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教学时我主要是结合例题的安排,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的,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教学如何分析求剩余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把被减数看作“1”。从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还是有一些模糊的,尤其是在综合练习的时候,有的问题有单位名称,有的问题没有单位名称,学生容易混淆。我在教学时,也对这两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化的,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都应该给与肯定。学生列出计算方法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然后进行比较,从而让他们发现最优化的算法,无形中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最好的方法。学生如果能够很快找出三个分数的公分母,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一般不必作具体的解释,更不应要求其他学生也掌握这样的方法。,由于教学找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时候,遇到过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给三个分数通分的练习,我讲解过方法,有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快而准确地给一次通分,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是“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教学,也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迁移。

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已有的条件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使问题的解决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巩固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在体会计算价值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

力。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水三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

2.有一个圆的周长是16πc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的一半是().

A.16π B.32π C.64π D.128π

3.至多用( )块小正方体塔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看

A.4 B.5C.6

4.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

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

5.下面各组中的线段,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2cm,6cm,6cm B.5cm,2cm,2cm C.3cm,3cm,6cm

6.某圆柱的底面积是s,高是h,将其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A.1

3

s h B.s h C.

2

3

s h

7.某村前年产苹果30万千克,去年增产20%,今年减产20%,今年产量为()万千克。

A.29 B.31

C.28.8 D.29.2

8.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3,若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余数()。

A.是300 B.是0.3 C.是30 D.不变

9.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的一角斜折过去,使顶点A落在A,,BC为折痕,如果BD为∠A,BE的平分线,那么∠CBD=()。

A.80°B.90°C.100°D.70°

10.在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十一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9.8,9.7,9.7,9.6,9.6,9.6,9.6,9.5,9.4,9.4,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9.6和9.6 B.9.6和9.55 C.9.8和9.1

二、填空题

11.食品安全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某部门分两次检测同一批次同一品牌的大米,第一次检测100袋,合格率为95%,合格的大米有(_____)袋;第二次检测25袋全部合格,两次检测的总合格率是

(____)%。

12.3:5=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小数) ==______折。

13.有16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有15个合格,另有1个次品,质量不足.用天平来称,至少称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14.5400dm3=________L=________mL

15.有黑白小球各三个,平均分装在、甲、乙、丙三只小盒里,并在盒子外面贴上“白、白”(甲),“黑、黑”(乙),“黑、白”(丙)的小纸片,但是没有一只小盒里装的小球的颜色与纸片上的相符合,现已知丙盒子里装一个白色小球,那么这三个盒子里装的两只小球颜色分别为_____.

16.两个数4000000004和5000000005的乘积的各位数字和是_____.

17.据百度查找显示,2018年全国小学生人数约为105657005人.读作:_____.由于用眼习惯不好,其中近视率将近30%约有31697101人,省略万位后面尾数是_____.

18.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70000=________万

350000吨=________万吨

19.如果给盒子里的白球涂色,涂出(______)个黑球,能使摸出白球、黑球的可能性相等。

20.班级的六一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黄气球,2个红气球,4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共用了62个气球,第62个气球是_____颜色,这种颜色的气球小明至少要买_____个才够用.

三、判断题

21.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_______)

22.正五边行能进行密铺.(____)

23.通过圆心的线段是半径。(____)

24.自然数a的倒数是。(______)

25.一根电线,剪掉它的,还剩下米,剩下的比剪去的长.(____)

四、作图题

26.填一填,画一画.

方格图中,表示点A 的数对是(,),B是(,).

在图中可以找到一些格点C,使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如果要使A为顶点,AB、AC为两腰,表示C点的数对可以是(,)、(,)、(,)等.

五、解答题

27.一件工程,要求师徒二人4小时合作完成,若徒弟单独做,需要6小时完成,那么,师傅在4小时之内需要完成这件工程的几分之几?

28.要用铁皮做一个底面直径是1dm、高是5dm的无盖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29.5月份起,为了节约用水,水司贴出通告: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立方米的(含20立方米),每立方米收费2.1元,超过部分则每立方米3.5元。由于贝贝家没有采取节水措施,5月份交了56元水费,求他家实际用水多少立方米?

