幕。(2)革命曲折发展,先是阿尔法镇压,使革命处于低潮。革命进人游击战阶段,革命者组建了“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继而革命进人高潮,北方独立,南北方1576年签署《根特协定》,联合对敌。但南方贵族妥协,1579年组建“阿拉斯同盟”降敌,北方建立“乌特勒支同盟”与之对抗,并成立“联省共和国”。南方则重新恢复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尼德兰革命以北胜南败而告终,实际上是一半胜利。(3)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性质是以反抗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五)普鲁士和奥地利:德意志的二元性。 1.30年战争后的德意志 三十年战争。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波及到大半个欧洲。这场战争经历时间长,背景复杂,战争的原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国内原因:(1)德国诸侯分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围绕争夺教会财产而展开斗争。(2)皇帝为了扩大中央权力、削弱诸侯分裂势力进行的斗争。国际原因主要是信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诸侯,而法、英、荷等国支持新教诸侯,企图使德国保持封建割据的分裂状况并觊觎德国的土地。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1)捷克阶段 (1618-1624),捷克联合新教的领袖巴拉丁选侯进攻皇帝和天主教联盟,结果捷克战败,丧失了独立。(2) 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在法国支

持下出兵支援新教同盟,战争国际化,结果皇帝一方又胜。(3)瑞典阶段(1630-1635),瑞典在法国支持下联合新教诸侯进攻皇帝一方,瑞典先胜,但西班牙出兵支援皇帝,打败了瑞典军队。(4)法国一瑞典阶段(1636-1648)法国出兵,战争扩大到整个欧洲。皇帝及天主教联盟被迫求和。1648年双方签署《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的历史意义:(1)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德国天主教诸侯受到沉重打击。(2)德国分裂加重,经济受到严重破坏。(3)罗马天主教会受到沉重打击。(4)法国称霸欧洲而西班牙受到削弱。在战争影响方面,重点是法国在欧洲占主导地位,而德国长期处于落后、分裂的状况。(5)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 2.普鲁士的兴起 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容克地主。工商业的发展。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腓特烈二世的“开明专制”。 3.农奴制第二版 (又叫“农奴制再版”)。早在13世纪德国及东欧的农奴制就已开始瓦解了,农奴获得自由成为农民。但16世纪在中、东欧的农奴制又卷土重来,农民大批沦为农奴。对于这种历史倒退的情况,史学界有种种解释,并正在深人研究。出现“再版”的原因主要是:(1)西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对粮食需求大增,粮价暴涨,中、东欧的地主为利润驱使,要恢复农奴制生产粮食。(2)贵族力量大,可以任意摆布农民,并镇压农民反抗,而城市市民力量很弱,无力阻止农奴制的恢复。最后要指出的是:农奴制的恢复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德国近代经济的长期落后,也是东欧的俄国、波兰等国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4.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 多民族奥地利帝国的形成。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国内矛盾与被压迫民族的起义。玛丽亚?特丽萨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 (六)开明专制:本节介绍了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利萨及其子约瑟夫二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和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进行的三次名为“开明专制”的改革。这三次改革异曲同工,均是由封建国王进行的,表面上是按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些主张进行改革,采取了政治上放开、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发展文化教育等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力,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封建统治者为稳定自己统治而玩弄的政治花样,实质上只触动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皮毛,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其社会基础。
(七)西欧的启蒙运动:以往教材的启蒙运动仅限于法国,而本教材则扩大到整个西欧,从而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一运动的整体全貌。启蒙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规模和影响力大大超过

了文艺复兴运动,它全方位、深刻地批判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为这次运动提供了锐利武器。启蒙思想家多是从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代表是霍布士和洛克。霍布士关于国家的学说及洛克的“自然权利”说与三权分立说具有重要意义。法国启蒙运动是启蒙运动的高潮,涌现了众多的卓越思想家。伏尔泰关于自由平等的论述、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学说的发展和完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民主共和国的设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孟德斯鸠的学说成为以后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而卢梭的思想则在法国大革命中大放异彩。启蒙运动的扩大以北美为代表。需要从总体上指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的革命思想其基础是“天赋人权论”(即“自然权利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人民主权、革命权利说、自由主义理论和自由、平等理论,以及各种进步的国家学说和经济改革方案。
本节主要内容: 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法国封建专制的特点;英国的都铎王朝;俄国的留里克王朝;俄国彼得一世改革;西班牙的专制制度;尼德兰革命。30年战争;普鲁士的兴起;“农奴制再版”的历史原因及影响;德国和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本节导论:16世纪,当西欧诸国跨进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强化。明代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发展到巅峰,尽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海外贸易与航海事业取得惊人的成就,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现一股清新的风气,但都被封建统治所阻滞;此时的日本,国家重新得到统一,幕府的力量有所加强,政治、社会方面的各项制度得到完备,封建统治得以更新强化。但与实行“重本抑商”政策的明帝国一样,日本封建政权的基础是农本经济。为了巩固统治,排除外来干扰和侵略,两国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同西方国家均衡发展的机会。自此,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开始出现,中国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学习目标:了解在西欧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的史实,明确明帝国和日本巩固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以及东亚诸国在当代落后于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深刻认识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教学目的:本节选用了东方封建制度的代表中国和日本进行剖析,指出了两国封建制度的不同特点,说明为何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东方逐渐落后与西方渐趋强

