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

1. 平均数:

八年级下数学《数据的分析》

(1) 算术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有 n 个数据 x 1,x 2, ,x n ,则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为

x = x 1 + x 2 + + x n .

n

(2) 加权平均数:

若在一组数字中,

x 1

的权为 w 1

, x 2

的权为 w 2

,…, x n

的权为 w n

,那么

x = x 1

w 1

+ x 2

w 2

+ + x n

w n

叫做 x , x ,… x 的加权平均数。

w + w + + w

1 2 n

其中, w 1 、 w 2 、…、 w n 分别是 x 1 , x 2 ,… x n

的权.

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权的表示方法:比、百分比、频数(人数、个数、次数等)。

2.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 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范围。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受极端值影响)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中位数,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5. 方差: 设有 n 个数据 x 1,x 2, ,x n , 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x 1 - x )2,(x - x )2 ,…, (x - x )2,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S 2 = 1

[(x - x )2 + (x - x )2 + + (x - x )2 ]

n 1

2 n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一、选择或填空题:

1、8 个数的平均数 12,4 个数的平均为 18,则这 12 个数的平均数为( ).

2、衡量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是(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中位数

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 1,2,4,x ,6,9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5, 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4、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

A .服装型号的平均数;

B .服装型号的众数;

C .服装型号的中位数;

D .最小的服装型号

5、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x 甲 = x 乙 = 80 ,

s 2 = 240 , s 2 = 180 ,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6、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树如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

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数据 10,10,x, 8 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相等,则中位数为

7、某班 20 名学生身高测量的结果如下,该班学生身高的中位数是

抽取的样本容量是

2 n

2 n

8、如果一组数据 1,2,3,4,5 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 101,102,103,104,105 的方差是( )

9,平均数均是 7,甲的方差是 1.2,乙的方差是 5.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

B 、甲的成绩稳定。

C 、乙的成绩波动较大

D 、甲、乙的众数相同。

1

10、样本方差的计算式 S 2

= 20 [(x 1-30)2+(x 2-30)2 +。。+(x 20-30)2]中,数字 20 和 30 分别表示样本

中的( )和( )

12. 某超市购进了一批不同价格的皮鞋,下表是该超市在近几年统计的平均数据.要使该超市销售皮鞋收

入最大,该超市应多购( )元的皮鞋

13. 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 200 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 20 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名运动员是总体

B .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 .20 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

D .样本容量是 20 14.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 2m 的树来进行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

一样). ?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 20 株树苗的高度, 得到的数据如下, 应选购 (

15.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上

述结论中正确的番号是( )

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 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16. 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 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90 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 绩如下(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

17. 某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10 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6,5,7

,8,

7,5,8,10,5,9 利用上述数据估计该小区 2000 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

只。

18. 某鞋柜售货员为了了解市场的需求,需要知道所销售的鞋子码数的( )

分组 频数 0 ≤ x < 10 8 10 ≤ x < 20

12

19. 某班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 75 分,方差为 225 分 2

,如果每个学生都多考 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方差不变平均分不变

B 平均分变大方差不变化

C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

D 平均分变大方差变大

20. 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s 2 ,将每个数据都扩大三倍再加 2,所得到的一组新的数据的方差为(

) 2

1 2 2 2

21,一个样本的方差是 s = 6

[(x 1 - 5) + (x 2 - 5) + + (x 6 - 5) ],则平均数为(

22.某班七个小组人数为:5,5,6,x ,7,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23、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某班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某日的零花钱情况,其统计图表如下:

零花钱在 4 元以上(含 4 元)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该班学生每日零花钱的平均数大约是

元。

24、一组数据中游 a 个 x 1,b 个 x 2,c 个 x 3, 数组成一个样本,则一样本的平均数为 25.在数据-1,0,4,5,8 中插入一个 x ,使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3,则 x =

26.在演唱比赛中,8 位评委给一名歌手的演唱打分如下:9.3,9.5,9.9,9.4,9.3,8.9,9.2,9.6,

若用去尾平均数计算这名歌手最后得分约为

27.

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鱼,我们从湖里捕上 150 条鱼作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再捕上 300 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 30 条,?则估计湖里约有鱼

条.

28.

某人开车 100km ,在前 60km 内,时速为 90km ,在后 40km 内,时速为 120km ,则平均速度为 .

