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电脑的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电脑的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电脑的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楼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

4-PIN“D”型电源接口

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

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

1 3.3V 11 3.3V

2 3.3V 12 -12V

3 地 13 地

4 5V 14 PS-ON

5 地 15 地

6 5V 16 地

7 地 17 地

8 PW+OK 18 -5V

9 5V-SB 19 5V

10 12V 20 5V

在电源上看:

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

19 5V 9 5V-SB

18 -5V 8 PW+OK

17 地 7 地

16 地 6 5V

15 地 5 地

14 PS-ON 4 5V

13 地 3 地

12 -12V 2 3.3V

11 3.3V 1 3.3V

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

+3.3V:最早在ATX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而在AT/PSII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5V:目前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12V: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P4结构电源也称为ATX12V。

-12V:主要用于某些串口电路,其放大电路需要用到+12V和-12V,通常输出小于1A.。

-5V: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通常输出电流小于1A.。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如SFX, FLEX ATX 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在INTEL发布的最新的ATX12V 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

+5V Stand—By,

最早在ATX提出,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电源及系统的唤醒服务。以前的PSII、AT电源都是采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从ATX开始(包括SFX)不再使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而是通过键盘或按钮给主板一个开机关机信号,由主板通知电源关闭或打开。由于+5V

Stand-by是一个单独的电源电路,只要有输入电压,+5VSB就存在,这样就使电脑能实现远程Modem唤醒或网络唤醒功能。最早的ATX1.0版只要求+5VSB达到0.1A,随着CPU及主板的功能提高,+5VSB

0.1A已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所以INTEL公司在ATX2.01版提出+5VSB不低于0.72A。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一些系统要求+5VSB提供2A、3A,甚至更大的电流输出,以保障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其中在主板20针插头上的绿色(POWER-ON)和灰色线(POWER-GOOD),是主板启动的信号线,而黑色线则是地线(G),其他的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

红色线:+5VDC输出,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在传统上CPU、内存、板卡的供电也都由+5VDC供给,但进入PII时代后,这些设备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VDC 电流过大,所以新的电源标准将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输出上,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

黄色线:+12VDC输出,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如果+12V 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 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

橙色线:+3.3VDC输出,是ATX电源设置为内存提供的电源。以前AT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PII时代开始,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内存等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在新的24pin 主接口电源中,着重加强了+3.3V供电。该电压要求严格,输出稳定,纹波系数要小,输出电流大,要20安培以上。一些中高档次的主板为了安全都采用大功率场管控制内存的电源供应,不过也会因为内存插反而把这个管子烧毁。使用+2.5V DDR内存和+1.8V DDR2内存的平台,主板上都安装了电压变换电路。

白色线:-5VDC输出,5V是为逻辑电路提供判断电平的,需要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出现故障机率很小,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

某些形式电源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在INTEL发布的标准ATX12V 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但大多数电源为了保持向上兼容,还是有这条输出线。

蓝色线:-12VDC输出,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较小,一般在1安培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较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为-3到-15V,有很宽的范围。在目前的主板设计上也几乎已经不使用这个输出,而通过对+12VDC的转换获得需要的电流。

紫色线:+5V Stand—By,最早在ATX提出,通过PIN9向主板提供+5V 720MA 的电源,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电源及系统的唤醒服务。这个电源为WOL(Wake-up On Lan)和开机电路,USB接口等电路提供电源。如果你不使用网络唤醒等功能时,请将此类功能关闭,跳线去除,可以避免这些设备从+5VSB供电端分取电流。这路输出的供电质量,直接影响到了电脑待机是的功耗,与我们的电费直接挂钩。

绿色线:PS-ON(电源开关端)通过电平来控制电源的开启。当该端口的信号电平大于1.8V时,主电源为关;如果信号电平为低于1.8V时,主电源为开。使用万用表测试该脚的输出信号电平,一般为4V左右。因为该脚输出的电压为信号电平。这里介绍一个初步判断电源好坏的土办法:使用金属丝短接绿色端口和任意一条黑色端口,如果电源无反应,表示该电源损坏。现在的电源很多加入了保护电路,短接电源后判断没有额外负载,会自动关闭。因此大家需要仔细观察电源一瞬间的启动。

灰色:PG(POWER-GOOD电源信号线)一般情况下,灰色线PS的输出如果在2V以上,那么这个电源就可以正常使用;如果PS的输出在1V以下时,这个电源将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被更换。这也是判断电源寿命及是否合格的主要手段之一。

很明显,要考量一个电源的功率支持能力,最主要就是要看红色、黄色、橙色三条线的最大输出能力。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和维修教程整理

ATX电源结构简介 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下面以市面上使用较多的银河、世纪之星ATX电源为例,讲述ATX电源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其主电路整机原理图见图13-10,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3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3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二者通过C2、C3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其原理方框图见图13-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与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及推动电路、PS-ON控制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和PW-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图13-1 主机电源方框原理图 1、交流输入、整流、滤波与开关电源电路

