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二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二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二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二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F 50-2011)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6、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至苍南段工程土建施工第13施工标段设计文件

二、设计条件

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隧道

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C30

设计坍落度:140~180mm

使用材料:江苏鹤林水泥P?O 42.5

砂:中砂:傲龙建材 M x=2.66

石:碎石:傲龙建材 4.75~16mm占40%,16-26.5mm占60%(重量比)

减水剂:安徽亨通 CH-X高性能减水剂

水:饮用水

三、设计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

为了在现场的条件下使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达到95%,查得保证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系数t=-1.645,混凝土强度标准差б=4.0Mpa,根据JGJ55-2011标准,由公式(4.0.1-1)得:

f c u, o ≥ f c u, k +1.645б=30+1.645×5=38.2Mpa

2.计算水胶比:

该混凝土配制的粗骨料为碎石,根据JGJ55-2011标准a a=0.53, a b=0.20,水泥富余系数r c=1.16。

f b=r c×f c e ,g

a a×f

b 0.53×42.5×1.16

W/B= ————————— = —————————————

f c u, o+a a×a b×f b 38.2+0.53×0.20×1.16×42.5

= 0.60

按混凝土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以及以往的经验,确定基准配合比水胶比为0.42。

3.选用单位用水量:

根据施工时混凝土所需坍落度,S L=140~180mm,根据粗骨料种类(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根据标准JGJ55-2011规定,混凝土用水量选定为查表(5.2.1-2):

M,w o=210+(160-90)÷20×5≈228㎏

因掺入1.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剂经检测减水率β为27%,故确定用水量为:

m w o=M,w o*(1-β)=228×(1-27%)=166㎏

4.计算水泥用量:

(1)水泥用量:

m w o 166

m c o=————— = ——— =395㎏

W/B 0.42

(2)减水剂用量:

m ao=m c o*βf=395×1.0%=3.95㎏

5.确定砂率(βs):

根据标准JJGJ55-2011规定表5.4.2选定砂率为:(查表5.4.2)

βs=40%

6.计算砂石用量: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5.5.1条规定,采用重量法计算:

m c o+m s o+m g o+m w o=m c p

m s o

βs= —————×100%

m s o+m g o

将上面参数代入公式得: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395+m s o+m g o+166=2450 m s o+m g o=2400-166—395=1839

m s o

40%= ———————×100%

m s o+m g o

或:m s o =1839×40%=736㎏, m g o= 1103㎏

7.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减水剂

1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395:736:1103:166:3.95

理论配合比为: 1:1.86:2.79:0.42:0.01

8.试配调整: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6.1.3条规定及搅拌机要求,混凝土试配搅拌量为20L~60L。

称50L混凝土用料量为:

395

水泥= ———×50=19.75㎏

1000

736

砂= ———×50=36.80㎏

1000

1103

碎石= ———×50=55.15㎏

1000

166

水= ———×50= 8.30㎏

1000

3.95

减水剂= ———×50=198g

1000

混凝土拌合物试拌结果,测得坍落度为SL=165mm,测得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试配后,测定其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420(㎏/cm3)进行校正:

如水灰比=0.42的实测容重为:ρ c t=2410㎏/cm3

计算容重为:ρ c c=2400㎏/cm3

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为:δ

实测值 2410

δ=———— = ——— = 1.004

计算值 2400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6.2.3条规定,因为校正系不小于0.98且不大于1.02,所以1㎡混凝土材料用量配合比不变

W/C:0.42确定为混凝土强度的基准配合比。

当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后,基准配合比已确定。混凝土强度试验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按标准JGJ55-2011第6.1.5条的规定,分别增加或减少0.05,砂率可适当增加和减少1%。

9. 水灰比=0.37的配合比计算:

(1)计算水泥用量及减水剂用量:

m w o(m w a) 166

m c o=———————— = ——— =449㎏

w/c 0.37

m ao=m c o*βf=449×1.0%=4.49㎏。

(2)确定砂率(βs):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5.4.2选定砂率为:

βs=40%

(3)计算砂石用量: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5.5.1条规定,采用重量法计算:

m c o+m s o+m g o+m w o=m c p

m s o

βs= ——————×100%

m s o+m g o

将上面参数带入公式得: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449+m s o+m g o+166=2400 m s o+m g o=2400-449—166=1785

m s o

40%= ———————×100%

m s o+m g o

或:m s o =1785×40%=714㎏ m g o=1785—714=1071㎏

解联立方程得:m s o=714㎏, m g o= 1071㎏

(4)初步配合比为:

1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449:714:1071:166:4.49

理论配合比为: 1:1.59:2.39:0.37:0.01

(5)试配调整: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6.1.3条规定及搅拌机要求,混凝土试配搅拌量为20L~60L。称50L混凝土用料量为:

449

水泥= ———×50=22.45㎏

1000

714

砂= ———×50=35.70㎏

1000

1071

碎石= ———×50=53.55㎏

1000

166

水= ———×50=8.30㎏

1000

4.49

减水剂= ———×50=224g

1000

混凝土拌合物试拌结果,测得坍落度为SL=145mm,测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

(6)通过试配后,测定其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430(㎏/cm3)进行校正:

如水灰比=0.37的实测容重为:ρ c t=2430㎏/cm3

计算容重为:ρ c c=2400㎏/cm3

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为:δ

实测值 2430

δ=———— = ——— =1.012

计算值 2400

因为校正系小于0.98且不大于1.02,所以1㎡混凝土材料用量配合比不变。

10. 水灰比=0.47的配合比计算:

(1)计算水泥用量及减水剂用量:

m w o(m w a) 166

m c o=———————— = ——— =353㎏

w/c 0.47

m ao=m c o*βf=353×1.0%=3.53㎏。

(2)确定砂率(βs):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5.4.2选定砂率为:

βs=40%

(3)计算砂石用量: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5.5.1条规定,采用重量法计算:

m c o+m s o+m g o+m w o=m c p

m s o

βs= ——————×100%

m s o+m g o

将上面参数带入公式得: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353+m s o+m g o+166=2400 m s o+m g o=2400-166—353=1881

m s o

40%= ——————×100%

m s o+m g o

或:m s o =1881×40%=752㎏ m g o=1881—752=1129㎏

解联立方程得:m s o=752㎏, m g o= 1129㎏

(4)初步配合比为:

1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353:752:1129:166:3.53

理论配合比为: 1:2.13:3.20:0.47:0.01

(5)试配调整:

根据标准JGJ55-2011第6.1.3条规定及搅拌机要求,混凝土试配搅拌量为20L~60L。称50L混凝土用料量为:

353

水泥= ———×50=17.65㎏

1000

752

砂= ———×50=37.60㎏

1000

1129

碎石= ———×50=56.45㎏

1000

166

水= ———×50=8.30㎏

1000

3.53

减水剂= ———×50=176g

1000

混凝土拌合物试拌结果,测得坍落度为SL=180mm,测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

(6)通过试配后,测定其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390(㎏/cm3)进行校正:

如水灰比=0.47的实测容重为:ρ c t=2390㎏/cm3

计算容重为:ρ c c=2400㎏/cm3

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为:δ

实测值 2390

δ=———— = ——— =0.99

计算值 2400

因为校正系不小于0.98且不大于1.02,所以1㎡混凝土材料用量配合比不变。

11. 三个配合比为:

制作的三种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试件经28d养护后,测得的抗压强度值。根据试验结果绘制灰水比——强度关系曲线图,其结果与本设计强度相符合时,不需进行调整。

确定试验室C30衬砌砼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减水剂=395:736:1103:166:3.95

= 1:1.86:2.79:0.42:0.01

附件:1、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2、原材料试验检测报告

3、试验检测原始记录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求 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 2、坍落度200±20mm 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 水泥:级; 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 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 掺合料: II级粉煤灰;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 依据JGJ55-2011表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 MPa。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 =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ce =γc f ce = × =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b = γf f ce = × = (粉煤灰掺量20%) (3)计算水胶比 W/B=αa f b/(f+αaαb f b)=、确定用水量(m wo) 依据JGJ55-2011第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选取, 取用水量为230kg。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m=190/=㎏/m3 取值m=390㎏/m3 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

