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射击课基准教案精修订

手枪射击课基准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侧身无依托双臂据枪侧身无依托双臂据枪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射击姿势,具有暴露面积小,举枪定位速度快,稳定行强,可快速连续射击等特点。由于动作力度大,射手眼到瞄准具的距离短,因此不利于对远距离目标或在较长时间内的精度射。据枪动作。射手半面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大半步,两脚的开度稍大于肩宽,脚尖自然分开,使身体侧对目标。上体下塌微向前倾。右臂用力伸直指向目标方向,并抬到与眼同高的位置。持枪手虎口中心正对握把后方,虎口上平面与握把后弯曲部上沿平齐,手掌内侧满贴枪体(使用“64”“77”式手枪时,手心稍离握把),拇指自然前伸,食指第一节中部靠在扳机上(使用“77”式手枪时,以指尖或第二关节根部靠在扳机上),食指内侧与枪身之间留有空隙。掌根部和食指以下三指沿枪身轴线前顶回握,合力握住握把,握力的大小以枪在掌内不再有活动空隙为准。左手掌心向后,围握扳机护圈,或者围握右手食指以下部位,也可托握握把下方,稍向左后方用力拉枪,左小臂垂直于枪身轴线。头部正直向左转,使眼睛处于“正视”位置。在进行多目标转移射击或对运动目标射击时,以腰椎为轴,以上体转动带动手臂平行移动。二.瞄准瞄准分为精确瞄准和概略瞄准两种方式。据枪动作特别是握枪动作是瞄准的基础,正确的握持动作和挺腕感觉,会使准星自然地位于缺口内并大致平正。精确瞄准时,右眼通视缺口、准星,使准星尖位于缺口中央并于上沿平齐,构成正确瞄准。由于缺口、准星的关系决定了枪的瞄准角,成为决定命中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把握正确的瞄准境况极为重要,这就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准星与缺口的平正关系上,此时,缺口与准星的平正关系看的清楚而目标较模糊。在手枪射击中,枪身不稳定是绝对的,因而瞄准线不可能固定在一点上,所以强调使用瞄准区这一概念。射手只要将瞄准线指向瞄准区并允许其在区内轻微晃动,就已完成了瞄准任务。在实践中,许多射手为了追求精度,常常在瞄准中下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准星和目标的关系上而忽略了准照(平正)关系,使准星尖不能位于缺口中央并与上沿平齐,使实际射线偏离预定命中部位,这叫错误的瞄准。此时,射手对瞄准情况很满意,能清楚的回忆起击发点(而不是击发区域),这种偏差散布量很大,多数脱靶,因此,射手应养成视力回收的习惯,反复提醒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准照关系上,而让目标模糊一些。还有的射手在射击时,准照关系很好,但由于不熟悉武器的弹道数据或不了解目标.距离等情况,以及手.眼位置不协调而使瞄准线指向错误的区域,使射弹散布在偏离部位上,这叫瞄准的错误。如有的射手以为手枪与步枪相同,实距离标尺弹道归零,结果射弹总是散布在预期命中点的上方。所以,射手应首先学会选择瞄准区,然后强调正确的据枪.瞄准动作就行了。人民警察常常在近距离突发事件状态下使用武器,双方都在最佳视界和动作反应范围内,往往来不及实施精确瞄准。因此,人民警察射击训练的重点,是掌握近距离(20米以内)概略射击的技能。概略瞄准时,射手在正确握持的基础上,将枪指向目标,主要精力注视目标情况,余光观察枪态,只要枪身轴线指向目标的宽大部位,即可射击,条件允许时,应连续发射3发子弹,以取得概率命中效果。三.击发击发是手枪射击的关键环节,整个击发过程由击发动作.击发意识.击发方法组

