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资源开发应用技术选矿工业试验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资源开发应用技术选矿工业试验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资源开发应用技术选矿工业试验

选矿厂流程考查

选矿厂流程考查 【摘要】:一、流程考查的分类和主要内容;二、流程考查前的准备工作;三、流程考查中原始指标的选定;四、流程考查时常计算的各种指标;五、流程考查;六、流程考查时选别流程的计算;七、流程计算;八、流程考查报告的编写。 选矿厂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生产的状况、技术条件、技术指标、设备性能与工作状况、原料的性质、金属流失的去向以及有关的参数做局部及全部的流程调查,该调查称为流程考查。 流程考查的目的是: 1、调查了解全厂各工序、各系统、各循环、各作业、各机组或单机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考查的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2、通过对现行流程的考查及分析、为制定和修改现行流程、技术条件及操作规程提供依据,以便在以后的生产中获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3、为总结和修改原设计以及总结生产经验进一步探索新问题提供资料。

4、查明生产中出现异常的原因,寻求平衡生产中不平衡的因素以便改善和提高经济指标。 流程考查是发现问题揭露矛盾的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改进生产,从而达到提高选矿厂经济指标的目的。 一、流程考查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流程考查目的不同,考查的范围和对象也就不同。流程考查一般分为三类: (一)单元流程考查(系统、循环的考查); (二)机组考查(单机、作业的考查); (三)数质量流程(局部、全部)考查。 流程考查的内容大致如下: 1、原矿性质:包括入选原矿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组成、粒度组成、含水量、含泥量、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含量及嵌布特性,矿石的真假比重,摩擦角、安息角、可磨度及硬度等。

2、对生产中各工序、各作业、各机组的技术特性、技术条件、生产中每年产品的数量(矿量、产率、水量、液固比等)和质量(品位、回收率、粒度组成等)作系统的调查。 3、检查某些辅助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对选别过程的影响。 4、计算统计全厂的总回收率,必要的作业回收率,有关产品的粒度组成,金属分布率,嵌布特性,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分布情况,出厂产品的质量情况。 5、检查有用矿物和金属流失的去向,以及某些作业、设备中的富集和积存情况。 6、通过上述考查,对工艺过程和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绘制选矿数质量流程图和矿浆流程图,编制三析(筛析、水析、镜析)表、金属平衡表、水量平衡表,绘制有关产品的粒度特性曲线、有关产品的品位-回收率曲线和品位-损失率曲线。 7、按预先要求编写工艺流程考查报告。 二、流程考查前的准备工作

高磷赤铁矿脱磷技术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磷赤铁矿脱磷技术简介 根据矿石品位不同可分为富矿和贫矿,一般富矿指含铁量在60%以上,25%-60%之间的称为贫矿,我国铁矿石储量丰富但有近80%属于贫矿,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铁矿石是我国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国内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铁矿石的旺盛需求。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铁产量先后突破2 亿、3 亿、4 亿吨,2007 年达到4.89 亿吨,到2008 年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年粗钢产量超过5 亿吨的国家,2009 年我国钢铁行业粗钢产量达到5.678 亿吨,同比增长13.5%,但是从我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自然丰度上看,品位低,平均品位31-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 个百分点,97%以上是难于直接利用的贫矿,开采难度较大。而我国铁矿石储量2002 年为578.72 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18.67%,我国钢铁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量的4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铁矿石资源在总量、质量上相对不足、无法独立支撑国内庞大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铁矿石旺盛的需求,2009 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到6.3 亿吨,近期市场价格暴涨,目前已经上涨至135 美元的协定价,现货价最高更是逼近200 美元,虽然国内大量资本进入铁矿石开采业,我国的铁矿石供应量快速增加。但铁矿石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虽然新增产能在暴力的刺激下大量增加,但与此同时,许多矿井也在不断枯竭。高磷赤铁矿是我省乃至我国潜在的优势矿产,广泛分布在鄂西、湖南、重庆、云南等地。已探明储量100 多亿吨,远景资源量200 亿吨以上。我省已探明储量近22 亿吨,广泛分布在宜昌西部和恩施州。由于矿石含磷量高,有用矿物粒度细,选矿脱磷难度大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该类铁矿石的工业利用。高磷赤铁矿提铁脱磷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国内冶金选矿技术攻关难题。目前除少量零星高磷赤铁矿开发利用于水泥配料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中南选矿专家专利技术-

