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1、B.F.Skinner: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Albert Bandura:班都拉(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6、Carl R.Rogers: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7、Stanley Schachter:斯坎特(1922-199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的研究兴趣是上瘾和情绪。他认为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对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8、Neal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62233.html,ler:N.米勒(1909-2002),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反馈学说的创始人。195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9、Edward Thorndike:桑代克(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0、A.H.Maslow: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1、Gordon W.Allport: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2、Erik H Erikson: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13、hans J.Eysenck:艾森克(1916-199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内倾性―外倾性以及精神质三维特征的理论。

14、William James:詹姆斯(1842-1910),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5、David C.McClellend:麦克兰德(1917-1998),美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人格、职业胜任能力、企业家精神等方面。他对“成就动机”的研究十分著名。198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6、Raymond B.Cattell:卡特尔(1905-1998),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应用十分广泛。

17、John B.Watson:华生(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8、Kurt Lewin: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9、Donaid O.Hebb:海布(1904-1985),加拿大心理学家,提出细胞联合理论来解释知觉及在大量脑组织损伤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智力水平的现象。他强调早期经验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正常环境刺激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960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9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20、George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62233.html,ler:G.米勒(1920-),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在记忆方面的研究十分著名。他1956年发表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对于短时记忆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1、Clark L.Hull:赫尔(1884-1952),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心理、机制和适应性行为》、《行为纲要》等。193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2、Jerome Kagan:凯根(1929-),美国心理学家,对婴儿和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气质的形成根源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研究表明:个体气质的差异既受环境影响又受基因制约。198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23、Carl G.Jung: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24、Ivan P.Pavlov:巴甫洛夫(1849-1936),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从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从而开创了条件反射的研究,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后又提出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用来说明人类的语言功能。

25、Walter Mischel:米歇尔(1930-),美国人格心理学家。他在人格的结构、过程和发展,自我控制以及人格差异等领域的研究十分著名。198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26、Harry F.Harlow:哈洛(1905-1981),美国比较心理学家,早期研究灵长类动物的问题解决和辩别反应学习,其后用学习定势的训练方法比较灵长类和其它动物的智力水平。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27、J.P.Guilford:吉尔福特(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他因应用心理测量方法和因素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智力的分类而驰名世界。1950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28、Jerome S.Bruner:布鲁纳(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9、Emest R.Hilgard:希尔加德(1904-2001),美国心理学家,早期研究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后来研究人的动机作用和无意识过程,晚年主要从事美国心理学史的研究。194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0、Lawrence Kohlberg:科尔伯格(1927-1987),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31、Martin E.P.Seligman:塞利格曼(1942-),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32、Ulric Neisser:奈瑟尔(1928-),美国认知心理学家,1967年著《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记忆、智力以及自我概念。他对自然环境下关于生活事件的记忆和个体、群体在测验成绩上的差异的研究十分著名。198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33、Donald T.Campbell:坎贝尔(1918-1996),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进化哲学(Evolutionary philosophy)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思想家之一,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nology)的奠基者。197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34、Roger Brown:布朗(1925-1997),美国心理学家,由于对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以及词语是如何指代事物的等方面的研究而著名。另外,他撰写的社会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课本影响十分广泛。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35、R.B.Zaionc:扎荣茨(192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因研究出生次序、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促进等问题而著名。197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6、Endel Tulving:托尔文(1927-),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在人类记忆方面的研究世界著名。他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并认为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功能。198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37、Herbert A.Simoa:西蒙(1916-1001),又名司马贺,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西蒙和纽厄尔等人共同创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开辟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方向,推动了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38、Noam Chomsky:乔姆斯基(1928-),美国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获得语言学界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9、Edward E.Jones:琼斯(1928-1993),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家,积极推动社会心理学采

