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程序调试实验报告

汇编程序调试实验报告
汇编程序调试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班级: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环境 (2)

三、实验过程 (3)

(一)基础知识储备 (3)

(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三)汇编程序调试 (3)

四、调试实例 (4)

(一)实例一 (4)

(二)实例二 (6)

(三)实例三 (9)

(四)实例四 (12)

五、实验总结 (15)

(一)实验收获 (15)

(二)实验感悟 (16)

一、实验目的:

汇编语言是一种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短,占内存少,执行速度快,适合于系统软件、实时控制软件、I/O接口驱动等程序设计。通过本次实验,熟练掌握汇编程序的调试,深入了解MASM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环境

EDIT编辑器、MASM汇编程序、LINK连接程序、TD调试程序

三、实验过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了解微处理器80486的内部结构、寄存器组、工作模式等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微处理器指令系统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80486的寻址方式和常用的指令格式及功能。

3.了解MASM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方法。掌握MASM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语法规则、常用伪指令及DOS功能的调用等。了解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子程序的设计方法。(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分析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

2.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将解决问题的方案编制成程序流程图。

4.根据流程图,逐条编写程序。

5.上机调试,验证程序是否正确。

(三)汇编程序调试

MASM汇编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把源文件转换成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目标文件,并生成列表文件;在转换过程中汇编程序将对源程序进行扫描,检查源程序是否有语法错误并指出源程序的语法错误。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调试过程需要经过编辑、汇编、连接、运行、调试等几个步骤: 1.编辑:使用编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建立一个扩展名为ASM的汇编语言源文件*.ASM。

2.汇编:使用汇编程序,将*.ASM文件经汇编后生成扩展名为*.OBJ。

3.连接:使用连接程序,把一个或多个目标程序连接成可执行文件*.EXE。

4.运行:运行可执行文件,验证程序是否正确。

5.调试:如果运行中有问题,可使用编辑或调试程序进行修改和调试,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运行正确为止。

四、调试实例

(一)实例一

要求:编写程序,将MBUF为起始单元的5个数按相反次序传送到NBUF开始的存储单元中。实验思路:本例采用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合理利用堆栈,通过堆栈实现数据按照相反次序传送。

源程序:

DATA SEGMENT ;数据段开始

MBUF DB 0,1,2,3,4 ;每个数据分配一个存储单元

NBUF DB 5 DUP(0) ;空5个存储单元备用

DATA ENDS ;数据段结束

STACK SEGMENT PARA STACK ;堆栈段开始,定位类型是PARA DB 100 DUP(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代码段开始

ASSUME CS:CODE, DS:DATA,SS:STACK ;段分配伪指令

START:

MOV AX,DATA ;数据传送

MOV DS,AX ;存储器数据传送到段寄存器中

MOV SI,OFFSET MBUF ;取第一组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MOV DI,OFFSET NBUF ;取第二组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MOV CX,5 ;数据个数5传送到CX中

LOP1:

MOV AX,[SI] ;数据传送

PUSH AX ;数据入栈

INC SI ;指针加1

LOOP LOP1 ;循环

LOP2:

POP AX ;数据出栈

MOV [DI],AX ;数据传送

INC DI

LOOP LOP2

MOV AH,4CH ;终止进程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二)实例二

要求:编写程序,将内存中某数据块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开,并分别将这些正数和负数送同一数据段的两个缓冲区中,并在屏幕上显示正数和负数的个数。

实验思路:本例中要求将正数和负数分开,因此应先判断数据块中数据的正负,然后将不同符号的数分别传送到两个缓冲区中,同时分别计数。利用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解决问题。源程序:

DATA SEGMENT ;数据段

BUF DB 5,2,7,-4,-2,-3,4,9,-6

COUNT EQU $-BUF ;等值语句,COUNT等于BUF数据长度 ZS DB ?

FS DB ?

STR1 EQU BUF+20 ;正数首地址

STR2 EQU BUF+30 ;负数首地址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堆栈段

DB 100 DUP(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代码段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初始化

MOV BX,OFFSET BUF ;取BUF中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MOV CX,COUNT

MOV ZS,0

MOV FS,0

MOV SI,OFFSET STR1

MOV DI,OFFSET STR2

LOP:MOV AL,[BX]

CMP AL,0 ;带符号数比较

JG LOP1 ;数据大于0时跳转至LOP1 JL LOP2 ;数据小于0时跳转至LOP2 LOP1:INC ZS ;正数计数加1

MOV [SI],AL ;正数数据存入SI寄存器中 INC BX

INC SI

LOOP LOP

JMP LAST

LOP2:INC FS

MOV [DI],AL ;负数数据存入DI中

INC BX

INC DI

LOOP LOP

LAST:MOV DL,ZS

MOV AH,06H ;显示字符

INT 21H

MOV DL,FS

MOV AH,06H

INT 21H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三)实例三

要求:编写程序,从内存BLOCK开始,存放着10个字节的有符号数,从这些数中找出绝对

值最大的那个最大的数,将其存入MAX中。

源程序:

DATA SEGMENT

BLOCK DB 1,-1,2,-3,4,5,3,-1,2 ;设置数据 COUNT EQU $-BLOCK ;置计数值

MAX DB ? ;存最大值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SI,OFFSET BLOCK ;数据首地址

