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实验参考答案

第1章实验参考答案
第1章实验参考答案

1.4 实验指导教材参考答案

一、编程示例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二、调试示例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Welcome to You!\n");

return 0;

}

三、基础编程题

(1)输出短句: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Programming in C is fun!”。解答:

#include

int main(void )

{

printf("Programming in C is fun!\n");

return 0;

}

思考:

①如何在屏幕上显示自己的学号、姓名和班级?

解答:将上述程序中的printf("Programming in C is fun!\n");替换为printf("学号姓名班级\n"); 如:printf("31401234 张三计算机1401班\n");

②如何在屏幕上显示数字、英文字母和汉字等信息?

例如:“你在计算中心A1机房吗?”

解答:将上述程序中的printf("Programming in C is fun!\n");替换为printf("你在计算中心A1机房吗?\n");

(2)输出三角形:在屏幕上显示下列三角形图案。(每行的*之间无空格)

****

***

**

*

解答:

# include

int main(void )

{

printf("****\n***\n**\n*\n");

return 0;

}

(3)输出菱形图案:在屏幕上显示下列菱形图案。

(第2行两个A之间有3个空格)

A

A A

A

解答: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 A\nA A\n A\n");

return 0;

}

思考:如何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由各种字符组成的图案?例如:HHHHHH HdddddH HcccccH HHHHHH

解答: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HHHHHH\nHdddddH\nHcccccH\nHHHHHH\n");

return 0;

}

四、改错题输出带框文字:在屏幕上输出以下3行信息。(源程序error01_2.cpp)

*************

Welcome

*************

解答: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n");

printf(" Welcome\n");

printf("*************\n");

return 0;

}

五、拓展编程题

(1)输出短句(What is a computer?):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What is a computer?”解答: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What is a computer?\n");

return 0;

}

(2)输出倒三角图案:在屏幕上显示下列倒三角图案。

* * * *

* * *

* *

*

解答一: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 * * *\n");

printf(" * * *\n");

printf(" * *\n");

printf(" *\n");

return 0;

}

解答二: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 * * * *\n"); printf(" * * *\n"); printf(" * *\n"); printf(" *\n"); return 0;

}

水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1-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 参考答案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z?p,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pB?0,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

式?whw??0h0 ,从而求得?0。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h?4?cos? d?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 ??0.073Nm,??0.0098Nm3。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以认为cos??1.0。于是有 h?29.d (h、d均以mm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 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 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

实验七参考答案

(一)SQL的定义功能 1.用SQL的定义命令创建一个职工表(zg.dbf),表结构如下所示。 字段名类型宽度小数点 职工号 C 4 姓名 C 8 性别 C 2 出生日期 d 工资 N 7 2 命令: create table zg(职工号 c(4),姓名 c(8),性别 c(2),出生日期 d,工资 n(7,2)) 2.修改上题创建的职工表。 (1)增加“职称”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6。 alter table zg add 职称 c(6) (2)删除出生日期字段。 alter table zg drop 出生日期 (3)把性别字段的类型改为逻辑型。 alter table zg alter 性别 l (4)把工资字段改名为实发工资。 alter table zg rename 工资 to 实发工资 (二)SQL的操作功能 1.给课程表(kc)插入一条记录("2001","英语精读",2," ") insert into k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values ("2001","英语精读",2) 2.给女同学的入学分数增加10分。(提示:用update 命令) update xsqk set 入学分数=入学分数+10 where 性别="女" 3.把课程号为“1003”的学分改为3分。(提示:用update 命令) update kc set 学分=3 where 课程号="1003" 4.给成绩表(cj)中不及格成绩的数据加上删除标记。 delete from cj where 成绩<60 查看是否执行,再去掉删除标记。 Recall all (三)SQL语言的查询功能 1.查询指定列 (1)查询所有男同学的个人记录。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验原理 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1) 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验分析与讨论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 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 )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 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由下式计算 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

