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名词解释(8版).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8版).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8版).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 1章绪论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基本病理过程 pathological progress :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 DIC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休克等等。

综合症 syndrome :又称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论述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临床上称为综合征。

第 2章疾病概论

健康 health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包含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指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疾病 disease :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致病因素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病因学 etiology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病因 etiological factors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susceptibility:指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

先天性因素 congenital factor:指那些能够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条件 condition :指能促进或缓解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诱因 precipitating factor :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本质是疾病发生的一种条件。危险因素 risk factor: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但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的因素

发病学 pathologenesis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因果交替 Damage and anti-damage: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因果不断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

良性循环 benign cycle:在因果交替的规律的推动下,通过机体对原始病因和发病学原因的代偿反应和适当治疗,病情不断减轻,最后回复健康,称为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vicious cycle: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机体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

身心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 :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可通过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的机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躯体疾病。

内分泌 endocrine :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化学介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被远距离靶细胞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

旁分泌 paracrine :某些分泌的信息分子由于很快就被吸收或破坏,故只能对临近的靶细胞起作用, 如神经递质和部分血管活性物质如 NO 内皮素等。

自分泌 autocrine :细胞能对它们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起反应,即分泌细胞和靶细胞为同一细胞,许多生长因子能以这种方式起作用。

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是由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 DNA 和 RNA 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

为特征的疾病。

受体病 receptor disease: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性质和数目产生变化,使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不能发挥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基因病 gene disease:主要是指基因本身缺失、突变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如果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基因病称为单基因病 mono/single gene disease,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症状的疾病称为多基因病 multi/poly gene disease。

构象病 conformational disease:在无需基因变异的条件下,有些蛋白质分子本身的翻译后异常折叠或修饰所致的疾病

康复 rehabilitation/Recovery:分为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两种, 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 指的是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不完全康复 incomplete recovery 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 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消失, 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 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有后遗症。

死亡 death :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 brain death: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具体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度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植物状态 vegetative state/植物人 vegetative patient:大脑皮层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主观意识丧失,但患者仍保留皮层下中枢功能的一种状态。

安乐死 euthanasia :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濒死状态时,为了免除其精神和躯体上的极端痛苦,用医学方法结束生命的一种措施。

临终关怀 hospice care: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接纳死亡。

第 3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体液 body fluid:体内的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

细胞内液 intracellular fluid, ICF :分布于细胞内的液体。

组织间液 interstitial fluid:浸润在细胞周围的液体。

细胞外液 extracellular fluid, ECF :组织间液和血浆构成。

跨细胞液 transcellular fluid :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分布于一些密闭腔隙(如关节囊、颅腔、胸膜腔、腹膜腔中的组织间液。

心房钠尿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 ANP :是一组由心肌细胞产生的多肽,约由21-33个氨基酸组成。当心房扩展, 血容量增加, 血 Na 增高或血管紧张素增多时, 将刺激心房肌细胞合成释放 ANP 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s , AQP :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界,目前已经发现的约有 200多种,其中至少 13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每种 AQP 有其特异性的组织分布, 不同的 AQP 在肾脏和其他器官的水吸收和分泌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调

节机制。脱水 dehydration :人体由于饮水不足或病变消耗大量水分,不能即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严重时会造成虚脱, 甚至有生命危险, 需要依靠补充液体以及相关电解质来纠正和治疗。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离子浓度﹤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离子浓度﹥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脱水热 dehydration fever:高渗性脱水严重的病例,尤其是小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

等渗性脱水 isotomic dehydration :水钠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 Na +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水中毒 water intoxication/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增多,血钠下降,血清钠离子﹤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水肿 edema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水肿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如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为积水 hydrops 。

漏出液 transudate :水肿液比重低于 1.015,蛋白质的含量低于 25g/L,细胞数少于500/100ml。渗出液 excudate :水肿液比重高于 1.018,蛋白质含量可达 30~50g/L,可见较多白细胞。

凹陷性水肿 Pitting edema/显性水肿 Frank edema: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

隐性水肿 recessive edema :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 并可达原体重的 10%。高钾血症 hyperkalemia :血清钾高于 5.5mmol./L的病理过程