29. 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按测试得分 1:4:3 的比例确

定测试总分,已知三项得分分别为 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招聘得分为

二、解答题

1.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市 30000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①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 名学生;②参 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

范围内;中位数在

范围内;

③若视力为4.9 及以上为正常,试估计该市学生的视力正常的人数约为多少? 2、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 天出的次品个数分别是: 甲:0,1,0,2,

1,0,1,1,2,2

乙:1,3,0,1,0,2,1,1,0,1 请你运用学的知识作出判断,估计哪台机

床性能较好。为什么?(注意:要列出式子)

3. 2000 年~2005 年某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图 5 所

示).根据图示信息:

甲 乙 乙 (1) 求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

(2) 哪些年份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 1 000 元以上?

说明理由。

4:某养鱼户养鱼三年,第一年放养了 2 万尾,成活率为 7 成,在秋季随意捞出 10 尾,称重为(单位:千克);0.8, 0.9, 1.2, 1.3, 0.8, 0.9, 1.1, 1.0, 1.2, 0.8 (1)估计池塘中鱼的总重量。(2)若将鱼全部卖掉,市场售价为 4 元每千克,成本投入 1600 元,求纯收入,(3)若第三年纯收入为 132400 元,求第一,二年每年平均增长率。

5、一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过了一段时间, 待

带标记的一混合于鱼群后,再捕捞 3 次,记录如下:第一次共捕捞 95 条,平均重量是 2.1 千克,有标记的有 6 条;第二次捕捞 107 条,平均重量是 2.3 千克,,带有标记的有 7 条;第三次捕捞 98 条,平均重量是 1.9 千克,带有标记的有 7 条;

(1) 问他鱼塘内大约有多少条鱼?(2)问他鱼塘内大约有多少千克的鱼?

6、某球队对对两人进行 3 分球投篮测试,每人每天投 10 次,五天中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

经过计算,甲进球的平均数为 x 甲 =8,方差为 s 2

3.2 .(1)求乙进球的平均数

x 和方差 s 2 ;

(2) 现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 3 分球投篮大赛,你认为应该选哪名队员去?为什么?

7.(8 分)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 15 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 15 人 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

(1) 写出这 15 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假如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 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

9. 为了了解全校 400 名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情况,随机对 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锻炼的时间进行了

调查如下:(单位:分)40 21 35 24 40 38 23 52 35 62 36 15 51 45 40 42 40 32 43 36 34 53 38 40 39 32 45 40 42 45 50 45 40 50 26 45 40 45 35 40

10. (1):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2) 填空: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样本是

.由统计分析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是 39.35(分),众数是 ,中位数是

(3) 。如果描述该校 400 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锻炼的总体情况,?你认为用平均数、众数、

中位数中的哪一个比较合适?

(4) 。估计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锻炼的时间多于 30 分?

11. 有 14 个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为 34,现在有一位同学求得这组数据前 8 个数的平均数为 32,

后 8 个数的平均数为 36,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8.5~46.5 19 46.5~54.5 5 0.125 54.5~62.5 1 0.025 合计 40

