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第一章绪论

1、 1.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情境

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

学科。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

的学习心理和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

研究其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教

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对象、结

构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方法

等,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问题。

(2)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的问题

(3)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的

问题(4)学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问

题(5)学生健康体质和审美心理的形成

和发展的问题(6)学生心理卫生和教育

的问题(7)学生个别差异与智力开发及

测量的问题(8)现代教育技术学与个别

化教学的问题(9)学习成绩评定的问题

(10)教育心理学的问题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

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

原则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观察

法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经

验总结法实验室实验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

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开

卷题)具体内容在旧书上,大家可以到我

这里来复印。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现象和

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心理动力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8、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维也纳精神

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

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

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的手段,发现病

人的潜在动机,使精神压力得到缓解,从

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

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开卷简答闭卷

论述1-2页)

六个环节:明确教育目的任务分析确定

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教学评价。作

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

六个环节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2)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

节之间的关系(3)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

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10、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

法有哪些5+6题

11、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理论和应用相交叉的科学(2)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科学(3)古

老的话题,崭新的学科,一门新的学科。

该学科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特点,反映

高等专业教育的特点,注意培养大学生的

思想品德,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职能服务。

12、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

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

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

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

自我意识去影响。”“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

教学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

(布贝尔)即中国古语所说“亲其师,信

其道。”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

两段话的涵义

以上文字对高校教师有非常大的激励作

用,(1)要做好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

了解学生细腻的精神领域(2)认真分析精神领域的基本规律(智慧感情信念自我

意识意志)(3)用教师的群体智慧去感

染影响学生

(4)师生间的良好亲密的沟通非常重要

(5)只有情感上的相互接纳才能促进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1)情

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2)情绪情感体验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情绪体验的丰富

性与深刻性(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5)大学生情绪的激化,正面激化是激

情、负面是对立(6)大学生情感的升华

2、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

的影响。(1)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

质基础,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既有直接影响

(如青春期)又有间接地影响(如家庭、

同伴、学校、社会)(3)间接影响更重

要,间接作用是指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产

生的影响是由其他因素传递的,即通过个

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3、心理发展: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

和变化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心理活动

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的发展过程。

4、情绪情感的分类:分为情绪、情感、

情操。情绪:对人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

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

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一方面,客观现实是

人类情绪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需要时

客观现实和主观体验的中介。情感:是较

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

面,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的特点;

它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爱、

恨、依恋感、友谊、孤独感)。情操:是

最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在感情的内

容方面,具有更稳定更含蓄的特点,不仅

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而且还与

一定的价值观念相结合。(道德观,理智

感,审美感)

5、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也叫思维发

展的特点,大学生认知发展有它的必然性

和规律性,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的知识为中

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反映,这种

反应有三个特点:(1)大学生处于由形

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

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

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2)在常规思

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显着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对思

维的认识更深刻,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

知。

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1)一年级大学生面对高校生活的适应

问题(2)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全面展开

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时期(3)四年级

大学生面临择业和求职的矛盾

第三章学习理论概述

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学习的涵

义):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

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

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2、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1、学生学

习知识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

各种学科知识,即间接接受知识,它和科

学家的主要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识

别活动是不同的;2、学生的学习是他们

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3、学

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什么是观察学习(社会学习):没

有找到。

4、简答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于

1956年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

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

八种类型,这八类学习一次是:1、信号

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

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解决问

题学习。

5.简答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于1977

年,针对各类学习所获得的能力的不同,

提出学习结果分类,分别是:1、智慧技

能,指个体运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

力。它是学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内

容;2、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

制自己的主义、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

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3、言

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运动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

而适时地动作操作能力;5、态度。表现

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

择倾向。

6、简答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奥苏伯

尔于1978年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

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将别

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

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

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发现学习是

指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

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意义学习是

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

理解新的信息;机械学习是在缺乏某种先

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

习。

7、简答我国的学习分类:一般分为三

类:1、知识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

心智活动来接受和占有知识,在

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2、技能

的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

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两

种;3、行为规范的学习。是把外在于主

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规则

的内化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

8、请结合任教学科,论述现代认知学习

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P52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需要的形成与有效运用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