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人际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对归因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197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40、Charles E.Osgood:奥斯古德(1916-1991),美国心理学家,致力于学习理论及其实验研究,提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迁移模型。此外,他创立的语义分化法被广泛应用于人格、临床以及职业选择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3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41、Solomon E.Asch:阿希(1907-199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她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特质的因素分析、测验编制以及文化因素和团体差异对测验分数的影响等方面。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42、Gordon H.Bower:鲍威尔(1932-),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类记忆及其提取策略、编码策略和范畴学习等。197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43、Harold H.Kelley:凯利(192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贡献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人际关系等方面。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44、Roger W.Sperry:斯伯里(1913-1994),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45、Edward C.Tolman:托尔曼(1836-1959),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认知学习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及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起源之一。193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46、Stanley Milgram:米尔格兰姆(1933-1984),美国心理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从事了大量研究,由于对从众行为的研究而著名。米尔格兰姆由于对心理学的创造性的贡献而获得了许多荣誉。

47、Arthur R.Jensen:詹森(192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师从H.J.艾森克,受艾森克人格研究中定量的和实验的方法的影响很大。他主要研究了个体学习的差异,尤其是文化、发展和遗传对智力和学习的影响。

48、Lee J.Cronbach:克隆巴赫(1916-2001),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创建了一套常用的衡量心理或教育测验可靠性的方法――“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 's coefficient alpha),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于确定测量误差的统计模型。195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49、John Bowlby:波尔比(1907-1990),英国心理学家,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他将心理分析、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统合在一起,纠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童年经历的过分强调和对真正创伤的忽视。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0、Wolfgang Kohler:科勒(1887-1967),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待续)

51.David Wechsler:韦克斯勒(1896-1981),美国心理学家,韦氏智力测验的编制者。经过早年的研究与施测,他认为斯坦福―比奈测验只适用于儿童,而对成人则无法使用。于是他从1934年开始制定成人量表,并创造性地把比奈依据心理年龄计算智商的方法改换成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的离差智商。

52.S.S.Stevens:斯蒂文斯(1906-1973),美国心理物理学家,以研究声音强度的感觉性而闻名。他提出了新的感觉等级评定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感官的感觉强度;还提出了心理物理的幂函数定律,弥补了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不足。194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3.Joseph Wolpe:沃尔普(1915-1997),美国行为治疗心理学家。他的实验研究表明,动物神经性症状的产生和治疗都是习得的。因此,他认为治疗人类神经症的方法也可由此发展而来,于是提出了交互抑制理论以减少神经症行为,并从该范式出发,发展了系统脱敏技术。

54.D.E.Broadbent:布罗德本特(1926-1993),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主张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注意、感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做出了很大贡献。197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5.Roger N.Shepard:谢巴德(1929-),美国心理学家,由于对人脑加工过程的特性的研究而荣获国家科学奖。他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精神的认识,而且对心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56.Michalel l.Posner:波斯纳(1936-),美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与选择性注意有关的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以及人在获取新技能的过程中大脑所发生的变化。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57.Theodore M.Newcomb:纽康姆(1903-198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个体的社会化、大学对学生的影响、问题青年的矫正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1956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8.Elizabeth F.Loftus:洛夫特斯(1944-),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早期研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后来转而研究人类的记忆活动,并致力于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她在过去事件的信息是怎样塑造人类记忆的研究方面十分著名。

59.Paul Ekman:埃克曼(1934-),美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情绪的表达及其生理活动、人际欺骗等。199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60.Robert J.Sternberg:斯腾伯格(1949-),美国心理学家,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此外,他还致力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与概念。

61.Karl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62233.html,shley:莱士利(1890-1958),美国神经心理学家、行为主义者。他以研究大鼠的形状视知觉和有关学习和记忆的脑功能而闻名,提出了大脑机能定位问题上的两个重要原理,均势原理和整体活动原理。192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62.Kenneth Spence:斯宾塞(1907-1967),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由于对条件作用和学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而著名。1955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63.Morton Deutsch:多奇(192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个体的正义感的研究有较大影响。他在团际关系、合作和竞争、社会遵从以及团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198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64.Julian B.Rotter:罗特(1916-),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中的两大传统――强化理论和场理论作了整合,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1950年他完成了语句填补测验,把投射技术予以数量化,用于诊断个体适应不良的程度。198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65.Konrad Lorenz:洛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

