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及水泵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及水泵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及水泵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1、取平均温差

△T1=80-70=10℃ △T2=55-45=10℃

△Tm=Tmax-△Tmin/(ln (△Tmax/△Tmin ))=(80+70)/2-(55+45)/2=30℃

2、计算换热面积A

Q (总换热量)=50732.16W K (换热系数)=5000kcal/h·m2·℃ 将各参数代入公式 m 50732.16=0.338500030

Q A K T =

≈?? ㎡ 3、流程设计

板片数N1=A/f=0.338/0.051≈7

根据淄博板换样本可选BR0.05型板式换热器(11片)尺寸为152*230*570mm

水泵选型计算

依据公式G=RF/C(Tg-Th)

R 为1.05 Tg 为55℃ Th 为45℃

C 为4.1868kJ/(kg?℃) F 为50.73216kW/h

将各参数代入公式可得水流量:

G=RF/C(Tg-Th)=1.05×50.73216/4.1868(55-45)=1.2723m3/h 根据水力计算书可知管路阻力为8.899Kpa,水泵扬程为9.7889 Kpa 约为0.98m

根据格兰富UP 小型供热循环泵样本可选用UP Basic 15-6型,

最大流量4.5 m3/h,最大扬程6m

水泵设计计算

平顶山工学院市政工程系0214081-2班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 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 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一下的基础。考虑美观以及便于施工等要求,根据可 能和合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工程枢纽的布局,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材 料和施工方法等。 二、设计题目:海口城市净水厂送水泵站 三、设计原始资料 1、任务书 某城市所需用水量 22.8×104 m3/d,用水最不利点地面标高66.60 m、服务水头24m,泵站处的地面标高 65.3 m、水池最高水位64.60m、水池最低水位 标61.60m,经计算管网水头损失 19.93m。试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2、地区气象资料: 最低气温:-5~15℃,最高气温:35~41℃,最大冰冻深度15㎝。 3、泵站地址1∕100~1∕500地形图(暂缺) 4、站址处要求抗震设计烈度为7°。 5、电源资料:采用双回路供电,电压等级为:220V、380 V、10KV。 四、课程设计内容 城镇给水厂送水泵站扩初设计。 五、设计成果: 1. 说明书:概述:包括设计依据、机组选择、台数、泵站形式和建筑面积、 启动方式等。 2.计算书:按教材中所要求步骤计算,写明计算过程并附必要草图。 图纸:泵站平、剖面图各一张(比例1∕50~1∕200)。 六、设计依据

1、《水泵与水泵站》教材 2、《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十、十一册 3、《快速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四、第五册 七、设计时间安排 给水排水工程泵站课程设计时间18周一周(2010年12月27日—31日),要求学生集中时间完成全部内容,时间安排如下: 1、基础资料收集 0.5d 2、泵站规模计算及运行方式确定 1d 3、水泵选型及泵房布置 0.5d 4、泵房平面图、剖面图绘制 2d 5、整理设计计算书和说明书 1d 八、设计纪律要求 1、设计中要自主完成,杜绝抄袭现象。 2、正常上课期间所有设计学生必须到教室进行设计,上午8:00 ~ 12:00,下午2:00 ~ 3:45,不得迟到和早退。 3、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实行不定期点名制度,两次无故不到者设计成绩降级。四次无故不到者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4、由于设计时间较紧,希望同学们克服困难,按时、认真完成本次设 计任务。 九、成绩评定 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设计期间的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答辩、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其中,设计图纸占50%,设计说明书占30%,答辩占10%,出勤占10%。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优:能认真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图纸整洁、绘制标注规范,设计方案合理,思路清晰,设计说明书内容充实工整,应用理论正确,有创新性。答辩正确,设计期间出满勤。 良:能较好的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思路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管道(≥5℃)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15~252515~2525 32~803032~8030≥10035≥10035 室外 15~253515~2530 32~804032~8035 ≥10050≥10040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5030≤4035 70~1503050~10040≥20035125~25045 ≥30050 室外 ≤5035≤4040 70~1503550~10045≥20040125~25050

