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已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第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

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

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和全面

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意义的判断。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

用。

第二,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第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指引,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与价值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与价值 考研政治中马原是重头戏,其中考点众多,而且考察频率相当高。2017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基础复习中应该注意把这部分考点吃透,把基础夯实。今天带领大家一起复习一遍其中的一个高频考点: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题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决定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绝对真理包含三层含义: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2、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3、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有限性。相对真理包含两层含义: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所反映客观对象的准确程度也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优势辩证转化的。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时间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4、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梳理了一遍知识点,相信你一定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点理解更深了。所以不要忘记把从书上学到的真题放到做题的实践中去检验哦!可锐考研村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真理、用于实践,勇夺高分! 第1页共1 页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已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第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意义的判断。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第二,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第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指引,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班级:11环工一姓名:陈东华学号:201130230102 现实生活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什么是价值,价值是揭示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需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在实践中,真理即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能够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即遵循真理的尺度,又符合价值的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可以看到,在大跃进期间,人们的行动只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即只遵循价值的原则,没有遵循真理的原则,最终导致了失败。又比如在19世纪初期的西欧大地上所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的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这也是因为他们只遵循价值原则而没有遵循真理的原则。 那么联系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今成功主义盛行,每一个人都想要成功,这是遵循价值原则的体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遵循真理原则来行事,他们整天幻想着可以一步登天,见到有某些人因为从事了某一方面的工作而快速成功了,就盲目的跟从其他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才能是否能够把事情做好,最终导致惨痛失败的经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只有真理原则于价值原则相统一才能成功的道理。 在一个国家的墓园里,有许多国家首脑的墓志铭。某个角落里的一段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不能,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的年龄再大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我就想我要改变我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我自己。这时候我就想,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性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性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是一种有着思想和感情的高级生物,其存于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也不应该只是因为追求简简单单的物质生活而存在,人活着,要因为存在而活着。人在生活中追求真理,也在追求价值。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的正确认识。人类的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人类不只是要存在,而且要发展。人类必须要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这个过程中,就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我们说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特性。真理具有客观性,而且,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响;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承认真理是客观的,就真理的发展过程来说,可以这样说,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说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现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能成为真理。而真理的相对性是相对真理的绝对性而言的,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任何真理都会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此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正如列宁所说:“人不能完全的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他的‘直接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时间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真理的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意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观的问题。可以这样子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相对统一。我们都知道,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萌发了对人性的探索,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束缚中的人性慢慢得到解放,人们开始撇开宗教的外衣一步步探索人的价值,并开辟了以人作为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的价值意义所在主要是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定义来看,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哲学定义在于价值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有用和有害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每个具体事物都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本质和性能。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客体、事情和事情、运动和运动、物体和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是价值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而价值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以及多维性 1、价值的客观性: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是客观的:其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其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2、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3、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人作为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体,人的需要、人的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方式都表现出社会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4、价值的多维性:因为任何一个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其结构和规定性都是复杂、立体而多面的,所以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样的丰富性或全面性。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有:1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3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也在社会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它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它服从于实践满足于人们的客观需求,它引导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人的意识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才能为社会从而为个体的发展带来幸福和 快乐.所以,人是需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将会推动我们的长远发展,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我们从小树立了怎样的价值观,将来就很可能成为哪种价值观所对应的人,做相应的事情。所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一生中的重要课程。