选矿工艺流程修订稿

选矿工艺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选矿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1、重介质选矿法: (1)方法是基于矿石中不同的矿粒间存在着密度差,(或粒度差),籍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使不同物料得到分离。 重介质选矿分选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小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将在介质中上浮,大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在介质中下沉。 (2)工艺流程 矿石的重选流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部分。(1) 准备作业,包括a:为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而进行的破碎与磨矿;b:多胶性的或含黏土多的矿石进行洗矿和脱泥;c:采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对入选矿石按粒度分级。矿石分级后分别入选,有利于选择操作条件,提高分选效率。2) 选别作业,是矿石的分选的主体环节。选别流程有简有繁,简单的由单元作业组成,如重介质分选。(3)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指精矿脱水、尾矿输送和堆存。 2、跳汰选矿法 (1)原理:跳汰选矿是在垂直交变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群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 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入跳汰机内落到筛板上,便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展,这个物料层,称为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周期性的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垂直变速水流透过筛孔进入床层,物料就是在这种水流中经受跳汰的分选过程。 (2)工艺过程 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

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3、浮选 (1)原理: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分选矿物的一种选矿方法。 (2)浮选流程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及浮选的粗选、精选、扫选作业。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矿-浮选的阶段磨浮流程;精矿或中矿再磨再选流程。浮选产出粗精矿的作业称粗选;粗精矿再选作业称精选;尾矿再选作业称扫选。回收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时,不同矿物先后浮选的流程称优先浮选或选择浮选;先将有用矿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离的流程,称混合-分离浮选。工业生产时必须针对矿石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浮选流程。 浮选的原则流程即浮选的骨干流程或流程的主干结构。它一般包括段数、循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等内容。 3)浮选机:浮选机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混合式浮选机或充气搅拌式浮选机、气体析出式浮选机。

高磷鲕状赤铁矿配加氧化钙还原与金属分离的研究

高磷鲕状赤铁矿配加氧化钙还原与金属分离的研究 摘要 鲕状赤铁矿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铁矿,主要成分有赤铁矿、菱铁矿、鲕绿泥石和褐铁矿。在形成过程中,赤铁矿、褐铁矿与脉石矿物一般是由鲕状颗粒中心向外呈同心环状层层包裹,形成多层状构造,铁矿物层与脉石层之间界限不明显,嵌布粒度极细,成分复杂,而且经常与其他脉石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难以还原,因此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高品位铁矿石资源的日渐枯竭,人们不得不关注低品位铁矿石的开发与利用。本实验以贵州赫章鲕状赤铁矿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贵州赫章鲕状赤铁矿具有典型的鲕状结构,铁品位为51.2%主要是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部分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磷含量0.69%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等。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SEM-EDS、XRD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分别研究了碱度、还原温度、粒度和配碳比对鲕状赤铁矿碳热还原的失重率、金属化率及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通过磁选实现金属分离,研究了不同还原条件对铁精矿中物相组成、铁品位、铁的回收率以及脱磷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还原反应正向进行,促进铁颗粒的形核长大;原料粒度达到160-200目铁相之间容易聚集长大成为团状;提高配碳比增大了还原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促进了鲕状赤铁矿的还原,同时聚集长大也较明显。自然碱度下还原反应较弱,随着碱度的增加,还原效果逐渐提高,碱度的添加促进了铁颗粒的聚集长大,鲕粒的轮廓破坏更严重,鲕粒内部的杂质组分降低;添加复合添加剂降低了反应物的熔点,可使还原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而且促进金属铁颗粒聚集、长大,在硼砂添加6%的条件下,其还原效果最好。随着还原温度、碱度、配碳比以及粒度的增加,铁的回收率和脱磷率都有一定的提高;铁品位只随着碱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它条件下都升高。在还原温度1150℃、配碳比1.0、碱度1.0的条件下,金属化率高达90.30%,磁选后铁品位61.87%,铁回收率87.63%,脱磷率62.91%。 关键词:鲕状赤铁矿;金属化率;碱度;磁选