成。击发动作,食指单独正直地向虎口中心方向均匀地逐渐加力扣压,直至枪响。击发意识,击发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动作,随着瞄准线向瞄准区内的运动而自动完成,形成有意识开始动作,无意中枪响。击发方法,击发方法有两种。一是定点击发;射手将瞄准线直接指向瞄准区,边瞄边扣,直至枪响。二是运动中击发;射手将枪指向目标中心线的下方,一边均匀的抬枪,一边扣压扳机,至预定瞄准区内完成发射。无论那种方法,都应注意掌握提前击发的技巧,即在形成瞄准线的同时就开始击发,而不是瞄好了再击发。击发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动作”。是与瞄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完整过程。通过训练形成这样一种习惯,边瞄边扣压扳机,在瞄准线进入瞄准区略停的瞬间,枪就自然而然的响了。但有的射手不是这样,常表现为瞄扣分离式的“指令性抢点击发”和“自我感应击发”。“指令性抢点击发”是指射手在完成瞄准后为抢精度击发点,或因枪身晃动怕脱靶而给自己下达击发指令“打”!猛扣扳机形成发射。结果因扣压动作幅度和力量太大而使射弹偏下或脱靶。“自我感应击发”是指射手完成瞄准并下达暗示击发指令后,即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受枪响和后坐方面来,当扳机扣至工作行程极限时出现“规避”动作。一种是主动规避;以抵压手腕对抗后坐,使射弹打入靶前地下。一种是被动规避;以身体或肩关节的退让来承受后坐,使射弹偏上脱靶。“自我感应击发”是手枪射击中最常见又较难纠正的一种毛病,射弹绝大多数脱靶。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应立即停止射击,以防形成动力定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射手使用运动中击发的方式,边运枪边瞄准边扣压,至瞄准区中心如不响,停止扣压稍降枪口,再边运边瞄边扣,直至枪响。由于枪是在运动中,射手的注意力会自觉的放在控制枪态上而来不及感应枪声。二是由其他射手站在其身旁用明语指挥,反复强调准照关系和瞄准景况,一方面引导其将注意力放在瞄准上,另一方面也干扰其精力使之不能放在感应枪声上。三是由教员在保证安全的前题下用真假弹“骗射”,使其在打假弹时(射手以为是真弹)发现问题,在打真弹时(射手以为是假弹)取得射击效果以增强自信心。当其在指导下连续命中五发以上时,就可以让其自行射击了。四是在有条件时,最好使用射击模拟器进行练习,因模拟器本身没有后坐和枪声(关闭生声音模拟开关),因而射手能在无心理压力的条件下表现技术状况,以此提高自信心并获得良好的的射击感觉,从而以良好的心境进入实弹射击。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大量的空枪预习以养成瞄扣结合,自然击发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四.常犯的毛病与纠正的方法 (一)射手没有将右臂(持枪臂)拉向左侧,因此身体暴露面过大。纠正时,先做双直臂据枪动作,而后体会左手拉枪,直至左小臂垂置于枪下的动作,并通过练习使之定型。 (二)射手眼到瞄准具的距离过短,致使瞄准误差增大。纠正时强调持枪臂用力伸直,上体微向前倾,头部保持自然状态(即不仰.低.偏头),两手将枪抬至右眼处。 (三)握枪方法不对,包括握位低,虎口上沿与握把后弯曲部留有空隙,由于改变了原定的力臂量而使射弹偏低;枪轴偏,枪身轴线没有对正虎口中心,易使射弹散布在轴偏方向;拇指向下压枪,易使射弹偏向右下方;握枪力量不均匀或方向不对,易增大射弹散布量;食指靠扳机的位置偏差(指位偏),偏向敌意指节