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电脑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电脑本身的干扰。通常要求电脑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抑制能力要强,通过电网对其它电脑等设备的干扰要小。 推挽开关电路由Q1、Q2、C7及T3,组成推挽电路。推挽开关电路是ATX开关电源的主要部分,它把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压,并且起着将输出部分与输入电网隔离的作用。推挽开关管是该部分电路的核心元件,受脉宽调制电路输送的信号作激励驱动信号,当脉宽调制电路因保护电路动作或因本身故障不工作时,推挽开关管因基级无驱动脉冲故不工作,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这种工作方式称作他激工作方式。 本章介绍的ATX电源在电路结构上属于他激式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220V市电经BD1~BD4整流和C5、C6滤波后产生+300V直流电压,同时C5、C6还与Q1、Q2、C8及T1原边绕组等组成所谓“半桥式”直流变换电路。当给Q1、Q2基极分别馈送相位相差180°的脉宽调制驱动脉冲时,Q1和Q2将轮流导通,T1副边各绕组将感应出脉冲电压,分别经整流滤波后,向电脑提供+3.3V、±5V、±12V 5组直流稳压电源。 THR为热敏电阻,冷阻大,热阻小,用于在电路刚启动时限制过大的冲击电流。D1、D2是Q1、Q2的反相击穿保护二极管,C9、C10为加速电容,D3、D4、R9、R10为C9、C10提供能量泄放回路,为Q1、Q2下一个周期饱和导通作好准备。主变换电路输出的各组电源,在主机未开启前均无输出。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图13.2所示:

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

颜色电压用途 红色+5V 主板电路、内存模块供电、光驱、硬盘等设备的信号供电 黄色+12V CPU、显卡供电;为标准的驱动电路供电,如光驱、硬盘的马达 橙色+3.3V 现在多用于SA TA 硬盘的供电,以后会有其他用途 紫色+5V(USB)USB设备供电,支持USB键盘鼠标的开机功能(关机后依然供电) 黑色地线(0V)电源供电回路的必要组成部分 绿色PS-ON 开机信号线(当其与地线短接会启动电源) 灰色Power Good 监测线,连接主板与电源,起到信号反馈作用 蓝色-12V 老式串行口(现在很少用到) 白色-5V ISA总线(现在很少用到),有的厂家用其代替黑线作为地线 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与功率的分配 电脑电源的输出线路远比大多数电器的输出线路复杂,花花绿绿一大把线。其实其中大部分输出线都连接在同样的焊点上,只是输出设备不同所以需要多根连线而已。 同样颜色的输出线,其输出电压都是一致的。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其中在主板20针插头上的绿色和灰色线,是主板启动的信号线。而黑色线则是地线。其他的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红色线:+5VDC输出,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在传统上CPU、内存、板卡的供电也都由+5VDC供给,但进入PII时代后,这些设备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VDC电流过大,所以新的电源标准将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输出上,目前主板特别是P4、Athlon64等新式主板对于+5VDC的要求越来越小。但如果你的机器是老式的单电源接口主板,那么+5VDC的输出电流直接影响你电脑的超频性能。 黄色线:+12VDC输出,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P4结构电源也称为A TX12V,而AMD的Athlon64系统也继承了这种设计。如果你的电脑拥有大量的驱动器或有一个高频P4 CPU,那么有强大的+12VDC输出是必要的。 橙色线:+3.3VDC输出,这是随着ATX电源增加的输出。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PII时代开始,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内存等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显卡等电路。强大的+3.3VDC有利于内存、显卡等设备的稳定与超频。 以上三种输出,是电脑电源的主要电能输出,它们的输出线明显多于其他输出,且输出电流也要大得多。 白色线:-5VDC输出,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如SFX, FLEX A TX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在INTEL发布的最新的A TX12V 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大多数电源为了保持向上兼容,还有这条输出线。 显示器圆头电源线的解决,有2种方法:1就是把你显示器的电源线接头剪掉,用万用表的欧母档测出正负极。显示器接头应该是中间是圆针,在边上是一个扁的插针。圆针是正12V、扁针是GND。然后把你的机箱电源的黄色+12V还有黑色GND剥皮后分别和显示器的电源线相联。(一定要注意正负极正确,否则就会损坏你的显示器)。最后用黑胶布把接头包好。OK! 2:就是买一个适配器直流12V 4A的。连接方法同上!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USB接口定义:

ATX电源原理图及解说

葫芦岛电器维修论坛 http://hldyongan.5d6d.com

葫芦岛电器维修论坛 http://hldyongan.5d6d.com

葫芦岛电器维修论坛 http://hldyongan.5d6d.com

深入了解电源的滤波保护电路 电源的滤波、保护电路对电源有重要的意义,电脑能否安全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源的稳定和保护。 电源的稳定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很小 电网电压在180~264V之间波动时,电源输出的低压直流电波动很小。 2、输出电压受负载影响很小 电源负载在轻载时和重载时,输出电压波动很小。 3、纹波输出很小。 一般来说,电源需要多路滤波和保护电路,磐石355电源是一款比较典型的具有四重滤波、四重保护电路的电源,下面我们以此电源为例,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电源的滤波、保护电路。 一、磐石355的滤波电路 1、电磁干扰 电脑电源是把工频交流整流为直流,再通过开关变为高频交流,其后再整流为稳定直流的一种电源,这样就有工频电源的整流波形畸变产生的噪声与开关波形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噪声在输入端泄漏出去就表现为辐射噪声和传导噪声,在输出端泄漏出去就表现为纹波。辐射噪声频率高于30MHZ,会传播到空间中;传导噪声频率在30MHZ以下,主要干扰音频设备,通过电源线传播到电网中。 外部噪声会进入到电网中的其它电子设备中影响电子设备的运行,而供给负载的电源产生的噪声也会泄漏到电源外部,因此,电脑电源必须有阻止这些噪声进出的功能。 在电脑电源的输入端,需要有由电容和电感构成的滤波器,用于抑制交流电产生的EMI。在 葫芦岛电器维修论坛 http://hldyongan.5d6d.com

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

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 颜色电压用途 红色+5V 主板电路、内存模块供电、光驱、硬盘等设备的信号供电 黄色+12V CPU、显卡供电;为标准的驱动电路供电,如光驱、硬盘的马达 橙色+3.3V 现在多用于SA TA 硬盘的供电,以后会有其他用途 紫色+5V(USB)USB设备供电,支持USB键盘鼠标的开机功能(关机后依然供电) 黑色地线(0V)电源供电回路的必要组成部分 绿色PS-ON 开机信号线(当其与地线短接会启动电源) 灰色Power Good 监测线,连接主板与电源,起到信号反馈作用 蓝色-12V 老式串行口(现在很少用到) 白色-5V ISA总线(现在很少用到),有的厂家用其代替黑线作为地线 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与功率的分配 电脑电源的输出线路远比大多数电器的输出线路复杂,花花绿绿一大把线。其实其中大部分输出线都连接在同样的焊点上,只是输出设备不同所以需要多根连线而已。 同样颜色的输出线,其输出电压都是一致的。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其中在主板20针插头上的绿色和灰色线,是主板启动的信号线。而黑色线则是地线。其他的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红色线:+5VDC输出,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在传统上CPU、内存、板卡的供电也都由+5VDC供给,但进入PII时代后,这些设备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VDC电流过大,所以新的电源标准将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输出上,目前主板特别是P4、Athlon64等新式主板对于+5VDC的要求越来越小。但如果你的机器是老式的单电源接口主板,那么+5VDC的输出电流直接影响你电脑的超频性能。 黄色线:+12VDC输出,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P4结构电源也称为A TX12V,而AMD的Athlon64系统也继承了这种设计。如果你的电脑拥有大量的驱动器或有一个高频P4 CPU,那么有强大的+12VDC输出是必要的。 橙色线:+3.3VDC输出,这是随着ATX电源增加的输出。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PII时代开始,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内存等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显卡等电路。强大的+3.3VDC有利于内存、显卡等设备的稳定与超频。 以上三种输出,是电脑电源的主要电能输出,它们的输出线明显多于其他输出,且输出电流也要大得多。 白色线:-5VDC输出,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如SFX, FLEX A TX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在INTEL发布的最新的A TX12V 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大多数电源为了保持向上兼容,还有这条输出线。 显示器圆头电源线的解决,有2种方法:1就是把你显示器的电源线接头剪掉,用万用表的欧母档测出正负极。显示器接头应该是中间是圆针,在边上是一个扁的插针。圆针是正12V、扁针是GND。然后把你的机箱电源的黄色+12V还有黑色GND剥皮后分别和显示器的电源线相联。(一定要注意正负极正确,否则就会损坏你的显示器)。最后用黑胶布把接头包好。OK! 2:就是买一个适配器直流12V 4A的。连接方法同上!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 1

