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 石①= 四钧= 29760 克

1 钧= 三十斤= 7440 克

1 斤= 16 两=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24 铢=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2 克

1 方寸匙=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一刀圭=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1.5-1.8 克一铢= 0.65 克一铢=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3.9-4.2 克

1 斛= 10 斗= 20000 毫升

1 斗= 10 升= 2000 毫升

1 升= 10 合= 200 毫升

1 合=

2 龠= 20 毫升

1 龠②= 5 撮= 10 毫升

1 撮= 4 圭=

2 毫升

1 圭= 0.5 毫升

①“石”:读shí,后来读dàn

②“龠”:读yuè

1 引= 10 丈= 2310 厘米1 丈= 10 尺= 231 厘米1 尺= 10 寸= 23.1 厘米

1 寸= 10 分= 2.31 厘米1 分=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黄豆大

蜀椒一升= 50 克

葶苈子一升= 60 克

吴茱萸一升= 50 克

五味子一升= 50 克

半夏一升= 130 克

虻虫一升=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属感冒范畴) 1.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及鼻、咽、喉炎等局部症状,应与流感相区别。 2.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中医认为感冒之疾,四季可患,在治疗上应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标本兼顾,每每收到针对性强,立竿见影的效果。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多喝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莱、瓜果。同时常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2、起居方面: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勤晒被褥;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最好保持在16。左右;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不要开着空调睡觉。 3、运动方面:加强运动及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体质。 4、注意和患者保持距离,减少感染机会。 5、上感高发季节适当服用预防药物。据研究口服用预防药物后可使感冒发病率降低50%左右。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藿香、佩兰、薄荷、芥穗。不过随着季节变化药物亦有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时邪毒盛,流行广泛用板蓝根,大青叶,款冬花,金银花。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许多传染病的前期症状极其相似,故应早期鉴别。流行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耐寒锻炼。自我预防:可擦耳轮(擦热为止),每日2次,点按迎香、合谷,每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每日2次。 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证范畴)

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典型病人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特点,即:“三多一少”。 2、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均有良好疗效。 【预防与保健】 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注重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膳食方面:严格控制饮食,忌摄入过多热量,这是降低血糖,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首要条件。进食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患者可常食猪肾、黄鳝、猪脊肉、淡菜、田螺、山药、玉米须、蘑菇、苦瓜、南瓜等食物。食用植物油,少吃盐,禁食各种糖类,戒烟禁酒。 2.心理、运动、精神方面:对糖尿病要有正确认识,应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注意个人卫生,防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防止尿路感染等。做好劳逸安排,适当参加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还可根据病情体质分别选练内养功或太极气功,配合放松功、虚明功等,每天1—3次,每次15—30分钟,以晨起、午后或夜间为宜。 3.①中医药防治方法:糖尿病口渴、多食、多尿,可将黑大豆炒香加天花粉等份研细。每日2次;每次15克内服,有清热、生津、止渴、降血糖功能。②民间验方:猪胰山药汤,有一定效果,用法:猪胰一具,山药60克,煎汤服用。③番白草适量代茶饮。④中成药常用消渴丸,金芪降糖片等效果也不错。除此还可采用推拿康复法,一般可推脊椎两侧,并由下而上,摩擦背部,擦背部俞穴,捏捻脚趾。 失眠症(中医属不寐范畴)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据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所著,曾被收入多部医书中。本书原文选自王士雄编著的《温热经纬》,共分46条,是专论湿热病的重要文献,本书选录其中7条。 【原文】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按薛生白的自注所云,本条是湿热证的提纲。关于湿热证的发病原因,按薛氏自注所云,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也就是说,素有脾湿内蕴之人,再外感湿热邪气,内外相引,最易发生湿热证。可见,湿热证往往初起就以脾胃为中心。其初起以恶寒为主症,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卫阳之气被郁,不达于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但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湿热证初起除见恶寒外,还当并见四肢倦怠困重,肌肉重痛。其特点是恶寒而肢体重痛,突出的症状是沉重感,与伤寒初起之恶寒体痛有所不同,临床当重点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郁蒸,则热势渐增而恶寒消失,呈现“但热不寒”,甚至反恶热。热蒸湿动则“汗出”,但其特点是汗少而粘。由于湿邪阻遏气机,故“胸痞”为必见之症。因湿热证初起,热蕴湿中,热郁于里而不得发越,故多见舌苔白腻。若进一步发展,湿热交蒸,热邪发越,则可转为黄腻苔。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但因其津液未伤且湿邪内停,故口虽渴而不欲饮水。 【原文】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2)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可见,本条是论述湿热证初起湿邪遏阻卫阳之表证的证治。湿阻气机,卫阳被郁,表气不畅,腠理不通,故“恶寒,无汗”。湿邪重浊,其袭表则“身重”,即周身困重。湿邪夹风上攻,头部气血逆乱,故头痛。湿邪在表,宜用辛温芳香药物,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以祛除表湿,如: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因其头痛乃湿邪夹风邪上攻所致,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如果无头痛症状,说明未夹风邪,可以去羌活。本条之湿热证,从临床表现上看,是以湿邪为主,湿重于热,热象不显。因湿为阴邪,故薛氏在自注中称其为“阴湿伤表之候”。 【原文】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3)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热并重的证治。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此条外候与上条同,惟汗出独异,更加关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而即清胃脘之热者,不欲湿邪之郁热上蒸,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耳。此乃阳湿伤表之候”。由薛氏之自注可以看出,本条与上条均属湿热表证,故恶寒,发热,身重等“外候与上条同”。但与上条不同者,是本条有汗出,且其虽有汗出而肌肉关节疼痛不为汗解。这说明是湿热郁蒸,阻滞气机,虽有热蒸湿动而汗出,但湿邪并不能从汗而驱,故肌肉关节疼痛不得解。本证为湿困肌肉,因胃主肌肉,故薛氏称之为“湿邪初犯阳明之表”。所谓“阳湿”,是指本证与上条有所区别,上条是湿邪重,属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健康教育处方一 白内障 白内障即晶状体浑浊,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 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它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了 解,与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及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 况等有关。 临床表现: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 饮食注意: 1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一升半水; 2 多吃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和番茄;KCB齿轮油泵 3 多吃水果,特别要吃柑橘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鱼和杏子; 4 要定期地吃些含钙食物(牛奶、奶酪、酸奶酪); 5 避免喝酒,抽烟,吃动物脂肪和糖。 健康教育处方二KCB系列齿轮油泵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

