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视听语言分析

我的视听语言分析
我的视听语言分析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

学号: 1108082001

班级:动画二班

姓名:杨雪丽

指导老师:杨嵩

成绩:____________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视听语言分析视听语言:它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人群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1、影片梗概:

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故事里,背景将从1950年代转换成2010年的东京都小金井市(即吉卜力工作室的所在地)。身高只有10公分的少女“阿莉埃蒂”与她的迷你家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跟老鼠作战、还必须要躲过杀虫剂和捕蟑屋等各种不同的危险,故事将着力描述小人家族努力生存的状态。

由于必须“借用”许多人类的日用品来生活,又不能被人类发现他们的存在,因此自古以来人类只要有东西忽然间不知去向,就会认为是被这些迷你的小矮人借走。一天一位患了心脏病男孩“翔”来到乡间中的老宅中休养,在这发现了小人族,并发现了阿莉埃蒂。而阿莉埃蒂却在偶然的机遇下,与他成为了朋友。好心的“翔”为他们提供了帮助,给了他们一间相当豪华的厨房但也因此使的他的管家发现了他们。她关注男孩,用一切办法对付他们,也因为被人类发现小人族必须移居到野外展开新生活。

郊外有一幢很大的旧宅子,宅子的庭园差不多快荒废了,住在里面的是老妇人贞子以及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女仆阿春。这座宅子的地板下生活着即将十四岁的迷你人少女阿莉埃蒂和她的双亲。阿莉埃蒂一家就是传说中的"借东西的小人"。他们小心翼翼地不让屋主发现,借用必要分量的肥皂、甜品、砂糖、电、燃气等必需品,过着自己的安静日子。这个夏天,十二岁的少年翔来到了这座宅子疗养。阿莉埃蒂被翔发现了。不可被人类看见,一旦被看见就必须搬家--这是小人世界的规矩。爸爸波德责怪女儿给一家人带来了危险,阿莉埃蒂却说:"我可不觉得所有的人都那么危险。"天生好奇鲁莽的阿莉埃蒂开始一点点接近翔,两人成了好朋友。殊不料灭顶之灾由此而来。即将灭绝的是人类还是借东西的小人?

2、导演:

日本动画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根据英国作家玛丽·诺顿的原著《借东西的小人》改编,是吉卜力动画新作,由米林宏昌执导,于2010年7月17日在日本上映。米林在改编自玛丽诺顿(Mary Norton)小说《床下的小人》的动画电影《借东西的阿丽埃蒂》中首次担任长篇作品的导演。根据诺顿的原作和宫崎骏的脚本进行的电影制作。米林宏昌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历年作品中最年轻的导演。

3、主要演员:

角色演员配音备注阿莉埃蒂志田未来/Mirai Shida ---- ----

翔神木隆之介/Ryunosuke Kami

ki

---- ----

荷米莉大竹忍/Shinobu Ootake ---- ---- 波德三浦友和/Tomokazu Miura ---- ---- 贞子竹下景子/Keiko Takeshita ---- ---- 春树木希林/Kirin Kiki ---- ---- 斯莱碧藤原龙也/Tatsuya Fujiwara ---- ----

Pod---- 威尔·阿奈特/Will Arnet

t

(voice: English version)

Sadoko ---- 卡洛尔·伯纳特/Carol Bu

rnett

(voice: English version)

Sh?---- 大卫·亨瑞/David Henrie (voice: English version)

Rodent Control Service

man

---- Peter Jason(voice: English version) Arrietty ---- Bridgit Mendler(voice: English version) Homily ---- 艾米·波勒/Amy Poehler (voice: English version)