≥30055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3230≤5050 40~2003570~15060≥25045≥20070 室外 ≤3235≤5060 40~2004070~15070 ≥25050≥20080四、蓄冰管道(≥-10℃) 柔性泡沫橡塑(mm)聚氨酯发泡(mm) 室内 15~403530 50~1004040≥1255050板式换热器35-槽、罐6050 室外 15~404040 50~1005050 ≥1256060 槽、罐7070五、空调凝结水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空调房间吊 顶内 1010 非空调房间1515 六、空调风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板(mm)玻璃棉板、毡(mm) 送风温度≥14℃在非空调房间内2040在空调房间内2030 送风温度≥4℃在非空调房间内2550在空调房间内2540 七、冷媒管道(分体空调,VRV) 安装说明要求的保温层的最小厚度 1、通过空调空间19mm 2、通过非空调空间19mm 3、贯穿浴室吊顶空间25mm 八、导热系数 离心玻璃棉λ=0.031+0.00017tmW/m.K 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25tmW/m.K 聚氨酯λ=0.0275+0.0009tmW/m.K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λ=0.02+0.00014tmW/m.K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题目 (2) 2设计流量的计算 (2) 2.1 一级泵站流量和扬程计算 (2) 2.2 初选泵和泵机 (3) 2.3 机组基本尺寸的确定 (5) 2.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6) 2.5 机组与管道布置 (6) 2.6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7) 2.7 泵的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简体高度计算 (9) 3泵站附属设备的选择 (10) 3.1 起重设备 (10) 3.2 引水设备 (10) 3.3 排水设备 (10) 3.4 通风设备 (10) 3.5 计量设备 (10) 4设备具体布置 (1) 1 4.1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1) 4.2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1) 5泵站内噪声的防治 (11)

1设计题目 某给水工程净水厂取水泵站设计(0801,0802班) 此为某新建给水厂的水源工程。 (1)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为(35000+200×座号×班级)吨/天,由于该城市用电紧张,工业用电分时段定价,为了节省运行成本,取水泵房采用分时段供水,高电费时段(6~20时)供应总日用水量的40%,低电费时段(20~6时)供应日用水量的60%。 (2)水源资料:取水水源为地表水,洪水水位标高46.00m (1%频率),枯水位标高39.25m (97%频率) (3)泵站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距离取水河道300m ,距离给水厂2000m 。 (4)给水厂反应池前配水井水面标高63.05m 。 (5)该城市不允许间断供水。 (6)地质资料:粘土,地下水水位-7m 。 (7)气候资料:年平均气温15℃,年最高气温36℃,年最低气温4℃,无霜期300天。 2 设计流量的计算 2.1 一级泵站流量和扬程计算: 1.设计流量: 一天总流量:3500020023244200/t d +??= 6-20时平均设计流量:1.054420040%141326/0.3683/t h t s ??÷== 20-6时平均设计流量:1.054420060%102784.6/0.7735/t h t s ??÷== 考虑得到安全性,吸水管采用两条管道并联的方式。一条管的设计流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河北大学某学院 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华北地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1 年6 月21 日

目录 一.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摘要 三.设计任务书 (一)水泵选择 1、选泵基本数据参数 2、选泵 (二)绘制单泵草图和水泵基础尺寸确定 (三)吸、压水管道计算 1、管路布置 2、管径计算 3、吸水管 4、压水管 5、管路附件选配 (四)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1. 确定泵轴标高 2. 泵站内地面标高 3.泵房高度的确定 4.各个设计标高 (五)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和精选水泵 1. 机器间长度 2. 机器间宽度 3. 管路敷设 4. 精选水泵 (六)附属设备选择与泵房高度的确定 1. 起重设备 2. 真空泵 3.通风 (七)管材及敷设

