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70100)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

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通融能力;

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1.学生应该具备:①本科毕业证书;②HSK五级以上考试成绩;③在中国学习一年以上或者在母国学习两年以上汉语证明材料;④原学校汉语教师推荐信。

2. 对于在我校学习、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建立2-5人的导师指导小组,小组由本专业导师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由本专业导师担任组长。

2、采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实习或者辅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论文一年。分为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课程由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部分构成。

各部分课程学分分布如下:

必修课:核心课程(含学位公共课)18学分

选修课:拓展课程(分模块选修)及训练课程14学分

专题讲座1学分,文化体验1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

总计40学分。

(二)课程设置和学分结构

具体课程设置见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表

五、教学方法

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观察、模拟训练等方法。具体方法是:

1、倡导合作学习理念。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分成学习小组。

2、课堂上注重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采用现场观察、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4、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教学调查、模拟课堂等课外活动。

六、专业实践

针对培养要求,实施有计划、分阶段、多层次的教学实习,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习,第二阶段在海内外其他学校、教学机构以及我院海外孔子

学院等的教学实习。同时调动各种资源,积极开拓新的海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合作。

(一)实习要求:

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教学实习两部分,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及教学管理。校内实习时间一般在课程结束的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校外实习。实习阶段不得少于5个月或实习工作量必须达到80课时以上,听课最多占1/3。实习结束,研究生要撰写提交《实习手册》。

(二)实习管理

1、校内实践(我院留学生院)

充分利用我院的教学实践条件,由导师指导小组结合培养要求和课程安排,为学生制定教学实习计划。开始实习时,学生须提交《实习计划表》。每个学生在教学实习期间,学院将安排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设计教案、听课并进行评估。

2、海内外教学实习(我院海外孔子学院等)

统一组织,专人负责。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指导教师随时沟通。根据指导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教学以及海外指导教师评估分数,来综合评定学员教学实习成绩。

实习完毕后,学生需提交《实习实践考核表》、《实习总结报告》与《实习单位鉴定》。具体做法参见我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实习手册》。

七、学位论文

学生可以从以下两种方式中任选一种,完成毕业环节,通过答辩,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一)以论文形式毕业。

(二)以教学实验报告、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形式毕业。

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字数不少于10000字。

2、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

3、学生的选题报告应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完成。学生首先要拟定《选题报告》,经过导师组同意并通过开题答辩后,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4、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程序按中国传媒大学学位办有关规定执行。

具体做法参见我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论文手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附件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国际生)课程设置表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课程学习指南

Modern Thoughts and Culture Studies

·课程基本信息:学位公共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英文名称:Modern Thoughts and Culture Studies

·授课对象: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分/学时:2/32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核方式:课堂发言、出勤,占总评成绩30% + 期末考试:论文,占总成绩的70%·课程简介: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是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为国家汉语教育硕士(中国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拟以当下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思潮和事件的系谱学探查,带领学生了解问题背后的思想资源和权力关系。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带领学生建立必要的历史感以锚定自身,我们究竟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所置身的社会究竟是怎样建构而成的。

·教学目标:

1. 带领学生了解影响当代中国的各种思想脉络,更新其知识体系。

2. 引导学生从纷繁的脉络中理解当代中国的建构过程,并促使学生反思各种意识形态,并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会涉及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消费、城市化与三农问题、性别研究,也包括“大国”的历史重构。拟从这些问题中分别抽取相关文化现象和事件,追溯其涉及的理论脉络,问题内部相关论争及背后的权力关系,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相对清晰的认识。

《高级汉语》课程学习指南

Advanced Chinese

·课程基本信息:学位公共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高级汉语

·英文名称:Advanced Chinese

·授课对象: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开课学期:

·开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面授方式为主;课前布置预习提纲,学生分小组完成查找资料、设计5分钟教案和进行模拟授课。

·考核方式:汉语写作20% + 闭卷笔试80%

·课程简介:

针对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入学时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利用一学期的学时进行汉语强化教学,帮助学生补习高级阶段重要的汉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进行高级汉语写作(应用文之书信与游记、说明文、议论文)的讲练教学,完善学生中文写作的能力。词汇、语法教学期间,将由学生分小组完成查找资料、设计5分钟教案和进行实际讲授,鼓励他们在课堂内部实地操练已经学习到的汉语知识,尽可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促动和师生之间的讲习传授丰富与拓展学生的汉语知识构架。

·教学目标:

1. 对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汉语水平进行一学期强化,使学生尽快适应国内的语言教学课程,进而减少后续阶段专业学习的语言障碍;

2. 引导学生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入手,解析汉语一般语言现象,摸索出适当的教学方法。3.适当介绍汉语文化知识和写作常识。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课:享受旅行(4学时)

第二课:起名字(4学时)

第三课:我的第一份工作(4学时)

第四课:沙漠中的饭店(4学时)

第五课:走上自首之路(4学时)

第六课:网络时代在爱情(4学时)

第七课:北京人与上海人(4学时)

第八课:访友之行(4学时)

第九课:高薪养廉与缘木求鱼(4学时)

第十课:一辆自行车(4学时)

第十一课:交谈的智慧(6学时)

第十二课:孤独的晚餐(6学时)

第十三课:跨越时空的相见(6学时)

第十四课:看世界在变(6学时)

·参考书目:

1. 岑玉珍编著: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2. 杨存田编著: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3.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5

4. 朱希祥、李小玲、李晓华编著:留学生汉语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9

《语言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课程基本信息:学位公共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授课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研究生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秋季学期(第1学期)

·开课时间:2012.9-2013.1(1~16周/周学时2)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

·考核方式:平时课堂发言、出勤50%+ 期末考试50%

·课程简介:

本课程全面地介绍当今语言学的各种理论,涉及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对语言结构系统、语言的发展演变和语言运用,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容,以期使学生全面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领域,开拓视野,找到科学的语言研究视角,为其未来进行语言比较、语言教学等提供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各种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讲语言和语言研究概述(第一周)

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二、语言的若干属性

三、语言学

第二节语言功能(第二周)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二、心理方面的功能

第三节语言规划(第三周)

一、共同语的确立

二、语言选择

三、语言规范化

第四节西方语言学简史(第四周)

一、国外语言研究

二、国内语言研究

第二讲语言结构系统(第五周)第一节语言的结构系统

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

二、语言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三、语言结构类型

第二节语音(第六周)

一、语音和语音学

二、音素和音位

三、语音特征

四、语音组合

五、国际音标

第三节语义(第七周)

一、语义和语义学

二、义素分析

三、语义场

四、语义的组合

第四节语汇(第八周)

一、语汇和语汇学

二、语汇聚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