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 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部分乙、丙、丁 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 毒性肝炎。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KCB不锈钢齿轮泵 甲型病毒性肝炎 1. 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 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 则,定期复查l,2年。KCB齿轮油泵 3.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 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 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KCB-T系列铜齿轮泵 5.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 手。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KCB齿轮油泵安装尺寸

中医辨证论治口诀

中医辨证论治口诀 中医辨证君莫慌-今有口诀鲜奉上标签: 白术散玉屏中医病证莫要慌,四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 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 肺胀五般莫漏记,气虚平喘真虚阳,痰浊壅肺苏养亲,痰热婢夏痰涤汤。 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秦鳖固金汤,阴耗保真白术散,阴阳两虚大补天。 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汤,气滞柴胡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心气保元合甘麦,心阳参附阴天王。 心悸此处俱七种,安神定志归脾汤。 火旺连阿桂甘龙,水饮凌心苓桂术。 心血瘀阻请桃红,痰火黄连温胆汤。

胃痛七般不好记,寒邪客胃用姜糖,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热化肝此病除,瘀血失笑调营饮,阴亏一贯虚建黄。 六种泄泻拉肚子,湿热芩连寒藿香,保和痛泻何时用,参苓白术四神丸。 痢疾也可分六种,毒用白头热芍汤,寒用胃苓阴驻车,休用连理虚桃汤,良附大承治腹痛,气滞柴胡小建中,饮食积滞用保和,重用枳实导滞汤。 胁痛只可分四种,肝用柴疏瘀复元,肝胆湿热用龙胆,肝阴不足一贯煎。 黄疸更须四般记,热重茵陈犀急黄,阴黄茵陈术附用,湿重于热茵五方。 六种鼓胀有何难,气滞柴疏实脾寒,中满分消治湿热,调营六味责之肝,脾肾阳虚附理中,济生肾气合此方。 积聚五种逍遥肝,食滞六磨气柴疏,瘀血六君加膈下,正虚八珍合化积。 水肿六般越水泛,水湿五苓毒麻连,脾虚实脾肾济生,浸渍五皮热疏凿。 六种淋证何人患,石石热八劳无比,气用沉补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汤,三种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 瘿病四种更须治,痰结玉壶气海舒,心肝阴虚天补愈,肝旺栀子清肝汤。

中医古籍大全:(眼科奇书)

