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全能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全能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全能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全能训练

1. 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

则第(5)堆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4

B .15

C .16

D .17

2. 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的信息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的是()

A .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

B .芳芳6—12岁的身高变化

C .大豆的营养成分

3. 将“我是快乐的小学生”这句话按顺序重复写下去,第452个字是()

A .我

B .是

C .快

D .乐

E .的

F .小

G .学I . 生

4. 王东玩掷骰子游戏,要保证掷出的骰子总数至少有两次相同,他最少应掷()次.

A .5

B .6

C .7

D .8

5. 零件的合格率不可能是()。

A .80%

B .100%

C .101%

6. 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 .

B .

C .0.5和2

7. 甲、乙两个班某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的优秀率都是60%,那么甲、乙两个班的优秀人数相比较()。

A .甲班的优秀人数多

B .乙班的优秀人数多

C .两个班的优秀人数相等

D .不能确定

8. 如果,根据规律,第8个图形是由()个0摆成的.

A .32

B .36

C .40

9.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 .数量的多少

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D .数据的分布情况

10. 按红、黄、蓝、绿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81颗珠子是()色.

A .红

B .黄

C .蓝

D .绿

11. 布袋里有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的玻璃球各2颗,至少摸出______颗玻璃球,才能保证有两颗玻璃球的颜色相同.

12. (2015?湛河区)某校为研究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采取抽样的方法,从阅读、运动、娱乐、其它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3. 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统计图,______统计图和______统计图。

14. 说出西服标签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羊毛:80%;涤纶:20%”

①80%表示______;

②20%表示______。

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16. 有一列数:1、2、3、5、8、…..这列数中第10个数是______.

17.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人口统计图。

我国有13亿人口,按照图中的百分比,算一算广州有______万人。

18. 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______条形统计图______条形统计图。

19. 某校四年级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图所示,其中,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

20. 把5份快餐分给4个工人,有一个人至少得到______份.

21. 实验数学为鼓号队买服装,下面是他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13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

136 133 126 135 141 147 141 134 138 137

把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22. 宁宁到舅舅家去做客.舅妈端出一大盘水果,对他说:“这些都是你爱吃的水果,不过我要先考考你.盘子里有苹果,柚子.菠萝三种水果共12个,其中柚子的个数是菠萝的2倍.随便拿出4个,其中柚子的个数是菠萝的2倍.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测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 3题图5题图 4、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 看小 说 其他 人数80 68 74 56 23 C. 年级 一年 级 二年 级 三年 级 四年级五年级 六年 级 身高 /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 5、看图: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亿人口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根据统计图完成表格。 2、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 ()%。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2题图3题图 3、上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种类 摄入 量/克 占总摄入 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50 奶类和豆 类 450 鱼、禽、肉、 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 果 900 谷类1800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2020最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最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专题训练 1. 要记录某地四个季度降雨量的情况,最好选用()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2. 有12张扑克牌打乱后反扣在桌面上,其中有5张是红桃,7张黑桃,至少要摸出()张扑克牌,才能保证一定能摸到红桃. A .5 B .7 C .8 3. 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2次输出的结果为() A .3 B .4 C .5 D .6 4. 甲、乙两个班某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的优秀率都是60%,那么甲、乙两个班的优秀人数相比较()。 A .甲班的优秀人数多 B .乙班的优秀人数多 C .两个班的优秀人数相等 D .不能确定 5. 观察1+3=4 4+5=9 9+7=16 16+9=25 25+11=36这五道算式,找出规律,在20002+()=20012中填写: A .3999 B .4000 C .4001 6.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 .数量的多少 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D .数据的分布情况 7. 甲车间的产品合格率是100%,乙车间的产品合格率是98%,()车间生产的合格产品多。 A .甲 B .乙 C .无法比较 8. 某地去年最后四个月的降水量如图,这个地方在这四个月里每月平均降水量()毫米. A .147 B .98 C .96 D .86 9. 9m是30m的()。 A . B .30%米 C .30% 10. 某中学七年级二班学生有32%的同学喜欢打乒乓球,有68%的同学喜欢其他球类活动,若将上述情况画成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喜欢乒乓球的扇形的圆心角等于() A .120° B .105.2° C .115.2° D .11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43276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复数。(20分) 3 5×1 2 = 1÷2 3 = 4 5 ÷8= 7×2 7 =3 8 ×12= 1 5×16 25 = 1 4 -1 5 = 1 3 +1 4 9 10 ÷3 20 =14÷7 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3-7 12-5 12 (2)5 7 ×3 8 +5 8 ×5 7 (3)8 15×5 16 +5 27 ÷10 9 (4)18×(4 9 +5 6 ) 3、解方程。(20分) (1)7 8χ=11 16 (2)χ×(3 4 +2 3 )=7 24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是多少?(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二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12÷1 2= 1÷1%= 9.5+0.5= 1 3 +1 4 = 0÷1 5 ×2= 1-11 12= 7 8 ×5 14 = 7 12 ÷7 4 = 4 5 -1 2 = 1 9 ×7 8 × 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2 3×7+2 3 ×5 (2)(1 6 -1 12 )×24-4 5 ) (3)(5 7×4 7 +4 7 )÷4 7 (4)1 5 ÷[(2 3 +1 5 )×1 13 ] 3、解方程。(16分) (1)χ-3 5χ=6 5 (2)6×1 12 -1 2 χ=1 2 4、列式计算。(24分) (1)1 2加上2 3 的和,等于一个数的2 3 , 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的3 5 比它的2倍少28,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一姓名1、直接写出复得数。 3 5× 1 2 = 1÷2 3 = 4 5 ÷8= 7× 2 7 = 3 8 ×12= 1 5× 16 25 = 1 4 - 1 5 = 1 3 +1 4 = 9 10 ÷ 3 20 =14÷ 7 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 7 12 - 5 12 (2)5 7 × 3 8 +5 8 × 5 7 (3) 8 15 × 5 16 +5 27 ÷ 10 9 (4)18×(4 9 +5 6 ) 3、解方程。 (1)7 8 χ= 11 16 (2)χ×(3 4 +2 3 )= 7 24 4、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是多少? (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