30.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31.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km,乙每小时行13km,两人在距中点5km 处相遇。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斜边长是5厘米.以斜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如图),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33.有一种酒瓶,容积为286立方厘米.当瓶口向上时,瓶内酒的高度是18厘米,当瓶口向下时,余下部分的高度是4厘米,瓶内酒有多少毫升?

六、计算题

34.1

3

÷[(

5

6

1

2

)×

1

2

]

35.直接写出得数

142-69= 0.56÷8= 6.4+3= 1.2×5,4+9= 0.6×0.6= 7÷0.8= 4-4= 3--= ×5×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A A C C C B A

二、填空题

11.96

12.60;40;0.6;9;六

13.3

14.5400000

15.“黑、黑”(甲);“黑、白”(乙)“白、白”(丙). 16.8

17.一亿零五百六十五万七千零五 3170万

18.35

19.4

20.绿 27

三、判断题

21.×

22.错误

23.错误

24.×

25.×

四、作图题

26.、解:(1)A的数对是(4,2),B是(6,3);

(2)在图中找到一些格点C,如下图蓝点所示:

(3)(2,3)、(3,4)、(5,4).

五、解答题

27.1 3

28.3454平方厘米29.24立方米30.32970千克31.140km 32.114立方厘米33.234毫升

六、计算题

34.2

35.0.07 10 1 14.4 0.36 9 0.25 2.2 6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4x+8错写成4(x + 8),结果比原来( )

A.多4 B.少4 C.多24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3.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是1:5,如果再向其中加入含盐20%的盐水若干,那么含盐率将()

A.不变

B.下降了

C.升高了

D.无法确定

4.角的两条边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

5.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

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

6.一块正方形花圃和一块长方形花圃面积都是4公顷,比较它们的周长,结果是()

A.相等B.正方形的周长长C.正方形的周长短

7.一个自然数(零除外)除以,这个数就( )。

A.缩小到原来的B.扩大3倍C.减小3倍D.增加3倍

8.如果把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为原来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9.如图,绿色长方体、黄色长方体与红色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已知绿色长方体上底面积为16dm2,黄色长方体上底面积为1200cm2,则大正方体体积是()dm3

A.512 B.215 C.216 D.612

10.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圆柱形容器.(单位;厘米)

A. r=1

B. d=3

C.r=4

D.d=5

二、填空题

11.小王开出租车,一个星期的收入情况如下表.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收入(元)160 148 132 105 117 142 190

(1)小王平均每天收入________?

(2)照这样计算,1个月(按25天计算)可以收入________?

12.刘娟家本月用了m千瓦时的电和n立方米的水,已知每千瓦时电0.56元,每立方米水3.2元。本月刘娟家一共要付水、电费________元。

13.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10________

(2)________

14.小时=________分

2,07千米2=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15.阅读下面的信息,根据要求填空。日前,泉州市统计局发布《2018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核算,泉州市土地面积约11015(____________),全市常住人口约8700500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67.98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省第一。

(1)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单位名称。

(2)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_______),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人。

(3)生产总值保留整数约是(___________)亿元。

16.把5张扑克牌反着排成一排(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张,第2张……第5张),先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2张和第5张交换位置,最后将第4张移到左面第1张。翻开看,从左到右依次是10、9、8、7、6。这5张扑克牌从左到右原来放的顺序是(____)。

17.在直线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上面的□里填分数.

18.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1.98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9.在一个比例中内项和外项都是整数,第一个比的比值是3,两个外项的积是12,这个比例是________。20.如图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

(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喜欢《大风车》人数的_____%,如果全班有10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_____人,新闻联播有_____人.

三、判断题

21.新培育的玉米良种,发芽率达到120%。(____)

22.一个袋子里装有100 白球和1个红球,任意摸1个,一定能摸出白球.(____)

23.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往后每多摆1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按这样的规律摆10个正方形,一共需要31根小棒.(___)

24.王红和李明投篮,王红投10个中6个,李明投6个中3个,所以王红的成绩好。(_______)25.如果a:b=4:5,那么a=4,b=5。(_____)

四、作图题

26.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按要求画图形。

(1)把三角形ABC按2∶1的比放大。

(2)把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

(3)在A点南偏东45°方向画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

五、解答题

27.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如下:

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28.看图回答

小老虎的体重是24千克,大老虎的体重正好是小老虎体重的4倍,大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9.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市供电局位于淮海广场________面约20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供电局与淮海广场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

