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2012年版)

长江职业学院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二年级环境艺术设计学时:48 学分:3

编写执笔人:曾祝睿审定负责人:课程编码: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获得有关建筑工程制图方面的知识,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纸的能力、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同时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初步知识,为后继课程学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前导课程:《三大构成》

后续课程:《手绘效果图》、《居住空间》、《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创造力的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系统

识图与制图的能力培养贯穿课程始终。学生在学习基础基础原理和技能的同时展开对制图问题的研究,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体创造能力。

2.以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教师可将实际设计项目图纸引入到课堂中来,以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逐项剖析,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有效的制图方法,从而加强理论知识的“具象化”教学效果。

3.以行动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应遵循行动为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实际项目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把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从理论讲解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研讨等方式找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4.“双师”式的指导完善教学资源

课程的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持条件,通过网络资源、电子课件和视频等方式,构建课程学习的立体资源。

师资的配置确保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指导,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支持,以“双师”素质或“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完成教学指导任务。

三、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2)画法几何是制图的理论基础,通过画法几何的学习掌握正投影的原理,掌握各几何元素空间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并能解决空间几何元素的度量和定位问题;

(3)通过投影制图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国家制图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规定。掌握形体的投影图画法,尺寸标注及读图方法,并掌握各种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4)通过专业制图的学习,应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及图示方法和图示特点。掌握专业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表达方法,掌握绘制和阅读专业施工图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制图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技巧,运用制图工具规范完成居住空间的平面设计图纸;

(2)能掌握专业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表达方法,掌握绘制和阅读专业施工图的基本技能。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制图能力、自学与举一反三的能力、分析图纸的能力、图纸信息准确表达能力、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三维空间基础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对应的理论知识点课时实践内容课时

工程制图介绍与制图基本知识——

1.工程制图课程介绍

2.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4 识图——

1.完整图纸讲解

2.作图方法示范与讲解

2

投影的基本知识——(难点)

1.投影图的形成极其特性

2.基本形体的投影4 制图与三维空间联想——

1.三视图介绍

2.根据透视图绘制三视图

3.根据三视图绘制透视图

4

点、直线、平面投影——(重点)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2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1.平行关系

2.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2 三维空间联想——

结合身边的事物举例说明:

①线与平面平行和相交;

②面平行和相交;

4

课程要求 :

学生在学习了工程制图的原理、方法后,掌握制图技巧以及识图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室内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教学条件 1.教室环境需求:

配有多媒体投影仪的绘图教室,配有专业制图软件的机房。 2.校外实习实训:

我们积极联系设计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部分教学实践需求,如在建项目或房地产公司的楼盘、工地可供学生现场参观学习,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专业工作环境。

相交 4.换面法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轴测投影——

6

制图—— 1.绘制建筑立面图 2.绘制轴测图

2

建筑与室内设计施工图——(重点) 1.平面图 2.顶面图 3.立面图

2

制图—— 1.绘制平面图 2.绘制顶面图 3.绘制立面图

8

六、师资条件

本专业自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硕士8人,高级职称3人,讲师3人,获得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书11人,55%教师属于“双师”型。

本专业来自生产第一线的长期任教的兼职教师人数为10人,占整个教学团队的48%。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项目案例教学法:为加深学生对图纸的认识和理解,将典型案例引入教学中,将理论讲授与实践示范相结合,分析制图过程。

2.现场体验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动手量房并绘制基础平面图。

3.讲练结合教学法:结合知识点和技能点,深入剖制图方法与技巧,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设计方案提交的形式,其中综合素质占30%,专业技能占60%,考勤占10%。具体内容如下表:

次级条目赋分评分内容

主条目

例%

读懂图纸15 能读懂较复杂的原始图纸

综合素质30

制图规范15 能准确规范的在图纸上传达设计信息

原始平面图10 具备量房与良好的绘图能力

专业技能

60

总平面10 良好的绘图能力

顶面图15 良好的绘图能力

立面图15 良好的绘图能力

设计确认10 图纸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考勤10 出勤与纪律10

总分10分,旷课一次扣除一分,迟到三次记旷课一次,

请假无假条等同旷课

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教材选用:

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新课程观、新教学观为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一五”规

划教材《环境艺术制图》。另外还制作了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大纲和PPT电子文稿

演示进行教学指导与设计。

2.参考教材:

[1] 何斌等主编.《建筑制图》(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2] 陈美华等主编. 《建筑制图习题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十、其他说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