欠缺而力求获得的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

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者学

习意向。学习需要对学习的作用,成为

学习驱力。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

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构成:1、认知内

驱力,使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

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

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

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

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

需要。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

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

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可

以分为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近景性

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

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

3、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4、强化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行为

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他们认

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

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

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

量。研究者认为,任何条件反射的建立,

任何行为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强化物,

得到报偿,以满足个体的内心需要。由于

它只强调了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而

忽视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因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5、最佳激起水平理论:未找到

6、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任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高成绩动机者具有以下特点:1、能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完成某种困难任务,看重声誉,并获得成功;2、有明确的目标和较高的报复水平,相信自己的技能,并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3、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密关系为标准。

7、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具有成功倾向的学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它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过关系;2、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3、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8、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也称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某一特殊工作或事物,经过多次成败的历练后,确认自己对处理该项工作,是否具有高度效能。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P77

9、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可以分为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

10、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

法:P78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

生积极思维;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与恰当的评定;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的经验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2、学习迁移的类型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学习迁移的作用学习迁移现象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而且还存在于态度和品德的学习中。学习迁移理论有助于学生使习得的经验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迁移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学习迁移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学习迁移对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学习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学习迁移的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具有十分

重要的理论意义。

4、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以刺激

—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

移的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

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

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也就是说,只有

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

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及产生

学习迁移。

5、什么是学习迁移举例说明学习迁移的

种类。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

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对平面几何的掌

握有助于立体几何的学习;负迁移:至一

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

作用。如学习汉语英标之后再学习英语的

音标发音就时常发生干扰。纵向迁移:一

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如掌握了定理、公式

之后有助于各个例题的学习;二是自下而

上的迁移,如学过蜥蜴的特点以后再学习

两栖类动物的特点就容易掌握。横向迁

移:如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它们之

间的相互影响就是横向迁移。顺向迁移:

指先前学习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如

生活中说的“举一反三”。逆向迁移:指后

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如在学习

了动物的概念后,再学习植物、微生物的

概念,就会使已掌握的原有的动物的概念

发生变化。特殊迁移:如小学生在学完加

减乘除以后,在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中,

就可以把已有的经验加以重新组合来解决

问题。普遍迁移:如,将习得的原理、态

度应用于以后的各种学习情境中,则后继

学习会变得较为省力和有效。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学习对象

之间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况水平;

认知技能与策略,即认识问题的技能和有

效方法;定势的作用。

7、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有哪些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教授学生学会学习,即讲授学习方法。

8、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附加论述

题)1)教学准备阶段。应该分析教学任

务,明确教学目的;应该了解学生需要,

确定学生水平;应该熟悉教学环境,合理

设计课程;应该大方服饰发型,充分精神

准备。

2)教学开始阶段。应该提前到达教室,

做好教学准备;应该采取有效方式,给学

生良好第一印象;应该分析教学任务,明

确教学目的;应该了解学生需要,鼓励表

扬学生。3)教学进行阶段。应该分析教

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应该准备丰富案

例,激励学生的兴趣;应该合理设计课

程,采取多种方式教学;应该注意学生反

馈,积极合理应对。4)教学结束阶段。

应该简要总结课程,突出教学重点;应该

布置课外作业,布置预习内容;应该鼓励

学生提问,解答学生问题;应该留有提前

量,激发下次课的兴趣。

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在

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

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

最高级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自我

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也是意识的

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

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

的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本事的意识。

2、什么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

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实施的教育,在

对自己正确的评价、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的

基础上,自觉进行的自我分析、规划、实

施(命令)、激励、监督、完善等等。

3、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指个体对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

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性,自尊感

和自卑感相互交织,具有敏感性和情境。

自我调控。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

烈,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 1我

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们的

评价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

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基本上是协调统一、同

步发展的。2 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总体

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的。大学三年级是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

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发展较高,自我体验

最为强烈。3 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

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5、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自我

认识更具有积极性和自觉性;自我概念有

了明显变化,即自我概念更具有完整性、

丰富性、概括性和稳定性;自我评价能力

在增长,但仍具有片面性。

6、大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丰

富性;波动性;敏感性;情境性;

矛盾性

7、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简答题要点,如果是论述题就结

合括弧中的内容展开论述)