反常性碱性尿 paradoxial alkaline urine:血清钾浓度升高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外钾移到细胞内, 细胞内液中的氢离子移到细胞外, 以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氢离子浓度降低, 从而肾小管腔内排钾增多,排氢减少,尿液呈碱性。因此由高血钾引起的酸中毒,尿液呈碱性。

低钾血症 hypokalemia :血清钾低于 3.5mmol./L的病理过程

反常性酸性尿 paradoxial acidic urine:血清钾浓度降低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钾移到细胞外, , 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移到细胞内, 以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降低, 氢离子浓度升高, 从而肾小管腔内排钾减少,排氢增多,尿液呈酸性。因此由低血钾引起的碱中毒,尿液呈酸性。

高镁血症 hypermagnesemia :血清镁大于 1.25mmol./L的病理过程

低镁血症 hypomagnesemia :血清钾小于 0.75mmol./L的病理过程

高钙血症 hypercalcemia :血清钙大于 2.75mmol./L的病理过程

低钙血症 hypocalcemia :血清钙低于 2.2mmol./L的病理过程

高磷血症 hyperphosphatemia :血清无机磷大于 1.61mmol./L的病理过程

低磷血症 hypophosphatemia :血清无机磷小于 0.8mmol./L的病理过程

第 4章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 acid-base balance :机体处理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比例, 以维持 PH 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病理情况下可发生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 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的破坏。

挥发酸 volatile acid:碳酸可以释出 H +,也可以形成气体 CO

2

,从肺排出体外,故称。

酸碱平衡的呼吸性调节:肺对挥发酸的调节。

固定酸 fixed acid/非挥发酸 unvolatile acid: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的酸性物质。硫酸、磷酸、尿酸、甘油酸、丙酮酸、乳酸、三羧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

酸碱平衡的肾性调节 :肾对固定酸的调节。

远端酸化作用 distal acidification: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通过 H-ATP 酶的作用向管腔泌氢,同时在

基侧膜以 Cl-HCO 3 交换方式重吸收 HCO

3

的作用。

动脉血 CO

2

分压 :血浆中物理状态溶解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张力,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 33-46mmhg ,平均 40mmHg

CO 2 麻醉 Carbon dioxide Narcosis:PaCO

2

超过 80mmHg 时,呼吸中枢受到抑制。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simple acid-base disturbance:单一的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mixed acid-base disturbance: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标准碳酸氢盐 standard bicarbonate, SB :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 PaCO

2

40mmHg ,温度 38℃,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 100%,测得的血浆中 HCO

3

-的量,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正常范围是 22~27mmol/L,平均为 24mmol/L

实际碳酸氢盐 actual bicarbonate , AB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 PaCO

2

、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

件下测得的血浆 HCO

3

-浓度, 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影响。正常范围是 22~27mmol/L, 平均为

24mmol/L。

缓冲碱 buffer base , BB :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包括血浆和红细胞中的 HCO 3 -、