依据JGJ55-2011表和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 则每立方m fo =390×=㎏/m3 取值m fo=80kg 6、确定水泥用量(m c) m c =39-80=310㎏/m3 7. 计算减水剂用量 选取掺量为%, 得:.m a1 = m b o × =㎏/m3 8、确定砂率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 o+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 m so βs = ― × 100% m go+m so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 900㎏/m3;m go = 920㎏/m3 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四、试配,检验强度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按JGJ55-2011第的规定进行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试验,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 二、原材料: 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R 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 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25% 9.5-19mm:50% 19-31.5mm:25% 4、水:饮用水 5、粉煤灰:蓝旗电厂 6、减水剂:天津雍阳 7、聚丙烯腈抗裂纤维:北京中创同盛科技有限公司 三、 1、使用部位:墩.台身及台帽 2、设计坍落度:90-110mm 四、配合比设计: 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 W/C =(Aa.fce)/(fcu,o+Aa.A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 0.50,取水灰比为0.47;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29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85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 m C o = m w o/(w/c) = 185/0.47=394kg/m3 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394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编号:PB-002 拉林铁路4标藏木双线特大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 (建高水泥P·O42.5) 二O一5年11月 中铁港航局集团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 藏木特大桥工地试验室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目的: 拉林铁路4标藏木双线特大桥C30混凝土,用于藏木双线特大桥桩基础等,混凝土要求现场施工坍落度为160~200mm,工作性能良好,易于施工。 二、设计依据: 1、施工图纸, 2、《桥涵施工技术规》 JTG/T F50-2011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三、组成材料: 1、水泥:建高水泥P·O 42.5 ,经检验,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及抗折、抗压强度等指标均符合规要求。 2、砂:加查县民发砂场,其颗粒级配、含泥量、表观密度等各项指标均Ⅱ类砂要求。 3、碎石: 加查县民发石场,其颗粒级配、压碎值、含泥量及针片状等各项指标均符合5~31.5mm连续级配Ⅱ类碎石要求。 掺配比例为( 5~16mm : 16~31.5mm = 20% : 80%。) 4、水:自来水(可饮用水) 5、减水剂:(缓凝型)。 四、组成设计参数的选定及组成材料用量的确定: 1、试配强度 根据招标文件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取σ=5MPa.

由公式f cu,0=f cu,k+1.645σ =30+1.645×5 ≈38.2MPa 2确定胶凝材料强度: 经实测,水泥28天强度为47.5MPa,因此 ?b=47.5MPa 3 根据实际经验选取水胶比0.39。 (注:αa、αb为回归系数,αa=0.53,αb=0.2。) 4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该C30混凝土要求坍落度为160~200mm,根据试拌调整选择用水量为m w=167(㎏/ m3)。当减水剂掺量为0.8%,实际试拌砼坍落度为160~200mm时用水量为m w0= 155㎏/m3。 5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 b0= m w0/(W/B)=155/0.39≈397㎏/m3 m c0= m b0×85%=397×0.85≈337㎏/m3 m f0= m b0- m c0 =397-337=60㎏/m3 符合规及图纸设计文件要求。 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减水剂用量为397×0.8%=3.176㎏/m3 6、根据试拌调整取砂率βs=40%。 7、采用质量法,假定1m3砼质量m cp=2400㎏/m3 m w0+ m c0+ m f0 + m g0+ m s0= m cp 砂石总用量:m g0+m s0= m cp-m w0-m c0-m f0 =2400-397-155=1848㎏ 砂率为βS =40%,砂用量:m s0=( m g0+m s0)×βS=1848×0.40≈739㎏

C3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 1 页共 5 页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30; 要求坍落度:100~140mm; 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200C;