(八)主要参考文献和设计成果图 华北地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书依据:根据华北某城市建委批准的文件,提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任 务书。 二.设计资料: 城镇给水泵站,经管网设计计算得出如下资料: 市名甲市乙市丙市 项目 Q max(米3/时)1250 1800 2400 Q min(米3/时) 250 360 500 Z1(米)768.39 395.58 646.69 Z2(米)773.41 392.54 663.72 mH2O)20 20 28 H 自( (mH2O)12 6.8 9.6 Σh 压 Z0,max(米) 769.89 397.08 648.19 Z0,min(米) 765.61 392.78 644.19 Q max—最大供水量(米 3/时)。 Q min—最小供水量(米3/时)。 Z1—泵站外地面标高(米)。 Z2—管网计算最不利点标高(米)。 H自—最不利点要求的自由水头(mH2O)。 Σh压—相应最大供水量时由泵站至最不利点输水管及管网的总水头损失(mH2O)。Z0,max—吸水池最高水位(米)。 Z0,min—吸水池最低水位(米)。 采用无水塔供水系统。最大供水量至最小供水量之间的各供水量发生机率假定是 均等的。泵站附近地形平坦。当地冰冻深度0.82米。最高水温24o C。吸水井 距泵站外墙中心线 3 米。 经平面布置,泵站出水管须在吸水井对面,输水管采用两条。 距泵站最近的排水检查井底标高比泵站外地面低 1.40 米,排水管径400mm,检 查井距泵站 5 米。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 h,m 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 ph,C 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泵站设计

水泵设计计算书 一、水泵选型计算: 设计条件说明:特征水位(黄海高程):最低枯水位4、51m,常水位5、82m,最高水位7、2m,河岸标高7、8m,水厂水池标高30m。 1、设计流量: Q=1、05×1400=1470m3/h 2、设计扬程: 水泵站的设计扬程与用户的位置与高度,管路布置及给水系统的工作方式等有关。 Σhd=2、5m 则H=Hst+Σhs+Σhd+H安全 Σhs=1、0m(粗略假设)。 粗略设计总管路水头损失Σh=Σhs +Σhd= 3、5m H安全为保证水泵长期良好稳定工作而取的安全水头(mH2O)一般取2~3m以内,故取H安全=2、5m。 由此,Σhs+Σhd+H安全=3、5+2、5=7m 洪水位时: H=30-7、2+7=29、8m 枯水位时:H=30-4、51+7=32、49m 常水位时:H=30-5、82+7=31、18m 由下图可选水泵型号:300S32 Q=790m3/h H=32m。 电机为110kw,n=1450r/min,型号为Y280S-4,水泵为两用一备。300S32型双吸离心泵规格与性能:(查资料得)

二、水泵机组基础尺寸确定: 查水泵说明书的配套电机型号,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查得: 300S32型泵就是不带底座的,所以选定其基础为混凝土块式基础,其基础计算如下: 300S32型双吸离心泵外形尺寸表: 1、基础长度L=水泵机组地脚螺孔长度方向间距+(400~500) =1062、5+1200(电动机安装尺寸)+500=2762、5mm 2、基础宽度:B=水泵底角螺孔长度方向间距+(400~500) =450+500=1000mm 3、基础高度:H=(2、5~ 4、0)×(W泵+W电机)/(L×B×γ) =3、5×(709+490)/(1、513×1、380×2400) =0、84m。设计取1、0m。

二泵站设计计算.doc

计算与说明 一、泵房形式的选择及泵站平面布置 泵房主体工程由机器间、配电室、控制室和值班室等组成。 机器间采用矩形半地下形式,以便于布置吸压水管路与室外管网平接,减少弯头水力损失,并紧靠吸水井西侧布置,直接从吸水井取水压送至管网。 值班室、控制室及配电室在机器间北侧,与泵房合并布置,与机器间用玻璃隔断分隔。最北侧设有配电室,双回路电源用电缆引入。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二、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设计流量 m d 该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41833.123/ 由于分级供水可减小管网中水塔的调节容积,故本设计采用分级供水的形式。二级泵站一般按最大日逐时用水变化曲线来确定各时段中泵的分级供水线。参照相似城市的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本设计分两级供水,并确定分级供 水的流量。

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 341833.12 4.64%1941.06/539.18/I Q m h L s =?== 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 341833.12 2.76%1154.59/320.72/II Q m h L s =?== 2.设计扬程 根据设计要求假设吸水井水面标高为318.83m 。则 370.41314.8312260.58ST d c s H H h h H m =+++=-+++=∑∑Ⅰ 其中I H ——设计扬程 ST H ——静扬程(m ); s h ∑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m ) ,粗估为1m ; d h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m ),粗估为2m ; c H ——安全水头2m