上机实验8 二维数组&字符数组--参考答案

上机实验八二维数组与字符数组—参考答案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二维数组的基本概念,如何定义二维数组,如何初始化二维数组。 2.掌握二维数组的基本操作:引用数组元素、行(列)求和,行(列)最大最小值,整个数组的输入输出等。 3.掌握与二维数组有关的算法,如找最大最小值(或位置)、矩阵转置等。 4.掌握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基本应用方法 5.掌握字符串有关的算法,如字符转换、查询、统计和进制转换等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1】程序填空:输入一个4×4矩阵,求出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sum1、副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sum2,并输出结果。 提示:每一行只有一个主对角线元素a[i][i](特征:i==j),也仅有一个副对角线元素a[i][n-i-1](特征:i+j==n-1,即j=n-1-i) 源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sum1=0,sum2=0, a[4][4]; printf("Input a 4*4 matrix:\n"); for(i=0; i<4; i++) //输入矩阵元素 for( j=0; j<4; j++) scanf("%d", &a[i][j]); for(i=0; i<4; i++ ){ //计算sum1和sum2 sum1 +=a[i][i]; sum2 +=a[i][3-i]; } printf("sum1=%d, sum2=%d\n", sum1,sum2); //输出结果 } 运行程序,并输入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运行结果:sum1= 34, sum2= 34 【实验题2】程序填空:打印杨辉三角形前10行: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算法提示:分析一个10行的杨辉三角,需要一个10×10的二维矩阵a,则: 1)杨辉三角为下三角矩阵,只需要求出第i行(i=0,1,2,…,9)前i+1个元素,即a[i][j]!=0 (j=0…i). 2)每行的第0列元素均为1,即a[i][0]=1; 3)每行的主对角线元素也均为1,即a[i][i]=1; 4)从第2行开始,每行夹在第0列元素与主对角线元素之间的元素a[i][j]( i=2,3,…,9, j=1,..,i-1 ) 等于其左上方元素a[i-1][j-1]与正上方元素a[i-1][j]之和,即a[i][j]=a[i-1][j-1]+a[i-1][j]; 5)输出该矩阵的下三角,即得出杨辉三角的前10行。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五雷诺实验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h、d单位为mm)

实验七-黑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参考答案)

实验七黑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 1.1 实验目的 1、通过对简单程序进行黑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形成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2、掌握黑盒测试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场景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1.2 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Windows XP 1.3 实验内容及要求 1、练习1 软件系统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场景法就是通过用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支事件)。下面是对某IC卡加油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基本流A;

备选流: (1)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示。 场景1:A 场景2:A、B 场景3:A、C 场景4:A、D 场景5:A、E (2)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是一种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本例中的测试用例包含测试用例、ID、场景涤件、测试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和预期结果等项目。首先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黑名单卡、输入油量、账面金额、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最后要确定包含执行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用例。在下面的矩阵中,V 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C01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请按上述规定为其它应用场景设计用例矩阵。 测试用例表

c程序设计实验参考答案

《C程序设计上机指导》答案 实验一参考答案 四.1、Hello, world ! We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 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 2、a+b=579 579 五.1、b=2; 2、int a; 3、area 六.x=5,y=8, 改为x=5,y=8; 七.写程序 1、编写程序输出用6颗星构成的等边三角形。 main() { printf(" * \n"); printf(" * * \n"); printf("* * *\n"); } 2、编写程序求25和5两个整数的和与差。 main() { int a,b,c,d; a=10; b=20; c=35; d=(a+b+c)/3; printf("%d\n",d); } 实验二参考答案: 一.1、A , 65 B, 66 2、x=1,y=1,z=5 3、a=%d,b=%d 二.1、char a;int b; 2、a,a,a 3、a=865 a,h,m 4、u=2*sqrt(a)+b-10; “%f\n” 三.1、第1行ch1=’a’; 改为char ch1=’a’; 第2行ch2=98; 改为char ch2=98; 2、第7行w=x%y; 改为w=x/y; 3、int u=v=89; 改为int u,v; u=v=89; 4、第3行改为scanf(“%d,%d”,&x,&y); //格式字符串有错。 第5行改为printf("The average is %d:"a); //格式字符串有错。四.写程序 1、编程求111 234 ++ 的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main( ) { float i; i=1.0/2+1.0/3+1.0/4;