根部,射弹偏左,偏向指尖部,射弹偏右。纠正时,强调“正”枪轴正对虎口。“含”握枪力量以前后为主并使掌内侧贴住握把即可。“准”食指第一关节中部靠在扳机上,具体位置以扣扳机时,准星不在缺口内摆动为准。“平”虎口上沿与握把后弯曲部向齐,使枪身轴线与手臂轴线相平行。检查者握枪轻轻推拉,枪与手形成整体一同活动;检查者在练习者无准备的条件下,沿枪口正直向后拍击,练习者持枪臂整体向后上方跳动,则动作正确。 (四)握枪动作不正确,枪面偏移或不正。练习方法 1.按动作顺序口述要领,学员自行体会,重点是握枪。 2.动作质量练习,要求慢速.准确地完成各环节动作。 3.在连续动作基础上,掌握枪面平直,形成概略指向。 4.快速形成瞄准线练习。不指定目标,射手边运枪边形成瞄准线,进而做到举枪成线。5.瞄准境况练习。在举枪成线的基础上指定目标,要求射手迅速将瞄准线指向瞄准区,强调视力回收,始终把握“准照关系”。6.缩小瞄准区练习。逐渐扩大射手与目标的距离,相对缩小瞄准区。或距离不变,更换不同直径的瞄准区模型。 7.扳机力体会。 8.击发行程体会。 9.瞄扣结合练习。使用运动击发方式,要求射手边瞄边扣,枪到位略停的瞬间自然击发。 10.模拟瞄准线击发练习。教员模拟瞄准线运动情况,射手体会击发动作和瞄扣结合情况。

科目:简易射击学理

目的:掌握简易射击学理知识,为正确使用武器和发挥武器的战斗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一.发射与后坐

二.弹道及其使用

三.瞄准和选择瞄准区

本课重点是后坐对射击的影响

方法:阅读.讲解.讨论.

时间:2课时

地点:多功能教室

器材:教学挂图.教材.笔记本

要求:(略)

第一部分发射与后坐

一、发射

(一)什么叫发射

火药气体压力将弹头从膛内推送出去的现象,叫发射。

(二)发射过程

击针撞击子弹底火,使起爆药发火。火焰通过导火孔引燃发射药,产生大量火药气体,形成很大压力,使弹头从静止转为运动,脱离弹壳,嵌入线膛。发射药在迅速变化的容积内燃烧,膛内压力急剧增大,推动弹头沿膛线旋转加速前进,直至推出枪口。弹头飞出枪口时,火药气体形成一股气流,从膛内喷出,其速度仍比弹头大的多,因此,在距枪口一定距离上(5--50厘米),火药气体仍然继续对弹头底部施加压力,并加大弹头的运动速度,直至火药气体压力与空气阻力相等时为止。此时弹头运动飞行的速度最大。

(三)枪管的堪抗力和寿命

1、枪管的堪抗力。膛壁承受枪膛内一定火药气体压力而不变形的能力,成称为枪管的堪抗力。枪管的堪抗力取决于膛壁的厚度和合管所用材料的质量。枪管都具有一定的备用堪抗力,使它能承受比最大膛压大半倍到一倍的压力。涉射击时,枪管内如塞有

杂物(布条、泥土、砂粒、弹头等)或严重锈蚀,就会影响弹头运动,使膛压超过枪管的堪抗力,枪管家会发生膨胀(胀膛)或炸裂(炸膛)现象。

2、枪管的寿命。枪管能发射一定数量子弹的能力,称为枪管的寿命、超过此数量,枪膛就会因磨损而使射弹散布显着增加,初速减小,弹头飞行不稳定。装备手枪的寿命是:“54式”手枪3,000发,“64式”“77式”手枪1,500发。

为保护枪管,防止各部机件的非自然磨损,延长手枪的使用寿命,必须做到细心的爱护、严格的保护和仔细的检查相结合。射击前认真检查枪膛内有无杂物,射击后及时将枪膛内的烟渣和各不机件擦拭干净。

二、后坐

(一)什么叫后坐

发射时,武器向后运动的现象。

(二)后坐的形成

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压力同时作用于各个方面,向前作用于弹头后部的压力推动弹头前进;作用于膛壁周围的压力为膛壁所抵压;向后作用于弹壳底部的压力经过枪机传导给整个武器,使武器向后运动,形成后坐。