志田未来

配音【阿莉埃蒂(小人)】神木隆之介

配音【翔】

大竹忍

配音【荷米莉(妈妈)】

三浦友和

配音【波德(爸爸)】

竹下景子

配音【贞子(姨婆)】

树木希林

配音【阿春(女佣)】

4、整体段落:这个动画片可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的少年翔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手术,翔来到了位于偏远乡间的姨婆家静养。姨婆家位于一片幽静的丛林中,这是一幢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欧式别墅。翔来的第一天就看到了采集树叶小人阿莉埃蒂,同时被翔的猫咪追赶,最后成功回家。

第二段:第一次和爸爸出去借方糖,很兴奋的阿莉埃蒂得到了第一个战利品,但是却应为翔突然说话吓住了她,方糖没借成,爸爸知道实情后叫她不要在出现在人类面前,因此和翔结下缘分,翔把方糖给她,然而却遭到阿莉埃蒂的拒绝,叫他不要再出现,同不要打扰自己的生活,但是翔却送了个别致的小厨房给他们家。最后她爸爸决定搬走。

第三段:最后被佣人看到,有预谋的抓走了阿丽埃蒂的妈妈,她只好求救于翔,在翔的帮助她妈妈获救了,也准备离开这,最后离开翔舍不得阿丽埃蒂,两人最后见面互送了对方礼物,代表两人的纯真感情。

5、景别:

是指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者是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一)、远景

(二)、全景

(三)、中景

(四)、近景

(五)、特写

6、镜头:

镜头是电影的要素之一。绝大多数电影镜头通过现实摄像机进行拍摄,通过胶片等介质进行传播的。在电影中,人们经常运用各种不同的镜头来表现被拍摄物体,通过摄像机不同的摆放位置构成的电影画面,可以主观地传达电影镜头的意义。按拍摄方式对镜头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指

在摄像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运动镜头按照镜头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升降镜头、跟镜头。

(一)、推镜头:摄影机向被摄物体靠近,画面范围缩小。

(二)、拉镜头:摄像机沿着虚拟轴的方向向后移动,逐渐离开被摄物体,画面表现范围逐渐扩大。

(三)、摇镜头:摄影机的朝向固定,但机身运动拍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和旋转。

对关系,又分为平行的横移、不平行的斜移和同步纵向运动的纵深移。

(五)、升、降镜头:摄影机在空间中上下运动拍摄,视觉变化鲜明,背景更替效果明显。升降镜头可以是平常角度的升降,也可以是带有俯视角度的升降,还

可以是仰视角度的升降。

(六)、跟镜头:这是一种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主体的拍摄方式,被摄体在

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不变,其前后景则发生相应的连续变化。

7、轴线:

电影导演在镜头调度工作中,考虑到日后剪辑时接戏的需要,在处理两个以

上角色的动作方向和相互交流时,角色间有一条假想的轴线。从轴线的概念出发,引申出轴线原则,也叫180度原则。

1、一号摄像机,总角度拍摄,平拍、中景,两者之间发生的关系。

2、二摄像机,内反拍角度,近景,这个视角表现了她的脸部表情。

3、三号摄像机,外反拍角度,平拍,近景,分别表现了镜头中AB演员的视

点关系。

4、四号摄像机,内反拍角度,平拍,中景,表现B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1、一号摄像机,外反拍角度,平拍,全景,表现整个人物关系。

