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免疫应答的调节解读

12免疫应答的调节解读
12免疫应答的调节解读

免疫应答的调节

一、填空题

1.免疫调节涉及到、、及水平。

2.能与B细胞表面及体液中免疫球蛋白分子超变区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称为抗体。

3.抗独特型可使B细胞表面与交联,由介导产生抑制信号。

4.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通过其和分别与B细胞表面BCR和FcγR 结合,使FcγR交联产生抑制信号。5.免疫细胞表达两类功能不同的受体酪氨酸基序是和。

6.C3b-Ag-Ab复合物与FDC 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活化。

7.Ag-C3d分别和B 细胞表面及交联,通过分子活化胞内蛋白酪氨酸激酶,促使B细胞激活。8.由启动B细胞旁路活化途径,可明显促进抗原对B细胞的激活。

9.B7分子与结合提供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而与结合发出抑制信号。

10.免疫细胞均可表达和,后者通过ITIM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

二、多选题

[A型题]

1.B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免疫调节依赖于BCR识别

A.MHC分子B.独特型决定基C.F C受体

D.白细胞分化抗原E.补体受体

2.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

A.IL-2 B.IFN-γC.IL-4 D.IL-5 E.IL-10

3.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

A.IL-2、IL-10 B.IFN-γ、IL-4 C.IL-4、IL-7

D.IL-8、IL-10 E.IL-10、IL-4

4.Ts细胞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

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清除抗原

B.杀伤T细胞和B细胞引起免疫抑制

C.抑制APC呈递抗原

D.抑制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

E.分泌抑制因子抑制免疫应答

5.抗BCR可变区抗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为

A.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负反馈调节

B.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正反馈调节

C. 独特型免疫网络调节

D.补体的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6.T细胞活化的抑制性受体是

A.KIR B.KAR C.TCR D.IL-1R E.IL-2R 7.可促进M 抗原呈递作用的细胞因子

A.TGF-βB.IL-2

C.IL-4 D.IFN-γ

E.IL-8

8.与B细胞表面CRl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活化的分子A.C1 B.C2a C.C3a D.C3b E.C4 9.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是

A.由APC和Th细胞相互作用开始

B.由APC和Ts细胞相互作用开始

C.由Th和Ts细胞相互作用开始

D.由Th和B细胞相互作用开始

E.由Th l和Ts细胞相互作用开始

10.对细胞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

A.IL-2、IL-4、IL-5 B.IL-2、IL-8、IL-10

C.IL-1、IL-6、TGF-βD.IL-4 、IL-10、TGF-β、E.IL-12、INF-γ、TGF-β

11.关于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抗原的存在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前提

B.抗原在体内耗尽,免疫应答将停止

C.一定范围内应答水平与抗原的量呈正相关

D.抗原的量与免疫应答的发生与否有关

E.抗原的性质与免疫应答的类型无关

12.下列哪项不是独特网络的特点?

A.多层次级联B.独特型级联C.闭合型网络

D.依赖于NK细胞参与E.周期性循环13.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

A.协同刺激分子B.MHC-I类分子C.IL-4 D.IFN-γE.IL-2

14.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

A.IL-12促进Th 0分化为Th l

B.IL-10抑制Th l的增殖

C.1L-4促进了Th l的增殖

D.IL-4促进Th 0分化为Th 2

E.IFN-γ抑制Th 2的增殖

15.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Th1分泌IL-2、IFN-γ、IL-12促进细胞免疫应答

B.Th 2分泌IL-4、IL-5、IL-10;IL-13参与体液免疫

C.Th1分泌IFN-γ可抑制Th 2的增殖

D.Th2产生的IL-4增强Th1的增殖

E.Th1和Th2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正常的免疫应答

16.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学说的本质是

A.Ag与Ab形成复合物

B.妨碍致敏T细胞与抗原的结合

C.使免疫应答处于稳定状

D.使抗体不受抑制地产生

E.使NK细胞明显激活

17. Ts细胞的作用不包括

A. 抑制T DTH

B.抑制浆细胞

C.抑制Th

D.抑制B细胞

E.抑制CTL

18. 决定小鼠对某种抗原物质是否产生免疫应答以及应答强弱的基因位于

A.MHC-I类基因区

B. MHC-II类基因区

C. MHC-III类基因区

D.Ig的H链V区基因

E. Ig的H链C区基因

19. 关于免疫复合物(IC)免疫调节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IC引起B细胞的BCR与FcR交联,抑制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B. IC(抗原量多,抗体量少时)与APC表面的FcR结合,增强APC的功能

