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合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合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合集

第一模块(主题)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以下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0.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11.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12.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二、教学目标

1.对于中国新诗的鉴赏,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

达技巧;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学习中国新诗,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2.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含义和用法;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3.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善于透过作者对人和事的描写,深入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特征;要善于透过描写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对笔下人物品行的评价;学习写人记事的基本方法,譬如精选片断写人物、抒发真情显个性、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章法等,并能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4.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要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引导学生把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因此学习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作为评价的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所教内容,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同步检测、单元检测、模块考试等方式来评价,以提高评价效率,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教学资源

音像资源:录音带,视频、音频材料。

书本资料:

⑴课本:必修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语文教案,必修1语文名师导学同步测控。

⑵参考书目:教辅资料

1 沁园春?长沙

【学习目标】

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情感。

2、朗读、鉴赏课文。

3、积累掌握文中字词。

【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中的1、2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著名诗人克家曾说过:"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二)背景资料

片段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片段二: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预习检查】

(一)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写出括号内相应汉字。

橘.()子zhōu()头层林尽rán ()

百舸()争流鱼xiáng()浅底万类霜天jìng()自由

怅()liáo kuò()问cāngmáng()大地

Zhēng róng()岁月稠挥斥方qiú()

万户hóu() màn()江碧透浪è()飞舟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漫江:舸:

寥廓:遒:

苍茫:主:

峥嵘:激扬

..文字:

稠:风华正茂:

遏:挥斥:

击水:指点

..江山

粪土

..当年万户侯

...:

三、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

(一)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

意象:

(二)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

(三)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四)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吗?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古人有何不同。

(五)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

(六)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四、品读下阙,探究以下问题。

(一)导读:阙的上下片写法上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下片首句称过片,起过渡作用。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忆”的是,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毛泽东

的精神。

(二)探究: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达标训练】

(一)填空选择题

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成形于,盛行于;是一种配乐歌

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这首词的“沁园春”就是;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三种;

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派和派两种。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

B、峥嵘

..(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

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

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

..(pì yáo)

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百舸寥郭

B、沉浮携带仓茫

C、挥斥酋劲峥嵘

D、遏阻惆怅激扬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粪土

..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 B、怅.寥廓(失意)

C、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D、浪遏.飞舟(阻止)

5、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的美景表现出来。选出本诗锤炼得精彩的字。()

A、独寒击翔

B、染透争击

C、层漫遍底

D、碧尽遍

6、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

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

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

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8、“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二)课内阅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________,地点是 ________。

2、加粗的“看”涉及的范围从第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

为________________。

3、加粗的“看”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_______到__ ____,自________

而____ ,再从_______到________。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上段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是。依长短来看,属于;从

分段来看,是。

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

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四)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8分)

阮郎归?初夏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1分)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

三、(一)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

(二)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写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地畅游。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三)生机勃勃、色彩绚丽

(四)“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秋思》。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五)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六)“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四、(一)1、承上启下2、“忆”的是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写出激励昂扬的文章,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为粪土。由哪个字统领恰,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三、达标训练(一)填空选择题

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五代,成形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词牌,这首词的“沁园春”就是词牌名;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长短句;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2、C

3、D

4、B

5、B

6、C

7、C

8、D

(二)课内阅读。

1、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深秋,地点是湘江中橘子洲头。

2、从第一句到第七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总领。

3、从远到近,自上而下,再从分到总。

4、林、江、舸、鹰、鱼。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三)、1、本词的词牌是采桑子,词题是重阳。依长短来看,属于小令;从分段来看,是单调。2、B

(四)、1、长短句(诗余) 2、 D

3、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微雨过、

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

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这生机,这

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

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2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

2.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4.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

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

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背景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

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学法指导

1.分析新诗也要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去把握,不能单凭直观感觉。

2.鉴赏诗歌还要注意不同技巧产生的不同效果,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行体会。

一、基础知识自学:

1.下列加点字注音

支撑.()彷徨.()寂寥.()

惆.怅()颓圮

..()

..()彳亍

2.词语辨析

彷徨

彳亍

二、理清文章结构,按诗歌层次填写下列空白总结段落大意

雨巷傍徨一段写:雨巷阴沉悠长

二段写:美丽哀怨傍徨

想象丁香姑娘三段写:

四段写:理想—象征—现实

五段写:

六段写:

彷徨寻求希望七段写:期盼丁香姑娘

三、仿照例子看词语写出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

“彷徨”

“悠长”

“希望”

“结着愁怨”

四、理解下列词语的象征意

1、“像梦飘过”、“身旁飘过”

象征美好事物转瞬即逝

2、“到了颓圮的篱墙”

3、“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4、“消了”“散了”“消散了”

五、问题导航(可讨论解决)C级

1.“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指什么?

