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石油厂爆炸事故

大连一石油厂爆炸事故
大连一石油厂爆炸事故

大连一石油厂爆炸事故

2013年6月2日14时30分许,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油渣罐爆炸事故,造成2人失踪,2人重伤。到18时,来自医院方面的消息说,受伤的2人生命垂危。在现场,经过300多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到16时30分许大火已被扑灭。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1]

目录

1事故概述

2两次爆炸

3装摄像头

4通报情况

5最新消息

1 5.1 事件回顾

1 5.

2 调查结果

1 5.3 相关处罚

1事故概述

2013年6月2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大连湾523厂旁边一石油厂发生爆炸,两声巨响爆炸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现场浓烟滚滚,天空弥漫着黑色灰尘。现在地上全是黑色的石油油点落下来。事故造成2人[2]失踪,2人重伤。到18时,来自医院方面的消息说,受伤的2人生命垂危。在现场,经过300多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到16时30分许大火已被扑灭。

2两次爆炸

现场目击者称,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内冒出滚滚黑烟,随后发生两次爆炸。“当时整个天空中全是黑烟,特别吓人,紧接着突然发出一声巨大的爆炸响,一分多钟后,又发生一次爆炸。”

现场居民介绍,火灾发生后,天空中弥漫着黑色的灰尘,现场能闻到烧焦的味道,同时,还有黑色的油点落下。

16时20分许,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工人从厂区内撤出。一名厂区工人透露,发生爆炸的为油罐,在出事油罐北侧约四十米位置存放着乙苯罐,如果火灾引起乙苯罐爆炸,那么后果将更为严重。该工人透露,当时很可能是施工时进行电焊切割引发火灾。但此种说法未经大连市政府方面证实。

随后,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表示,环保部门现场实时监测表明,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氨气等均无超标,环境空气、水质无污染。

3装摄像头

[3]公开资料显示,就在2个多月前,该公司在储运车间安装了远程监控摄像头,“24小时对灌区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了封闭管理”,为“灌区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次爆炸事故至少说明,摄像头的监控,并不是那么有效。

4通报情况

2013年6月3日下午三点,大连市安监局召开发布会,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李昊对昨天

的大火进行了通报。

李昊: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一联合车间是生产乙苯、苯乙烯的车间,一联合车间在2012年3月已经停产,2013年按照公司隐患治理计划,中油七建负责对939号储罐仪表平台进行更换,6月2日受中油七建委托,大连林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名工人对大连石化公司一联合车间939号储罐仪表平台进行更换作业,14时20分左右,939号储罐罐顶突然发生爆炸随之着火,并相继引起936号、935号和937号储罐着火。

李昊说,大连市已经成立事故调查组,会追根溯源,随时向外界公布进展。本次发布会只有短短5分钟,并且没有安排记者提问环节。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名声在外,并不是因为它是中石油在北方最大的炼厂,而是它频出安全事故。2010年7月16号,在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爆裂引发爆炸。数千名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用了15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泄漏的原油造成430余平方公里海面污染。

仅仅3个月后,大连新港码头油库场再次发生火情。初步判断,是施工人员对“7?16”事故损毁的103号罐体进行拆除作业时,不慎引燃罐体内残留原油。同年12月,大连新港鑫湾宾馆失火,3人遇难,这家宾馆距离中石油储油罐区只有30米。

到了2011年,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又连着发生了两起火灾。7月16号,大连石化公司炼油装置泄漏引发火灾,数万吨原油泄漏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

仅仅一个月后,大连石化分公司两罐体之间管线爆裂,再次发生火灾。中石油8月30号决定,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国务院也在2011年11月宣布,大连石化过往4起事故都是责任事故,给予64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另有1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震说,石油企业出现安全隐患,要么是技术问题、要么是管理问题。

王震:老厂子后来因为技术中心改善,北方其实最大的试验厂,应该说这个技术什么很多方面还是有它的优势,其实我也很奇怪从一个地方连续出现这么多事,这个故事要么技术问题要么管理问题,感觉上还是有管理的问题。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中石油在管理上存在漏洞,而地方政府的安监部门对于中石油分公司的监管也有存在疏漏。