C. 免疫应答后期,IgG类抗体形成的IC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

D. 免疫应答初期,IgM类抗体形成的IC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

E. 免疫应答后期,IgG类抗体形成的IC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

[B型题]

A.Th1细胞

B.Th2细胞C.NK细胞

D.Tc细胞

E.Ts细胞

1.介导体液免疫起辅助作用

2.主要产生IL-2和1FN-γ

3.主要产生IL-4,IL-5和IL-10

4.介导细胞免疫起辅助作用

A.Tc细胞B.Ts细胞C.Th1细胞

D.Th2细胞E.巨噬细胞

5.分泌细胞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应答

6.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免疫应答

7.抑制活化的Th细胞

8.分泌细胞因子,促进Th细胞形成

A.高浓度IgG抗体B.高浓度抗独特型抗体

C.抗原与IgM抗体的复合物D.抗原与IgG抗体的复合物E.IL-4

9.封闭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

10.使B细胞表面BCR与Fc R交联

11.与B细胞表面BCR竞争性结合抗原

12.促进B细胞分泌IgE抗体

[C型题]

A.IL-10 B.IL-2

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1.参与B细胞活化增殖的因子

2.T淋巴细胞增殖必需因子

3.可激活T淋巴细胞、NK细胞

4.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A.IL-10 B.IFN-

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5.抑制Th0向Th1细胞分化

6.抑制Th0向Th2细胞分化

7.由CD4+T细胞分泌的

A.Th细胞

B.Ts细胞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8. 功能过强可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是

9. 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的是

10.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的是

[X型题]

1.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是

A.Th1

B. Ts

C. Th2

D.Tc

E.巨噬细胞

2.抗独特型抗体有下列哪些性质?

A.其特异性针对Ig的V区

B.在自身体内也可产生抗独特型抗体

C.可识别自身体内其他抗体上的独特型决定簇

D.可识别自身体内其他细胞上的独特型决定簇

E.Id-AId组成独特型网络,调节免疫应答

3.参与免疫调节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

A.Tc细胞

B.Th和Ts

C.MHC分子

D.细胞因子

E.抗体、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网络

4.免疫网络学说的要点是:

A.任何BCR或TCR上都存在着独特型决定基

B.独特型决定基能被体内另一些淋巴细胞识别并产生抗独特型抗体

C.独特型决定基具有自身免疫原性

D.独特型决定基和抗独特型抗体形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

E.独特型网络对免疫应答主要起负调节作用,也有正调节作用

三、名词解释

1.免疫调节

2.独特型

3.抗独特型抗体

4.AICD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免疫网络学说?请简述其生物学意义。

2.简述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3.简述Th1和Th2亚群的分化调节和细胞因子的关系。

4. 何谓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发生什么?

5. 简述抗原、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山东省临清四所高中骨干教师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生物编写人:赵洪伟审稿人:贾俊忠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1.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⑴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⑵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⑶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⑷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⑸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 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 、各种疾病的检测、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过程: 探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2、免疫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系统(位于:) ()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探究二、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 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1、免疫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分析课本P36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讨论相关问题。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④抗体 抗原①②③ ⑤ 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 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3、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那里产生的? 3、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读图2—17,归纳细胞免疫过程 ④ 抗原①②③+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