2.你能感受到《雨巷》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吗?

3.为什么“丁香一样的姑娘”要在雨中哀怨,彷徨?

六、课外拓展

品析自读课本中《错误》一诗,请说说“你”是位什么样的人。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七、自我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俯卧撑(

..)彷徨(

..

)寥寥无几(

.....

)惆怅(

...

)风流倜傥(

...

)枸杞(

...

颓圮(

...

2.根据读音,补出字形

Yōu()愁tuí()废liáo()阔

3.文学常识

①戴望舒因一首诗成名后,被称为,他曾赴法国留学,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象征主义常常在朦胧的意境中表达出幽微精妙的感情。

②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重叠反复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八、教学反思:

1、通过意象分析文中的象征意义

2、了解文中写作手法的效果。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课下阅读一些相关的现代诗歌。

第二题答案

三段:冷漠凄清惆怅

四段:如梦凄婉迷茫

五段:默默走尽雨巷

六段:消散颜色芬芳

第三题答案

彷徨:写出诗人在那个时代的迷惘

悠长:写出现实道路的漫长,小巷的深长

希望:写出作者是有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怨,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怨。

第四大题答案

到了颓圮的篱墙:象征精神的惆怅

远了、远了:象征留给作者的只有孤独和哀伤

散了、散了、消散了:象征理想的飘渺,诗人的伤感

第五大题答案

1、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

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2、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例子第四大题

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散了,散了,消散了”

3、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是象征性的意象,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

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第六大题答案

一个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思妇形象,具体分析如下: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第七题答案

答案:

1.俯卧撑(chēng)彷徨(huáng)寥寥无几(liáo)惆怅(chóu chàng)风流倜傥

..(tì tǎng)枸杞(qǐ)颓圮(tuí pǐ)

2.忧愁颓废寥阔

3.①雨巷诗人②D项,“新诗”仍然有格律诗,依旧要保持押韵的特点,只是相对自由一些。

4.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首尾两节除个别词语和标点不同外,其它语句完全相同。这种手法构成了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同时也使得全诗笼罩在缠绵悱恻、挥之不绝的愁绪中

《再别康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背景知识介绍:

1. 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3. 作品时代背景

1918年徐志摩留学美国,1920年又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邂逅了林徽音,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诗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而在国内他所面对的现实是:在康桥遇见的才女另嫁他人,自己与不相爱的人结婚。时代的风云让作者感到无所适从,理解为诗人面对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脆弱、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当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有助于把握作者在本诗中情感的转换。

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

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基础知识自学:(A级)

1.字音字形辨识

青荇.()漫溯.()长篙.()

满载.()河畔.()斑斓.()

2.词语辨析

①斑斓斑驳

“斑斓”指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②荡漾动荡

“荡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动荡”指波浪起伏;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

二、按段落概括全诗

1、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

2、写岸边柳树倒映康河的情景

3、

4、

5、

6、诗人有幻想回到现实

7、呼应开头

三、想象画面美(B级)

1、第二部分

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枝随风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丽的新娘。

2、

3、

4、

5、这几段在感情上的层次是怎样的?

四、问题导航(C级)

1.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2、诗中写道“在星辉里放歌”,又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试想诗人此时的心情如何?3.《雨巷》和《再别康桥》都有一点感伤,它们的感情一致吗?

4.《再别康桥》第一节用的是“轻轻的”,为什么到第七节改用“悄悄的”呢?

5.你认为两首诗哪首最打动你,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D级)

1.比较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体会语言特点。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六、自我检测(D级)

1.给下列字注音

朔月()漫溯()长篙()蒿莱()嵩山()枯槁()

记载()河畔()挑衅()斑斓()无耻谰言()

波澜()

2.文学常识

①徐志摩,是派诗人,除《再别康桥》外,他的《》一诗也很有名。康桥今天称为_______,徐志摩曾在那里留学。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经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3.《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如“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

七、教学反思:

熟读全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理解全诗体会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学习诗歌了解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资料上相关的练习题

2、课下《语文读本》上面的现代诗需要阅读并理解

答案

第二大题

3、写康河的水草

4、写榆树下的清潭

5、诗人流连忘返、泛舟放歌的情形

第三大题答案学生自己发挥(略)