韩晓平:第一个就是中石油本身它的管理运行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它才一而再

再而三在这个地方出问题。第二个该是地方政府的安全监管机制有问题,因为中石油在当地是最大的一个纳税企业,同时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企业,所以地方政府大连市政府的安全监管部门很多监管是没有办法到位,而且没有真正有意识到位严格监管这个企业。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生产新区建成投产以来,曾经实现过开工连续运行3年不检修的长周期运行纪录,就在第一次火灾发生前,它还赢得了中石油集团“开得起、稳得住”的评价,结果现在4年内出现6次爆炸,很是讽刺。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同一地区一再发生事故,说明中石油并没有认真对待。

韩晓平:他出问题前,还要对这个企业进行了奖励,表彰大会,而把造成的这些污染问题,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各样的移情监控把它控制住了,而没有从自己的内心反省这样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长时间的没有从它企业内部真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它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问题。中石油在一定程度上有确实有骄傲自满的心态,因为老是觉得只有是共和国的长子,我们创造的价值又很多,所以在很多问题上他没有一个自我批评的态度。

韩晓平说,中石油经常将企业责任挂在嘴上,但连最基本的安全生产都没有保证,大连石化所在甘井子区位于大连的市中心,周围有密集的居民,中石油对他们不负责,另外每次大火对空气和海域也都会造成污染。

韩晓平:大火造成大面积空气的污染,还有海域的污染,黑黑的浓烟我们在网上都可以看到,这些浓烟燃烧的是什么?都是些渣油,这些渣油高含硫,燃烧以后混入到空气中,这些油渣会飘到海里和大陆上,当然会造成污染。所以这样一些污染时不时的发生,你还谈什么责任啊?我想这个企业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一些认识不能从根子上解决的话,出这样的事故还会继续。

5最新消息

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2013年7月31日发布的消息,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挂牌跟踪督办的社会影响大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6·2”爆炸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审核批准,同意辽宁省及其大连市人民政府的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认定这起事故是责任事故,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涉嫌犯罪的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对其他多名责任人分别依规依纪给予处分。

事件回顾

2013年6月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股份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近3年来该公司连续发生多起同类事故,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调查结果

经调查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非法分包的大连林沅建筑工程公司(以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大连项目部工程七队名义)作业人员在三苯罐区一储罐罐顶违规违章进行气割动火作业,切割火焰引燃泄漏的甲苯等易燃易爆气体,回火至罐内引起储罐爆炸。管理原因是:大连石化分公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没有认真吸取以往事故教训,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混乱,安全员擅自涂改动火作业票证,现场动火监护不力。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大连项目部对工程承包商管理不力,非法转包、以包代管,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松懈,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证过期失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及其中石油股份公司炼油化工分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分公司没有认真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对下属企业安全监管不到位、不得力。大连市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大连石化的日常安全监管不认真、不严格。

相关处罚

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法纪规定,对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大连项目部经理贾立志和林沅公司总经理杨福顺等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给予: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党组成员沈殿成记过处分;中石油股份公司炼油化工分公司总经理徐福贵记大过处分,副总经理沈钢降级处分;大连石化分公司总经理冷胜军和副总经理焦玉瑞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总经理郝春生和安全总监周子玉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大连石化分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林吉宏记大过处分;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安环部部长徐立泉记大过处分;大连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宋砚敏警告处分;大连市安全监管局监管三处副处长于方记过处分。[4]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一)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一) 引言 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质,这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通过油库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事故树 1故障树分析法方法 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