中医瑰宝苑 眼科奇书 -------------------------------------------------------------------------------- 前言 《眼科奇书》系清代渝州(今重庆市)李氏家藏秘本,著者不详。李氏对此书珍若拱壁,私不轻以示人。蜀东长寿县有孙奉铭者,与李氏相契十余年,始得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暂借—观,遂命其子、侄分而抄之。后则按书立方,治眼无不奏效。据孙侄本端氏云,此书抄得后久未付梓,直至1923年,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周松荣见此书而称赞之,并捐资在渝州印送一千六百本;次年,又由张小林捐资印送一千本,李学林捐资印送一千五百本,本书始得流传。曾有述古老人,恐《眼科奇书》之名涉于奇异而不纯正,因更名为《眼科宜书》,但因本书效奇方奇,后世仍多沿用其本名。1934年,蜀东长寿人安仁又在渝州复印二千本,厥后再未付梓。 《眼科奇书》的内容,一是论奇:认为外障是寒、内障是气,与世俗目不因火则不病、内障多肝肾不足之论相悖。二是方奇:治外障用四味、八味大发散等辛温峻剂,治内障则主以枳壳、摈榔、郁金、香附等破气之药,与世俗寒凉攻补之方迥异。三是量重:麻黄、细辛、蔓荆子、藁本均用至一两,生姜、黄芪曾用至一斤,闻之令人膛目。四是效奇:孙奉铭曾谓按书立方,屡试屡验。现代试用于临床,本书方药确有奇效。至于方多温热,可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地理等特殊条件有关,虽立论偏颇,却纠正了目不因火则不病等偏见。通观全书,对眼科的理论与临床确有价值。对其药量之畸重,宜临近斟酌,减量用之即可。 由于时过境迁,旧刊原本几不复存,今人欲读此书而不可得,诚为憾事。为使本书能够广泛流传,我们特将河南省图书馆珍藏的武昌广雅书局1924年石印本,参考国内流传的数种手秒本、油印本,予以点校刊出,供同道参阅,并藉以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中,为振兴中医眼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我们的点校方法是: 一、以广雅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参考河南中医学院馆藏手纱本、衡阳市中医院李熊飞等校勘的油印本(以下简称李勘本)、河南中医学院刘振武氏手抄的《限科宜书》本(以下简称刘抄本)、以及荆小俦(音仇)整理的《眼科奇书》(以下简称荆整本),进行点校。 二、书中夺字、错字及少数难懂的字、词、句,均一一加以校注。凡需校注之处,均在其右上方附以角码,按角码顺序注于该页之末。 三、1934年安仁重印《眼科奇书》时,书前有广传眼科奇书弁(音遍,序文)言一篇,是研究本书历史及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献,特据李勘本补入。 四、原本无眼科奇书说明一节,今据李勘本补入。

老年人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老年人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心理平衡]做到“四忘”即“忘年”(尽量少想自己年龄)、“忘形”(忘却自己的身份)、“忘怀”(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忘利”(不追求名利)。 [坚持运动]运动对人体内脏代谢有良好的剌激作用,是调整人体代谢机能的“天然药物”。注意“三五七”即每次步行“30”分钟,“3”公里以上。每周至少有“5”次运动时间,运动到心率加年龄等于“170”。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六七”,即每天“一份鲜牛奶”;每餐“二”两米或面;每日“三”份高蛋白(每份指瘦肉1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四”句话(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少量多餐,餐餐不饱):每天蔬菜水果“五百”克,蔬菜水果四比一;每天“六”克墁;每天“七”杯水。还要远“三白”(白糖、白盐、白猪油),近“三黑”(黑米或糙米、黑木耳、黑芝麻)。[起居有常]早起早睡,适当午休,常洗浴,勤换衣,劳逸结合,倦即息,戒烟酒,保持体重,慎寒暑。 [正确用药]用药宜少而精,避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作用较强或新使用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使用对肾有害的药物;应慎用新药。 [定期体检]因老年人器官功能下降,对疾病反应差,得病时症状常不典型,而各种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均好发于老年

人,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故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体检。 [参加工作]闲居的老年人应尽可能找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排除家居的无所适从的孤独感,同时也有了与人交流的机会,使脑力和体力得到锻炼,还能减少种种思想压力,使你远离空虚与烦恼,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重视学习]人脑的紧张工作持续时间越长,脑细胞老化过程越慢,常用脑,勤用脑,可使脑血流量增加,脑神经得到良好的保养,减少脑细胞退化,减少脑细胞死亡。知识是人生的太阳,知识就是力量。老年人要重视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使大脑永远年轻。