第 2 页共 5 页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 (a 2. 38 0.5 645 .1 30 645 .1 , 0, cu MP k fcu f= ? + = +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环境作用等级:L1、L2、H1、H2、T2、M1。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4、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5、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 ce =r c f ce , g =1.16×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及案例(共32P)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及使用实例 目录 1.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1(建筑专业) 2.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2(电气专业) 3.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3(暖通专业) 4.附表1~4 5.《某工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6.《某商业楼建筑节能计算审查表及报告书》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 建筑专业 主持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定人: 校审人: 计算人: ×××××(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居住建筑)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 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的限值时,应以‘参 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甲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乙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轻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 1.表观密度小。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观密度一般可减小1/4~3/4,使上部结构的自重明显减轻,从而显著地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并且可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又由于构件自重产生的恒载减小,因此可减少梁板的钢筋用量。此外,还可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加快施工进度。 2.保温性能良好。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轻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轻混凝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遇火强度损失小,故特别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力学性能良好。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受力变形较大,抗裂性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适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轻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钉子和进行锯切加工。这对于施工中固定门窗框、安装管道和电线等带来很大方便。 轻混凝土在主体结构的中应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但是,若对建筑物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则可收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考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效益,其技术经济效益更佳。 一、轻骨料混凝土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一)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性质 1.轻骨料的种类。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轻骨料按来源不同分为三类:①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轻砂等);②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 2.轻骨料的技术性质。轻骨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松堆密度、强度、颗粒级配和吸水率等,此外,还有耐久性、体积安定性、有害成分含量等。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1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 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 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以 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A楼节能设计计算书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盐城亭湖幼儿园一期工程 07-06-11 号程编工 盐城市同济建筑市政设计有限公司2007年7月28日

1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一:墙 外墙主要构造为:面砖和外墙乳胶漆(不计入)+5mm抗裂砂浆+玻纤网格布(不计入)+20mm 挤塑聚苯板(外保温)+20mm水泥砂浆+240mm混凝土空心砌块+20mm水泥砂浆。

2 二:屋面工程防水层挤塑聚苯板+SBS水泥砂浆40mm细石混凝土+20mm+35mm平屋面主要构造为:+120钢筋混凝土(不计入)+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具体参数的计算如下:

3 四:地面 地面主要构造为:20mm大理石+30mm水泥砂浆+30mm挤塑聚苯板+防潮层(不计入)+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60混凝土.+100碎砖夯实(不计入) 具体参数的计算如下 五:一层顶外挑楼板(无) 主要构造为: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120钢筋混凝土+20mm水泥砂浆+20mm水泥砂浆 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 六:外窗 窗框料选用单框断热型铝合金窗LOW-E中空玻璃窗,玻璃采用5mm+6mm+5mm中空玻璃.. 具体参数的计算如下: 七:标计算分析结论: (GB50189-2005)根据2005年4月4日发布并于2005年7月1日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中条文4.2.2的规定,只要公共建筑满足表4.2.2-4中的规定,就不必按照标准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即计算建筑物全年耗电量)。 工程名称的围护结构经过计算后,可以得出结论:

(一)东西南北向外窗满足标准要求。 (二)外墙的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三)屋顶的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四)地面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五)外窗满足标准要求. 4 与规范(GB50189-2005)第4章4.2.2条相比较,该建筑物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可以确定,工程名称的设计已经达到了节能要求。 5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此法是将1:3的水泥、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配合比计算案例 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原材料选择 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水泥 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 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 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 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 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 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 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 (4.0.1- 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 (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 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 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 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综合考虑:方案1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 方案2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矿粉掺量10%。 方案3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25%,矿粉掺量20%。 (2)胶凝材料胶砂强度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规定执行,对3个胶凝材料进行胶砂强度试验。也可从《规程》中表5.1.3选取所选3个方案的粉煤灰或矿粉的影响系数,计算f b。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建筑专业)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设计计算: 校对: 审核: 2011年01月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 1.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二、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为 本工程建筑气候分区为ⅡB区。河北省内分区为一区。 2.2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下 2 层,地上30层。 三、围护结构的主要节能保温措施 3.1 屋面: 140厚钢筋混凝土板+6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3.2 外墙: a.200厚钢筋混凝土墙+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 层; b.200厚钢筋混凝土墙+90厚聚苯板保温层 3.3 单元式建筑山墙:;a.200厚钢筋混凝土墙+65厚挤塑聚苯板保 温层; b.200厚钢筋混凝土墙+115厚聚苯板保温层 3.4 不采暖房间(公共部分)的隔墙:25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3.5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30厚FTC保温层 3.6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地)板: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厚 钢筋混凝土板+40厚FTC保温 层 3.7 外窗: a.断桥彩铝Low-E中空玻璃窗(5+12+5),气 密性等级为6级; b.断桥彩铝中空玻璃窗(5+12+5),气密性等级为6级; 3.8 分户墙: 10mm+1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3.9 分户楼板: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20厚挤塑聚苯板 3.10 封闭阳台首层阳台底板:2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3.11 封闭阳台顶层阳台顶板:20mm厚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0mm厚挤塑 聚苯板保温层, 3.12 封闭阳台阳台栏板:30mm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3.13 热桥部位:抹2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水泥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 水泥 水 沙子 石子 32.5 32.5R C15 300 185 730 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性混凝土 C20 350 185 690 1160 C25 400 185 650 1180 C30 450 183 600 1192 C35 480 180 580 1230 C40 520 178 525 1220 C20 350 185 795 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 405 185 758 1061 C30 450 183 752 1045 C35 480 180 705 1040 C40 520 180 655 1070 42.5 42.5R C20 290 185 725 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 性混凝土 C25 345 185 670 1195 C30 380 185 648 1198 C35 430 185 615 1205 C40 460 185 590 121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 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节能设计计算书(DOC)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专业) 建设单位长治市世纪景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名称颐龙湾小区D组团8#楼 设计计算张姬 校对沈英 审定张弓 太原市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甲级) 2013年12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治市世纪景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颐龙湾小区D组团8#楼,建设地点位于长治市,场地西侧为站前北路,南侧为五一路,北侧为特色小食街,属寒冷地区(A区),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位置图。本工程地下一、二层为戊类储藏室及设备用房。 地上1~28层为单元式住宅,二个单元,七种户型,共358户。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4470.21平方米,其中住宅节能建筑面积22673.01平方米。住宅层高3.0米,室内外高差0.45米,总高度84.45米。 外墙为200~250厚筋混凝土剪力墙,填充墙为200/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各层楼板、屋面板、凸、凹阳台的顶板、底板和墙板均为100厚筋混凝土板,凸窗围板均为100厚筋混凝土板。 普通窗的高度均为1.5米。凸窗高1.8米,凸出0.4米。南向凸阳台封闭窗高2.2米,北向凹阳台封闭窗高2.1米,不采暖,阳台门高2.4米,半玻推拉门,门芯板高1米,阳台与卧室、客厅之间的外墙设保温层。 以上门窗宽度见平面图。 采暖方式为散热器采暖,地下室、住宅楼梯间、阳台均不采暖。 二、设计依据: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242-2012(以下简称“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8 三、窗墙面积比计算(取标准层不同开间计算):

四、体形系数计算 外表面积:807.67+198.1x84.45=17537.22㎡ 体积:807.67x84.45=68207.73m3 体形系数:17537.22/68207.73=0.257≤0.26限值 五、确定节能设计方法 由于本建筑的住宅部分体形系数、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均未超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表4.1.4、表4.1.5的规定限值,所以节能设计方法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法。 六、确定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限值 由“标准”表3.0.1查得长治气候分区为寒冷(A)区。由“标准”4.21条的表4.2.1-3查得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限值分别是:屋面0.45、外墙0.70、架空或外挑楼板0.60、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65、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户门2.0、阳台门下部门芯板1.7、外窗由“窗墙面积比计算”得知普通窗分别为2.3、2.5、2.8,凸窗限值为2.38。

节能计算书(暖通)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暖通专业) 一、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增加“节能设计”条款 在“节能设计”条款中简要阐述本工程设计遵照有关节能设计标准所采取的节能措施。 二、设备表 在设备表中应注明锅炉额定热功率、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效能参数(COP)、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等(居住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设备能效比的要求按公建节能标准,见DBJ11-602-2006第6.1.7条)。 三、节能判定表 1、居住建筑:①暖通系统节能判定表(表A-4、A-5)②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判定表(表A-3,与建筑专业共同完成)。 2、公共建筑:①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附录D-5) ②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与建筑专业共同完成) 3、节能判定表由设计人员签字,设计单位盖报审章、节能章。审图单位存档。 四、计算书