Hb -、 HbO 2 -、 Pr -和 HPO

4

2-. 在氧饱和的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正常范围是

45~52mmol/L,平均为 48mmol/L

碱剩余 base excess, BE :指在标准条件下,即 PaCO

2

40mmHg ,温度 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100%, 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到 PH7.4所需要的酸或者碱的量, 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是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正常值范围为 -3.0~+3.0mmol/L。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具体来讲, 它是以患病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1.健康: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 的良好状态。 2.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甚 至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从而使机体对内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力减弱甚至丧失这样一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3.致病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的某种特定因素。 4.致病条件:也叫诱因,是指在疾病的原因的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5.遗传性疾病:是指因遗传物质改变而直接引起的疾病。 6.先天性疾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有害因素的作用,使胎儿发育异常而在出生时即 表现出某种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脑死亡:是指全脑(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等)功能的不可逆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 永久性停止。 第三章水钠代谢紊乱 1.水中毒: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大量水分潴留在体内, 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时,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2.等渗性脱水:主要特征是水和钠按等渗比例丢失,即使开始时不按比例丢失,但经机体调节性代 偿活动,血清钠仍维持在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仍然保持在280-310 mmol/L的病理过程,属等渗性脱水。 3.低渗性脱水:又称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其主要特征是是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 mmol/L,血 浆渗透压<280mmol/L的病理过程。 4.高渗性脱水:又称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主要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患者血清钠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病理过程。 5.水肿:edema 是指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 6.心性水肿cardiac edema 时水肿液的分布与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有关,左心衰竭主要引起肺水肿, 又称心源性肺水肿。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又称心性水肿。心性水肿一般先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严重时水肿可波及全身,并可出现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水。 第四章钾钙磷代谢紊乱(课本第八章P52-56主要看钾的代谢紊乱) 1.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常常诱发代谢性碱中毒,这是因为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时,肾脏排H+增 多。此时机体为碱中毒,但是尿液中H+增多而成酸性,故将这种碱中毒时排出酸性尿的现象,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第五章酸碱平衡紊乱(课本第九章) 1.挥发酸:volatile acid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其分解代谢中,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 2,CO 2 与水 结合生成碳酸,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碳酸可稀释出H+,也可形成CO 2, 从肺排出体外,所以称挥发酸。 2.固定酸:fixed acid 主要包括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 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过程生成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这类酸性物质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所以又称非挥发酸。 3.代谢性碱中毒:血浆内NaHCO 3 原发性增多而使血液PH趋向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称为代谢性碱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和代谢的动态变化和变化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按照。 2疾病:这是由体内平衡调节失调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由致病因子的破坏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所致。此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临床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受到损害。 三。脑死亡:指整个大脑在孔上方死亡,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永久消失。 4高渗性脱水:指体液体积减少,失水大于钠丢失,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5水中毒:指患者肾引流功能减弱,或大量补水,使细胞内外液量增加,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血容量低钠血症。 6水肿:在组织空间或体腔中积聚过多液体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酸碱失调: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由于酸碱负荷过多或不足或调节机制紊乱,会破坏体液的酸碱稳定性,形成酸碱平衡紊乱。 8以酸中毒为特征的[O3-H]代谢紊乱,其特征是细胞外酸碱平衡失调。 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ive Acidiosis):指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紊乱或过量吸入而导致血浆H2CO3(或Paco3)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0代谢性碱中毒:指因细胞外H+丢失或过量碱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的酸碱性疾病。 11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其特征是过度的肺通气导致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下降。 12缺氧:由缺氧或组织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功能、形态和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3紫癜:当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病人的皮肤和粘膜会出现紫绿色。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4、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 疾病的状态。 5、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它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 7、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8、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9、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但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的因素。 10、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11、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消失或停止,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2、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伴有细胞外 液的减少。 13、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mol/L,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减少细胞外细胞外液均减少。 14、水中毒: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 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15、等渗性脱水: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6、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7、低钾血症:血清K+浓度低于3.5 mmol/L。 18、高钾血症:血清K+浓度高于5.5mmol/L。 19、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多,尿液呈酸性 的现象。 20、反常性碱性尿:高钾血症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增多,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 的现象。 2 21、酸碱平衡: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体内的一系列缓冲和调节机制,正常人 动脉血pH能保持在7.35~7.45范围内,机体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之为~。 22、酸碱平衡紊乱: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酸碱物质增多、减少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 的破坏。 23、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的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24、代谢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的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25、呼吸性酸中毒: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的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26、呼吸性碱中毒: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的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27、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通过机体的代偿,使机体 HCO3-/H2CO3的比值在20:1左右,pH仍在7.35~7.45之间。 