2、二号摄像机,内反拍角度,平拍,近景,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

3、三号摄像机,外反拍角度,平拍,近景,此时为人物表现主体。

4、四号摄像机,内反拍角度,平拍,近景,交代人物的面部内容。

5、五号摄像机,内反拍角度,平拍,近景,描述了人物的脸部表情。

6、六号摄像机,总角度拍摄,平拍,中景,交代人物说话的表情和动作。

1、一号摄像机,总角度拍摄,平拍,中景,表现人物的表情和谈话。

2、二号摄像机,内反拍角度,平拍,近景,交代了人物的面部表情。

3、三号摄像机,外反拍角度,平拍,中景,交代了人物交谈的画面。

4、四号摄像机,内反拍角度,平拍,近景,描述了人物的面部表情。

5、五号摄像机,外反拍角度,平拍,近景,交代人物的关系。

8、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这个词来自法文“mise-en-scene”,是戏剧的术语,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后来场面调度这个词被广泛运用到电影、动画等艺术领域。场面调度是导演对画框里面一切事物的调度所作的统一的艺术处理和安排,内容包括了场景的设置、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交流表演活动以及摄影机的运动。在电影中,构思和运用场面调度,必须要以电影剧本,即剧本里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作为依据。导演、演员、摄影师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场面调度的目的是把剧情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通过摄影机和演员诠释出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画面中没有注意的中心,观众得不到视觉或情绪上的感受,这样的场面调度无疑是失败的。场面调度系统地分成了两个部分: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

1. 演员调度

在百科全书中,演员概念就是表演者的统称。因此,图4-1中的“爵士”与“擎天柱”是演员,图4-2的这些姑娘也是演员。演员调度就是对表演者的调度,通过演员的所处位置,演员的运动方向,演员之间的交流,揭示演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达到银幕效果。演员的调度是场面调度的基础,目的是让演员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2. 摄影机调度

摄影机调度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即摄影机的运动形式,获得不同

角度、不同视点的画面,展示演员与环境的关系和变化。根据镜头的距离分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根据镜头的运动分推、拉、摇、移、跟;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拍、仰拍、俯拍、旋转拍等;根据镜头位置可分为正拍、反拍、侧拍等;根据镜头的焦距分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根据镜头的视点分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等等。摄像机调度的目的主要是让观众感觉亲临现场,摄像机似乎是同观众一起活动的不断从一个场面走到另一个场面。

9、构图:

动画构图就是指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动态的整体。

影视动画中构图一般由主体、陪体和环境组成。主体是画面中表达创作意图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画面中,一旦主体的位置确定下来,陪体在画面中所在的位置就要围绕着主体并与之发生联系,但只是起到陪衬和修饰的作用。

动画的构图分为封闭性构图和开放性构图。封闭性构图主要是受到传统绘画封闭性特征的影响,以画框为依据,把要表达的内容全部都容纳于画框之中,并且借用了对称、均衡、对比等原则,合理地表现画面。动画片在许多镜头上采用了封闭式的构图,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图(1)。

这种构图方式使用较多,它的主要优点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画面内各因素之间相互照应,建立起了呼应结构,符合观者的视觉习惯和心理要求;第二,画面显得稳重、

完整、和谐,不会给观者带来视觉负担;

第三,画面秩序感较强,能最大限度利用画面中诸因素的作为主题内容服务;第四,画面的视觉语言流畅、清晰。主题内容的表达主要靠画面形象体现。这种表现形式的缺憾主要是画面“外延”不够,不能形成足够的张力去引发观者“眼看心想”。这种表现形式注重画面的直接表述,也就是说主题内容的表达主要以画面的表述为主。

开放式构图是在长镜头理论提出来后才产生的。由于强调画面的连续性,以摄影机和演员的运动取代蒙太奇的切换,单幅画面就会出现一些不完整、不衡和不统一的现象。通过空间观念的变化,使观众意识到画外空间的存在,并在其头脑中产生想象的画面,以此来消解单幅画面的不完整和不均衡,如图(2)。

图(1)

图(2)

10、光线与色彩:

光线是动画艺术表现的重要元素。我们知道,光线是一种电磁波。在整个电磁波谱中,人眼所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可见光。我们经常听说的紫外线与红外线是我们肉眼不能感知的,我们现在研究和利用的就是我们能看见和利用的可见光。牛顿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三棱镜实验,他在著作中记载:“1666年初,我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柱镜,利用它来研究光的颜色。为此,我把房间里弄成漆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doc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之所以题目叫“活着”,为的是加以区别于华的小说。因为大风看过小说的人都江堰市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二者提示的主题一致的。当然。这咱差异是由于故事情节所依托的载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文字传述与情景再现的不同。今天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小说与电影的熟优熟劣,熟深熟浅,而仅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进行一些论述,因为毕竟在中国当代的电影作品中它是那样的经典与诱人,在它们中间包含着太多值得去品味与解读的东西。 电影“活着”在提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期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经发出了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有震撼力呀!解放战争时的。 活着》,确实在无遮无拦地大喜大悲,让你随之无所顾忌地大笑或流泪。但不是强迫型煽情的肥皂剧。影片给我的震撼,也许远比一万页声泪俱下的控诉演讲稿要强烈的多,深刻的多。在阳光柔媚的午后,三个人,守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再看《活着》的后半部分。以为几年后的自己会跳出剧情,清楚地看它,戏谑地看它,可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听见邻座女孩轻声的啜息。大家没有互相看一眼,空气似乎凝固在沉重里--即使一分钟前你还在无奈大笑。 余华的小说,亮色少得多。只余老人福贵和一条也叫福贵的老牛。人生若梦,偶然的东西太多,宿命的因由也不少。一家人各自似乎无意间就离开了人世。站在耕田的两个"福贵"面前,我们一定无话可说,只能呆立在树荫下,忽然间觉得天地间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更上层楼,我们勾心斗角……这些东西忽然显得可笑。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青春、乱世、现实中的超现实 ————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视听分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该片讲述了1970年代初的北京,生活在部队大院的主人公马小军,在大人们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的时代环境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在现实中的超现实中长大了。影片以不同之前影片对“文革”的苦难叙事,而是代之以“阳光灿烂”的憧憬和怀恋的话语进行讲述,这些景象的呈现与本片视听语言的运用有着不可剥离的关系。 镜头: 影片刚开始的段落,童年的马小军和他的朋友们在一块空地上奔跑着,孩子们围成一个弧形,把装载着学校教育的陈腐知识的书包抛向充满诗意和想象的蔚蓝天空,比谁抛的更高,书包落下的时候,接书包的已是成长为少年的马小军了。这个镜头用了仰角拍摄,把书包抛向天空象征着对自由的的向往,童年的马小军包书包少年的马小军接书包又揭示了他们行为的继承,仿佛他们是在抛书包中度过学生时代的,也反映了对刻板的腐朽的教育的反抗。 在《阳光》中大量使用了摇、移、跟、升、降等运动镜头,以便于表现少年人的在情感上的骚动。镜头随着角色的移动而位移。例如:马小军第一次去米兰家,一打开门,阳光洒满了整个屋子,当他用望眼镜无意间扫到了米兰的照片。这里电影运用了摇镜头。摇镜头表现出对人眼的模仿,观众看到的画面是马小军通过望远镜看到的。由于摇镜头有一个连续划过场景空间的过程,这是在作一种展现式的表现,是介绍场景或人物关系时最常见的镜头运动方式。这样的镜头处理不是在一个换面中整个呈现出场景,而是随着镜头的摇拍逐步呈现的,让观众更强烈的意识到对眼睛的模仿和引导。当马小军找到了出现在望远镜里的姑娘时,米兰在电影中出场了,那种似梦有不是梦的感觉令人恍惚。 在马小军想要去强暴米兰那一段,马小军走在去米兰家的楼梯上脱了鞋和袜子赤着脚走在木地板上,镜头采取了仰角镜头的跟拍拍摄,在电影语言上可以表现暗示个体的权威和威吓。当镜头置于被摄体的前下方,不仅看到马小军的脸部严肃、愤怒、豁出去的表情,还在在表现人物运动的同时,对人物前进的周围环境有了明确的感知。尤其是在人物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从后面跟拍往往会产生特别强烈的效果。这组镜头充分营造出了紧迫性,也预示了因为马小军当时的冲动将造成不好的后果。 马小军在院门口等米兰那场戏,开始给了一个全景,几个伙伴正在玩羽毛球,然后镜头渐渐移动定格在马小军的位置,景别渐小,直到给马小军特写镜头,预示着马小军在这伙人中的位置重要,因为他约得米兰,米兰是不是会来他最在意。而后镜头有渐渐拉远,找到了这一伙