大的历史原因。要从封建专制东西方的不同演变及资本主义萌芽在东西方所受到的不同待遇这两个方面去对比和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中国封建专制的特点:(1)宦官专权。明代皇帝不理朝政,由宦官把持朝政,迫害官民,横征暴敛,鱼肉人民。这种状况举世罕见。(2)内阁中各派力量明争暗斗,首辅借权术当政。(3)皇帝和地主剧烈兼并农民的土地,租税加重,导致农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危机严重。(4)实行落后于时代的封闭政策,一个是重农抑商政策,另一个是海禁政策,这都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摧残。(二)日本专制制度的形成:16世纪是日本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封建专制形成时期。日本虽然结束了100年的“战国时代”,但是封建统治却进一步强化了。丰臣秀吉时期采取了如下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1)确立大吸为都城。(2)设立“五奉行”、“五大老”和“三中老”作为中央政府机构。(3)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4)通过“检地”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5)鼓励和支持工商业的发展。侵略中国是日本的国策,日本统一后便开始实行这一政策,侵略朝鲜乃此国策的第一步。但这期间丰臣秀吉发动的两次入侵均在朝鲜军民顽强奋战及中国明朝军队的支援下遭到惨重失败。日本吞并朝鲜的企图也因此而推迟了300年之久。 本节主要内容: 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农民起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的外贸;明代的文化与科技;日本的“战国”与统一;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侵朝战争。
第二讲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东方诸国的衰落与西方的革命
在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后,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保障和发展自身的利益,还必须从政治上改造国家,即改变其贵族性质,让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概括地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道路大体上有2种,即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通过革命道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国家在历史上是少数的,多数国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实现的。革命与改革在近代社会制度转型上起着同样的作用,尤其在19世纪中叶,改革的趋势最为明显。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可以通过革命,也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但是民族国家取代王权国家一般都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彻底清扫封建专制的一切形式,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也能在经济上促成国家的工业化,但是无法在政治上建立真正的民族国家(如本节所探讨的近代德国和日本)。并将导致国家的畸形发展,最后只好在民主与专制的

国际决战中接受补课。 事实上,王权国家的“民族化”在欧洲是一个由推翻专制王权的暴力革命启动的、相当漫长的过程。历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这个同质的演变进程在欧洲各国是不同步的。在北美大陆,则是在推翻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在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本节导论: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上不成熟的基础上爆发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远低于封建势力,因此英国革命的进程较为曲折,历经了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等多种形式的较量和妥协,甚至一度出现了复辟,才最终获得胜利。革命虽然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但有力地打击了英国的封建势力。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行轨迹,揭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阶级关系和发展规律。研究英国革命发生的条件、革命的过程、国王和议会的斗争,追寻英国最早建立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教学目的: 从三个方面来讲述:(1)革命的背景,指出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尤其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使英国在欧洲具有了革命发生的最有利的条件。(2) 革命进程:通过英国革命历经半个世纪的曲折和反复,阐明革命的特点。(3)革命的意义,着重介绍君主立宪制是怎么确立的?该制度怎样确保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革命前的英国:分三部分内容介绍英国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渗入到农村。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农村中大批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促使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贵族队伍发生了分裂,出现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农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和外贸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2)清教运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宗教为旗号所做的革命舆论准备。清教运动提出的革命的思想主要是:第一,将资本主义工商活动神圣化。第二,社会契约论,矛头直指英王,主张按人民要求剥夺英王权力。(3)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资产阶级利用议会作为反对王权的政治舞台。斗争分两个时期:第一,詹姆斯一世时期,国王权力很大,两次解散议会,为所欲为。第二,查理一世时期,议会与国王力量此长彼消,议会逐渐占了上风,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并在长期议会时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大抗议书》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文献,还处死了国王的两个宠臣。 (二)

