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某小区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某小区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某小区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某小区排水管网设计

目录

摘要 (3)

引言·····································································

污水部分设计···························································

1 设计概要····················································

1.1 设计原始资料·······························································

1.2 排水系统概论··················································

1.2.1排水系统的功能·······················································

1.2.2排水管道工程····························································1.2.3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原则···················································1.2.4排水体制及选择···························································1.3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1.3.1 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1.3.2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1.3.3排水管道的衔接方式··················································

1.4污水管道定线························································

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2.1街坊编号并计算其面积及流量计算······································

2.2居住区生活污水计算·······················································

2.3 企业污水流量计算························································2.4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2.4.1设计充满度······························································2.4.2设计流速·······························································2.4.3 最小设计坡度···························································2.4.4最小管径······························································2.4.5 不计算管段··························································

2.4.6最小坡度························································

2.4.7污水管道的衔接······················································

2.5管段水力计算·····························································2.6污水管道平面图和干管纵剖面图绘制·······································

3雨水部分设计································································3.1雨水设计原则··························································

3.2 雨水布管原则····················································

3.3设计管段与沿线汇水面积的划分··············································3.3.1 设计管段···························································

3.3.2沿线汇水面积························································

3.4雨水设计流量计算························································3.

4.1 雨水流量计算及径流系数值····································

3.4.2 暴雨强度公式及各参数的取值·······································

3.5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3.5.1 雨水管道设计参数················································

3.5.2 雨水管道的衔接···············································

3.5.3 管道水力计算····················································

3.6 雨水管道平面图和干管纵剖面·······································

某城市居住区排水管道设计

作者迪丽莎

指导教师阿曼达

摘要:这次的排水管网的课程设计采用的是分流制的排水体系,是对某城市居住区进行的污水管网与雨水管网的设计,这次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地形天气等课程设计任务书上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及材料,并结合了书本里面所给出的数据与公式进行设计与计算,其中包括污水和雨水干管及主干管的排水管网布置,首先在所提供的城市平面图上进行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通过自己的校核与老师的检查后,选择最长的一条管段进行水力计算,其中包括各设计管段的管长、设计流量、管道数据的选取(流量、流速、管径、充满度)、管道输水能力、标高(地面、管内水面、管内底)、以及管道埋深等,再而校核数据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比如流速不符合的可以增加管径或坡度,对埋深过大的地方采用加泵)。最后绘制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的干管纵剖面图

关键词: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水力计算

City residential area drainage pipeline design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drainage pipe network this is the separate discharge system, is the design of sewage pipe network and rainwater pipe network of a residential area in our country, the design fully into account all kinds of data and materials provided by the weather and terrain curriculum design task book, and a combination of data and the book is given by the formula fo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sewage and rainwater drainage pipe network layout of pipe and main pipe, preliminary design first drainage pipe network in city plan provided by the school, and the teacher's own nuclear tests, a pipe section, select the longest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pipe length, design flow, design of pipeline data of each pipe section of the (flow, velocity, diameter, fullness), pipeline capacity, elevation(ground water pipe, tube, bottom), and the buried depth of pipeline, and then check the data on the unreasonable place changes (such as velocity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can increase the diameter or the slope, the depth of the pump is too large.). Finally draw the sewage and rainwater pipe network pipe profile .

Keywords: Sewage pipe network; rainwater pipe

network ;hydraulic calculation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人了解了污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污染源。在城市的市政系统当中,给水排水系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中,排水系统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问题,由于污废水不及时排放或拥堵等原因,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所以排水系统的设计格外重要。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具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综合分析及总体规划设计和细部深入设计的能力,对学科发展新动向有所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提高图纸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工具书的应用,计算机的使用,并能进行外语翻译,从而使我们具备独立工作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为某城市居住区设计一套完整的市政排水设施,在国家有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指导下,以及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该市进行了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排水管网的布设以及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因此本设计书包括该地区实际情况与设计原始资料,污水与雨水水管网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以及详细数据表格等内容主要成果包括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表,污水主干管的水力计算表,污水主干管的纵坡面图,雨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图,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表,雨水干管的水力计算表,雨水干管纵剖面图各一份。

污水部分设计

1设计概要

1.1设计原始资料

(1)比例尺1:1000的平面图一张。图上标有一定间隔的等高线,具体区域划分如图所示。(2)人口密度及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定额

表1.1该城区设计参数基本情况

自来水普及率f=100%

经调查,居住区日用水量变化如下:

表1.2居住区日用水量在各时段的变化情况

(3)企业生活、生产的用水、污水情况

①企业生活用水情况

表1.3企业职工生活及淋浴用水情况

②企业生产用水与废水(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0%) 表1.4企业生产废水情况

注:各企业总排水口管底埋深均不小于1.5m.

