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五课复习提纲

XX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五课复习提纲
XX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五课复习提纲

XX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五课复习提纲

第五

挫折的含义:P61

造成挫折的原因:P61—P62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

为什么说人生难免有挫折?P60—P62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们难免会碰钉子。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由于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造成挫折的原因有许多,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结果:P63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P65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增长才干和智慧。

怎样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P65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P67—P69,树立正确的人生

目标;第二,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第三,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第四,学会自我疏导。

自我疏导的目的:P69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自我疏导的方法:P69下面的材料合理宣泄,移情,目标升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 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但是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其实还有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大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唐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1.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唐玄宗像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史料解读。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3.教师结合材料和课本讲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平定了叛乱。) 4.读教材,学生回答: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2)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2.教师讲述: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根据课本知识和材料,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末藩镇割据。 3.结合教材,概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识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使其领悟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夙愿。

七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时代对人的一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如何看待中学阶段这一新起点)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二、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三、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四、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我们会塑造一个怎样的“我”?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少年有梦 一、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少年的梦想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二、少年的梦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三、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四、什么是努力?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需要立志。指向是人生的航标。 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在生活中,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二、我们应具备的学习态度是什么?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三、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 1)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四、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一、为什么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知识点1 安史之乱 1.背景 ( 1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 ( 2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过程: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4.影响 ( 1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 3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识点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5.黄巢起义 6.唐朝灭亡:907 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知识点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含义: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8.社会状况:北方地区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9.评价 ( 1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的结果;理解出现“五代十国”纷乱局面中的统一因素,认识到国家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认识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以及藩镇割据的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理解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的统一因素。 【教学准备】 唐朝安史之乱、反映安史之乱的诗歌及五代十国形势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上节内容,突出“中外文化交流”。 二、导入新课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忆昔》诗,称赞“开元盛世”,同学们还记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吗?(杜甫)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答得很好。尽管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总结: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 2.安史之乱:让学生看《安史之乱》示意图。 让学生说出安史之乱的时间、叛军将领。 简单概括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虚。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3.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藩镇割据 (1)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教师可补充介绍:玄宗时,边境共设10 个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力量。 三、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1.引述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讲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注意讲清藩镇割据的概念;结合《敦煌壁画中的节度使出行图》,加强形象记忆。 3.评价唐玄宗 学生讨论后得出: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人,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把唐朝推向全盛,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这是他的功绩。而唐玄宗统治后期,却重用奸臣,贪图享乐,荒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国家日趋衰落,这又是他无可争辩的过失。所以,唐玄宗有功有过。但总起来说,唐玄宗应该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4.想一想,“安史之乱”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唐朝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混战不已;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2.黄巢起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分析? 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玄宗幸蜀图》图)讲述杨贵妃 的死: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 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 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 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 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 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 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 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 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 宗入蜀。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 划的兵变“。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 从中汲取教训。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的画像)学生探讨:安史之乱 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 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 重内轻。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 张势力。 (二)过程 (多媒体展示以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 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