选矿安全技术与选矿工艺流程

编号:SM-ZD-24133 选矿安全技术与选矿工艺 流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选矿安全技术与选矿工艺流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节选矿安全技术 选矿是利用矿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它是一门分离富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科学。 一、矿物与矿石 (一)矿物 矿物是指在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所生成的自然元素(如金、石墨、硫黄)和自然化合物(如磁铁、黄铜、石英),其成分比较均一。 直接与选矿有关的矿物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比重,是指矿物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值。 ②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矿物的质量。 ③导电性,是指矿物的导电能力。

④磁性,是指矿物被磁铁吸引或排斥的性质。 ⑤润湿性,是指矿物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二)矿石 矿石,是指在现代化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加工、利用的矿物集合体。矿石由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有用矿物,是指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即选矿所能选出的预想的矿物。脉石矿物,是指国家尚不能利用的矿物。 (三)矿石的性质 矿石的性质包括矿石的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如颗粒和集合性的大小、形状、分布以及颗粒间的连晶等),矿石中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二、选矿的作用 冶金工业的飞速发展,鞭策采矿要加快步伐,提高效率,采取高效率低消耗的选矿方法,剔除采矿过程中贫化混入的岩石,恢复矿物地质品位,富集有用矿物。第二节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工艺是由选前的矿石准备作业、选别作业、选后的

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同步脱磷工艺技术

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同步脱磷工艺技术 【我来说两句】2010-4-1 17:10:50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569 次收藏 【摘要】:为开发利用鄂西“宁乡式”高磷鲡状赤铁矿,进行了添加脱磷剂还原焙烧-磁选的试验研究。对还原剂煤用量、脱磷剂NCP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剂煤用量为40%,脱磷剂NCP用量为20%,1000℃下焙烧60min,再经细磨、磁选,可以达到提高铁品位、降低磷的效果,最终得到产品铁品位90.09%,铁回收率88.91%,磷品位0.06%。 赤铁矿是自然界分布极广的铁矿物,是重要的炼铁原料,也可用作红色颜料。而赤铁矿石中的鲕状赤铁矿石嵌布粒度极细,且经常与菱铁矿、鲕绿泥石或含磷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难以达到钢铁工业对铁矿石含磷的要求,因此鲕状赤铁矿石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难选的铁矿石类型之一,该类资源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但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中约1/9为鲕状赤铁矿,有效利用鲕状赤铁矿石的研究在我国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对该种矿石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昆明理工大学进行了重选方面的实验,但对铁的富集和磷的去除效果都不明显;武汉理工大学采用直接还原的方法来处理该类型矿石,能获得较高的铁品位和回收率,但脱磷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最终产品中磷品位在0.5%左右;纪军等人进行了分散-选择性聚团脱泥-反浮选脱磷工艺的试验研究,通过适当调整药剂制度和流程结构,可以使铁精矿中磷含量降到0.25%以下,铁回收率达到90.57%,但铁精矿品位只有50%左右;国内有单位对该种矿石进行了浮选及磁选试验,但铁精矿中铁品位偏低磷品位偏高。 综上所述,对于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用常用的选矿方法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添加脱磷剂进行直接还原焙烧-磁选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指标,但未进行详细的工艺条件研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添加脱磷剂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参数的影响,确定该类矿石直接还原焙烧-磁选的最佳条件,为该类矿石的有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一、试样性质及试验方法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石铁和磷的品位分别为43.65%和0.83%,其中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少量褐铁矿,赤褐铁矿之铁占97.82%。 还原焙烧以煤为还原剂,同时加入脱磷剂NCP,达到还原焙烧同步脱磷的目的。试验矿样与煤均破碎至-2mm。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考察的条件因素包括煤用量、脱磷剂用量、还原焙烧温度和还原焙烧时间等。

