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班本课程计划

小古文班本课程计划
小古文班本课程计划

趣味小古文》班本课程计划

一、课程起源

一基于学生“吃饱饭”文学积累的需求。小学教材中只有《杨氏之子》、《伯牙绝琴》等寥寥几篇古文,学生实在吃不够,无法系统地了解小古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感受小古文的音韵美、内容的简洁美。

二基于学生“吃好饭”初小衔接的需求。初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古文学习,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基础。语感是什么?是学生日积月累之后的自然反应。在小学三年级这个过渡年级,自然而然地加入趣味小古文的背诵、解读、演绎,对学生学习语言大有裨益,不仅可以缓减孩子学习古文的畏难情绪,也有效为中学阶段的古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程内容

衔接人教版教材入选课文,选择与教材内容对应的小古文分为五个主题,共15 课时。这样对应学习,既解决学生了解小古文语意的难题,又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感悟到汉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

阅读策略主要包括诵读、创编、演绎,选择浅显易懂、童趣盎然的小古文,改编成白话文小故事,并有意识将小古文的学习与习作教学指导做有效连接,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创作。

三、课程目标

1. 通过晨读时光。借助微信平台开展诵读小古文活动,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提升小古文诵读水平。

2?借助字典、小古文下面的注释,初步了解小古文的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学会断句,读出小古文的韵律之美,读懂小古文所要表

达的意思。

3.利用午休时间开设“小古文进课堂”、“家长进课堂”,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通过对对子、讲故事、演一演,开展“学习小古文,玩玩小穿越”奔跑行动,体味古文学习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程安排

五、课程实施:

第一阶段:“读一一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国学学习的基本手段。小古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

第二阶段:“读一一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小古文的兴趣

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读演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

理解。如“自相矛盾”就可以进行读一读、演一演

第三阶段:“读——问探究式”教学,在研究发现中感知小古文的魅力

每一篇国学诵读内容,如果从不同角度去鉴赏,都能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字词到句篇,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段……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课题资源。在学习小古文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问题就在你的身

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六)课程呈现方式孩子们通过趣味小古文的学习,需要有一

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趣味小古文学习的浓厚氛

围,利用今后的学习发展。

1.开展“1234 趣味小古文运动”:即要求学生每人每周有机地诵读积累1 篇小古文、2 句古代名言、3 首古诗词、4 个成语。“有机”意谓所积累的名句、名诗和成语要求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材料)。主题类可以分为读书、惜时、理想、爱国、友谊、思乡等栏目,材料类可分为人物、景物等栏目。然后,根据一星期来积累的内容,可以连词造句、连句造篇,最好完成一篇运用好词、好句、好诗的“练笔”。

2. 出版“趣味小古文”专版黑板报。

3. 建立“趣味小古文”专题创编集。

4. 排演“趣味小古文”课本剧

5. 编创“趣味小古文”片段。

6. 撰写“趣味小古文”专辑日记或作文。

7. 制作“趣味小古文”专题手抄报。

康巴什第四小学四三班二零一八

年九月四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