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 2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FTA法的基本程序: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事件—确定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编制故障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安全评价。故障树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9个步骤。第1~5步是分析的准备阶段,也是分析的基础,属于传统安全管理;第6步作图是分析正确与否的关键;第7步定性分析,是分析的核心;第8步定量分析,是分析的方向,即用数据表示安全与否;第9步安全性评价,是目的。 3油库静电火灾爆炸故障树的建立 油库静电火花造成油库火灾爆炸的事故树的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1)确定顶上事件——“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一层)。 (2)调查爆炸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静电火花”和“油气达到可燃浓度”。这两个事件不仅要同时发生,而且必须在“油气达到爆炸极限”时,爆炸事件才会发生,因此,用“条件与”门连接(二层)。 (3)调查“静电火花”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油库静电放电”和“人体静电放电”。这两个事件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则“静电火花”事件就会发生。因此,用“或”门连接(三层)。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负面影响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对当地经济乃至美国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美各界更担心的是其影响进一步蔓延。 美国总统奥巴马4日在演讲时说,漏油事件表明,美国经济随时可能面临突然的、代价巨大的危机。他表示政府将寻求一切可能创造就业,支持墨西哥湾地区的经济,但“这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损失大 或许引发二次衰退 “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 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损失大 或许引发二次衰退 “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 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兰州石化公司“2010.1.7”火灾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左右,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发生了一起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一、事故单位简介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主要生产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有机化工原料三大系列化工产品。现有8个联合车间,包括10万t/a丁苯橡胶装置、5.5万t/a丁苯橡胶装置、5万t/a丁腈橡胶装置、1.5万t/a丁腈橡胶装置、 2万t/aABS树脂装置、1.5万t/aSAN树脂装置、6万t/a苯乙烯装置、4.5万t/a碳四抽提装置、8万t/aMTBE 装置、丁钠橡胶装置和液体橡胶装置。 316#罐区位于兰州石化公司橡胶石化区的西北角,东面为24万t/a裂解装置,南面为烯烃装置,北面为丙烯腈装置,西面为公司内部铁路线。316#罐区共分两个区域,分别由合成橡胶厂和石油化工厂使用管理。罐区由储罐、火车装卸栈桥和汽车装卸栈桥组成。现有储罐30具,设计总容量10359.56m3。其中石油化工厂有22具储罐,储存物料主要为甲苯、轻、重碳九、裂解油、加氢汽油、正己烷、抽余油、丙烯、丙烷、1-丁烯、拔头油、轻烃。合成橡胶厂有8具400m3球罐,其中7具球罐主要储存裂解碳四和丁二烯物料,栈桥可装卸丙烯、拔头油、裂解油、加氢汽油、甲苯、抽余油、丁二烯、正已烷、1-丁烯等物料。 316#罐区主要作为24万t/a乙烯装置的中间罐区,接收外购及生产装置转送的原料,将储存在储罐内的原料输送至各装置。

二、事故经过 2010年1月6日零点班开始,合成橡胶厂316岗位开启P201/B泵外送R202(裂解碳四储罐)物料,同时接受来自石油化工厂烯烃装置产出的裂解碳四。此时,其余2具碳四储罐:R201罐内储存物料291m3,R204罐检修后未储存物料。7日15时30分,根据生产调度安排,停送R202(罐内当时有物料230m3)物料,并从烯烃装置接收裂解碳四(接收量约6吨/小时);R201物料打循环。 17时15分左右,316岗位化工三班操作工王某按班长指令到罐区检查卸车流程,准备卸丁二烯汽车槽车。当王某走到罐区一层平台时,突然发现R202底部2号出口管线第一道阀门下弯头附近有大量碳四物料呲出,罐区防火堤内弥漫一层白雾,便立即跑回控制室,向班长孙某汇报。 17时19分,班长孙某向合成橡胶厂调度室报告,称R202底部管线泄漏,请求立即调消防车进行掩护,并同时安排岗位操作人员关闭R202底部第一道阀门,随即孙某带领操作工谢某、马某、丁某等全班人员到现场查看处理,同时安排王某负责疏散4号货位等待卸车的丁二烯槽车。与此同时,与罐区邻近的石油化工厂丙烯腈焚烧炉和1号化污岗位人员分别向石油化工厂调度报告,称橡胶厂316#罐区附近有大量白雾,泄漏及扩散速度很快。 17时22,班长孙某再次与调度联系,报告R202底部物料大量泄漏,人员无法进入。17时24分,泄漏物料沿铁路自备线及环形道路蔓延至石化厂丙烯腈装置焚烧炉区,遇到焚烧炉内明火后引起燃烧,外围火焰在迅速扩张后回烧至橡胶厂316#罐区,8秒钟后,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爆炸气在316球罐区附近发生空间闪爆。闪爆冲击波造成罐区部分罐底管线断裂,大量可燃物料泄漏燃烧。冲击波造成石油化工厂F1/C、D(拔头油罐)气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正 式版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物质燃烧、爆炸过程中会释放出物质内部潜藏的能量,这些能量通常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当人们对燃烧爆炸失去控制,就要酿成灾害,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所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必须控制燃烧、爆炸发生的条件,限定燃烧、爆炸发生的空间范围。 火灾、爆炸事故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当火灾发生后,火要向四周各个方向蔓延,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火势向外蔓延的速度加快,着火的范围急剧扩大,失的程度也就越发严重。