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工艺流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鲕状高磷赤铁矿超细粉的气基还原实验研究

2011 年 8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ug. 2011 收稿日期:2010?08?19,修回日期:2010?11?21 作者简介:李士琦(1942?),男,湖南省安乡市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钢铁冶金等,E-mail: lishiqi@https://www.360docs.net/doc/b62857838.html, . 鲕状高磷赤铁矿超细粉的气基还原实验研究 李士琦1 , 张颜庭1 , 高金涛1 , 李 瑾 1,2 , 陈培钰 1,3 , 刘润藻1, 王玉刚1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院,北京 100037;3.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01) 摘 要:使用新开发装置对高磷赤铁矿超细粉进行气基还原实验研究. 该矿中P 主要以磷灰石形式嵌布于鲕状赤铁矿和其他脉石颗粒之间,但Fe 和P 元素未处于化学结合状态. 采用超级涡流磨技术将高磷赤铁矿磨成平均粒度为2 μm 的超细粉,实现Fe 和P 元素较好的解离. 还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开发的还原装置实现了矿粉的高度还原;粒度对还原结果的影响最显著,超细矿粉(2 μm)的还原度可达90%,较常规粒度矿粉(150 μm)提高约30%;还原产物颗粒间并未发生烧结,采用简易磁选设备对还原产物进行磁选分离,初步实现矿粉中Fe 与P 元素分离和富集. 关键词:鲕状高磷赤铁矿;超细粉;Fe 与P 解离;气基还原 中图分类号:TF03+1,TF5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1)04?0599?07 1 前 言 随着钢铁工业高速发展,富铁矿和易选铁矿资源逐步枯竭,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3], 低品位以及含杂质(磷、硫)高的铁矿石的利用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高磷赤铁矿资源,其中磷含量较高,有的甚至超过1.0%. 由于高炉炼铁过程需高温熔融,且炉内为还原气氛,磷元素等杂质几乎全部进入铁熔体[4?6],只能在转炉冶炼中再氧化去除,势必给转炉冶炼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急需开发合理的利用技术. 传统的高磷赤铁矿利用多集中在选矿工艺的改进和开发上,瑞典Kituna 选矿厂应用Airac 系列捕收剂,采用预选磁选?反浮选(脱磷)?磁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铁品位大于71%、含磷小于0.025%的优质铁精矿[7];支全[8]以CaCl 2为石英活化剂,淀粉为铁矿物抑制剂,RA-315为捕收剂进行磷硅混合反浮选,取得了铁品位为65.50%,含磷0.030%的精矿粉. 选矿工艺虽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我国的高磷赤铁矿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磷矿物嵌布粒度细小,选矿法脱磷仍存在不少问题[9];且其成本相对较高,加入浮选剂处理后的残渣存在很大程度的污染. 单纯以脱磷除杂为目的,势必造成磷资源浪费,排放的废渣污染环境[10]. 目前冶炼脱磷,微生物脱磷工艺等也取得了进展 [11,12] . 本研究基于前期实验存在的还原度较低、还原时间较长等问题[13],对高磷赤铁矿的矿物组成和其中Fe 和P 元素的微观分布进行研究;进一步开发新还原装置,改善还原条件,实现了矿粉的高度还原,考察了温度、时间、粒度和气氛的影响规律;对还原产物中Fe 和P 的分离富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 2 实 验 2.1 实验原料 取样湖北恩施地区的高磷赤铁矿,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高磷赤铁矿中TFe=44.04%(其中Fe 2O 3= 60.98%;FeO=1.74%),P=0.80%. 通过矿粉原料的XRD 分析(图1),确定研究所用高磷赤铁矿中Fe 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同时含有石英、磷灰石和粘土类物质等脉石,其中P 以氟磷灰石和氯磷灰石形式存在. 10 20 30 40 5060 70 80 90 5001000150020002500 30002θ (o ) I n t e n s i t y (C o u n t s ) 图1 高磷赤铁矿X 射线衍射图 Fig.1 XRD pattern of the high-phosphorus hematite 2.2 实验过程 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通过机械破碎、细磨筛分和超级涡流磨技术,得到不同粒度的矿粉原料,对150 μm(100目)、96 μm(160目)、小于75 μm(200目)及2 μm 4种粒度矿粉的矿相组成、Fe 和P 的微观分布等进行分析,取150和2 μm 的矿粉,在不同气氛、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还原实验,对还原产物进行初步磁选,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附流程图) [导读]:选矿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从矿山开采下来矿石以后,首先需要将含铁、铜、铝、锰等金属元素高的矿石甄选出来,为下一步的冶炼活动做准备。选矿一般分为破碎、磨矿、选别三部分。其中,破碎又分为:粗破、中破和细破;选别依方式不同也可分为:磁选、重选、浮选等。本专题将详细向大家讲述选矿的一些具体工艺常识,以及主要选矿设备的大致工作原理,主要控制要点等知识。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选矿的目的:提高矿石品位。 选矿方法: ◆重力选矿法。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在选矿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而进行选矿。 ◆磁力选矿法。磁力选矿法是利用矿物的磁性差别,在不均匀的磁场中,磁性矿物被磁选机的磁极吸引,而非磁性矿物则被磁极排斥,从而达到选别的目的。 ◆浮游选矿法。浮游选矿法是利用矿物表面不同的亲水性,选择性地将疏水性强的矿物用泡沫浮到矿浆表面,而亲水性矿物则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不同矿物彼此分离。 选矿后的产品:精矿、中矿和尾矿。 ◆精矿是指选矿后得到的含有用矿物含量较高的产品。 ◆中矿为选矿过程中间产品,需进一步选矿处理。 ◆尾矿是经选矿后留下的废弃物。