中医名著99本

中医学的教科书能让你成为一个医生,但很难让你成为一个高明医生。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只是概括了中医学的起码知识,在临床最安全的范围内去运用辩证论治,包罗的也只是非常有限的信息量。千变万化的临证状态,数千种中药作用目标的不确定性,数万首成方配伍组方的千差万别,如何准确的体会、把握、得心应手的运用?只有你在多读书、勤积累的不懈努力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升华你的医术, 在临床运用自如,成为一代名医。 下面推荐99种中医名著,供同道中人参考,每种书根据其成就与价值以星号表示其必读的程度(☆~☆☆ ☆☆☆) 1.☆☆☆☆☆黄帝内经 2.☆☆☆☆类经明·张介宾 3.☆☆内经知要明·李中梓 4.☆☆☆☆☆濒湖脉学明·李时珍 5.☆☆☆☆☆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清·吴谦 6.☆☆☆三指禅清·周学霆 7.☆☆四诊抉微清·林之翰 8.☆☆望诊遵经清·汪宏 9.☆☆辨舌指南曹炳章 10.☆☆☆☆☆珍珠囊药性赋4卷金·李杲 11.☆☆☆☆本草备要清·汪昂 12.☆☆☆☆药征三卷日·吉益东洞附二卷 13.☆☆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14.☆☆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15.☆☆☆☆☆医方汤头歌诀清·汪昂 16.☆☆☆☆☆删补名医方论8V 清·吴谦 17.☆☆☆医方考6卷明·吴崑 18.☆☆☆医方论清·费伯雄 19.☆☆局方发挥元·朱震亨 20.☆验方新编清·鲍相璈 21.☆☆☆☆☆伤寒论汉·张仲景 2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吴谦 23.☆☆☆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吴谦 24.☆☆☆伤寒来苏集八卷清·柯韵伯 25.☆☆☆☆伤寒类证活人书宋·朱肱 26.☆☆☆☆☆金匮要略方论汉·张仲景 27.☆☆☆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吴谦 28.☆☆☆☆金匱要略心典清·尤在泾 29.☆☆☆☆☆瘟疫论明·吴有性 30.☆☆☆☆温热论清·叶桂 31.☆☆☆☆温热经纬清·王孟英 32.☆☆☆☆温病条辨清·吴瑭 33.☆☆☆湿热条辩清·薛雪 34.☆☆☆时病论清·雷丰 35.☆☆☆☆☆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清·吴谦 36.☆☆☆☆☆杂病证治准绳8卷明·王肯堂