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年与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66.Benton Underwood:安德武德(1915-1994),美国心理学家,在语言的获得和保持、人类学习和记忆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十分著名。197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67.Alfred Adler: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强调对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68.Michael Rutter:路特(1933-),英国发展变态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对自然和教养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并运用自然实验来检验基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98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协会成员,1995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69.Alexander R.Luria:鲁利亚(1902-1977),前苏联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杰出贡献是关于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脑的动态机能定位理论。曾担任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196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70.Eleanor E.Maccoby:迈克比(1917-),美国心理学家,早期的研究重点是学龄前儿童和儿童中期,近几年主要从事对青少年的研究。198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9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71.Robert Plomin:普洛闵(1948-),英国伦敦行为遗传学研究所教授,世界上最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之一。他把对基因、环境的研究和对行为、气质的发展的研究结合起来,考察了遗传和环境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72.G.Stanley Hall:霍尔(1844-1924),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的创立者,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心理学的先驱。爱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1915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2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73.Lewis M.Terman:推孟(1877-1956),美国心理学家,修订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使它符合于美国的文化,修订后的量表被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1923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74.Eleanor J.Gibson:E.吉布森(1910-),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婴儿的知觉发展、儿童阅读技巧发展和动物行为的研究。她提出的“差别理论”(Differentiation theory)和发明的用来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工具――“视崖”十分著名。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75.Paul E.Meehl:弥尔(1920-),美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精神失调、人格类型的分类和遗传学分析。另外,他对科学史的研究也很著名。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76.Leonard Berkowitz:伯考维茨(192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致力于对情绪状态尤其是愤怒的形成、发展和调节的分析研究,因对侵犯行为的研究而著名,同时他还从事对帮助行为的研究。

77.William K.Estes:埃斯塔(1919-),美国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现代数学心理学(Mathematical psychology)的奠基者之一。他主要从事对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研究以及对学习、记忆和决策的数学模型的发展。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78.Elliot Aronson:艾若森(1932-),美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认知失调、人际吸引等。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是第一个在研究、教学和写作三个方面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最高奖的心理学家。

79.lrving L.Janis:詹尼斯(1918-),美国心理学家,致力于政策制定的心理学分析、危机

管理(Crisis management)等方面的研究。198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80.Richard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62233.html,zarus:拉扎勒斯(1922-),美国应激理论的现代代表人物之一,对情绪和适应作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应激反应的对付过程,他提出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认为生活过程中的其它因素都是以认知评价为转移的。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81.W.Gary Cannon:坎农(1871-1945),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对情绪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情绪理论被称为坎农―巴德学说。191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82.Allen L.Edwars:爱德华斯(1914-1994),美国心理学家,将统计工具引入心理学从而改变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也因此而著名。爱德华斯还发展了人格测验,他创制的爱德华人格量表可以消除被试由于社会期许性而造成的偏差。

83.Lev Semenovich V ygotsky:维果斯基(1896-1934),前苏联想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他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是该学派的奠基之作。他认为:低级心理机能是种系进化的结果,而高级心理机能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受社会文化制约。

84.Robert Rosenthal:罗森塔尔(193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人际期望,即一个人对另一个行为的期望本身将导致该期望成为现实。同时他还对非言语交流很感兴趣。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62233.html,ton Rokeach:洛奇赤(1918-198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致力于对信仰、态度、尤其是价值观的研究。他的书经常被社会科学家所引用。

86.John Garcia:加西亚(1917-1986),美国生理心理学家,以研究大鼠在内脏性有害刺激的作用下,对食物的嗅觉或味觉刺激形成长延迟的厌恶条件反应而闻名。197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87.James J.Gibson:J.吉布森(1904-1979),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创立了生态光学理论。他反对知觉的认知加工理论,认为知觉是一种直接经验,它的一切信息都由外界物体的光学特性所提供。196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88.David Rumelhart:鲁姆哈特(1944-),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主要从事认知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鲁姆哈特的研究从描述语义网络中长时记忆的特点开始,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对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作出了贡献。199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89.L.L.Thurstone:瑟斯顿(1887-1955),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测量学会的创立者之一,并任第一届心理测量学会主席。瑟斯顿在测量理论、社会评价和人格等理论的应用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3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90.Margaret Washburn:沃什博恩(1871-1939),美国心理学家,是第一位被授予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她由于从事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和对动机理论的发展而著名。1921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91.Robert Woodworth:武德沃斯(1869-1962),美国心理学家,机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全部活动,包括意识和行为。针对行为主义的S-R,他提出S-O-R,即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增加有机体的作用。191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92.Edwln G.Boring:波林(1886-1968),美国心理学家,早期从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后期从事心理学史的研究,写出了两部重要著作《实验心理学史》和《实验心理学史中的感觉和知觉》。192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93.John Dewey: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编写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189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94.Amos Tversky:特沃斯基(1937-1995),美国行为科学家,因对决策过程的研究而著