28、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通过机体的代偿,使机体 HCO3-/H2CO3的比值小于20:1,pH<7.35。 27、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其波动范围为10~14mmol/L。 28、血氧分压: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PaO2约为13.3kPa(100mmHg)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低渗性脱水:也叫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失水血<130 血浆渗透压<280 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 2.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特点失水>失钠血清 >150 血浆渗透>310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3.等渗性脱水: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钠离子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4.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水肿发生于体腔,称为积水 5.水中毒: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机体的排水能力降低,导致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使细胞内、外液都增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特点:血清 <130,血浆渗透压<280, 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6.高钾血症:血钾浓度大于5.5 7.低钾血症:指血清钾低于3.5 8.脱水热:由于脱水引起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散热障碍,使体温升高称脱水热,主要见于高渗性脱水的婴幼儿。 9.代谢性酸中毒:以血浆 [3-] 原发性减少和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0.呼吸性酸中毒:以血浆H23浓度原发性增高和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11.代谢性碱中毒:以血浆 [3-] 增加或H+丢失引起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2.呼吸性碱中毒:以血浆H23原发性减少和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 衡紊乱类型。 13.反常性酸性尿:一般碱中毒时尿液呈碱性,但在低血症性碱中 毒时,细胞内外移、进入细胞致细胞外液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多、泌增加、使尿液反常性地呈酸性。 14.反常性碱性尿:高血钾性酸中毒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 内外移、肾小管上皮细胞减少、泌减少、使尿液反常性地呈碱性。15.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物理溶解在动脉血浆中的2分子所产 生的张力。正常值: 5.32(40 16.:标准碳酸氢盐。标准条件下测得的血浆3- 浓度(38 °C 完 全氧合 2 =40)。正常: 22-27 (24 )反映代谢因素 17.:实际碳酸氢盐。概念: 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3-浓度。正 常人: 18.:缓冲碱: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量。正常值: 45-52 (48 )。意义: 反映代谢因素。原发性ˉ-代酸原发性- -代碱 19.:碱剩余::标准条件下,将1升全或血浆滴定到 7.4所需 的酸或碱的量。正常值: 0±3 。意义: 反映代谢因素:正值增大- 代碱负值增大-代酸 20.:阴离子间隙。血浓度减去血-和3-的浓度,等于血浆中未 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意义: 反映血浆固定酸含量、区分代酸的类型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正常范围10~14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休克(shock):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时发生的一种 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 有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休克,如得不 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晚期。 3.血管源性休克;分布异常性休克(maldistrubutive shock):由于 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管床容积增大,大量血液淤滞在舒张的 小血管内,使有效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见于感染性,过敏 性,神经源性休克等。 4.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感染和休 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需靠临 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 6.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休克肺:休克时所出现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指肺 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 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 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7.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通过持续放大的级联反应,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并进入循环,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8.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9.MH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患者可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10.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各种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这些片段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各种FDP片段的检查在DIC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1,3P试验: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其原理是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并凝固,这种不需要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DIC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但晚期有时也可为阴性。 12,IRI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一定条件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85083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p?θ??l?d?ik ?pr?uses]: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disease):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7.遗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 8.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10.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11.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2.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3.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4.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5.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6.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18.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9.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本总结是结合近两年咨询来的考试题和蔡军伟老师画的全部重点总结出来的,黄色划线是曾经的考试题,画星是我认为本次考试有很大可能会出的,若有什么错误或遗漏的欢迎联系我。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现象。 2 3 4 啊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啊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5、细胞死亡:指细胞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6、细胞凋亡: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7、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 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8、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9、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过程,失钠>失水, 啊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1、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 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12、水肿(显隐性):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聚积的病理过程。显性水肿:皮下组 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时,留有凹陷。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 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啊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脱水热。 1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 失衡。 18、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19、呼吸性酸中毒: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血浆中PH下降。 20、呼吸性碱中毒:指因通气过度,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血浆中PH升高 2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即AG=UA-UC=[Na+]-[Cl-]-[HCO3-],正常为12mmol/L。 22、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外界环境氧气不足,呼吸功能 障碍引起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23、血液性缺氧(等张性低氧血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氧含量降低, 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 24、循环性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25、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重点