简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辨证统一

简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辨证统一 一、引言 近年来,一幕幕的“造假门”频繁浮出水面,披露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中。学历造假、食品造假、团购网抽奖造假等一系列的造假活动,让人们不禁质疑,在现如今的和谐社会中,有多少诚信可言?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就是部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追求暴利,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制假贩假。而学历造假则是通过捷径来帮助自己成功。虽说学历造假、团购网抽奖活动的造假导致自身失去的仅仅是信誉。然而食品造假,失去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声誉,还有可能对老百姓的健康造成危害,更有甚者将人致死。 就拿食品安全来说,无可厚非,科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若是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旦与“损人利己”的价值选择相结合,就使得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生存危机。因此企业应该也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最高目标来谋求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二、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 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两大原则。 一方面说来,真理具有客观性,其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进而取得成功。我们按照现实世界的规律来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真理原则。另一方面,价值强调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即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便会不断的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这就是价值原则。 三、价值观的引导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只有一个,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一、价值评价是人的活动的重要内容 1、哲学上讲的价值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价值的大小,说到底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是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因此,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价值的个体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价值往往是通过评价被揭示和把握的。评价是人对事物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把握,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其大小所作的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2、如何科学地确立和正确地运用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成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课题。 第一,合理把握评价的个体标准和社会标准。我们既不能只承认社会需要的尺度而否认个人需要的尺度,更不能只承认个人需要的尺度,而否认社会需要的尺度。 第二,正确处理评价的历史标准和道德标准。在主体的不同需要、不同评价标准中,历史需要和道德需要、历史标准和道德标准特别值得分析。 第三,科学对待评价的动机论和效果论。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主张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把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评价人的行为。在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侧重于效果,强调以效果为根本。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回答诸如“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珍视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为人们的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

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基本观点

真理与价值相互区别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和执行真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真理原则,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客体内容和检验尺度所决定的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本规则、准则。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和尺度,这是由人以外的客观事物所设定的尺度,即物的尺度。人对这一客观尺度的遵从,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但同时却带有自己明显的自觉性和积极能动的特点。 首先,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所谓人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运用物的客观尺度,不但是指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把握各种事物的内在结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即不仅以每一种特殊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特殊尺度,而且同时指人能够通过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识,把握作为系统整体的物质世界,从而以整个客观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一般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真正懂得物的客观尺度。 其次,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人要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全面地把握各种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客观尺度,仅凭动物那样的遗传本能显然是不行的。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引发出了越来越清晰的思维,并能通过自己的意识自觉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由此才能遵循由统一的物质世界所规定的一般尺度,从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把握和运用方式,决定了人认识真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为了自觉地、全面地把握物的客观尺度,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念去追求客观真理。但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不能归结为“理性的热情”,而是出于改造自然界实现人类美好愿望的需要,就是说,人类的活动还必须遵循价值原则。 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包含着主体需要、追求价值、注重效益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改造世界使之适合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或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人和社会本身)。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尺度,是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这种尺度对人来说是内在地起作用的属于人自身的尺度。这种尺度,使自然界成为对人来说应当如此的世界。这种由人的本性和需要决定的尺度是人所特有的内在尺度。 人的内在尺度即不是由狭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需要所设定的,也不是由人的主观精神所任意设定的,而是由人的历史地形成和历史地变化的具体的社会本质所决定的。人的任何需要都要同人的社会本性相联系,相适应。因此,由人的社会性本性和需要所决定的内在尺度,也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体现在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真理与价值各自有着不同的规定性。真理所体现的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的实在状态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所体现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或效用关系,二者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所必须遵从的两大基本尺度,即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因此,无论是就其本质内容来说,还是就其在人类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基础和根据来看,真理和价值都是有根本区别的。 真理与价值作为两种不同尺度的体现,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在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又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 二、真理与价值相互联系 (一)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 一方面,真理中包含价值的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真理作为主观同客观的符合,是指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成果;而价值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人的需要的意义,是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的成果。真理和价值所表示的实际上是客体在实践中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真理是主客体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价值是主客体在实践中形成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真理和价值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认识这一点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真理尺度:指制约人们实践的外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所谓遵循真理尺度,就是指实践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用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即真理来指导实践,否则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 价值尺度:指制约实践主体即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规律和规定性,具体表现为人的需要和要求。所谓遵循价值尺度,就是指实践要按人的需要和要求办事,要用真正反映了人的需要和要求的价值目标指导实践,否则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于是,我们看到,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例如,我们建筑一幢居民大楼,一方面,要遵循真理尺度,要根据建筑学的力学、材料学、施工方法等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做,否则大楼就无法建成,即使建成也会因达不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而带来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还要遵循价值尺度,要根据人们居住对房间布局、采光、保温、通风、给排水、出入通行等要求去做,否则大楼再结实人们也不会满意。 再如,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也同样要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邓小平提出的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实就是改革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其中“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综合国力提高”是真理尺度,它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水平,因此改革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其中“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是价值尺度,它揭示的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要求,是否能满足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需要,因此改革要符合人民的价值要求。不符合上述哪一方面要求的改革实践,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总之,成功的实践必然应该是两个尺度的统一。由于真理尺度的内容就是真理所揭示的内容,而价值尺度的内容也就是价值所表现的主体的要求,因此,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一