TL494LM339方案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和维修

LWT2005 [TL494(KA7500)+LM339] 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与维修 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和深入到家庭,显示器已经成为维修界的一个亮点,ATX开关电源又将成为维修界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以市面上最常见的LWT2005型开关电源供应器为例,详细讲解最新ATX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对其它型号的开关电源供应器,也借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述 ATX开关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向计算机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一般计算机电源所采用的都是双管半桥式无工频变压器的脉宽调制变换型稳压电源。它将市电整流成直流后,通过变换型振荡器变成频率较高的矩形或近似正弦波电压,再经过高频整流滤波变成低压直流电压的目的。其外观图和部结构实物图见图1和图2所示。 ATX开关电源的功率一般为250W~300W,通过高频滤波电路共输出六组直流电压:+5V(25A)、—5V(0.5A)、+12V(10A)、—12V(1A)、+3.3V(14A)、+5VSB(0.8A)。为防止负载过流或过压损坏电源,在交流市电输入端设有保险丝,在直流输出端设有过载保护电路。 二、工作原理 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反峰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自动稳压稳流与保护控制电路。参照实物绘出整机电路图,如图3所示。 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只要有交流电AC220V输入,A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就会一直工作,直接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如图4所示,交流电AC220V经过保险管FUSE、电源互感滤波器L0,经BD1—BD4整流、C5和C6滤波,输出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C1为尖峰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突变瞬间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TH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起过流保护和防雷击的作用。L0、R1和C2组成Π型滤波器,滤除市电电网中的高频干扰。C3和C4

电脑电源电压说明

电源里面有一个正电压和一个负电压,那个负电压是什么意思? 2011-08-23 11:01 电源是主机的心脏,为电脑的稳定工作源源不断提供能量。是不是大家以为木头又要推荐电源了,哈哈,今天我们不谈产品,主要聊一下每个电源上都具有的输出导线。对于不同定位的电源,它的输出导线的数量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花花绿绿的这9种颜色:黄、红、橙、紫、蓝、白、灰、绿、黑。健全的PC电源中都具备这 9种颜色的导线(目前主流电源都省去了白线),它们的具体功能相信还有不少网友搞不清楚,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黄色:+12V 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12V一直以来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及为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设备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12V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蓝色:-12V -12V的电压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不大,一般在1A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过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从-3V到-15V,有很宽的范围。红色:+5V +5V 导线数量与黄色导线相当,+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 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电脑中主要的工作电源。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的混合供电,对于它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白色:-5V 目前市售电源中很少有带白色导线的,白色-5V 也是为逻辑电路提供判断电平的,需要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基本是可有可无。橙色:+3.3V 这是 ATX电源专门设置的,为内存提供电源。最新的24pin主接口电源中,着重加强了+3.3V供电。该电压要求严格,输出稳定,纹波系数要小,输出电流大,要20安培以上。一些中高档次的主板为了安全都采用大功率场管控制内存的电源供应,不过也会因为内存插反而把这个管子烧毁。使用+2.5V DDR内存和+1.8V DDR2内存的平台,主板上都安装了电压变换电路。紫色:+5VSB(+5V待机电源)ATX电源通过PIN9向主板提供+5V 720MA 的电源,这个电源为WOL(Wake-up On Lan)和开机电路,USB接口等电路提供电源。如果你不使用网络唤醒等功能时,请将此类功能关闭,跳线去除,可以避免这些设备从+5VSB供电端分取电流。这路输出的供电质量,直接影响到了电脑待机是的功耗,与我们的电费直接挂钩。绿色:P-ON(电源开关端)通过电平来控制电源的开启。当该端口的信号电平大于1.8V时,主电源为关;如果信号电平为低于1.8V时,主电源为开。使用万用表测试该脚的输出信号电平,一般为4V左右。因为该脚输出的电压为信号电平。这里介绍一个初步判断电源好坏的土办法:使用金属丝短接绿色端口和任意一条黑色端口,如果电源无反应,表示该电源损坏。现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 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TX插头9脚引出。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各不相同。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PW-OK 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TX插头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电压。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 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5V、±1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半桥功率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ON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请参照下图。 1.辅助电源电路 只要有交流市电输入,A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一直在工作,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市电经高压整流、滤波,输出约300V直流脉动电压,一路经R 72、R76至辅助电源开关管Q15基极,另一路经T3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加至Q15集电极,使Q15导通。T3反馈绕组的感应电势(上正下负)通过正反馈支路C44、R74加至Q15基极,使Q15饱和导通。反馈电流通过R74、R78、Q15的b、e极等效电阻对电容C44