(2)电信大楼位于淮海广场正东约1000米处,请用“·”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3)健康路在淮海广场北约1200米处,并与淮海东路平行,在图上用线表示出来。

30.王叔叔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45米,如果苗圃的宽不变,长增加5米,那么面积就增加75平方米。苗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画一画,再解答)

31.小明步行去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走80米,15分钟到学校,实际上每分钟走100米,这样他可以提前几分钟到校?(用比例方法解)

32.丫丫一家寒假去丽水景宁自驾游,去时道路畅通,平均时速80千米,大约用了4.2小时到达目的地.返回时遇到了返程高峰,平均时速只有50千米,几小时才能到家?(用比例解)

33.有一个时钟,分针长8厘米,这根分针走一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六、计算题

34.准确算一算。

1,9999×222+3333×334

2,1+3+5+7+9+11

3,(9+)÷(+)

4, ×2017

5,[]+2=x

35.计算

①3.79+9.7-6.21 ②541

15

9915

÷+?③④

23

15%

54

?÷⑤

236÷23.6%-23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C B D A C

二、填空题

11.142元 3550元

12.56m+3.2n

13.

14.2070000 207000000

15.平方千米八百七十万零五百 870.05万 8468 16.6、9、10、8

17.-1,2

5

,0.6,

8

5

18.9

19.12:4=3:1(答案不唯一)20.60 25 22

三、判断题

21.?

22.错误

23.√

24.√

25.错误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由起点出发向东北方向走200米到1号点,再由1号点出发向西偏北30°方向行走150米到达2号点,最后由2号点向西偏南40°的方向行走250米到达终点.

28.24×4=96(千克)

29.(1)正南;1:100000

(2)1000米图上是1厘米,如图:

(3)1200米图上是1.2厘米,如图:

30.画图略 675平方米

31.3分钟

32.72小时

33.24厘米

六、计算题

34.3333000;36;13;2017;x=8;

35.28;

1

15

;35;2;764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集锦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集 锦 1、《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从幼儿熟悉的童话世界《丑小鸭》出发,以让幼儿帮助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的形式来复习连加连减,以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再以天鹅的动感画面学习新知识加减混合;最后还以帮助小动物找家,竞赛的形式巩固新知识.整个过程通过算一算,编一编,比一比,算一算环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弄清图意,列式计算,理解运算顺序,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自信心等方面获得发展.以下是我对这节活动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一开始,就以耳熟能详的故事《丑小鸭》引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上丑小鸭的画面,使得孩子们兴趣浓郁.在例题中,还是从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进行贯穿,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而且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

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幼儿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各方面的能力. 反思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本活动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反思四:教师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介绍加减混合这一概念时,班上的其升小朋友突然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叫减加混合"我一时慌了,不知如何回答才是正确.最后只好含含糊糊回答.从这一突发事件反映出我还没真正理解这一知识及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还很差,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2、《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以摘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还是苹果园中的小动物开始设题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课时,通过巧妙的引入情景,合理的设计,整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由数学网收集整理,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1.利用旧知,铺路搭桥 课伊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的复习及5+3-2 10-5+3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体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例2的教学。同时教师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生动有趣的电脑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美妙动听的故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电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课始

终穿插着电脑画面,如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森林运动会等。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以上就是数学网小 编分享,《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整理,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对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一)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说一说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单元里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小结:顺序和运算律。 师:你认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二)合作整理,展示交流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课件出示) (1)利群便利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3/5多1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梨?(2)我校上学期共有120人参加拔河比赛,学生、教师、家长分别占总人数的5/121/3、1/4 。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的家长比 老师少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小组内交流算法,讨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简便算 法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件出示) (1)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15,女生有多少人? (2)我班有女生26人,是男生人数的13/15,男生有多少人? (3)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15,女生有多少人? (4)我班有女生26人,比男生人数少2/15,男生有多少人? 出示以上4个小题, 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异同点, 找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 题的关键,全班交流。 (三)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谈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强调指出: 不仅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或性质对于分数四则混合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