1、直接写出得数。 12÷1 2 = 1÷1%= 9.5+0.5= 1 3 + 1 4 = 0÷ 1 5 ×2= 1-11 12 = 7 8 × 5 14 = 7 12 ÷ 7 4 = 4 5 - 1 2 = 1 9 × 7 8 ×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 3 ×7+ 2 3 ×5 (2)( 1 6 - 1 12 )×24- 4 5 ) (3)(5 7 × 4 7 + 4 7 )÷ 4 7 (4) 1 5 ÷[( 2 3 + 1 5 )× 1 13 ] 3、解方程。 (1)χ-3 5 χ= 6 5 (2)6× 1 12 - 1 2 χ= 1 2 4、列式计算。 (1)1 2 加上 2 3 的和,等于一个数的 2 3 ,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 5 比它的2倍少28,这个数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过关训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过关训练 1. 1987年某地一年新生婴儿有368名,他们中至少有()是同一天出生. A .2名 B .3名 C .4名 D .10名以上 2. 纸箱里有同样大小蓝球5个,红球6个,白球7个,要想确保摸出2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 A .2次 B .3次 C .4次 D .6次 3. 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的信息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的是() A .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 B .芳芳6—12岁的身高变化 C .大豆的营养成分 4.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B .三天后下雨 C .在装满白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红球 5. 下列调查中, 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 ②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 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 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 .30 B .-30 C .60 D .0 7. 如果,根据规律,第8个图形是由()个0摆成的. A .32 B .36 C .40 8. 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单式折线统计图 D .复式折线统计图 9. 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2次输出的结果为() A .3 B .4 C .5 D .6 10.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 .数量的多少 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D .数据的分布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试题(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直接得数(每题1分,共25分) 1 12+ 1 4 = 3.5+6 1 2 = 2― 6 7 = 4 5 ― 8 15 = 1 4 ― 1 5 = 1 2 ― 2 5 = 0.2―1 6 = 0.3+ 1 3 = 3 4 ×4= 5 6 × 8 15 = 3 16 × 4 9 = 15×1 2 3 = 7 24 × 3 4 = 0÷ 3 5 = 24÷ 3 4 = 2 5 ÷ 1 2 = 5 18 ÷1 2 3 = 8 9 ÷ 3 8 = 5 8 ÷ 2 3 = 9+ 2 9 = 12∏= 0.4 ×3.14= 0.92 = 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共40分) 1 4 ×125× 1 125 ×8 ( 1 2 + 1 3 + 1 6 )×24 3 7 ×( 4 5 - 2 3 )÷ 3 15 3 1 8 ÷ 5 7 +3 1 8 ÷ 2 7 7 5 6 +8.9+2 1 6 +6.1 0.36×101 17×23-23×7 20 - (5.6 + 4.8)÷1.3 3.2×(2.15 + 1.95÷6.5)