ATX电源维修的简单方法.docx

A T X电源维修的简单方法 1、辅助电源部分的检修 如果紫色线没有5V(往往伴随绿线没有 3.6-5.2V)的话,就要检修辅助电源。 如果保险烧了,检查四个整流二极管(一般只坏两个和两个), 330UF/250V 电容 有没有鼓包(一般只坏一个电容,但它所接的 150K 电阻绝对开路了),查辅 助电源开关管(绝大多数为XN60 系列场效应管,多彩、鑫谷、达硕多选用K3067 等,也有一些选用普通三极管的(如世纪之星多选用 TOP221Y 等)和两个 E13007 开关管或 C4242 有没有坏,这样检查过后就不会再烧保险了。如果辅助电源还 没有输出,就要检查300V 到辅助电源变压器初级的限流电阻(一般为1.5-4.7 欧)、辅助电源开关管 B 极所接电阻,还有输出电源变压器输出的两个整流管。检查到这 一步电源紫色线肯定有 5V,同时绿线应该有 3.6-5.2V 了。如果绿色线仍然没有 3.6v-5.2V 的电压,这时就需要检修 TL494 了(这里 TL494 是一个总称,它包括 TL494、LM339 及周边电路 )。 2、TL494(可与 KA7500 互换 )及后级输出的检修 接入市电后,紫色线有5V,绿色线没电压时,应检修TL494 。TL494 正常值是:12 脚应为 12V, 2 脚应为 2.5V ,13\14\15 脚为 5V,1 脚为 0V, 4 脚为 5V ,8\11脚为2.2V ,否则 TL494 坏了应更换或者 LM339 及外围有问题,实际应用中 LM339 及外围低压阻容极少损坏。如果上述电压都有了,说明TL494 及其外围没有问题,这时应检查末级的三个肖特基高速整流管有没有坏和末级输出电压的电容, 如果还不行,查 TL494 的 8\11 脚所接的两个推动管C945 或 C1815 肯定有一个 坏了。 测电源有没有问题时,一定要记住测紫 5V 和灰线待机0V 、启动后恒 5V ,至 于绿线有的为 5V 多,有的 3.6V,反正在 3.6V-5.2V之间的都是正常的。 ATX 电源维修笔记 一、简介 电脑硬件更新换代快,而主机电源更新较慢,十几年的发展,就是由AT 结构变 化为 ATX 电源。它一旦损坏,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用户一般用新的更换,其 实,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它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技巧,修复ATX 电源很 有必要。 1.整流输出的 +300V 分别通过两个脉冲变压器加到主电源、辅助电源的功率管集 电极,辅助电源开始工作,输出( 1)+12V 供电 TL494:( 2)+5VSB 、PS-ON 到20 脚排插。 2.TL49412 脚得到 +12V ,开始工作,它的 13\14\15 输出 +5V,但它被④脚死区控制。当 PS-ON 端为低电平时,④脚电压跳变,解除控制,从⑧、 11 输出推挽波形,推动小功率对管工作,通过变压器耦合,使主电源功率对管工作,由主脉冲变压器 另一端后续电路输出各型电压。 3.TL494 输出的 +5V ,供电 LM339 ③脚,它由四个比较器构成,一般两个用来 完成启动控制,一个用来形成 power-good 信号,一个用来空载检测。 4.ATX 电源输出 14 脚(绿色线)为 PS-ON 信号,主板就是通过这个信号来控制 电源的开启和关闭的。当主板电源的“电源检测部件”使 PS-ON 信号为高电平时, 电源关闭,当主板使 PS-ON 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源工作,向主板供电。当 ATX 电 源不和主板相连时,电源内部提供 PS-ON 信号高电平,ATX 电源不工作,

PC电源输出电压保持时间

输出电压保持时间 ■概要 输出电压保持时间是指当电源回路的输入部被停止供电后,输出电压的保持时间。微处理器或RAM等的Backup电路也是电压保持电路。依据电压保持时间来选用诸如大容量的电容或 锂电池。至于电容,其容量与电压保持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此次介绍输出电压保持时间与电容容量的关系。 ■原理 若要保持输出电压,输出电容就须蓄能。然而当有负载连接输出时,输出电容储存的能量总会以负载电流的形式被释放。这个放电特性是由C x R 的时间常数决定的,电压保持时间也同样受此影响。在升压电路中,当输出时间短且不考虑输出电压下降的情况时,可以用增大输出电容的容量这种简单的方法解决。为了避免出现输出电压降低的情况,可加大输入电容的容量。 如果当外部的电源供电停止时,输入电容可给相邻的元器件供电,使可以正常工作,电路输出电压也不会下降。 电容单位时间内的蓄电量,可由下式表示。 W C=1 2×C×V2×1 t (W) 公式表明,储能主要依存于电容的外加电压和电容的容量值。■例题计算 下图给出输入输出条件的设定。 W OUT=0.495W,V IN=5.0V,V OUT=3.3V,I OUT=0.15A,η=0.8 输出电压保持时间(t):0.07S 首先,求出输出功率: W OUT=V OUT×I OUT=3.3×0.15=0.495(W) 其次,为了保持0.495W的输出功率,可求出相应的输入功率。 W IN=W OUT/η=0.495/0.8=0.62(W)

通过下式求出能够满足输入功率要求的输入电容的容值。 W C =12×C IN ×(V IN ?V OUT )2×1t C IN =2×W IN ×t (V IN ?V OUT )2 将“VIN =5.0〔V 〕,WIN =0.62〔W 〕,t=0.07”代入上式。 C IN =2×0.62×0.07 (5.0?3.3)2=30(mF ) 因此,当CIN = 30 [mF]或更高时,在外部电源供电停止后,输出电压可保持0.07秒以上。 ■电路图