吐血的辨证论治

吐血的辨证论治 一、胃热型 证见:脘腹胀闷或作痛,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臭、口干,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 1.主方泻心汤加味。 处方:大黄15克,黄连10克,黄芩12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水煎服。 2、中成药 紫地宁血散,每次2瓶(8克),每日3次,水调服。 血宁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云南白药每次1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宁血汤处方:紫珠草、地榆各30克,降香、大黄各12克。水煎服。 生大黄粉处方:生大黄粉,每次3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四黄汤处方:生大黄粉15份,黄连9份,生地黄30份,生黄芪15份,生甘草6份。上药研细末过20目筛后混和,分30克包装备用。取四黄粉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每日1包,分2次服,重症每日2包,分4次服,5日为1个疗程。 二、肝火型 证见:吐血鲜红或带紫,口苦胁痛,心烦易怒。舌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2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牡丹皮9克,生地黄15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参照胃热型中成药。 3、单方验方 清肝凉血汤处方:栀子15克,白芍12克,龙胆草12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甘草5克。水煎服。 三七郁金汤处方:三七9克,郁金10克,熟大黄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2剂。 三、脾虚型 证见:吐血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大便色黑。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 1、主方归脾汤加减处方:党参18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9克,炒地榆15克,白及10克,阿胶12克(烊化),血余炭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 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紫地宁血散,每次2瓶(8克),每日3次。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1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药膳) 1、枸杞炖兔肉: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蔬菜、油盐各适量。先将枸杞子,兔肉加水炖熟,后加蔬菜、油、盐调味。饮汤吃肉,每1~2天吃1次,经常使用可以治疗糖尿病,大便稀泻,困倦无力,尿频数。 2、菠菜根内金饮:鲜菠菜根100克,干鸡内金1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南瓜汤:南瓜1000克切块,加水适量,煮汤熟后随饭饮用。南瓜富含维生素,是一种高纤维食品,能降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并能增加饱腹感。 4、炒苦瓜:苦瓜250克,洗净切块,炒时加食油、盐适量,佐膳。苦瓜性味甘、苦,既能热解毒、除烦止渴,又能降低血糖。 5、苦瓜蚌肉汤:苦瓜250克,蚌肉100克。活蚌用清水养2天除泥味后取肉,同苦瓜煮汤;以油盐调味。喝汤吃苦瓜和蚌肉。使用天数酌情而定,适用于上消型,养阴清热,润燥止渴。 6、山药粥:山药50克~60克(鲜品100克~120克)、粳米60克、山药洗净切成片,同粳米煮成粥。供四季早餐使用,用于多食易饥者。 7、鲜萝卜炖鲍鱼:鲜萝卜500克,干鲍鱼50克。将萝卜洗净切片,同鲍鱼煮熟食用。每日2次服或隔日服食,连服15天~20天。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高血压) [预防保健] 1、劳逸结合,适量体育运动,如:易筋经,降压操、太极拳、八段锦。 2、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多吃新鲜蔬果。 3、戒烟限酒。 4、联合用药,合理用药,高血压药物使用切忌吃吃停停。 [防病食疗] 1、天麻粥:天麻3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适于肝阳上亢高血压)。 2、芝麻桑葚粥:粳米120克,桑葚100克,黑芝麻30克(适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3、菠菜山药粥:菠菜50克,山药10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适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 4、玉米须蚌肉汤:玉米须60克,蚌肉150克,料酒20克,葱花5克,生姜5克,食盐味精少许(适于痰浊内蕴型高血压)。 5、大枣芹菜汤:大枣50克,芹菜500克,白糖适量(适于瘀血内停型高血压)。 6、黄芪鲫鱼汤:鲫鱼1条(约500克),黄芪30克,糯米30克,生姜5克(适于气血亏虚型高血压)。 [中医防治处方] 肝阳上亢型:天麻钩藤饮、罗布麻降压片 肝肾阴虚型: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型:金匮肾气丸、补肾丸、血平片 瘀血内停型:通窍血活汤、银杏叶片 气血亏虚型:归脾汤 [健康提示] 选用银杏叶制剂 保护血管内皮,防治血管“生锈”(动脉粥硬化)

内科口诀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全集☆ 中医临床辩证歌(1)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荆防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清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桑杏汤用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燥右脉大辛凉甘润燥能医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清金化痰黄芩栀桔梗麦冬桑贝加瓜蒌橘红茯苓草痰火犯肺咳嗽止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炎喘嗽此方施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射干麻黄五味夏细辛紫苑款冬花生姜大枣同煎服咳嗽痰鸣声似蛙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桑白皮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沙参麦冬汤玉竹桑扁花粉甘草足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伤寒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桑白皮汤治痰热芩连山栀将火扫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

肺胀五般莫漏记,气虚平喘真虚阳,平喘胡桃苏橘红党参半夏脐带冬沉香五味磁虫草肺肾双疗固本雄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术芍药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润惕保安康 痰浊壅肺苏养亲,痰热婢夏痰涤汤。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涤痰汤用半夏星甘草橘红参茯苓竹茹菖蒲兼枳实痰迷舌强服之醒 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秦鳖固金汤,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阴耗保真白术散,阴阳两虚大补天。保真治痨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莲心知柏骨陈皮柴胡朴芪五味枣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天大造参术芪归芍山药远志随枣仁杞子紫河车龟鹿茯苓大熟地 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汤,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气滞柴胡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心气保元合甘麦,心阳参附阴天王。 中医临床辩证歌(2) 心悸此处俱七种,安神定志归脾汤。定志丸中参菖蒲二茯远志加白术麦冬朱砂和蜜制专制心怯神恍惚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健康教育处方气虚质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姓名:体质辨识:气虚质 调护方案 1.饮食调养:可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鹌鹑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2.生活起居: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应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伤正气。 3.体育锻炼: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在公园、广场、庭院、湖畔、河边、山坡等空气清新之处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平时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汗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 4.情志调摄: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交谈、沟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 5.药物调理:常自汗、感冒,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6.中医调养及疗法:容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疾病,可运用腹针疗法、温箱灸疗法等及中医干预治疗来温经通络、补气健脾。并持之以恒平时可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以健脾补气。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姓名:体质辨识:气虚质 调护方案 : 1.饮食调养:可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鹌鹑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2.生活起居: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应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伤正气。 3.体育锻炼: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在公园、广场、庭院、湖畔、河边、山坡等空气清新之处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平时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汗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 4.情志调摄: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交谈、沟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 5.药物调理:常自汗、感冒,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6.中医调养及疗法:容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疾病,可运用腹针疗法、温箱灸疗法等及中医干预治疗来温经通络、补气健脾。并持之以恒平时可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以健脾补气。