1.树立远大理想,激发自我教育的高尚动

机。(理想的树立;人生观的形成;动机

的激发。)2.通过多种渠道全面认识自

我。(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

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

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

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

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3.不讳疾忌

医,积极地悦纳自我。(引导他们积极地

评价自己,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

自尊心;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

感;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树立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心、树立自信

心。)4.有效的自我控制。(学会管理情

绪;学会管理时间;学会管理效率;学会

管理交往。)5.加强自我反省和监督,努

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努

力提高现实的自我;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

意识的健康发展。)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1、群体。群体也称团体。两个人以上,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

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特点: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分工

合作,心理依存,相互影响。群体功能作

用:生产性功能,维持性功能,归属感,

安全感,力量感

2、从众(从众心理)。从众是指人们在

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

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

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

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3、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

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效率

的提高。社会助长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

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的意识,增加了

人们的内驱力。

4、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指

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

息的互动过程。人际关系是指在交往基础

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表现为

心理距离的远近。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关系:1,

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愿望的迫切

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发

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6、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人际

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直接交往所带来

的情感联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移情4,自尊尊人,自信信人,自助助人

良好人际关系得维护:1,避免争吵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

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1、健康新概念: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2、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乐于学习,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反应适度,善于思考,意志坚定,正视挫折,人格统一,言行一致,善于交流,人际和谐,自我意识,正确适度,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有哪些1,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成长滞后,社会化程度低2,在新环境的适应上面临着较多的困难3,交往能力较弱,无法很快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学业目标过高,学习方式不当,学业压力越来越大5,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的自卑6,异性交往与恋爱问题7,网络心理障碍8,社会因素的影响(父母下岗,社会价值观念)

5、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环境因素4,教育因素。试举例说明。自己去139页看一下

6、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哪些这题如果出就是开卷,找王宇要答案。

7、心理咨询的过程与重要原则是什么这题如果出就是开卷,找王宇要答案。

8、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2,通过各种途径向大学生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做好危机预案3建立完美的心理咨询机构。

9、举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案例。

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

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教师是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知己(良师益友);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调节员”(身心健康保健员)。

2、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的教育所示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循循善诱,因势利导②灵活果断,随机应变③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④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3、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他与教育相辅有较高的相关。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独立创造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发扬师爱。(此题答案仅供参考)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祖言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是:①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

高校教师获得威信基本条件。

②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

信也有一定的影响。③教师给学生的第一

印象,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④和学生保

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对于学生中威信的

形成具有积极意义。⑤严格要求自己,又

自我批评精神。教师的威信是有效影响学

生的重要条件,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

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以下几个方面

的主要特征:①教师有坦荡的胸怀,实事

求是地态度。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与

用自己的威信。③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④

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5、师爱的涵义。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

在教育实践中,有教师心理智慧、美感和

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既

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

力量和手段,同时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心

的感情基础。

6、师爱的特征。①师爱的职业对象性,

教师必须爱学生②师爱的原则性,必须按

照培养目标去严格要求的每个学生。③使

爱的广博性,对于学生一视同仁,公平不

偏。

7、师爱的心理功能。①激励功能②感

化功能③调节功能④榜样功能

8、师爱的表现形式①关怀和爱护学生②

尊重和信任学生③同情和理解学生④热情

期望和严格要求⑤结合所任教学科实际

9、分析题

上课铃声刚刚停止,讲授经济学的贾老师

提着书包匆匆走进教室。在宣布上课以

后,他说:“我今天因为感冒,有些发

烧,所以音量可能受影响,请同学们注意

听讲。”他象往常一样先是讲评作业:“说

实话,你们是我遇到的学习风气最差的班

级,有的人写作业是三言两语应付老师,

有的人是相互抄袭、欺骗自己。某某来了

没有某某某呢站起来!你们已经两次没交

作业了,知道吗课下找我一下。本来我就

不愿教书,遇到象你们这样的学生,我就

更不想教了。”

贾老师正式讲课了,他的专业基础扎实,

知识面广,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

多彩,但是他的板书少,语速快,常常有

许多学生听不清楚或听不明白,每当这

时,贾老师看到一些学生迷惑不解的样子

总是问大家:“听明白了吗懂了吗”下面都

没有回音,于是他又继续讲课。临下课

时,他的手机响了,他赶紧关掉,继续

说:“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我

还是要讲一讲…...”

