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有关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有关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有关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国家从2007年看是批准村镇银行的建立,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村镇银行发展极为迅速,极大地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结合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的国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对策

一、村镇银行发展概述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腾飞,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的小微企业、个体农业产业逐渐增多,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住宅、社会保障等制度逐渐完善,农民的投资意识以及理财意识有了较大提升。这是村镇银行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村镇银行与传统银行竞争的平台。

笔者以湖北省孝感市为对象进行分析。首先对8000名农民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投资意识比前一年增强了约20%,而当地农村的经济增长率为18%,可以判断,投资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经济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农民的投资愿望还会继续增强。其次,该

地区的小微企业在2011年时共有1100多家,2012年增长到1500家左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农村地区的资金压力较大,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二、村镇银行发展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网点单一化

村镇银行没有形成网络体系,单一化的经营模式从根本上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发展。银行没有分支机构、不能够进行网络结算、没有银行间的转账等业务,使村镇银行只能定位于服务于农村人口,而很难将其业务扩大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此外,这种经营模式由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加之其营业网点通常设立在较为发达的乡镇,使基层的农户存款或贷款极为不便,不利于客户的培养。

(二)支付转账不完善

的村镇银行可以办理的业务主要有存款、贷款和结算。存款是基本业务,也是银行周转资金的来源,贷款是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但是村镇银行在硬件上不能够与其他银行进行联网,使其转账的成本很高。又因为其不能够进行网上交易以及不能够进行跨行转账,使得其在现代金融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三)社会认可程度低

相对于村镇银行,农民更愿意将钱存在熟悉的农业银行等其他传统商业银行,原因是对于村镇银行的信任度不高,

认可度较低。还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业的发展了解不够,使大多数农民不愿意与村镇银行进行业务往来,而村镇银行的选址往往与大银行临近,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行业竞争力不强

目前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以存贷款的利差作为主要来源的,但是这种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够使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在2010年,一些村镇银行尝试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个人或家庭生产贷款、农户担保贷款等扩大化经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差距还是巨大的。

三、村镇银行发展管理路径

根据村镇银行发展的特点以及农村社会的新变化,并结合当前美国村镇银行的成功操作模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村镇银行的建设。

(一)普及ATM机

大部分村镇银行还停留在以存折作为存取款依据的时代,而这严重的与现代市场相背离,应该加大对ATM机的投入以及使用力度,现在一些农村的年轻人愿意使用也喜欢使用ATM机,觉得银行卡要比存折更加方便。从银行的角度讲,使用ATM机,可以使银行降低人力以及结算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村镇银行拥有ATM机,是对银行本身的一种提升,更容易使客户或是潜在客户对银行的经营规模产生

信任。而在ATM机网点的设计方面,可以根据用户的密度来进行规划。

(二)注重培养客户

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银行,要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以服务三农。真正做到为了使农村富裕、为了使农业发展、为了使农民幸福的宗旨和目标。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实际特点,推出简单且目的明确的理财产品,如中长期基金、保本型保险等,是符合农民心态的,切忌不要进行虚假宣传,要注重对客户忠诚度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在农村特殊的社会性质中发展自身的金融业。同时,村镇银行要积极创新,工作人员要主动的走访和调查,实地了解农民对于金融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吸引更多客户。

(三)引入股权机制

村镇银行的原有股权设置是模仿其他商业银行的股权设置模式,没有自身特点,应该在原有的股权设置基础上,加入适合村镇银行的元素以及适应当地经济环境的元素,要鼓励和引导农村的小微企业加入到村镇银行中,成为其股东。这样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客户流的问题,也可以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使村镇银行真正的实现与农村实际进行对接。

(四)借鉴国外经验

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村镇银行经营要数美国。美国是不仅

是经济大国,还是农业大国,其村镇银行的发展依托了美国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其村镇银行是每个州政府自行筹建的,主要为当地农民提供贷款、结算和存款业务,这一点与类似。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政府以及州政府出台的每一项针对社区银行或村镇银行的法规,都会从其实际出发,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规定,并且有着十分严格的审批程序,这些规定出台的目的在于鼓励和支持银行发展;

其次,准确的市场服务定位。村镇银行本身的经营规模较小,所以其对应的客户群体应该为小微企业和普通市民或农民,银行的政策导向会倾向于这样的客户群,集中银行优势服务指定客户;

最后,切实的金融理财产品。在推出理财产品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通常会为小微企业

以及普通市民设定存取灵活的产品,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做理财产品,这样能够保证其有稳定的客户,保证了其有稳定的存储资金,以抗拒金融风险。

四、村镇银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探讨

分类指导,差异化监管,防范村镇银行经营风险。一是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按等级高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通过有效的外部监管,督促村镇银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规范业务操作行为,防止金融案件的发生,确保农

民存放资金的安全。二是实施差别监管。根据村镇银行的特点和风险,探索建立村镇银行支农贷款考评体系,建立涵盖内部控制、资产质量、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风险集中、关联交易等方面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将村镇银行纳入非现场监管系统,对其实施动态差别监管。三是强化流动性监管。督促村镇银行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避免贷款投向过度集中,防范流动性风险。四是引导和帮助村镇银行,建立完善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和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农户信贷档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小结

村镇银行的发展是应对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产物。为拓展新局面,村镇银行应突破原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标新立异,在合理风险控制内,大胆进行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及服务创新。尽管村镇银行发展涉及的面比较广、服务的群体也比较复杂,但相比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城市金融而言,村镇银行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郑玉志,村镇银行发展困局[J],金融博览(财富),2013年06期

[2]叶文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以铜陵铜源村镇银行为例[J],金融会计,2012年08期

[3]杨树荣,周家凯,对农银村镇银行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陈茜璐,贵州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村金融,2013年06期

作者:屠克菲;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分行,简称浦发银行绍兴分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