(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该地区年平均温度13.6℃,极端最高温度38.6℃,极端最低温度-17℃ 该地区土壤属黄土类,最大冻土深度68cm. 夏季平均气压932毫巴;全年日照60%,冬季63%;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6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7m/s; 该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0.65

291.2(10.75lg )

(7)P q t +=

+ (L/(s.ha)

该小区相临河流常年洪水位143.0m ,常水位141.0m 。

1.2 排水系统概论

1.2.1排水系统的功能

用户排除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集城市用水的取水、净化、输送,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降水的汇集、处理、排放以及城区的御洪、防涝、排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1.2.2排水管道工程

设计污水、废水的汇集、输送、贮存、调节、提升和排放;要求污水有组织及时的进入污水处理构筑物,符合排放水质标准的水排入水体,保证畅通迅速,避免中途污染。

1.2.3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1)排水系统规划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工业企业中期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该现成的道路规划、建筑界限、设计规模对排水系统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2) 排水系统设计要与邻近区域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3)考虑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

(4)设计排水区域内需考虑污水排水问题与给水工程的协调,以节省总投资;

(5)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6)排水工程设计师考虑原有管道系统的使用可能;

(7)在规划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观测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1.2.4排水体制及选择

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1) 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排水管道(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干管,所有主干排水管的混合污水都将接入截流总干管中,合流污水由截流总干管输送至下游的排水口集中排出或进入污水处理厂。

由于雨水流量的瞬时值可能很大(取决于雨水设计采用的重现期、排雨水区域地面硬化情况和建筑密度以及当地的降雨量等),合流制截流总干管在管径确定方面通常只考虑截流非雨水污水量(称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旱流量)一定倍数的雨水量,而不是把所有雨水量都截流在截流总干管中。

为此,在合流干管与截流总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需设置溢流井。溢流井的作用是,当进

入管道的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总量超过管道的设计流量时,多余的雨水(实际上是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混合物)就会经溢流井排出,而不能向截流总干管的下游转输。截流总干管的下游通常是市政污水处理厂。

于雨天初降雨的汇集量较小,一般都在截流总干管的设计雨水截流能力范围内,故晴天的城市污水和雨天的初降雨都会排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当降雨过程延续,进入管道的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总干管的设计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国内外改造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常用的方式。

这种系统比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所进步,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而使水体遭受污染。

(2) 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的排水体制。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相互完全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在城市中,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渠道系统排泄,或者为了补充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的不足而修建部分雨水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后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使之成为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不完全分流制是指只有污水排水系统,而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街道边沟、水渠、天然地面等原有雨水渠道系统排泄,或者在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不足之处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后再修建完整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逐步改造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由于工业废水的成分和性质很复杂,不但与生活污水不宜混合,而且不同工业废水之间也不宜混合,否则将造成污水和污泥处理复杂化,以及给废水重复利用和回收有用物质造成很大困难。所以,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分质分流管道系统分别排除。如果生产废水的成分和性质同生活污水类似时,可将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用同一管道系统来排放。水质较清洁的生产废水可直接排入雨水道,或循环重复利用。生活污水、生产污水、雨水分别设置独立的管道系统。初期雨水通过截留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含有特殊污染物质的有害生产污水,不容许与生活或生产污水直接混合排放,应在车间附近设置局部处理设施。冷却废水经冷却后在生产中循环使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应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在一座城市中,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同时排水系统的建设是逐步进行和完善的,有时会出现混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混合制排水系统在原为合流制的城市进行排水系统的改造扩建时常常出现。在大城市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可能相差较大,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也是合理的。

合理的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的建设投资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据国内外经验,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但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从初期投资来看,不完全分流制因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因而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又可缩短施工期,发挥工程效益快。因为合流制和完全分流制的初期投资均比不完全分流制要大,所以,我国过去很多新建的工业基地和居住区在建设初期经常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维护管理方面,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占一小部分过水断面,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但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管道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稳定很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留设施。对水体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调蓄和处理。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

排水系统体制应根据城市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水质、水量、地形、对条件确定。

(1)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

如果采用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

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很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入水体,水体受到污染。

分流制排出污水和雨水,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水体也会造成污染,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应采用分流制。

(2)从造价方面来看

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

(3)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

雨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才接近满流,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道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

沉淀。但据经验,管中的沉淀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管道的维护费用可降低。但是,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适应以后的发展,且便于污水厂的运行管理,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即采用两个(雨水、污水)管道系统。

1.3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1.3.1 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布置;(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工业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5)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远近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

观测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1.3.2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不同,可采用两种基本布置形式——平形式和正交式。

(1)平形式

排水干管与等高平行,而主干管则与等高线基本垂直。平行式布置适合城市地形坡度很大时,可以减小管道的埋深,避免设置过多的跌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

(2)正交式

排水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正交式适应于地市平

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

1.3.3排水管道的衔接方式

由于排水管网一般依靠重力进行排水,管道的连接方式是保证管网中的管径变化、方向的改变以及管道高程变化,均需要设置合理的连接方式。排水管道的连接主要采用检查井和跌水井等连接井方式,通常亦统称为窨井。检查井的主要功能是在管道交汇、直线管道中的管径变化、方向的改变处设置,保证衔接通畅,方便清通和维护。跌水井的主要功能是管道高程变化的连接和较大水流落差的消能,防止管道被强力冲刷而损坏。

为了方便排水管网日常维护和清通,在直线排水管道中,也需要在一定的管道长度上设置检查井。

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按表1.5规定取值。

表1.5检查井最大间距

注:接入检查井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管径大于300mm时,支管数不宜超过三条。

对于跌水井,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中规定管道跌水水头为1.0~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管

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跌水井的进水管管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

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300~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宜大于4m。跌水方式

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槽。管径大于600mm时,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

按水力计算结果确定。

1.4 污水管道定线

(1) 污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质、地貌特点,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

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布置管线是确定污水管道系统总体布置的重要步骤。在定线时应考虑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形,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布置污水管道,依次定出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并考虑设置泵站的合理位置。一般应将主干管和流域干管放在较平坦的集水线上,让污水尽量以重力流排送,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特殊措施(如跨越河道的倒虹管等),在图上标明。