一、水肿(edema):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二、积水(hydrops):指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 三、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指在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之前,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已经增多,并可达体重的10%,但按压局部无凹陷,此种状态称为“隐性水肿”。 四、显性水肿(frank edema):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 五、应激(stress):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 六、内生致热原(EP,endogenous ):是由激活的产EP 细胞合成、分泌和释放某些小分子的致热性细胞因子。 七、缺氧(hypoxia):组织细胞供应氧或利用氧发生障碍时,机体发生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 八、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以动脉血样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为低张性缺氧。 九、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指Hb量或质的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 十、循环型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十一、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是指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十二、休克(shock):休克是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尤其是微循环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灌流不足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各重要生命器官结构损害和机能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十三、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它的基本功能是向全身各个脏器、组织运送氧气及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并且调节组织间液与血管间液。 十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炎症。 十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失血或休克等情况下,原无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功能衰竭。 十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十七、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HA):指因微血管发生病理变化而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的贫血。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紧张源性扩张的概念及相应的英语词汇十八、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种致病因素下,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泵功能降低,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沟通临床和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科。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低钾血症,水肿等。 综合征(syndrome,各论):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临床上称其为~ 健康(health):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强壮体魄+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简言之,疾病时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死亡(death):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以脑死亡(brain death)为标准(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脑死亡标准:呼吸心跳停止(特别是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角膜、咳嗽、吞咽反射等);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成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分子病:基因突变引起分子病。如血友病。 染色体病:染色体引起~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特点:失水>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原因:水摄入减少;水丢失过 多。影响:口渴;有脱水症;细胞内液向外液转移;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也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natremia),特点:失钠>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原因: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 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措施不当所致,如只补水不补盐。影响: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经肾失钠-尿钠增多,肾外失钠-尿钠减少。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特点:失钠=失水,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等渗性液体的大量丢失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均可致等渗性脱水。不处理-高渗 性脱水(不感蒸发+呼吸等丢失水分);补给过多低渗溶液-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特点: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原因:主要是多过的低渗性体液在体内潴留造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影响: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细胞内水肿;CNS症状;尿量早期增加,尿比重(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下降;体重增加。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 但体内钾总量不一定少,但多数情况,低钾血症伴有缺钾。原因:钾摄取不足;钾丢失过多;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毒物中毒;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影响:神经肌肉松弛-超极化阻滞状态腱反射减弱,呼吸肌麻痹,消化道运动降低;体外性低血压。心肌-3高1低:收缩性减弱,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增高。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 极少伴有细胞内钾含量的增高,未必总是伴有体内钾过多。原因:钾摄入过多;钾排出减少;细胞内钾转运到细胞外;假性高钾血症。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去极化阻滞状态,肌肉软弱无力至迟缓性麻痹;心肌-3低1高:兴奋性增高(严重时降低),收缩性、自律性、传导性降低。 反常性酸性尿(paradoxical acidic urine):低钾血症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多,尿液呈酸性的现象。 反常性碱性尿(paradoxical alkaline urine):高血钾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增多,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的现象。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原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 脱水热:高渗性脱水严重患者,尤其小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收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即~

