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荥阳市石柱岗新型社区项目

4#楼6层楼板裂缝预防及处理专项措施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荥阳市石柱岗新型社区项目经理部

编制:审核:审批:日期:日期:日期:

目录

一、编制目的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3)

四、顶板裂缝防治措施: (4)

4.1、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4)

4.2、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4)

4.3、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 (4)

五、4#楼6层顶板裂缝处理方案 (5)

六、楼板表面裂缝处理措施 (6)

6.1对于表面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6)

6.2对于贯通裂缝采取注射法修补措施: (6)

一、编制目的

荥阳市石柱岗新型社区主楼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干缩、天气影响及施工等原因容易造成楼板出现裂缝现象,为可靠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避免和减少楼板裂缝,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本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三、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3.1 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也较大。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为游离水的20-25%,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这些游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3.2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3.3 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4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

3.5 顶板浇筑后砼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浇好后保养不及时,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3.6 气候干燥开裂、温度裂缝。

3.7施工完成后,继续上人施工,楼面活载过于集中堆放,造成个别部分的应力裂缝。

四、顶板裂缝防治措施:

4.1、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间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经验,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密实。

4.2、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①.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②.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少冲击振动力。③.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④.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900毫米)和主次龙骨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4.3、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

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混凝土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塑料薄膜并洒水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

五、4#楼6层顶板裂缝处理方案

4#楼6层顶板裂缝

5.1、在施工过程中经项目部、甲方以及监理单位排查,4#楼6层裂缝较为严重。

5.2、针对楼板裂缝项目立即组织紧急会议,决定为消除此处质量隐患以及后续的质保问题,将4#楼6层裂缝严重处,跨度较大的楼板破除,梁顶与板交界处剔凿出石子,

板底钢筋在梁支座处预留l

l 锚固长度和2l

l

交错进行甩筋,梁板接头部位剔凿处石子,

并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接茬不出现施工冷缝。

5.3、对楼板底重新支设模板,按照模板支撑架方案搭设。

5.5、采用原强度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因水分散失产

生表面裂缝,并按要求留置标养试块和同养试块(标样试块浇筑100立方米留置一组,同养试块留置三组,作为评定强度及拆模试压试块)。

六、楼板表面裂缝处理措施

6.1对于表面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6.1.1、将表面裂缝处混凝土面清理干净,裂缝附近混凝土表面凿毛,用清水冲洗干净。

6.1.2、用素水泥浆一遍,用1:1水泥砂浆贯缝,砂采用中砂过筛为细砂,用抹子抹平并压光。

6.1.3、待贯浆初凝固后(约3-4h后),洒水覆盖养护。

6.2对于贯通裂缝采取注射法修补措施:

6.2.1、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并充分干燥。

6.2.2、用医用注射器压入低稠度、不掺加粉料的环氧树脂胶粘剂。注射时,从裂缝较低一端开始,针头尽量插入缝内,缓慢注入,使环氧胶粘剂在缝内向另一侧流动填充,排除缝内空气。

6.2.4、贯缝终凝后,在缝表面涂刷环氧胶泥二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