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打印版

考研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打印版
考研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打印版

《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

第一章绪论

1、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2、算法设计的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3、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1)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例操作系统,只要整个系统不遭破坏,它将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没有作业需要处理,它仍处于动态等待中。因此,操作系统不是一个算法。

(2)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中的指令则无此限制。算法代表了对问题的解,而程序则是算法在计算机上的特定的实现。

(3)一个算法若用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

4、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表示与计算(这个比较复杂,具体看算法本身,一般关心其循环的次数与N的关系、函数递归的计算)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表的特点:

(1)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元素;(这一点决定了图不是线性表)

(2)存在唯一的最后一个元素;

(3)除第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前驱(这一点决定了树不是线性表)

(4)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后继。

2、线性表有两种表示:顺序表示(数组)、链式表示(链表),栈、队列都是线性表,他们都可以用数组、链表来实现。

3、顺序表示的线性表(数组)地址计算方法:

(1)一维数组,设DataType a[N]的首地址为A0,每一个数据(DataType类型)占m个字节,则a[k]的地址为:A a[k]=A0+m*k(其直接意义就是求在数据a[k]的前面有多少个元素,每个元素占m个字节)

(2)多维数组,以三维数组为例,设DataType a[M][N][P]的首地址为A000,每一个数据(DataType 类型)占m个字节,则在元素a[i][j][k]的前面共有元素个数为:M*N*i+N*j+k,其其地址为:

A a[i][j][k]=A000+m*(M*N*i+N*j+k);

4、线性表的归并排序:

设两个线性表均已经按非递减顺序排好序,现要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线性表,并仍然接非递减顺序。可见算法2.2

5、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示法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

6、顺序线性表的初始化过程,可见算法2.3

7、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查找。

8、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插入算法,注意其对于当原来的存储空间满了后,追加存储空间(就是每次增加若干个空间,一般为10个)的处理过程,可见算法2.4

9、顺序线性表的删除元素过程,可见算法2.5

10、顺序线性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7

11、链表的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并能用图形象地表示出来,以利分析;

12、链表中元素的查找

13、链表的元素插入,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9

14、链表的元素的删除,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10

15、链表的创建过程,算法与图解,注意,链表有两种(向表头生长、向表尾生长,分别用在栈、队列中),但他们的区别就是在创建时就产生了,可见算法2.11

16、链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12

17、建议了解所谓的静态单链表(即用数组的形式来实现链表的操作),可见算法2.13

18、循环链表的定义,意义

19、循环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

20、循环链表的插入、删除算法、图解

21、双向链表的定义,意义

22、双向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

23、双向链表的插入、删除算法、图解,可见算法2.18、2.19

24、补充:在循环链表中,只设立一个表尾指针比只设立一个表头指针更方便些,为什么?

第三章 栈和队列

1、栈的顺序表示与实现

2、栈的链表表示与实现

3、栈的入栈、出栈操作算法

4、栈的几个经典应用(迷宫、表达式求值)

5、栈与递归的实现,如Hanoi 塔问题

6、队列链式表示与实现

7、链式队列的入队、出队操作算法

8、循环队列的表示(顺序表示)和实现,特别注意其判满、判空方法、入队操作、出队操作的实现(特别重要,考得频率很大)

9、补充:共享栈的方法与实现(即两个栈共享一个空间,他们采用栈顶相向,迎面增长的存储方式)

10、补充:用两个栈来模拟一个队列的思路、算法

11、补充:表达式(前缀、后缀、中缀)的表达互换,这个操作要求对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相当熟练,并要求对后面的二叉树相当熟练

12、补充:了解双端队列(只需了解)

13、补充:链栈比顺序栈的优点与缺点

14、补充:一系列元素依次入栈再出栈的顺序,经典题目为:有5个元素,其入栈次序为A 、B 、C 、

D 、

E ,以下哪种出栈的顺序是不可能的?

15、补充:了解用循环链表实现队列,注意在该循环链表中只有一个头指针或一个表尾指针(只需了解)

16、补充:根据给出的数学公式,写出对应的递归算法,最经典的就是用递归求阶乘。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1、几个重要的概念:树、森林、子树、根、终端结点(叶子)、非终端结点、双亲、孩子、兄弟、堂兄弟、度、深度、有序树、无序树、二叉树、k 叉树、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线索二叉树;

2、二叉树的5种基本形态;

3、二叉树的5个重要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i 层上至多有2i -1个结点(i ≥1);

(2)深度为k 的二叉树至多有2k -1个结点,(k ≥1)

(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 ,如果其终端结点(叶子)数为n 0,度为2的结点数为n 2,则n 0=n 2+1;

(4)具有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1log 2+n ; (5)如果对一棵有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1log 2+n )的结点按性层序编号(从第1层到第??1log 2+n 层,每层从左到右),则对任一结点i (1≤i ≤n ),有:

(i )如果i =1,则结点i 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如果i >1,则其双亲Parent (i )是结点??2i

(ii )如果2i >n ,则结点i 无左孩子(结点i 为叶子结点);否则其左孩子LChild (i )是结点

2i ;

(iii )如果2i +1>n ,则结点i 无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RChild (i )是结点2i +1

利用完全二叉树的上述性质,能处理大多数完全二叉树的计算题;

4、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了解顺序存储结构,只做了解;

(2)链式存储结构,重要,需要掌握,后面的算法都是基于此结构;

5、二叉树的遍历:

(1)能对任意一棵二叉树进行手动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2)能将由前序+中序、后序+中序给出的序列还原成一棵二叉树;

(3)能将一个数学表达式用中序方法将其用二叉树画出来,并能写出其前缀(波兰式)、中缀、后缀(逆波兰式)表达出来;

6、二叉树的遍历递归算法(注意前、中、后序三个算法只有细微的差别),可见算法6.1,而他们的非递归算法不作要求;

7、建立二叉树链表的递归算法,可见算法6.4;

8、线索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图;

9、能用手画出任意二叉树对应的线索二叉树(中序、后序线索);

10、线索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算法,可见算法6.5;

11、理解线索二叉树的中序线索化过程算法,可见算法6.6;

12、手动写出任意森林、树的深度优先、广度优先遍历顺序;

13、森林、二叉树的转换过程,能用手画出即可;

14、哈夫曼树的相关概念:路径长度、带权路径长度WPL 、权值;

15、二叉哈夫曼树的构造过程,能用手动构造,并能将构造好的树用编码表示出来;

16、了解哈夫曼树的构造算法,可见算法6.12,只需要了解,无需掌握;

17、记住树的记数公式:对一棵有n 个结点的有n n C n 21

1 棵不同的二叉树 18、补充:二叉排序树、插入、删除结点的操作(在查找一章中有详述);

19、补充: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用数组存储方式,其元素、结点对应关系;

20、补充:求二叉树的高度(深度)算法;

21、补充:将二叉树中左、右孩子交换的算法;

22、补充:将用数组存储的完全二叉树转换成链式结构的算法;

23、补充:对用数组存储的完全二叉树进行非递归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

24、补充:求二叉树中叶子数、度为1的、度为2的结点数算法;

25、补充:对于K 叉树,其结点总数为N ,求出该树的最大高度、高小高度;

26、补充:构造结点数为n 的k 叉哈夫曼树(其所有的结点要么度为0,要么度为k ),注意一般都需要增加m 个权为0的结点(称为虚结点),其中如果叶子结点数目不足以构成正则的k 叉树(树中只有度为k 或0的结点),即不满足(n -1)MOD (k -1)=0(其中MOD 是取余运算),需要添加权为0的结点,添加的个数为m =k -(n -1)MOD (k -1)-1。添加的位置应该是距离根结点的最远处。假设n =10,k =3,则需要添加1个权为0的虚结点(其字母可以为空)。

第七章 图

1、图的几个重要概念:顶点、弧、弧尾、弧头、边、有向图、无向图、完全图、邻接点、入度、出度、度、路径、回路(环)、连通图、连通分量、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生成森林、关节点、重连通图、AOV-网、AOE-网;

2、图的几种存储、表示方法:数组表示法(重要)、邻接表(最重要,应用最广)、逆邻接表(掌握)、十字链表(理解)、邻接多重表(了解),并能大致掌握他们各种方法表示的优缺点;

3、图的两种遍历顺序:深度、广度优先,建议同时掌握其算法;

4、图的生成树和生成森林(只需掌握手画方法);

5、图的最小生成树的两种算法:普里姆(Prim )算法(实质是顶点优先)、克鲁斯卡尔(Kruskal )

算法(实质是边优先),掌握他们的手动构造过程,了解算法;

6、理解求关节点算法,可见算法7.10、7.11;

7、了解拓扑排序;

8、掌握由AOE-网得到关键路径的方法(手动),了解算法(7.13、7.14);

9、掌握最短路径的手动求解过程、方法(两种:迪杰斯特拉Dijkstra、弗洛伊德Floyd),了解算法;

10、补充:Prim算法、Kruskal算法、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1、补充:了解拓扑排序算法;

12、补充:能将图的抽象定义,如有向图G=(V,{A}),V={v1,v2,v3,v4},A={}画成图,也能将图用抽象定义写出;

13、补充:能根据图的邻接表、逆邻接表、数组表示法表示出来的图画出,亦能根据图写出其邻接表、逆邻接表、数组表示法;