所以,火灾发生后需要及时迅速地进行扑救。爆炸事故是突然发生的,所以一旦发生爆炸就无法控制和制止。为了防爆,只能在爆炸事故出现之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爆炸条件的形成。火灾和爆炸,除了各自单独发生外,有时还互为因果,扩大事故的规模,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1.燃烧和爆炸的形成机理 (1)燃烧及其必要条件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物质会改变原有的性质变成新的物质,所以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反应的三个特征。下列反应均为燃烧反应: 燃烧反应在本质上属于氧化—还原反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措施(4)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措施(4)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700-83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 ——措施(4)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使静电得以积聚,并具有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和达到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存在,其浓度必须处于爆炸极限内。反之,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是从控制这四个条件着手。控制前三个条件实质上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是消除静电危害的直接措施。控制第四条件是消除或减少周围环境爆炸的危险,是防止静电危害的间接措施。 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防止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

大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采用通风装置加强通风,及时排出爆炸性气体使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内,以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同时对应于爆炸浓度范围还与温度密切相关,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范围之外也是防止静电引起爆炸的途径。对于油面空间不能采用正压通风的办法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可采用惰性气体覆盖的方法(如氮气覆盖),或采用浮顶罐、内浮顶罐。浮顶罐或内浮顶罐虽可消除浮盘以下的油气空间,尤其是内浮顶罐浮顶上面含有较多可燃气体,但浮盘上部的可燃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也应该予以重视。 2 加速静电泄漏,防止或减少静电聚积 静电的产生本身并不危险。实际的危险在于电荷的积聚,因为这样能储存足够的能量,从而产生火花将可燃性气体引燃。为了加速油品电荷的泄漏,可以接地、跨接以及增加油品的电导率。 2.1 接地和跨接 静电接地和跨接是为了导走或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辽宁“7.16”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爆炸火灾事故处置战例

2010年度公安消防部队灭火 应急救援战例研讨班资料 辽宁“7·16”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 保税区油库火灾扑救战例 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 2010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位于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爆炸起火。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立即调集37个公安消防中队和4个企事业专职队的128台消防战斗车辆、100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按照省公安厅长李文喜和总队长王路之的指示要求,迅速调集了全省13个公安消防支队、14个企业专职消防队的220台消防战斗车辆、1380余名消防官兵前往大连增援。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调集泡沫液900余吨;报告部局后,朱局长又以陆运、海运、空运方式从吉林、河北、天津、黑龙江、山东等地调集泡沫液460余吨运往现场;省政府协调沈阳空军调用直升飞机运送包括院士在内的11名专家到场,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经消防官兵15个小时的艰苦奋战,17日8时20分火灾得到有效控制,9时55分大火被全部消灭,成功保住了罐区20个