MOV MAX,0

MOV CX,COUNT ;CX为计数器

AGAIN:

MOV AL,[SI] ;将第一个数据存在AL中 CMP AL,0 ;判断正负

JS JDZ ;小于0转到JDZ LOP:

CMP AL,MAX ;比较数据与最大值

JG BIG ;AL大转到BIG

JMP LOP1

JDZ:

NEG AL ;求补,即绝对值

JMP LOP1 ;跳转至LOP1

BIG:

MOV MAX,AL

JMP LOP1

LOP1:

INC SI ;指针加1,指向下一个数 DEC CX ;计数值减1

MOV AH,MAX ;最大值存入AH

JNZ AGAIN ;跳转至AGAIN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例四

要求:编写程序,将内存中N个无符号数从大到小排序后输出显示。

源程序:

DATA SEGMENT

BUF DB 1H,9H,6H,15H,10H

COUNT EQU $-BUF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B 100H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初始化

MOV CX,COUNT ;置计数器

DEC CX ;外层循环减1

LOP1:

MOV SI,CX

MOV DI,1 ;交换标志DI=1

MOV BX,OFFSET BUF ;取数组中第一个偏移地址LOP2:

MOV AL,[BX] ;第一个数据送到AL中

CMP AL,[BX+1] ;两数进行比较

JAE LOP3 ;大于等于转到LOP3

XCHG AL,[BX+1] ;小于交换两数位置,AL存大数 MOV [BX],AL

MOV DI,0 ;交换标志DI=0

LOP3:

INC BX ;数据指针指向下一位

LOOP LOP2 ;循环LOP2

CMP DI,0 ;交换标志为0继续,交换标志为1结束 JNZ OK ;不等于0转到OK,结束

MOV CX,SI

LOOP LOP1 ;等于0循环LOP1

OK:

MOV CX,COUNT

MOV BX,OFFSET BUF ;BX为BUF首地址的偏移地址

LOP4:

MOV DL,[BX] ;BX中的数放在DL中

MOV AH,06H ;输出显示

INT 21H

INC BX ;指针指向下一字符

LOOP LOP4 ;循环LOP4

MOV AH,4CH ;结束进程

INT 21H ;返回DOS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虽然花费时间较长,但通过实验的完成,我的收获也很多。

(一)实验收获

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本次实验都让我得到了很大提升。

知识方面,本次实验需要编写符合要求的程序。首先要进行程序的设计,明确实验目的和设计思路,画出程序框图,然后进行程序的编写。通过程序的设计与编写,使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80486了指令系统。程序编写完成后,便需要进行调试,最初编写的程序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在编译过程中发现错误后,不断进行修正,直到程序正确,可以实

现所需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我逐渐熟悉了汇编程序编辑、编译、连接、调试的过程,并能通过这些软件的功能找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最终实现实验目的。

能力方面,由于系统原因,不能直接在电脑当前系统中进行汇编程序的调试,因此我安装了虚拟机,在虚拟机安装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通过对搜索引擎的有效利用,我解决了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并成功安装了XP系统,建立了实验所需环境,为实验的完成打下基础。本次实验,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所需信息,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实验感悟

本次实验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开始完成实验室,遇到了很多阻碍,但通过资料的查找和优秀视频的参考,我逐渐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了实现所需的功能,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是时间和汗水的积累。只有真正认真思考,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学会知识和技能。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硕士生入学复试大纲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硕士生入学复试大纲 第一部分概述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针对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而开设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主要分析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较先进的材料分析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测试及研究的能力。 2. 考试范围 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及红外光谱 3. 参考书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常铁军等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祁景玉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材料研究方法》王培铭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1、绪论课程性质 2、X射线物理学基础 掌握X射线的本质、连续X射线谱,特征X射线谱、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经典散射与经典散射强度;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的衰减。 3、X射线衍射的几何原理 掌握布拉格定律、倒易点阵的定义,了解倒易点阵的某些关系式,倒易点阵的性质倒易空间中表示衍射条件的矢量方程,掌握埃瓦尔德图解。 4、X射线衍射束的强度 理解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单胞对X射线的散射;掌握结构因子计算;理解一个小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一个小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粉末多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 5、X射线衍射方法 了解类型和发展;粉末照相法;粉末法成象原理,德拜-谢乐法;劳厄实验方法:劳厄法成象原理和衍射斑点分布规律;劳厄衍射花样指数化;掌握多晶衍射仪法;了解测角器,探测器,计数电路,实验条件选择及试样制备。 6、多晶体的物相分析 掌握基本原理,了解PDF卡片,PDF卡片索引,掌握物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和方法。 7、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掌握立方晶体衍射花样的指标化;理解点阵常数测量中误差的来源;照相法中θ测量误差的来源,衍射仪法中的测量误差;掌握点阵常数精确测定的方法 8、X射线应力测定 理解X射线应力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X射线应力测定方法。 9、电子光学基础 理解电子光学的原理。 10、电子与物质的交互作用 理解原子核对电子的弹性散射,原子核对电子的非弹性散射,核外电子对入射电子的非弹性散射;高能电子与样品物质交互作用产生的电子信息。二次电子(SE),背散射电子(BE),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实验报告