14、补充:了解四色定理(Four color theorem):最先是由一位叫古德里(Francis Guthrie)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德·摩尔根(Augustus De Morgan,1806~1871)1852年10月23日致哈密顿的一封信提供了有关四色定理来源的最原始的记载。他在信中简述了自己证明四色定理的设想与感受。四色问题的内容是:“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染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15、补充:了解离散数学中的欧拉图、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16、补充:了解汉密尔顿图;

第九章查找

1、掌握几个重要的概念: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平均查找长度、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平衡因子、B-树、B+树、哈希表;

2、顺序表的查找算法(9.1)及其时间复杂度的性能分析;

3、折半查找(二分查找)算法(9.2)及其性能分析;

4、能画出任意个数元素的二分查找过程形成的判定树;

5、掌握次优二叉查找树的构造过程,能用手画出,其算法只做了解要求;

6、掌握索引顺序表的查找(又称分块查找)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其性能;

7、能手动根据元素的顺序,构造出一棵二叉排序树;

8、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几种算法:查找算法(9.5a、9.5b)、二叉排序树的插入算法(9.6),而插入过程就是构造二叉排序树的过程;

9、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删除结点的手动过程及算法(9.7、9.8);

10、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性能分析过程;

11、平衡二叉树的构造过程,重点在于平衡被破坏后的调整,LL型、LR型、RR型、RL型的平衡旋转处理;

12、平衡树查找的性能分析;

13、B-树的查找操作,了解其算法;

14、B-树的查找性能分析;

15、B+树的查找操作;

16、引入哈希表的目的、优点、基本原理;

17、了解几种常用的哈希函数:直接定址法、数字分析法、平方取中法、折叠法、除留余数法、随机数法;

18、掌握几种常用的处理冲突的方法:开放定址法(线性探测法、伪随机数序列法)、再哈希法、链地址法、公共溢出区法;

19、哈希表的查找性能分析;

第十章内部排序

1、掌握几个重要的概念:排序、排序方法的稳定性(即关键字相同的经排序后原顺序会不会变化)、

排序算法效率的稳定性(即排序算法效率会不会受待排序数据序列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内部排序、外部排序、堆

2、直接插入排序的过程(手动分析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算法(10.1);

3、掌握折半插入排序算法(10.2)、理解2-路插入排序、了解表插入排序;

4、希尔排序过程(手动分析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算法(10.4、10.5);

5、冒泡排序过程(手动分析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算法;

6、快速排序过程(手动分析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原理、算法(10.6-8)

7、快速排序性能分析;

8、简单选择排序过程(手动分析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算法(10.9);

9、堆排序过程(手动分析建初始堆过程、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原理、算法(10.10-11),堆排序原理、过程、算法非常重要,是常考点;

10、2-路归并排序过程(手动分析一趟排序的过程、结果)、算法(10.2-4);

11、理解基数排序的原理、过程;

12、掌握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13、补充:各种内部排序的应用场合(这个比较难做,需要对各种排序算法非常清楚才能做到);

14、补充:冒泡排序的改进——鲨鱼排序过程、原理、算法;

15、补充:插入、选择、冒泡、快速、堆排序的算法效率稳定性分析,能判断哪种算法不受初始数据的影响;

16、补充:用链表实现插入排序的过程、算法;

考研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打印版

《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 第一章绪论 1、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2、算法设计的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3、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1)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例操作系统,只要整个系统不遭破坏,它将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没有作业需要处理,它仍处于动态等待中。因此,操作系统不是一个算法。 (2)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中的指令则无此限制。算法代表了对问题的解,而程序则是算法在计算机上的特定的实现。 (3)一个算法若用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 4、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表示与计算(这个比较复杂,具体看算法本身,一般关心其循环的次数与N的关系、函数递归的计算)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表的特点: (1)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元素;(这一点决定了图不是线性表) (2)存在唯一的最后一个元素; (3)除第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前驱(这一点决定了树不是线性表) (4)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后继。 2、线性表有两种表示:顺序表示(数组)、链式表示(链表),栈、队列都是线性表,他们都可以用数组、链表来实现。 3、顺序表示的线性表(数组)地址计算方法: (1)一维数组,设DataType a[N]的首地址为A0,每一个数据(DataType类型)占m个字节,则a[k]的地址为:A a[k]=A0+m*k(其直接意义就是求在数据a[k]的前面有多少个元素,每个元素占m个字节) (2)多维数组,以三维数组为例,设DataType a[M][N][P]的首地址为A000,每一个数据(DataType 类型)占m个字节,则在元素a[i][j][k]的前面共有元素个数为:M*N*i+N*j+k,其其地址为: A a[i][j][k]=A000+m*(M*N*i+N*j+k); 4、线性表的归并排序: 设两个线性表均已经按非递减顺序排好序,现要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线性表,并仍然接非递减顺序。可见算法2.2 5、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示法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 6、顺序线性表的初始化过程,可见算法2.3 7、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查找。 8、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插入算法,注意其对于当原来的存储空间满了后,追加存储空间(就是每次增加若干个空间,一般为10个)的处理过程,可见算法2.4 9、顺序线性表的删除元素过程,可见算法2.5 10、顺序线性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7 11、链表的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并能用图形象地表示出来,以利分析; 12、链表中元素的查找 13、链表的元素插入,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9 14、链表的元素的删除,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10 15、链表的创建过程,算法与图解,注意,链表有两种(向表头生长、向表尾生长,分别用在栈、队列中),但他们的区别就是在创建时就产生了,可见算法2.11 16、链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12 17、建议了解所谓的静态单链表(即用数组的形式来实现链表的操作),可见算法2.13 18、循环链表的定义,意义 19、循环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