近年来,中国频发食品安全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利润的驱动下,不法生产者为了追求暴利,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制假贩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食品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食品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旦与“损人利己”的价值选择相结合,就使得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危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每天都要吃,原本是给人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食品却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毒品。科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应该也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最高目标,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两大原则。一方面,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真理原则;另一方面,人们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价值原则。真理的本性在于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价值的特点却是主体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以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为行动的目的。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异的,例如: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对立、统一性原则与多样性原则的对立、条件性原则与目的性原则的对立等,这些差异使得人们在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矛盾,真理原则从客体出发,价值原则从主体出发,客体自身的存在对主体而言,既有可能是正价值,也有可能是负价值。

因此,遵循真理意味着不以主体为转移,创造价值却意味着对客体的某种否定。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科学技术的道德中立与人们的道德要求的矛盾。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R.S.科恩说过:人们通过科学活动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科学发现并不总是能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和道德准则保持一致,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有时会带来负价值,危害人的生存和发展。以中国的食品安全事故为例,一方面是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添加剂的滥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现实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爱因斯坦曾感叹:“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历史上由于人们不能正确对待真理与价值两大原则的辩证矛盾,因此出现了两种极端思潮: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认为价值的产生完全根据主体的主观愿望,不具备科学所特有的确定性和严格性,因而不是客观的,以此否定对价值问题作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反科学主义则夸大了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负面作用,认为现实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源于科学,因此人类应抛弃科学。这两种思潮一方面反映了真理与价值、科学与道德的对立,另一方面却又把二者之间的对立简单化、绝对化,都具有片面性。真理与价值的矛盾是人类生活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只有正确的对待和解决这一矛盾,才能推动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与价值的论文

