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

13、一个氢旅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1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 A 、5V B 、V 25 C 、10V D 、V 210

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

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句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

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终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末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

A

B C

D

A 、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过高

C 、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 、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

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 的电磁波,且与U 成正比,即v =kU ,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原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 的值可能为( )

A 、e h 2

B 、h e 2

C 、he 2

D 、he 21

21、(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 mm

(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 ,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 ,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 Ω), 滑动变阻器R (0~20Ω,额定电流为2A )

(3)下图是测量R 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一

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下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

图1

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 、I 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

个点,请在下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 -I 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 X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

(填选项前的序号)

A 、m ?Ω?-2101

B 、m ?Ω?-3101

C 、m ?Ω?-6101

D 、m ?Ω?-8101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有多个正确选项)。

A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 、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 、用U -I 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22、(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 后以速度v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 =1.4m ,v =3.0m /s ,m =0.10kg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 =0.45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 /s 2,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 ;

I/A

v 0

v

(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 0。

23、(18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索,电梯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 图像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最m =2.0×103kg ,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 1和最小拉力F 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 -t 图像来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

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的a -t 图像,求电梯在第1s 内的速度改变量△v 1和第2s 末的速率v 2;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 ,再求在0~11s 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

功W 。

24、(20分)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 轴正向,电场强度E 随x 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 0和d 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A 在O 点由能止释放,A 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 放在O 点也由静止释放,当B 在电场中运动时,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作用能均为零;B 离开电场后,A 、B 间的相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已知A 的电荷量为Q ,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4m ,不计重力。

(1)求A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

(2)若B 的电荷量Q q 94

,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Pm E ;

(3)为使B 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求B 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 m 。

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参考答案:

13、B 14、A 15、C 16、D 17、A 18、B 19、D 20、B

21.(18分) (1)(0.395—0.399)

-2图

2

图1

拉力

E x

答图3

答图4

(2)甲 (3)如答图3 (4)如答图4

(4.3—4.7) (5)C

(6)CD

22.(16分)

(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竖直方向 22

1gt h = 水平方向

s =

得水平距离 0.90S m == (2)由机械能守恒,动能2

10.902

k E mv mgh J =+=

(3)由动能定理,有

2022

121mv mv

mgL -=

-μ 得初速度大小 0 4.0v m =

=/s

23.(18分)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a -=

由a t -图像可知,1F 和2F 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21 1.0/a m s =,2

2 1.0/a m s =-

3411() 2.010(10 1.0) 2.210F m g a N N =+=??+=?

3422() 2.010(10 1.0) 1.810F m g a N N =+=??-=?

(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 内a t -图线下的面积10.5/v m s ?=

同理可得 220 1.5/v v v m s ?=-= 00v = ,第2s 末的速率5.12=v m/s

(3)由t a -图像可知,1130s -内的速率最大,其值等于011s -内t a -图线下的面积,有10/m v m s =

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 等于重力mg ,所求功率

352.0101010 2.010m m P Fv mg v W W ==?=???=?

由动能定理,总功

23252111

0 2.01010 1.01022

K K m W E E mv J J =-=

-=???=?

24.(20分)

(1)由牛顿第二定律,A 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0

QE F a m m

=

= A 在电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12

d at =

解得运动时间t =

(2)设A 、B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分别为0A v 、0B v ,由动能定理,有

20012A QE d mv =

,200124

B m qE d v = ○1 A 、B 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守恒。A 、B 相互作用力为斥力,A 受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B 受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相互作用力对A 做正功,对B 做负功。A 、B 靠近的过程中,B 的路程大于A 的路程,由于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力对B 做功的绝对值大于对A 做功的绝对值,因此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为负,相互作用能增加。所以,当A 、B 最接近时相互作用能最大,此时两者速度相同,设为'

v ,有

'00()44A B m m

m v mv v +

=+ ○2 22'2

00

111()()22424pm A B m m E mv v m v =+-+ ○3 已知Q q 9

4

=,由○1、○2、○3式解得

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 01

45

pm E QE d = (3)考虑A 、B 在x d >区间的运动,由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且在初态和末态均无相互作用,有