下课铃声响了,贾老师对围着他提问的学

生说:“对不起,我有急事。”然后匆匆地

离开了教室。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贾老师的教

学过程。

10.实例分析:

赵老师是某大学的一位青年女讲师,今天

她穿了一套漂亮的吊带裙,脚上穿着一双

高级皮拖鞋,显得分外精神。她走进教

室,把随身带来的教具放在讲台上,这才

发现不少学生正在热烈讨论什么问题,连

上课铃声都未注意到。

她和蔼地向大家招手示意后便开始讲课:

“……”她备课认真,讲得流畅而快速。

她偶然注视一下学生,才发现有一些后排

的学生又在开小差了。这是她最不愉快的

事,便当场点名要求他们收敛。她讲到重

点处,习惯地提高了音量,然而竟还有同

学说没听清楚,要求重复。她上课的内容

很丰富,常常到下课铃响才结束授课,然

后布置一些作业。

今天是她教学中最平常的一次,就这次教

学活动而论,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可能会

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

11、从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谈学习高等

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第十章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1、知识的概念只是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

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

的主要表现。知识的类型:①感性知识与

理性知识②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③陈述性

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知识的学习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

生对知识的接收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

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

构的过程,亦称知识的掌握。

3、教学直观的形式及评价(P197)教学

直观包括: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

语直观

①实物直观:让学生直接感知实物来使其

获得具体的感性经验。优点,与实际联系

密切、真实、亲切。缺点,事物的本质属

性与非本质属性常常混在一起,难以突

出;另外,实物直观受时间、空间感官特

性的限制,认识不一定清晰、准确。②模

象直观:通过实物的模拟形象作为直观对

象,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一种直观方

式。优点,可以根据需要,用扩大或缩

小、动静结合、虚实互换等手段,突出事

物本质要素。缺点,模象与实物有距离、

有差别,只是模拟形象。③言语直观:借

助于形象化的语言来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知

识表象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能运用语

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唤起学生的形象。缺点,不如实物直观和

模象直观形成的表象鲜明、稳定和完整。

4、问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①试误说

与顿悟说②杜威的五步模式③华莱士的

四阶段模式

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①知识的储备

②能力的高低③问题的难度④合理的步

骤⑤原型的启发⑥情况和动机

6、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采

用主动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

学习和主动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

有批判的进行学科的教学。②教师要注意

制造适当的氛围,以利于间歇的解决。③

让学生熟悉学科的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

法论方便的问题,熟悉该学科特有的发现

知识的策略,使学生严惩有分析的提出异

议的态度,准确的使用阐述解题过程的习

惯。④把要点放在课题知识上,放在特点

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

放在问题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

⑤理论联系实际

7、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①积累创

造素材②强化创造意识③培养创造人格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⑤学习创造技法⑥形

成创造氛围

8、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他是瞬时记

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

大约为5秒到2分钟的记忆

第十一章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1、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

教学形式现代化教学技术,现代教学媒

体,网络教学,远程教学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正面:

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信息的多

媒体呈现,提高了学习效率;2、现代

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网络化发展,构建

了信息化的教育环境;3、现代教育技

术促进了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了教

育社会化运行体系的建立;4、现代教

育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适应

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5、现

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促进

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负面:网络垃圾网络犯罪网络成瘾缺少锻炼伦理失范自我认知不协调人家关系的障碍

3、研究材料初步揭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级末、三年级初。在你的教育工作中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请你谈谈对这转折时期的看法。参考答案:1.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调控;2.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自我认知日趋辩证,自尊心占主导,自我调控更加自觉,是自我意识的转折期;3.联系自己教学中的实际,谈如何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4、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我们并不对教师说,你们得这样或那样做,但是,我们得对他们说,你们要研究你们想支配的那些心理现象的规律,并且在工作中考虑这些规律和那么想应用这些规律的情况。”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1.研究表明,心理学的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2.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3.应用这些规律的经验。4.违背这些规律的教训。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1、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1)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测量目标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进行间接测量。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

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学绩是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的分析及解释。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必须对学绩测验数据所表明的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诊断。诊断教学成效就是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学绩测验数据,判明学生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程度及能力与品格的形成状况。