总储量185万立方米原油储罐以及临近2个单位的56个总储量为560万立方米原油、成品油储罐和51个12.45万立方米二甲苯、苯等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储罐乃至整个大连地区的安全。 这场特殊的战斗,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参战消防官兵的英勇行为得到了高度赞誉,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周永康书记和孟建柱部长、刘金国副部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张德江副总理、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辽宁省公安厅李文喜厅长、刘乐国副厅长、部局战训处魏捍东处长等领导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在视察火场,听取汇报后,靠前指挥,科学决策。 一、基本情况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以下简称为中联油大连储备库)位于大连市大孤山半岛新港码头。大孤山新港码头位于大连市东北端,是我国重要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之一,规划设计储量1000万立,目前总储量达757.45万立。油库内建有10万立原油罐17个,5万立原油罐3个,总储量为185万立。东临储量120万立的南海罐区和12.45万立的液体化工原料仓储区,南邻在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居民区、港区单位及加油站等附属建筑,北邻储量300万立的国家原油储备库。油库内有多条直径700-900mm的输油管线,成组布臵、纵横交错。中联油大连储备库建有固定消防设施,但因爆炸火灾导致泵房烧毁,供电中断,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火灾发生当天,大连

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储存、运输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火灾和爆炸事故,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某一个由人机器设备物质材料环境构成的储运或生产加工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发展到火灾爆炸,都存在着基础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向事故状态,乃至向灾害状态的发展过程。 (一)基础原因 基础原因可认为是产生事故,并导致灾害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原因。可归纳为下面四个方面的原因: 1、管理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包括管理人员不称职;管理体制不适应;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及安排不当,技术力量不强等。 2、基础教育的原因 基础教育的原因有义务教育;工业教育(企业制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养成;社会的教育等。 3、社会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包括法律、规范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社会风气;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4、历史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有企业的历史沿革;企业的改造与革新;企业的人员组成及技术力量的历史状况;企业的固有状况等。 (二)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可认为是由基础原因诱发出来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技术的原因 技术方面的原因包括设计阶段对安全技术的研究不充分;工艺设计有误,设备计算出现差错,选择材料及结构设计不当等;对化学过程认识不足,灭火设施设计不当;工厂、仓库等的规划、设计不当;装置的布置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安装、制造、维修质量不符合要求;操作规程有误或不够全面;检查、保全没有可靠保证等。 2、管理的原理 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操作管理不善(如分工不明确,人员分配不当,开车前督促检查不细,命令有误,操作把关不严等);工程管理不严(如对工程设计审核不细,有遗漏,缺乏工艺分析,对装置的环境缺少调查研究等);监督执行法律、规范不严,措施不够得力等。 3、教育的原因 教育方面的原因有缺乏防火安全思想和技术教育;轻视或误解消防法规、条令;业务技术训练不够,有坏习惯,凭不良经验操作;经验不足或技术生疏;擅作主张,缺乏组织纪律性等。 4、身体原因 身体原因有疾病;近视、耳聋等残疾;疲劳;醉酒、睡眠不足;体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等。 5、精神的原因

浅述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述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通 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浅述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通用版) (一)特点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是各类事故中危险最大的,它的特点是普遍、多发、严重。 1事故发生的范围普遍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不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而且一个工厂各个车间都有可能发生。从工艺操作,设备管道、生产维修到设计制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漏洞等都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化工企业原料多变,生产条件变化大;工艺复杂,操作控制点多,而且相互影响;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开停车频繁,检修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安全联锁装置不齐;相当数量的工人、干部文化水平低,安全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防范事故能力不高;执行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的严肃性较差。这就导致化工火灾爆炸事

故多次发生。 2事故时有发生,而且重复发生 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每年都有发生,而且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重点要害岗位和主要设备的重复事故相当多,如锅炉缺水爆炸事故,煤气发生炉夹套和汽包憋压爆炸事故等。这些重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事故教育差。对上级的事故通报传达、研究、重视不够,或在安全作业证考核方面必要内容缺少所造成。从而不能吸取兄弟厂的教训,提高警惕,采取措施,使这些年来危险性较大的事故一出再出。 3火灾爆炸事故的损失相当严重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一套装置破坏的有之,造成全厂生产装置破坏的有之,因单台设备损坏或关键设备损坏而造成停产损失的更多,这些严重后果中还包括一些工人、干部付出的生命代价,事故发生后,不仅厂里恢复生产需要加倍紧张工作,而且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火灾爆炸事故的恶性后果,使化工企业的安全状况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对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加以研究,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 ——引言(1) 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质,这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通过油库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油库静电)——事故树(2) 1 故障树分析法方法 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 2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FTA法的基本程序: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事件—确定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编制故障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安全评价。故障树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9个步骤。第1~5步是分析的准备阶段,也是分析的基础,属于传统安全管理;第6步作图是分析正确与否的关键;第7步定性分析,是分析的核心;第8步定量分析,是分析的方向,即用数据表示安全与否;第9步安全性评价,是目的。 3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故障树的建立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防范示范文本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防范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防范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物质,液化石油气具有 易燃、易爆、受热膨胀性、带电性、和腐蚀性的特性。并 且比重比空气重,泄漏出来的气体能沿地面漂浮,向地面 低洼处扩散,不易被吹散,大大提高了与火源的接触机 会。随着液化石油气与居民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液化 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也随之频频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 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强对这种火灾爆炸事故的研究,可以 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1 液化石油气泄漏发生爆炸。 泄漏爆炸的实质是化学性爆炸,它是液化石油气泄漏 后与空气结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