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安史之乱的基本过程)教师讲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 2.(多媒体出示问题:安史之乱的影响)读教材,学生回答: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2.(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朝藩镇割据。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的地图,提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记诵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在就是认识到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知识点 ⑴自我新认识:①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就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存美对外在美 起促进作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缺点。②每个人 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 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⑵认识自我的途径: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要重 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盲从,也不能忽视。③通 过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⑴认识自我的潜能:①自我是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②发现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 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估,包括自己的潜能,以判断今 后发展的方向。 ⑶未来新规划:①从现在做起,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②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生存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 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我们自省、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①欣赏他人,尊重差异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④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启示我们() A.交友要明智,乐交益友,不交诤友 B.交友要平等,互惠互利,不能和而不同 C.交友要慎重,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D.交友要选择,趣味相投,不能存在差异 3.以下能够体现正确与他人交往的有() A.小平会从背后突然拍打前面行走的老师 B.小刚与小松决定周 末一起去网吧玩游戏 ①同学病了,主动帮他补习功课②同学被打时,“拔刀相助” ③演讲比赛时,多给自己班同学打分④对同学的错误给予诚恳批评,并帮助其尽快改正 ⑤发生矛盾后,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⑦③④⑤ 5.据一项调查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在不断抵制烟草之时,我国的烟民年龄却在不断地朝低龄化发展,这当中,小烟民吸烟的最主要 原因就是“朋友叫吸,不吸就是不给面子;大家都会吸,就自己没吸过,会很没面子的!”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如此 B.他们不懂得拒绝不良诱惑,没有自己的原则 C.这是面对事情有主见的表现 D.这些人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 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2、过查找有关明清建立资料的过程,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 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 4、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废行省,设三司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以八股取士 5、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6、明政府 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 书五经 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 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8、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 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9、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 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关于明朝科举制()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③ 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 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二、课堂回顾 26、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精选 例题: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使吐蕃与唐结盟B.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来看,与文成公主入藏不相关的是A、D。特别是D 表述不正确,唐和吐蕃不能定义为管辖,只能是联系。另外B也不准确,它应该出现在金成公主入藏之后。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1.唐朝的吐蕃是今天()的祖先 A.回族B.藏族 C.朝鲜族D.维吾尔族 2.吐蕃政权的政治中心( ) A.长安B.开封 C.逻些D.龙泉府 3.唐朝与吐蕃的第一个友好使者是( ) A.怀人可汗B.尺带珠丹 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4.藏族的祖先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是( ) A.单于B.素丹 C.可汗D.赞普 5.维吾尔族的直线在唐朝时称( ) A.吐蕃B.回纥 C.突厥D.六诏 6.彝族的祖先在唐朝称( ) A.吐蕃B.回纥 C.突厥D.六诏 7.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 ) A.唐太宗B.唐中宗 C.唐玄宗D.唐高宗 8.被我国北方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唐太宗B.唐中宗 C.唐玄宗D.唐高宗 9.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 )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 构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0.下列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家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粟末靺鞨的首领 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中的话 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另一赞普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 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 遗传营养锻炼 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与困惑 5:如何让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 参加集体活动向她人求助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 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自我暗示自我解嘲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就是身体 1:什么就是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她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瞧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 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 有表达自己观点与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考虑她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5:批判的技巧? 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与对自己的反思 就事论事,不攻击她人 有一定建设性,不就是一味否定 6: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我们要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 7: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 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关注她人与社会,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就是创造的源泉 第三课:男生女生 1:男生与女生的差异? 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 2:性别角色的认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与弊端? 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3 : 怎样对待性别角色? 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4:面对男女生的各自的性别优势,应该怎么做? 发现与欣赏对方优势,认识自身优势,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 不因某方面优势而自傲,不因某方面欠缺而自卑,男女生之间相互理解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第四课:青春萌动 1:青春期心里萌动的表现? 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2:与异性交往意味着什么? 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与情感特征,能瞧到对方优秀品质 就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面,也就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3:怎样对待青春期情感?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4:什么就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需要具备爱她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与共同的生活理想,就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 真正的爱情包括尊重、责任、珍惜、平等与自律。 第五课:青春飞扬 1:自信的作用?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才能有坚定的信心与希望,开始伟 大而光荣的事业。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第一课时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要点: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 为什么人们难以避免挫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人们难以避免挫折? 2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 教学过程播放flash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出示: 导言:纵观古今中外,所有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无一不经过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难,司马迁、张海迪、爱迪生、华罗庚等,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在生活的过程中,你遇到过挫折么?你对挫折有什么认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四课将针这个问题作出详细的回答?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会有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愿望和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或遇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遭受挫折,所以说: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是无法避免的。 1.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板书) 2.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板书) 我们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天灾人祸和人为因素。前者指自然灾害和社会因素,后者指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注意参照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回答) 1976年的7月28日的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唐山市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24万人丧生,83万人受伤,10个家庭绝户,数万个家庭支离破碎。1998年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使多少人流离失所,财产和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02年4月的北京多次被沙尘暴袭击,黄沙蔽日,街上行人稀少,能见度低。 提问:地震、水灾和沙尘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这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1)自然因素(板书)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 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 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 治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

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 —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 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 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梳理: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 18.朋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作用)?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 19.如何正确认识友谊?(友谊有哪些特点?)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0.正确对待友谊需要澄清哪些问题?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也要坦然接受新的友谊。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④友谊不只是会带来快乐,还会带来烦恼 第五课第一框让友谊之树常青 21.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2.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第二框网上交友新时空 2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①我们渴望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②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③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人际交往新通道,拓展了人际交往圈。 弊: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

24.怎样正确认识网上交友? 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对于交友而言,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5.如何慎重结交网友? 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③网络交往要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简答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此外个别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伤害身心健康等。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25.认识老师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6.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得到尊重。 第二框师生交往 27.教学相长的含义?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进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 28.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积极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我们和老师相互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五课(附答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 1:对新疆的管理: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唐朝与各民族政权的关系: 吐蕃(西藏)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 吐蕃(西藏)的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与唐朝金城公主通婚。 3. 4 ⑴战争征服后设置机构。唐初,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 给予适当安置;后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北庭 两个都护府,管理西域。 ⑵册封首领。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还封粟末靺鞨首领大 祚荣为渤海郡王,封难找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⑶联姻“和亲”。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 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婚后,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本课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1、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A、吐蕃 B、回鹘 C、突厥 D、靺鞨 2、回纥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彝族 3、下列事件发生在8世纪初的是() A、科举制的创立 B、唐朝的建立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金城公主入吐蕃 4、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5、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 A、回纥 B、六诏 C、靺鞨 D、吐蕃