武器的后坐和弹头的运动是同时开始的,后坐方向基本上是沿枪身轴线正直向后,对于整个后坐过程来说,称为一期后坐。在弹头脱离枪口的瞬间,大量火药的气体随弹头后部从膛内向外喷出,在推动空气的同时形成反作用力,使武器的后坐更加明显,这为二期后坐。

(三)后坐对射击的影响

由于弹头在膛内运动时间极短(约千分之一秒),枪又比弹头重得多(枪与弹头的比重:“五四”式1:150,“五九”、“六四”式1:120,“七七”式1:105),所以弹头在脱离枪口以前,枪的后坐距离只有一毫米左右,并基本上是沿枪身轴线向后正直运动。射手感觉到的后坐,主要是二期后坐,此时,弹头已脱离枪口。所以,在正确握持的前提下,后坐对手枪命中的影响极小。

1、后坐对射击动作的影响

武器的后坐是沿枪身轴线正直向后的,枪身轴线是在枪身重心之上,射击时,射手以手掌作为据枪的支点,在承受后坐力时,沿握持中心向前产生反应力,这两股力量围绕着枪重心形成了力偶,使枪身在射击时向上转动,出现发射差角。按照武器设计要求的握持动作所产生的发射差角,在矫正射效时已坐了修正。但如果握持动作不正确,枪与手臂、身体不能形成整体,改变了原来的力臂定量,射击时就会因增大发射差角而扩大了射弹散布范围。正确的握持动作的原则是:尽量使枪身轴线与手臂轴线相平行,并使枪身重心与手臂重心相接近。

2、后坐对射手心理的影响

由于手枪枪管短,承受后坐力部位(手掌、手腕)的质量、面积较小,射手对二期后坐及枪声的感受较为强烈,易使射手形成规避心理,对后坐做出提前反应,在开始击发而未形成发射之前就下意识的以手臂前迎(手腕下压)对抗后坐力,或以回缩肩关节以承受后坐力,造成射弹偏差,这是手枪射击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为减少后坐对射击命中的影响,训练时应特别强调形成正确的握持动作的动力定型,并且运用音响和后坐力模拟,使射手适应后坐现象,消除规避心理。

第二部分弹道的形状及其实用意义

一、弹道

(一)什么是弹道

弹头在运动中,其重心所经过的路线叫弹道。

(二)弹道的形成

发射后,弹头在空气中飞行,同时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所形成的惯性,使弹头向前运动;二是地心吸力的作用,使弹头逐渐离开发射线向下降落;三是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弹头飞行力量逐渐减少,速度越飞越慢。结果形成了一条不均等的弧线,其特点是升弧较长较直,降弧较短较弯曲。

(三)弹道要素

起点:枪口中心点(外弹道开始点)。

枪口水平面:通过起点的水平面。

射线:发射前枪身轴线的延长线。

射角:射线与枪口水平面所夹角。

发射线:发射瞬间枪身轴线的延长线。

发射差角:发射线与射线所夹的角。

落点:弹道降弧与枪身水平面交点。

弹道最高点:枪口水平面上弹道最高的一点。

升弧:由起点到弹道最高点之间的弹道。

降弧:由弹道最高点到落点之间的弹道。

弹道高:弹道上任何一点到枪口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最大弹道高:弹道最高点到枪口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射程:起点到落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直射和手枪实用弹道的特点

瞄准线上的弹道高在整个表尺距离上不超过目标高的射击叫直射。这段表尺距离叫直射距离。

各种装备手枪的有效射击距离为50米,这段距离的弹道高都没有超过+-22厘米,即没有超过人头目标高(30厘米),因此,在此之内的射击都是直射。

分析手枪弹道高表,各装备手枪(弹道高为厘米/25米)的弹道数值在50米和75米以内是递增的,即弹道呈上升趋势,处于升弧阶段。因此,手枪实用弹道的特点,就是主要用瞄准线上弹道的升弧阶段杀伤目标。