0044

A B A B m m

mv v mv v +=+ ○4

2222001111224224

A B A B m m mv v mv v +=+ ○5 由○4、○5解得0038

55

B B A v v v =-+,

因B 不改变运动方向,故0038

055

B B A v v v =-+≥ ○6

由○1、○6解得169

q Q ≤ 即B 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 Q q m 9

16

=

2015北京高考物理详细解析

2015北京高考物理详细解析

2015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和,即:△U=Q+W. 解答:解:A、物体放出热量,若外界对物体做更多的功大于放出的热量,内能可能增加,故A错误; B、物体对外做功,如同时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做功的数值,则内能增加,故B 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W,如二者相等,则内能可能不变,若Q>W, 则内能增加,若W>Q,则内能减少,故C正确; D、物体放出热量,Q<0,同时对外做功,W<0,则△U<0,故内能一定减少, 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N+He→O+H B.U→Th+He C.H+H→He+n D.Th→Pa+ e 解答:解:A、方程N+He→O+H;是人工核反应方程,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方程.故A错误; B、方程U→Th+He,是U原子核分裂并只放射出氦原子核的反应过程, 属于α衰变.故B正确; C、方程H+H→He+n,是轻核的聚变反应.故C错误; D、方程Th→Pa+e,释放出一个电子,是β衰变的过程.故D错. 故选:B. 3.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08doc高中物理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 08d oc 高中物理 1.如下图,矩形线框 abcd 的ad 和bc 的中点M 、N 之间连接一电压表,整 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 磁场的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 当线框向右匀速平动 时,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化, MN 间无感应电动势 (B) MN 这段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 MN 间有电势差 (C) MN 间有电势差,因此电压表有读数 (D) 因为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因此电压表无读数 2?如下图,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 d , —端跨接一阻值为 R 的电阻,匀强磁场 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轨道所在平面,一根长直金属棒与轨道成 60°角放置, 当金属棒以垂直棒的恒定速度 v 沿金属轨道滑行时,电阻 R 中的电流大小为 ,方向为 〔不计轨道与棒的电阻〕 。 3?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做成 ab 、cd 、ef 三种形状的导线,分丕放在电 阻可忽略的光滑金 属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如下图,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内,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 且每次外力所做功的功率相同, 三根导线在导轨间的长度关系是 L ab V L cd V L ef , (A) ab 运动速度最大 (B) ef 运动速度最大 乂 3 X a M 1 X X X X X (?) X X X X X 1 X C X 线圈轴线00'与磁场边界重合。 b T C T d T a 为正方向,那么 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刻变化的图像是以下图〔乙〕中的哪一个?

(C) 因三根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相同,故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 (D) 三根导线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同 4?如下图,在两根平行长直导线M、N中,通入同方向同大小的电流,导线 abcd和两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框沿着与两导线垂直的方向,自右向左在两导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 沿abcda不变(B)沿adcba不变 (C)由abcda 变成adcba (D)由adcba 变成abcda 5?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 线圈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假设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并规定电流方向沿 6 ?如下图,线框ABCD可绕OO'轴转动,当D点向外转动时,线框中有无感应电流? ; A、B、C、D四点中电势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电势最低的是 ________ 点。

2012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 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 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 ,原线圈的电压U 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 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 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 2, 则P 1和 1 2 P P 分别为 A . U PR k ,n 1 B . R U P 2k )( ,n 1 C .U PR k , 21n D . R U P 2k )(,21 n 5.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摄入玻璃砖, 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7. 沿X 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则t= 40 1 s 时 A. 质点M 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 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8.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0—t 1时间内F 的功率逐渐增大 B .t 2时刻物块A 的加速度最大 C .t 2时刻后物块A 做反向运动 D .t 3时刻物块A 的动能最大 M N θ θ B +10V +5V v A 0V A B a b O x/m y/cm 1 2 3 O 4 -2 2 M A F 甲 F 1 O 2 3 4 f m 2f m 乙

