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9)

中国金融体制:演变中的问题与改革的方向The Change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of China: Problems and Prospect

宋国兴(Song Guoxing)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The Institute of Social Economy and Culture , Peking University)

摘要:1978 年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出现了一批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等等。然而中国的金融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严重制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累计中国的金融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中国的金融体制,包括大力发展股份制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稳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等。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Abstract: Several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 reform after 1978. However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of China still has serious weakness. The flaws have deep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ed financial risk. Therefore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of China should keep on reform which is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refunding, financial supervising system building and solidity financial freedom etc. Key Words: Financial Institution Reform Stated Owned Banks Financial Supervising Financial risk

在改革开放以前,与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思想相一致,中国形成了一套完全由国家垄断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金融体制。这一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单一的国有银行体制。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全国的信贷中心、也是结算中心和货币发行中心。这种计划金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资金供给制,即通过国家银行的信贷计划,支持工业生产计划、商业流通计划、物资统配计划等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大体上是同步的。1978年至1984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准备和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体制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打破了传统体制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新设置了一些银行,出现了以产业分工为主要特征的专业银行机构;从一级银行体制转向二级银行体制,在制度安排上实行了中央银行与信贷业务分开,中央银行不再直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单独行使信贷管理和货币发行权;在资金配置制度上,由统存统贷过渡到存贷差额包干。这一时期的改革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机构,银行的业务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传统的金融体制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作用。

1984年至1996年是中国金融体制向市场金融体制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十年间,随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和全面改革的推进,金融基本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建立了面向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的框架。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度的法定地位。在1995年3月颁布了《中央银行法》之后,又在1997年颁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第二,积极发展组建新的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在传统四大国有银行在之外组建了一批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例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圳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组建了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

各种信托投资公司、财政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农村和城市信用社等等。另外,深沪交易所挂牌运行并因此出现了一批证券公司,同时也打开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大门等。第三,在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改革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实行银行间的业务交叉,通过业务交叉开展竞争;引入风险、利润、成本范畴;实行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分离,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并在1995年颁布了《商业银行法》,确立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法律地位;实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管理并强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第四,金融市场的调控也开始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开始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在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从以前主要运用行政手段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发展到开始运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并且用比例管理彻底取代了贷款规模控制。第五,金融市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等全面启动。

从1997年至今,中国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场金融体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启动资产证券化,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完善分业监管体系,组建了证券监督委员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和银行监督委员会;调整了人民银行内部监督体系,撤消省分行,按地域组建9大分行;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资本市场的功能;加速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改革进程,产权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启动消费信贷市场。

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最重要的变化首先是金融机构的创新,特别是在传统体制之外,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制;其次是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从发行市场到流通市场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的金融工具,例如金融信托存款与贷款、大额存单、金融债券和股票等。上述金融体制变化的意义首先是初步打破了国有银行完全垄断社会资本配置的局面,再加上对国有银行放权让利式的改革和由此提供的激励,金融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在此基础上,中国金融市场交易的数量和规模获得了空前扩大,金融相关比率已经接近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这既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运行已经须臾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撑,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80年代,由于体制内改革的难度,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体制外,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非国有部门。中国金融市场的体制外改革应当说适应了这种改革的需要。非国有经济的爆发式发展,离不开新兴金融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然而中国金融制度改革也存在许多问题或者说还需要进一步更彻底地改革。

首先,旧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秩序已经或者正在被打破,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秩序的混乱(包括国有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等的混乱)。混乱的金融秩序一方面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引起了严重的道德风险,一些人趁机以各种方式将国有金融资产据为己有。这是中国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根源。

其次,国有银行仍然占有或控制着全国80%以上的金融资产,因此,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没有完全被打破,这既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也没有对国有银行加强经营管理提供足够的外在竞争压力。从国内来可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与其垄断地位极不对称,其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不如国内其它类型的商业银行。1998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共计有36017.72亿元集中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城乡储蓄存款的67.44%。此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结算业务、外汇业务等方面也占有垄断优势。然而,尽管拥有这一切垄断优势,但国有商业银行创造出的利润份额却只占40%左右。1996年国有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率高于其他商业银行,1997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低于其他商业银行。1997年以