西安郵電學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 报告书 院部名称:管理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XXX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0XX 学号:0210XXXX 时间:2012年 5 月 4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 2.掌握CMD一些基本命令,并学会运用这些命令排除一些基本问题。 二、具体实验内容及步骤 1.Ping命令的使用 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打开‖后键入cmd,按―确定‖,到命令行方式下。 实验步骤: 1)回环测试。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IP软件。这一命令可以用来检测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的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C:\>ping 127.0.0.1 2)Localhost是127.0.0.1的别名,我们也可以利用localhost来进行回环测试,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将名称localhost转换成地址127.0.0.1。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host)中存在问题。 C:\>ping localhost

3)Ping本机IP。若无回复,说明本地计算机的TCP/IP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C:\>ping –t 192.168.2.37 在命令中加入参数-t,本地计算机应该始终对该ping命令做出应答,使用ctrl+C终止操作。 4)Ping局域网内其它主机IP。该命令对局域网内的其它主机发送回送请求信息。

如果能够收到对方主机的回送应答信息,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传输媒体运行正常。 C:\>ping 192.168.2.55 5)Ping网关:如果能够收到应答信息,则表明网络中的网关路由器运行正常。 C:\>ping 192.168.2.1 6)Ping域名服务器:如果能够收到应答信息,则表明网络中的域名服务器运行正常。 C:\>ping 202.117.128.2

广东工业大学《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测试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机械转子底座的振动测量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2.掌握振动的测量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先利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量出电机的转速;然后利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测量机械转子底座在该电机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对测量出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找出振动信号的主频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 1.启动实验程序“机械转子系统的振动测量.exe”; 输入个人信息,也可以启动之后通过单击“修改”按钮修改个人信息。 2.单击“采样设置”按钮,输入采集卡连接磁电速度传感器的采样通道号,批量采样频率(建议设为10KHz)、批量采样点数(建议设为10000)。 3.打开转子电机的电源,单击“单点采样”。 4.旋转调节旋钮改变转子的转速,观察图形区显示的磁电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转子底座振动信号;如果振动信号比较小,可适当提高转子的转速。 5.转子转速的测量: (1) 单击“采样设置”按钮,输入采集卡连接光电转速传感器的 采样通道号、批量采样频率(建议值为10KHz)、批量采样点 数(建议值为10000)。 (2) 单击“批量采样”按钮,开始采样;采样完成之后,采集到 的波形信号会显示在图形窗口,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转子的速度

并显示出来。记录下此时的转子的转速(单位:r/s)。 (3) 再重复步骤(2)测量2次。以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此时转子 的转速。 转速的测量结果 单点采样采集通道6,测量3组数据 6.振动信号的测量和频谱分析: (1) 单击“采样设置”按钮,输入采集卡连接磁电速度传感器的 采样通道号、批量采样频率(建议设为10KHz)、批量采样点 数(建议设为10000)。 (2) 单击“批量采样”按钮,开始采样;采样完成之后,采集到 的波形信号会显示在图形窗口。如果信号不正常,重复点击“批 量采样”按钮 (3) 单击“保存”按钮,将采集到的磁电传感器的信号数据保存 为文本文件。文件必须保存到“C:\ExperiData\”目录下。可单 击“保存设置”更改文件名。 (4) 打开刚保存的文本文件,文件前面几行保存了个人信息、采 样频率、采样通道、保存的数据个数等信息。文件中共有四列 数据,第一列为数据的序号,第二列为磁电传感器检测到的数 据。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

1章 X衍射复习 1、 X射线的产生极其分类。 X 射线的产生:一真空二极管,发射电子的灯丝是阴极,阻碍电子运动的金属靶为阳极。在管子两极间加上高电压,使阳极发射出的电子流高速撞击金属阳极靶,产生X射线。 产生条件:要有产生电子的电子源(如加热钨丝发射热电子);要有自由电子撞击靶子,如阳极靶,用以产生X射线;要有施加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高压,用以加速自由电子朝阳极靶方向加速运动,如高压发生器;将阴极阳极封闭在大于0.001Pa的高真空中,保持两极纯洁,促使加速电子无阻碍的撞击到阳极靶上。 分类: 软X射线:波长为0.05--0.25nm的射线,穿透能力较弱,X射线衍射分析中常用。 硬X射线;波长为0.005--0.01nm甚至更短的射线,材料探伤中用。 2、布拉格公式。 布拉格定律:当X射线照射晶体时,只有相邻面网间散射的X射线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才能产生干涉加强,形成衍射线,反之不能。 布拉格公式:2dsinθ=nλ(2θ入射线与衍射线间的夹角,即衍射角;) 布拉格定律是X射线在晶体中产生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它反映了衍射方向(θ表示)与晶体结构(d表示)间的关系。 3、PDF卡片:粉末衍射卡片,又称ASTM或JCPDS卡片,每张卡片记录着一种结晶物质的粉末衍射数据。 4、物相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在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下,每种晶体物质都给出自己特有的衍射花样,多相试样的衍射花样只是由它所含物质的衍射花样机械叠加而成。 2章透射电镜复习 1、TEM的主要结构,按从上到下列出主要部件 1)电子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图像系统、图像观察和记录系统。 2)真空系统 3)电源和控制系统 几何像差(包括球差和像散)和色差产生原因,消除办法:

实验一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课程计算机网络班级2013167 姓名郑棋元 完成日期15年4月2 日课(内、外)总计本实验用时间四个小时【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2.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实验内容】 1.阅读实验指导书提供的资料,结合本地环境对WINDOWS 常用网络命 令进行测试和练习。 2.分析总结实验场地的网络环境、拓扑结构、上网方式等。 【实验步骤和结果】 ⑴ARP:

⑵ftp

⑶Ipconfig ⑷Nbtstat

⑸net: ⑹Netstat ⑺Ping

⑻Route ⑼Telnet 没能调试出来⑽Tracert

【实验思考题】 1.说明如何了解本机及其所处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 输入Ipconfig/all(该诊断命令显示所有当前的 TCP/IP 网络配置值) 2.若网络出现故障,说明使用网络命令进行故障检测的常用步骤? 运用Ping(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ping 任一IP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你的电脑的TCP/IP没有错误。 ping 自己的IP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你的网卡都正常。 ping 路由。如果能通,说明你的主机到路由的物理连接还都正常。 ping 网址。如果能通却还是打不开网页,说明dns有错误。 【实验总结】 常用的网络命令虽然看起来简单,可能觉得没什么用处,但是对于网络问题的诊断却非常有用。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行中的常用网络命令来诊断网络故障,不仅快捷,而且信息反映直观。 【实验心得与体会】 掌握了很多常用却不知道或知道却不熟悉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知道了两台PC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多种方式。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远程在线考试系统

目录软件需求说明书························1 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 程序系统的结构························ 3 程序设计说明·························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目的是为远程在线考试系统项目的设计提供: a.系统的结构、设计说明; b.程序设计说明; c. 程序(标识符)设计说明 1.2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的大学及社会上其它的培训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就目前来说,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构建一个远程在线考试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的。 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本项目组承接该系统的开发工作 a.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远程在线考试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福州大学软件学院 c.用户:各类大专院校学校、中小学校。 1.3定义 远程在线考试系统 远程在线考试系统是基于用Browser/Web模式下的,可以实现考试题库管理、多用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功能的系统。

1.4参考资料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软件设计标准 ?《ASP与SQL-Server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计划文档》 ? 2程序系统的结构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习题

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习题 1 Ariy斑如何形成? 2 简述产生像差的三种原因。 3 何为焦长及景深,有何用途? 4 对比光学显微镜与电磁显微镜分辨率。 6 画出电镜结构原理图,简述每个部件的 作用。 7 何谓点分辨率、晶格分辨率、放大倍 数,其测定方法? 8 简述塑料一级复型、碳一级复型、塑料 -碳-喷铬二级复型制作步骤,对比各 有何特点。 9 简述质后衬度成像原理。 10 计算2种复型样品相对衬度(见书)。 11 简述透射电镜的主要用途。 12 写出劳埃方程,简述其用途。 13 写出布拉格方程,简述其用途。 14 已知简单立方晶体晶格常数为3A°,分别 在正空间和倒易空间中画出(101)、 (210)、(111)晶面及倒易易点,并计算出晶面的面间距和倒易失量的大小。 15 画出面心立方及体心立方[011]晶带轴的 标准电子衍射花样,标出最近的三个斑点指数及夹角。 16 画出爱瓦尔德球简述其用途。 17 体心立方和简单立方晶体的消光条件。 18 何谓标准电子衍射花样。面心立方和简单 立方晶体的消光条件。 19 为何不精确满足布拉格方程时,也会在底 片上出现衍射斑点。 20 为何入射电子束严格平行〔uvw〕时, 底片上也有衍射斑点出现。 21 绘出面心立方〔012〕晶带轴的标准电 子衍射花样,并写明步骤。(10分)22 已知相机常数K、晶体结构及单晶衍射花 样,简述单晶衍射花样标定步骤。(10 分) 23 何谓磁偏角。 24 选区衍射操作与选区衍射成像操作有何不 同。 25 孪晶衍射花样有何特点。 26 高阶劳爱斑点如何得到。 27 如何确定有序固溶体。 28 何谓菊池线花样。 29 何谓二次衍射斑点。 30 简述薄晶体样品制作步骤。 31 多晶衍射花样标定步骤。32 薄晶体成像原理与复型成像原理有何异同 点。 33 画出薄晶体衍衬成明场像、暗场像的光路 图,并加以说明。 34 螺型位错和刃型位错衍衬成像特征。为 何? 35 厚度消光、弯曲消光条纹产生原因。 36 孪晶、层错典型特征。 37 扫描电镜的主要用途。 38 扫描电镜中能成形貌像、成分像的信号各 有哪些? 39 如图所示,晶粒1为铝、晶粒2为铁,画 出A、B探头的收集背散射电子的信 号,及形貌、成分信号。 40 对比二次电子、背散电子成像衬度。 41 特征x射线可成哪种像,有何特征。 42 简述能谱仪与波谱仪工作原理。 43 试述原子散射因子f和结构因子│FHKL│ 2的物理意义,结构因子与哪些因素有 关? 44 画出X射线衍射分析光路图,说明测角仪 的工作原理。(8分) 45 简述用X射线衍射方法定性分析未知材料 的步骤。 46 写出粉末衍射卡组字母索引和数字索引 的编排方法和查询方法。 47 对钙钛矿(CaTiO3)为主的复相材料进 行定性分析,试设计分析方案(特别应 指出选何种辐射源及滤光片)。 48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请绘图说 明X射线管焦点、入射束、衍射束、接收狭缝、样品表面法线、反射晶面法线、 衍射圆之间的关系。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告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到实验目的:(1)熟悉利用ping命令工具来进行测试 (2)熟悉利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3)熟悉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器材:计算机(已安装Windows XP) 实验步骤: (1)利用Ping命令工具进行测试 a)检查本机的 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 方法:输入Ping 127.0.0.1 结果: 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正确 b)测试本台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192.168.1.1(本机的IP地址) 结果: 本机的TCP/IP工作正常 c)用Ping工具测试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219.136.19.170(其他计算机上IP地址)结果: 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正常 e) 用Ping工具测试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方法:输入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b64706588.html, 结果: 本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2)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运行Ipconfig命令 方法:输入Ipconfig/all 结果:

(3)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a)跟踪路由 方法;输入Tracert 192.168.1.1(本计算机网关地址) 结果: b)测试本计算机到所经过的路由数 方法:输入Tracert 结果: 3G 3G(英语 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3G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一说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不可能像网上说的每秒2G,当然,下载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瞬间完成。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报告

测控1005班齐伟0121004931725 (18号)实验一差分方程、卷积、z变换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熟悉 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指令,掌握matlab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matlab函数的调用。 二、实验设备 1、微型计算机1台; 2、matlab软件1套 三、实验原理 Matlab 软件是由math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套科学计算软件,分为总包和若干个工具箱,其中包含用于信号分析与处理的sptool工具箱和用于滤波器设计的fdatool工具箱。它具有强大的矩阵计算和数据可视化能力,是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功能强大且使用简单方便的成熟软件。Matlab软件中已有大量的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运算函数可供调用,本实验主要是针对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差分方程、卷积、z变换等基本运算的matlab函数的熟悉和应用。 差分方程(difference equation)可用来描述线性时不变、因果数字滤波器。用x表示滤波器的输入,用y表示滤波器的输出。 a0y[n]+a1y[n-1]+…+a N y[n-N]=b0x[n]+b1x[n-1]+…+b M x[n-M] (1) ak,bk 为权系数,称为滤波器系数。 N为所需过去输出的个数,M 为所需输入的个数卷积是滤波器另一种实现方法。 y[n]= ∑x[k] h[n-k] = x[n]*h[n] (2) 等式定义了数字卷积,*是卷积运算符。输出y[n] 取决于输入x[n] 和系统的脉冲响应h[n]。 传输函数H(z)是滤波器的第三种实现方法。 H(z)=输出/输入= Y(z)/X(z) (3)即分别对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求z变换,二者的比值就是数字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序列x[n]的z变换定义为 X (z)=∑x[n]z-n (4) 把序列x[n] 的z 变换记为Z{x[n]} = X(z)。

Web应用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材料

Web应用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报告题目:网上购物系统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院(系): 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 2014 年 7月 6 日

1、选题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人口的增加,网络世界也越来越广播,也越来越来越丰富,网上商城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一股潮流。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和可交互性使其在与传统媒体行业和传统贸易行业的竞争中是具有不可抗拒的优势。在忙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开始追求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是越来越多的上网爱好者实现购物的一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网络交易能大大提高交易速度、节约成本。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依靠管理人员人工传递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方式就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因而开发了这样一个具有前台后台的网上商城系统,以满足购物者和企业的需求。 因此这次毕业设计题目就以目前现有的网上商城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网上商城的业务流程,猜测其各个功能模块及其组合、连接方式,并分析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最后使用Java加web服务器和数据库完成一个网上商城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通过这样一个设计,可以提高自己Java编程的水准,也练习了怎样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系统的需求分析到设计,直至编码、测试并运行,熟悉并掌握一个完整的Web开发流程,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1.1设计任务 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网络商城的基本功能: 1、用户部分: (1)用户的登录和注册,用户必须注册才能购物,注册时系统会对注册信息进行验证,进入系统或是结账时,用户可以进行登录,登录时,如果密码错误,系统会进行验证并提示错误。 (2)浏览商品,实现用户可以在网络商店中随意浏览商品,商品按类别分类,方便用户查找不同类别的商品 (3)购物车管理,能实现添加商品、删除商品、更新商品的功能。 (4)生成订单,查看购物车后单击下一步则生成订单信息表,一旦提交订单,则购物车就不能被改变。 2、管理员部分: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部分习题答案黄新民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1.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X射线学分为三大分支:X射线透射学、X射线衍射学、X射线光谱学。 X射线透射学的研究对象有人体,工件等,用它的强透射性为人体诊断伤病、用于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等。 X射线衍射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波长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晶体结构,研究与结构和结构变化的相关的各种问题。 X射线光谱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分光晶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测定各种物质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从而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和成分。 2.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的能量大于Ka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1)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2)CuK?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Ka) (3)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 3.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 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K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系χ射线,这种由χ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⑷指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称为K系的吸收限。 ⑸当原子中K层的一个电子被打出后,它就处于K激发状态,其能量为E k。如果一个L层电子来填充这个空位,K电离就变成了L电离,其能由Ek变成El,此时将释Ek-El的能量,可能产生荧光χ射线,也可能给予L层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产生二次电离。即K层的一个空位被L层的两个空位所替代,这种现象称俄歇效应。 4.产生X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实验证实:在高真空中,凡高速运动的电子碰到任何障碍物时,均能产生X射线,对于其他带电的基本粒子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电子式X射线管中产生X射线的条件可归纳为:1,以某种方式得到一定量的自由电子;2,在高真空中,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迫使这些电子作定向高速运动;3,在电子运动路径上设障碍物以急剧改变电子的运动速度。