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反思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三美小学覃全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很自然的进行了知识迁移。本节课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数加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我尝试采用希沃白板5进行教学。在教学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进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这样知识再次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设计教案时,我从旧知的复习导入,从温故而知新入手,以前学过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整数混合运算。通过复习,老师问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自己自学今天的内容, 我在设计导入新课时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入手,你们喜欢去书店吗?去书店做什么?小刚也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去书店,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小刚买的3本书的价格。让学生自己提出用两步解决的问题吗?然后让自己解决吗?学生自已提问,自己解答。老师收集学生的素材,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这种设计的课堂,学生的自主空间极大,积性性也很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在上传学生作品时没能传上。由于经验不足,应该改用投影展示,但我却把课件返回第一页想重新连接,试了几次不行了才投影展示。这都是由于我个人处理课堂突发问题水平不

《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咱们班上的数学问题 ――《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茶园完小郭飞 《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主要采用情景图的形式将学生引入问题。虽然课前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对于备课也进行了很多修改,可是经过于老师们的点评后,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 一、总体来说,这堂公开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上课伊始,先进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然后在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本堂课中的使用情况 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整堂课我

充分利用课件推进教学。 1、在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游戏等,都设计了相应的情景图。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如在两个例题的教学时,是一些天鹅的动态图,配上相应的叫声,学生看着就来了兴趣,也很快便弄懂了:飞来的,用加法;飞走的,用减法。 2、在学习了例题之后,我便出示了班上一些同学的合影,讲台上有几个同学,上去了几个,又下来了几个,问讲台上还剩下几位同学?同学们一看到照片,有自己,或同学的身影,立即认真思考起来:上去的,用加法;下来的,用减法。很快便解答了出来,再一次把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 3、课堂上我还关注了学习品格的形成。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安排了小组合作、全体交流、展示学生作品等。 三、今后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的思考 1、在前面的复习过程中,因为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很快便回答出了正确答案,而我的课件演示没有跟上学生的回答节奏,有些滞后。 2、在新授过程中,我急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翻开课本,而不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自己提出问题来进行教学。 3、教师的教的过程痕迹还是很明显,没有利用好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与课件设计的内容有点脱节。

二年级加减混合计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减混合计算教学反思 王志斌 课堂教学亮点: 1、加减混合的口算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本节课利用学生熟知的公共汽车上、下车生活情境图引出加减混合计算(不含小括号)。而这类加减混合式计算是在连加、连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我大胆的采用了知识迁移、类推的方法让孩子们尝试。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 2、本节课习题设计我采用同桌比赛,奖励小熊卡片的方式进行,激发孩子们的童心、童趣,使他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很高,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较好。 3、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情景图例,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做一做”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顺序。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还是掌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