1.000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含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第1页,共15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要使二次根式√2x ?4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2 B.x ≥2 C.x <2 D.x =2 2.把√ 452√20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结果是( ) A.3 2 B.3 4 C.√5 2 D.2√5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a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3a B.√2a 2 C.√a 3 D.√a 4 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5+√2=√7 B.5√6-3√3=2√3 C.(√8+√50)÷2=√4+√25=7 D.3√3+√27=6√3 5.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 A.0.7米 B.1.5米 C.2.2米 D.2.4米 6.“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 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 b ,若(a +b )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 A.3 B.4 C.5 D.6 7.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60nmile 的A 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这时,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为( ) A.60√3nmile B.60√2nmile C.30√3nmile D.30√2nmile 8.如图,等边△OAB 的边长为2,则点B 的坐标为( ) A.(1,1) B.(√3,1) C.(√3,√3) D.(1,√3) 9.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 A.3、4、6 B.1 3、1 4、1 5 C.7、 24、25 D.0.9、1.2、1.6 10.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偶数,则这三边的边长可能是( ) A.3,4,5 B.6,8,10 C.7,24,29 D.8,12,20 1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 B.三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的平分线把BC 边分成长度是3和4的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ABCD 周长是( ) A.22 B.20 C.22或20 D.18 13.在探索“尺规三等分角”这个数学名题的过程中,曾利用了如图.该图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E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F 是CE 上一点,∠ACF=∠AFC ,∠FAE=∠FEA .若∠ACB=21°,则∠ECD 的度数是( ) A.7° B.21° C.23° D.24°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说明】1.有理数由“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符号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忘记的问题.) 2.正数前面的符号可以省略,负数前面的符号不能省略. 3.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正、负数通常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包括: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温度)零上与零下;(水位)上升与下降;高于与低于(水平面);(出口)增长与减少……例如:向东走2米,记作:+2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3米. 6.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例如:①图纸上注明一个零件的直径是2.03.030+-Φmm , 表示零件的直径标准是30mm ,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存在的误差,因此直径可以比30mm 大0.2mm ,也可以比30mm 小0.3mm.即零件的直径在29.7mm~30.2mm 之间都合格.但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就不合格了.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掌握分类方法应注意两点:①不重复:即同一事物不能归纳到两个类别中; ②不疏漏:即某一事物不能在所有类别中找不到.) 【说明】1.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2.分数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1 3.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它可以化成分数.如0.333…= 3 阅读材料:教材95页《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4.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如:π. 5.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6.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 7.几个常见的概念:非负数:指正数和零;非正数:负数和零; 1.2.2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说明】1.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画法: ①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 ②在直线的右边画箭头,表示正方向; ③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表示数0; ④以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原点的左右两边分别标出刻度. 3.数轴的性质: 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关系; 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③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增大,从右往左依次减小。 ④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2个,一个在原点左边,一个在原点右边,他们互为相反数.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word版本)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 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A .{|0}A B x x =U D .A B =?I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14 B .π8 C . 12 D . π4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若复数z 满足1 z ∈R ,则z ∈R ;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高等数学教材word版(免费下载)