信号检测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匹配滤波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号检测理论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高亚豪 学号:14SD05003 授课教师:郑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实验目的 通过Matlab 编程实现对白噪声条件下的匹配滤波器的仿真,从而加深对匹配滤波器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通过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及频谱图,对匹配处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验证匹配滤波器具有时间上的适应性。 2. 实验原理 对于一个观测信号()r t ,已知它或是干扰与噪声之和,或是单纯的干扰, 即 0()()()()a u t n t r t n t +?=?? 这里()r t ,()u t ,()n t 都是复包络,其中0a 是信号的复幅度,()u t 是确知的归一化信号的复包络,它们满足如下条件。 2|()|d 1u t t +∞ -∞=? 201||2 a E = 其中E 为信号的能量。()n t 是干扰的均值为0,方差为0N 的白噪声干扰。 使该信号通过一个线性滤波系统,有效地滤除干扰,使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某一时刻0t 达到最大,以便判断信号的有无。该线性系统即为匹配滤波器。 以()h t 代表系统的脉冲响应,则在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滤波器的输出为 0000()()()d ()()d ()()d y t r t h a u t h n t h τττττττττ+∞+∞+∞ =-=-+-???

右边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为滤波器输出的信号成分和噪声成分,即 00()()()d x t a u t h τττ+∞ =-? 0 ()()()d t n t h ?τττ+∞ =-? 则输出噪声成分的平均功率(统计平均)为 2 20E[|()|]=E[|()()d |]t n t h ?τττ+∞ -? **00*000200 =E[()(')]()(')d d '=2()(')(')d d ' 2|()|d n t n t h h N h h N h ττττττδττττττττ+∞+∞+∞+∞+∞ ---=?? ?? ? 而信号成分在0t 时刻的峰值功率为 22 20000|()||||()()d |x t a u t h τττ+∞ =-? 输出信号在0t 时刻的总功率为 22000E[|()|]E[|()()|]y t x t t ?=+ 22**0000002200E[|()||()|()()()()] |()|E[|()|] x t t x t t t x t x t t ????=+++=+ 上式中输出噪声成分的期望值为0,即0E[()]0t ?=,因此输出信号的功率 成分中只包含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则该滤波器的输出信噪比为 222000022000|||()()d ||()|E[|()|]2|()|d a u t h x t t N h τττρ?ττ+∞ +∞-==?? 根据Schwartz 不等式有

材料近代分析方法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论文 学生姓名:杨欢 学号:200912010228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0902 指导教师:徐向前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12 日

目录 1. X射线在晶体中的分析方法 (1) 1.1 X射线的理论依据 (1) 1.2X射线在晶体衍射分析中的应用 (1) 1.3X射线衍射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3) 2. 材料的电子显微衍射分析方法 (4) 2.1 材料的电子显微衍射的理论分析 (4) 2.2材料的电子显微衍射的应用现状 (5) 2. 3 材料的电子显微衍射的发展趋势 (6) 3. 电子能谱在材料分析方法 (7) 3.1 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7) 3.2 材料的电子显微衍射的应用现状 (8) 3.3 材料的电子显微衍射的发展趋势 (9) 4. 光谱衍射分析的分析方法 (10) 4.1 光谱衍射的基本原理 (10) 4.2 光谱衍射的应用现状 (11) 4.3 光谱衍射的发展趋势 (12) 5. 参考文献 (14)

1. X射线在晶体中的分析方法 1.1 X射线的理论依据 设有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X射线入射到面间距为d hkl的晶面组晶面组与入射线和反射线的交角为(等于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一半),有著名的布拉格( Bragg) 衍射方程式 2d hkl sin = nλ(1) 式(1)中为正整数,衍射级数n= 1,2,3…时,分别称为一级、二级、三级…衍射。只有在满足布拉格衍射方程式的条件时,才能发生衍射。因此,晶体反射X 射线是一种“选择反射”。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 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对于X射线衍射理论的研究,目前有两种理论: 运动学和动力学衍射理论。 1.1.1 运动学衍射理论 达尔文( Darwin)的理论称为X 射线衍射运动学理论。该理论把衍射现象作为三维Frannhofer 衍射问题来处理,认为晶体的每个体积元的散射与其它体积元的散射无关,而且散射线通过晶体时不会再被散射。X 射线衍射运动学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衍射方向和衍射线强度大小及其分布( 线型)。 1.1.2 动力学衍射理论 厄瓦尔德( Ewald)的理论称为动力学理论。该理论考虑到了晶体内所有波的相互作用,认为入射线与衍射线在晶体内相干地结合,而且来回地交换能量。 两种理论对细小的晶体粉末得到的强度公式相同,而对高度完整的晶体的衍射问题,则必须采用动力学理论来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1.2X射线在晶体衍射分析中的应用 X射线衍射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现已渗透到物理、化学、矿物学、冶金学、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之内,成为一种重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Windows下常用网络配置命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 xp\2000\2003系统下常用的网络配置命令,并通过相关命令获得实验机的相关网络环境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利用相关网络命令进行简单的网络故障诊断。 2.学会去网上查找相关命令的用法以及命令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 预装Windows xp\2000\2003等操作系统主机若干台,并已接入互联网。三、实验过程 (一)Ping命令的使用 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键入cmd,按确定,到命令行方式下。 1.回环测试。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IP软件。这一命令可以用来检测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的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C:\>ping 127.0.0.1