英国革命的进程: (1)上升期:从长期议会开始,经两次内战,最后建立了共和国。革命达到最高点。 (2)下降期:经克伦威尔独裁到王朝复辟,革命达到最低点。 (3)半上升期:从复辟王朝到1688年革命,又沿上升路线发展,但未达到共和国的水平。 在此应重点讲清两个难点:第一,为什么革命一开始沿上升路线发展?这是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结果,平等派功不可没。正是平等派支持独立派战胜了保守妥协的长老派,同时平等派也克服了革命性不强的独立派的弱点,才使革命一步步按平等派的意图发展到共和国的建立。只要讲清讲透平等派如何推行自己的主张,如何进行斗争和活动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以解决。第二,革命为什么要下降和倒退呢?要讲清:远征爱尔兰莉苏格兰使革命军队蜕变,并产生了一批新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防止封建阶级复辟和镇压人民反抗,要借助军事独裁。而当军事独裁无效时,又与王党妥协,使旧王朝复辟。但当复辟王朝的报复政策和恢复天主教的企图侵犯了这些阶层利益时,他们便实行政治妥协,共同发动了“光荣革命”,废除了封建复辟王朝。由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联合执政。这样,英国革命便停止了动荡起伏,稳定了下来。(三)革命后的英国:主要介绍这期间英国政治体制演变的情况,因为这是英国政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共有四大内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要讲明几个重要立法:《权利法案》、《叛乱法案》、《三年法案》及《嗣位法》,重点是《权利法案》和《嗣位法》。并要讲清:在君主立宪制里,虽然国王权力最大、地位最高,但却是虚的。实权在议会尤其是内阁手中。(2)内阁制的形成:要把它的历史渊源讲清楚,然后侧重于在1688年后它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并最终掌握了最高行政权的,首相又是如何成为行政第一人的。(3)议会权力增长,这是在此期间英国政体变化中最重要的事件。要阐明:1688年以后英王的行政权日益缩小,最后几乎都落入议会手中。议会用法律、政治和财政手段来限制和削弱王权,最后连外交权也落入议会手中,国王成了名副其实的“虚君”。(4)辉格派和托利派长期活跃于英国政坛,其中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和新的地主阶级利益的辉格派占了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他们经济上占有明显优势。在介绍完上面4个内容后,还要指出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有严重弊病,如财产资格限制和选区划分的不公,从而为下面介绍议会改革内容时打下基础。本节主要内容: 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清教运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一次内战;第

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 本节导论: 与资本主义在欧洲萌芽和发展不同的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几个发展水平即使不超过但也绝不低于西欧的国家,却固步自封,限制甚至放弃海上活动,以闭关自守为国策,维护传统的农本经济,结果越来越落后。
学习目标: 了解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历史,认清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东方诸国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由于东方诸国内部的闭关自守,从而认识到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 本节使学生了解到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期,造成西强东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政治结构的差异。东方和西方封建主义的不同特点是西强东衰的根本原因。抓住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再与第二节西方各大国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就会从理论和本质上使学生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应向学生讲明:东方四国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它们在近代尤其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里,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不同的历史命运的选择,从而在19世纪分别走上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道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明末清初的中国。指出明清之交的中国之所以出现剧烈动荡,是因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异常尖锐复杂。主要有四大内容:(1)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史学界争论很大,但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明末政治腐败和封建专制的专横暴虐,导致知识分子士大夫组成“东林党”要求改革以及明末农民大起义。第二,满族入关,灭明建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期间有两个汉族政权灭亡,即明朝和李自成所建的农民政权的灭亡。其原因也有很大的争论。(2)清初盛世。清初“圈地”与欧洲的圈地性质截然不同,它并非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是满族贵族对汉族人土地的掠夺,它加剧了民族矛盾并破坏了农业生产。清初采取的停止圈地、招民垦荒、减免租税和“摊丁入亩”政策,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尽管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已有相当发展,手工工场规模已与西欧不相上下,但却末成气候,发展十分缓慢,主要是封建政府压制的结果,而在西欧,封建政府是鼓励和支持手工工场和商业发展的。这是“重本抑末”和“重商主义”这两个政策导致的不同结果。此外,中国的地主、商人将资金投入到购买土地,而西方则投入到手工业,这也是东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3)清朝初期政治稳定的主要原因,除用