5、首先写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恋之情,视金柳为新娘。其次,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诗人对康桥的恋情,愿与康桥融为一体。再次,写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是诗人的精神家园。最后,写撑篙泛舟,在星辉里放歌,感情达到高潮。

第四题答案

2、诗人悄悄别离康桥时的的苍凉与无奈,只好静思默想,用无声把这种心情推向极致,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凄婉而哀伤的。

3、不一样,《雨巷》用象征手法变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的心情,用丁香表现那种愁怨。

《再别康桥》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其中用优美的景物和拟人的手法将作者对康河的无限欣喜和眷恋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4、“轻轻的”和“悄悄的”意思一样,但用在诗里表现的就不一样了,“轻轻的”表现出作者去见康河就像去见好朋友一样,想要给康河惊喜,此时的作者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期盼。

“悄悄的”离开康河表现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哀伤无奈之情,不忍心打搅康河只能够静静的一个人离开。

5、各抒己见。例如《雨巷》好:好在它用了象征的手法,并且全文透出一种朦胧的的感觉,让人更觉伤感。《再别康桥》好:好在里面作者那整齐的句式和优美的韵律,并且能让人感觉到美丽的画面。还有作者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第五大题答案分析

这首诗韵律很美,诗里有重复得手法是诗读着感觉很美。

另外,这首诗通过了一个小小的举动表现了日本女子的温柔,

“撒杨娜啦”就是“再见”的意思更表现出作者的不舍之情。

第六大题答案

参考答案:

1.朔月(shuo)蒿莱(hao)嵩山(song)枯槁(gao)记载(zǎi)河畔(pàn)挑衅(xìn)

斑斓(lán)无耻谰言(lán)波澜(lán)

2.新月偶然、我是一片云剑桥

3.绘画美: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还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画面具有流动的美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时目标:

1.感知大堰河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课时重点

1.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2.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的手法

课时难点

大堰河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学法指导

朗读法·点拨法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礼赞》、《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规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文题释义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大堰河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也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

学习过程

一、语言积累(A级)

1.音形辨识

团箕(

..)檐.头()瓦菲.()冰屑.( ) 青苔.(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 叱.骂( ) 麦糟.( )

牌匾.( ) 灶.火( ) 碾.过( ) 咒.语( ) 虱.子( )

2.字形辨识

堰( ) 檐( ) 掐( ) 钵( ) 忸( )

偃( ) 瞻( ) 陷( ) 体( ) 钮( )

3.词语释义

瓦菲典押天伦忸怩火钵悉索麦糟匾额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从整体上感知全诗(A级)

三、研读文章,探究问题(B级)

第一层(1―2节)

问题1:从第1节可以看出大堰河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问题2:大堰河,我的保姆”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层(3―8节)

问题1:细读第4、7、8节,诗人回忆了大堰河对自己的爱,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体会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大堰河形象.

问题2:第7节中反复写“她含着笑”,应该如何理解?

第三层(9―11节)

问题:第9节中,写了大堰河死时的境况及她的丈夫和儿子、我在她死时的样子或境况,各有什么作用?

第四层(12―13节)

问题:在第12节中,诗人用“紫色的灵魂”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紫色的灵魂”应该怎样理解?

四、主旨探讨(C级)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该如何概括?

五、学习反思(C级)

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大堰河形象在当代有何意义?

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D级)

这首诗和上一课的两首诗同属于新诗,但在抒情方式上却有所不同,试分析其各自在抒情方面的特点,比较其不同之处。

答案

六、语言积累

2.音形辨识

团箕.(ji )檐.头( yan )瓦菲.(fei)冰屑.(xie ) 青苔.( tai )

荆棘.( ji ) 火钵.( bo ) 忸怩

..( niu ni ) 叱.骂(chi ) 麦糟.(zao )

牌匾.( bian ) 灶.火(zao ) 碾.过(nian ) 咒.语(zhou ) 虱.子( shi )

2.字形辨识

堰(河堰) 檐(屋檐) 掐(掐住) 钵(钵盆) 忸( 忸怩)

偃(偃旗息鼓) 瞻(瞻仰) 陷(陷阱) 体(体魄) 钮(钮扣)

3.词语释义

瓦菲:生长在挖缝中的野草. 典押:典当.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 悉索:象声词,细微的声音. 麦糟:麦子酿酒后剩下的残渣,可作猪食用. 匾额: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