2.Ping本机IP。若无回复,说明本地计算机的TCP/IP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C:\>ping –t 192.168.2.37 在命令中加入参数-t,本地计算机应该始终对该ping命令做出应答,使用ctrl+C 终止操作。 3.Localhost是127.0.0.1的别名,我们也可以利用localhost来进行回环测试,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将名称localhost转换成地址127.0.0.1。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host)中存在问题。 C:\>ping localhost 小结:

利用PING命令解决网络连通性故障。 首先PING “127.0. 0.1”命令,检查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 然后PING 本机IP地址,检查本机的服务和网络适配器的绑定是否正确。 接下来PING 网关IP 地址,检查本机和网关的链接是否正常。 最后PING 远程主机IP 地址,检查网关能否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二)Ipconfig命令的使用 1.如果需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配置,可以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 命令。 C:\>ipconfig 2.如果需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可以在ipconfig命令中使用参数/all。 C:\>ipconfig /all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图书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描述了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压力测试和对登录和注册功能的黑盒 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指导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进行完善和优化,给用户提供一份 客观的软件质量报告。本方案的主要读者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客户代表等。 测试流程: 制定测试计划开发测试脚本创建测试场景分析测试结果监视性能指标运行场景测试1.2系统简介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简介:本项目探讨了一个基于J2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基于 J2下的图书管理系统用语言开发处理程序,选择强大的作为开发工具,用交互式 网站界面设计技术( )开发前台界面,后台数据库选择。本系统实现了基本的对书 籍信息、读者信息、借阅信息、归还信息、查询信息进行管理和操作等功能,可 以满足普通用户、管理员的需求。

1.3术语和缩略词参考资料 1)响应时间:客户端从给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开始直到完全接受了服务器反馈信息为止,这期间所用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 2)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交易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交易数量。 3)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请求数。 4)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 5)黑盒测试:英文是。又称功能测试或者数据驱动测试。 6)等价划分测试:等价划分测试是根据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种技术。

2测试概要 2.1测试用例设计 2.1.1黑盒测试: 1)边界值法 用边界值法设计用户注册测试用例: a)先等价划分 b)边界值分析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分子振动: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相对(往复)运动。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的周期性(往复)运动;振动时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双原子振动即为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又称变角振动或弯曲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而键长不变的振动。 晶带:晶体中,与某一晶向[uvw]平行的所有(HKL)晶面属于同一晶带,称为[uvw]晶带。 辐射的吸收:辐射通过物质时,其中某些频率的辐射被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减弱的现象。 辐射被吸收程度对ν或λ的分布称为吸收光谱。 辐射的发射: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作为激发源的辐射光子称一次光子,而物质微粒受激后辐射跃迁发射的光子(二次光子)称为荧光或磷光。吸收一次光子与发射二次光子之间延误时间很短(10-8~10-4s)则称为荧光;延误时间较长(10-4~10s)则称为磷光。 发射光谱:物质粒子发射辐射的强度对ν或λ的分布称为发射光谱。光致发光者,则称为荧光或磷光光谱 辐射的散射:电磁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部分偏离原入射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 散射基元:物质中与入射的辐射相互作用而致其散射的基本单元 瑞利散射(弹性散射):入射线光子与分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仅光子运动方向改变而没有能量变化的散射。 拉曼散射(非弹性散射):入射线(单色光)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作用,在光子运动方向改变的同时有能量增加或损失的散射。 拉曼散射线与入射线波长稍有不同,波长短于入射线者称为反斯托克斯线,反之则称为斯托克斯线 光电离:入射光子能量(hν)足够大时,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现象。 光电效应:物质在光照射下释放电子(称光电子)的现象又称(外)光电效应。 光电子能谱:光电子产额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称为物质的光电子能谱 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

实验五配置实现N A T/P A T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 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 表内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 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 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 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PAT的 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 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 2.拓扑图 三、实验内容 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 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 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内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 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 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 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 (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 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 (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线路密码设为cisco) 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内存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 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 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Serial0/0端口; (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 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 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

随机信号实验报告

随机信号分析 实验报告 目录 随机信号分析 (1) 实验报告 (1) 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产生与测试 (2) 一、摘要 (2) 二、实验的背景与目的 (2) 背景: (2) 实验目的: (2)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的设计与结果 (4) 实验设计: (4) 实验结果: (5) 五、实验结论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七、附件 (13) 1