考研政治知识点

考研政治知识点 2017年考研政治必备知识点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 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 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 (三)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1、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并取得物质成果;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体现 着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互换,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并使自然界的一 部分转化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成为现实的人。 2、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它还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 有机体的物质承担;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1)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这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3、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4、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1)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2)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3)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 (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考研结构力学考点归纳

1.结构几何组成分析:重点推荐大刚片法则,详细讲解一铰无穷远,两铰无穷远,三铰无穷远。 2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存在支座位移,弹簧,制造误差,外荷载,温度作 用的情况如何求解 3 .力法:重点讲解对称性的应用,超静定桁架,存在弹簧的情况,支座位移,制造误差等情况 4 .位移法:重点讲解对称性的应用,如何快速求刚度系数,存在EI无穷杆如何求解,存在斜杆且有侧移的情况如何求解,存在弹簧的情况如何求解 5.影响线:重点讲解桁架的影响线如何求,存在斜杆的刚架如何作影响线, 超静定结构如何作影响线 6.矩阵位移法:重点概念讲解,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组合结构如何求结构 内力 7 .结构动力响应;重点讲解单自由度强迫振动,两个自由度强迫振动如何 求解,存在水平地面运动,竖向地面运动时如何求解,全面分析柔度法及刚度法的应

用! 第一题: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首先考虑该结构能不能减二元体,使结构由繁变简。减二元体行不通的话,可考虑加二元体,即将一个三角形(小刚片)不断在其上添加二元体形成大刚片, 然后再考虑两刚片法则及三刚片法则。 对于杆件比较少的结构可直接应用两刚片法则或三刚片法则。其次要注意的是3种无穷远铰的情况。一般第一大题不可能考得很难,基本概念很重要,属于送分题。 第二题:一般为作结构的弯矩图,无需计算过程 包括刚架和桁架,梁式结构比较简单,考得比较少。该题主要考察能否快速准确作出弯矩图,只要稍微有些错误就会不得分。该题型技巧性的东西比较多,不能蛮干,尤其是当结构为超静定结构时。主要是考察对力学概念的灵活运用,技巧性的东西往往体现在支座的特殊性,如滑移铰支座、固定铰支座、滑移支座,杆件连接的特殊性如铰接或滑移连接。有时可能结构是超静定结构,但往往用位移法分析的话是一次超静定,要熟记位移法中各种常见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要熟练掌握位移转角公式,当然也可以使 用力矩分配法。一定不要养成惯性思维认为该题型考的题都是静定结构。 第二题:一般是考影响线 熟练掌握机动法、静力法以及二者的结合应用。历年来真题考得比较多的依次为:梁式结构画影响线(用机动法)、桁架画影响线(机动+静力法)、间接荷载作用下的梁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总结 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详见14--16页) 4 栈和队列 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

结构力学经典考研复习笔记强力推荐吐血推荐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 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内容。 明确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及几种简化方法,进一步理解结构体系、结点、支座的形式和内涵。 理解荷载和结构的分类形式。 在认真学习方法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学习结构力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本章目录 §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 §1-2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1-3 杆件结构的分类 §1-4 荷载的分类 §1-5 方法论(1)——学习方法(1) §1-6 方法论(1)——学习方法(2) §1-7 方法论(1)——学习方法(3) §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 1. 结构 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例如房屋中的梁柱体系,水工建筑物中的闸门和水坝,公路和铁路上的桥梁和隧洞等。 从几何的角度,结构分为如表1.1.1所示的三类: 表1.1.1 分特点实例