三、选择水泵 1.水泵原则的基本原则 选泵要点 :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再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2)型号齐全,互为备用 希望能选择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这样无论是电机、电气设备的配套与设备管道配件的安装与制作均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 单级双吸是离心泵是给水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离心泵(如SH 型、SA 型)。他们的经济工作范围(即高效段),一般在p p Q Q 05.1~85.0之间(p Q 为泵铭牌上的额流量值)。 (4)近远相结合的观点在选泵的过程中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和年代,以及扩建比较困难的取水泵站中,可考虑近期用小泵大基础的办法,近 期发展采用还大泵轮以增大水量,远期采用换大泵得办法。 (5)大中型泵站需要选泵方案比较。 考虑因素: (1)泵的构造形式对泵房的大小、结构形式和泵房内部布置等有影响,因而对泵站的造价很有关系。 (2)应保证泵的正常吸水条件,在保证不发生汽蚀的前提是下,应充分利用泵的允许席上真空高度,以减少泵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3)应选择效率较高的泵,劲量选用大泵,因为一般而言大泵比小泵要要效率高, (4)根据供水对象对供水可靠性的不同要求,选用一定数量的备用泵,以满足在事故情况下的用水要求: ①再不允许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应有两套备用机组。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一侧有相变化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逆流时: 并流时: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城市水资源与取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所给定的原始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水源工程的取水泵房。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泵与泵站》、《城市水资源与取水工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与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 1、近期设计水量6,8,10万米3/日,要求远期9,12,15万米3/日(不包括水厂自用水)。 2、原水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距离为100 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73、2米(1%频率);估水位标高为65、5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68、2 米。地面标高70、00。 4、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为9 5、20米,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长380(1000)米。 5、地区气象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6、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本设计的工作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1、说明说 2、设计图纸 其具体要求如下: 1、说明书 (1)设计任务书 (2)总述 (3)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4)自流管设计计算 (5)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 (6)水泵机组选择 (7)吸、压水管的设计 (8)机组及管路布置 (9)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10)辅助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11)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11)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12)取水构筑物总体布置草图(包括取水头部与取水泵站) 2、设计图纸 根据设计计算成果及取水构筑物的布置草图,按工艺初步设计要求绘制取水头部平面图、剖面图;取水泵房平面图、剖面图及机组大样图,图中应绘出各主要设备、管道、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绘制取水工程枢纽图。 泵站建筑部分可示意性表示或省略,在图纸上应列出泵站与取水头部主要设备及管材配件的等材料表。 二、总述 本次设计为一级泵站,给水泵站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设计外径为16m,泵房上设操作平台。自流管采用DN800的钢管,吸水管采用DN600的钢管,压水管为DN450的钢管,输水干管采用DN600的钢管。筒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有管路配件均为钢制零件。水泵机组采用14sh—13A型水泵,JS—116—4型异步电动机,近期二用一备,远期三用一备。起重机选用DL型电动单梁桥式,,排水设备选用WQ20-15型潜水泵,通风设备选用T35-11型轴流风机两台。 三、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1、设计流量Q的确定: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与净化场本身用水,取水用水系数α=1、05,所以 近期设计流量为: 2、取水头部的设计与计算

泵站计算书

计算书 工程(项目)编号12622S002 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图工程名称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范围)7号雨水泵站单体名称专业给排水 计算内容泵房尺寸、标高、设备选型等 (共14页)封面1页,计算部分13页 计算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7号雨水泵站计算书 符号: 1、设计水量 p Q —雨水泵站设计流量,y p Q Q %120=; y Q —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流量。 2、扬程计算 d Z —进泵站处管道(箱涵)内底标高; H Z —泵房栅后最高水位(全流量),过栅损失 总管-+=D Z Z d H ; L Z —泵房栅后最低水位(一台水泵流量) ,过栅损失总管-+=3/D Z Z d L ; 有效h —泵站有效水深,L H Z Z h -=有效; M Z —排涝泵房栅后平均水位,过栅损失总管-+=D Z Z d M 21 ; 吸水h —从水泵吸水管~出水拍门的水头损失, 拍门立管转弯吸水h g L g h ++=2v 2v 2 2ξ 出水h —出水管路水头损失;总水头损失=出水吸水h h + M H —设计扬程,出水吸水(常水位)h h Z Z H M c M ++-=; max H —设计最高扬程,max H =最高水位-L Z +总水头损失; min H —设计最低扬程,min H =最低水位-H Z +总水头损失; 3、格栅井计算 1Z —格栅平台标高,一般按低于泵站进水管内底标高0.5m 考虑,即5 .01-=d Z Z ; 2Z —泵房顶板顶标高,一般按高于室外地坪考虑,即2.02+=室外Z Z ; 1)格栅井长度计算