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爆炸威力极大,1kg液化石油气的爆炸的威力相当于4~10kgTNT炸药的当量。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中因泄漏而引起的最为常见,发生的概率最大。形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储存液化石油器的设备质量低劣 储存液化石油器的容器的质量不好,如设备选材不当、设计存在缺陷、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符合要求,都可能会降低产品的质量,或缺乏必要的安全装置(液面计、安全阀、压力计、放空管等),就会很容易造成液化气泄漏。 1.2 储罐安全附件失效 如果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安全阀、排污管等)失效,很容易造成储罐超装或超压,导致罐体开裂引起泄漏;另外,如果安全附件与罐体的连接部位结合不严,阀门法兰的密封垫片老化,旱

发生器(乙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发生器(乙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唐俊岩王海瑜 一、前言 乙炔发生器是一种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电石入水式低压乙炔发生器火灾、爆炸事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企业消除事故及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乙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俗称电石气,是最简单的炔烃。乙炔的用途很广,常见的溶解乙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材料。目前国内溶解乙炔的生产主要采用电石法。电石法生产乙炔又可分为排水式、联合式、电石入水式和沉浮式等几种。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和水相互作用制取乙炔的设备,是乙炔生产的关键设备。由于乙炔的危险性,乙炔发生器有燃烧爆炸危险。本文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电石入水式低压乙炔发生器火灾、爆炸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企业消除事故及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二、方法简介 事故树(Fault Tree Analysis, FTA),也称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事故树分析是对既定的生产系统或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条件及可能导致的灾害后果,按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成程序方框图,表示导致灾害、伤害事故(不希望事件)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由输入符号或关系符号组成,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系统的运行功能问题,并为判断灾害、伤害的发生途径及与灾害、伤害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最形象、最简洁的表达形式。 三、分析步骤 事故树分析步骤见图1。 图1 FTA步骤

四、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 1 绘制事故树 我在广泛收集、整理有关事故资料,认真消化了相关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众多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作出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事故树。 绘制事故树时,重点注意了以下问题: (1)尽可能全面收集有关的事故案例及规程、标准。 (2)系统、全面地发掘事故的发生原因及事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作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产、工艺、操作、安全等方面富有经验的同志的意见。 2 求最小割集 由于事故树较为复杂,计算最小割集时如全部具体到基本事件,则割集十分庞大,既不便于表达,也不便企业采取控制措施。因此,实际处理时本文视情况对事故树取到某一便于采取措施的中间事件作为基本分析单元。 3 结构重要度分析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这里指基本分析单元)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4 控制措施 从理论上讲,每一组最小割集是反映事故树中可能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一个基本事件组合,据此可有的放矢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但因FTA推出的割集往往数目繁多,实际无法根据它们将应采取的所有措施一一列出。因此,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考虑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状况及实施的验易程度,针对一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 五、事故树分析 1事故树 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事故树见图2。