②必须对教学的成败进行分析,并对改进今后教学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教学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形成状况,更要找出以往学习中的断裂点和断裂带,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效度和信度(1)测验的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效度是相对的,一种测验对一定的目的是有效的,对其他目的和用途不一定有效。效度只能达到某种程度,不可能全有或全无。效度可以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实证效度三类。①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也就是测验所选的项目是否符合所要测量的东西,其代表性是否适当。②构想效度。构想效度指测验对某种理论的符合程度,目的在于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测验的结果加以解释及探讨。③实证效度。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指测验对处于特定的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程度。三种效度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既是实证效度的保证,又要得到实证效度的支持;考察内容效度和实证效度可以帮助确定构想效度;用于测量某种构想的测验可以作为实证效度的预测源来使用。根据不同的需要,一个测验可以采用不同的效度。对教学测验而言,主要考虑取样的适当性,也就是内容效度。

(2)测验的信度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高信度是使测验有效的一个必要条件。信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测验长度。取样的适当性直接影响测验的信度,增加长度是提高信度的一个有效方法。②测验难度。测验过难或太易,分数范围就会缩小,信度也将降低。要使信度达到最高,难度水平应是能产生最广分数分布。③施测对象因素。受测者的动机和焦虑的变化,也会影响测验信度。④施测过程因素。测验的环境条件影响测验的稳定性,导致测验信度下降。

3、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有何作用 1、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效;2、使教师调整改进教学;3、能更好促进学生学习;

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指导学习活动的进行等基本功能。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目标为定向的,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即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并以清晰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5、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和能力。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6、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辩证法,红军小战士刘炽随众听讲。毛泽东讲课乡音颇重,且辩证法理论过于思辨,刘不明所以,不久便在台前酣睡起来。旁有红军干部急欲唤醒刘,毛泽东微笑止之。

毛泽东在课堂上何以纵刘酣睡参考答案:1.毛泽东讲课乡音颇重,且辩证法理论过于思辩,是毛自身的问题。2.毛泽东微笑止之,是毛泽东师爱的体现。3.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如何处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2分×4);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4,其中理由解释占3分); 简答(8分×3);论述(16分×n);案例分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动机:指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3建构性学习:指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也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 4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职业倦怠:指个体对压力反应缺乏适当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7心理挫折:指个体趋向既定目标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顺利适应和妥善处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社会角色: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 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人的心 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研究者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通常控制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通常控制人的空间、音乐、艺术、形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人脑受到损害,人的正常心理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研究者采用切除法、刺激法、脑电图发、脑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心理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内部心理活动的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不同,其心理反映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 B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个性倾向 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D A. 社会对心理制约; B. 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 心理的发生、发展; D.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 情绪; B. 情感; C. 心境; D 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 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 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C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 动机冲突中的()。 B 39 A .趋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 .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 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环境和教育是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 关键因素; D .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 A . “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 B . “ 爱人只 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 C .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 .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 .具有两面性; B .具有稳定性; C .具有外显性; D .具 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B A .集中性与分散性; B .连续性与阶段性; C .平衡性与差 异性; D .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奖惩; D. 间接强化 12、()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 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D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奖惩; D. 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 C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C)。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2.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A.测验法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A)。A.个体内部矛盾B.个体心理水平C.个体生理水平 D.个体遗传条件 4.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条件 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实践活动 5.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往往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B)。A.丰富性 B.心境化 C.波动性 D.复杂性 6.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D)。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表现好才给吃的 7.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D)。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9.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综合直观 10.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D)。A.120%B.130% C.140% D.150% 11.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D)。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B)。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B)。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5.(A)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A.常规性B.发明性C.创造性D.无结构的 16.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C)。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 17.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B)。A.生理自我B.我念自我 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 1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C)。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 19.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该人的人格属于(C)。A.冲动型人格 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 20.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B)。A.恐惧症 B.神经衰弱 C.强迫症D.焦虑症

202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90题及答案(三)

202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90题及答案(三) 1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年龄阶段是() 1-2岁 2-5岁 5-8岁 8-11、12岁 2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已认识到准则可以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年龄阶段是() 1-2岁 2-5岁 5-8岁 8-11、12岁 3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自律也称作() 客观化阶段 主观化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4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5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公正感以“服从”为主要特征的年龄阶段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6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公正感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年龄阶段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7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真正到了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8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利他观念产生于()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9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的阶段是()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10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就达到了成熟水平的阶段是()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11 重过程,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是() 成就取向教学评价 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 成功取向的教学评价 结果取向的教学评价 12 下属学习策略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圈出重点 划线标识 做笔记 做摘录 13 把学习材料组合成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以促进学习效果的认知策略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docx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 (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 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 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 ( 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 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 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 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 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 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 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 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 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 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 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 (实验法)。 2012 填: 1924 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 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选择题库及答案

