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例研修报告

体育课例研修报告
体育课例研修报告

体育课例研修报告

金凤区第六小学王雪华

一、研修背景

在短暂的三个月的国培中,我就《障碍跑》这个教材上过两次课。一次是在跟岗实践学校——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的汇报课,一次是在跟岗结束后回宁夏大学的展示课。这两次课由于上课地点、施教对象、课型的不同及作课指导思想的不同,在课程的实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研修过程

1、教学目标不同:

在影子实践学校,我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及运动能力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在宁大,我的施教对象是来着各市县的体育骨干教师,他们的运动水平都处在一个极高或者相对其他成年人而言较高的水平。

在影子实践学校作汇报课,是就这段时间的跟岗学习作一个汇报,是常态课,听课的教师是两名工作四五年的年轻教师、特岗教师。

而在宁大作展示课,要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融合在课的设计当中,听课的既有体育学院的教授,还有来自教学一线的各位骨干教师。

由于以上不同,最终落实在课的设计理念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面对年轻(特岗)教师,我想体现一种“注重身体练习、注重学生运动参与兴趣的培养”的理念;而面对几十位国培的骨干教师,我想体现的是“研读课标,教学设计精细化”的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基本部分,也就有了很大区别。

2、教学策略:由于教学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就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在“体育课程标准”

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我《障碍跑》前后两次作课的不同,体现教学要因材施教。

3、教学程序的变化

通过对比,发现第一次作课很粗糙,没有经过精细推敲,是一个框架式的设计。而第二次的作课就比较讲究,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紧扣课标的理念: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图表说明:

研修结果:面对不同的学情,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做到以学治教,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和知识鲜活的源泉。

体育课例研修报告

金凤区第六小学

王雪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