格栅井L —格栅井长度,∑==4 1 i i L L 格栅井 L 1—格栅底部前端距井壁距离,取; L 2—格栅厚度,取; L 3—格栅水平投影长度,安装角度按75°考虑ο75)(123ctg Z Z L -=; L 4—格栅后段长度,取; 2)格栅井宽度计算 格栅v —过栅流速; 格栅h —格栅有效工作高度, 总管总管格栅栅前最低水位栅前最高水位D Z D Z h d d =-+=-= 格栅b —栅条净间距; 格栅S —栅条宽度; n —栅条间隙数,格栅 格栅格栅v h b Q n p αsin = 格栅B —格栅总宽度,n 1-n 格栅格栅 格栅)(b S B +=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滨海旅游区规划7号雨水泵站,服务系统为规划7号雨水系统。7号雨水系统位于滨海旅游区北部,系统北至津汉高速公路,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资料 (1) 1.1设计任务 (1) 1.2课程设计题目 (1) 2 计算 (1) 2.1 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1) 2.1.1 水泵站供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1) 2.1.2 水泵站供水扬程的计算 (1) 2.1.3水泵站供水设计流量和扬程汇总 (3) 2.2 水泵初选及方案比较 (4) 2.2.1 选泵的主要依据 (4) 2.2.2 选泵要点 (4) 2.2.3水泵初选 (4) 2.2.4 方案比较 (4) 2.2.5方案比选分析 (5) 2.3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6) 2.3.1确定水泵基础尺寸以及水泵安装高度 (6) 2.3.2绘制机组基础的尺寸草图 (7) 2.4泵房的布置 (8) 2.4.1组成 (8) 2.4.2一般要求 (8) 2.5布置机组与管道、确定泵房平面尺寸 (8) 2.5.1机组的布置 (8) 2.5.2确定泵房平面尺寸 (9) 2.5.3确定水泵吸、压水管直径,并计算流速 (9) 2.5.4 确定泵轴标高和机器间标高(绘制草图) (10) 2.6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精确水头损失的计算 (13) 2.6.1计算吸水管路水头损失 (13) 2.6.2计算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13) 2.6.3总水头损失 (14) 2.7水泵校核 (14) 2.7.1绘制单个水泵工作曲线 (14) 2.7.2绘制两台泵并联的特性曲线 (15) 2.7.3绘制最高时管道系统特性曲线 (16) 2.8选择起重设备、确定泵房建筑高度 (17) 2.8.1起重设备的选择 (17) 2.8.2确定泵房建筑高度 (17) 2.9选择附属设备 (18) 2.9.1引水设备 (18) 2.9.2排水系统 (19) 2.9.3考虑通风良好 (19)

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说明

上海化工机械二厂 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V6.0使用说明 一、概述 1、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型热交换设备。它具有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操作灵活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食品、城镇小区集中供热等各个行业和领域。 2、在以往工程设计中,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均采用手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⑴简易算法:假定理论传热系数,求出换热面积,选定厂家及换热器型号,计算板间流速,通过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查出实际传热系数及流阻,经过反复校核得出满足工艺条件的结果,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步骤少,时间短;缺点是结果不准确。造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是一定工况条件下的曲线,而设计工况可能与之不符。 ⑵标准算法:选定厂家,根据角孔流速确定换热器型号,从手册查出在设计工况下冷、热介质的各种物理参数,根据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经验公式及流阻经验公式进行热工计算,求出传热系数及流阻,经过反复校核得出满足工艺条件的结果,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准确;缺点是计算复杂,步骤多,时间长。 3、利用计算机进行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长,一个计算在微机上几秒钟内就能完成,且结果的准确性是手算难以达到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程序中存贮了计算所需的不同水温时水的各种物理参数及板式换热器定型设备的所有参数,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时只需输入工艺条件(如水量、水温、流阻等)就能马上得出计算结果,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计算人员还可以输入不同的工艺条件(如水量、水温相同,流阻不同等)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或更换换热器型号以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通过对结果的比较、优化,最终选定既经济合理又性能可靠的板式换热器。 二、编制依据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张治川著; 《热交换器设计手册》〔日〕尾花英朗著; 《换热器》邱树林、钱滨江著; 《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杨善让、徐志明著; 《换热器设计手册》钱颂文主编; 三、应用范围 程序仅用于计算上海化工机械二厂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四、使用方法 1、打开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主机电源开关,操作系统应为WIN98或更高版本,文字处理采用OFFICE97或更高版本,打印纸选择A4 2、将带有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的安装盘插入光盘驱动器,执行安装命令SETUP.EXE,按屏幕提示进行。若复制文件发生访问冲突时,选择“忽略”,直至安装完毕。 3、单击“开始”按钮,执行“程序”菜单中的“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开始运算。整个运算过程全部采用人机对话,操作者只需按照屏幕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