湿热病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痤疮、酒渣鼻、湿疹等面部皮肤病 (2013-06-26 10:44:34) 转载▼ 标 分类:皮肤病 签: 健 康 皮 肤 病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痤疮、酒渣鼻、湿疹等面部皮肤 病 (附验案4则)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其立法为祛湿,清热,解毒。主治湿热并重,毒邪为患之病症。治湿宜给以出路,治热宜宣散清泄,治毒宜泻火解毒。择甘露消毒丹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皮肤病,尤其面部皮肤病证属湿热、毒邪为患者,疗效满意。 1.痤疮 辨证:肺经风热,湿毒蕴结。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柴某,男,26岁。2010年5月19日初诊。主诉及现病史:1年前,面部散在出现粉刺,能挤出白色分泌物,未引起重视,不久,丘疹演变成脓疱、囊肿,用多种中医药物,疗效不显著,非常苦恼,现来我中医门

诊求治。现症:前额、双颊、颈部均可见丘疹、脓疱、渗出、囊肿,下颌部尤重,口渴,胸闷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数。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肺经风热,湿毒蕴结。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滑石15g(包煎),黄芩10g,桑白皮10g,茵陈10g,川贝母5g(研末服),石菖蒲10g,藿香5g,白蔻仁5g,连翘10g,射干5g,生甘草5g。水煎服,200ml,2次/d。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2次/d。 二诊(2010年5月26日):上方用7剂,渴止,脓疱消退,二便通畅。上方去滑石、射干,继续口服。 三诊(2010年6月9日):上方又用14剂,面部丘疹大部分消失,囊肿明显回缩,胸闷腹胀除,二便通畅。上方去藿香,继续口服。 四诊(2010年6月23日):上方又服14剂,除面部留有瘢痕外,他症悉除。又拟消痕汤:白芷10g,丹参10g,蒲公英20g,丝瓜络10g,夏枯草10g,猫爪草10g,当归10g,炙甘草5g。水煎服及局部湿敷一个月,瘢痕基本消失。 按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复感湿邪,湿热蕴而化毒,上蒸于面。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滑石利尿通淋,清热,收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茵陈煽情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又有解毒疗疮之功;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结节消肿;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藿香芳香化浊;白蔻仁化湿行气,温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12.第十二章 细胞骨架

第十二章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s) 细胞骨架概况 1.细胞骨架概念: 为真核细胞胞质中的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系统,对细胞的形态维持、细胞本身的运动及细胞内部物质的运输有着重要作用。 2. 细胞骨架组成: 微丝(microfilaments, MF) 微管(microtubules, MT) 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s, IF) 第一节微管 (microtubule,MT 一、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中空小管 1.微管蛋白(tubulin)α、β亚基 2.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13条具有极性的原丝 3.微管蛋白的级性结构: 增长端(快速生长端) 缩减端(慢生长端) 二、微管结构具备多变性 1.微管的分布式样在细胞间期和分裂期有明显的不同 2.微管的抑制剂: 秋水仙碱(colchicine):阻止聚合 紫杉醇(taxol):稳定微管, 对抗解聚 三、微管组织的动力学不稳定性— 不停地解聚和重聚合 (一)微管的组装 1. 微管蛋白微管 2.低温、可以使微管解聚 3.微管成核阶段困难: 成核中心位点 ―种子‖ (二) 微管的极性 1.(+)端:即正端或(快)增长端, 生长和缩短都快的那端 2.(-)端:即负端或缩减端, 在动物细胞中一般朝向中心体 三)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 ?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对细胞形态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细胞极性的发生与微管的定向生长有关 微管的抑制剂