(5 4 + 41)÷37 + 10 9 36×(41 + 61-31) ++657572+6 1 99×87 42×4×25 )92 41(+×36 5×99+5 2000÷125÷8 三、解方程(每题7分,共35分) 33÷x =2011 53x=18×41 31×53 x=4 4x —3 ×9 = 29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 计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第106-107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材第106页上的情境图。 教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都喜欢那些运动项目吗

二、教学实施 1、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教师归纳: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3)提问:你还想了解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那些信息还有那些信息是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归纳: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教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用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的总人数。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随机板书: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107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100题

一、计算题 3/7 ×49/9 - 4/3 8/9 ×15/36 + 1/27 12×5/6 –2/9 ×3 8×5/4 + 1/4 6÷3/8 –3/8 ÷6 4/7 ×5/9 + 3/7 ×5/9 5/2 -(3/2 + 4/5 )7/8 + (1/8 + 1/9)9 ×5/6 + 5/6 3/4 ×8/9 - 1/3 7 ×5/49 + 3/14 6 ×(1/2 + 2/3) 8 ×4/5 + 8 ×11/5 31 ×5/6 –5/6 9/7-(2/7–10/21) 5/9 ×18 –14 ×2/7 4/5×25/16+2/3×3/4 14×8/7–5/6×12/15 17/32 –3/4 ×9/24 3 ×2/9 + 1/3 5/7 ×3/25 + 3/7 3/14 ××2/3 + 1/6 1/5 ×2/3 + 5/6 9/22 + 1/11 ÷1/2 5/3 ×11/5 + 4/3 45 ×2/3 + 1/3 ×15 7/19 + 12/19 ×5/6 1/4 + 3/4 ÷2/3 8/7 ×21/16 + 1/2 101 ×1/5 –1/5 ×21 50+160÷40 (58+370)÷(64-45)120-144÷18+35 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 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85+14×(14+208÷26)(284+16)×(512-8208÷18)120-36×4÷18+35 (58+37)÷(64-9×5)(6.8-6.8×0.55)÷8.5 0.12×4.8÷0.12×4.8 (3.2×1.5+2.5)÷1.6 3.2×(1.5+2.5)÷1.6 6-1.6÷4 5.38+7.85-5.37 7.2÷0.8-1.2×5 6-1.19×3-0.43 6.5×(4.8-1.2×4)0.68×1.9+0.32×1.9 10.15-10.75×0.4-5.7 5.8×(3.87-0.13)+4.2×3.74 32.52-(6+9.728÷3.2)×2.5 [(7.1-5.6)×0.9-1.15]÷2.5 5.4÷[2.6×(3.7-2.9)+0.62] 12×6÷(12-7.2)-6 12×6÷7.2-6 3/7 ×49/9 - 4/3 8/9 ×15/36 + 1/27 12×5/6 –2/9 ×3 8×5/4 + 1/4 6÷3/8 –3/8 ÷6 4/7 ×5/9 + 3/7 ×5/9 5/2 -(3/2 + 4/5 )7/8 + (1/8 + 1/9 )9 ×5/6 + 5/6 3/4 ×8/9 - 1/3 7 ×5/49 + 3/14 6 ×(1/2 + 2/3 )8 ×4/5 + 8 ×11/5 31 ×5/6 –5/6 9/7 - (2/7 –10/21 )5/9 ×18 –14 ×2/7 4/5 ×25/16 + 2/3 ×3/4 14 ×8/7 –5/6 ×12/15 17/32 –3/4 ×9/24 3 ×2/9 + 1/3 5/7 ×3/25 + 3/7 3/14 ××2/3 + 1/6 1/5 ×2/3 + 5/6 9/22 + 1/11 ÷1/2 5/3 ×11/5 + 4/3 45 ×2/3 + 1/3 ×15 7/19 + 12/19 ×5/6 1/4 + 3/4 ÷2/3 8/7 ×21/16 + 1/2 101 ×1/5 –1/5 ×21 50+160÷40 120-144÷18+35 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 812-700÷(9+31×11)85+14×(14+208÷26)120-36×4÷18+35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项练习 1. 如图是根据淘气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分配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果他家的生活费支出是750元,那么教育支出是() A .2000元 B .900元 C .3000元 D .600元 2. 希望小学绘画兴趣小组同学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最少从中挑选()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两个学生年龄相等. A .8 B .10 C .13 D .17 3. 如果,根据规律,第8个图形是由()个0摆成的. A .32 B .36 C .40 4. 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能拿冠军。 A .不可能 B .可能 C .一定