取水泵房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1) 第二章中文摘要 (2) 第三章设计计算书 (3)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2) 1.设计流量Q (2) 2.水泵所需静扬程Hst (2) 3.初选水泵和电机 (3) 4.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3) 5.压水管的设计 (4) 6.泵机组及管路布置 (4) 7.吸水井设计计算。 (5) 8.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5) 二、泵站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8) 1.泵房筒体高度的确定 (7) 2.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8) 三、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8) 四、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9) 1.起重设备 (8) 2.引水设备 (8) 3.排水设备 (8) 4.通风设备 (8) 5.计量设备 (9) 第四章结语 (10) 第五章参考文献 (10) 附图 1 取水泵房平面图…………………………………………………………………… 13 附图 1 取水泵房剖面图…………………………………………………………………… 14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项目简介 取水泵站,近期用水量为26000方/天,远期用水量为39000方/天。取水头部倒吸水井距离42m,常年平均水位标高74.2m,枯水位为72.5m,水源洪水位为77.1m,泵房设置地室外地面标高78.2m,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104.2m,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长540m。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取水泵房工艺平面布置图——泵房构筑物、机组及辅助设施平面布置图,节点大样图、材料设备一览表、图例明确、尺寸要标准清楚,准确。 2)、取水泵房工艺剖面图——具体要求:剖面图中标高尺寸要明确,包括构筑物的控制标高及水位标高。 3)、取水泵房辅助设施详图——包括主要辅助设施详图。 (三)图纸及设计要求 1)、采用A2图纸出图。 2)、设计说明书要内容全面、思路清晰、规范及计算书要详细。 3)、最终成果严格按照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要求排版装订,图纸可附计算说明书后。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册, 11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3]《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泵与泵站》姜乃昌主编,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给水与排水工程—水泵与水泵站 1

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

题目:板式换热器设计及其选用 目录 一、说明书 (2) 二、设计方案 (3) 三、初步选定 (4) (1)已知两流体的工艺参数 (2)确定两流体的物性数据 (3)计算热负荷和两流体的质量流速 (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 (5)初选换热器型号 四、验证 (6) (1)算两流体的流速u (2)算雷诺数Re (3)计算努塞尔特数Nu (4)求两流体的传热系数α (5)求污垢热阻R (6)求总传热系数K,并核算 五、核算 (7) (1)压强降△P核算 (2)换热器的换热量核算 六、结论 (7) 七、设计结果 (8) 八、附录 (9) 表1: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热阻 图1:多程流程组合的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 九、参考文献 (9)

一、说明书 现有一块建筑用地,建筑面积为12500 m2,采用高温水在板式换热器中加热暖气循环水。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温度为100℃,出口的温度为75℃;循环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温度为65℃,出口的温度为90℃。供暖面积热强度为293 kJ/(m2·h)。要求高温水和循环水经过板式换热器的压强降均不大于100 kPa。请选择一台型号合适的板式换热器。(假设板壁热阻和热损失可以忽略) 已知的工艺参数: 二、设计方案 (1) 根据热量平衡的关系,求出未知的换热量和质量流量,同时算出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2) 参考有关资料、数据,设定总传热系数K,求出换热面积S,根据已知数据初选换热器的型号; (3) 运用有关关联式验证所选换热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参考有关资料、数据,查出流体的污垢热阻; (5) 根据式???? ??++++=2211111 αλδαR R K O O 求得流体的总传热系数,该值应不 小于初设的总传热系数,否则改换其他型号的换热器,由(3)开始重新计算; (6) 如果大于初设值,则再进一步核算两流体的压强降和换热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改换其他型号的换热器,由(3)开始重新计算; (7) 当所选换热器均满足设计要求时,该换热器才是合适的。 三 、初步选定 (1) 已知两流体的工艺参数 高温水 t 1′= 100℃ t 1〞= 75℃ △P 1≤100 kPa 循环水 t 2′= 65℃ t 2〞= 90℃ △P 2≤100 kPa (2) 确定两流体的物性数据 高温水的定性温度为:C t ?=+=5.872 751001 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C t ?=+= 5.77290652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两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① 热的一侧(高温水)在87.5℃下的有关数据如下: 密度 ρ1 = 970.17 kg /m 3 定压比热容 c p 1 = 4.196 kJ /(kg ·℃)