目录 一、函数与极限 (2) 1、集合的概念 (2) 2、常量与变量 (3) 2、函数 (4) 3、函数的简单性态 (4) 4、反函数 (5) 5、复合函数 (6) 6、初等函数 (6)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 (7) 8、数列的极限 (8) 9、函数的极限 (10)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 (11)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⑵、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高考数学全国卷精美word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设复数z 满足1+z 1-z =i ,则|z |= A .1 B . 2 C . 3 D .2 2.sin 20°cos 10°-cos 160°sin 10°= A .-32 B .32 C .-12 D .1 2 3.设命题P :?n ∈N ,n 2>2n ,则¬P 为 A .?n ∈N , n 2>2n B .?n ∈N , n 2≤2n C .?n ∈N , n 2≤2n D .?n ∈N , n 2=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 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 -y 2=1 上的一点,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 MF 1→· MF 2 → <0 ,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A .????-33,33 B .????-36,36 C .????- 223,223 D .????-233 ,233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 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3CD → ,则 A .AD →=-13A B →+43A C → B .A D → =13AB →-43AC → C .AD →=43AB →+13AC → D .AD → =43AB →-13 AC →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综合讲解 姓名: 班级: 学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 2b a -,x x 3+,πy +5,()1432+x ,b a b a -+,)(1y x m -中,是分式的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字母 B .当B =0时,分式 B A 无意义 C .当A =0时,分式 B A 的值为0(A 、B 为整式) D .分数一定是分式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1++=++b a x b x a B .22x y x y = C .()0,≠=a ma na m n D .a m a n m n --= 4.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y x y x +-8534 B .y x x y +-22 C .222 2xy y x y x ++ D .() 222y x y x +- 5.化简2 293m m m --的结果是( ) A.3+m m B.3+-m m C.3-m m D.m m -3 6.若把分式 xy y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 7.A 、B 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 地顺流航行至B 地,又立即从B 地逆 流返回A 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9448448=-++x x B .9448448=-++x x C .9448=+x D .94 96496=-++x x 8.已知230.5 x y z ==,则32x y z x y z +--+的值是( ) A .17 B.7 C.1 D.13 9.一轮船从A 地到B 地需7天,而从B 地到A 地只需5天,则一竹排从B 地漂到A 地需 要的天数是( ) A .12 B.35 C.24 D.47 10.已知226a b ab +=,且0a b >>,则a b a b +-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分式392--x x 当x 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当x ________时,分式x x 2121-+有意义. 1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1)())0(,10 53≠=a axy xy a (2)() 1422=-+a a 13.分式方程1 111112-=+--x x x 去分母时,两边都乘以 .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 年级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上册 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 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 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①位置②20 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 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①长度单位②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除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 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⑩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③统计④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物体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 级下册 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数与代数⑦空间与图形⑧统计与概率⑨综合应用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123A ,,,245B ,,,则集合A B U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 2.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________. 3.设复数z 满足234z i (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 为________. 5.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 4只球,其中1只白球,1只红球,2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则这2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 6.已知向量21a r ,,2a r 1,,若98ma nb mn R r r ,,则m-n 的值为______. 7.不等式 224x x 的解集为________. 8.已知tan 2,1 tan 7,则tan 的值为_______. 9.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 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与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点)0,1(为圆心且与直线)(012R m m y mx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11.数列}{n a 满足 11a ,且11n a a n n (*N n ),则数列}1{n a 的前10项和 为。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P 为双曲线122y x 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 到直线01y x 的距离对c 恒成立,则是实数c 的最大值为 。13.已知函数 |ln |)(x x f ,1,2|4|10,0)(2x x x x g ,则方程1|)()(|x g x f 实根的 个数为。14.设向量)12,,2,1,0)(6cos 6sin ,6(cos k k k k a k ,则1201)(k k k a a 的值 为。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2 2.把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结果是() A. B. C. D.2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5-3=2 C.(+)÷2=+=7 D.3+=6 5.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 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 顶端距离地面2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A.0.7米 B.1.5米 C.2.2米 D.2.4米 6.“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 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 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 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A.3 B.4 C.5 D.6 7.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60nmile的A处,它沿正北方向航 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 () A.60nmile B.60nmile C.30nmile D.30nmile 8.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 A.(1,1) B.(,1) C.(,) D.(1,) 9.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A.3、4、6 B.、、 C.7、24、 25 D.0.9、1.2、1.6 10.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偶数,则这三边的边长可能是() A.3,4,5 B.6,8,10 C.7,24,29 D.8,12,20 1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 B.三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平分线把BC边分成长度是3和4的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 ABCD周长是() A.22 B.20 C.22或20 D.18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说明】1.有理数由“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符号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忘记的问题.) 2.正数前面的符号可以省略,负数前面的符号不能省略. 3.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正、负数通常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包括: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温度)零上与零下;(水位)上升与下降;高于与低于(水平面);(出口)增长与减少……例如:向东走2米,记作:+2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3米. 6.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例如:①图纸上注明一个零件的直径是0.2?30?表示零件的直径标准是30mm,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存mm,30.?在的误差,因此直径可以比30mm大0.2mm,也可以比30mm小0.3mm.即零件的直径在29.7mm~30.2mm之间都合格.但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就不合格了.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0整数正分数???????负整数有理数有理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1 (掌握分类方法应注意两点:①不重复:即同一事物不能归纳到两个类别中;②不疏漏:即某一事物不能在所有类别中找不到.) 【说明】1.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2.分数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13.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它可以化成分数.如0.333…= 3阅读材料:教材95页《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4.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如:π. 5.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6.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 7.几个常见的概念:非负数:指正数和零;非正数:负数和零; 1.2.2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一、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 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 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②实地调查:如现 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 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二、数据的表示方法: (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 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 三、统计调查 1、全面调查(普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就是全面调查。例如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 2、抽样调查: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根据部分来估计整体的情况, 叫做抽样调查。统计中常用样本特性来估计总体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抽样调查中,如果抽取样本的方法得当,一半样本能客观的反映总体的情况,抽样调查的结果会比较接近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离总体的情况,所以,在抽样调查要求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⑴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⑵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⑶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⑷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含单位)。

3、简单随机抽样: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4、【总结】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⑴全面调查: 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精确;但可能要投入数十倍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⑵抽样调查: 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调查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可能的一些误差,但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时只能用抽样的方式去调查,比如要研究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可能把所有的炮弹都发射出去,可见合理的抽样调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5、调查方法的选择: (1)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我们一般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 (2)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3)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4)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仍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 二、统计图 1、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精编WORD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的认识 2、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8、9的知识 6、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 2、写数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解决问题 3、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 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单元位置: 1、位置(1) 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1) 2、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

2018高考数学全国二卷文科-word版

2018高考数学全国二卷文科-word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i i +=( ) A .32i - B .32i + C .32i -- D .32i -+ 2.已知集合{}1,3,5,7A =,{}2,3,4,5B =则A B = ( ) A .{}3 B .{}5 C .{}3,5 D .{}1,2,3,4,5,7 3.函数 ()2 x x e e f x x --= 的图象大致为( )