病理生理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疾病: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4.病因: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5.条件: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6.诱因:在疾病发生的条件中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7.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脑死亡是死亡的标志。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 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也可称为低渗性脱水。 10.\ 1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 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又称之为水中毒。 1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高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高于 310mOsm/L,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又称高渗性脱水。 13.脱水热:因皮肤蒸发水分减少引起的体温上升。 14.等渗性脱水:特点是钠水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5.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成为水肿。过多的液体在体腔内积聚可称为积水。 16.球管失平衡:当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时,肾小管重吸收不相应减少,甚至反而增加或当肾小球率过滤正 常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均可导致钠水潴留,称为球管失平衡,是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17.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率过滤/肾血浆流量,正常值约为20%;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时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而引起水肿。 18.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 mmol/L。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 缺乏;也可以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稀释,而机体总钾量不缺乏。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 19.超级化阻滞:是指在急性低钾血症时,因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现象 称为超级化阻滞。 20.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在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同时也使尿液中氢离子排除增加,尿呈酸性,与一般 碱中毒时尿液偏碱性不同,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21.[ 22.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离子高于 mmol/L。高钾血症的患者机体K+的含量不一定高于正常。正常情况 下,机体具有调节钾浓度的有效机制,故不易发生高钾血症,但一旦出现短时间或长时间没内不能逆转的各种因素,皆会发生高钾血症。 23.去极化阻滞:是指在急性低钾血症时,因静息电位等于或低于阈电位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现 象。 24.反常性碱性尿:高钾血症在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也使尿液中氢离子排除减少,尿呈碱性,与一般 酸中毒时尿液偏酸性不同,称为反常性碱性尿。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基本病理过程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process】或称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综合征syndrome】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到晚期)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临床上称其综合征。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和社会交往上均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脑死亡brain death】枕骨大孔以上(大脑两半球和脑干)脑 功能的全部、永久性停止。 【跨细胞液(第三间隙液)】胃肠道消化液、脑脊液、关节囊液等(胃肠道、颅腔、关节囊、胸膜腔、腹膜腔等中的特殊分泌液)。 【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标准碳酸氢盐SB】在38℃,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特点是失水>失钠,血清[Na+] >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310 mmol/L,ECF和ICF均减少。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特点是:失钠>失水,血清[Na+] <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 mmol/L,伴有ECF减少。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高容量性低钠血(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过多的水分在体内潴留的病理过程,血钠下降,血清[Na+] < 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 mmol/L,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K+]<3.5 mmol/L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K+] > 5.5mmol/L 【去极化阻滞hypopolarized blocking】静息电位等于或稍低于阈电位,使细胞兴奋性反而降低的现象。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ECF[H+]↑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ECF碱增多或H+丢失引起的以血浆[HCO3-] 原发性增加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调节Compensation of respiratory alkalosis】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碳酸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升高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血氧容量Oxygen Capacity,CO2max】100ml血液中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结合氧) 【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CO2】体内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溶解氧(0.3ml/dl)+结合氧)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 -CvO2】动脉血氧含量- 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O2】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血氧含量-溶解的氧量\血氧容量′100% 【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各种原因引起的以PaO2↓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呼吸性缺氧repiratory hypoxia】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PaO2和血氧含量不足,称为呼吸性缺氧?????课本P71???? 【发绀cyanosis】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50g/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由于Hb数量↓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而引起的缺氧。外呼吸功能正常,PaO2及血氧饱和度不变,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应激Stress】机体对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或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应激原Stressor】(接上题32)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 【兰斑】位于桥脑与中脑交界处后侧的核团,含约20,000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应激反应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非分泌型蛋白。 【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属于分泌型蛋白 【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产生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休克shock】是多病因、多发病环节、多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尤其是微循环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休克肺】指休克持续较久时,肺可出现严重的间质性和肺泡性肺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指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 生的张力。 ?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指100ml血液中得血红蛋白完 全氧和后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及其与O2结合的能力。 ?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CO2):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氧量,包括物理溶 解的和与Hb结合的氧量。 ?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指Hb结合氧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 量/血氧容量。 ?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动脉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降低,又 称乏氧性缺氧;吸入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和静脉血分流是其主要原因。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主要因为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引起的 血氧含量降低,但动脉氧分压正常,故又称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ia),主要特点为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氧亲和力过高。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 足,又称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hypokinetic hypoxia)。主要特点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指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障碍,故又称 氧利用障碍性缺氧(dysoxidative hypoxia)。线粒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是主要原因,主要特点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低氧通气反应(hypoxia ventilation reation HVR):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时呼吸加 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氧中毒(oxygen intoxication):吸入氧分压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可引起细胞 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称为氧中毒。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体液容量减少,以失纳多于失水,血 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为主要病理变化过程。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标准条件下(血液温度38℃、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100%,PaCO2为40mmHg气体平衡)测得的血浆中HCO3ˉ的含量。正常值22-27mmol/L。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 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ˉ浓度。 ?缓冲碱(buffer base,BB):在标准条件下,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 子碱的总和。包括:血浆和红细胞中的HCO3ˉ、Hbˉ、HbO2ˉ、Prˉ、HPO4ˉ。 正常值45-52mmol/L。 ?碱剩余(base excess,BE):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 时所需的酸或者碱的量。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 阳离子(UC)的差值。AG=UA-UC=[Na+]—[Cl-]— [HCO3-]=12±2mEg/L。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pH值下降 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酸负荷过多是主要原因,碱过少是重要原因,高血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