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两个间题。对于真理,过去一直在讲,且讲得不少,但对它的理解却过于狭窄利简单。至于价值及其与真理的关系,则因受“左”的思想影响而长期受到冷落。现在,这个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并迅速成为理论“热点”,这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并反映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认识论范畴。真理,即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认识的一种性质。即主体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符合或一致的性质。凡能称为真理的认识都必须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符合意味着认识与对象有信息意义范围的对应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真实性。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性就是真理的本质特征,也是衡量或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标准。 所谓价值,属于一种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应,效益的关系。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它概括了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各种价值关系,表示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功能关系,显然,它不同于经济学中所说的那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价值。其构成包括主体的需要,欲求和客体的属性,功能及主体和客体统一的现实际基础。它标志着人类在真理性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以及合乎规律的运动变化结果向主体接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真理与价值虽然各有不同的规定与特性,但其二者之间却是相互统一的。这种辩证的统一性是有其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源的。 l、真理与价值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外在的物种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思想。这里所讲的这里所讲的“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指的是任何对象、客体的规定性和规律;“内在尺度”则是指人、主体的规定性和规律。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而人却有两个尺度,即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客体尺度在实践运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或科学原则,它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主体尺度在实践运用中表现为价值原则或利益、效用原则,它要求人不仅要遵循物的客观尺度,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要求、需要和本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于人的需要。人高于其他动物,能够意识到这两个尺度,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结合起来。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真理和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内在环节,是人的实践和认识所必须遵循的两个最高原则。探寻和遵循真理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正是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根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本性,是实践的必然要求。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是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题,而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本质特点。,真理和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紧密相连的两个内在环节。缺少某一个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全面。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探求客观事物的规律并自觉地遵循这一规律去有效地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具体来说,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必须承认客体、了解客体、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即追求真理。另一方面,主体又要改变客体、重建客体,使客体为主体的目的和需要服务,即创造价值。人类不断地实践,使客体与主体彼此接近,相互适应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方面的交流,实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与规律在人的观念中越来越明确,并把它贯彻到行为规则中去。于是,就形成了人类活动的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基本原则,即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所以说,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真理原则。 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例如一尊雕塑,商人看重的是雕塑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雕塑家则看重雕像的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历史学家则看重雕塑的历史人文价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渴望拥有某些价值或承载着价值的物品,即需求。而不同的人就会用不同的方法和取向来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的需求,当人们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对立统一的。凡真理都有价值,凡对人类发展有价值的,也不应违背真理。当二者发生对立时,我们要自觉主动地调节,使价值服从真理,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局。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的世界观。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离开了实践人们就不可能得到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同样,离开了实践也谈不上创造任何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事件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类遵循真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成果。这成果就是所谓的价值,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相互转化的条件。有了实践这一标准,真理与价值就可以做到统一,并在人类活动中获得共同检验。 从个人来看,作为一个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为了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我们把自己封闭在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在那种刻苦中我们是收获刻板的知识,却给剥削了那些美好的时光并失去培养真正能适应社会的实力。也许你考了高分,获得了很多证书,得到很多奖项,但是最后却只是顶着光环的拥有脆弱翅膀的雏鸟,没有坚实的羽翼来撑起社会的风雨飘摇。这就是我们疏忽了真理的固有属性,所以我们就需要实践这一个标准来检验。从价值原则角度说,我们的所谓的个人进步并没有创造太多的价值,而是自以为是的把能凸显自己能力的凭证靠着执着追求到手。所以我们应当把自己的时间有机的分配在不同的区域,做到真理认识和实践参与同步前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从社会角度来看,近几年中国经常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其重要原因在于食品生产者在贪婪的驱使下用违背真理原则的手段追求暴利,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自己的犯罪做凶器。在食品生产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旦走向错误的价值选择,就使得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危机,我们每天都要吃,原本是给人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食品却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毒品。科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应该也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最高目标,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 辩证统一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已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第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现实生活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两大原则。一方面,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真理原则;另一方面,人们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价值原则。真理的本性在于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价值的特点却是主体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以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为行动的目的。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常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践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是必然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

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现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在近年来,中国频发食品安全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利润的驱动下,不法生产者为了追求暴利,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制假贩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食品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食品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旦与“损人利己”的价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平静的湖面只有呆板的倒映,奔腾的激流才有美丽的浪花!幸福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生命的意义在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要掌握,常以简答题出现。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是指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相符合。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真理对谬误的斗争,以达到人们对真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2、真理的属性 要掌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关系,常以简答题出现。 作为正确认识的真理具有多种属性,最重要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于认识范围。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课程论文 题目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班级风景园林111 学号201102016121 姓名李宗略 指导教师罗云 完成时间:2011 年12 月

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摘要: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它们贯穿在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时间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真理价值对立统一 真理与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两个间题。对于真理,过去一直在讲,且讲得不少,但对它的理解却过于狭窄利简单。至于价值及其与真理的关系,则因受“左”的思想影响而长期受到冷落。现在,这个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并迅速成为理论“热点”,这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所谓真理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取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真理与价值虽然各有不同的规定与特性,但其二者之间却是相互统一的。这种辩证的统一性是有其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源的。真理与价值都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存在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脱离了真理的价值原则是失去轨道的原则,脱离了价值的真理原则是没有意义的原则,这成为二者统一的基础和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