(2) 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

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和用地布局;排水体制和线路数目;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宽度;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位置;工业企业和产生大量污水的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①在一定条件下,地形一般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利

用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尽量做到顺坡排水,尽可能不设泵站或少设泵站。

②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及街区建筑特征,并应便于用户接管排水。

③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④采用的排水体制也影响管道定线。

⑤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构筑物以及其它障碍物对管道定线的影响。尽可能回避不良

地质条件的地带和障碍。处理好与现状建筑物,构筑物和规划道路的关系,实在不能避开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⑥管道定线时还需考虑街道宽度及交通情况。

⑦管道定线,不论在整个城市或局部地区都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布置方案。应进行方

案技术经济比较。

⑧结合江河走向和规划中道路的实施,合理布置管线,以利于减小施工难度。

(3)污水主干管定线

本设计中从城市贯穿的河流将该城市分为两个排水区域,为污水的排放提供了很大的便由于排水管道采用分流式的排水体制,污水经收集后由主干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后集中排放。综合考虑该区的地形,地貌,坡度,污水厂的位置与可能的埋设深度等因素,南岸的污水主干管选择靠近河流的道路处埋设,由于排放口要设置在河流下游,正好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所以干管的走向应该是由东向西敷设。考虑到北岸的干管沿远离河岸的道路敷设,北岸的污水主干管选择在居住区的西边道路敷设,由于地势从低到高,所以后端的主干管埋深较大。具体布置请参看污水管道布置平面图。

(4) 污水干管定线

由于北岸具有明显的地势走向,故该区污水干管的布置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地形顺坡铺设,使每个街坊的污水能够利用地势流入干管。而南岸的地势较复杂,所以污水干管应设置在地势较为低的一侧。各个排水流域的污水经支管系统进入污水干管收集并经污水主干管汇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具体布置请参看污水管道布置平面图。

(5)污水支管的定线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势和建筑特征,并应便于接管排水。由于本城市的街区面积较小,南岸与北岸的支管均采用低边式布置,具体布置请参看污水管道布置平面图。

(6)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2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2.1街坊编号并计算其面积及流量计算

将各街坊编上号码,并按各街坊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用箭头标出各街区的污水排出方向。

各个街区的面积以及街区的流量见附表一

2.2 居住区生活污水计算

(1)生活污水比流量计算q

0= 86400 n p

?

式中 n_______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cap﹒d) p_______人口密度(cap﹒ha)

本设计的比流量q

0=

100230

0.266

8640086400

n p

??

==2(L/(s﹒ha))

(2)各街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

1=F?q

?Kz

式中 q

1

_______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q

_______比流量(L/(s﹒ha);

F_______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区面积(ha);

K

z

_______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3)居民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相关部分内容,采用的居住区生活污水量

变化系数值见表2.1。

表2.1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注:1 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总变化系数用内差法求得。

2 当居住区有实际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时,可按实际数据采用。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也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当Q<5 L/s 时,z K =2.3; 当5 L/s

z 0.11

2.7

K Q =

式中 Q ――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L/s)。

当Q>1000 L/s ,z K =1.3。

2.3 企业污水流量计算

(1)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1112221122

2A B K A B K C D C D Q 3600T 3600

++=

+

式中Q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L/s);

1A ――一般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 (cap);

2A ――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

1B ――一般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25(L/(cap .班) )计; 2B ――热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35(L/(cap .班) )计; 1K ――一般车间生活污水量的时变化系数,以3.0计; 2K ――热车间生活污水量的时变化系数,以2.5计; 1C ――一般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cap);

2C ――热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职工人数(cap);

1D ――一般车间的淋浴污水定额,以40(L/(cap .班) )计;

2D ――热车间的淋浴污水定额,以60(L/(cap .班) )计; T ――每班工作时数(h)。 淋浴时间按60min 计。 经计算得:企业1 Q 2=1.98 L/S

企业2 Q 2=2.63 L/S 企业3 Q 2=2.15 L/S 企业4 Q 2=1.59 L/S

所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总流量为Q 2=8.35 L/S

(2)企业污水设计流量

3(1)Q q k ?=-??

式中:3Q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L/S); ?――生产用水重复利率为60%; q ――各企业平均用水量(L/S )

经计算得各企业污水设计流量计算结果见表2.2

表2.2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表

企业名称 平均用水量(L/S )

总变化系数

工业污水设计量

企业1 6.45 3 7.74 企业2 32.1 2.3 29.53 企业3 59.75 1.7 40.63 企业4

39.25

2.7

42.39

所以总污水设计总流量Q 3=120.29+8.35=128.64(L/S ) 2.4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2.4.1设计充满度

充满度是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实际水深h 与管径D 的比值如图1,为了具体运行时方便,污水管段一般充满度都不会使用满流,同时管道中有最大设计充满度见表2.3。 图1

表2.3 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径D 或渠道高度H (mm ) 最大设计充满度h/D 或h/H

200-300 0.55 350-450 0.65 500-900

0.7

这样设计的原因是:(1).调节水量变化;(2).保持通风;(3).便于维修和管理。

2.4.2设计流速

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对应的水流平均速度成为设计流速。设计流速过小,污水流动缓慢,其中的悬浮物容易沉淀淤积;反之,设计流速过高,产生对管壁的冲刷,使得管材损坏严重,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

一般规定:

最小设计流速:污水0.6m/s、明渠0.4m/s。

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10m/s、非金属5m/s、明渠查表。

压力管流速:建议0.7-1.5m/s。

本设计的设计流速全部都控制在0.6m/s左右。

2.4.3 最小设计坡度

在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时,通常使管道敷设坡度与地面坡度一致,这对降低管道系统的造价非常有利。但相应于管道敷设坡度的污水流速应该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这在地势平坦地区或管道逆坡敷设是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其管道的沉淀淤积,所以行业中有规定最小的设计坡度。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一般规定:

在设计充满度为0.5时,管径为200mm时,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为300mm时,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街坊厂区内为0.004 ;街道为0.003。

2.4.4最小管径

一般在污水管道系统的上游部分,污水设计流量很小,若根据设计流量计算,则设计管径会很小。根据管径养护经验证明,管径过小容易堵塞,从而增加管道清淤次数,并给用户带来不便。采用较大的管径可采用较小的设计坡度,从而使管道的埋深减小,降低工程造价。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

污水管道到在街坊和厂区内的最小设计管应为200mm,在街道下的最小设计管径为300mm。本设计中的所有管段均满足以上要求。在工程设计中,不同管径的钢筋混凝土的建议最小设计坡度见表2.4

表2.4 常用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钢筋混凝土管非满流)

2.4.5 不计算管段

在污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若某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其在最小管径、最小设计流速、最小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道通过的流量,则这样的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设计时不再进行水力计算,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即可,其他的水力参数则按照最小管径来核算。

2.4.6最小埋设深度

管道的埋深:地面到内壁底的距离。

覆土厚度:地面到外壁顶的距离。

为了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而提出最小覆土厚度:

⑴防止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

⑵防止管壁因地面负载而破坏

⑶满足街坊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

防冻—无保温时为冰冻线上0.15m;

防负载—车行道下最小覆土0.7m;

衔接—建筑物出户管0.5-0.6m。

所以就需要考虑管段控制点(大流量用户和管道的起点)的最小埋深,以确定整个管道的埋深,同时还要考虑地下埋深,考虑地下地质和地下水以及工程造价情况,一般规定,在干燥土壤中不超过7—8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不超过5m。当埋深超过最大埋深使,可以考虑采用提升泵站,以提高下游管段的管位,减少下游管道的埋设深度。

本设计中考虑地质条件,全部埋深都在0.7-6m之间,符合要求。

2.4.7污水管道的衔接

在污水管道系统中,为了满足管道衔接和养护管理的要求,通常在管径、坡度、高程、方向发生变化及支管接入的地方设置检查井。在检查井中必须考虑上下游管道衔接时的高程关系。管道衔接时应遵循一下两个原则:

⑴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的高程,以减少管道的埋深,见底造价;

⑵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常见的衔接方式有:管顶平接、水面平接、设跌水井的方式。

本设计采用水面平接进行管道的敷设。

2.5管段水力计算

在确定管段设计流量后,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一般常列表进行计算,水力计算步骤如下:

⑴ 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结果见附表。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列入表中。

⑵ 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列入表中。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列入表中。 ⑶ 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作为确定管道坡度时参考。 ⑷ 确定起始管段设计参数

确定起始管段的管径以及设计流速v ,设计坡度I ,设计充满度h/D 。首先拟采用最小管径300mm ,即查水力计算图。在这张计算图中,管径D 和管道粗糙系数n 为已知,其于4个水力因素只要知道2个即可求出另外2个。现已知设计流量,另1个可根据水力计算设计数据的规定设定。

⑸ 确定其他管段设计参数

确定其它管段的管径D 、设计流速v 、设计充满度h/D 和管道坡度I 。通常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加,下一个管段的管径一般会增大一级或两级(50mm 为一级),或者保持不变,这样便可根据流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管径。然后可根据设计流速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大而逐段增大或保持不变的规律设定设计流速。

根据Q 和v 即可在确定D 那张水力计算图中查出相应的h/D 和I 值,若h/D 和I 值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说明水力计算合理,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相应的项中。在水力计算中,由于Q 、v 、h/D 、I 、D 各水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查水力计算图时实际存在一个试算过程。

首先假定一个水力坡度I,管径根据本管段的流量确定好后,管径为D ,由管径D 和水力坡度I ,得满管流的流速v 和流量Q 分别如下:

21

32

1

v R I n =??

流量公式 Q A V =?

式中 Q ――流量(3/m s );

A ――过水断面面积(2m )

; V ――流速(m/s )

查圆形管渠非满管流水力计算表,用内差法算得充满度h/D ,所以能求出流速v 。若流速满足大于或等于0.6m/s 和充满度满足下表的最大设计充满度,说明坡度I 满足情况,然后接着计算下一管段。以此类推,直到干管和主干管的坡度全部确定。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 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3)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5) 3.1管道定线 (5)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5)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5)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5)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6) 3.1.4污水干管定线 (6) 3.2水量计算 (7) 3.3水力学计算 (9)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9)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11) (四)图形绘制 (13) (五)管材设计 (14)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经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能 够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能够采用各自独立的分 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 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 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1.设计城市概况 假设城市设计为江西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河南区与河北区,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河北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 (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 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 (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 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 c.的顺序进行布置; 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泵站 7—出水口