1、封面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 暖通专业 专业负责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定人: 校审人: 计算人: ×××××(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2、目录 目录 一、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第×页~×页 二、采暖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第×页~×页 三、采暖空调系统水力计算第×页~×页 四、冷水机组水泵选择计算第×页~×页 五、外网水力计算第×页~×页 注:计算书各部分也可单独成册,如“采暖热负荷计算书”、“采暖系统水力计算计算书”等。单独成册时每册计算书均应有封面及相关人员签字。

3、对计算书内容的要求 ①计算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与建筑专业图纸及报审的节能判定表一致。 ②居住建筑应对每一采暖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及整个建筑物的总热负荷计算。公共建筑必须对每一采暖空调房间或空间进行热负荷计算、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及整体建筑物的总冷、热负荷计算。 ③采暖空调设备的选择应以冷热负荷计算的结果为依据。 ④采暖空调系统应按节能标准要求进行水力计算和各环路平衡计算。 ⑤计算书应与其他节能资料一并送审,审查单位审查后退回设计单位。 五、对审图单位的要求 审图单位除了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DBJ01-621-2005及有关国家与地方标准、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外,还应对如下非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 1.DBJ11-602-2006: 第6.1.1条2款室内热水采暖系统各并联环路水力平衡计算的要求; 第6.2.4条锅炉效率的要求; 第6.4.6条单体建筑热力入口的要求。 2.DBJ01-621-2005: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MPa 由fcu.o≥30+1.645×5 ≥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a a为0.46 a b为0.07 f ce为1.13*32.5=36.7MPa 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 wo): 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85/0.43=429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1250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碎石 429:185:536:1250 1:0.43:1.25: 2.9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 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 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 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1.2:4.48:12.04:28.09kg。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10:4.3:12.5:29.1kg 1:0.43:1.25:2.91 429:185:536:1250kg/m3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pdf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节能设计计算书..2教案资料

大同市水泉湾·龙园住宅小区17#楼 设计号2009-01-17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专 篇 设计人: 校核人: 审定人: 大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0年08月25日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一、说明: 本工程为水泉湾·龙园住宅小区17#楼。总建筑面积为4616.86㎡,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040.26 ㎡,地上建筑面积3576.6㎡;地下两层为戊类库房,地上部分均为住宅。建筑层数为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地下二层层高为3.6m,地下一层层高为3.3m,地上住宅层高均为3.2m,建筑总高度为19.2m(屋面面层)。设备层高为3.9m。小区由市政集中供热,墙体填充材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全年采暖和照明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总能耗可减少50%。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厚度分别为:外墙采用40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外保温;上人屋面采用70厚XPS 挤塑聚苯板保温;不采暖楼梯间隔墙采用60厚岩棉板保温;不采暖地下室顶板采用60厚岩棉板保温板;外窗采用PA断桥铝合金(辐射率≤0.25 Low-E中空玻璃)单框双玻平开窗,氩气层厚度为9mm,气密性等级为Ⅳ级;户门为双层钢板内夹2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地下室外墙采用100厚岩棉板保温层,凸窗顶底板外采用40厚岩棉板保温层。 二、自然条件: 大同市建筑热工分区为:严寒地区,冬季室外采暖设计计算温度为-17℃,计算用采暖期:天数:159d,室外平均温度-5.3℃,平均相对湿度49%,采暖期度日数3705℃· d,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0m/s,最冷月平均

温度:-11.3℃,最热月平均温度21.8℃。 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建筑照明设计标淮》GB50034-2004 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06 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JGJ126-95 6、《民用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试行)》晋建设子 [2005]417号 7、《建筑节能设计专用章管理试行办法》晋建设字[2005]418号 四、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 保温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 五、热桥部位的温度验算; 室外计算温度:te=-17℃ 室内计算温度:ti=18℃计算。露点温度为tu=10℃ (1)墙体部位的内表温度 θi=ti-[(ti-te)/Ro]·Ri×ζ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举个例子说明: C35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XX (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n级 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 feu , k取35Mpa,取标准差(T =5 砼配制强度feu , o= feu , k+1.6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