2014年高考物理(北京卷)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 .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 .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B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反之增大,A 项错误;B 项正确;物体的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温度降低,分子动能减小但是分子势能不能确定,所以内能不能确定,CD 项错误。 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m 1+m 2-m 3)c B .(m 1-m 2-m 3)c C .(m 1+m 2-m 3)c 2 D .(m 1-m 2-m 3)c 2 【答案】C 【解析】原子核反应经过裂变或聚变时,质量会发生亏损,损失的能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根据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为:2 123()E m m m c ?=+-,C 项正确。 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 .1、3两点的场强相等 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 .2、3两点的电势相等 【答案】D 【解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所以1点的场强大于2点;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2点和3点的场强方向不同,AB 项错误;沿电场线电势降低, 1点电势高于2点电势,CD 项错误;2点和3点电势相等,D 项正确。 16.带电粒子a 、b 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 运动的半径大于b 运动的半径.若a 、b 的电荷量分别为q a 、q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周期分别为T a 、T b .则一定有( ) A .q a ,所以a b q q <,A 项正确;速度不知道,所以质量关系不确定,B 项错误;又因为2m T qB π=,质量关系不知道,所以周期关系不确定,CD 项错误。 17.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 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高考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仪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7+→+ B .He Th U 4 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1+→+ D .e Pa Th 0 12349123490-+→ 15.周期为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 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 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 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 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05doc高中物理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 05doc 高中物理 i .对单摆在竖直面内的振动,下面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摆球所受向心力处处相同 (B)摆球的回复力是它所受的合力 (C)摆球通过平稳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通过平稳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2 ?如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 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 (A) 在t i 和t 2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 (B) 在t 3和t 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 (C) 在t 4和t 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 (D) 在t i 和t 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3.铁路上每根钢轨的长度为 1200cm ,每两根钢轨之间约有 0.8cm 的间隙,假如支持车厢的弹簧的固有振 动周期为0.60s ,那么列车的行驶速度 v= _______ m/s 时,行驶中车厢振动得最厉害。 4 .如下图为一双线摆,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两根等长细绳悬挂一小球 的,绳的质量能够忽略,设图中的 I 和a 为量,当小球垂直于纸面做简谐振 周期为 ________ 5. 如下图,半径是0.2m 的圆弧状光滑轨道置于竖直面内并固定在地面上, 最低点为B,在轨道的A 点〔弧AB 所对圆心角小于 5°〕和弧形轨道的圆 处各有一个静止的小球I 和H,假设将它们同时无初速开释,先到达 B 点 ________ 球,缘故是 ________ 〔不考虑空气阻力〕 6. 如下图,在光滑水平面的两端对立着两堵竖直 A 和B ,把一根劲度系数是 k 的弹簧的左端固定在 上,在弹簧右端系一个质量是 m 的物体1。用外 缩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使物体1从平稳位置O 向左 距离S 0,紧靠1放一个质量也是 m 的物体2,使 1和2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撤去外力,由于弹簧的作用,物体开始向右滑动。 (1) 在什么位置物体2与物体1分离?分离时物体 2的速率是多大? (x-t 图), 轨道的 心O 两 的是 而构成 动时, 的墙 墙A 力压 移动 弹簧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根据可知,所以,即A错误,B正确;由得,所以C错误,D 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答案】B 【解析】由得:,由得,所以B正确。

18.【答案】BD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19【答案】C 【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所以,所以C正确。 20【答案】A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21【答案】A 【解析】在地球表面,又,所以,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得,所以。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 【答案】0.010;6.870;6.860 【解析】(a)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 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b)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

2004-2020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静电场(原卷版)

六、静电场考试要求及考题分布 14. (2006年北京)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15.(2014年北京)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B.1、3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16.(2009年北京)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U P和U Q,则() A.E P>E Q,U P>U Q B.E P>E Q,U PU Q D.E P0)为球心的球面上,c点在球面外,则 A.a点场强的大小比b点大B.b点场强的大小比c点小 C.a点电势比b点高D.b点电势比c点低 7. (2020年北京)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等势面示意如图,图中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点电荷一定为正电荷 B. P点的场强一定比Q点的场强大 C. P点电势一定比Q点电势低 D. 正检验电荷在P点比在Q点的电势能大 18.(2010年北京)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19.(2018年北京)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18. (2013年北京)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 页(共 16 页)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 .由T 淋巴细胞产生 B .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 .可裂解乙肝病毒 D .可被蛋白酶水解 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 .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 .T 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 .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DNA 相相相相 40800 600400200 0206080100120 相相相相 相相相 相相相 b a DNA 相相相相 40800 600400200 0206080100120 a b 相相相相 A .b 峰中细胞的DNA 含量是a 峰中的2倍 B .a 峰和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 复制 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 峰中 D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 的复制

北京四中高中物理实验(一)

