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环保教案课程

二年级环保教案课程
二年级环保教案课程

课题: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环境致病的因素、阶段、特点、类型,防止教室、家庭居室环境问题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调查某一个时段班级同学生病的人数。

一、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

1.环境致病的因素: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

2.环境致病的阶段:潜伏期、病状期、显露期、危险期

3.环境致病的特点:复杂性、隐蔽性

4.环境致病的类型: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

二、学校的环境污染问题

1.校址与环境

2.教室的空气污染

3.教室的光线问题

4.校园的环境卫生

三、家庭居室的环境污染问题

1.厨房环境污染

2.卧室环境污染

3.厕所环境污染

4.家庭公共场所环境污染

5.家庭居室周围环境污染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强身健体,树立理想

课题:宝贵的小水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观察,懂得植物生长都需要淡水;

2、使学生认识到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3、进一步懂得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投影出示:

小水滴,真重要,万事万物离不了,小朋友们要爱惜,少了它可不得了。

二、猜想与假设:谁的豆豆先发芽?(淡水和盐水)

三、做一做:用盐水和淡水做实验,写观察日记

交流:第二天用淡水浇的豆豆先舒展、胀大;第四天用盐水浇的豆豆才膨大。第六天浇淡水的蚕豆冒出白白的、尖尖的芽;而浇盐水的不见动静。

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都需要淡水!

四、世界上的淡水多吗?

1、如果地球上的水一共是这么多,我们该怎么办?

2、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如果缺了水,结果会怎么样?请想象一下

4、交流:在缺水的情况下,会……

师板书:干旱的沙漠龟裂的大地裸露的河床排队候水

五、故事《老牛挡路》

认识到: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课题:环境和环境问题

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

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后记:

1.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

课题:大气污染和防治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重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恒定气体:氮78%、氧21%、稀有气体0.9% 可变气体: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

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首。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6.1998年1月3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周公报2000年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公报2001年6月5 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预报和公报汽油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