名。他的工作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经济、法律等需要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的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98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5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而他的合作者Kahneman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95.Wilhelm Wundt:冯特(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1909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96.Herman A.Witkin:威特金(1916-1979),美国心理学家,早期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和感觉,后来研究认知风格,运用多种方法探索了在场独立一场依存方面的个体差异。他的著作《心理差异》被广泛引用。

97.Mary D.Ainsworth:安斯沃斯(1913-1999),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早期情感依恋方面的研究。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98.Orval Hobart Mowrer:莫瑞尔(1907-1982),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学习理论的研究,运用统一的学习理论解释了心理分析现象。195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99.Ama Freud:A.弗洛伊德(1895-1982),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创始人之一。她着重研究了自我防御机制,并较早应用游戏疗法,对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治疗技术的改进起了积极的作用。

优秀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优秀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以下X为你带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1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

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非常有必要。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一、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这个职业有其工作独特性。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不断树立威信,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促进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学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2012年莱芜市钢城区)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学习以【】为主。 A.书本知识 B.课堂教学 C.教师指导 D.掌握前人的经验和行为规范 3.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的影响。(2013年烟台市龙口市)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5.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发现后不准该生再带手机到学校。这种做法属于【】(济南天桥)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6.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会上,主任对这次“无监考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表扬。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7.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学习动机的情境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因为作业写完可以看几个小时电视,所以每天一回家就做功课

8.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9.奥苏贝尔提出了【】(济南高新)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 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0.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强调【】(2015年山东真题) A.直观教学 B.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C.学生的发现 D.学生的学习动机 11.儿童智能用数手指的策略计算3+8的结果,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2015年山东真题) A.物质活动阶段 B.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2.梅耶的学习过程的主要特点是【】(2014年菏泽市郓城县)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B.强调模仿的作用 C.强调强化的作用 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13.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淄博文昌湖)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洛克 14.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属于【】。(2014年青州) 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苛勒的完型—顿悟说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5.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个月后,小刚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析,这里发生了【】的学习。 A.言语学习 B.智慧学习 C.动作学习 D.态度 16.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题目知识讲解

Chapter6 Conformity and Obedience 3#409 名词解释 1、Conformity: 2、Obedience: 3、Autokinetic phenomenon 4、Informational influence 答案:1 conformity: a change in behavior or belief as the result of real or imagined grop pressure. 2 obedience:acting in accord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and. 3 aotokinetic phenomenon: the apparent movement of a sationary point of light in the dark. 4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conformaity occurring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填空题 1、( ) is acting in according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end. Answer:Obedience 2、( ) 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both acting and believing in accord with social pressure. Answer:acceptance 3、( ) 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publicly acting in accord with an implied or explicit request while privately disagreeing. Answer:compliance 4、( ) experiment refers to autokinetic phenomenon. Answer:Sherif’s studies of norm formation 5、( ) occurs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Answer:informational influence. 单选题