2. 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论力学着重讨论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他三门力学着重讨论结构及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问题。 其中材料力学以单个杆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结构力学以杆件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以实体结构和板壳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学习好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学习结构力学的基础和前提。 结构力学的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外力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以及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 讨论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 (2) 讨论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 (3) 讨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 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手段包含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本课程只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构力学的计算方法很多,但都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1) 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知识点大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结构和算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office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10题) 第一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 考点1:算法概念 ● 算法 算法:指解题方案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是计算方法。程序编制通常不优于算法设计。 考点2:算法的四个基本特征 可行性、确定性(算法步骤有明确定义)、有穷性、拥有足够情报 考点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 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工作量。 算法执行的基本次数是问题规模的函数,固定规模下还与输入有关。 2. 空间复杂度:算法执行需要的存储空间(算法程序、输入初始数据、某种数据结构所需空间) ● 数据结构 (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即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 的前后件(前驱、后继)关系)。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速度/空间)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 可以表示成:B=(D ,R ) B 表示数据结构;D 表示数据元素集合;R 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例:一年四季的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B=(D ,R );D=(春,夏,秋,冬);B={(春,夏), (夏,秋),(秋,冬)}】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数据元素:用中间标有元素值的方框表示,称为结点。 逻辑关系:用有向线段从前件指向后件。没有前件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 终端结点(叶子结点) B=(D ,R ) D={di|1≤i ≤7} ={d1,d2,d3,d4,(d1,d3),(d1,d7),(d2,d4),(d3,d6),(d4,d5)} 考点4:数据的存储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 储存空间的存放形式。既储存数据元素的信息,还有元素的前后件关系信息。 数据的逻辑关系与数据的存储结构不一定相同。数据结构一般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

考研政治的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的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的含义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4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3)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第一,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完善自我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第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人生价值的标准

(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3)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 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协调身心关系的重要性 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本质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 利益关系。 2.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诚信包含着 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 万物皆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都是考验,试你如何用心 意思,“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信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宽 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完整版)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

数据结构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概论 数据就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的载体。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数据结构的定义: ·逻辑结构:从逻辑结构上描述数据,独立于计算机。·线性结构:一对一关系。 ·线性结构:多对多关系。 ·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顺序存储结构:如数组。 ·链式存储结构:如链表。 ·索引存储结构:·稠密索引:每个结点都有索引项。 ·稀疏索引:每组结点都有索引项。 ·散列存储结构:如散列表。 ·数据运算。 ·对数据的操作。定义在逻辑结构上,每种逻辑结构都有一个运算集合。 ·常用的有:检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在这些值上定义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结构类型:由用户借助于描述机制定义,是导出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ADT:·是抽象数据的组织和与之的操作。相当于在概念层上描述问题。 ·优点是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了信息隐藏。 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实际问题选择一种好的数据结构,设计一个好的算法。算法取决于数据结构。 算法是一个良定义的计算过程,以一个或多个值输入,并以一个或多个值输出。 评价算法的好坏的因素:·算法是正确的; ·执行算法的时间; ·执行算法的存储空间(主要是辅助存储空间); ·算法易于理解、编码、调试。 时间复杂度:是某个算法的时间耗费,它是该算法所求解问题规模n的函数。 渐近时间复杂度:是指当问题规模趋向无穷大时,该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数量级。 评价一个算法的时间性能时,主要标准就是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 算法中语句的频度不仅与问题规模有关,还与输入实例中各元素的取值相关。 时间复杂度按数量级递增排列依次为:常数阶O(1)、对数阶O(log2n)、线性阶O(n)、线性对数阶O(nlog2n)、平方阶O (n^2)、立方阶O(n^3)、……k次方阶O(n^k)、指数阶O(2^n)。

考研政治知识点梳理

考研政治知识点梳理 一 1.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 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 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②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 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③在一 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 一定的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 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 为成功。 2. 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角度看: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真理的检验标准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 寻找,而要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实践角度看: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 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同客观是否相符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 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 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结构力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结构力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西南石油大学结构力学2018考研专业课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结构力学考试是工科土木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结构力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程度。本大纲遵照教育部结构力学课程指导小组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工科相关专业对结构的几何组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受力图形绘制、结构体系的位移计算、结构影响线原理以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等知识要求制订。本大纲力求反映专业特点,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尺度去测评考生的结构力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判断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1、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选择原则,比较熟练地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并对一般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确定超静定次数。 2、熟练应用取隔离体列平衡方程的方法计算静定结构(包括梁、刚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的内力和反力;熟练掌握叠加法画弯矩图,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3、理解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制造误差等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计算,熟练掌握图乘法,了解互等定理。 4、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静定桁架的反力和内力影响线的作法,了解机动法作影响线,会利用影响线求量值,能确定简单影响线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5、熟练掌握力法、位移法计算一般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熟练地求解一般超静定结构,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掌握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方法。 三、考试内容 第1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结构的机动分析方法,能正确判断结构的几何组成,正确计算结构的自由度。 考试内容: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体系的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第2章静定结构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知识点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知识点 试题类型: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闭卷笔试),试题类型包括:概念填空题(10 %),是非判断题(10 %),单项选择题(40 %),算法填空题(10%),算法应用题(20 %),算法设计题(10 %)。 第一章绪论 重点内容及要求: 1、了解与数据结构相关的概念(集合、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关键字、元 素之间的关系等)。 数据:所有能被输入到计算机中,且能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 集合。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的总称。是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的某种特定 的符号表示形式。 数据元素:是数据(集合)中的一个“个体”,数据结构中的基本 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处理。 数据项:是数据结构中讨论的最小单位,数据元素可以是一个或 多个数据项的组合 关键码:也叫关键字(Key),是数据元素中能起标识作用的数 据项。 其中能起到唯一标识作用的关键码称为主关键码(简称主码); 否则称为次关键码。通常,一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主码,但可以有多 个次码。 关系:指一个数据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的某种相关性。 数据结构: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这里的结构指元素之 间存在的关系。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组操作的总