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 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内容 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河南区与河北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 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③.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 污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在总体规划中,只决定污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和平面布置。 定线时,应该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走向按照地面标高由高到低来进行,主干管敷设在地面标高较低的河堤处,管道敷设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和狭窄的道路下,一般设在两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带下。 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穿坊式,组成的一个污水排放系统可将该系统穿过其他街区并与所穿过的街区的污水管道相连接。管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管。 ④.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为两个工厂和每条管道的起点,这些点决定着管道的最小埋深,由于整个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埋深一直满足最实用条件,且对于将来的发展留有空间,所以不需要提升泵站,全部依靠重力流排水。 ⑤.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 充分协调好与其他管段的关系,污水和雨水管道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处理管道的原则为: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根据以上分析,对整个区域进行布管,干管尽量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沿河堤进行布置,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整个城镇的管道系统呈现截流式布置,布管方式见附图。(污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平面布置图)。 3. 管段设计计算: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给定的设计依据。确定室内与室外的给排水方案。 2.在建筑图上布置给排水立管位置。(原则:沿柱、墙角、墙面布置)布置给水干管位置。 3.在建筑图中从给水立管引水到各用水点。从各用水点将排水引入排水立管。 4.在建筑图上布置消火栓箱、消防立管、水平干管及连接消防栓管道和连接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出水管。 5.绘制给水、消防管网的总系统图和排水、雨水系统图;绘制给排水详图。 6.确定最不利点的配水点及最不利点消火栓。 7.绘制计算简图——总系统图,删去部分连接管。(使得环状管网变成枝状管网计算) 8.确定计算管路,进行管段编号和确定管段流量。 9.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10.确定系统的总水压:H=△Z+∑h+hч 11.排水(雨水)管径按最小管径法和负荷流量法(负荷面积法)查表确定。最后将计算结果标注于图纸上。並按规定布置灭火器。 12.选择生活及消防水泵,满足:Qp>Qx;Hp>H 并使工作点落在高效区内。 13.确定生活及消防水箱容积Vx=10min的室内消防水量(住宅≥6立方米;一般高层≥12立方米;大于50米的高层≥18立方米)並绘制水箱配管图。 14.确定消防水箱的高度(可提供给土建参考)若水箱出口到最不利点消火栓出口高差(高层<7m;超高层<15m)需要增设加压稳压设备(泵)。 消火栓系统Q≤5L/S,H——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灭火要求; 自喷系统Q≤1L/S, H——满足最不利点喷头出水要求。

15.确定生活水池容积;消防水池容积V=(Q内+Q外) X T 並绘制水池配管图 注:Q内—室内消防水量 Q外—室外消防水量 T—火灾持续时间 16.作水泵房工艺设计:①作平面布置②绘制管路系统图③统计材料表④写设计说明 17.整理设计图纸,统计总材料表,编写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及图纸目录。 18.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相关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2014010650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2)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4) 3.1管道定线 (4)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4)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4)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5) 3.1.4污水干管定线 (5) 3.2水量计算 (6) 3.3水力学计算 (8)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8)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9) (四)图形绘制 (10) (五)管材设计 (11)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 (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通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以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力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后直接排入水体,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而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两种。前者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后者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立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与分流制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I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3 1.1已知资料3 1.2 设计方案4 第二章污水设计及计算说明 5 2.1 设计污水定额5 2.2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5 2.3 管段设计 流量计算6 2.3.1 污水管道布置6 232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 积6 2.3.3 管道设计流量计算 6 2.4 管网水力计算7 2.4.1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及水力计算7 2.4.2 水力计算注意事项7 第 三章雨水管网设计及计算说明8 3.1 设计说明8 3.2 雨水管 道定线及排水流域划分8 3.2.1 雨水管带定线8 3.2.2 排水流 域划分8 3.3.1 管道流量设计参数资料9 3.3.2 雨水管道水力 计算9 3.4 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9 参考文献9 附录10 第一章工程概述1.1 已知资料⑴城市规 划资料①华北地区一新型工业城市M市的城市规划平面图1张(1:5000)②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设备状况(见表1)表1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设备状况表街坊人口密度(人/公顷)房屋建筑层数卫生情况490 6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沐浴设备⑵气象资料①土壤冰冻深度1.2米; 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内蒙-海拉尔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即

③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地下水初见水位为6m ⑶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①河流最高洪水位标高:80.0m; ②地质:在整个排水区域内为轻质亚粘土,地耐力为12~14t/m2,地震烈度为6度。 各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淋浴污水和生产废水情况见附表 1. 1.2 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污水、雨水分开排放的分流制管道系统。污水管道干管采用截留式布置形式,支管采用围坊市布置形式。此种布置形式可充分利用地面坡度,减少管道埋深,降低造价。雨水沿垂直河流走向以最短距离汇入河流。 第二章污水设计及计算说明2.1设计污水定额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水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计算,即排放系数为0.8~0.9 ;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淋雨污水量的确定,应与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协调;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及其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并与国 家现行的工业用水量有关规定协调。在计算居民生活污水量或综合生活污水量时,采用平均日污水量定额和相应的总变化系数。 在本设计地区,有街坊总面积为346.hm2;

污水排水管网设计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排水工程Ι》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桂荣 学号 专业环境工程2班 完成时间2012.3.3