第四节免疫调节

第四节 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得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得作用。 3、关注爱滋病得流行与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得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得关系。 重 难 点:1、理解免疫系统得防卫功能。2、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得过程. 自主学习: 一、免疫得概念及免疫系统得组成 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得组成”填写下列内容: 1、免疫可分为 与 。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得场所)?? 免疫细胞 ) 免疫 (发挥免疫作用得细胞) 系统 ) 免疫活性物质: . ( ) 二、免疫系统得防卫功能 1。 ?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 __构成。 免 疫 ______免疫( 2.免疫系统得组成:3.抗原: 。如 、 等。 4.抗体: ①化学本质: 。 ②分泌抗体得细胞:______。分布:____ ______ 细胞免疫得概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敏反应 (1)概念: (2)特点:____ ___、 __ ______、 ______ ___. 三、免疫学得应用 阅读课本38、39页相关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1.免疫学得应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器官移植成败:___________就是否一致或相近 减轻排斥反应得方法:长期使用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1、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得结构就是 A 、吞噬细胞 B、杀菌物质 C 、皮肤、黏膜 D、抗体 2、 抗体就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得 A 、 B细胞 B、 浆细胞 C 、 T 细胞 D 、 效应T细胞 3、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A 、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得摄取与处理 B 、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得抗原 C 、效应T 细胞可直接消灭抗原 D、记忆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 细胞 4、 关于吞噬细胞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 。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已明确得知识点: 似就是而非得知识点: 思维有障碍得知识点: 学习探究过程: 思考题: 1、 用大剂量得X射线去照射去胸腺得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此时如果输给来自胸腺得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将得到部分恢复,但与正常小鼠不同,不能产生游离抗体。如果用X 射线照射后,只输给来自骨髓得淋巴细胞,去胸腺得小鼠产生抗体得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分析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第1课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2.能力目标: 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2)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二、教学重点: (1)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 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 学生:免疫调节。 播放视频1: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 教师:这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历程中又一个历史镜头——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温总理专程前往阜阳,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艾滋病也许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艾滋病正在对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发出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而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 学生:根据艾滋病资料的搜集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交流讨论: (1) 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 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 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4) 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5) 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

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免疫调节说课稿解读

免疫调节说课稿 各位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得课题就是免疫调节,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得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与章节中得作用就是:《免疫调节》就是高中生物教材第3册第2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神经-体液调节,这为过渡到本节得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就是在生命活动得调节中,占据重要得地位。以及为其她学科与今后得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得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得组成。 ②简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得过程及其关系。 ③概述绵羊系统在维持稳态中得作用。 能力目标: ①进行分析﹑类比与归纳。 ②进行释图与绘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关注艾滋病得流行与预防,树立正确得生活观。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得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得关系 二、说教学得重难点: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得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得过程。 四、说教法: 自学﹑讨论﹑引导法。 微型讨论教学法(学生主体发言 演示法(课件演示 五、说学法: 学生阅读自学与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4分钟 前面学习了有关神经-体液调节得内容,知道这两种调节对维持内环境得稳态非常重要,事实上,还一种调节对稳态十分重要---免疫调节。接下来以一段艾滋病得视频材料展开新课,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得兴趣。通过问题得探讨与视频得观瞧,能最大限度得调动学生得求知欲望,新课能顺利得开展。 3、教授新课:(35分钟 在教授新课时,注重内容与生活得联系,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白,免疫系统受损会引发艾滋病,从而提出免疫系统得防御功能。此时,学生会回忆起初中所学得三道防线,

第13章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十三章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A型题】 1.以下哪一个分子与BCR交联后传入抑制性信号 A.TCR B.FcμR C.FcγRⅡ-B D.CD19 E.CD21 2.抑制TH2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A.IL-6 B.IL-4 C.IL-5 D.IL-10 E.IFN-γ 3.抑制TH1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I C.IFN-γ D.IL-10 E.IL-7 4.活化T细胞表达的抑制性受体是: A.CTLA-4 B.CD94/NKG2A C.TCR-CD79 D.FcεR-Ⅰ E.IL-2R 5.介导AICD的细胞是: A.活化的T细胞 B.活化的Mφ细胞 C.活化的NK细胞 D.活化的中性粒细胞 E.肿瘤细胞 6.T细胞活化的抑制性受体是 A.CTLA-4 B.CD28 C.TCR D.IL-1R E.IL-2R 7.关于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抗原的存在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前提 B.抗原在体内耗尽,免疫应答将停止