泵与泵站设计计算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概述 (2) 1.1设计对象的概况 (2) 1.2设计任务 (2) 第二章水泵机组的选择 (3) 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杨程的估算 (3) 2.1.1设计流量Q (3) 2.1.2设计扬程H (3) 2.2水泵选型 (4) 2.2.1选择原则 (4) 2.2.2选泵计算 (4) 第三章总体设计与计算 (4) 3.1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5) 3.2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设计计算 (5) 3.3 机组与管道布置 (5) 3.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6) 3.5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高度计算 (8) 第四章附属设备的选择 (8) 4.1起重设备 (8) 4.2引水设备 (8) 4.3排水设备 (9) 4.4通风设备 (9) 4.5计量设备 (9) 第五章泵房尺寸的确定 (9) 5.1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9) 5.2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 小结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对象的概况 某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12000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270000m3/d,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一级泵站),用两条直径为1200mm的钢制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管全长160m。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0.50m(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18.60m(97%频率),常水位标高为25.10m。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47.30m,泵站切换井至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输水干管全长为1800m,吸水间动水位标高以17.5m计,现状地面标高按24.5m考虑。 1.2设计任务 1.绘制图纸 (1)水泵站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上应绘出泵房的平面,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平面图上绘出各种连接管渠,管道上需注明管径。图中应附设备一览表,说明各设备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图中应附图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图中应附比例。 (2)水泵站剖面图 剖面图上应绘出各水泵之间的连接管渠。图上应标出各水泵的顶、底及水面标高,应标出主要管渠、设备机组和地面标高。图上应附设备名称(比如,水泵的型号)。图上应附图例、比例。 (3)图例、说明等 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正确、清晰,图纸应清洁美观,主次分明,线条粗细有别。图幅宜采用2号图。剖面图横向和纵向比例一般不相等。图纸要有边框,应画出标题栏,标注图名,图中文字、图例的表示应规范,图形位置安排适当,字体大小合理,具体要求详见制图标准。2.写出计算书和说明书 一份完整的计算书和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原始资料 2、机组的选择 3、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简单计算板式换热器板片面积

选用板式换热器就是要选择板片的面积的简单方法: Q=K×F×Δt, Q——热负荷 K——传热系数 F——换热面积 Δt——传热温差(一般用对数温差) 传热系数取决于换热器自身的结构,每个不同流道的板片,都有自身的经验公式,如果不严格的话,可以取2000~3000。最后算出的板换的面积要乘以一定的系数如1.2。 艾瑞德板式换热器(江阴)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生产商和制造商,专注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研发与生产。ARD艾瑞德专业生产可拆式板式换热器(PHE)、换热器密封垫(PHEGASKET)、换热器板片(PHEPLATE)并提供板式换热器维护服务(PHEMAINTENANCE)的专业换热器厂家。

ARD艾瑞德拥有卓越的设计和生产技术以及全面的换热器专业知识,一直以来ARD致力于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化工、工业、食品饮料、电力、冶金、造船业、暖通空调等行业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板式换热器,良好地运行于各行业,ARD已发展成为可拆式板式换热器领域卓越的厂家。 ARD艾瑞德同时也是板式换热器配件(换热器板片和换热器密封垫)领域专业的供应商和维护商。能够提供世界知名品牌(包括:阿法拉伐/AlfaLaval、斯必克/SPX、安培威/APV、基伊埃/GEA、传特/TRANTER、舒瑞普/SWEP、桑德斯/SONDEX、艾普尔.斯密特/API.Schmidt、风凯/FUNKE、萨莫威孚/Thermowave、维卡勃Vicarb、东和恩泰/DONGHWA、艾克森ACCESSEN、MULLER、FISCHER、REHEAT等)的所有型号将近2000种的板式换热器板片和垫片,ARD艾瑞德实现了与各品牌板式换热器配件的完全替代。全球几十个国家的板式换热器客户正在使用ARD 提供的换热器配件或接受ARD的维护服务(包括定期清洗、维修及更换配件等维护服务)。 无论您身在何处,无论您有什么特殊要求,ARD都能为您提供板式换热器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