手枪射击时,只要目标处于直射距离之内,即使不改变标准点,或者测定距离有误差,只要瞄准目标的下沿(弹道为0厘米/25米的枪瞄准目标中央),都能击中目标。

(二)危险界

弹道高没有超过目标高的一段距离,叫危险界。目标暴露的越高,地形越平坦,危险界就约大,目标就容易被杀伤。目标暴露越低,地形起伏越大,危险界就越小,目标被杀伤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遮蔽界和死角

手枪弹头虽然在300--500处仍有杀伤力,但由于瞄准基线和枪管短,难以保证远距离射击的命中精度,几乎不存在远举例使用弹道的降弧杀伤目标的实践意义。因此,手枪射击时,是在假定弹道是一条直线的前提下,研究遮蔽物与目标的关系的。

能够起一定遮盖作用并不能被弹头射穿的物体叫遮蔽物。

能够起一定遮盖作用但能被弹头射穿的物体叫隐蔽物。

从遮蔽物顶端或边缘到弹着点的一段距离叫遮蔽界。目标在遮蔽界内不会被杀伤的一段距离叫死角。。遮蔽界内包括死角和危险界。

遮蔽物越小,死角就越小,反之越大。

实施侧射的角度越大,则死角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应熟悉手枪和常用枪械的杀伤力,以及子弹的侵彻能力,正确地选择射击位置和组织火力,巧妙地使用侧射和交叉火力杀伤隐蔽在遮蔽界内的罪犯,同时,有效地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

第三部分瞄准和选择瞄准点(区)

一、瞄准具的作用

由于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如果用枪管瞄向目标,射弹就会打低打近。

为了命中目标,必须将枪口抬高,使枪身轴线与瞄准线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即瞄准角。瞄准时根据弹道形状和射击距离的远近决定瞄准角的大小。

手枪的瞄准具由照门和准星组成,由于枪管轴线到缺口上沿的高度大于到准星尖的高度,射击时,是通过缺口上沿和准星尖的平正关系来对目标进行瞄准的,因此就抬高了枪口,使枪身轴线与瞄准线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瞄准角。

手枪的瞄准具是固定的,为适应近距离射击的需要,设计时即装定了较大的瞄准角,对不同目标射击时,是以改变瞄准点来构成相应的瞄准角。

二、瞄准要素

瞄准基线:缺口的上沿到准星尖的直线。

瞄准线:视线通过缺口上沿和准星尖的延长线。

瞄准点:瞄准线所指向的一点。

瞄准角:射线与瞄准线的夹角。

瞄准线上的弹道高:弹道上任何一点到瞄准线的垂直距离。

落点:弹道降弧与瞄准线的交点。

弹着点:弹道与目标表面或地面的交点。

实际射击距离:起点到落点的距离。

三、瞄准

(一)正确瞄准

右(左)眼通视缺口准星,使准星尖位于缺口中央并与上沿平齐,指向瞄准点,这就是正确瞄准。

(二)正确的瞄准境况

瞄准时,应集中主要精力于缺口准星的平正关系上,此时,缺口准星的平正关系看的清楚而目标看的较模糊,这就是正确的瞄准境况。

如果将精力集中在准星和目标的关系上(此时,目标看的清楚),就容易忽视缺口准星的平正关系。而准星尖不能平正与缺口中央上沿这就改变了原来的瞄准角,使射弹发生偏差。由于手枪的瞄准基线短,所以若缺口准星的关系不正确,对命中影响甚大。如准星尖在缺口内偏差1毫米,在25米距离上弹着点的实际偏差量:“五四”式手枪为16厘米;“五九”式手枪为19厘米;“六四”式手枪为厘米;“七七”式手枪为20厘米。距离加倍,偏差量亦加倍。

(三)瞄准区手枪射击时,支撑点少,重力臂长,加上枪体轻,不能有效压制肌肉的生物颤动,因而据枪的稳定性较差。表现为在正确据枪状态下枪身(瞄准线)总是在有规律的晃动,这叫微动区。射击时,不可能将瞄准线固定在预期瞄准点上击发,所以通常使用瞄准区这个概念。根据射击目的,以瞄准点为中心而规定的一定的范围,叫瞄准区。当微动区与瞄准区重合时枪响,就能实现准确射击。