后,出现了通货紧缩,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宏观经济增长有所滑坡。与此相关,商业银行的整体利润水平也在下降,但国有商业银行下降得更快。国有商业银行人均利润水平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国有银行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注入到仅生产不足30%GDP的国有经济部门,这与非国有经济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参见下表),严重制约着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发展。在全国的储蓄存款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的同时,国有银行贷款资金也主要投向国有企业。如1996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国有经济贷款的比重达81.4%,而在国有银行的贷款余额中,国有经济贷款的比重高达89.8%。非国有企业所能够得到的贷款十分有限。1999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统计,国有银行的贷款中的70%投向了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借给个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体户和私营企业的贷款仅仅为580亿元,不到借出的全部短期贷款63890亿元的1%。这与私营经济的GDP产值占13%不成比例。银行资产结构和贷款结构中国有部门占75%,在贷款投向上国有部门占70%,这种金融结构现状,与目前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正好相反。1999年,国有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为28.5%,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仅为24.3%。国有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到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对国有银行贷款的质量。而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的低下,亏损面大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统计,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面,1978年为19.3%,1980年为19.2%,1990 年为27.6%,1995年为33.5%,1996年达37.7%。若考虑到潜在亏损,情况还要更严重一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财政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化,政府对亏损企业的财政补贴额却在逐步减少。1985 年国有企业亏损的财政补贴为507 亿元,1990年为579亿元,1993年为411亿元,1996年为337亿元,1997年为368亿元。这既说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越来越依赖银行的贷款,又说明银行贷款变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第四,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还没有完全实现向间接化市场化的转变。因为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从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为核心的,而在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中,利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或管制的,这种利率很难灵敏的反映资金成本和资金的供求关系。管制利率制度不但使宏观金融间接调失体系无法真正确立并有效运作。而且由于对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者实行不同的资金供给政策,导致了市场分割和租金的存在,租金的存在危害银行资金的安全并引起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另外,政府对信贷市场的抑制,也导致银行经营背离盈利性和安全性目标,如向国有企业优惠贷款或者说政策性贷款,这不仅使国有银行在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背上了庞大的不良贷款包袱,而且也引起了银行的道德风险。由于政府抑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在利率水平被管制到非常低的水平下,仍然使银行获得了庞大的储蓄资金。因为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缺乏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不得不进行储蓄,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强制储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存款利率水平有多年为负值,实际贷款水平也有多年为负值。但同期居民储蓄一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抑制资本市场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使企业的融资结构畸形化,增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和企业破产风险。政府进行信用

管制例如对存款账户的管制,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经营格局,抑制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妨碍了商业银行之间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严格管制,虽然有利于维持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但不利于分散金融风险。同时也压抑了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阻碍了金融技术的进步,导致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力。

如前文所言,尽管中国金融体制在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中国在金融制度的创新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各种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容许民营银行的存在和发展,完善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废止或重新修订那些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如存款保险制度立法、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立法以及金融监管过程中对金融机构采取早期纠正措施的法律规定等。

第二,把金融监管的重心从对对金融机构从外部进行监管控制转向强化其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自律水平。建立银行信用评级制度,以强化银行对其经营和风险程度的识别和管理,增强自我约束力,同时便于金融监管机构准确掌握银行经营状况,并根据不同等级银行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严格按照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实现市场退出,建立金融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增加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的透明度。要特别注意吸引和挽留优秀的监管人员。金融机构的设置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关金融监管的人文环境,如监管理念、监管框架、监管程序、监管方法、监管人员的资格以及培训与认证等等,也许是更重要的。重中之中的又是人才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通过建立竞争机制、约束与激励机制,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引进、吸收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第三,逐步实行利率的市场化,逐步开放资本市场。但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是金融产品单一、市场规模小,因此,利率的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根据对国外的经验,完整的利率体系一般包括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利率、中央银行利率等,其中货币市场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基础,因为货币市场利率对于社会资金供求关系的反应非常灵敏,是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它被当作其他债务工具、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的重要参考。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从货币市场利率上寻找突破口,以此为基础,逐步过渡到对其它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随着金融市场发展与完善,中国可以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在开放的同时应当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和间接的资本控制,消除资本注入的消极影响,提高短期资本进入成本,减少短期资本涌入,避免资本大进大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第四,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防范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应该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信息披露标准,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性。同时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规范信用评级制度,减轻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程度,使投资者有较好的信息基础下做出各自的理性判断。针对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应该增强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的沟通和顺畅的传递;通过产权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约束和责任机制;完善并增强内部稽查和审核制度。构建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网。要改善支付清算系统;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业的自律组织;开展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建立国际金融的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刘朝明张衔:《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林毅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1999年第20期。吴敬琏:《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4期。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西南金融》,2000年第4期。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精品】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演讲人:董艳玲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经济管理室主任 董艳玲:很高兴有集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深化我们体制改革这个话题。众所周知,2012年,中国GDP以7。4亿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GDP62万亿美元的11。9%.而在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重仅有2。3%,35年的发展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举世瞩目。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否继续下去,如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而金融改革,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今天,我们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专题,具体讲三方面的内容: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当前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小平同志曾有过这样的论述,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满盘皆活。 那金融到底有多重要?我们通过大国崛起的历程中,国际金融霸权的更替,可见一般。荷兰、英国、美国这三个国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国际金融霸权的更