目录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01) 第二节污水设计计算说明书 (04) 附录 附件一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件二污水管道各管段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 附件三城市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 附件四污水主干管纵剖面图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任务及设计范围 运用已学的排水管网的专业知识,进行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的扩大初步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设计基础数据的收集。 (2)确定设计方案,划分排水流域,进行污水管道的定线和平面布置。 (3)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4)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等。 (5)污水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横断面上的位置。 (6)绘制污水管网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二、设计原始资料 1. A城市平面规划图(1:1000) 该新城区的规划如图一所示。西部濒临白河,流向自北向南,主要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区的东南部,等高线较为平缓,自城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城区内无明显的起伏地势。 2.服务人口密度:350人/ha;生活污水量标准平均日120L/(cap·d) 3.主要的排污单位有如下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其位置如平面图所示: ①甲厂:最大班排水量20L/S。 ②乙厂:最大班排水量15 L/S。 ③公共建筑排水量(火车站):15 L/S。 (学校): 10 L/S。 上述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废水经局部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污水管道统一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各企业排水口的管底埋设深度不小于2.0米。设计街区的污水管道最小埋深不小于1.5米。火车站污水管道起端管道埋深为不小于1.5米。 4.自然状况:

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XX市乡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四里棚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 房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2018年8月6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五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六章、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八章、保证文明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附表一: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表二:质量管理网络图 附表三:安全管理网络图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项目特点: 本工程为市政污水管道工程,总长约为6000m。线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二级承插管和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 管材及规模: 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钢筋混凝土管D800 m 1120 钢筋混凝土管D1200 m 674 波纹管D600 m 3115 波纹管D800 m 870 检查井φ1250 座51 检查井1100*1100 座30 检查井1500*1100 座12 二、现场自然条件: 本工程主管沿盐水河敷设,主管古盐大道至马堰畈一桥段沿东河堤东侧由北向南敷设,马堰畈一桥至长荆大道段沿东河堤西侧由北向南敷设,支管汉宜大道段沿汉宜大道北边人行道从新都化工110KV高压电塔至盐水河由东向西敷设,支管城南大道段沿城南大道南边人行道从四里棚中心学校至盐水河由东向西敷设,支管长荆大道段沿长荆大道北边人行道从三杨湾至盐水 河由东向西敷设,管线具体走向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检查井根据现场指定。 三、设计编制依据: 1、施工图: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位公司设计的XX 市乡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四里棚管网施工图。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 年修订]) 3、《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范》(CJJ124-2008 ) 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程》(GB50332-2002) 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50268-2008)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孔庆培 学号:026413158 指导老师:谭水成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前言 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

浅谈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要点

浅谈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要点 摘要:市政排水管道通常被人们称为“下水管道”,它的作用是将雨水以及生活废水等通过管道排出去,不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转。排水系统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都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但它与道路建设不同之处在于排水管网具有更大范围的系统性,要求建设工程单位站在全局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考虑排水管网各部分的建设与衔接,使管道网络建设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尽快形成系统,避免造成混乱,留下隐患,以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笔者就如何做好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网;设计 1 排水管位的布置 目前城市道路的宽度较典型的有三种,分别是24m、42m和60m,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的规定:道路红线宽度大于30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排水管线和燃气配 气管线,道路红线超过50m的道路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由于雨、污水管线一般管径较大,埋深较深,一般在人行道实在布置不了的情况下将其布置在车行道下。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尽量避免,因为会造成雨水、污水管线检修的时候影响行车的情况。又遵循习惯做法,将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西、北侧的位置,将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东、南侧的位置。 2在设计开始前,要充分了解市政排水管网的现状并确立正确的设计原则 对其进行整体的设计之前,一定要对现有的管网的做出一个评估,并且对其做一个分析。由于在一个城市中,分布着很多的市政设施,管道错综复杂,有时还会出现管道交叉的现象, 甚至是发生碰撞。所以,在相关的部门给出规划意见之后,我们一定要对一些数据及现状管线图进行重新测量,并且将其作为设计时的依据。 确立设计原则如下 (1)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2)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雨水管的设计步骤

雨水管的设计步骤 【篇一:雨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课程设计 题目:某县城雨水管网课程设计 目录 1总论 (1)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1.1设计任务 (1) 1.1.2设计要求 (1) 1.1.3设计依据 (1) 1.2设计原始资料 (2) 1.2.1县城概况 (2) 1.2.2工程概况 (3) 2工程规模 (3) 2.1暴雨设计流量计算 (3) 2.2工程规模 (4) 3管网设计 (4) 3.1管线布置原则 (4) 3.2设计公式及参数原则 (4) 3.3设计步骤 (5) 3.4管材及排水设施 (7) 4效益分析 (8) 4.1社会效益 (8) 4.2经济效益 (8) 4.3环境效益 (8) 5设计心得 (8) 1总论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1设计任务 1.县城雨量计算; 2.县城雨水管网定线; 3.县城雨水管网设计:管长、管径、坡度、埋深、衔接、充满度; 4.县城雨水资源利用分析;

5.绘出成果图。 1.1.2设计要求 1. 在设计过程中要应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城镇雨水管网设计的方 法和步骤; 2. 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加独立工作的能力; 3. 阅读熟悉有关手册、规范和资料; 4. 逐步增加实际工程概念。 1.1.3设计依据 (1)标准规范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8; 2.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4; 3. 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9.12; 4. 严煦世,刘遂庆编著.《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版),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 5. 张奎,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第一版),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7.1; 6.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06; 7.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国家标准设 计研究院, 2005.10。 (2)甲方提供资料 1.《某县城总体规划》 2.原始资料 该县城位于保定地区,县城现有居住人口为12 万。 3.自然资料: 该县城非采暖季节主要风向:西南风; 土壤冰冻深度:66厘米; 地下水位深度:1500厘米; 土壤性质:湿陷性黄土。 1.2设计原始资料 1.2.1县城概况 (1)自然概况

