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规格尺寸

标准ATX主板(12'×9.6',305×244mm)
ATX(AT Extend)结构是Intel 公司于1995 年7 月提出的。ATX 结构属于一种全新的结构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电源管理。ATX 是Baby AT 和LPX 两种架构的综合,它在Baby AT 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了90 度,直接提供COM口、LPT口、PS/2 鼠标接口和PS/2 键盘接口。另外在主板设计上,由于横向宽度增加,可让将CPU 插槽安放在内存插槽旁边,这样在插长卡时就不会占用CPU 的空间,而且内存条的更换也更加方便。

软硬盘连接口从主板的边沿移到了中间,这样安装好以后离机箱上的硬盘和软驱更近,方便了连线,降低了电磁干扰。电源位于CPU 插槽的右侧,利用电源单边托架风扇,可以直接给CPU 及机箱内元件散热。大部分外设接口集成在主板上,有效降低了电磁干扰,并改善了各种设备连线争用空间的情况。

ATX结构的优点有:一、全面改善了硬件的安装、拆卸和使用;二、支持现有各种多媒体卡和未来的新型设备更加方便;三、全面降低了系统整体造价;四、改善了系统通风设计;五、降低了电磁干扰,机内空间更加简洁。

2、Micro-ATX主板(9.6'×9.6',244×244mm)
1997年流行低价电脑风,市场上对于低价位的主板需求较大,于是出现了Micro-ATX的主板规格。这个规格是从原ATX规格修改来的,变成了244×244mm,减少了PCI插槽数目,借着印刷板面积的缩减和PCI插槽的减少来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减少了PCI插槽的数量不过对于性能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对于不需要太高扩展能力的用户,购买这种规格的主板是一个实惠的选择。

3、Flex-ATX主板(9.0'×7.5',229×191mm)
FlexATX V1.0规格于1999年3月1日发布,其尺寸比Micro-ATX主板更小,其名称取自英文“Flexbility”,意味着灵活、弹性的意思。使用FlexATX规格可以更节省成本,而且除了面积缩小以外,其他规格与MicroATX(版本1.0)以及标准ATX(版本2.03)相同,这表示FlexATX主板可以马上适用于任何ATX或MicroATX机箱内。

过去的ATX以及MicroATX主板需要9个孔位,而FlexATX则缩减为6个。不过这样缩减尺寸的后果就是扩充槽的减少,FlexATX最多有一到两个插槽。

4、Mini-ITX主板 ( 170×170 mm)
Mini-ITX规范是由威盛提出的,威盛希望自家所提倡的Mini-ITX能够成为未来的微型电脑的标准解决方案。Mini ITX规格尺寸之所以能这么小,并非设计上的神来之笔,而是拿掉了一些组件。“头号战犯”CPU插槽被去掉,而采用直接在主板上集成处理器的解决方法。

Mini-ITX主板的强项在于它小巧的尺寸和非常低的耗电量。它也可以轻松的集成到汽车或小型音响当中,要追加额外硬件也是可能的。至于CPU散热方

面则不须担心,因为它的低发热量通常只需要便宜的风扇就能搞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