排水泵选型计算

一、井下排水 根据矿井开拓方式,本矿设计排水系统为一级排水,投产时在+2375m水平标高井底车场设1套井底主、副水仓及排水设施,矿井涌水由井底主、副水仓直接排至+2500m地面消防水池。 (一)、矿井不同时期井下正常、最大涌水量 根据《陇南市武都区龙沟补充勘查地质报告》预测计算,矿井最大涌水量4.5m3/h ,正常值涌水量3m3/h。涌水 PH≤5,管路敷设斜架倾角约 25°,排水垂高129m(地面消防水池+2500m,水泵标高+2375m,再加上井底车场至水仓最低水位距离 4m)。 (二)、设计依据 =3m3/h; (1)矿井正常涌水量:Q B =4.5m3/h; (2)矿井最大涌水量:Q max (3)排高:129m。 (三)、选型计算 1、所需水泵最小流量 Q1= 24Q B/20 = 24×3/20 =3.6(m3/h) 2、所需水泵最大流量 Q2= 24Q max/20 = 24×4.5/20 =5.4(m3/h) 3、排水总高度 h= 排水高度+吸水高度=125+4=129(m) 4、水泵所需扬程的估算。 HB=Hc/ηg(取0. 77∽0. 74) =129 /0.77∽0.74 =168∽175m 5、管路阻力计算 管路阻力按下式计算:

(m) 式中: Hat—排水管路扬程损失m; Hst—吸水管路扬程损失m; λ—水与管壁摩擦的阻力系数,查表D=108mm钢管0.038: —管路计算长度,等于实际长度加上底阀、异形管、逆止阀、闸阀及其它L i 部分补充损失的等值长度m,计算长度取值500m; D —管道公称直径m;取0.1m; g —水流速度,按经济流速取2.0m。 V d 将各参数代入公式,经计算=38m。管路淤积后增加的阻力系数取1.7,增加的阻力为65m。 6、水泵扬程 淤积前:H=129+38=167m; 淤积后:H=129+65=194m; (四)、排水泵选择 选择MD12-50×5型矿用多级离心泵,其流量为12m3/h,扬程为250m;配用防爆电机功率30kW、进出口50mm、效率46.5%。 (五)、排水泵的工作、备用、检修台数 选择MD12-50×5型矿用多级离心泵3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六)、排水能力、电机功率和吸上真空高度校验 按管路淤积后工况参数校验排水能力,按管路淤积前工况参数校验电机功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 管道(>5 )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15 ?25 25 15 ?25 25 房间吊顶内、 机房 32 ?80 30 32 ?80 30 > 100 35 > 100 35 15 ?25 35 15 ?25 30 室外32 ?80 40 32 ?80 35 > 100 50 > 100 40 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 ?60 C)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 50 30 < 40 35 房间吊顶内、 70 ?150 30 50 ?100 40 机房> 200 35 125?250 45 > 300 50 < 50 35 < 40 40 室外70 ?150 35 50 ?100 45 > 200 40 125?250 50

55 > 300 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 ?95 C) 聚氨酯硬质泡沫 (直埋)(m 玻璃棉管壳(mm) 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 32 30 < 50 50 房间吊顶内、 40 ?200 35 70 ?150 60 机房 > 250 45 > 200 70 < 32 35 < 50 60 室外40 ?200 40 70 ?150 70 > 250 50 > 200 80 四、蓄冰管道(>10 C) 柔性泡沫橡塑(mm) 聚氨酯发泡(mm) 15 ?40 35 30 50 ?100 40 40 室内> 125 50 50 板式换热器35 - 50 槽、罐 60 15 ?40 40 40 50 ?100 50 50 室外 > 125 60 60 槽、罐70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