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详细讲解

12.1 计算机开关电源基本结构及原理 一、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 1.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 目前计算机开关电源有AT和ATX两种类型。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为:1)待机状态不同 ATX电源增加了辅助电源电路,只要220V市电输入,无论是否开机,始终输出一组+5V SB待机电压,供PC机主板电源监控单元、网络通信接口、系统时钟芯片等使用,为ATX电源启动作准备。 2)电源启动方式不同 AT电源采用交流电源开关直接控制电源的通断,ATX电源则采用点动式电源启闭按钮,实质是用PS-ON直流控制信号启动/关闭电源。具有键盘开/关机、定时开/关机、Modem唤醒远程开/关机、软件关机等控制功能。 3)输出电压不同 AT电源共有四路输出(±5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电源准备就绪的信号。ATX电源PW-0K信号与PG信号功能相同,还增加了+3.3V、+5 V SB供电输出和PS-ON电源启闭控制信号,其中+3.3V向CPU、PCI总线供电。 各档电压的输出电流值大约如下:

+5V +12V -5V -12V +3.3V +5V SB 21A 6A 0.3A 0.8A 14A 0.8A 4)主板综合供电插头接口不同 AT电源的6芯P8和P9电源插头,在ATX结构中被20芯双列直排插头所替代,具有可靠的防插反装置。对于Pentium 4机型的ATX电源,除大4芯(D 形)和小4芯电源接口插头外,还增加4芯12V CPU专用电源插头及6芯+3. 3V、+5V电源增强型插头。 2.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 目前,计算机电源大多采用他激双管半桥定频调宽式开关电源。电源中还输出一个特殊的“POWER GOOD”信号。电源开启后PG信号为低电平,送给系统时钟电路,由该信号产生一个复位信号(RESET)用于系统复位。经100~5 00ms的延时后,PG信号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系统复位结束,主机启动并开始正常运行。PG信号作用就是当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均稳定后,才使系统初始化复位,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状态的稳定与可靠。由此可见,当电源正常时,PG 信号也正常,系统能够正常启动,否则系统无法进入启动状态。 他激式脉宽调制ATX开关电源电路主要由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TL494脉宽调制电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PS-ON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等组成。他激式开关稳压电源原理结构框图如图12-1所示。 二、他激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

电脑atx开关电源电压值及输出各种电压的作用

电脑ATX开关电源电压值及输出各种电压的作用 IT技术-电源 2009-11-25 22:43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3.3V 电压,经主板的电压转换电路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5V 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12V: 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散热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他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对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他电路。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P4结构电源也称为ATX12V。 -12V: 主要用于某些串口电路,其放大电路需要用到+12V和-12V,通常输出小于1A。

-5V: 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通常输出电流小于1A。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 +5V Stand—By: 最早在ATX提出,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电源及系统的唤醒服务。以前的PSII、AT电源都是采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从ATX开始(包括SFX)不再使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而是通过键盘或按钮给主板一个开机关机信号,由主板通知电源关闭或打开。 由于+5V Stand-by是一个单独的电源电路,只要有输入电压,+ 5VSB就存在,这样就使电脑能实现远程Modem唤醒或网络唤醒功能。最早的ATX1.0版只要求+5VSB达到0.1A,随着CPU及主板的功能提高,+5VSB 0.1A已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所以Intel公司在A TX2.01版提出+5VSB不低于0.72A。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一些系统要求+5VSB提供2A、3A,甚至更大的电流输出,以保障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电源的测试

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浅析

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浅析 由于ATX开关电源品牌繁多,电路各有千秋,但基本原理还是一致的,大同小异。只要弄明白其中的一种,就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问题迎刃而解。ATX开关电源整机电路,由220V交流输入回路、整流滤波电路、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推挽驱动电路、半桥开关变换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S-ON和PW-OK产生电路、+3.3V电压稳压控制电路、多路直流输出电路和稳压保护电路组成。如图所示。一、220V 交流输入电路220V交流输入电路主要包括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保护电路由F1、NTCR1、Z1、Z2组成,主要起到过流、过压保护和限流作用;抗干扰电路由C1、C4、R1、扼流圈T1、差模扼流圈T5组成,主要对由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和由开关电源返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共模高压瓷片滤波电容C2、C3通过中点接地,消除静电干扰。二、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21~D24、高压滤波电容C5、C6组成。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为辅助开关电源和半桥开关变换电路,提供波纹较小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R2、R3为均压电阻。T为PFC功率因数校正线圈,用于提高电能利用率。三、辅助开关电源辅助开关电源为变压器耦合、并联型开关电路。只要一上电,它就开始工作。分析如下:从整流滤波电路引来的300V左右直流电压,一