?秋水仙素: 可与微管蛋白分子紧紧结合,阻止微管蛋白分子间的聚合 ?紫杉酚: 可与微管紧紧结合,使之稳定 均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四、管蛋白转译后的修饰标志微管的―分子钟‖ α-管蛋白的修饰: 赖氨酸乙酰化 C末端去酪氨酸化 微管结合蛋白 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MAPs) 脑中主要有两类: 高分子量的:MAP1,MAP2, 低分子量的:tau蛋白 α-微管蛋白特殊赖氨酸的乙酰化和α-微管蛋白C末端酪氨酸的切除可提供MAPs的特异性结合位点 微管-依赖性动力蛋白:驱动蛋白、动力蛋白及其功能 1.神经轴突的快速运输: 驱动蛋白(kinesin) 胞质动力蛋白(dynein) 2.微管与细胞器在细胞内分布的关系密切: 内质网膜上有驱动蛋白 高尔基体上有胞质动力蛋白 六、微管组织中心(MTOC) 1.动物细胞:中心体 中心体基质中的γ-管蛋白 2.植物细胞:高等植物无中心体,但仍有 MTOC 3.霉菌、藻类:纺锤体-极体 γ微管蛋白 1.以环状结构存在于微管组织中心 围核物质(perinuclear material) 中心体基质(centrosome matrix) 2.与微管聚合的起始密切相关 γ-管蛋白与α/β-管蛋白相互作用 七、纤毛和鞭毛运动 (一)组成与运动功能 1.组成:真核细胞中微管构成的稳定结构 2.结构:质膜包围,轴丝 轴丝:9x2+2, 二联体 侧臂(动力蛋白臂)

健康教育处方(6种)

健康教育处方(6种) 预防小儿佝偻病 西医建议: 从孕妇怀孕的中期,即应开始服用维生素D。宝宝满月后,即开始户外活动,从每日15分钟,逐渐增加至2小时以上。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自宝宝生后一个月至2岁,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中医建议: 对于小儿佝偻病,食疗很重要。推荐以下3个方子: 1、生地麦冬粥:取中药生地6g,麦冬6g,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大米50~100g煮成稀粥,每日喂2~3次。 2、胡萝卜粥:取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片,加适量大米和水煮成稀粥,再加少许香油和白糖。每日早晚温热吃。 3、猪脊肉粥:用猪脊肉50g切碎,用香油适量热锅烹炒一下,加入大米50g及适量水煮成粥,待粥快熟时加入少许精盐、鲜姜汁,再煮沸即可。每日吃1~2次。 据科学研究报告,晚餐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会降低体内的钙贮存,所以,晚餐尽可能吃偏素的食物,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

白内障 白内障即晶状体浑浊,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它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了解,与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及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况等有关。 临床表现: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保健措施: 饮食要注意: 1、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一升半水; 2、多吃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和番茄; 3、多吃水果,特别要吃柑橘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鱼和杏子; 4、要定期地吃些含钙食物(牛奶、奶酪、酸奶酪); 5、避免喝酒,抽烟,吃动物脂肪和糖。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全集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祥。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感冒寒热湿三种,xx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xx,痰湿二xx热清金,肝火泻蛤xx。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xx, 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喘证五种更好记,xxxxxx, 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肺胀五般莫漏记,气虚平喘xx, 痰浊壅肺xx养亲,痰热婢夏痰涤汤。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xx鳖固xx,阴耗保真xx,xx两虚大补天。 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xx,气滞xx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心气保元合甘芋,心阳参附阴天王。心悸此处俱七种,xx定志归脾汤。 火旺xxxx,水饮xx桂术。 心血瘀阻请桃红,痰火xxxx。 胃痛七般不好记,寒邪客胃用xx,

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热化肝此病除,瘀血失笑调营饮,阴亏一贯虚建黄。六种泄泻拉肚子,湿热xx连寒藿香,保和痛泻何时用,参苓白术四神丸。痢疾也可分六种,毒用白头热芍汤,寒用胃苓阴驻车,休用连理虚桃汤,良附大承治腹痛,气滞xxxxxx, 饮食积滞用保和,重用枳实导滞xx。胁痛只可分四种,肝用柴疏瘀复元,肝胆湿热用xx,肝阴不足一贯煎。 黄疸更须四般记,热重茵陈犀急黄,阴黄茵陈术附用,湿重于xx五方。六种鼓胀有何难,气滞xx实脾寒,中满分消治湿热,调营六味责之肝,脾肾阳虚附理中,济生肾气合此方。积聚五种逍遥肝,食滞六磨气柴疏,瘀血六君加膈下,正虚八珍合化积。水肿六般越水泛,水湿五苓毒麻连,脾虚实脾肾济生,浸渍五皮热疏凿。六种淋证何人患,xx热八劳无比, 气用沉补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汤,