称。 2、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四种)和物理结构(数据元素 的表示与关系的表示、两类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个层次。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的一种抽象的描述,可以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若干关系来表示 逻辑结构有四种: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集合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是其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或实现,因此又称其为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利用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相对位置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关系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链式存储结构:除数据元素本身外,采用附加的“指针”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算法时间复杂度相关的概念。 算法:是为了解决某类问题而规定的一个有限长的操作序列 或处理问题的策略 一个算法必须满足以下五个重要特性:1.有穷性2.确定性3.可行性4.有输入5.有输出 设计算法时,通常还应考虑满足以下目标: 1.正确性, 2.可读性, 3.健壮性 4.高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C语言版数据结构知识点汇总

引言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一般步骤: 一般来说,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从具体问题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最后编出程序进行测试调整知道的到最终解答。寻求数学模型的实质就是分析问题,从中提取操作的对象,并找出这些操作对象之间含有的关系,然后用数学的语言加以描述。 三种经典的数学模型 图书书目自动检索系统——线性关系 博弈问题——树 城市道路问题——图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 简单的解释: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间的联系有逻辑关系、存储联系,通常的数据结构指的是逻辑结构。 前面提到的三种经典的数学模型体现了数据结构的基本结构,数据结构通常有如下四种关系:(1)集合结构 (2)线性结构 (3)树形结构 (4)图状结构 ☆ 线性表(一) N 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 当需要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插入一个数据元素时,需要顺序移动后续的元素以“腾”出某个合适的位置放置新元素。删除元素呢? ☆ 线性表(二) 链式存储 插入新元素的时候只需要改变指针所指向的地址。 ☆ 二维数组与线性表 如果某一线性表,它的每一个数据元素分别是一个线性表,这样的二维表在数据实现上通常使用二维数组。 二维数组的一个形象比喻—— 多个纵队形成的方块 m * n ☆ 数组地址计算问题 题目描述:已知N*(N+1) / 2个数据,按行的顺序存入数组b[1],b[2],…中。其中第一个下标表示行,第二个下标表示列。若aij (i>=j ,j=1,2,…,,n)存于b[k]中,问:k,i,j 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给定k 值,写出能决定相应i,j 的算法。 具体问题 数学 模型 算法 编程、调试 得到答案

【考研】河海大学5结构力学全部核心考点讲义

2013河海大学结构力学(I) 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第一章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几何不变体系、自由度、刚片、约束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三规则——两刚片规则,三刚片规则和二元体规则。 一、基本概念 1、几何不变体系:在荷载作用下能保持其几何形状和位置都不改变的体系。 2、几何可变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保持其几何形状和位置都不改变的体系。 3、刚片:假想的一个在平面内完全不变形的刚性物体叫作刚片。在平面杆件体系中,一根直杆、折杆或曲杆都可以视为刚片,并且由这些构件组成的几何不变体系也可视为刚片。刚片中任一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既由刚片中任意两点间的一条直线的位置可确定刚片中任一点的位置。所以可由刚片中的一条直线代表刚片。 4、自由度的概念: 一个点:在平面内运动完全不受限制的一个点有2个自由度。 一个刚片:在平面内运动完全不受限制的一个刚片有3个自由度。

5、约束,是能减少体系自由度数的装置。 1)链杆——一根单链杆或一个可动铰(一根支座链杆)具有1个约束。 2)单铰——一个单铰或一个固定铰支座(两个支座链杆)具有两个约束。 3)单刚结点——一个单刚结点或一个固定支座具有3个约束。 6、必要约束:除去该约束后,体系的自由度将增加,这类约束称为必要约束。 多余约束:除去该约束后,体系的自由度不变,这类约束称为多余约束。 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 一、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 规则一两个刚片之间的连接(两刚片规则):(图2-3-1) 两个刚片用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28结构力学考研笔记