C实验报告7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7 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定义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传递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1)下列sub函数的功能为:将s所指字符串的反序和正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串放在t所指的数组中。例如,当s所指字符串的内容为“ABCD”时,t所指数组中的内容为“DCBAABCD”。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存盘。 #include <> #include <> void sub( char s[], char t[] ) { int i, d; d=strlen( s ); for( i=1; i< d ; i++ ) for( i=0; i< d ; i++ ) t[i]=s[d-1-i] ; for( i=0; i #include<> #define ARR_SIZE = 80; #define ARR_SIZE 80 void Inverse(char str[]) void Inverse(char str[]);

流体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 参考答案 流体力学实验室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0?B p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 和0h ,由式00h h w w γγ= ,从而求得0γ。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γ 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容量;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m N 073.0=σ,30098.0m N =γ。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以认为0.1cos =θ。于是有 d h 7.29= (h 、d 均以mm 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 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

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 谭洪强)实验8答案

实验八 函 数(二) 参考答案 /*1.(sy8-1.c ) 请编写函数 fun ,其功能是:计算并输出给定数组(长度为 9)中每相邻两个元素之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 例如,给定数组中的 9 个元素依次为 12.0、34.0、4.0、23.0、34.0、45.0、18.0、3.0、11.0,输出应为:s=35.951014。 【解题思路】 在给出的参考程序中,由于函数要求的返回值为双精度型,所以先将变量 avg 、sum 定义为双精度型,初值为 0.0,然后通过 for 循环分别求出相邻两个元素的平均值放入变量 avg 中,再使用求平方根函数sqrt()对各平均值开方求和,最终结果输出到变量 sum 中并返回。 【参考答案】*/ double fun(double x[9]) { int i ; double avg=0.0,sum=0.0; //将变量avg 、sum 定义为双精度型,并给其赋初值为0.0 for (i=0;i< 8;i++) { avg=(x[i]+x[i+1])/2; //通过for 循环分别求出相邻两个元素的平均值放入变量avg 中 sum+=sqrt(avg); //使用求平方根函数sqrt()对各平均值开方求和,最终结果输出到变量 sum } return sum; /*返回计算结果*/ } 2.(sy8-2.c ) 编写函数fun ,实现矩阵(3行3列)的转置(即行列互换)。例如,输入下 面的矩阵:????? ??900800700600500 400300200 100,程序输出: ???? ? ??900600300800500200700400100。 【解题思路】 方阵转置,只需要将左下半三角元素和右上半三角元素对换即可。 【参考答案】 int fun(int array[3][3]) { int i,j,t ; for(i = 0 ; i < 3 ; i++) for(j = 0 ; j < i ; j++) {t=array[i][j]; array[i][j]=arrar[j][i]; array[j][i]=t ; } } 3.(sy8-3.c ) 请编写函数 fun ,函数的功能是:统计一行字符串中单词的个数作为函数值返回。一行字符串在主函数中输入,规定所有单词由小写字母组成,单词之间由若干个空格隔开,一行的开始没有空格。 【解题思路】I am a student! 在给出的参考程序中,若判断出当前字符为非空格,而它前面的字符是空格,则单词数累加 1;若当前字符为非空格,而其前面的字符也为非空格,则单词数不累加 1,程序细节可以参考程序的注释部分。 【参考答案1】 int fun( char s[])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 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 。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 直高度h和h 0,由式,从而求得γ 。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 =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h、d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