三种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瘿病四种更须治,痰结xx气海舒,心肝xx天补愈,肝旺栀子清肝汤。眩晕六般天亢阳,痰浊半白火龙汤,阻窍活血虚归脾,脾肾阴虚xx。 八种头痛有何难,风热芎芷寒川芎,肝阳天麻湿xx胜,肾虚补气虚八珍,痰浊头痛半白天,瘀血通窍活血汤。唯有xx不需记,一曰虚中二曰肝,虚用xx上扰镇,xx闭凉开xx合, 脱用参附半还五,镇肝熄风莫糊涂,语言不利却分三,风痰阻络解语xx,肾虚精亏地黄饮,口歪眼邪牵正散。痹症不惟风寒湿,防风乌头薏苡仁,风湿热痹xxxx,痰瘀桃仁亏独寄。 不寐肝郁用xx,xx阿胶加xx, 心脾两虚用归脾,痰热温胆气虚安。四种鼻衄要记熟,xx玉女此中求, 肝火上炎尤xx,气血亏虚归脾留。 齿衄虚用清肝饮,胃火炽盛清胃散,咳血燥伤用xx,肝犯肺泻合xx,

中医的论治

第八章论治 论治,就是讨论对疾病的处理方法。中医学强调辨证诊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再考虑论治。论治包括治则和治法及处方用药。 治则,就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根据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制订治疗疾病的相应原则。《内经》中主要论述了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很多包含着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辩证论治中,只有确立了治疗法则,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治法。只有首先掌握辨症,才能正确的进行论治。 【原文】圣人①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②,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词解】①圣人:此指高明的医生。②兵:指兵器。 【语译】高明的医生,不专重于治疗已病,而是着重预防未病;正如治理国家事务一样,不单重于处理已乱,而是着重在防范未乱。若是病已形成才去用药,已经出了乱子才去治理,好象口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发生了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已经晚了。 【原文】故邪风①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词解】①邪风:泛指六淫之邪气。 【语译】病邪侵袭人体,好象急风骤雨一样的突然而至,所以有

经验的医生,总是乘病邪尚在浅表皮毛时就及时进行治疗;技术较差一些的,到邪至肌肤方才治疗;又差者,到邪至筋脉才治疗;再差都到邪至六腑方才治疗;更差者,一直等到邪至五脏才治疗。邪至五脏才给予治疗的,其结果将是半死半生,治愈率显然很低了。 【按语】以上两条原文,强调了无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重要意义。前节以总结性的文字,通俗的比喻说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后节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实际上也是预防疾病传变和传染的重要方法,从今天看来是符合“预防为主”精神的。 【原文】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语译】治疗疾病必探求其根本。 【按语】本条经文接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之后,所以这里“本”是指阴阳。全文意思是说治病必须从阴阳变化的这一根本来探讨和研究病因、病机,才能正确诊断的,合理治疗。 【原文】谨守病机,各司其属①,有者求之,无者求之②,盛者责之,虚者责之③。必先五胜④,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词解】①各司其属:“司”有掌握的意思,“属”是属性,指病因、病位及寒热、虚实等。②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求”指寻求,是探讨研究的意思。“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是说不管是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都要仔细的加以探讨研究,以探求它的病机的属性。③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责”为责备,有探求的意思。“盛者责

老年人健康教育处方

三泉中心卫生院健康教育处方(一)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平和质情志调摄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旅游、种植花草等放松心情。 饮食调养 不要过饥过饱,也不要进食过冷过烫或不干净食物;粗细粮食宜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品;注意戒烟限酒。 季节饮食调养 ①春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等。 ②夏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食品,如金银花、菊花、鲜芦根、绿豆、冬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③长夏宜选用茯苓、藿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丝瓜等利湿健脾之品,不宜进食滋腻碍胃的食物。 ④秋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药食。同时,宜食用濡润滋阴之品以保护阴津,如沙参、麦冬、阿胶、甘草等。 ⑤冬宜选用温补之品,如生姜、肉桂、羊肉等温补之品。 起居调摄 起居宜规律,睡眠要充足,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 运动保健 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耐受程度,选择适合的运动健身项目。 穴位保健 涌泉穴、足三里穴: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气虚质情志调摄 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饮食调养 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 参考食疗方 ①山药粥:山药30g,粳米180g。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具有补中益气功效,适合气虚体质者食用。 ②黄芪童子鸡:童子鸡1只,生黄芪9g。洗净童子鸡,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具有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本方补气力量较强,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起居调摄 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运动保健 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加做1~3遍。避免剧烈运动。 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穴位保健 气海穴、关元穴:采用掌根揉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Array钟,每天操作1~2次。这两个穴位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 灸,增加温养益气的作用。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