北京四中 编稿:王运淼审稿:陈素玉责编:郭金娟 高中物理实验(一) 力学实验 本周主要内容: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本周内容讲解: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 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 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 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套,弹 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画图法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注意事项] 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例题] 1.在本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ACD 2.做本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1)中是________________。 在(2)中是________________。 在(3)中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实验中验证的是力的合成,是一个失量的运算法则,所以即要验证力大小又要验证力的方向。弹簧秤的读数是力的大小,细绳套的方向代表力的方向。 (1)两绳拉力的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3)“相同”之后加“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O点”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与解析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2?北京)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2.(3分)(2012?北京)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3.(3分)(2012?北京)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 B.C.10V D. 4.(3分)(2012?北京)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5.(3分)(2012?北京)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6.(3分)(2012?北京)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7.(3分)(2012?北京)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2014北京市东城区高考理综物理一模试题(附答案)_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4.04 13.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1.5 B .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2 C .入射角小于45°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 .入射角小于30°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14.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a 光是从n =3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则b 光可能是 A .从n =4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B .从n =4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C .从n =4 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D .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15.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像,图乙为横波中x =2m 处质点A 的振动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 B .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m/s C .在t =0时刻,图甲中质点A 的振动速度大小为0 D .在t =1s 时刻,图甲中质点A 的位置坐标为(0,20) 1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 1=1000匝,副线圈匝数 n 2=200匝,原线圈所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 =311sin100πt V ,副线圈所接电阻R =88Ω。电流表、电压表对电路影响可忽略不计。则 A .A 1的示数约为0.10A B .V 1的示数约为311V C .V 2的示数约为62.2V D .A 2的示数约为0.75A 17.地面附近处的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其中一条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高度差为h 。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 的检验电荷,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时速度为gh 。下列说法中正确为 x/m y/ 甲 0 y/t/s 2 n ∞ -0.85 -1.51 -3.40 -13.6 1 3 4 0 E /eV A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a衰变的是 A . +;HeT18O+;H B 238 234 4 , 92 Ur 9°Th ' 2He C. 1H+3HT:He+0 n D 窃心234 Pa+;e 15.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B .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D .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16 .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 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现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B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 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I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 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 所受的重力 19 .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复习(基础回归)05doc高中物理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复习(基础回归) 05doc高中物理(A) 摆球所受向心力处处相同(B)摆球的回复力是它所受的合力(C)摆球通过平稳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D)摆球通过平稳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2 ?如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由 (x-t 图), 图可推断,振动系统 (A) 在t i和t2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 (B) 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 (C) 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 (D) 在t i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3 .铁路上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00cm,每两根钢轨之间约有0.8cm的间隙,假如支持车厢的弹簧的固 有振动周期为0.60s,那么列车的行驶速度v= __________ m/s时,行驶中车厢振动得最厉害。 4 .如下图为一双线摆,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两根等长细绳悬挂一小球 而构成的,绳的质量能够忽略,设图中的I和a为量,当小球垂直于纸面做 简谐振动时,周期为__________ 。 5. 如下图,半径是0.2m的圆弧状光滑轨道置于竖直面内并固定在地面上, 轨道的最低点为B,在轨道的A点〔弧AB所对圆心角小于5 °〕和弧形轨道的圆心 O两处各有一个静止的小球I和H, 假设将它们同时无初速开释,先到达B点的是球,缘故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6. 如下图,在光滑水平 面的两端对立着两堵竖直的墙A和B,把一根劲度系数 是k的弹簧的左端 固定在墙A上,在弹簧右端系一个质量是m的物 体1。用外力压缩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使物体1从 平稳位置O向左移动距离s0,紧靠1放一个质量也是m的物体2,使弹簧1和2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撤去外力,由于弹簧的作用,物体开始向右滑动。 (1) 在什么位置物体2与物体1分离?分离时物体2的速率是多大? (2) 物体2离开物体1后连续向右滑动,与墙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B与O之间的距离x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2在返回时恰好在O点与1相遇? 〔弹簧的质量以及1和2的宽度都可忽略不计。〕

2012年高考物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6. AD 7. ABD 8. AB 9. BC 三、简答题 10. (1)A (2)短暂 (3)5. 11. (1)减0小;(B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 (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 4 (4)偏大 12A. (1)AB (2)平均动能;小于 (3)等压变化对外做的功W =p(V B -V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解得△U =5.0*102J