三、研读文章,探究问题

第一层(1―2节)

问题1: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悲苦的一生.这个贫困保姆的名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深刻揭示了像大堰河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是很多很多的.大堰河就是当时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

问题2: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第二层(3―8节)

问题1(1)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2)真切感人的生活细节描写。

如:(1)第4节一口气用8个排比句“在你......之后”,这8个排比句其实就是8个生活细节”,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2)第8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险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着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问题2:诗人连用六个“她含着笑”,写大堰河尽管有永远也干不完的艰辛的劳动,但她却很快乐,坚强质朴乐观。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答案 1、诵读欣赏,范读正音: 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笙(shēng)箫 三、整体感知: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纵观全文哪两个小节读起来最相似?在结构上构成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首尾呼应(回环往复)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创造了深邃意境。 四、具体赏析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1)云彩,这是诗人作别的对象。一般离别诗作别的都是人,这首诗作别却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金柳,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金色的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很像新娘美好的姿态,有谁愿意离开自己新婚的妻子呢?这里,用新娘比喻金柳,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浓烈的温柔之爱。同时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3)“榆阴下潭水”——“天上虹”,.喻手法的运用。第二个比喻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4)“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表达出自己的无限喜爱之情。 (5)青荇,“油油的”写出“软泥上的青荇”光润的样子、和悦的样子,营造出“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似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的意境。 “招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等同于“逍遥”,有“自由自在”之意!它不仅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也体现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不能换成“轻摇”,因为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学生也可理解出“招引”之意,自圆其说即可) (6)“柔波”、“水草”,重点在“甘心”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康河融为一体,愿意永远留在康河,表达出了对康河的永久眷恋之情。 (7)“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满载一船星辉”——画面感、色彩感十足!想象的魅力! (8)“笙箫”,笙箫在此是一个偏义词,重在萧。此处不宜换成别的乐器。萧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萧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

2020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我的回顾含答案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讣. 告( ) ②深邃.( ) ③毋. 庸( ) ④吞噬.( ) ⑤夭. 折( ) ⑥内疚.( ) ⑦桎梏.. ( ) (2)多音字 ①塞? ? 充塞 .( )边塞.( )瓶塞.( ) ②强????? 强.迫( )强.壮( )倔强.( ) ③与????? 参与.( )与. 时俱进( ) ④折????? 夭折.( )折.本( ) ⑤给????? 献给.( )给.予(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灼( )妁( ) (2)????? 扼( )厄( )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1)畏缩不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知灼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毋庸置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 ....,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 (3)钱钟书先生并不因对方爵高位尊就无原则地吹捧,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作品的瑕疵, 真知灼见 ....的批评,足见学者的高风亮节。() 辨词填空 (1)置疑·质疑 “置疑”指怀疑,用在否定句中,常和“毋庸”连用。 “质疑”是动词,指提出疑问。 ①事故发生后,在媒体的报道中,仍有许多可以________的地方。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毋庸________的执法理念,愿它成为和谐社会的保障。 (2)以致·以至 “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a.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b.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________无穷,进而全面地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 ②由于他没有充分地调查研究,________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房价一路飙升,________使很多想买房的人感到惊讶,安居谈何容易。 三、名言警句 爱因斯坦名言 1.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2.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3.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学案 学案博苑 09-07 0607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两首诗的节奏、旋律,了解新诗中“新月派”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特点; 2、体悟作品的内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学习方法:朗读、设问、启发、讲解、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朗诵录音《再别康桥》 检查预习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xìng)榆阴(yú)沉淀(diàn)长篙(gāo) 漫溯(sù)浮藻(z?o )斑斓(lán)笙萧 (shēng) 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曾留学英国和美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留下了四部重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4、联句练习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学习过程 导入: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首歌,不,歌太铿锵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颗钻石,不,钻石太璀璨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个梦,不,梦太缥缈了。那么,《再别康桥》像什么呢? 一、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先听录音再自读,要求“准确” “流畅” “有情感) l、这首诗让人觉得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与同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鼓励) 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或形式美和内容上的人情美(表达了对母校依依不舍的赤子情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的这种感情怎样体现?(温故知新,运用上次课对意象的理解解决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及练习案 现代诗歌 第一课时·预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 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语文必修1导学案·练习案第1页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③峥嵘岁月图:抓住“忆”字。(提问:思考什么叫“书生意气”?) 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怎样的情怀啊?试回想一下《沁园春·雪》中哪些词句的思想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成了最美的意象。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有时潇洒地抽烟,轻易不朗诵, 抬头望断南飞雁,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五、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 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 语文必修1导学案·练习案第2页 六、掌握格律诗的一些规则(重点。律诗排序必用到这一知识点!) 补充:平仄(“天子圣哲”)、对仗、三“粘”四“对”、压韵、起承转合、用典孤平、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背诵篇目(粤教版)讲解