5. 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6. 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 A .甲比乙短 B .甲乙长度相等 C .甲比乙长 D .不能确定 7. 某天凌晨的气温是-2℃,中午比凌晨上升了5℃,中午的气温是()。 A .3℃ B .5℃ C .7℃ D .2℃ 8. 1987年某地一年新生婴儿有368名,他们中至少有()是同一天出生. A .2名 B .3名 C .4名 D .10名以上 9. 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单式折线统计图 D .复式折线统计图 10. 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是蓝色的。 A .可能 B .一定 C .不可能 11. 王翔按照一定的规律写数:1、+2、﹣3、4、+5、﹣6、7、+8、﹣9、…,当写完第50个数时,他停了下来.他写的数中一共有______个正数,______个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复习分类汇总练习 (计算题专项练习) 计算题训练一 1、解方程: 185+x = 12 11 2x –91 = 98 3x –1.4×2=1.1 x +32–21=18 17 5.5x –3x = 1.75 x +5 3 = 10 7 85x = 40 x ÷32 = 6 5 x – 4 3 x = 81 x +72x = 18

计算题训练二 1、解方程: 2512x = 15×53 x ×(61+83)= 12 13 x ×(1+ 4 1 )= 25 (1–95)x = 158 x × 54×81 = 10 x ×32 = 8×4 3 x × 72 = 21 8 15÷x = 65

计算题训练三 1、解方程: x × 4 3 ×52 = 18 x ×109 = 24×81 x × 31×53 = 4 x ×7 2 = 18×31 3 x = 10 7x –4x = 21 x + 41x = 20 4 1 ×x +51×45 = 12

计算题训练四 计算下面各题: [1–(41+83)]÷81 91–12 5 ×54÷3 (1–61 ×52)÷97 71÷3 2 ×7 1211–(91+125) 254×4 3–501 25÷(87 –65) 158+32–4 3 (65 –43)÷(32+94) [1–(41+5 2)]÷3.5

计算下面各题: [(1–5 3 )×32]÷4 83+31+4 1 51×[31÷(21+6 5 )] 12÷(1–73) [(1–61×52)÷97 [(1–53)×5 2]÷4 8–74÷32×61 54×32–61÷2 1 (65 –43)÷92 (21+31)÷(1–8 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统计》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统计》设计理念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复习与巩固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与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选择合理的统计图作出合理地推断,进而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8~109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练习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初步利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释、分析客观世界与推理判断事件的发生,而扇形统计图也是重要的统计方法之一,它能刻画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而这个特点是其他的统计图所不能企及的,因此本课教材内容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数学练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复习、整理、比较的全过程,经历数据的收集、分析、描述等全过程,从而复习与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进一步树立统计的意识与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复习扇形统计图,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经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的过程。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理知识。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复习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说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复习导入,便于学习整理知识与巩固知识,为随后的学习铺垫知识基础。】 师:说得好。 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1.师: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新的信息,谁获取信息的速度越快,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把握越科学,越准确,谁就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成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比一比谁又快又准。 师:你能从这幅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展示以下图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说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亚洲的面积最大,约占29.3%。大洋洲的面积最小,约占6%,,亚洲和非洲的面积之和大约是地球总陆地面积的一半?从图中还看不出世界陆地总面积是多少等信息,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鼓励与肯定。特别要引导学生说出所有的百分比之和为1。】 【设计意图:复习与巩固有关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巩固扇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及答案【篇一:六年级计算题练习大全】 1810187 (3)9.56+4.875-+1.44 5711 (21)- 615155122 (22)4 -3+1 -2 73735424 17 7 (18)3635 737324) 25)(357 29)435 -11 4-1.75+0.4 32)(13-1 33)2-[137 6 +(4 -12)] 4) 37)[(21545