BP超越了什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深度观察

BP超越了什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深度观察 (2010-07-26 13:36:03) 转载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外界对BP的愤怒、批评、谴责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其实近几年各界对BP指责声从未停止,但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BP面对指责一再淡化安全生产、过度控制成本、管理涣散等问题的重要性。前任CEO布朗更是因2005年得克萨斯城炼厂爆炸事故,以及2006年阿拉斯加州普拉德霍湾油田泄漏事故而晚节不保,提前退休;如今海沃德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BP苦心经营起来的Beyond Petroleum绿色能源公司形象几乎被彻底颠覆。BP为什么在同一个问题上摔倒了N次,让历史一再重演?“人们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黑格尔如是说。 一、“日不落”石油王国 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简称BP),是世界最大私营石油公司之一(国际石油七姊妹之一),也是世界前十大私营企业集团之一。BP拥有油气勘探与生产,以及炼油与营销(包括化工)两大核心业务——从上游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天然气发电到下游的石油化工、油品营销全产业链覆盖。截止2009年底,BP在全球拥有八万多名员工,在六大洲的80多个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P年报显示,截止2009年底,BP探明原油储量105.11亿桶,天然气储量4.51万亿立方英尺;原油产量9.25亿桶,天然气产量0.31万亿立方英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7个炼油厂,22,600个加油站和零售业务。从欧洲北面的北海到美国南面的墨西哥湾,从非洲几内亚湾畔到南美巴西外海,从中国南海到阿拉斯加,BP在30个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陆上和海上油气田。 BP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公司,在全球八十多个国家有一百多家分公司,拥有资产高达2,360亿美元(约占到英国GDP的10%)。其中67%的投资集中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内(OECD),成员国内则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地区,两个地区分别占40%和20%的比重。

火灾事故案例

火灾事故案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火灾事故案例学习材料 案例1:河南东都商厦火灾 2000年12月25日21时35分(圣诞狂欢夜),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万元。法医鉴定结果309人均为吸入式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经查,此次火灾是因为经营期间违章动火作业所致。 经验教训:经营期间不得动火焊接作业。 案例2: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 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天鹅饭店11楼发生火灾。大火波及21间客房,其中6间全部烧毁。在大火中有10人丧生,其中有外国客人6人,重伤7人,其中有外宾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00元。 经查,当日晚上,美国工程师安德里克曾去哈尔滨炼油厂赴宴,喝了许多酒。回到饭店后,就穿衣躺在床上抽烟,入睡时,烟头掉落在床上,引燃床上被褥。 经验教训:客房内不得酒后卧床吸烟。 案例3:央视北配楼火灾 2009年2月9日(农历十五元宵节)20时27分;位于北京市央视新址北侧配楼“文化中心大楼”工程发生火灾,火灾造成1名消防人员死亡,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

经查,起火原因是违章燃放烟花爆竹。 根据有关规定,距建筑50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经验教训:不得违章燃放烟花爆竹。 案例4:吉林宝源丰禽业液氨爆炸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造成起火的直接原因: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是否穿管保护不详),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当日在车间现场人数395人。估算事故中液氨泄漏的最大可能量为15吨。 经验教训:人员密集作业场所应远离重大火灾危险源。 案例5:上海教师公寓火灾 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许,位于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07弄1号胶州高层教师公寓,经查,当日14时14分,电焊工吴国略和工人王永亮在加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10层脚手架的悬挑支架过程中,违规进行电焊作业引发火灾,此次火灾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经验教训:建筑外部保温材料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74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正 式样本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引言 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 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 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 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 介质中产生静电。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 质,这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 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 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 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 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通过油库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事故树 1 故障树分析法方法 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