6、下列民族的首领中,经唐玄宗册封过的有() ①回纥②突厥③靺鞨④南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8、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真正原因是() A、唐太宗具备“天可汗”的素质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国力的强大 D、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二:连线 a、回纥 1、满族的祖先 b、吐蕃 2、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c、六诏 3、藏族的祖先 d、靺鞨 4、维吾尔族的祖先 三、填表(完成唐与吐蕃友好交往表)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请回答: ①此材料出自何人之口?表明“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②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③受他的影响,唐朝统治者为加强内地与少数民族的联系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1、B 2、C 3、D 4、B 5、D 6、A 7、B 8、B 二连线、 a 1 三、填表题①7世纪 b 2 ②金城公主入藏 c 3 ③唐蕃会盟 d 4

【教育学习文章】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六课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六课知识点归纳 课 件www.5yk https://www.360docs.net/doc/b69234550.html, 第五课 缤纷情感 、情感的类型:⑴对亲人、同学、老师、朋友的情感; ⑵对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的情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⑶对自己的感情:比如说自尊感、自豪感、荣誉感、羞愧感等;⑷对大自然的感情:感激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亲近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情感的发展需要依靠自身自觉的努力和培养。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绪。 3、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没有情感,就没有道德可言。 4、培育高尚情感:⑴感受理智:追求理智,追求科学,追求真理。⑵体验道德:追求正义,追求善良,追求道德。 ⑶欣赏美好:感受美的事物。 5、爱国情感:是对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祖国的身后情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义务感。这些积极的情感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第三单元 无序与有序 第六课规则与秩序 、规则的重要性:①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②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③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2、生活中常见的规则:①“落棋无悔”是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②“越位犯规”是足球赛场的规则。③“红灯停,绿灯行”是车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④“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 3、规则的分类:①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规则。如家庭规矩、学校规则、社会规范等。②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习归则、运动规则等。③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如经济领域的规则、日常生活领域的规则、政治领域的规则、文化领域的规则等 4、规则的其他分类:①正式规则②非正式规则③强制性规则④非强制性规则。正式规则:社会制度、体制、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非正式规则: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强制性规则:国家和地方的法规等。非强制性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各种风俗习惯等 5、校园规则及作用-P49小字正文 6、规则与秩序的关系(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 (2)了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3)唐末农民起义原因、简单经过及历史作用; (4)五代十国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揭露地主阶级腐朽反动的本性,并说明这一切正是唐朝国势衰落的原因。 (2)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也认识到当今反腐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战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的过程和藩镇割据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资料研习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唐朝末年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唐荣耀》为导入点,男女主人公在乱世中挣扎,当时的乱世是怎么爆发起来的?PPT展示出大唐荣耀的剧照和安禄山、史思明的相片,引出安史之乱。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第一篇章:安史之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3-24页,思考 ①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 ②安史之乱过程? ③安史之乱影响? 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 材料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三:(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 学生结合书本讨论,教师总结:(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课件展示:开元末年以后,各地的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教师引导:还有哪些原因? 学生结合书本,小组讨论回答: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教师引导:安史之乱的大致情况怎么样? 学生结合书本回答 (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2)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教师结合地图讲述大致过程。 教师引导:结合材料并阅读P24,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6题为单选题,17—20题为多选题) 1.对待困难挫折,正确的态度是() A.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B.回避困难,绕道前进 C.暂时屈服,等待时机 D.知难而进,百折不回 A.体弱多病的人 B.知识文化差的人 3.挫折造成的不同结果,主要取决于一个人() A.所处的社会地位 B.所从事的职业特点 C.对待挫折的态度及其承受能力 D.身体健康状况 4.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戎马生涯几十年,遇到过无数艰难曲折,即使在最艰苦、最残酷的年代里,他仍然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陈毅元帅之所以能积极对待挫折,最重要的原因是() A.生来就有胆量 B.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C.有着健壮的体魄 D.敢于冒险 5.“聪明的人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挫折能够使人增长聪明才智 B.在生活和工作中,失败的教训是十分可贵的 C.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D.任何人都不可能两次犯同一样的错误

6.真正的有志者,在挫折面前就会() A.丧失意志,变得碌碌无为 B.受到打击,感到成功无望 C.受到教育,得到磨炼,成为强者 D.把志向变成幻想,寄托于明天 7.古人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说明() A.人的命运总是不好的 B.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C.普通的人受挫折较多 D.挫折能丰富我们的人生 8.中学生小涛一心想当飞行员,想尝试一下遨游蓝天的感觉。但高考体检中,他由于视力不过关而不能如愿以偿。造成小涛受挫的原因是() A.家庭原因 B.学校原因 C.社会原因 D.个人身体原因 9.“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这句话说明了() A.挫折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B.在成功的道路上,要正确对待挫折 C.要成功,就要拒绝失败 D.挫折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1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反映了红军战士对待挫折有着() A.乐观的生活态度 B.丰富的生活阅历 C.充分的心理准备 D.良好的身体状况 11.有人说:人生是一次远征,征途曲折坎坷。这告诉我们() A.人生是很漫长的 B.挫折孕育着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