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最后的常春藤叶》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转弯抹.()角矮墩.墩()昵.称()数.落()咆.哮()

答案:mò dūn nì shǔ páo

2.依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niè)______手(niè)______脚一(chóu)______莫展(chān)______假

答案:蹑蹑筹掺

3.填空。

欧·亨利,____________(国)作家。著名的短篇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小说以____________构成了所谓的“欧·亨利手法”。他与俄国的____________、法国的____________,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答案:美国《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巧妙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契诃夫莫泊桑

4.小说的三要素包括:、和,期中故事情节包括、、和,环境包括:和。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课文探究导引:

1、小说中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提示:

十一月琼珊病倒——开端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发展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发展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琼珊病好转贝尔曼送医院——高潮

第四天下午琼珊病好贝尔曼去世——结局

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2、贝尔曼是怎样一个人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的

提示: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年老瘦小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形象二:(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2

形象逆转: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初见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执着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

3、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读最后一段)

提示:第一,这片叶子拯救了琼珊,使她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念,并支撑她活了下去;

第二,它是绝笔之作,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第三,整片叶子凝结了贝尔曼的真情和善良,闪烁着贝尔曼人性之美的光辉。

第四,这片叶子画得极其逼真,连同为画家的琼山也没有察觉出来。

4、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何一片常春藤叶子能拯救琼珊的生命提示: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信念)

5、《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用生命绘制的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爱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琼珊曾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启示读者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6、小说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特点: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风格古香古色、艺术气息浓厚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风雨交加

作用:为人物提供活动的舞台

烘托琼珊悲凉的心境

反衬贝尔曼高尚的心灵

衬托社会底层小人物真挚的友爱

7、“欧?亨利式的结尾”有何特点?

提示:短篇小说大师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8.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个情节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情节的请作具体分析。

提示: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贝尔曼老人在风雨交加的夜里登高画最后一片叶子。这动人的情节,作品中并没有正面描写,但读者可以从最后一片叶子的描绘及苏艾的叙述中想象得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着风雨,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和黄色和绿色颜料,在施展他从未施展过的艺术才能。这样写,使读者留下足够想象的情节空白。

3

5.“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这句话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的什么样的语言风格?

提示:欧·亨利的小说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的庄严的思想感情,在活泼的语言中给人启迪。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课时编号:003 课题:《最后的常春藤叶》第一课时

主备人:武传胜备课时间:2010年11月15号使用时间:

4

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三、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整体感知

1读小说要从三要素切入解读:人物故事情节

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2复述故事情节

3 小说中情节是如何发展的(速度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

十一月琼珊病倒——开端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VS

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发展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VS贝尔曼生病——发展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琼珊病好转VS贝尔曼送医院——高潮

第四天下午琼珊病好VS贝尔曼去世——结局

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二)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思考、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人物琼珊和苏艾各自特征怎样

琼珊: →脆弱,悲观,→重新获得信心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苏艾穷困,依然细心地照料朋友,善意地撒谎、拉窗帘、一直陪伴她、宽慰她友善

2、贝尔曼是怎样一个人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的

5

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