大连火灾爆炸事故修订稿

大连火灾爆炸事故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大连石化公司火灾 8月17日18时40分左右,中大连石化公司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裂化装置分馏区域燃料泵着火。据报道,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现场进、出物料已全部切断,原料无泄漏,厂界4个监测子站数据正常,海面无污染。 大连石化为旗下最大的炼厂,也是中国第二大炼油厂。然而,自从2008年扩产后,大连石化进入了事故高发期。有网友评论:“每年七月炸,今年闰六月,所以八月炸”,梳理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近年来的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这已经是第七次事故。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油港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了爆炸漏油事故,泄漏的1500吨油入海,造成430余平方公里海面污染的重大损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10年10月24日下午,大连新港码头油库“716”爆炸事故现场拆除着火油罐时,引燃罐体内残留,再次发生火情。事故造成3人死亡,大火于次日凌晨被扑灭。 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甘井子区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起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1年8月29日10时许,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据现场知情人员称,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2013年6月2日14时30分许,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位于甘井子区厂区内一联合车间939号罐着火,该罐用于储存焦油等杂料,火灾造成2人受伤,2人失踪。 2014年6月30日晚7时,辽宁大连金州开发区一条石油管线发生爆裂并着火。 目前国内液体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现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现有的消防设施与能力不能扑灭大型储罐的全表面积火灾;二是储罐的油气密封性存在重大缺陷;三是储罐的超期服役现象普遍;四是事故状态下,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五是罐区的管理能力低下;六是罐区的布局与规模没有经过科学定量的风险评估。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火灾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加入中海油集团,现有10套主体生产装置。 8月10日晚23时左右,该公司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的气压机出口压缩富气冷却器E1302/B管束内漏,承担运保服务的沧州渤海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出口阀拆除后管道内冷油外溢引发火灾。 事故发生后,企业积极投入应急救援。23时30左右,现场明火被扑灭。其他生产装置正在有序停工。经初步调查,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对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风险

火灾和爆炸事故安全隐患排查

火灾和爆炸事故安全隐患排查建筑施工需要一定数量的可燃板材,这些材料如果处理不妥,防火 措施不力极易发生火灾,在施工阶段,也需要用大量的乙炔和氧气,对钢筋进行焊割,如盛装乙炔和氧气体的钢瓶储存方法不当,使用 不规范,也容易发生因气体泄露而产生的气瓶爆炸事故。因此,加 强对可燃物的易燃物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 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企业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有限措施。 1.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1)组织措施 ①要建立、健全消防机构。公司、项目部要成立义务消防对,并明 确公司、项目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本项 目部的消防安全工作。

②公司、项目部要加强对员工、外来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 务消防压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进行不 少于一次的消防演练。 ③办公场所、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 火器材。 ④制订事故发生时的扑救方案和人员疏散步骤、方法和路线,使事 故的损失降至最低。 2)管理措施 ①各单位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志,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②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③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 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④严禁对盛装过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割。 ⑤焊割(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劳动、消防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⑥集体宿舍的用电要由持证电工安装,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 电线上晾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 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⑦仓库存放物品应分类、分堆储存,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 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 储存。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新编版)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新编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6

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新编版) 引言 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质,这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通过油库

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事故树 1故障树分析法方法 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 2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FTA法的基本程序: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事件—确定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编制故障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安全评价。故障树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9个步骤。第1~5步是分析的准备阶段,也是分析的基础,属于传统安全管理;第6步作图是分析正

火灾与爆炸事故 论文

浅谈火灾与爆炸事故 呼达 物质燃烧、爆炸过程中会释放出物质内部潜藏的能量,这些能量通常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主要能量。但是,当人们对燃烧爆炸失去控制时,就会酿成灾害,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所以要防止火灾、爆炸,必须控制燃烧、爆炸发生的条件,限定燃烧、爆炸发生的空间范围。 火灾、爆炸事故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当火灾发生后,火会向四周各个方向蔓延,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火势向外蔓延的速度加快,着火的范围急剧扩大,失控的程度也就越发严重。所以,火灾发生后需要及时迅速地进行扑救。爆炸事故是突然发生的,所以一旦发生爆炸就无法控制和制止。为了防爆,只能在爆炸事故出现之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成为各类事故之首,直接经济损失也损失巨大。例如: 2014年“8.2”昆山特别重大铝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亿人民币;2015年“2.5”义乌商品城火灾事故,造成17人死亡,5人重伤;2015年“8·12”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死亡1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上。 掌握火灾与爆炸原因,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火灾及其分类 凡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1)在国家技术标准《火灾分类》(GB 4968—85)中,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 ①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②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③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燃气、甲烷、乙烷、氢气火灾等。 ④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铝合金火灾等。 (2)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损失划分火灾等级将火灾等级划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