替。16至17世纪的时候,荷兰是全球的金融中心,荷兰可以说是小国大业,它只有两个半北京城那么大。但是它当时的经历,经济非常的强大,被马克思称为海上第一强国。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就诞生在荷兰,所以它就成为16到17世纪的国际金融霸权。 18到19世纪的时候,英国在经济上成为强国.我们知道英国是世界上一个进行工业化的过程,随着它经济实力的增强,金融的力量称霸全球。列宁称英国是金融帝国。19世纪末到今天,美国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美联储是全球的央行,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里边. 所以从国际霸权的更替,可以看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除了这三个金融霸权之外,纵观全球,学者们对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必有一个一流的金融体系和它相适应.这个结论被著名的《货币金融学》教材,这个作者米什金梳理到这本教课书中,这个结论阐述之后,他又开辟了一个专栏,讨论中国的金融问题。说中国是金融发展重要性的反例吗?0432 因为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的GDP发展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中国的金融业,总的来说发展是滞后的。米什金的回答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主要是靠大量的物质投入,加上人口宏利。但是这两个因素正在衰竭,未来金融的力量将越来越重要。他以苏联为例,说苏联曾经在经济上很强大,但是为什么没有持续的发展成类似美国这样的经济强国?就是因为苏联没有建立起一流的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金融转型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金融转型发展 近期,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他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去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会还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际金融环境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平衡改革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等挑战,正处在发 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那么,在新形势下,金融改革的策略和推进方式应做哪些调整?在简政放权背景下,财政改革有哪些新思路?为了探索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新途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如何搭建金融改革的框架? 为了深入探讨以上问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新金融评论》2014年第1期特组织专题,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21世纪经济报道本期特刊发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理事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以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撰写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纪志宏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未来一个时期,无论是社会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还是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都意味着金融业发展的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需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资金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等突出问题,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定价机制有效、退出机制健全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金融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如果以1979年开始的“拨改贷”作为金融改革的起点,到1994年政策性银行设立,可视为金融改革的第一阶段。1994年到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前,是金融改革的第二阶段。从2004年启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至今,是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未来10年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三大领域的改革图景。与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比,以往的金融改革仍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尤其

浅谈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什么缘故讲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定要求? 第一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一、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一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逝,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差不多上差不多上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打算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治理方式,体现在金融体制上,确实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与行政治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一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打算决策的一部分,国家的打算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

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阻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阻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打算经济的三大治理体制,即打算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打算体制和财政体制,打算体制实际处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紧通过经济打算来进行,信贷打算只是打算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以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打算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差不多运作方法和货币差不多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进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

[体制,趋势,我国]探析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趋势

摘要:在近20年改革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终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就是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在改革过程中,中央银行监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以及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年至1984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年以后,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年起,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年,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始终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方式展开,基本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为终身教育奠基的课程框架,带来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表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破解当前困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系列难题,需要认真反思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历史,廓清课程改革的文化历史语境,健全幼儿园课程管理体系,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中介作用,在理论与实践阵营之间重建互惠关系,以中层理论提升课程实践智慧,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政策评估三位一体的系统中重构幼儿园课程教学理论体系,实现从编制到理解的课程范式转换。 [关键词] 课程编制;理解课程;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围绕幼儿园保教质量和课程持续开展过程性改革,事实上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奠定了管理体系、价值核心与基本框架,引发了教学方式深层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确立,也因为幼儿园课程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时间不长而存在突出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文试图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重新梳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在把握40年课程改革时代特征与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当下桎梏课程改革的系列现实问题,展望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未来前景。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绵延不绝的历史进程,犹如曲折蜿蜒终能百川入海的溪流,难以时期框定。倘以课程政策沿革与相应课程理念更迭为据,其发展脉络或可梳理如下。 (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新开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下,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呈现出新时期新开局。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炳友 时间:2010-06-26 [摘要]本文从阐述美国背景出发,全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居民储蓄率长期过低而造成的资源严重不足。进而根据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现状,结合美国的次贷危机,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提出了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为拓宽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提供。 [关键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体制;改革 美国次贷危机无疑为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教训,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我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次贷危机对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源于它的次级按揭住房贷款。2001-2004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格林斯潘主政的美联储多次调低利率,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美国政府还利用减税政策,鼓励居民购房,并以建筑业来拉动整个经济的成长,从而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大涨。在这种情况下,放贷机构借此大力扩张住房贷款,产生了很多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即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在几年之后,借款人的每月还款负担不断加重,从而留下了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而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并不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证明的情况下购房。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