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 精彩片段赏析 “我总是起始于影像、意念。在我的脑海中先有影像,我开始想要延续它,绕着这个意像发展出一些故事,从中做出一部电影。《罗拉快跑》的原始意像是一个奔跑的女人。我想创造一部充满动感的电影的想法,这是每一位电影创作人的最大欲望。 ——汤姆提克威 为什么选择这部影片呢?最重要的是:《罗拉快跑》是一部崭新的电影,表面上看,《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陈旧”的爱情主题,也就是说《罗拉快跑》是表现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情的营救”。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崭新的艺术形式、罗拉与她的“游戏”,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段落解读: 1.第一次奔跑(10分—40分):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2.冥界(3分钟、红色): 3.第二次奔跑(33分钟—53分):罗拉在银行枪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4.冥界(2分钟、红色) 5.第三次奔跑(53分钟—73分):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这三次大叫,声音剧烈刺耳之外,并且都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环境中的玻璃器皿发生爆裂。 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的影片《锡鼓》中的主人公奥斯卡的经典的“大叫”是一个弱小的孩子在向虚伪丑恶的成人社会和法西斯小丑抗争。这里,罗拉的“大叫”是为了逆转似乎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的自己的命运。奥斯卡的“大叫”与罗拉的“大叫”,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大叫”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现实世界彻底拒绝的反抗。“大叫”更是一种无奈,它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人们的一个神奇、浪漫、美丽的愿望和想象。 第三次大叫发生在第三段落。 镜头剪辑分析: 《罗拉快跑》中罗拉的第三次大叫,白天,赌场,事件:赌场好运赢钱。时间:(01:07:35—01:08:40) 号景 别 摄法内容音乐音响长度 1近景固定,慢速变 焦 赌场中转动的滚轴低沉的音 乐 滚轴转动的声音,罗拉开始 大叫的声音 02 秒6 2全景固定罗拉开始大叫及周围人 们的反应 低沉的音 乐声 滚轴的声音,罗拉叫声爆发 的声音 03 秒3 3特写固定滚轴上白色滚球音乐声渐 落 滚轴声,罗拉的尖叫声02 秒3 4近景固定赌场发牌员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6 5近景固定赌场保安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9 6全固定,慢速变罗拉大叫及周围人们的无尖叫声01

动画视听语言自考知识点

高纲083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创作技巧、手段与表现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以及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着重介绍作为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像”,认识和运用其中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等构成元素;第三章为声音,主要介绍作为视觉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声音”的构成与制作;第四章为剪辑,主要介绍了剪辑的基本概念、轴线、蒙太奇以及如何连接好前后两个镜头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述技巧及处理方法,让自学应考者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理论; 2、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相互关系; 3、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规律及经验。 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视听语言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语言,一种独具魅力但又需学习的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影视编导、视频编辑、综合设计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影视编导主要是掌握导演的基本创作技巧,建立影视时空观念和思维习惯,能够运用基本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拍