C.一定范围内应答水平与抗原的量呈正相关 D.抗原的量与免疫应答的发生与否有关 E.抗原的性质与免疫应答的类型无关 8.下列哪项不是独特网络的特点? A.多层次级联 B.独特型级联 C.闭合型网络D.依赖于NK细胞参与 E.周期性循环 9.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学说的本质是 A.Ag与Ab形成复合物 B.妨碍致敏T细胞与抗原的结合 C.使免疫应答处于稳定状态 D.使抗体不受抑制地产生 E.使NK细胞明显激活 10.关于免疫复合物(IC)免疫调节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IC引起B细胞的BCR与FcR交联,抑制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B. IC(抗原量多,抗体量少时)与APC表面的FcR结合,增强APC的功能 C. 免疫应答后期,IgG类抗体形成的IC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 D. 免疫应答初期,IgM类抗体形成的IC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 E. 免疫应答后期,IgG类抗体形成的IC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 11.抗原抗体介导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是通过B细胞表面 A.BCR与FcγRⅠ交联产生的 B.BCR与FcγRⅡB交联产生的 C.BCR与FcγRⅢA交联产生的 D.BCR与FcγRⅢB交联产生的 E.BCR与FcαR交联产生的 12.能使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ⅡB交联的抗体是 A.抗γ链独特型IgG类抗体 B.抗δ链独特型IgG类抗体 C.抗μ链独特型IgM类抗体 D.抗μ链独特型IgG类抗体 E.抗γ链独特型IgM类抗体 13.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KIR可识别 A.HLA-I类分子 B.HLA-G分子 C.HLA-E提呈的抗原肽D.HLA-B提呈的抗原肽 E.HLA-C提呈的抗原肽 【B型题】 A.Th1细胞 B.Th2细胞 C.NK细胞 D.Tc细胞 E.Tr细胞 1.介导体液免疫起辅助作用 2.主要产生IL-2和1FN-γ 3.主要产生IL-4、IL-5和IL-10 4.介导细胞免疫起辅助作用 A.FcεR-Ⅰ B.CTLA-4 C.CD16 D.CD94/NKG2A

第十章免疫应答

第十章免疫应答 Chapter 10Immune Response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T、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要求,T细胞应答的主要效应机制,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内源性与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调节的基本内容;了解:黏膜免疫应答,T、B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内容 1.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概念、组成及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发生的部位及基本过 程。 2.抗原的加工与提呈:内源性及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途径。 3.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T细胞应答 的效应;NK T细胞和γδ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4.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TD抗原和TI抗原的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5.T、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抗原识别信号的转导过程,第二信号的转导过程。 6.黏膜免疫应答:黏膜免疫感应部位与效应部位,分泌性IgA及其转运。 7.免疫应答的调节:抗原、抗体和补体成分的调节,抑制性受体及信号转导水平的调节,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免疫细胞间的调节,独特型网络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 A.抗原受体 B.SmIg C.SRBC受体 D.丝裂原受体 E.MHC分子 2.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不包括 A.使B细胞增殖 B.使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C.使记忆性B细胞形成 D.使Ig轻链V、J基因片段连接 E.使抗体产生类别转换 3.高亲和力IL-2受体存在于 A.活化的巨噬细胞表面 B.初始Tc细胞表面 C.静止的巨噬细胞表面 D.活化Th细胞表面 E.初始Th细胞表面 4.下列哪些分子组合可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A. CD28—B7 B. MHC—Ag—TCR C. MHCⅡ—CD4 D. SmIg—Ag E. MHC I—CD8 5.下列哪种分子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A.C9 B.C3b C.IL-2 D.IgG E.IgA 6.CD4+T细胞活化增殖过程中、提供第一和第二信号的细胞 A.APC B.CD8+ T细胞 C.巨噬细胞 D.DC细胞 E.NK细胞 7.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由哪种细胞提供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A. DC细胞 B. Th细胞 C..巨噬细胞 D. NK细胞 E.Tc 细胞 8.下列哪一病理过程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无关 A.移植排斥反应 B.胞内菌感染 C.接触性皮炎 D.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 E.肺结核空洞的形成 9.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征是 A.IgM显著增高 B.IgG显著增高 C.IgD显著增高