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歌(一)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5离骚(节选) 屈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7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两首》 (1)、《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2.1《烛之武退秦师》精品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重难点】 重点:目标2、3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疑问: 二、检查预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史书,《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三、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素材整理 清远博爱学校高风云 成由勤俭败由奢——《时评两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这篇时评从2003年发表至今也已近十年,可是我们改变这种奢侈消费 的现状是否改变了呢?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没有!我们现在已超过 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欧洲奢侈品消费国。因此,今天 我们学习《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这篇文章,除非引发我们的许多思考,并身体力行地厉行节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应用角度】“勤俭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消费观”等。 【精彩运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缓和,有些人把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 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 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便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就连那 的中秋月饼在包装上都“变异”了。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再来 重温祖宗遗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爱好高雅,其实就是一种修炼——《论“雅而不高”》 一个人立身于世,难以免除世俗化的污染。怎么办?爱好高雅, 其实就是一种修炼。比如琴棋书画,皆可陶冶情操。正如培根所说:“特雷梅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高 谈阔论时,知识可作装潢。”他还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

慧,演算使人思维周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专业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专业知识 当我们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而后,“雅”便会凸显在举止言谈当中。而举止言谈儒雅,可以让人感到你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同时也能让 对方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从而达到你的交往本意。 【应用角度】“雅与俗”“追求高雅”“高雅与修养”等。 【精彩运用】其实,雅俗之别只是学识、修养不同所表现的陶冶 气质有所不同而已。但好事者总是以自认为的雅和俗,对我辈凡夫俗 子划圈子、分层次,说高深、道荣辱,搞得我辈缺乏定力、心浮气躁者,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搞出好多笑话,还要转过身去甜甜地说声“谢谢”。人只要活得真实,就无所谓雅或俗;只要有不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就能活出真性情,活出生的乐趣,死的坦然。 善待一切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呼唤生命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是短暂的。生命的存在,又是实现我们一 切人生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我们不仅要对自 己的生命负责,还要学会善待其他的一切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 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违反健康的权利。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 一棵柔嫩的小草,我们都应该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这样,我 们的一生将会是美丽和充实的一生。 【应用角度】“善待生命”“生命的价值”“尊重一切生命”等 【精彩运用】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会让我们自觉地为完善自我 和急遽服务其他生命而不断努力。而正是在坚持着这一努力中心线的 同时,我们会制做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会做一个正确认识 困难、坚强无畏的人,会做一个面对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一个人的存在,如果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了幸福,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无所心痛与一生牵挂,价值从而实现了他人生的大 半价值。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库尔勒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2016年5月日第周 编定人:胡静审定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2016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必修(一) 复习要求:1、重点复习篇目:《沁园春·长沙》《诗两首》《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包身工》《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 2、默写篇目:《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纪念刘和珍君》《荆轲刺秦王》。 【现代文部分】 一、掌握下列文学知识: 1、中国的诗歌可以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而古典诗歌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古体诗有以下一些形 式:四言诗、楚辞体、乐府、新乐府、歌行体;而近体诗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 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八句,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偶句押韵。 2、《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豪放词,在内容上属于现代诗,在形式上属于旧体诗。其中“沁 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全词上片(阙)写景,情景交融,下片(阙)议论抒情,抒写了中国早期共产 主义战士以天下为己任、激流勇进的战斗风貌、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词又称为“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3、《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因而作者被称为“雨巷诗人”。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种美好理想 的象征,她是美好的却又是迷蒙而不可及的,表现了诗人孤独、消沉的情绪。 4、《再别康桥》——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中国近代著名的文 学家、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 人。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14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的写照。 6、《小狗包弟》——这是《随想录》中的名篇,作者巴金,现代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7、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简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 一篇新闻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它的基本特征是:(1)迅速及时,(2)简明扼要,(3) 用事实说话。【要求学会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 8、《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9、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汉字和隶书楷书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 后一阶段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了解各类汉字的形体特点)。汉字的构成有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假借和转注。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宋代丁度等编纂的《广韵》;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汉语大字典》,堪称当今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 10、对联又叫“楹联”、“楹帖”、“对子”,它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又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对联 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没有定规,但是要求上下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其中上下联是仄起平收。竖写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仄起平收。 11、《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 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0篇。文中有不少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贤思齐焉, 第1页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 (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师版) 学案博苑 2014-09-08 1947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情感是难点。 【知识链接】 1、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有助于把握在本诗中情感的换。 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 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的感情。 【学习过程】 学点一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学点二 2.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榆阴()沉淀()长篙() 漫溯()满载()斑斓()笙箫() 现在“荫”只读去声!阴只读阴平! “荫”做且仅作动词讲,即 1。没有阳光2。遮蔽3。受爵4。庇护 阴就多了,形容词、名词。但文学不能简单!!!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通读去声,“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绿阴道”。但在一些固定格式(如绿树成荫)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中,原读阴平,表示,“树荫“义的“荫“仔细观赏保持不变。 学点三 3.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背诵资料(已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背诵资料整 理 必修一: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