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注意过程 / D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詹姆士C. 冯特D. 马斯洛 / C 3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A. 1789B. 1879C. 1897D. 1978 / B 4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意识结构B. 无意识C. 行为D. 自我实现 / A 5强调应该把人的心理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D 6以下哪位心理学家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A. 皮亚杰B. 奈塞尔C. 布鲁纳D. 奥苏泊尔 / B 7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C 8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C 9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A 10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的流派是()。A. 认知心理学B. 精神分析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B 11研究人与机器的关系,目的在于达成人机合一理想状态的学科是()。A. 管理心理学B. 工程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实验心理学 / B 12回答心理与行为“是什么”的心理学研究任务是()。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A 13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C 14回答某种心理与行为为什么发生,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这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B 15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是()。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D 16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是1924年出版的,作者是()。A. 廖世承B. 房宗岳C. 潘菽D. 邵瑞珍 / A 17高等教育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内容是()。A.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B. 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C. 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D. 高校的学习环境 / A 18下面哪一个指标指的是一个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和属性?()A. 信度B. 效度C. 常模D. 标准化 / B 19一个测验的可靠性程度称为()。A. 效度B. 信度C. 常模D. 标准化 / B 20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了的问题(量表)施测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是()。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 / C 21通过控制条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 / A 22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方面是()。A. 注意力发展B. 观察力发展C. 记忆发展D. 思维发展 / D 23个体逐渐掌握社会规则、适应社会角色要求并做出恰当的社会行为的过程属于()。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自我意识的发展D. 个性发展 / B 24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内容都属于()。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自我意识的发展D. 个性发展 / B 25以下哪位心理学家于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A. 奈塞尔B. 冯特C. 普莱尔D. 皮亚杰/ C 26埃里克森认为,成人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 勤奋对自卑B. 亲密对孤独C. 主动对内疚D. 生殖对停滞/ B 27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并将个体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这位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维果斯基 / C 28弗洛伊德认为,按照现实原则行动的人格成分是()。A. 伊底B. 自我C. 超我D. 本我/B 29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代表社会的伦理道德,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的是()。A. 伊底B. 自我C. 超我D. 本我/ C 30个体调整已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信息,这个过程称为()。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守恒/ B 31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知图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为()。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2018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3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班杜拉D、加涅 2、一般来说,我们在早晨和临睡前记忆效果较好,这一现象可用(B)来解释。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 C、检索困难说D、同化说 3、每个人都有使他的潜能得到实现的需要,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B )A、生理与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 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了把直接宾语变成间接宾语,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是一种(A)的学习。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5、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A)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6、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信息单元。 A、1~3B、2~6 C、5~9D、15~20 7、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学习程度为(C)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50% D、200% 8、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依据是(A)。 A、学习的方式 B、学习的内容 C、学习的目的 D、学习的层次 9、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D)。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线性关系 D、倒U型关系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C) A、成人每天早晨做广播体操 B、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C、幼儿上幼儿园不再怕见生人 D、成人用筷子吃饭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 C、负迁移D、逆向迁移 12、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 A、领会B、实践 C、知识经验D、技能 13、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 ) A、理解B、机械 C、内隐D、无意 14、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D ) 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 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现好而取消记过 15、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 A、命题B、命题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16、我国古代先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 B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7、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A)。 A、无任何差异B、男优于女 C、女优于男D、尚无定论 18、根据皮亚杰关于思0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C)。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 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 A、命题B、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20、做了坏事就一定要接受惩罚,这种道德观念水平处于皮亚杰认为的( B )。