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如教科书第29页第五题通过在连写竖式中填空的形式,解决用连写竖式进行计算的难点。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发现问题与不足: 今天的学习还是比较顺利的,孩子们对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得也比较理想。只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错误率还是较高,如我们班的崔俊辉、赵溢林、黄裕田等主要是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忘记进位或退位、只写了第一个算式忘记第二个算式等等,还有的同学如李雨辰、赵运通掌握的不够灵活,能够口算的仍进行竖式计算。看来今后要在抄题、检查及灵活性培养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020-08-27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本节课由于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作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相对比较简单点,接受能力也更强一些。整堂课我还是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学例题时,首先我出示挂图以情景导入,让学生说说场景图中有那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再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思考从这句话中能知道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这样连着解决两个实际问题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后,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列式时的想法,交流两道算式都要先算什么,然后进行计算,从而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算除法,之后通过“想想做做”上的题目进行巩固。“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对于运算顺序的总结方法可以同上一教时,尽量让学生来表达。练习中也尽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运算的顺序。不足点: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但却是最容易出错的.题,而我却过高估计了学生的做题能力,特别是在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显得不够熟练,还停留在分步解答的基础上,而我由于时间的伧促,对“想想做做”第六题解答实际问题的题目只是稍微讲了一下,许多同学都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加减混合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本课是从学生熟悉的乘坐公共汽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学时,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动作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的顺序相同,所以教学时让学生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计算出得数,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想简便写法的竖式。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所以在例题和“做一做”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顺序。 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还是掌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然后全班一起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在本节课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清。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今天,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很自然的会将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几道小数加减法口算,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回忆起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1)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吴永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心里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练习上,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将本课的对联、顺口溜、结语、拓展作业等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一幅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对联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明确运算顺序。 (这幅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出下联,联中也隐藏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2×60+3×7=141 下联:2×70+1=141)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古典文学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记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知识回眸,讨论交流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之一,《标准》中强调: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内容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突出了《标准》对本节内容的特别要求。本节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数学知识作必要的基本运算技能,虽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基本的运算技能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5.-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讲评(-9)+(+6)-(-11)-7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教师纠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一开始,就以耳熟能详的故事《丑小鸭》引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上丑小鸭的画面,使得孩子们兴趣浓郁。在例题中,还是从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进行贯穿,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而且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以前自己在中高年级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直奔主题,告诉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但发现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会出现忘记运算顺序的情况。学生也觉得加减混合运算枯燥无趣。因现在执教的是一年级,学生是第一次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符号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情境中探索新符号,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 感觉不足的有:(1)计算过程的教学可再简略些。对于一些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点如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由于学生普遍掌握较好,因此可挑选其中的几位学生回答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而不必一一作答,另外,计算过程的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作者:————————————————————————————————日期: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课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首先是说教材 1.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基础上,对分数乘除法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对所抽到课题熟悉可以详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需要结合一下实际的教学内容)(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 判断.概括,类比,归纳的分析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 的态度。,让学生真正体会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与收获。(要体现数学生活化)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更加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引导学生掌握认知目标。 3.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在教学时我主要是结合例题的安排,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的。至于具体的计算则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教学如何分析求剩余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把被减数看作1。从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还是有一些模糊的,尤其是在综合练习的时候,有的问题有单位名称有的没有,学生容易混淆。我在教学时,也对这两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化的,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都应该给与肯定。学生列出计算方法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然后进行比较,从而让他们发现最优化的算法,无形中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处最好的方法,这是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学生如果能够很快找出三个分数的公分母,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一般不必作具体的解释,更不应要求其他学生也掌握这样的方法。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学找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时候,遇到过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给三个分数通分的练习,教师讲解过方法,有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快而准确地给一次通分,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是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教学,也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迁移。 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以往的计算教学中,常常忽视计算的现实背景,为了教计算方法而教,削弱了计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不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已有的条件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使问题的解决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巩固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在体会计算价值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 / 11 /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讲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课前准备: 3527999 ÷9 91898062? (34+516)×16 15 1037÷43+1053×34 (31+41-6 1)×24 二、例题讲解 例1、%2332360125.198888÷?? ? ???÷-???? ?? + 练习:)8 72875.4(53246.5321329-?÷+÷ 例2、(598.1×3752+5981×6.26)÷11713+190×30 17 例3、7 661716551615441514331413221 31?+?+?+?+?

例4、25 114373611125373185444.4?+÷+÷ 练习: 1、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8+35-2729)×27 (32+54)÷15 1 4325×4 5424÷5 74×+1332×73+13 32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3×100-139-91×131 1.1×49721+40.9÷519 2 -4.09×979 3、计算下面各题。 565555? 555656? 12 5 287201715 ++ 1332