选矿的流程: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 3.6m×6m,最大棒磨机 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 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

选矿的主要工艺流程

选矿目的要是使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分开,为下一步的精选作业做准备,在整个选矿过程中主要的流程可以分为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选别等。下面按照先后顺序为大家介绍下这些工艺流程。 矿石的破碎 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块度都很大。目前,露天开采出来的矿块大尺寸为1000mm-1500mm,井下开采出来的矿块大尺寸为300mm-600mm块度这样大的矿石不能直接进行分选,因为,其中的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为了使它们相互分开,即达到单体分离,矿石送到选厂后,首先将矿石破碎到粒度,然后再送入磨矿机磨碎。 矿石的筛分 松散物料通过筛子分成不同粒级的过程,称为筛分。在选矿厂内,筛分多数是与破碎作业相结合。在矿石进入某段破碎机之前,预先分出粒度已经符合要求的合格产物,这种筛分称为预先筛分。它既能防止矿石的过粉碎,又可高破碎

机的生产率。当矿石含水分高和粉矿较多时,还可以避免破碎机的堵塞。当矿石经过破碎机被破碎之后,应用筛分检查破碎产物的粒度,使不合格的过大块矿粒再返回破碎作业,再次进行破碎,这种筛分称为检查筛分。用于矿石筛分的设备以圆形振动筛为主。 磨矿 磨矿是矿石破碎过程的继续,其目的是使矿石中各种有用矿物颗粒全部或大部分达到单体分离,以便进行选别,并使其粒度符合选别作业的要求。 磨矿作业通常是在一个圆筒形的磨矿机中进行的,筒体内一般装有研磨介质,如钢球、钢棒或砾石等等。装钢球(或铁球)的磨矿机为球磨机;装钢棒的为棒磨机;装砾石的为砾磨机。若磨矿机内不装其它介质,只利用矿石自己研磨,则称为无介质磨矿机或称自磨机;自磨机中再加入适量钢球就构成所谓半自磨机。磨机的规格,都以筒体的直径乘以长度表示。 分级 在磨矿作业中,通常采用分级作业与之配合,以便把粒度合格的物料及时分出,既可避免产品过磨,又能提高磨矿效率。选矿厂磨矿作业中使用的分级设备