13. (1)bc 、ad 边的运动速度 2 l v ω = 感应电动势 v m NBl E 4= 解得 ω2 2NBl E m = (2)电流 R r E I m m += 安培力 l NBI F m 2= 解得 R r l B N F += ω3224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T t 9 4 = R 上消耗的电能 Rt I W m 2=且RT I W 2 = 解得 ()R r NBl I += 342ω 14.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① 且 F =f 于 ② 解得 x = f/k 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 中动能定理 ④ 同理,小车以v m 撞击弹簧时 ⑤ 解得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1v ⑦ 由④⑦解得

15. (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v0 动能定理 由题意得 (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 加速度的大小 在离开时,竖直分速度 v y =at 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 竖直位移 y2 =v y t 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 y =2y1 +y2 解得 则当加速电压为4U0 时,U =4U1 (3)(a)由沿x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B 平行于x 轴. 且 E =F/q (b)由沿依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E 与Oxy 平面平行. F2 +f 2 =( 5F)2,则f =2F 且 f =qv1B (c)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α. 若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解得α=30°,或α=150° 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同理,若B 沿-x 轴方向

北京西城2014年高三物理一模和答案

北京西城2014年高三物理一模和答案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但斥力增大 B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C .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D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系统内能一定增加 14.已知质子、中子、氘核质量分别是m 1、m 2、m 3,光速为c 。则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 A .吸收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B .吸收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C .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D .释放的能量为(m 1+m 2-m 3)c 2 1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P 是 x =0.5m 处的一个质点,则 A .t =0时刻,P 点速度沿+y 方向 B .t =0时刻,P 点速度沿+x 方向 C .t = 4T 时刻,P 点在波谷位置 D .t =4 T 时刻,P 点在波峰位置 16.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 ,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 速度g 、地球的半径R 、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T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地球质量M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G gR M 2 = B .g GR M 2 = C .2 22π4GT R M = D .G R T M 22 2π4= 17.冰壶运动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2014年2月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 在某次投掷中,冰壶甲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静止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如图2。若两冰壶质量 相等,则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可能是图3中的哪幅图 图1 图2 A B m

2015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5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2015?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 2.(6分)(2015?北京)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N+He→O+H . B U→Th+He . C H+H→He+n . D Th→Pa+ e . 3.(6分)(2015?北京)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 B 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 C 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 D 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 4.(6分)(2015?北京)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 5.(6分)(2015?北京)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C 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6.(6分)(2015?北京)“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 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 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 D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 7.(6分)(2015?北京)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北京四中2017届高三理综三模 化学试题

北京四中 2017 届高三理综三模 6.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 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几滴醋酸 B. 为防止海鲜腐烂,可将海鲜产品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 C .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 C D. 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 7.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能力:CO 32﹣+2H 2O H 2CO 3+2OH ﹣ B .用醋酸溶液除水垢中的 CaCO 3:CaCO 3+2H +=Ca 2++H 2O+CO 2↑ ? C .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 SO 2 的排放:2CaCO 3+O 2+2SO 2 = 2CO 2+2CaSO 4 D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CO 32﹣ +Ca 2+=CaCO 3↓ 8.已知:W 是组成信息高速公路骨架的元素之一,且 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高正化合价:Z >X =W >Y B .原子半径:Y >X >W >Z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 <X <W <Y D .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溶液能与 SO 2 反应的:X 、Y 、Z 、W 9. 己烯雌酚[C 18H 20O 2]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与 NaOH 反应可生成化学式为 C 18H 18O 2Na 2 的化合物B .聚己烯雌酚含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 C .1mol 己烯雌酚最多可与 7molH 2 发生加成反应 D .形成高分子 的单体中有己烯雌酚 己烯雌酚 10.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 Li 2CO 3、K 2CO 3 为电解质、以 CH 4 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B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2CO 2+4e ﹣ =2CO 32 ﹣ C .CO 32﹣ 向正极移动 D .a 为 CH 4,b 为 CO 2 11.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pH =3 的二元弱酸 H 2R 溶液与 pH =11 的 NaOH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 pH 等于 7,则混合液中 c(R 2-) > c(Na +) > c(HR -) B .将 0.2 mol/L 的某一元弱酸 HA 溶液和 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存在:2c (OH -)+ c(A - ) =2c(H +)+c(HA) C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 -a mol/L ,若 a >7,则该溶液的 p H 为 a 或 14-a D .相同温度下,0.2mol/L 的醋酸溶液与 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 c(H +)之比小于 2:1 X Y Z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