4 +6 -3 )(((((((((((( 8771 981682 5 655 3 751172 849 511310 8108119124 20255541 12152 8921 34 43511 9416413 (78)25.125― ―17.4 51919 8259 531

78566 62021 381512 584348 -2.09)] 10 114 3) 7-7 (66)121111 4 5 4)] (78)25.125―13 5 ―17.4 7452 【篇二: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过关练习】 xt>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7 (3) 6 )

3、解方程。(10分) (1)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是30,这个数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0分) (1)3-712-512(2)5355 (3) 6 ) 3、解方程。(10分) (1) 4+3)=24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是多少? (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解决问题:(30分) 1、一枝钢笔18元,一枝毛笔的价钱是钢笔的1 3 。一枝毛笔的价钱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草坪,长30米,宽是长的56 。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每日一练

1 / 7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能力训练(下半期每日一练) 1.解方程。 3χ+4=5.5 34 χ-14 χ=111237χ=26.5—5.5 35+7 4χ= 2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9 × 15 ÷ 45(15-14×47)×82145÷[(13 + 25 )×4 11] 27 ×89+57×89813 ÷7+17 ×6131113÷[(58+34 )÷58] 1.解方程。 45 χ-18×23 =4 χ÷12 =34 35+74χ=85 2 5 χ+ 1 4 χ=52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6×(23 + 16—34 ) 3×(215+112 )— 1 4 916÷9+19×916 [ 512—(16—18)]÷34 13÷(23-25) 13 ×34 ÷(34 -512 )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 日期: 月 日 1.解方程。 57χ÷514 =7812 χ+13 χ=34 χ÷18=15×23 56 χ÷5= 12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7 ×65 - 67 ÷5 6÷310-310÷6 74 ÷(23 + 12 )×45 1215×(56+34)+25 (23+14-56)×12 36÷(79 +23)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 日期: 月 日 1.解方程。 5χ÷411= 71127 +17 x =12 34 χ—18 χ= 1516 57 χ×2=56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5× 24+25 ÷12423- 56×310+ 3274÷(23+ 12)×4 5 712 -712 ×67 (16-112 )×24-45 18×(49+56 )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 日期:月 日 1.解方程。 6χ-3.5χ=12.5 (1-χ)×37 =17 16χ—112 χ=916χ÷ 2 5 =30×2 3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1 4 +38)]÷ 1 4 56×( 1 4 + 17- 328)34 ×25 +3 4 ×0.6 35× 24+25 ÷124712-712×67+3274÷(23+ 12)×4 5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 日期: 月 日 1.解方程(9分) 2χ-7.2=3.8 34 χ=18÷3 74 χ÷14=12 3 28χ—5=4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4-16)×24 79÷115+29×511 3-1021×32-2 7 16+34×23÷2 4- 915÷95- 23 ( 34 -110 ÷2)×514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 日期: 月 日 1.解方程 χ+ 1 4χ=50 35χ+5×4=65χ- 3 4 χ-4=1812χ+23χ=56 2.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 ×( 12 + 13 )÷49 2913 -( 313 ﹢57 ) (1125 ﹢4 5 ) ×125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精选练习 (390)

2019-2020学年度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4分) 1.2.4÷ 43= 2.32÷6 5= 3.60×(1-40%)= 4.41 ÷25%= 5.2÷20%= 6.( 21-31)×6= 7.43-6 1= 8.62.8÷3.14= 9.×= 10.68÷10%= 评卷人 得分 二、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9分) 11.36×(6 54321-+) 12.×58+×41+

13.5÷8÷12.5%= 14.- 15.(65-43+3 2)×24 16.5 1×37%+0.8×0.37 17.12×(31—4 1)= 18.× 19.15×62.5%+9×8 5