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 ) A .4 B .3 C .2 D .0 5.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 A .0.6 B .0.5 C .0.4 D .0.3 6.双曲线 22 22 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 程为( ) A .2y x = B .3y x = C .2y x = D .3y = 7.在ABC △中,5 cos 2C = 1BC =,5AC =,则AB =( ) A .42B 30 C 29 D .258.为计算111 11 1234 99100 S =-+-+ + -,设计了 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 A .1i i =+ 开始0,0 N T ==S N T =-S 输出1i =100 i <1N N i =+ 11 T T i =+ +结束 是 否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word打印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2平行线 5.3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第六章实数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实数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 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 方程组 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法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 9.1不等式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 描述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 水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轴对称 13.2画轴对称图形 13.3等腰三角形 13.4 课题学习最短的路径 问题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 因式分解 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14.3 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15.1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 15.3分式方程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6.1二次根式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7.1勾股定理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平行四边形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函数 19.2一次函数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 试中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22.1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图形的旋转 23.2中心对称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圆 24.1圆的有关性质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 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用频率估计概率

(word完整版)2018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R 绝密★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一卷)理科数学 1、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份,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i 1. 设 z = 1 1+ i + 2i ,则 z = A.0 B. C.1 D. 2 2. 已知集合 A = { x | x 2 - x - 2 > 0 ,则C A = A. {x | -1 < x < 2} C. {x | x < -1} {x | x > 2} B. {x | -1 ≤ x ≤ 2} D. {x | x ≤ -1} {x | x ≥ 2} 3. 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杯,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和该地图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记 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 n 项和,若3S 3 = S 2 + S 4 , a 1 = 2 ,则 a 5 = A.-12 B.-10 C.10 D.12 5. 设函数 f (x )= x 3 + (a -1)x 2 + ax ,若 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 y = f (x )在点(0,0)处的切 2

17 5 ( )= 线方程为 A. y = -2x B. y = -x C. y = 2x D. y = x 6. 在?ABC 中, AD 为 BC 边上的中线, E 为 AD 的中点,则 EB = A. 3 AB - 1 AC B. 1 AB - 3 AC 4 4 4 4 C. 3 AB + 1 AC D. 1 AB + 3 AC 4 4 4 4 A 7. 某圆柱的高为 2,地面周长为 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 B 上的点 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 A ,圆柱表面上的点 N 在左 视图上的对应点为 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 M 到 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 B. 2 C.3 D.2 8. 设抛物线C : y 2 则 FM ? FN = = 4x 的焦点为 F ,过点(- 2,0)且斜率为 2 的直线与C 交于 M , N 两点, 3 A.5 B.6 C.7 D.8 ? e x , x ≤ 0 ( )= ( )+ + ( ) 9. 已知函数 f x ? , g x f x x a ,若 g x 存在 2 个零点,则 a 的取值范 ?ln x , x > 0 围是 A. [-1,0) B. [0,+∞) C. [-1,+∞) D. [1,+∞) 10. 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 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 ABC 的斜边 BC ,直角边 AB , AC , ?ABC 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Ⅰ,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的概率分别记为 p 1, p 2 , p 3 ,则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 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 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 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 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四节二次函数 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 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 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 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 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 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七节幂函数 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 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八节函数的图象 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 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 第九节函数与方程 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 在区间 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 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 点的存在性问题 第十节函数综合 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 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 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题型3-1 导数的定义 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 第二节导数的应用 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 系判断图像 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 和单调区间 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 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 交点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 题型3-9 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 题 题型3-10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题型3-11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 第三节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 题型3-12 定积分的计算 题型3-1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第四章三角函数 第一节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 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 题型4-1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 与识别 题型4-2 α 2 是第几象限角 题型4-3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 算 题型4-4 三角函数定义 题型4-5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题型4-6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 角函数值 题型4-7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 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 题型4-8 诱导求值与变形 第二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4-9 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 题型4-10 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 题型4-11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 第三节三角恒等变换 题型4-12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 题型4-13 化简求值 第四节解三角形 题型4-14 正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4-15 余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4-16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型4-17 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 合 题型4-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平面向量 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5-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题型5-2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5-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5-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5-5 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题型5-6 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 题 第二节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 题型5-7 向量的坐标运算 题型5-8 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 要条件的坐标表示 题型5-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题型5-10 平面向量的应用 第六章数列 第一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题型6-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 基本量的求解 题型6-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题型6-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 用 题型6-4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 等比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