C++程序设计实验七_参考答案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 实验编号 实验7数组与指针练习系别参考答案及实验名称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新电403实验日期2011-11-24实验时数4 指导教师曲政同组其他成员无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C/C++数组和指针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练习C++/CLI托管数组的创建方法和元素访问方法。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硬件设备:联网的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编译系统:Visual Studio200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 1.内容和步骤 ⑴仔细阅读本课件的知识点和例题,努力理解其中的文字阐述和源代码,必要时可将源代码拷入Visual Studio2005生成的C++/CLR框架编译和运行,将运行结果与源代码对照,加深对C/C++数组和指针的理解。 ⑵在理解本课件内容的基础上,编写C/C++程序实现下列文字描述: a.声明一个int型变量x,并赋初值3; b.打印x的值; c.打印x的地址; d.声明一个指向int的指针p,并让其指向变量x; e.打印p所指变量的值 f.打印p的值; g.声明一个有10个元素的一维本地整型数组A,并为其赋初值0~9; h.在一个循环中打印A的所有元素的值; i.打印A的值; j.打印A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k.声明一个指向int的指针q,并让其指向A的第一个元素; l.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后跟下标,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m.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加上循环变量和取值运算,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n.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的增量和取值运算,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o.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的负增量,反序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p.声明一个int型指针r,在堆中创建一个int型变量,为该变量赋初值3,并将该变量的地址赋给该指针,打印出该变量的值,然后删除该变量。 q.声明一个本地类Point(可以用包含2个int型变量和一个有参数构造函数的结构体表示)的指针s,在堆中创建一个Point类的对象,调用构造函数为该对象的两个数据成员赋初值3和4,并将该对象的地址赋给该指针,打印两个数据成员的值,然后删除该对象。 r.声明一个int型指针t,在堆中创建一个3个元素的int类型数组并将该数组的首地址赋给该指针,为三个数组元素分别赋值3、4、5,在一个循环中打印出所有元素的值,然后删除该数组。 s.声明一个本地类Point类的指针u,在堆中创建一个3个元素的Point类的对象数组(需在Point 中添加无参数构造函数)并将数组的首地址赋给该指针,为三个数组元素分别赋值(1,2)、(3,4)、(5,6),在一个循环中打印该数组所有元素分量的值,然后删除该数组。 t.用基本语法声明并创建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托管整型数组B,并在一个循环中为元素赋值0~9; u.在另一个循环中打印B所有元素的值。 v.用初值表方式声明并创建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托管整型数组C,并为其元素赋初值10~19; w.在一个循环中打印C所有元素的值。 x.用数组C为数组B赋值。 y.在一个循环中打印B和C所有元素的值。 2.提示和要求 ⑴首先将上面的文字描述拷入Visual Studio2005生成的C++/CLR框架,在每条文字描述之前加“//”将其变为注释,并在其下留一个空行准备编写对应的程序。 ⑵对应于逐条文字描述,在其下编写程序(可能是一个或一组语句),每编写一条文字描述对应的程序,就编译(运行)一次,以保证语法和算法的正确性。 ⑶当全部文字描述所对应的程序编写完成,并编译、运行正确,将文字描述和源代码拷入实验报告。 ⑷对C/C++的数组和指针做简要总结。

实验8部分答案

SQL数据查询语句: 1: (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 2: (不选择重复行)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3: (选择表中的所有列) 求全体学生的详细信息。 4: (使用表达式) 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出生年份。 5: (使用列的别名) 求学生的学号和出生年份,显示时使用别名“学号”和“出生年份”。 6: (比较大小条件) 求年龄大于19岁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7: (比较大小条件) 求注册B1班或注册B2班年龄大于18岁的学生的姓名、班级号和年龄。 8: (确定范围条件) 求年龄在19岁与22岁(含20岁和22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9: (确定范围条件) 求年龄不在19岁与22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10:(确定集合条件) 求在下列各班的学生信息:注册B1班、注册B2班。 11:(确定集合条件) 求不是注册B1班、注册B2班的学生信息。 12:(匹配查询) 求姓名是以“李”打头的学生。 13:(匹配查询) 求姓名中含有“志”的学生。

14:(匹配查询) 求姓名长度至少是三个汉字且倒数第三个汉字必须是“马”的学生。 15:(匹配查询) 求选修课程JC001或JC003,成绩在80至90之间,学号为2007xxx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16:(涉及空值查询) 求缺少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17:(控制行的显示顺序) 求选修JC003课程或JC004课程的学生 的学号、课程号和分数。 18:(组函数) 求学生总人数。 19:(组函数)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20:(组函数) 求注册B1班学生的平均年龄。 21:(组函数) 求选修了课程JC001的最高、最低与平均成绩以及 课程的名称。 22:(分组查询) 求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与总成绩。 23:(分组查询) 求各班级的人数和平均年龄。 24:(分组查询) 输入以下查询语句并执行,观察出现的其结果并 分析其原因。 SELECT SNAME,SDEPT,COUNT(*)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GROUP BY SDEPT; 25:(分组查询) 分析以下语句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并给出正确的 查询语句。