20.24×(31 +65+8 3) 三、化简比(6分) 21.0.06公顷:750平方米 22.2 : 0.5 23.81 :27 24.1.5小时 : 45分 25.12:36 26.0.25 : 2 27.12 : 16

28.∶ 评卷人 得分 四、求比值(9分) 29.0 : 0.875 30.21∶63 31.61∶32 32.0.11 : 22 33.15∶40

34.4 3:181 35.15分:12 1 时 36.43:12 1 五、解方程(9分) 37.X + X/5= 240 38.70%x -10%x =15 39.45%x+75%x=2.4 40.x ÷(1-26%)=15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经典计算题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复数。(20分) 3 5× 1 2 = 1÷2 3 = 4 5 ÷8= 7× 2 7 = 3 8 ×12= 1 5× 16 25 = 1 4 - 1 5 = 1 3 +1 4 9 10 ÷ 3 20 =14÷ 7 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3- 7 12 - 5 12 (2)5 7 × 3 8 +5 8 × 5 7 (3) 8 15 × 5 16 +5 27 ÷ 10 9 (4)18×(4 9 +5 6 ) 3、解方程。(20分) (1)7 8 χ= 11 16 (2)χ×(3 4 +2 3 )= 7 24 |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是多 少(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12÷1 2 = 1÷1%= += 13+14= 0÷15×2= 1-1112= 78×514= 712÷74= 45-12= 19×7 8 × 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23×7+23×5 (2)(16-112)×24-4 5) (3)(57×47+47)÷47 (4)15÷[(23+15)×1 13 ] 3、解方程。(16分) (1)χ-35χ=65 (2)6×112-12χ=1 2 4、列式计算。(24分) (1)12加上23的和,等于一个数的2 3 , 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 5 比它的2倍少28, 这个数是多少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 := 54+152= 87×74= 1― 41―21= 83+4 3 = 53÷103= 9÷43= 32×61×10 9= 2.解方程。(24分) 8x -41×3=4 45 (x -6)× 6 5 =25 x: 107=28 5 3.脱式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0分) (32× 41+17)÷12 5 (25+ 43)÷41+41 2518×169+257×169+16 9 五、列式计算(30分) 1.5 4 与它的倒数的和的 4倍加上10 13 ,和是多少 2.甲数是72,乙数是甲 数的95 ,甲、乙两数的 和是多少 3.甲数的5 3 等于乙数的 3 2 ,甲数是60,求乙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一 1、直接写出复数。 35×12= 1÷23= 45÷8= 7×2 7= 38×12= 15×1625= 14-15= 13+14= 910÷320= 14÷7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712-512 (2)815×516+527÷109 (3)18×(49+5 6 ) 3、解方程。 (1)78 X=1116 (2)X ×(34+23)=724 (3)χ-53χ=56 4、求比值 14:42 6 5:24 5 0.35:15 45分:1时15分 5、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5 3是30,这个数是多少? (2)比一个数多它的25 3 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二 1、直接写出得数。 12÷ 2 1 = 1÷0.01= 9.5+0.5= 31+41= 0÷51×2= 1-1211= 87×145= 127÷47= 54-21= 91×8 7 ×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 2×7+3 2×5 (2)(6 1-121)×24-5 4 (3)(7 5 ×7 4+7 4)÷7 4 (4)5 1÷[(3 2+5 1)×13 1] 3、解方程。 95÷X=1110 6×121-21χ=21 1+4 3 X=2 4、列式计算。 (1)2 1 加上3 2的和,等于一个数的3 2, 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5 3比它的2倍少28,这个 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过关练习三 1.直接写出得数。 4.9:6.3= 54+ 152= 87×74= 1―41―2 1 = 83+43= 53÷103= 9÷43= 32×61×10 9 = 2.解方程。 8x -4 1 ×3=445 (x -6)×65=25 x:107=28 5 3.脱式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2×4 1+17)÷125 (25+43)÷41+41 2518×169+257×169+16 9 4、列式计算 1.54与它的倒数的和的4倍加上10 13 ,和是多少? 5、化简比 60:32 0.45:0.15 2.甲数是72,乙数是甲数的9 5 ,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73:14 1 3.甲数的5 3等于乙数的 3 2 ,甲数是60,求乙数。 0.5千克:500克