对电影中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的分析

【摘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是艺术家实现自身情感、意识、心灵的媒介,是审美的物象化。如何准确把握视觉、听觉语言的艺术表现,调动各种视听元素,准确而贴切地将最生动、最形象的情思与理想通过画面、声音传达给观众,是对视听语言进行研究和使用的意义所在。本文对电影中的视、听觉语言艺术分别进行论述,以探索电影美学的系统和本性,完善和丰富视听语言艺术的使用。【关键词】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分析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38-01一、视觉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电影屏幕通过镜头的推远与拉近来呈现画面的空间与构图,为了达到强烈的透视感和立体空间感,光学镜头使镜头中的前景和景深部的背景均处于清晰的焦点位置,这样就可以拉深镜头画面的距离,将画面由平面创造为立体,人和物的位置也更加清楚。景深构图之所以能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一方面是因为景深使观众与画面的距离拉近了,让观众有亲身体验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因为景深会引导观众更积极地思考,甚至使他们参与到故事的演出中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纵深构图给观众带来了选择关注点的自由,而且电影的观看屏幕非常利于景深镜头的呈现,使得全、远镜头的纵深感更为逼真,更有视觉冲击力。一部电影大多时候都是在表现人、物、事件的运动情况,所以对画面的处理,实则是对运动的处理。镜头的移动不单是为了画面构图的审美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电影在不同阶段要呈现的情感、思想。例如快速向前推进的镜头可以用来表现大胆和狂放的激情;缓慢、不停向前移动的镜头可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带领观众步步深入,满足观众探求表现对象的愿望;静止不动的镜头却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呈现出不易察觉、充满思索与内省的含义,将观众的情绪积压起来,并为后期情绪的释放做好铺垫。光与色彩使世界以五彩缤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件与人物。光效对于电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光既是用来照明拍摄对象的,也是用来表达情绪和气氛的,因此一部电影中对光效的使用能够体现出艺术家不同的创作风格,巧妙使用光效能为电影带来新鲜的视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色彩是人和物的自然特征,彩色电影的出现为影片更真实、客观地反映物质现实提供了可能。色彩的视觉表现要结合观众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加以运用,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的思想,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去表情达意,帮助剧情发展、刻画人物等,以达到一种新的美学追求。在现代电影中,色彩经常被导演拿来作为自己表达主观情感的工具,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甚至上升到精神和哲理思考层面,这是色彩表现力的极高境界。二、声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相较于视觉元素,声音元素进入电影世界的时间要晚了近30年,也就是说,当无声电影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甚至有了自己的电影理论时,声音才突然闯入电影,这让当时的电影界有了不小的纷争与议论。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声音语言的加入让电影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不仅表现为内容更为丰富,情感表达也更为深切,就连电影的气氛、人物的关系都更加清晰和真实。声音的出现还创造了电影新的时空结构:画面上视觉元素表现的是叙事时空发生的事,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声音则构成了一个超叙事时空,即声音改变了镜头之间的关系,成为时空转换、镜头衔接的动因。例如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是由声音在纵身空间的运动造成的,声音的由远及近向我们揭示了纵深空间的存在。声音进入电影,起初是以伴奏画面的配乐形式出现的,而且基本是用古典音乐来作配乐。现代影片中的声音作为一种独立的元素,与画面形成新的视听关系,结合画面、情节以及影片主题、风格而创造出新的含义。如激烈的战斗场面同叙事空间中瓦格纳的歌剧所形成的强烈视听冲击波,带给人思想的震撼;而结婚场景中常用的唱诗班混响的歌声,能够体现教堂空旷、高深的空间环境。电影中声音的概念还包括有言语和音乐。言语是人物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有了言语,才有可能表现更为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情感,