选矿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1、重介质选矿法:(1)方法是基于矿石中不同的矿粒间存在着密度差,(或粒度差),籍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使不同物料得到分离。重介质选矿分选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小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将在介质中上浮,大于重介质密度的颗粒在介质中下沉。(2)工艺流程矿石的重选流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作业组成。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三个部分。 (1) 准备作业,包括a:为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而进行的破碎与磨矿;b:多胶性的或含黏土多的矿石进行洗矿和脱泥;c:采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对入选矿石按粒度分级。矿石分级后分别入选,有利于选择操作条件,提高分选效率。2) 选别作业,是矿石的分选的主体环节。选别流程有简有繁,简单的由单元作业组成,如重介质分选。 (3) 产品处理作业,主要指精矿脱水、尾矿输送和堆存。 2、跳汰选矿法(1)原理:跳汰选矿是在垂直交变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群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入跳汰机内落到筛板上,便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展,这个物料层,称为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周期性的给入上下交变的水流,垂直变速水流透过筛孔进入床层,物料就是在这种水流中经受跳汰的分选过程。 (2)工艺过程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3、浮选(1)原理: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分选矿物的一种选矿方法。(2)浮选流程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及浮选的粗选、精选、扫选作业。有一段磨浮流程;分段磨矿-浮选的阶段磨浮流程;精矿或中矿再磨再选流程。浮选产出粗精矿的作业称粗选;粗精矿再选作业称精选;尾矿再选作业称扫选。回收矿石中多种有用矿物时,不同矿物先后浮选的流程称优先浮选或选择浮选;先将有用矿物全部浮出后再行分离的流程,称混合-分离浮选。工业生产时必须针对矿石的性质和对产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浮选流程。 浮选的原则流程即浮选的骨干流程或流程的主干结构。它一般包括段数、循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等内容。 3)浮选机: 浮选机类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混合式浮选机或充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

金矿设备工艺流程

金矿设备工艺流程 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浮选法是岩金矿山广为运用的选矿方法,目前我国80%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此法选金,选矿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破碎与磨矿 据调查,我国选金厂多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破碎机中碎,而细碎则采用短头型圆锥碎矿机以及对辊碎矿机。中、小型选金厂大多采用两段一闭路碎矿,大型选金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 为了提高选矿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对碎矿流程进行了改造,使磨矿机的利用系数提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多碎少磨,降低入磨矿石粒度。 (二)重选 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多作为辅助工艺,在磨矿回路中回收粗粒金,为浮选和氰化工艺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选矿指标,提高金的总回收率,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东省约有10多个选金厂采用了重选这一工艺,平均总回收率可提高2%~3%,企业经济效益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得数百万元的利润。河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亦取得好的效果,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溜槽、摇床、跳汰机和短锥旋流器等。从我国多数黄金矿山来看,浮—重联合流程(浮选尾矿用重选)适于采用,今后应大力推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提倡能收、早收的选矿原则。 (三)浮选 据调查,我国80%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浮选法选金,产出的精矿多送往有色冶炼厂处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发展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精矿运输损失,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采取就地处理(当然也由于选冶之间的矛盾和计价等问题,迫使矿山就地自行处理)促使浮选工艺有较大发展,在黄金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通常有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两种工艺。近年来在工艺流程改造和药剂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进展,浮选回收率也明显提高。据全国40多个选金厂,浮选工艺指标调查结果表明,硫化矿浮选回收率为90%,少数高达95%~97%;氧化矿回收率为75%左右;个别的达到80%~85%。近年来,浮选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显。阶段磨浮流程,重—浮联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国浮选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如湘西金矿采用重—浮联合流程,进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获得较好指标,回收率提高6%以上;焦家金矿、五龙金矿、文峪金矿、东闯金矿等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又如新城金矿,原流程为原矿直接浮选,由于含泥较高(矿石本身含泥高,再加采矿尾砂胶结充填强度不