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产生与测试一、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MATLAB软件仿真来对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进行研究。理想白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分别得到低通带限白噪声和帯通带限白噪声。在仿真的过程中我们利用MATLAB工具箱中自带的一些函数来对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均值、均方值、方差、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频谱以及概率密度进行研究,对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其物理意义。 关键词:理想白噪声带限白噪声均值均方值方差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频谱以及概率密度 二、实验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在词典中噪声有两种定义:定义1: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定义2: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如电噪声、机械噪声,可引伸为任何不希望有的干扰。第一种定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从感性上很容易理解。而第二种定义则相对抽象一些,大部分应用于机械工程当中。在这一学期的好几门课程中我们都从不同的方面接触到噪声,如何的利用噪声,把噪声的危害减到最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了加深对噪声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与工作做准备,我们对噪声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测试。 实验目的: 了解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掌握用MATLAB 或c/c++软件仿真和分析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方法,掌握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性质。

自动控制完整系统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题目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 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前言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是在完成了自控理论,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要求同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前期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在过程控制实验室的现有设备上,基于mcgs组态软件或step7、wincc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系统,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在设计工作中,学会查阅资料、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报告等,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设计题目 (4) 第二章、系统概述 (5) 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 (5) 第二节、MCGS组态软件 (11)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4) 实时数据库 (14) 设备窗口 (16) 运行策略 (19) 用户窗口 (21) 主控窗口 (30) 第四章、系统在线仿真调试 (32) 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38) 第六章、附录 (39) 附录一、宇光智能仪表通讯规则 (39)

第一章、设计题目 题目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选择上小水箱、上大水箱或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实现对其液位的定值控制。 实验所需设备:THPCA 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常规仪表侧),水箱装置,AT-1挂件,智能仪表,485通信线缆一根(或者如果用数据采集卡做,AT-4 挂件,AT-1挂件、PCL通讯线一根)。 实验所需软件:MCGS组态软件 要求: 1.用MCGS软件设计开发,包括用户界面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策略组态等,连接电路, 实现单容水箱的液位定值控制; 2.施加扰动后,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仍稳定在原设定值; 3.改变设定值,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稳定在新的设定值。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习题答案

现代材料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1. X 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 α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 (2)用CuK β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 (3)用CuK αX 射线激发CuL α荧光辐射。 3. 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发射谱”、“吸收谱”? 4. X 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可见光、紫外线等电磁波的主要区别何在?用哪些物理量描述它? 5. 产生X 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 6. Ⅹ射线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微粒性和波动性分别表现在哪些现象中? 7. 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 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8. 特征X 射线与荧光X 射线的产生机理有何异同?某物质的K 系荧光X 射线波长是否等于它的K 系特征X 射线波长? 9. 连续谱是怎样产生的?其短波限V eV hc 301024.1?==λ与某物质的吸收限k k k V eV hc 31024.1?==λ有何不同(V 和V K 以kv 为单位)? 10. Ⅹ射线与物质有哪些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对x 射线分析有何影响?反冲电子、光电子和俄歇电子有何不同? 11. 试计算当管压为50kv 时,Ⅹ射线管中电子击靶时的速度和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 12. 为什么会出现吸收限?K 吸收限为什么只有一个而L 吸收限有三个?当激发X 系荧光Ⅹ射线时,能否伴生L 系?当L 系激发时能否伴生K 系? 13. 已知钼的λK α=0.71?,铁的λK α=1.93?及钴的λK α=1.79?,试求光子的频率和能量。试计算钼的K 激发电压,已知钼的λK =0.619?。已知钴的K 激发电压V K =7.71kv ,试求其λK 。 14. X 射线实验室用防护铅屏厚度通常至少为lmm ,试计算这种铅屏对CuK α、MoK α辐射的透射系数各为多少? 15. 如果用1mm 厚的铅作防护屏,试求Cr K α和Mo K α的穿透系数。 16. 厚度为1mm 的铝片能把某单色Ⅹ射线束的强度降低为原来的23.9%,试求这种Ⅹ射线的波长。 试计算含Wc =0.8%,Wcr =4%,Ww =18%的高速钢对MoK α辐射的质量吸收系数。 17. 欲使钼靶Ⅹ射线管发射的Ⅹ射线能激发放置在光束中的铜样品发射K 系荧光辐射,问需加的最低的管压值是多少?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多少? 18. 什么厚度的镍滤波片可将Cu K α辐射的强度降低至入射时的70%?如果入射X 射线束中K α和K β强度之 比是5:1,滤波后的强度比是多少?已知μm α=49.03cm 2/g ,μm β=290cm 2/g 。 19. 如果Co 的K α、K β辐射的强度比为5:1,当通过涂有15mg /cm 2的Fe 2O 3滤波片后,强度比是多少?已 知Fe 2O 3的ρ=5.24g /cm 3,铁对CoK α的μm =371cm 2/g ,氧对CoK β的μm =15cm 2/g 。 20. 计算0.071 nm (MoK α)和0.154 nm (CuK α)的Ⅹ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答案:4.23×1018s -l ,2.80 ×10-l5J ,1.95×1018s -1,l.29×10-15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