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连续多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引起人们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爆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次次贷危机涉及面广、原因复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成因: 1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居民储蓄率长期过低而造成的金融资源严重不足。美国人喜欢消费而不喜欢储蓄,这是世界公认的。美国人往往是拿着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消费需求;消费过多而储蓄过少,必然形成贷款消费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在透支购买力(包括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表明政府也处于透支状态)。由于大家都在贷款消费,负债消费,因此,还贷就成了伴随许多人一生的头等大事。而整个社会信用链条,整个金融支付链条能否顺畅运转,也往往取决于贷款能否及时充分收回。这次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贷款人无法偿还到期的贷款,导致次贷抵押贷款公司破产进而引起整个金融市场支付链条断裂,造成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而,次贷危机实质就是由于储蓄不足、消费透支引发的金融危机。 2 次贷危机另一重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过度证券化而导致的信用秩序混乱。几乎与次级贷款业务并行发展的,就是美国经济的证券化。作为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等,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隐患。同时,他们把手中超过6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 3 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变动对次贷市场的巨大影响。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含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着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房屋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触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4 过度的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风险,孕育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虽然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范文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理念,为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将五大理念贯穿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塑造金融开放发展新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和审慎管理框架,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平衡、稳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 (一)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金融发展新体制 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进一步深化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

革,加强资本约束,完善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促增长、调结构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继续巩固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成果,优化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结构,改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和制衡机制。推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境金融资源配置权的中资金融机构快速稳健成长。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合作性金融健康发展,形成广覆盖、可持续、补充性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增强国有金融资产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二)发挥金融创新功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加大金融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构建普惠性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创新间接融资服务科技创新方式,银行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贷联动。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推进专利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 (三)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 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和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历程

研究近二十年来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对于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目标、教材特点等密切相关。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主要反映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里,主要体现在教材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不同时期我国高中生物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变化,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其改革历程及特点,对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近二十年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课程发展的停滞阶段(1992―1995) 从1993年全国多数省市开始实施“3+2”考试方案,生物课只在高二开设,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课时是每周2课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厌学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研究力度大大削弱。 (二)高中生物课程跨世纪改革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事业规模和办学模式等。1994―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起草高中各学科教学大纲。199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自1998年秋在天津市、江西省和山西省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于2002年4月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编写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现正在除新课标课改试验区以外的部分地区使用。山东省从2000―2004年使用该套教材,该套教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阶段文、理科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生的必选课。生物学教材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加强了基础性,而且体现了先进性和实用性。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仍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内容偏多,偏重知识点的教学等,这些问题对下轮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3 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明了生物课程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于2004年9月起在全国4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该套教材编写充分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在知识引入上,注重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根据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目标。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目标是:强化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加快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稳步发展城乡合作银行,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格结算制度,改善金融服务。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对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依法管理。进一步发展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业。 (二)我国金融法的渊源与立法状况 1.我国金融法的渊源 金融法的渊源,是指金融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我国金融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法渊源和国内法渊源两大类。 (1)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2)国内法渊源:宪法、法律(基本法和专门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2.新时期的我国金融立法状况 新时期的我国金融立法是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的深化而日益得到加强和完备的。它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1978到1983年底,为金融立法的草创时期,其间,为了适应工作重心转移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开始重视金融立法工作,出台了一些金融行政法规。 (2)从1984到1992年,为金融立法的全面发展时期,其间,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为指导思想,我国开始了对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为适应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公布了大量金融行政法规,内容涉及金融的各个方面。 (3)从1992至今,为金融立法的更新完善时期。这一阶段的金融立法有以下特点: A、立法总的指导思想的变化,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为指南,金融立法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如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确立了中央银行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贷币政策工具体系。 B、初步构建了金融立法体系的框架,以1995年先后出台的四大金融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票据法》为标志。目前我国金融法的体系和内容可分为:银行法、货币法、信贷法、票据法、证券法、信托法、融资租赁法、期货交易法、保险法、涉外金融法。 C、立法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暂行条例为正式条例所代替,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被《外汇管理条例》所代替。一些低层次行政法规为高层次法律所取代。 D、对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即时反映了金融改革最新成果,如《票据法》、有关证券法律制度方面的条例和规定以及新出台的《证券法》。 E、立法技术有了明显改善,注重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立法经验,立法的规范化程度、可操作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金融法法律关系 (一)金融法律关系概念与特征 金融法法律关系是国家运用金融法调整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是:

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

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随着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待增强,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还需要加快,各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及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技巧还待提高。目前,对金融体制改革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存在许多争议。金融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剩下的是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可兑换。中国金融改革的顺序和其他国家相反,我国是金融改革都改完了,最后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业更好地为经剂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按照这一精神,金融业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目前,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利率改革已成为国外金融业不断研究的主题,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已取得了不少发展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剂体制改革要求,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率市场化将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 一、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客观上要求利率市场化必须稳步推进。现行的严格利率管制使利率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1、管制价格是非市场竞争基础上形成的资金价格制约了金融交易的市场化程度,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了金融改革目标的实现。 2、利率管制的经营环境使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接受市场利率的洗礼,缺乏应对利率竞争,管理和控制利率风险的实践和经验,从而可能在未来与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3、没有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资金定价权,商业银行就不能根据资产业务的风险度和客户的贡献度,灵活地运用价格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就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客户市场,也无法把自己打造成真正市场化的微观金融主体。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是利率生成机制的改变,也是改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应对商业银行对外开放的需要。可以说,只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整体变革。同时,从利率本身形成及世界各国的管理实践看,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必然趋势。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浪潮中,利率市场化极大地促进各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的自由竞争程度,加剧了银行的利率风险,如果银行没有优秀的定价能力和良好的内部管理,这将是个巨大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并没有参与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而且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很大。从我国的情况看,近年来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出现了困难,风险较大,利率市场化后,如果没有有序的竞争,建立存款保险体

2014申论写作范文:“组合拳”牵引金融体制改革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14申论热点范文,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例】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将是民间金融制度的转折点,温州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将进一步推动金融制度的创新。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实,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好服务国计民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过去两年中,金融改革在浙江率先起步,2012年初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获批,2013年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崛起,都让我们听到了金融体制深层次改革启动的隐隐雷声。 不可否认,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效应,是振兴经济全局的催化剂,若处理不慎也会成为撼动全局的火药桶。因此,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是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越是加大,就越需重视金融体制改革的独特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强烈激发我国的经济潜能,大幅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创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上建立的,它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高度垄断,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传统的金融体制也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及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较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体制性缺陷,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稀缺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伤害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威胁到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不容忽视的是,新形势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因此来说,一方面要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发展农村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并推动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存

浅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一)

浅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一) 论文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资主体多元化;率市场化论文摘要]:我国金融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金融体制与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与调整。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及金融体制对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发挥其财政供给、资金筹措功能上,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育却日显滞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我国经济步入国际经济轨道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所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制,并对当前金融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金融体制概述 金融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通过立法确立或认可的金融形态所形成的体系或系统。它包括一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地位、职责分工、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对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金融体制模式。目前,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在法制基础上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为监管调控中心,以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题,与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并存,以货币、资本、保险等金融市场为枢纽的金融体制。而我国现在采取的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制。 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而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因此,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发展新的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针对非国有产业融资的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放宽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那些效益良好的经济实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让那些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甚至是违规经营的经济实体从金融市场上有序地退出。 (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有效导入,所有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而惟独作为金融产品价格之源的利率没有放开,没有市场化,还是由国家指令性调整。利率制定的非市场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调整,使得判断宏观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货币政策效果好坏缺少了最准确的标准,还影响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所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宏观经济改革都要求建立一个在市场条件下比较有效的利率调整机制。 (三)分业与混业经营的问题 我国是在1995年通过《商业银行法》后才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然而,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势必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挑战。同样,引起国内银行的业内竞争加剧,造成银行利润率下降、业务风险增大,迫使许多银行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主要目标: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