(word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经典计算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复数。(20分) 3 5× 1 2 = 1÷2 3 = 4 5 ÷8= 7× 2 7 = 3 8 ×12= 1 5× 16 25 = 1 4 - 1 5 = 1 3 +1 4 9 10 ÷ 3 20 =14÷ 7 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3- 7 12 - 5 12 (2)5 7 × 3 8 +5 8 × 5 7 (3) 8 15 × 5 16 +5 27 ÷ 10 9 (4)18×(4 9 +5 6 ) 3、解方程。(20分) (1)7 8 χ= 11 16 (2)χ×(3 4 +2 3 )= 7 24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是多 少?(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12÷ 12= 1÷1%= 9.5+0.5= 13+14= 0÷1 5×2= 1-1112= 78×514= 712 ÷74= 45-12= 19×78×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23×7+23×5 (2)(16-112)×24-4 5 ) (3)(57×47+47)÷47 (4)15÷[(23+15)×113 ] 3、解方程。(16分) (1)χ-35χ=65 (2)6×112-12 χ=1 2 4、列式计算。(24分) (1)12加上23的和,等于一个数的2 3 , 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 5 比它的2倍少28, 这个数是多少?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 4.9:6.3= 54+152= 87×7 4= 1― 41―21= 83+4 3 = 53÷10 3= 9÷4 3= 32×61×10 9= 2.解方程。(24分) 8x -41×3=4 45 (x -6)× 6 5 =25 x: 107=28 5 3.脱式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0分) (32×41+17)÷12 5 (25+ 43)÷41+41 2518×169+257×169+16 9 五、列式计算(30分) 1.5 4 与它的倒数的和的 4倍加上10 13 ,和是多少? 2.甲数是72,乙数是甲 数的95 ,甲、乙两数的 和是多少? 3.甲数的53 等于乙数的 32 ,甲数是60,求乙数。

六年级上册《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统计》的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个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并了解了有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于统计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由于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对各种统计图的优劣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再度认识统计图,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及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了解,我从“四基”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三、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将放手给学生,采用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从(一)复习引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应用与内化提高;(四)课堂收获,(五)作业布置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让学生说出这两种统计图的特

六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500道(带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500道 六(3)班张兆轩 45+15×6= 135 ÷5×8=400 ×5÷2×4=60 ×3+8=98 ÷4+20×5= 200 +12÷3+20=34 7.(80÷20+80)÷4=21 +(100-10×5)=120 ÷40= 9 ×20= 800 = 55 +45=115 ×2= 180 ×6= 96 ×6= 1800 ÷9=60 ×20= 600 ÷4= 100 = 270 +70=230 ÷8= 10 ÷6+20=27 ×7= 5 +60÷3=100 +18÷2= 50 ×5= 20 +7-29= 20 ÷80=70 ×16= 400 ×25= 3000 ×11= 396 ÷25=41 +70= 406 ×9×4= 900 ×3= 101 =2010 ×50= 600 ×8= 200 ×11= 253 ÷25=5 =2000 +80= 300 ×8×5= 800 ×200=0 +20÷2= 30 ÷5= 30 +8-40= 4 ÷40=70 ÷14 = 7 ÷24 = 4 ÷14 =4 ÷13 = 5 ÷15 = 5 ÷24 =5 ÷25 = 8 ÷16 = 50 ÷21 =40 ÷14 = 40 ÷13 = 30 ÷15 =40 ÷24 = 3 ÷17 = 5 ÷15 =6 ÷16 = 6 ÷26 = 4 ÷17 =3 ÷40 = 2 ÷20 = 5 ÷4 =25 ÷40 = 6 ÷4 = 230 ÷60=5 ÷2 = 32 ÷4 = 16 ÷5 =10 ÷8 = ÷4 = 24 ÷6 =15 +80 = 480 = 320 ×80 =3200 ÷80 = 5 ÷16 = 3 ÷24 =4 ×5= 800 ×250= 1000 ×518= 0 ×76= 760 ×10=360 ×6= 90 ×3= 72 ×18= 90 ×4= 74 ×15=105 ×30= 960 ×15= 600 ×12= 720 ×30= 690 ×50=1500 ×700=3500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