11神经免疫调节解读

第11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动物机体不仅从内、外界环境接受刺激引起其生命活动的变化,而且还不断受到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真菌的侵袭,因此体内形成了多种因素-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侵袭,以确保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和种族的延续。在机体内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这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的交叉学科-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这一章的学习将带你步入这个殿堂。 本章提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是动物机体三大感受和调节系统,三个系统通过共同的生物信息分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共同维持动物机体的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神经递质样物质、激素和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和免疫条件反射时可以产生某些调节物质在神经、免疫系统之间起到中间介导和桥梁作用,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对它们自身的功能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使机体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保持稳态。 (光盘资料11-1动物机体内的免疫系统) 过去认为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处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之下,神经内分泌系统(neuroendocrine system)共同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近些年来发现,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也是机体内的一个重要感受和调节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神经科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双向互相调节的联系,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这一概念。大量研究资料证实,一方面免疫系统及其产物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另一方面某些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激素受体已被包括在免疫系统的内源性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详细

免疫调节核心知识点列表梳理 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2.两种免疫类型比较 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比较 6.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 免疫调节知识点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伤口化脓) 1、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主要的免疫方式)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 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主要是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 ① 抗原 (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 特性:异物性(外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特异性(只 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 ②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 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B 浆细胞 抗体 骨髓造血干细胞 胸腺 T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淋巴因子(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功能1)增强淋巴因子的杀伤力 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 3、 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 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 4、体液免疫 抗原 吞 噬 细 胞 (处理) (呈递) T 细胞 细胞 (识别) B 细胞 B 细胞 形成沉淀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

免疫调节的说课稿及反思

§2.4《免疫调节》说课稿 息烽一中生物组黄诗先 一、说教材及考点: 《免疫调节》为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贵州省2014年高考说明的考试要求为: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历届高考试题多以选择题、图解形式出现,题目常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着重考查学生的审题、识图、综合运用、获取信息、实验与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本课内容知识点多而分散,学生记忆难度大任务重,概念模糊,线索不清晰。学生普遍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抗原抗体的概念、艾滋病的发病原理和传播途径,但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还不是很清晰,各种淋巴细胞的来源和作用不能辨析,所以作为高三复习课,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是:1、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层次来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过程;3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学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比较、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甲流、艾滋病的素材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关爱生命,关爱社会。 二、说学情 学生普遍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抗原抗体的概念、艾滋病的发病原理和传播途径,但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还不是很清晰,各种淋巴细胞的来源和作用不能辨析。 三、说设计思路: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复习课要源于平时教学、高于平时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让学生有新的收获。于是我设计了以非典情境作为教学主线,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由表及里,从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搭建平台,来理清一条条的线索,并利用思维导图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也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 四、说过程: 用非典视频吸引学生导入新课——————解读考纲、明确考向————利用2014年高考试题引入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学生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利用非典进入人体后,人体怎样防卫?——引到学生绘制防卫的思维导图进入考点2——免疫的防卫功能----体验高考

免疫调节(教案)解读

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2、关注艾滋病的流传和预防,渗透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 3、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 从关爱艾滋病病人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情景创设: 本节课我们接着讲免疫调节 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2) 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人体免疫有哪几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体液免疫靠产生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出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挂图) 4、免疫力越强就越好吗? 5、当免疫力过强或过弱时会出现什么疾病? 6、有没有免疫力缺失的情况? (免疫力过强时会出现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免疫力过低时身体的抗病能力较差;当人体遭受了HIV的侵入后会导致免疫力缺失——艾滋病。) 介绍艾滋病的现状: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认为是20世纪的瘟疫,谁能说说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怎样? (从1981年美国发现了第一例到2003年11月底(仅22年间),全球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HIV。 中国 1985年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人,现在,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多万,处亚洲第二位,全球第十四位。广东在全国排第四。河源现在已经发现了好几例病例。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正在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估计到2010年,HIV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形势非常严峻。) 2、艾滋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据统计,我国超半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经性行为传播感染的。) 3、艾滋病呢可以预防吗?面对艾滋病的流行,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我们要洁身自爱,拒绝毒品。) 4、大家来说说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哪些行为不会? …… 其实,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HIV的受害者,我们应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关爱他们) 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总书记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等曾多次探望艾滋病病人,并与艾滋病患儿一起观看文艺晚会,鼓励他们鼓起信心,战胜病魔。 前面我们学习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有其他的功能吗?(有,免疫系统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二、新课推进: 板书:(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人并不是直接死于艾滋病,而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人是死于癌症,这是为什么?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引发癌症吗?