路经R55、R56至开关管Q12基极,另一路经T6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加到Q12集电极,使Q12导通。开关管Q12导通后,其集电极电流在T6初级绕组上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正反馈绕组也相应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于是,T6反馈绕组的感应电动势通过反馈支路C3、R56加到Q12的基极,使其迅速饱和导通。在开关管Q12饱和导通期间,T6次级绕组所接的整流滤波电路因感应电动势反相而截止,电能以磁能的方式存储在绕组内。同时,T6正反馈绕组的感应电压,通过R56、Q12的be结对电容C31(图中错标为C3)充电。随着C3充电过程的不断进行,其两端电位差升高,流经Q12基极电流不断减小,使Q12退出饱和状态,其内阻不断加大,导致集电极电流进一步下降,从而使T6各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反相(上负下正),正反馈绕组负的脉冲电压与定时电容C31所充电压叠加,经R56加至Q12基极,使其迅速截止。同时,正反馈绕组通过D28给C19充电,C19负端得负电位,通过ZD2使Q12基极被箝位在比C19负电位高约9V的负电位上。C19充电结束后,又通过R57放电,把电能以热能的方式释放出去。在开关管Q12截止期间,C3的充电电压经T6反馈绕组、Q12的be结、R56形成放电回路,以便为下一个正反馈电压脉冲提供通道,保证开关管Q12能够再次进入饱和导通状态。随着C19放电电流的不断减小,Q12基极电位不断上升,当上升到Q12的be结

如何测试电脑电源好坏

如何测试电脑电源好坏 测能不能用的方法: 1,找个曲别针,弯成U型. 2,电源通电. 3,拿起插主板的排线(最多线的)插头. 4,把U型针插进对应绿色和黑色的两个小孔. 怎样测试电脑电源好坏?? 具体办法是:用一根金属丝连接主板电源线上面的第四个插口和下面的第七个插口(前提是那个电源上的卡口要朝上);或者是用万用表连接那个连接硬盘或光驱的电源线的1、3或者2、4口,这是万用表会显示出电源电压的大小。这些数据电源上是有标志的,如果一样或者相差10%,那是正常的。 还有一种说法但这种说法应也算正确吧我不是高手,但和下面这种说法配和大家在测试的时候就不会接错了 测试电源好坏的方法:把电源从主机上取下来,接电源线,在插主板上面的20P (24P)插头上面找到绿色线(PS-ON),再随便找一个黑色线(GND),用一根导线插到这两个插孔里面,就可以启动电源了,如果电源风扇不动,或是转一下后又不动了,都表示电源坏。再有,如果风扇转速正常,也要检查20P(24P)插头是否能够与主板接触良好。 下面这些了解了解也不错 作为个人电脑动力之源的电源,也随着个人电脑的进步而发生变化。从以前 100W的AT电源发展到今天450W乃至更高的ATX电源,不但功率在连续攀升,输出电流也在不断增大,+5V的输出电流已经超过30安培。 自从1998年1月公布了ATX2.01电源标准后,以后生产的电源都兼容这个标准,只不过各路电压的输出电流在不断增加。我们使用的ATX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有+12V、-12V、+5V、-5V、+3.3V等几种不同的电压。在正常情况下,上述几种电压的输出变化范围允许误差一般在5%之内,如下表所示,不能有太大范围的波动,否则容易出现死机的数据丢失的情况。 标准电压值电线颜色最小电压值最大电压值 +5V 红色4.75 5.25

台达DPS-250GB-4B ATX电源原理分析

台达DPS-250GB-4B ATX电源原理分析 台达DPS-250CB-4B(REV:OO)ATX电源与传统ATX电源不同,它的主辅电源均采用单MOS开关管驱动。其中,主电源采用UC3843BN脉宽调制集成电路,主电源唤醒、过,欠压等保护电路采用DNA1002D芯片,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为232.5W。该电源被广泛用于联想开天M4600等系列微机上。 电路工作原理简述 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220V交流输入电压经过差模、共模电感电容组成的EMI滤波电路进入整流电路。EMI 电路的作用,一是防止电源本身的电磁干扰脉冲,通过传导或辐射方式干扰公共线路上的其他电器设备。二是防止公共线路上的电磁脉冲干扰电源本身的工作。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由滤波电容Cl滤波后获得约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供主辅电源使用。 2.主电源工作原理 主电源主要产生正负5V、±12V、+3.3V电源给计算机主板使用。该电源采用了UC38 43BN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它具有功能全、工作频率高、引脚少、外围元件简单等特点。它的电压调整率可达O.OI%V(非常接近线性稳压电源的调整率)。工作频率可达500k Hz,启动电流仅需ImA.所以它的启动电路非常简单。UC3843BN各脚功能见下表。 在市电供电处于正常范围内,要使UC3842BN(6)脚输出端关闭脉冲输出的方法有四种:(1)关掉Vcc;(2)将(1)脚电压降至IV以下;(3)将(2)脚电压升至2.5V以上;(4)将(3)脚电压升至IV以上。 该电源的启动与关闭是通过控制UC3843BN(2)脚电平的高低,由光电耦合器IC3(336)来实现的。