铁矿石常用的选矿方法

第一章铁矿石常用的选矿方法 第一节磁铁矿选矿流程 磁铁矿石主要包括单一磁铁矿矿石、钒钛磁铁矿 矿石、含磁铁矿混合矿石和含磁铁矿多金属共生矿石, 磁铁矿属强磁性产物,在磁铁矿选矿中普遍采用以弱 磁选工艺为主的选别流程: 1、单一弱磁选流程:选别作业采用单一弱磁选工艺,适合于矿物组成简单的易 选单一磁铁 矿矿石;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连续磨矿-弱磁选流程、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 1)连续磨矿-弱磁选流程:适用于嵌布粒度较粗或含铁品位较高的矿石。根据 铁矿无的嵌布 粒度,可采用一段磨矿或两段连续磨矿,磨矿产品达到选别要求后进行弱磁选。 2)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适用于嵌布粒度较细的低品位矿石。在一段磨矿 石进行磁选粗 选,抛弃部分合格尾矿,磁选粗精矿在给入二段磨矿(再磨)进行再磨再选。如果能再粗磨条件下,经过选别丢弃大量尾矿,对于减少后续磨矿和分选作业负荷、降低成本是有利的。 2、弱磁选-反浮选流程:主要针对的是某些铁矿石精矿石品位难以提高、铁精 矿中SiO2等 杂质组成偏高的问题,工艺方法包括磁选-阳离子反浮选流程和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两种。

3、弱磁选-精选流程:这种流程方法是对某些铁矿石精矿品位难以提高、铁精 矿石中SiO2 等杂质组分偏高的问题开发出来的。 4、弱磁-强磁-浮选联合流程:主要用于处理多金属共生铁矿石和混合铁矿石, 分为三类: 1)弱磁选-浮选流程:主要用于处理伴生硫化物的磁铁矿矿石。根据矿石性质 进一步分为先 磁后浮和先浮后磁两种。 2)弱磁-强磁流程:主要用于处理磁性率较低的混合矿石。特点是采用弱磁选 首先分离弱磁 性的磁铁矿,弱磁选尾矿再采用强磁选回收赤铁矿等弱磁性矿物。 3)弱磁-强磁-浮选流程:主要用于处理多金属共生铁矿石。 第二节赤铁矿选矿流程 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 矿物。与等轴晶系的磁赤铁矿成同质多象。晶体常呈板状; 集合体通常呈片状、鳞片状、肾状、鲕状、块状或土状等。 呈红褐、钢灰至铁黑等色,条痕均为樱红色。 1、焙烧磁选流程:当矿物组成比较复杂而其他选矿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选别指 标时,往往 采用磁化焙烧宣发;对于粉矿常用强磁选、重选、浮选等方法及其联合流程进行选别。 2、赤铁矿浮选流程:

各种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各种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行业分为许多分支,研究各种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对于区分他们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磁铁矿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3O4,是Fe2O3和 FeO 的复合物,呈黑灰色,比重大约 5.15左右,含Fe72.4%,O 27.6%,具有磁性。 开采的矿石先由颚式破碎机进行初步破碎,在破碎至合理细度后经由提升机、振动给料机均匀送入球磨机,由球磨机对矿石进行粉碎、研磨。经过球磨机研磨的矿石细料进入下一道工序:分级。螺旋分级机借助固体颗粒的比重不同而在液体中沉淀的速度不同的原理,对矿石混合物进行洗净、分级。矿物颗粒在被送入浮选机,根据不同的矿物特性加入不同的药物,使得所要的矿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 赤铁矿选矿设备工艺流程: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单晶体常呈菱面体和板状,集合体形态多样。有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硬度为5.5~6.0,密度为5.5~5.3 g·cm-3。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的片状赤铁矿集合体称为镜铁矿;呈灰色、金属光泽的鳞片状赤铁矿集合体称为云母赤铁矿;呈红褐色、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呈肾状的赤铁矿称为肾状赤铁矿。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是重要的炼铁原料,也可用作红色颜料。我国著名产地有辽宁鞍山、甘肃镜铁山、湖北大冶、湖南宁乡和河北宣化。针对我国赤铁矿的特点,部分可采用洗矿后用重选富集,此方法投资、