高中语文必修一期末文言文学习学案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烤木使其弯曲(劝学) 2、虽有槁暴通又,(劝学) 3、则知明而行无过已通智,智慧(劝学) 4、君子生非异也通,资质,禀赋(劝学) 5、或师焉,或不焉通否,不(劝学) 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句末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 7、焉用亡郑以陪邻通倍,增益(烛之武退秦师) 8、共其乏困通供,提供,供给(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餍之有通厌满足(烛之武退秦师) 10、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捉拿(赤壁之战) 11、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赤壁之战) 12、卿能办之者诚决通请,拜托(赤壁之战) 13、助画方略通划谋划,策划(赤壁之战) 14、顷之,烟炎张天通焰,火焰通涨弥漫(赤壁之战) 15、雷鼓大震通擂,敲击(赤壁之战) 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赤壁之战) 17、山川相繆通缭,环绕(赤壁之战) 18、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通擒,捕捉(赤壁之战) 19、钿头云篦击节碎通鎞,钗,古代妇女的头饰(琵琶行) 20、距关,毋内诸侯通拒,把守;通纳,接纳(鸿门宴) 21、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2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教授

2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忘(鸿门宴) 2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点(鸿门宴) 25、会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嫌怨 26、员径八尺通圆,方圆(张衡传) 27、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酒器(张衡传) 二,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通晓句读,不明白疑惑)(师说) 2、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归去来兮辞)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安要去哪里呢?(归去来兮辞) 4、夫晋,何餍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烛之武退秦师) 5、卿欲何言?(你想说什么?)(赤壁之战) 6、欲安所归乎?(要回到哪里呢?)(赤壁之战) 7、豫州今欲何至? (刘备如今要去哪里?)(赤壁之战) 8、何为其然也?(为什么奏出这样的悲音呢?)(赤壁赋) 9、而今安在哉?(如今在哪里呢?)(赤壁赋) 10、而又何羡乎?(我们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11、未之有也(没有过这种情况)(张衡传) 12、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拿什么东西)(鸿门宴) 13、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14、为之奈何?(怎样对待这件事?)(鸿门宴) 15、客何为者?(来客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

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

必修1 沁园春·长沙(全文)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雨巷(全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全文)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节)鲁迅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必修一粤教版语文必背及翻译

必修一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①静:闲雅贞洁。姝(shu):美好的样子。②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城隅:城角。③爱:同“薆”,隐藏。④踟蹰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⑤彤管:指红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管草。贻:赠。⑥炜:红色的光彩。⑦说怿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yueyi): 喜悦。⑧牧:旷野,野外。归:赠送。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 情。⑨洵:信,实在。异:奇特,别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小伙走来笑嘻嘻,拿着布币来换丝。不是为了来买丝,借机找我谈婚事。 谈完送你过淇水,一直送你到顿丘。不是我要延婚期,是你没找好媒人。 请你不要生我气,定下秋天为婚期。登上残破的墙垣,心中念你望复关。 遥望不见复关影,低头伤心泪满面。望见复关心中喜,喜笑颜开话不断。 你又占卜又问卦,卦象吉利没恶言。把你大车赶过来,我带嫁妆随你迁。 桑树叶儿未落时,枝叶繁茂色泽润。小斑鸠啊小斑鸠,不要贪嘴吃桑椹。 好姑娘啊好姑娘,不要痴情迷男人。男人沉迷于爱情,想离开时可脱身。 女子沉迷于爱情,想要脱身不可能。待到桑叶飘落时,颜色枯黄落满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