历年简答题部分(早年) 1、为什么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 几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因为静定结构仅有平衡条件即可求出全部反力和内力;超静定结构仅有平衡条件无法求出全部反力和内力;几何可变体系无静力解答,并且由于静定结构时没有多余约束的,所以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参考答案)。 2、静定结构受荷载作用产生内力,内力大小与杆件截面尺寸无 关,为什么? 因为静定结构因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内力仅有平衡条件即可全部求得,因此…… 3、荷载作用在静定多跨梁的附属部分时,基本部分的内力一般不 为零,为什么? 因为附属部分是支承在基本部分上的,对附属部分而言,基本部分等同于支座,故附属部分有荷载时基本部分内力一般不为零。(参考答案) 4、用力法求解结构时,如何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校核?为什么? 因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是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得出 的,因此在对力法求解结果进行校核时应首先校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

①校核变形协调条件:因为基本结构在多余约束力和荷载作用下 的变形与原结构完全一致,因此可在基本结构上施加单位力,作出单位力弯矩图,并与力法计算所得的弯矩图图乘,校核计算所得位移与结构的实际位移是否一致。 ②校核平衡条件:任取结构某一部分为隔离体,校核其弯矩、剪 力、轴力是否符合平衡条件。 5、用位移法求解结构时,如何对其进行计算结果校核,为什么? 因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是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得出 的,因此在对位移法求解结果进行校核时应首先校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 ①校核平衡条件:任取结构某一部分为隔离体,校核其弯矩、剪 力、轴力是否符合平衡条件。 ②校核变形协调条件:因为在位移法求解过程中已经保证了各杆 端位移的协调,所以,变形协调条件自然满足。 6、为什么实际工程中多数结构都是超静定的? ①因为超静定结构包含多余约束,万一多余约束破坏,结构仍 能继续承载,具有较高的防御能力。 ②超静定结构整体性好,且内力分布均匀,峰值较小。 ③相比于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的存在使得超静定结构拥有更好 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7、静定结构受荷载作用产生的内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一)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农村农业发展问题 农村农业问题的主线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现阶段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例题:(2017.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止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想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做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A.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答案】:B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例题:(2015.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考研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

△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不要答题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结构力学 课程试题 ( A )卷 考 试 成 绩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基本原则是:( )。 2. 下列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3.图示结构B 点支座位移为△,则由此产生的A 点的竖向支座反力为( )。 4.内力影响线的含义是( )。 5.对图示结构,力矩分配系数AB =( ),固端弯矩F AC M =(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图示铰接体系是: ( )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常变体系;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C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D )瞬变体系; 2.图示桁架零杆的个数为 ( ) (A ) 6根; (B ) 7根; (C ) 8根;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3.图 示 对 称 结 构 , 其 最 佳 计 算 方 法 为 : ( ) (A)力法 ; (B)位移法 ; (C)力矩分配法 ; (D)利用对称性将荷载分组取半结构计算。 q a a a EI =常数 4.力法典型方程中,系数ij δ的物理意义为: ( ) (A )约束i 发生单位位移时产生的约束j 的反力; (B )约束j 发生单位位移时产生的约束i 的反力; (C )荷载1=j x 时引起的i x 方向的位移; (D )荷载1=i x 时引起的j x 方向的位移。 5.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时,其影响线方程是:( ) (A )变形条件; (B )平衡条件; (C )虚功方程; (D )反力互等定理。

202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

202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 要想考研政治拿高分就必须掌握一些必考知识点,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更多 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 一、五对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性 (1)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含义: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形式和内容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含义: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含义: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4)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含义: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的综合。 (5)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含义: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向。 二、两大特征 联系与发展 题型:这个考点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过单选题型,在2012年、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过多选题型。2013年、2015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了材料分析题型。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联系的特征: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全]结构力学考研真题整理详解

结构力学考研真题整理详解 一、填空题 1在平面体系中,联结______的铰称为单铰,联结______的铰称为复铰。[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研] 【答案】两个刚片;两个以上的刚片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定义,单铰是指联结两个刚片的一个铰;复铰是指同时联结两个以上刚片的一个铰。 2互等定理只适用于______体系。反力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是以______定理为基础导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研] 【答案】线弹性;功的互等查看答案 【解析】因为互等定理中采用的位移计算公式都是在线弹性假定下求出的,所以互等定理只适用于线弹性结构。互等定理包括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及反力互等定理,其中反力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均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导出,是功的互等定理的特殊情况。 二、选择题 1在温度改变下,静定结构将()。[宁波大学2009研]

A.有内力、有位移、无应变 B.有内力、有位移、有应变 C.有内力、无位移、无应变 D.无内力、无位移、有应变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温度改变下,静定结构不会产生内力,但会发生变形,即产生应变和位移。 2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宁波大学2009研]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包括:①杆轴为直线;②EI为常数;③M—和MP两个弯矩图中至少有一个是直线图形。B项,变截面直杆可根据截面刚度不同分段利用图乘法求解位移,因此B项不是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 3力法基本方程使用条件是()构成的超静定结构。[宁波大学2009研]