《千与千寻》视听语言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视听语言课程 题目《千与千寻》中的氛围感——宫 崎骏动画中视听语言运用特点 学生姓名刘静雯 学号3033 班级10媒体创意 学生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千与千寻》中的氛围感 ——宫崎骏动画中视听语言运用特点 10媒体创意3033 刘静雯 摘要:影视动画是绘画艺术和影视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在表现非现实场景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其中,影视动画中独特的视听语言的运用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非现实却又十分真实的观影感受,带领我们进入某种情感氛围。本文就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的视听语言运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感情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宫崎骏《千与千寻》视听语言运用感情氛围 正文: 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的预言:“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八十年后,世界动画界最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他在全球动画界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千与千寻》是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由宫崎骏担任编剧和导演的一部纯粹的宫崎动画。它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创下约2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千与千寻》作为宫崎骏在《幽灵公主》宣布息影之后的出山力作,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被誉为宫崎骏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该片讲述了一个十岁少女在和父母由城市搬向乡村的路途中进入异界,在异界的生活中经历了种种奇异的事情时候获得成长,最终拯救父母回到现实世界的故事。该片日本名为《千与千寻の神隐》,“本来‘神隐’(神隐是指小孩子突然不知道去向)与澳大利亚的比特威尔导演创作的《罕巾古岩山的郊游》的电影,有着紧密的关系。……这部电影(《罕》)是给予1990年澳大利亚一座名为罕巾古岩山上,实际发生的神隐事件而创作的”①但是,比特威尔导演的电影只是根据了实情,并没有弄清楚神隐后在山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不利用幻想和动漫来完成的话,是很难描绘异界的,而宫崎骏将比特威尔导演没有实际表现的异界用《千与千寻》描画了出来。 这部典型的宫崎动画长篇将场景设置在一个完全由宫崎骏创造的异界之中,一切都既熟悉又陌生,处处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我们的许多日常观念被打破,我们脑海中的既定规则被重置,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宫崎骏为我们展现的故事却并不让我们觉得突兀,而让我们觉得其中蕴含真情,故事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真实和合理性。该片之所以在叙事上如此成功,除了前期构思、大量与现实生活相近的材料搜集,以及宫崎骏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积淀以外,巧妙运用视听语言对故事氛围的烘托和对故事发展的推进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 爱森斯坦说过“电影只有在其变为彩色的时候,才能获得形象与音响的有机统一的彻底胜利,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为旋律的最细微的曲折处找到最美妙的视觉价值”;另一方面,声音的运用为画面起到了补充作用的同时,也使观众的更多感官进入到影片塑造的环境之 ①引自《水的故事<千与千寻>》——出自《宫崎骏的暗号》116-117页【原着:(日本)青井泛翻译:宋跃莉】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2016年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 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 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 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 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1924 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 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 1.文学性叙事方式 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 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 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 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 个镜头组成。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 内容:语言、音响、音乐。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 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 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 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 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 个镜头组成。格(也叫

范例—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范例—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一、故事梗概: 《毕业生》这部电影是美国60年代中后期的电影代表作品,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很多社会现实典型问题,真正表现了平常百姓遇到的问题和生活的感受。本电影的剧情如下: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社会新人本杰明,然而面对众人口中所谓的美好前程,他只感到一片茫然,这后他陷入了一个已婚妇人罗宾逊夫人的诱惑中,然而又爱上她的妙龄女儿伊琳。在当时这个题材是很吸引人的,这部大胆揭露六十年代年轻人迷失方向,戳破美式中产阶级虚伪面具的电影,成为当时好莱坞电影的先锋之作,冷战使得社会的压力强加到了这些刚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身上,人一旦承受了压力就一定会找机会发泄或者倾诉,但是无论压力怎样大,理性是不会失去的,电影中的本杰明克服罗宾逊夫人的威胁最后选择了伊琳,正是理性的。这部电影简介上总写着:爱情/喜剧/剧情这三个词语,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首先是剧情片,至于爱情,是在电影后半部分才体现出来的。 这个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条主线。 二、影像分析: 整部电影的画面具有XXX特点,采取了XXXXXX风格,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作品画面非常XXXX、XXXXXX、在XXXX中透着XXXXXX。例如,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1、光影: 光影的运用也很巧妙,当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时候,阳光通过路旁的树叶的剪影打在车上,非常漂亮。线条的运用也很出色,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发现线条的美感,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到位的。 2、色彩: 整部电影主要采用XXXXXXXXXX的色调,具有XXXXX特点,摄影运用滤色镜,使整个画面蓝色衬底。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画面非常柔和、浓郁、在平静中透着轻盈。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3、构图: 整个片子摄影上非常出色,整个构图符合XXX原则,唯美而干净。大量采用XXXXX,使片子富有绘画般的美感。有几处运用了景深镜头,一是本杰明被罗宾逊太太诱骗到家中百般引诱,外面传来汽车声,本杰明奔下楼梯,罗宾逊先生开门进来,前景是二人交谈,后景是楼梯拐角,前后景形成了互动关联的关