用电负荷较小,05年以来新建的中小型选场很多。对难选的矿石,一般先采用磁化焙烧、磁选、浮选。对原有选场品位较低的,我公司可代为配置精矿再磨反浮选脱硅设备,使铁精粉的品位提高达标。可提供用户选场供新用户考察,代为用户设计、配套、调试生产。铁闪锌矿的浮选流程 对于含铁闪锌矿的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一般有3种流程结构可 供选择,即混合浮选、优先浮选和等可浮流程。 混合浮选包括全混合浮选和部分混合浮选。全混合浮选是先全浮选铜、铅、锌、硫,然后再分选为单一的精矿。部分混合浮选是先铜铅锌混合浮选,再选硫;或者优先选铜铅,再锌硫混合浮选,随后再 分离浮选,其选别指标往往取决于锌与硫分选的优劣程度。 优先浮选即首先浮选铜、铅,再选锌,最后选硫的依次浮选流程。从浮选工艺的观点看,优先浮选较混合浮选更为有利。优先浮选时,磨矿后,表面新鲜的黄铁矿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倘若是混合浮选,锌矿物和黄铁矿表面均吸附有捕收剂和活化剂,在锌硫分离浮选时,若要很好地抑制黄铁矿,就必须除去其表面的捕收剂,这比使表面新鲜的黄铁矿受到抑制更加困难。所以,优先浮选比混合浮选更有利于锌和硫化铁矿物的分选。在很多时候,铁闪锌矿浮选的实质,也就是铁 闪锌矿与黄铁矿或者磁黄铁矿的分离问题。 但在实际生产中,须根据具体的矿石性质决定采取哪种流程。分细粒级的锌矿物根本无法回收而损失到尾矿中;加大捕收剂用量强拉,又使得一部分可浮性极强的黄铁矿上浮,在锌回路中造成黄铁矿

选矿工艺及基础知识

选矿工艺及基础知识

一、选矿车间工艺 (一)选矿车间概况 选矿车间现有200吨/日和600吨/日两个选厂。200吨/日选厂日处理量300吨,600吨/日选厂日处理量900吨,合计日处理量1200吨。 选矿车间的主要岗位有入料、破碎、磨矿分级、浮选和压滤,主要设备由颚式破碎机、旋盘破碎机、球磨机、分级机、浮选机和压滤机。 (二)以600吨/日选厂为例介绍选矿车间工艺流程图(见图1)(三)各岗位主要任务 1、入料岗位:将来自各矿区的原矿石中的大矿(不合格物料)击 碎,使其通过格筛,成为达到破碎机入料口要求的合格物料。2、破碎筛分岗位:将物料进一步粉碎,使其成为达到磨矿要求的 合格物料。 3、磨矿分级岗位:对来自破碎的合格物料进一步加工,达到浮选 有效浮游的粒度要求。 4、浮选岗位:通过一定的药剂作用,实现目的矿物的有效浮游。 5、脱水岗位:对浮选的泡末产品进行脱水,使其含水量由原来的 80%左右减少至15%左右。 二、选矿基础知识 (一)概念 1、选矿厂的规模

一般指选矿厂每年处理的原矿数量,选金厂一般用吨/日表示。 2、什么是精矿、中矿、尾矿 精矿指选矿厂的最终产品;中矿指选矿过程的中间产品;尾矿指选矿厂被弃用的部分。 3、什么是粗选、精选、扫选 粗选是指对药剂处理的矿浆进行选别的作业;精选是指对粗选泡末产品进行再选的作业;扫选是指对粗选底流进行再选的作业。 4、什么叫产率、精矿产率的计算方法: 在选矿过程中,得到的某一产品的重量与原矿重量的百分比,称该产品的产率。 精矿产率的计算方法:α-θ γ精= *100% β-θ α原矿品位 β精矿品位 θ尾矿品位 5、什么叫选矿回收率、理论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金属的数量或有用组分的数量与原矿中金属的数量或有用组分数量的百分比。 理论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选矿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