考研《数据结构》复习知识点归纳

《数据结构》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数据结构的章节结构及重点构成 数据结构学科的章节划分基本上为:概论,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多维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内排,外排,文件,动态存储分配。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而言,“外排,文件,动态存储分配”三章基本上是不考的,在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本科教学过程中,这三章也是基本上不作讲授的。所以,大家在这三章上可以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只要知道基本的概念即可。但是,对于报考名校特别是该校又有在试卷中对这三章进行过考核的历史,那么这部分朋友就要留意这三章了。 按照以上我们给出的章节以及对后三章的介绍,数据结构的章节比重大致为: ·概论:内容很少,概念简单,分数大多只有几分,有的学校甚至不考。 ·线性表:基础章节,必考内容之一。考题多数为基本概念题,名校考题中,鲜有大型算法设计题,如果有,也是与其它章节内容相结合。 ·栈和队列:基础章节,容易出基本概念题,必考内容之一。而栈常与其它章节配合考查,也常与递归等概念相联系进行考查。 ·串:基础章节,概念较为简单。专门针对于此章的大型算法设计题很少,较常见的是根据KMP进行算法分析。 ·多维数组及广义表:基础章节,基于数组的算法题也是常见的,分数比例波动较大,是出题的“可选单元”或“侯补单元”。一般如果要出题,多数不会作为大题出。数组常与“查找,排序”等章节结合来作为大题考查。 ·树和二叉树:重点难点章节,各校必考章节。各校在此章出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在本章中出一到两道大的算法设计题。通过对多所学校的试卷分析,绝大多数学校在本章都曾有过出大型算法设计题的历史。 ·图:重点难点章节,名校尤爱考。如果作为重点来考,则多出现于分析与设计题型当中,可与树一章共同构成算法设计大题的题型设计。 ·查找:重点难点章节,概念较多,联系较为紧密,容易混淆。出题时可以作为分析型题目给出,在基本概念型题目中也较为常见。算法设计型题中可以数组结合来考查,也可以与树一章结合来考查。 ·排序:与查找一章类似,本章同属于重点难点章节,且概念更多,联系更为紧密,概念之间更容易混淆。在基本概念的考查中,尤爱考各种排序算法的优劣比较此类的题。算法设计大题中,如果作为出题,那么常与数组结合来考查。

(完整版)考研结构力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1.瞬变体系:本来是几何可变,经微小位移后,又成为几何不变的体系,成为瞬变体系。瞬变体系至少有一个多余约束。 2.两根链杆只有同时连接两个相同的刚片,才能看成是瞬铰。 3.关于无穷远处的瞬铰: (1)每个方向都有且只有一个无穷远点,(即该方向各平行线的交点),不同方向有不同的无穷远点。 (2)各个方向的无穷远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广义)。 (3)有限点都不在无穷线上。 4.结构及和分析中的灵活处理: (1)去支座去二元体。体系与大地通过三个约束相连时,应去支座去二元体;体系与大地相连的约束多于4个时,考虑将大地视为一个刚片。 (2)需要时,链杆可以看成刚片,刚片也可以看成链杆,且一种形状的刚片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形状的刚片。 5.关于计算自由度:(基本不会考) (1)W>0,则体系中缺乏必要约束,是几何常变的。 (2)若W=0,则体系具有保证几何不变所需的最少约束,若体系无多余约束,则为几何不变,若有多余约束,则为几何可变。 (3)W<0,则体系具有多与约束。 W≤0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若分析的体系没有与基础相连,应将计算出的W减去3. 第二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1.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1)静定结构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用静力平衡条件可以唯一的求得全部内力和反力。 (2)静定结构只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其他因素作用时,只引起位移和变形。(3)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杆件的刚度无关。 (4)在荷载作用下,如果仅靠静定结构的某一局部就可以与荷载维持平衡,则只有这部分受力,其余部分不受力。 (5)当静定结构的一个内部几何不变部分上的荷载或构造做等效变换时,其余部分的内力不变。 (6)静定结构有弹性支座或弹性结点时,内力与刚性支座或刚性节点时一样。解放思想:计算内力和位移时,任何因素都可以分别作用,分别求解,再线性叠加,以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简单情况处理。 2.叠加院里的应用条件是:用于静定结构内力计算时应满足小变形,用于位移计算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时材料还应服从胡克定律,即材料是线弹性的。 3.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1)选定外力的不连续点为控制截面,求出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2)分段画弯矩图。 适用条件:既适用于静定结构,也适用于超静定结构,还适用于变截面的情况;但该法是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因此只能适用于小变形和材料是线弹性的情况。 4.内力图的特点: (1)计算内力时,所截取的截面应垂直于杆轴,内力假设为正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