医学心理学试题答案

答案:A ( )是建立个人资料档案是医学心理学最早的研究方法。 ( )是人格的核心,最能反应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1989年WHO所提出的21世纪健康新概念是( )。 3至6、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又称为( )。 ABC理论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 BIS属于( )。 按照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将需要划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其中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是( )。 病人心理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又称为( )。 嫦娥奔月,游龙戏水等描述属于( )。 成瘾的临床诊断依据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应用的是( )防御机制。 催眠诱导的技术不含有下面哪一项( )。 大小圆错觉属于()。 动物心理发展的基础是()。 对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 )。 对人的液态智力发展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对心理测验按照测验方法分类不含有下面哪一项( )。 弗洛伊德把梦划分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组成不包括( )。 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最准确的是( )。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心理的发展过程被称为( )。 个体的意识活动初始于( )。 个体对一定事物所持有的稳定而积极的态度倾向是( )。 各方面研究结果表面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 )。 各种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以( )为物质基础的。 根据感觉的对象不同,可将感觉分为( )。 根据解决问题方式,对思维的分类不包括( )。 根据研究的( )可以分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最早的心理学专著,这些著作不包括( )。 鼓励和安慰属于哪一种疗法范畴( )。 关于智力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观察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被评价者做出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属于( )。 记忆功能区中的()在记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在学生视网膜上的影响前排要比后排大得多,但前后排学生看到教师的身高几乎一样,这说明了知觉的( )。 经过漫长生物进化,人能成为万物主宰,关键在于人类具有( )。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精神病学家( )创立。 看问题主观片面、固执、嫉妒、多疑,苛求他人、报复心强,人际关系紧张等是( )的特征。 考试、就业、结婚、生病等属于( )应激源。 洛夏墨迹测验应该属于哪一种测验( )。

浅谈教师学习心理学的作用

成绩 论文题目:浅谈学习心理学对教师的影响 2015 年7 月1 日

摘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习心理学不仅对教师自身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教师教学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也会间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心理学对教师自身及教学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绝大多数个体,其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够不断完善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心理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自身个体心理的完善和发展,促进自身个体的和谐,另一方面,学习心理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与学生交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在于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学习心理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教师学习心理学,能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促进教师自身健康发展 作为个体,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存在很大的差异,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各自有着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学习心理学,可以了解一些有关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了解心理发展的特点。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驾驭和控制学校教育系统的各种因素,从而客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而且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心理的兼容功能,强化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凸显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采取的态度,只有细致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并掌握有效的教育手段之后,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交往时,应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学生,尊重

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其实背PPT就够了 【导论】 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如何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社会思维、社会关系、社会影响。 重要观点: A.我们构建社会现实 B.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时也是很危险的 C.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D.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E.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行为 F.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 研究方法: 相关:探寻自然关系 观察研究:自然的、实验室的 调查研究:问卷、访谈 设计的问题:问题措辞、第三变量、社会赞许 实验设计:探寻因果关系——控制、随机分配 问题——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 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需求特征(所谓需求特征就是指受测者在实验中所注意到的线索或暗示,而这些线索会影响到实验或假设。) 解决:单盲/双盲实验 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 现场研究的优点:外部效度、实验真实性高,最小化参与者怀疑最大化自然和自发的行为。实验室研究的优点:可以随机分配和控制变量。 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个体某个特定时间对他人的看法、个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关系 社会学:研究团体,从小团体到大团体(社会及其发展趋势) 人格心理学: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 区别: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研究者通过分析即时刺激,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实验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 是调查。 社会学:关注群体和社会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变量,诸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者观察是 主要研究方法。 【自我和他人】 一、自我(泛指个人对自己的总体看法)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一) 最近一直想再读《教育学》、《心理学》,以促进我专业的继续发展。所以当拿到《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后,便细细研读起来。全书分别从学生,学习,教学三方面分析,深刻的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作者也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例的结合帮助读者很好的学习教育心理学。也做到了理论介绍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原理阐述的抽象和通俗的统一,使读者真正做到了学会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统一。 阅读这本书,应该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我是否真的了解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呢?我是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呢?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呢?如何借助家长和学生伙伴的力量,帮助那些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学生呢?教学中,我是否扎扎实实地制定过教学计划?我是否想法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我是否真的做到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工作中,真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书中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策略非常清晰地展示,给我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培养了活学活用能力,更锻炼了我的迁移能力。例如,我从中了解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有积极因素,甚至有消极效应;学到了我们如何去避免教师期望的消极因素:

慎用测验、学生档案和其他教师这些渠道的信息;灵活采用分组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得到挑战;课堂讨论中对后进生的反应尤其要慎重;在评价和纪律措施方面一视同仁;告诉所有学生你相信他们都能学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还有,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一、集中注意力,将其置身在安静的教室中,分发书面材料时强调相关的刺激而消除或淡化其他无关的刺激,进行口头教学时要强调重要的信息而避免不必要的闲扯。二、指导式教学,强调掌握特定领域内学业技能,而非强调改善基本的知觉过程。三、教授策略,教师可经常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策略训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教学。 随着阅读的增加,感受越来越多;随着感受越来越多,自己变得越来越渺小。教育心理学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使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但愿因阅读《教育心理学》而加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依托教学实践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 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二)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支的历史过程。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各种具体的心理学的问题,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和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有“学生与学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最新云南省曲靖市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技能形成与训练 一、技能定义和特点 (一)技能的定义——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合乎 法则的活动方式,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二)技能的特点 1.技能不同于本能行为,它是后天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而非知识 3.技能不同于习惯,他要遵守一定的活动法则,并且各动作要素要有一定的执 行顺序 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顺路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体操,田径运动)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依靠肌肉骨骼与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 实现的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 1)由动作或动作组、体能和认知能力三种成分构成 2)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客观性 3)操作技能的执行时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4)就动作结构而言,在结构上具有开展性和协调性 5)操作技能要求精确性和适应性,且动作技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保持动作的一 致性和稳定性

(二)心智技能 1.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写作、解题)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所具备的特点 1)对象具有观念性 2)执行具有内潜性 3)结构具有简缩性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密切 的联系。操作技能主要表现为外显的动作活动,而心智技能主要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活动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心智技能对操作技能起着调节作用,而操作技能则是心智技能的依据和体现。人们在完成比较爱复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手脑并用,即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 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2.技能还是活的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3.技能调节者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 得的手段 四、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一般认为操作技能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 阶段 (一)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认识的过程,这是操作技能的初期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题姓名:专业:年级: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 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B 两项都是、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张金键 心理健康问题为人们普通关注是与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也就越加突显。 作为社会对人类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的一种结果,心理健康对在校生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普遍的意义,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校生是在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生和成长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受益者,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受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在目前,我国在校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之高、范围之广,这是必然的现象。因此,从家长到学校、社会都相当重视,有关的研究也相当热烈。本文主要就教师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影响谈几点看法,以尝试揭示其中的关系。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表面看属于个体行为,但对心理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生长过程中本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如遗传因素、分娩异常、发育迟缓,各种疾病等。内源性因素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对学生的作用比较直接、明显。 而外源性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同于内源性因素,具有间接、隐蔽、难以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对在校生来说,社会因素由于学生用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间同家庭、学校相比毕竟相当有限,其影响还不是决定性的。家庭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其影响力要大。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由于血缘的关系,学生从其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长辈那些接受的影响直接而细微,容易形成定式,不易改变。 学校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舞台。学校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物理环境、人际关系及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学生的行为培养、个性发展、生活和社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社会认知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认知 第六章社会认知 1/ 71

第一节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三、社会认知的图式四、社会认知的范围

---------------------------------------------------------------最新资料推荐------------------------------------------------------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定义: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在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及其行为,而非物或者非人的客观存在;且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 3/ 71

相关概念辨析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印象归因刻板印象社会认知社会推理Social inference人际知觉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自我意识

---------------------------------------------------------------最新资料推荐------------------------------------------------------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的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认知分离”?? 5/ 71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医学心理学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 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反思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反思 教师的健康心理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我觉得心理健康的教师首先是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职业,真正觉得自己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有意义的。另外就是要自我肯定,认同自己的能力,说“我能行”。还有就是要有平常心、包容心,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心。热爱这个事业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就会有幸福感,就会快乐的工作,享受工作。心理自然就健康了。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有快乐的学生,以后在工作中要不断调整心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

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 第一节概述 1、研究对象和范围 1、定义: 1)心理学: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 GW奥尔波特:个体心理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2)社会学: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3)综合: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公式:B=f(P,E) B代表行为, P代表个体, E代表情境。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3、社会心理定义: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 2、社会心理学简史 三期: 哲学思辨(启蒙) 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 对人性的争论 经验描述(形成)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观察基础上客观描述分析 实证分析(确立期) 20世纪20年代 实证、定量、应用 3、主要理论流派 1、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经典的条件反射) 2、社会交换论: 1)霍曼斯: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人在交换中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共有五个命题: 2)布劳: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人们自愿活动。