大二上学期免疫学习题库第14章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调节涉及到、、及水平。 2.能与B细胞表面及体液中免疫球蛋白分子超变区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称为抗体。3.抗独特型可使B细胞表面与交联,由介导产生抑制信号。 4.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通过其和分别与B细胞表面BCR和FcgR 结合,使FcgR交联产生抑制信号。 5.免疫细胞表达两类功能不同的受体酪氨酸基序是和。 6.C3b-Ag-Ab复合物与FDC 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活化。 7.Ag-C3d分别和B 细胞表面及交联,通过分子活化胞内蛋白酪氨酸激酶,促使B细胞激活。 8.由启动B细胞旁路活化途径,可明显促进抗原对B细胞的激活。 9.B7分子与结合提供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而与结合发出抑制信号。 10.免疫细胞均可表达和,后者通过ITIM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 二、多选题 [A型题] 1.B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免疫调节依赖于BCR识别 A.MHC分子B.独特型决定基C.FC受体 D.白细胞分化抗原E.补体受体 2.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 A.IL-2 B.IFN-γC.IL-4 D.IL-5 E.IL-10 3.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 A.IL-2、IL-10 B.IFN-γ、IL-4 C.IL-4、IL-7 D.IL-8、IL-10 E.IL-10、IL-4 4.Ts细胞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 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清除抗原 B.杀伤T细胞和B细胞引起免疫抑制 C.抑制APC呈递抗原 D.抑制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 E.分泌抑制因子抑制免疫应答 5.抗BCR可变区抗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为 A.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负反馈调节 B.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正反馈调节 C. 独特型免疫网络调节 D.补体的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6.T细胞活化的抑制性受体是 A.KIR B.KAR C.TCR D.IL-1R E.IL-2R 7.可促进Mf抗原呈递作用的细胞因子 A.TGF-βB.IL-2

第4节 免疫调节

生物·必修 3(人教版) 第4节免疫调节 ?达标练习 1.(双选)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有( ) A.皮肤表皮细胞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骨髓造血干细胞 答案:BC 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 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答案:D 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有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要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答案:C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 A.抗体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吞噬细胞 解析:吞噬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还可作为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5.(多选)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裸鼠体内细胞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免疫调节知识点整理

免疫调节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年4考 )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助学巧记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图中的④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3)吞噬细胞能参与第几道防线? 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1.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而不是淋巴细胞。 2.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 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年11考 ) 1.体液免疫 (1) (2)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 (1)发生二次免疫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是否由“记忆细胞”所产生? 提示 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相关细胞或物质,请依次说出下列a ~e 的名称。 提示 a —吞噬细胞 b —浆细胞 c —抗体 d —靶细胞 e —效应T 细胞 2.细胞免疫 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抗原和抗体的比较和判断 2.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高考目标导航】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4、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二、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机理: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 3、特点:传染性极强 4、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 5、预防措施: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要点名师透析】 一、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A.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 B.尽管特异性免疫针对性强,对抗原的杀伤效果好,但机体最终将抗原清除还是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 C.人体免疫系统不只清除外来细胞,也可清除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全册复习提纲: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的分类 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免疫特点:人人__________,也不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主要由B细胞完成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__________:主要由T细胞完成 __________(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 结构基础:免疫系统 __________ ________(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 __________ 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__________(在骨髓中成熟) 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正常免疫:正常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_________ 免疫过强: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要举例)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缺陷:如爱滋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体液免疫: (1)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图: 抗原→ (2)抗原的定义和举例: (3)据图分析浆细胞产生的三条途径 (4)抗体主要分布于________和淋巴中,少量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物如________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5)二次免疫时反应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免疫 (1)画出细胞免疫的过程图 (2)据图分析效应T细胞产生的三条途径: (3)哪些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体液免疫被消灭,哪些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被消灭? 3、过敏反应