电脑开关电源电路大全详解

电脑开关电源详解 计算机电源是根据计算机相应的电源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间,计算机电源标准也跟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要求,计算机电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标准: PC/XT标准: 是由IBM最先推出个人PC/XT计算机时制定的标准; AT标准: 也是由IBM早期推出PC/AT机时所提出的标准,当时能够提供大约190W的电力供应; ATX标准: 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提出的工业标准,从最初的ATX1.0开始,ATX标准又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是ATX2.03和ATX12V这两个标准,其中ATX12V 又可分为ATX12V1.2、ATX12V1.3、ATX12V2.0等多个版本。 ATX与AT标准比较:

1、ATX标准取消了AT电源上必备的电源开关而交由主板进行电源开关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待机电路为电源主电路和主板提供电压来实现电源唤醒等功能; 2、ATX电源首次引进了+3.3V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板的连接接口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ATX12V与ATX2.03标准比较: 1、ATX2.03是1999年以前PII、PIII时代的电源产品,没有P4 4PIN接口; 2、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 3、ATX12V增加的4芯电源连接器为P4处理器供电,供电电压为+12V; 4、ATX12V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改善主板对即插即用和电源唤醒功能的支持。 ATX12V标准之间的比较: ATX 12V是支持P4的ATX标准,是目前的主流标准,该标准又分为如下几个版本: ATX12V_1.0:2000年2月颁布,P4 时代电源的最早版本,增加P4 4PIN接口;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与检修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 自从IBM推出第一台PC至今,微机电源已从AT电源发展到ATX电源。时至今日,微机电源仍是根据IBM公司的个人电脑标准制造的。市场上的ATX电源,不管是品牌电源还是杂牌电源,从电路原理上来看,一般都是在AT电源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动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买到的ATX电源,在电路原理上一般都大同小异。在微机国产化的进程上,微机电源技术也由国内生产厂家逐渐消化吸收,生产出了众多国有品牌的电源。微机电源并非高科技产品,以国内生产厂家的技术和生产实力,应该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电源产品。然而,纵观整个微机电源市场情况却不尽人意,许多电源产品存在着各种选料和质量问题,故障率较高。 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其主电路原理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1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1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二者通过C03、C04、C05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其原理方框图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 脉宽调制电路、PS-ON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输出电路和PW-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交流输入回路 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微机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微机本身的干扰。通常要求微机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抑制能力要强,通过电网对其它微机等设备的干扰要小。 2、整流电路: 包括整流和滤波两部分电路,将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为开关推挽电路提供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 3、辅助电源:辅助电源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只要ATX电源一上电,辅助电源便开始工作,输出的两路电压,一路为+5VSB电源,该输出连接到A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作为它的工作电压,使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对电源进行管理。通过此功能,实现远程开机,完成电脑唤醒功能;另一路输出电压为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等电路供电。 4、推挽开关电路: 推挽开关电路是ATX开关电源的主要部分,它把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压,并且起着将输出部分与输入电网隔离的作用。推挽开关管是该部分电路的核心元件,受脉宽调制电路输送的信号作激励驱动信号,当脉宽调制电路因保护电路动作或因本身故障不工作时,推挽开关管因基级无驱动脉冲故不工作,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这种工作方式称作它激工作方式。 5、PWM脉宽调制电路: PWM(Pules Width Modulation)即脉宽调制电路,其功能是检测输出直流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进行放大,控制振荡器的脉冲宽度,从而控制推挽开关电路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主要由IC TL494及周围元件组成。 6、PS-ON控制电路: 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是否工作,而是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电源中的S-ON控制电路接受PS-ON 信号的控制,当“PS-ON”小于1V伏时开启电源,大于4.5伏时关闭电源。主机箱面上的触发按钮开关(非锁定开关)控制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的输出状态,同时也可用程序来控制“电源监控件”的输出,如在WIN9X平台下,发出关机指令,使“PS-ON”变为+5V,ATX电源就自动关闭。 7、保护电路: 为了保证安全工作,ATX电源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保护电路,当开关电源发生过电压、过电流故障时,保护电路启动,开关电源停止工作以保护负载和电源本身。 8、输出电路: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为主变换电路提供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接插到主板上的排线包含了电源输出的各路电压及控制信号,ATX电源输出排线各脚定义见表1,各路输出的额定电流见表2。 表2 ATX电源各路电压的额定输出电流:(单位: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