☆2010年下半年湖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老师没具体划范围,故整理了知识点)考试题型: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 3、简答题 4、论述题(或应用分析题) 一、名词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 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控制无关变量, 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三类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 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实 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儿 童经过自己努力和他人帮助,可以从 现有水平达到较高水平,两种水平之 间的空间叫“最近发展区”。 4.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 体相貌、智力性格、自己以往状况和 现实状况、环境条件、对未来职业期 望等等方面统合起来的认识,从而作 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 为怎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 人”的整合判断。 5.学习:学习是由经验或练习而导致 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 化。三个方面:①学习是以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的;②学习引起 的行为变化时能够持久保持的;③经 验或练习时学习发生的基本途径。 6.学习的分类: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 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②奥苏贝尔学习分 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意义学 习和机械学习)7.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 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结论。接受学习 的特征是,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 少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 不需要他们任何形式的独立发现。 8.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 探索得出结论。发现学习的特征是, 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只呈现 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 个发现的过程,独立地得出结论,找 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学习进行方 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9.有意义学习:是指利用原有知识经 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即当前的 学习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认知结 构的有关观念适当地联系起来了。包 括三种形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10.机械学习:是指学习者没有理解新 学习材料的意义,新知识不能与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起来,只 能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根据学 习材料和原有知识的关系分机械械学 习和有意义学习) 11.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反射的基 本原理是: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 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 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强化物,那么 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 会增加。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 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 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他坚持了客观、科学的行为主义传统, 继承了桑代克的连接说,提出了对心 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 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心 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动物实 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原理)。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 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积极强 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 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强化 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 需要,能直接起强化作用,如食物、 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物 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 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 质,如考试分数、好的评语、社会接 纳、微笑、奖品等。 12.观察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 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 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类似 的行为方式。 (四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 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13.动机:是指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 力。①动机是一种内在心理历程;②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③动机 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14.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在完 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 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获得成功的 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它是在人的成就 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大学生的学 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 习动机。 15.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耶克斯和多 得森的研究表明,动机不足或动机过 分强烈,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最佳 的动机强度与作业难度有关。对于简 单的作业,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就要求 有较强的动机;对于难度适中的作业, 取得最佳成绩要求有中等强度的动 机;而对于很难的作业,要取得最佳 的成绩则要求有较低强度的动机。这 一研究结果被称为“耶克斯—多得森 定律”。 16.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 早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 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 断。 17.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或称迁移指一 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 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 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和效果分为正 迁移和负迁移;根据作用范围不同一 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18.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 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它包括 一种学习为另一种学习提供了良好的 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提高了另一 种学习的活动效率等。负迁移指的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 作用。多指一种学习降低了另一种学 习的效率和准确性,或一种学习阻碍 了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 19.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一般迁移也 叫非特殊的迁移,指的是一般概念、 原理或态度的迁移。一种学习中获得 的一般概念、原理和态度会对相关的 许多具体知识的学习都产生重要影 响,使后续学习效率更高。特殊迁移 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指的是具体知 识与技能的迁移。这种迁移发生时, 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 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 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 种学习之中,是习惯或联想的延伸。 20.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又叫共同 成分说,它是在以实证研究检验形式 训练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相同要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复习

第一部分绪论 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二部分:学习心理。 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J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J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J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L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J J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J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J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第三部分认知学习。 J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J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J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L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L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L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L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J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J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J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L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09-04-24 16:04 高等教育心理学 填空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三、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四、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六、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七、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八、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九、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十、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 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十一、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十三、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十四、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十五、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十六、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十七、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十八、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十九、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二十、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二十一、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二十二、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二十三、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09-08-30 11:19:15) 标签:摘自湘雄杂谈分类:教师资格考试 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 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正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的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他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论述重点题一: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 理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3 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 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 强其角色意识。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 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论述重点题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① 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两种学习间迁移是因为其存在共同因素和相同原理,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情境。②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 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 其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或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的最有效的方法③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 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 少学生探索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从而使学习 方法产生最大的迁移效果④ 发挥的定势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 助学生迅速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又要变化问题,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消 极作用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增加 学校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形成关于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不 良反应等消极心态,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论述重点题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一、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为基础,培养大学 生的学习动机,其中心环节就是让大学生形成对成就的需要。①进行学习责任成就感教育,增强学习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动力已经不是单纯的好奇心,信念和理想则起着支配作用,如果学生产生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学生有责任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其学习②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大学生去探究知识,他能推动大学生去更多;更深入的获取知识。③利用原有动机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动机的迁移,是指学生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情境,引导大学生把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①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每次教学之前要向学生说明该知识单元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