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践教学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综合设计 ——排水管网计算书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给排1x1 姓名xxx 学号 设计时间~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xxx 成绩 城市建设学院

目录

1 设计原始资料 城镇概况 A 城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该城市是广东省辖县级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区地势平坦,主要建在平原上,城市中间以铁路为界,分为两个生活区:Ⅰ区和Ⅱ区。均有给水排水设备,自来水普及率100%。 气候情况 ① 市内多年来的极端高温℃,每年6~8月份的气温最高。而到了冬季(12~2月)温度较低,多年来的极端低温为0℃。 ②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春季湿度大,约为65~90%; ③ 雨季集中在4~9月份,这段时间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4~9月份为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降雨量大,多出现暴雨,年平均降雨量为1930mm ,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 排水情况 城市用水按19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 (d cap L )。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的90%计算。街坊污水排入区域排水管网,区域排水管网再将接入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最后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 排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道的布置 地形坡度 地势由西南方向东北方逐渐降低,但总体变化趋势不大。 河流流向 该城市沿市区南部有一条由北至南流向的河流,综合地势原因,污水厂设在地势较低处。

污水管道布置图 居民生活污水计算 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表,取居民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为210d L?,则居民生活污水量 cap 定额为d % 210 ?189 90 = cap L? 街坊面积总面积计算 根据城市人口为14万,根据草图对街坊区进行编号,得到各街坊面积和总面积,计算见下页表 街区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74 11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排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样本

锦江郦城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设计资料及业主要求 1.1.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1.2业主提供的1:500 地形管线图 1.1.3业主提供的《综合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说明及表》 1.2设计规范、标准 1.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1.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 1.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 ) 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 ) 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3 设计原则 1.3.1符合规划原则。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已批复的初步设计为准。 1.3.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1.3.3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渝北区加州武陵路, 东接华新分流道, 北靠金龙路, 西临松桥路, 南近红石路。锦江郦城坐享龙湖、加州成熟社区, 观音桥步行街近在咫尺, 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将利用与加州传统饮食商圈相连的优势, 打造成为武陵路生活中心。本次工程道路属于锦江郦城与武陵路的连接干道, 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3 排水现状 当前小区房屋建设已接近尾声, 考虑小区雨污水排放困难问题, 为保证以后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 本工程进行连接干道的雨污水管道施工设计, 收集小区内雨污水, 并排至武陵路主干道的雨污水系统中, 及时解决排水困难问题。 4 设计原则 4.1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批准的上阶段设计为依据,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4.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4.3 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 结合地块建设规划, 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4.4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5 满足选材优化原则。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既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选择及管网分区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供水以及排水需求不断增加。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合理的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对满足城市居民的给排水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设计管网分布时,合理的进行管网分布,能有效的节约能源资源,尤其是在选择输水方式的时候,在地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重力输水方式,因地制宜的应用地势的落差进行输水从而节约能源、资源。在对城市的给水排水的管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综合城市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通过对市政给排水输水方式的详细介绍,并对市政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了仔细推敲,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并对我国以后的城市建设中给排水设计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b71113848.html,/8/view-3964347.htm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对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提供的基础保障。在整个城市供水系统中,给水管网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管网的投资业相当巨大,大约占了总投资的80%左右。在供水系统中,输水管网的主要作用是将水保质保量的送到千家万户,进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城市供水系统耗能中,克服管网的水头损失和满足最小服务水头以及多余水头的耗能占了很大的比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供水投资成本,因此只要进行良好的设计,这部分就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本文就给水管网的合理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降低对整个供水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节约

社会资源。 一、输水方式的选择 1 输水方式的分类 输水方式分为压力流输水方式、重力流输水方式以及压力与重力相结合的输水方式、压力流输水方式是当水厂水池位高于水源水位时,依靠水泵加压输水。采用加压输水时,输水管要根据地形高差、管线长度、管材的承受能力、地质状况及设备动力等情况,设置一级加压泵站或中途加压泵站,压力流输送至水厂。当水源水位高于水厂水池水位,且两处的地势高差足以克服输水管线的水头损失时,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重力流输水,不能自流的地段,采用压力流输水,这种输水方式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是理想的输水方式;由于地形的复杂性,水在输送的过程中,要结合地形加以确定,宜用压力输水的地段采用压力输水,在压力输水段需要设置加压泵站提升水压。这种既有压力输水又有重力输水的方式成为压力与重力结合输水方式。 2 输水方式的选择 输水方式的选择往往受水源条件、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选择输水方式,首先要确定供水的水源、供水的距离I和力量Q,之后根据水源水位Z1和水厂水池水位Z2之差来确定采用何种输水方式。 如果Z1 HP=Z1-Z2+h 式中:Hp为加压泵站水泵扬程,m;h为输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m。

鸿业管网设计步骤

第四章污水管网设计 一、布污水管 点取“布置管线”菜单项,首先提示输入管代号。如果是第一次绘制制定类型污水管线,程序还提示输入管线起点端最小覆土深度(单位为米)和管代号。功能和方法与布给水管相同。 当用鼠标点取“交互布管”菜单项时,出现如下图3-1对话框: 图3-1 管代号是用来区分某一区域或某一道路上的管线的,包括用来统计管材、标注、管线等等。输入要设计给水管的代号后,再选择该管所用管材,点取“确认”按钮。 命令行提示:参考线P/参考点D/已有管线L/坐标Z/管线起点: 1 参考线定位P: 输入“P”选择参考线定位, 提示:选择参考线: 提示:输入起点与参考线的距离(m): 提示:定管线起点: 用鼠标在屏幕上定义管线起始位置,程序即由选择点向参考线引垂线并由垂点向选择点一侧换算所输入距离,得到管线起点。 2 参考点定位D: 当输入“D”选择参考点定位时,出现 提示:选择参考点(交叉点int/线终点end/线中点mid/园中心(en)): 可以直接点取参考点或输入提示的字母辅助选择参考点。