铁腕削除分裂、政治上高度集权外,应突出讲明满族贵族在政权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利用汉族官吏及地主的力量辅助统治。这是清朝政治稳定的关键。(4)学术文化方面,主要有两大内容:第一,三大思想家和两大小说家,即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些人的思想和作品代表了这时期中国文化的世界水平。第二,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深入发展,日趋活跃,互相影响。要着重讲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同时进行并相互影响的,而后者影响更大一些,因西方政治思想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而中国的儒家思想已有两千年的积淀了。中国儒家的政教伦理思想对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提供了反专制、反教权的思想武器,这点在以往的教材里是没有的。 (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幕府体制已形成和巩固。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相对集权的中央政府幕府与有很大独立性的各藩共同建立的一个统一体,又叫“幕藩体制”。要向学生讲明中央权力是怎样集中于将军及其政府,同时200多个藩如何分为各个类型的藩,这些藩怎样既受幕府控制又保持很大的独立性?(2)说明在此时期日本资本主义萌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作为资产阶级主导阶层的大商人和高利贷者,与西方不同的是:他们享有封建阶级赋予的特权。这种享有特权的大商人和大高利贷者在以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并给日本历史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应重点分析武士阶层的分化,使学生明白正是武士的分化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下级武士起了推动日本历史变化的重大作用。 (三)莫卧儿帝国。该帝国存在的时期是印度数千年历史中最强大、最辉煌的时期,帝国在沙加汗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在奥朗则布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但很快走向衰落。这段历史头绪繁多,时间跨度大,因此应抓住帝国由盛至衰这一主线。帝国强大的基础是化行政为军事组织的“曼萨布达尔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军事采邑制”。这两种制度保证了帝国有强大的军力。同时,帝国采取了多民族国家、宗教宽容及印度统一这三项政策。而衰落的原因是改变了宗教宽容,实行宗教迫害政策,并对外穷兵黩武,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国力衰竭,这为英国征服印度开辟了道路。通过以上线索,使学生理解马克思的名言:“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提人打倒,马拉提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

征服了。”用这句名言可以更有力地解释:为什么一个小小英国竟然能征服比它大许多倍的古老的印度,并使之成为它的殖民地。(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本部分内容庞杂繁多,应抓住帝国盛、衰这条主线,将其原因解释清楚。帝国强盛的原因,在社会经济方面,在介绍封建土地制度时要侧重军事采邑制的作用,因为它保证了帝国军队的兵源。在政治上,素丹将行政和宗教权力集于一身,并建立了新军来抑制封建主的分裂企图。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教宽容的“米勒特制”有助于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帝国衰亡的原因,应着重向学生指出:帝国上层的腐败和宫廷内讧、连年穷兵黩武造成国力衰竭、欧洲各国的联合对抗,特别是由于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东地中海的地位下降导致帝国外贸的衰落。更重要的是军事采邑制的破坏导致农民经济的衰落,这是帝国解体的最根本原因。而与帝国衰落成鲜明对照的,是沙皇俄国的崛起和扩张,奥斯曼帝国在俄国的扩张面前步步后退,产生了19、20世纪最大的国际问题——东方问题。 本节主要内容: 中国明朝的灭亡;清朝前期盛世的经济与政治;明清的文化;日本德川幕府制度及社会经济状况;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统一及“黄金时代”,奥朗则布的扩张及帝国的衰落;帝国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及帝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奥和对俄战争的失败及帝国的衰落。第三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本节导论: 西欧列强的向外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西欧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理大发现后,西欧主要国家先后走上殖民扩张的舞台,通过激烈的争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衰落,有着先进政体和发达工业的英国最终成了海上的霸主。西欧的殖民扩张揭开了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时也给世界秩序造成了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学习目标: 本节通过讲述西欧主要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揭示西欧的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一体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西欧各国在海外霸权的演变历史,说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认识到,西欧的殖民扩张既使原本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了一体化,同时,也给世界的秩序造成了许多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而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世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体,双方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人类历史向新的更高的阶段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教学目的: 本节要向学生讲明:资本主义扩张使世界从分散变成整

体,虽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也伴随着丑恶、罪恶的一面,那就是给亚、非、拉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论述的深刻含义;理解“暴力”的两重性:它既加速了世界从分散到形成整体的过程,同时也使人民蒙受灾祸和苦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此部分介绍了西方殖民扩张这一历史过程中主角的转换、西方殖民强国相继称雄世界。要把盛衰原因讲深讲透,重点是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共同特点均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才开始称霸世界的,它们在同封建国家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潜力。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它们以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军事力量,开放的政策显示了对封闭政策的明显优势。因此封建国家西班牙、法国分别败给了它们。但是在争霸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不惜以战争和暴力的形式来相互竞争,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性和狭隘性。而英国打败了荷兰,突出了工业资本主义对于商业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荷兰以商业立国,无雄厚的工业,缺乏称霸世界的雄厚物质基础。而英国有雄厚发达的工业,使它有充分的力量进行长期的战争。此外,还要从理论上阐明:封建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它们开拓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把殖民地变成财富的来源,用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来满足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糜烂的生活。而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本国的再生产,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进行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金,并将殖民地变成廉价工业原料的产地和宗主国工业产品的市场。这就造成各国殖民政策的不同和殖民地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争霸斗争的胜负。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本目是对前述之东西方力量对比强弱变化的总结。重点应指出:16-18世纪中叶,西方取代东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早就作好了准备:西方最早进行了地理大发现,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领导了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潮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精神和心理上为扩张作了充分准备;西方的经济是开放的,政治是较宽松的,封建专制与资产阶级因利害关系而建立临时的联盟,采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而东方却恰恰相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向世界扩张,圄于中世纪的辉煌,固步自封。东方封建专制是绝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重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