水力学的实验报告

水力学的实验报告 水力学的实验报告 今天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关于水力学实验报告,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七周的水力学实验,从这些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 例如,所有实验都是需要耐心地去测量一组一组的数据,还需要在实验后认真处理核对每一组数据。这些实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 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插入图表命令,这些就要求懂得excel软件一些基本操作。通过这几次的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还学习到了认真严肃的科研精神,并且激发了我学习新事物的兴趣,这些我个人觉得都是极为可贵的。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包括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总结。我认为这里面需要我们花费很多心思去思考体会,想出自己对什么有疑问,以便上课时向老师提问寻求解答。 以我们的电拟实验为例:当时我们做这个实验时反复做了很多遍,也向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在开始时,仪器需要校准。因为上下游电势差不是10V,仅仅这一点我们就搞了很长时间。最终我们得出的误差原因是因为电笔接触不好影响实验进行,所以我们更换了其他不可使用仪器的完好的电笔,实验才得以进行。其次,实验分析阶段是培养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阶段。

我认为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我们每次对待实验都是随随便便的态度,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必然会导致我们对待实验过程的懈怠。尽管可能也会的到好的成绩,但这对将来工作态度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实验的思考问题:哪些实验仪器能改进,哪些数据需要重新获取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像堰流实验,以为我们分析的实验误差很大,所以我和同组的王琦玮同学就去做了3遍才最终确定的数据,局部水头损失也是如此。关于动量方程实验仪器,做实验中砝码的固定和加载都是一项难题,同时这也对实验精确性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采用电磁体来代替人工加载(不知可不可行)。虽然没有对实验仪器改进产生正面意义,但是这促进了我深入思考,我想这便是让学生做实验的最终目的吧。

C实验报告7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实验7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函数定义的方法。 2. 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传递方式。 3.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 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改错题(在程序中画出错误的语句,将修改后的语句完整地写在该语句的右边。|) (1)下列sub函数的功能为:将s所指字符串的反序和正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串放 在t所指的数组中。例如,当s所指字符串的内容为“ ABCD时,t所指数组中的内容为“DCBAABCD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sy7_1.c存盘。 #i nclude #in clude void sub( char s[], char t[]) { int i, d; d=strle n( s ); for( i=1; i< d ; i++ ) for( i= 0; i< d ; i++ ) t[i]=s[d-1-i]; for( i=0; i #i nclude #defi ne ARR_SIZE = 80; #define ARR_SIZE 80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全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思考题解答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就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γ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 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就是一根水平线。 2、 当0

水力学实验1-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 参考答案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0?B p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 和0h ,由式00h h w w γγ= ,从而求得0γ。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γ 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容量;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

m N 073.0=σ,30098.0m N =γ。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以认为0.1cos =θ。于是有 d h 7.29= (h 、d 均以mm 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 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水平面。 6、用该实验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 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 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这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C++实验7及参考答案

上海电力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程序设计C++(1) 实验项目实验七数组1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同组人姓名无指导教师姓名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按如下要求编程: 在第一个循环中给a数组的前10个数组元素依次赋1、 2、 3、 4、 5、 6、 7、 8、 9、10;在第二个循环中使a数组前10个元素中的值对称折叠,变成1、2、3、4、5、5、4、3、2、1;在最后一个 循环中输出对称折叠以后的a数组的前10个元素。 ●程序源代码(注意添加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10],i; for(i=0;i<10;i++) a[i]=i+1; for(i=5;i<10;i++) a[i]=a[9-i]; for(i=0;i<10;i++) cou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i,j,a[10]={3,32,6,2,67,9,21,45,23,8}; for(i=0;i<10;i++) { int p; p=i; for(j=i;j<10;j++)//该for循环找剩下j个元素里最大的那个元素的下标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恒为正,即J>0。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1-2, 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有如下二个变化: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 ,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 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 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 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