解读免疫系统功能——免疫记忆

解读免疫系统功能——免疫记忆 古希腊历史学家在描述古雅典的瘟疫时说过,“一个人不会遭受瘟疫的两次攻击”。 这个说法在当代,也是非常流行的。小时候出过水痘的朋友,一定都听过长辈安慰,“别怕痒,只要熬过去,以后不会再被折磨了”。 过去,我们不清楚这种“免死金牌”的原理。现在,我们知道,身体会“记住”曾经得过的病,这种类似情报部门的职能,是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功能实现的。 △接种疫苗就是利用细胞的免疫记忆功能 所谓“免疫记忆”,就是在免疫的过程中,无论是先天免疫,还是获得性免疫,一旦与某种异物携带的抗原发生反应后,如果再一次接触同样的抗原刺激,就可以快速启动二次免疫,发挥更强的免疫应答。 我们既有可能在第一次成功清除一种异物后,未来再次感染它;也可能在第一次对异物发起打击后,只是让病原体偃旗息鼓,悄悄潜伏在身体里,等待“重生”的机会。 无论是彻底清除,还是暂时压制,“免疫记忆”都是完善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一环。 先天免疫、获得性免疫阶段,实现“免疫记忆”功能的细胞自然不同,并且“先天免疫也具有免疫记忆”,这可以算得上是科学最近几年的大发现了。 就让我们依据不同阶段,来探索一下免疫记忆的神奇之处。 01 记忆T细胞 当身体中异物的信息密码,由免疫监视发现后,通过抗原递呈传送至了获得性免疫阶段,

此时,身体中的初始T细胞(na?ve T cell)开始慢慢觉醒,经过活化刺激,初始T细胞会变身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效应T细胞开始执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任务结束之后,效应T细胞不需要也不会无止境地扩增,大部分会选择凋亡,余下的部分会变为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成为免疫记忆保留下来,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 那么,简单理解,T细胞的一生,就是从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的过程。 记忆T细胞的存在,是疫苗出现的基础。我们用人工减毒的或者灭活的病原体,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此种病原体的记忆T细胞,在再次接触病原体时能够快速免疫应答。 记忆T细胞来源于效应T细胞,还是初始T细胞?这个渊源由《Nature》盖棺定论[1][2]。 科学家们向DNA中插入甲基团来监测,甲基化的改变是与基因表达的降低密切相关的。之后,通过分析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中的甲基化情况,发现记忆T细胞是起源于一小部分效应T细胞,虽然记忆T细胞暂时不表达效应分子,但在遇到病原体时,是可以再度活化、再次分裂的。 同属获得性免疫,B细胞却貌似不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保存自己的记忆,这也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各具特色的原因之一。 02 记忆B细胞 与记忆T细胞的区别在于,B细胞的一生,是从初始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 细胞,效应B细胞也叫做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学情分析

1、(1) 初中知识基础: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例如下图: (2) 高中知识基础: 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实例4”:艾滋病病因。 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6章第2节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如下图: 2、能力: 具有相应的分析资料、处理信息、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但是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但意识不强。 3、学习要求 学习中应该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学习: 1.建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结构图、理解各种免疫物质的作用 2.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模型,理解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的联系,加深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理解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 《免疫调节》效果分析 这节课主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整节课以结核病做为课堂的引线,学生从小就接种过各种疫苗,所以对免疫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学生却很难理解。因此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理归纳;对于复杂的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免疫调节的过程,了解免疫调节的作用过程和特点,在辅助教师的适当启发和点拨来解决教学难点。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往在课堂上总是自己说的多,害怕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时,一些同学不积极参与,而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遗漏掉,致使同学们自己思考的时间减少。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适时引导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由浅入深地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很活跃。 1、通过引导学生能够发现课堂的不足之处。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讲清抗原、抗体的概念等,建立起本节学习的新基础后,通过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学具模型完成对免疫调节过程的模拟,并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最后引导学生用图示的形式归纳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2、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后,教师的课前预设还不够。 通过模型构建,让免疫调节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但在本课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知识模型,感受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次我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有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而我在这堂课中更多的发挥过渡作用,通过过渡性的语言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科学探究的每一步。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对于模型的分析“有模有样”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也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还是不错的,积极参与问题回答,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免疫调节过程中的T细胞的重要作用也可以说明。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预设要全面,充分把握教材和学情,增加自己的备课深度,另外就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学生足以发挥的更加精彩。 《免疫调节》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神经-体液调节,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在具体内容标准中,把“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安排在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不仅是因为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