3、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米德:通过符号互动,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符号:语言、文字、记号等。 4、精神分析论: 1)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力比多”。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 生本能、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2)荣格:集体无意识。 3)霍妮:文化因素论。 4)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1、社会化 1、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 2、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 4、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复杂的神经系统)。 5、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6、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的社会化是前提。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生物,性别—人格,性别角色—社会。 7、道德、政治的社会化。 2、社会角色及理论 1、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社会角色的分类: 获得方式:先赋、成就; 角色规范:规定、开放; 功能:功利、表现; 心理状态:自觉、不自觉。 3、角色扮演三要素: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 1、观点采择,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使学生转换视觉、换位思考。例如:把芭比娃娃放到另一个房间,然后问学生:“芭比在那个房间可以看到什么?”需要注意的是,当我和你对话时,不能让你换位成我去思考问题,因为那样你所面对的正是自己,要让你面对第三方而不是自己。 2、洛克的白板论是后天经验主义的,所以假设验证是经验主义的操作,因而教育科研实验、教育行动研究和课堂观察的理论支撑都是经验主义。 3、柏拉图的理型,是头脑中完美的架构。比如:晕轮中的白马王子在现实中是没有的,那是父兄师长、小说中众多人物的综合体。维特根斯坦的图式,是对事物的心理挂钩。比如:某人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图式,就是文具盒中那块含有45度角的小小三角板。范式,是对于某些事物的取向。比如:教学范式;教学风格是潜意识的,而范式则是在意识层面的。 4、冯特的结构主义与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比如:学生的知识思维导图,反映了学生的心智结构,但不一定对其中每个部分学生都会应用,这就需要检查其功能性特点。总之,结构是总体把握,机能是局部运行。 5、行为主义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强化作用,以产生工具性条件发射。书中提出可视化色板和区域块,但我认为有效的积分更能强化其行为,因为体现的更细微,尤其是在手感的代价券,其內视与外视的强化功能势不可挡。 6、从人本主义的视角,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在教育都有着实在的指向。间食即是生理需要、防止校园暴力即是安全需要、班集体团队即是归属感需要、表现欲与胜任感是自尊的需要、最后自我实现体现在自我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罗杰斯的理论主要体现在来访者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与聆听,这体现了教师和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7、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区别在于不可直接观察,认知主义使用的主要是信息论的黑箱方法,通过选择输入与观察输出发现相关或者因果关系。其做法为:由认知发生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包,通过试错提升判断力、通过比较差异提高刺激与反应辨别能力、通过思维可视化和内省达到刺激与反应泛化,组装成知识网络并激活,进而实现建构主义的同化与顺应、进行知识系统升级。 8、从生物心理学视角,主要应用的是还原主义,即问一问这个现象说明在大脑里发生着什么?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老年人乙酰胆碱分泌的减少和海马回的萎缩,因此形成了外显记忆的衰退。我们关于左额叶布洛卡区、左颞叶威尔尼克区和顶叶贾许温德区的学习,都有助于理解学生的不同障碍。由于贾许温德区主管学习但发育缓慢,所以幼儿园不能小学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万物有灵论”、“不可思议思维”、“象征性思维”和“自我中心思维”,从而12岁之前,学生的“深度感知”发育并不完善。 9、从进化的视角看,在教育上反映的是环境的利基。进化心理学所关注三方面:(1)内含适应性直指鲍查德和莱肯1992年的智力与人格遗传研究;(2)亲缘选择则包括了家族历史与朋友圈,法国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在教育中或隐或现。(3)差别亲代投资解释了家长们众多的行为,是为孩子赢得更多的良好生存机会。引申到学校教育中,则是通过教室布置和氛围的格式塔,形成互惠利他。 10、由于学生在家与在校表现与受到的肯定不同,所以形成由于信息不一致所造成的混乱与冲突,这正是笛卡尔的物质与心理的交互作用。班主任不能对家长产生依赖性来缓解混乱,而是指导“家校互动”来解决认知失调。在教学互动方面,教师赋予丰富的方式非常重要,这是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活学生智力活动所必需的做法。 11、美国心理学家契克森特米海依在2000年《生命的心流》一书中提出“心流”理论,其特点为:自控又自失、专注而享受、重复中完善。值得指出的是:流畅者为心流,而阻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