54615121332÷??????-?+)( 87511434311+????? ?÷---)( 655161544151433141?+?+? 18 1916131÷++)( 52147214÷+? %311 323.087.0113÷?+?)( 35.60.375 5.4 3.75108?+?-? ?? ???????? ??-?÷13135115111110 ?? ? ??÷+-%5.12815368.15 97909.419259.40972141.1?-÷+? ?? ? ???+÷???? ??+-25.1522546.79428.0955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开学第一单元的内容,为了让自己的课堂不会显得很单调,我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做到尊重教材,同时将课文中的例题和各个练习都串成了一条线,认为这样的课堂会更完整,不会脱节。可事情却往往不如你所愿,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课的不顺利。在授课其间,我只注重讲,语言也不够精炼,使学生学得很困难,很难理解。 1、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如比一比活动:比一比看谁发现的信息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好、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活动。 2、练习在设计上,还可以更有层次,让练习更多的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3、教师的教的过程痕迹还是很明显。没有利用好丰富的课程资源。 4、练习题设计梯度性不明显。 教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只有不断努力,积极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好的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更快乐的获取知识。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某人只记得友人的电话号码是584607 ,还记得各数字不重复,要拨通友人的电话,这个人最多拨 ( )次 A .12 B .9 C .6 2.下面各比中,( )能与∶组成比例。 A.∶ B.5∶7 C.7∶5 D.0.7∶0.5 3.甲数比乙数多 13,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A .3:4 B .4:3 C .3:2 D .2:3 4.(2011?郑州模拟)一个高30厘米的圆锥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内,容器口到水面距离是( ) A.20厘米 B.15厘米 C.30厘米 D.90厘米 5.用一张长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空心圆柱(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围法体积和表面积都相等 B .两种围法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 C .第一种围法的体积一定比第二种围法大 D .两种围法的体积大小无法确定 6.下面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77× B .77÷ C .77÷ D .77× 7.小军乘长途汽车去奶奶家,14:30发车,经过7小时到达,这时小军看到的景象可能是( )。 A .旭日东升 B .烈日当空 C .夕阳西下 D .满天繁星 8.18-9=( ) A .9 B .13 C .14 D .8 9.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3个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10.某班有学生52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 .8:7 B .7:6 C .6:5 D .5:4 二、填空题 11.3:5=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小数) = =______折。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最新整理)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1.一种电脑原价5000元,国庆期间降价1/10,节后又涨价1/10出售。这种电脑现在售价多少元?(关于商品涨价、降价的问题,我们在解答时要注意单位“1”量的变化)。 反馈练习:元旦那天,苏宁电器促销一款DVD影碟机,原价900元,连续两次降价1/10,现在的价钱是多少元? 例2:甲、乙、丙三个建筑队共筑1200米长的一段路,甲对筑的路是其他两队的 1/2,乙对筑的路是其他两队的1/3,丙对筑了多少米?(本题的重点是把路的总米数看作单位“1”) 反馈练习:1.一本故事书240页,琳琳第一天看了它的1/6,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1/8,剩下的5天看完,这5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金鑫皮鞋厂第一车间有32人,如果从第一车间调8人到第二车间,那么第二车间比第一车间的人数多1/2,原来哪个车间的人数多?多多少人? 3.有三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一样多,第三堆的1/4是黑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精题演练 1.填空题。 (1)一根彩带长20米,用去3/5,用去()米;如果用去3/5米,还剩下()米。 (2)()米比150米少2/5,40千克增加1/8是()千克 (3)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7/9后,这辆汽车距离甲地()千米。 (4)一件连衣裙原价240元,先涨价1/8,后来进行促销活动,又涨价1/10,这件连衣裙现价是()元。 2.选择题。 (1)8/9-8/9×1/4÷2/3的结果为()。 A 0 B 1/3 C 5/9 2.有两根钢管,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3,求第二根钢管长多少米?正确的列式是() A 3/5+1/3 B 3/5×(1+1/3) C 3/5×(1-1/3)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增加它的1/2后,它现在的体积是原来的() A 1/2 B 9/4 C 27/8 三、解决问题。 1.一台电视机的原价是2000元,现降价1/8,这台电视机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2.一堆煤重9/10吨,第一天烧去它的2/9,第二天再烧去多少吨则剩下的正好是这堆煤的1/3? 3.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2100米,未修的比已修的多2/7,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反思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P48页例2。 教材分析: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根据本课时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美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理解含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游乐园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列出的不同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和突出运算顺序,这样层层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3、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并综合算式,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顺序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15+10-8= 6÷3×2=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渗透法制内容和爱护环境教育。 3、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4、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7+(4×3) 4×3+7 4×3=12 =7+12 =12+7 12+7=19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里塘小学陈武明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主要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虽然课前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对于备课也进行了很多修改,可是经过于老师点评后,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首先上课伊始,进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其次在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用电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游戏等。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1.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可以算是一堂计算课的教学,相对来说算理与算法比较简单,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为了减少课堂的枯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设计一定的操作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圈等方法,自己探索出整个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而我的教学设计中却忽视了这点,缺少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显得有点死板。2.注意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本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情境,我都用了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虽然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意思,可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向,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同时,单一的问题呈现形式,也使得课堂稍显乏味,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惫,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尽量避免问题呈现的单一性,并且要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3.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通过这堂课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不足之处,课堂语言有点多、有点碎,同时评价性的语言较少,不能及时恰当的给予学生评价,要知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积极的课堂评价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加强语言训练,加强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并且多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通过聆听于老师的点评,我不仅仅对这一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今后我要找准方向,多研究课堂设计、加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争取让课堂变得高效有趣,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