提示:输入距离参考点横向距离(m): 提示:输入距离参考点竖向距离(m): 注意:以上两个距离为沿坐标网格横向和竖向的距离。 3 已有管线上L: 当输入“L”选择已有管线上定位, 提示:选择管线: 提示:相对尺寸定位D/靠近选择点端点E/<回车取选择点>: (1)相对尺寸定位D: 选择“D”时,提示用户输入管线起点距所选管线较近端点的距离,其单位为米,然后程序取得起点。 (2)靠近选择点端点E: 当输入“E”时,将把所选管线距选择点较近一端作为管线起点。 (3)回车取参考点: 当直接回车时,选择管线的点作为管线起点。 4 坐标定位Z: 当输入“Z”选择坐标定位, 提示:输入横向坐标(m): 提示:输入竖向坐标(m): 5 管线起点: 用鼠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取起点。确定管线起点后, 提示:回退U/参考点D/方向和距离F/管线上L/坐标Z/到点: (1)方向和距离定位F: 输入“F”选择方向和距离定位时,出现 提示:选择方向: 可以移动鼠标动态观看由起点到出动态线的方向,在所需方向时按鼠标点取键。 提示:输入距离(m): (2)管线上L: 输入“L”选择已有管线作为到点时,出现 提示:选择管线: 选择管线后,程序自动由起点向所选管线方向垂直引管线。

(建筑给排水工程)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建筑给排水工程)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 1总论1 1.1 设计依据1 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1.3 设计原则3 1.4 设计范围和任务3 2方案选择和确定4 2.1 排水体制的确定4 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5 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5 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8 3.1 污水管网定线8 3.2 污水设计流量10 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13 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19 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20 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21 4.1 雨水管网定线21 4.2 雨水设计流量22 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4 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26 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27

5结论28 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29 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30 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30 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30 1.2 计算举例32 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32 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33 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34 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35 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43 2 雨水管水力计算44 2.1 暴雨强度公式44 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44 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44 2.4 径流系数45 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46 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46 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47 三个人体会50 四参考书籍52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总论 1.1设计依据 1.1.1主要规范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 (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 1.1.2主要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1.3参考书籍 (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 (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市政排水管网布置及其优化

市政排水管网布置及其优化 摘要:市政工程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市政工程的 设计过程中,做好市政排水管网的布置和优化对城市的发展非常有利,本文就针 对市政排水管网布置和相关的优化活动进行探究。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网布置;优化设计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城市排水管网布局越来 越关注。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为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通过对城市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能够使城市的排 水系统更加顺畅,工程投资及运营费用更经济,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的优化。 一、市政排水管网优化的重要性 城市排水管网的优化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 优化相应的排水系统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就目前城市发展而言,排水管网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工程中,管网的建设费用就 占城市建设成本的比例较大。对于城市排水管网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管道的埋设深度,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的成本,节省大部分的资金。 第二,进行城市管网的优化,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直接的社会效益。排水管网在城 市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能够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避免出现下雨天路面积水的情况,是社会效益变得凸显。 二、市政排水管网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排水体制选择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很多城市在设计排水管网时,都采用分流制系统,而不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设计 是盲目的,对降雨量较少或是部分老城区,采用合流制更为有效、合理。在设计 一个城市的排水管网时,应充分考虑设计项目的特点,并选择合适的排水系统。 2.2 未考虑雨水的综合利用 在进行城市的排水管道的设计时,考虑问题比较单一,一直考虑怎么将水收集、排放,但是忽略了对于雨水的再次利用。如果充分的考虑雨水的渗透、调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资源,还可降低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小排水管管径, 节省投资。 2.3 排水设施布置不完全 以往的设计中,仅考虑污水的排放,认为雨水相对较干净,一般直接排至水体、沟渠,而未考虑初期雨水的截流或低影响开发等设施的设置。对某地初期雨 水径流、合流制污水及分流制污水分别取样,主要水质分析数据如下表: 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雨水收集过程中,携带了一部分空气中的酸性气体、灰尘及道路或屋顶上的污泥、垃圾等,如果这部分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将会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排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说明书 21万人城镇排水管网规划设计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给排水100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杨春平教授 二○一三年一月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水环境、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防洪的骨干工程。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和输送城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以及城市雨水、冰雪融水,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污染水体,进而造成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在面临全球水资源缺乏及严重污染的今天,排水管道系统不仅仅起到截污、防洪、排涝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防治水污染、净化污水为城市提供第二水源。 在本设计中,将根据所提供的基础设计资料和图纸,完成某城镇排水管道系统,包括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排水管道计算和图纸的绘制。其中,污水管道系统是由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的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组成的。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的设计规定、规程确定。通常污水管道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设计基础数据;包括设计地区的面积、设计人口数、污水定额、防洪标准等的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绘制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图和纵断面图等。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是及时的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城市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受淹,以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在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中管渠是主要的主成部分。所以合理而又经济的进行雨水管渠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雨水管渠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工程要求等确定设计参数,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每一设计管段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绘制管渠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