四、选定瞄准点(区)

为了使射弹准确命中目标,射击时,射手应根据目标的距离、大小和佩带手枪的弹道高,正确地选定瞄准点,并相应地规定出瞄准区。

(一)精确选定瞄准点(区)

或称“精选法”。通常在已知精确射击距离和目标尺寸时使用。其方法是:根据预定命中部位+-该距离弹道高,即得到瞄准点的位置,再规定出瞄准区。例如:射击距离25米,目标胸环靶,预期命中部位10环中央,使用“五四”式手枪,该距离弹道高为厘米。从10环中心点下降厘米是下8环中央,这是瞄准点,以此点为中心规定一个半径5厘米的范围,就是命中10环的瞄准区。(二)概略选定瞄准点(区)或称“概选法”。通常在时间紧迫,不易精确判定射击距离、目标尺寸时使用。其方法是:对小目标瞄下沿,大目标瞄中央(在25米距离上弹道归0的枪均瞄中央)。例如:对人头部射击(小目标),应瞄向肩水平线中央。对人躯干部射击(大目标),应瞄向小腹部。五.影响正确瞄准的因素影响正确瞄准的因素较多,归结起来,主要有心理、动作、外界环境三大类、(一)心理影响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指射手处于恐惧、激动、愤怒等心境时,使生理机制产生一系列变化:心跳、血流加速,知觉度下降,肌肉颤抖,致使枪身以较大幅度无规律颤动。(二)动作因素影响动作因素的影响主要指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致使射手无法完成正确瞄准,但在这种情况下,射手往往认为自己做到了正确瞄准。 1、瞄准线指向误差平正缺口准星正确,而瞄准线指向发生误差,其指向偏多少实际命中也偏多少。如误以为瞄向10环就会命中10环,结果命中上8环。另外,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或对较远较小的目标瞄准时,容易误低。 2、视距的误差视距是指眼睛到缺口之间的距离。射手随意伸缩或弯曲持枪臂,使视距不断变化,眼睛的分辨率也随之变化,在射手看来仍是正确瞄准,而实际上准星尖在缺口中的位置已发生了变化,最终影响命中精度。 3、视角的误差以人的面部为一平面,视线从水平、垂直方向均以90度角射出为正视。射手瞄准时姿势不正确,仰头、低头、偏头,形成俯视、仰视、斜视,都会由于眼肌用力不平衡而改变眼球的曲率,造成错觉而影响命中境精度。 4、枪面倾斜枪是利用准星、缺口同时进行高低、方向瞄准的武器,正确瞄准时,瞄准线与射线构成一个垂直角度,即瞄准角。如果枪面不平正,就会使射线偏向倾斜的一方,同时也改变了瞄准角,此时射击,射弹偏向枪面倾斜方向的下方。三、外界条件因素的影响外界条件是指气温、风速、光线等。手枪是近距离射击武器,外界条件对射击精度影响不大,主要是对瞄准的影响。(一)风对射击的影响风大时,直接影响射手身体稳定,使射手难以构成正确瞄准。克服的办法,加大支撑角或采用弹性支撑以提高稳定性,并注意把握击发时机。(二)光线对射击的影响光线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的影响和光照方向的影响。光线强时,瞄准具边缘清晰,易于瞄准。光线弱时,瞄准具看起来模糊,近距离射击易偏高。当较强的光线照射在瞄准具上时,会使其产生三层影像。最上面一层呈白亮色,叫虚光层。中间一层呈黑灰色,叫真实层。最下面一层呈黑色,叫黑实层。正确的瞄准应是用真实层。若用虚光层瞄准,则射弹偏向光照方向的上方。例如光线从左上方照来,射弹偏左

上。若用黑实部分瞄准,则射弹偏向光照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下方。例如光线从左上方照来,射弹偏右下。在手枪射击中,只要能把注意力确实放在准照关系上,就可以避免光线的影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