《视听语言》重点

题型: 1、单选 15题(15分) 2、填空 10题(10分) 3、名词解释 5题(15分) 4、简答 5题(30分) 5、论述题 2题(20分) 6、案例分析 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⑴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着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 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 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 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着配乐提名。 ⑤1942年《小鹿斑比》首创渲染式水彩概念画法。 ⑥1995年《玩具总动员》——电影史上首部全计算机动画长片,获奥斯卡特殊成就奖,最佳原着剧本提名,最佳音乐配乐提名及最佳歌曲提名。 (注意P7—P8中出现的作品,年代及出品公司) ⑸世界各国动画:(P8) ①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1943年成立。 1)理想——改革动画既定的风貌,作品注重平实的、风格化、当下流行的线条设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 摘要 每一部电影由于创作者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但表现在影像的表达方式上主要是蒙太奇与长镜头。在每一部电影中,都会有这两种方式的出现,而区别就在于更注重哪一种方式的使用,这也就形成了导演的特色风格,如侯孝贤的长镜头的冷静观察,但大部分好莱坞电影更注重蒙太奇的使用,无论哪种方法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 关键词视听语言,蒙太奇,长镜头 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和叙事方式以及文化传播工具,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功能。作为影视艺术叙事、表意媒介的视听语言是由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画面和声音组成,以及声画关系等。主要是蒙太奇和长镜头两种风格。 (一)蒙太奇 1.含义: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 的中文音译名,在法语里是装配、构成、升高或爬上之意,是建筑学用语。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始人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在镜头剪辑与组合的科学试验和艺术实践中,发现了镜头组接中产生的心理效应和艺术效果,库里肖夫把这种镜头称之为“蒙太奇”。蒙太奇镜头在组接和剪辑影片时,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特别的视觉效果。 蒙太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一开始直到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参与的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和他们对作品对艺术的诠释方式。这个概念里比较著名的应该是苏联学派的理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爱森斯坦他主张破坏人们的习惯的叙述法则。他强调单镜头空间因素的那种内部结构张力的变化以及镜头的空间上的冲突。而普多夫金则主张尊重人们的习惯叙述法则。说时间应该顺应情节的发展,而且非常的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和感情的描述。两个人主张的确定

《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分析

《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分析 描述: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时空的交错,场景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整个故事浑然一体,没有一丝一毫突兀的感觉。让观看者不知不觉融入到电影中去,如同身临其境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时空的交错,场景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整个故事浑然一体,没有一丝一毫突兀的感觉。让观看者不知不觉融入到电影中去,如同身临其境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导演托纳托雷似乎比较钟情于在影片中贯穿一种比较含蓄甚至是有点悲剧色彩的格调,在《天堂电影院》和《海上钢琴师》这两部他的代表作中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个特色,《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与船同亡的结局给观者留下的不仅仅是对主人公的惋惜,更多的却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下面仅就“钢琴决斗”一场试分析影片的一些视听特征。 场景选择 在“钢琴决斗”这场戏中,导演选择让决斗在维尼吉亚号上华丽的舞池中展开。维尼吉亚号可以说是1900的整个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而船上的舞池是1900唯一展现他才华的地方,对于一个没有生日、没有国籍、甚至是否存在于世都被怀疑的1900来说这方小小的舞台是其存在的体现与意义。Jelly选择在舞会高潮的时候开始了他的挑战。这个爵士乐的发明者,从这个场景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被金钱和名利所包裹的人。次刻,他需要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候登场,他是在炫耀,他要在众人面前羞辱这个被人称为比他强的1900。全然不顾这个从未离开过维尼吉亚号,所有音乐仅限一方小小舞台的1900,他带着莫明的仇恨向1900的根据地席卷而来。 同时,这个攒动着当时社会名流的舞池,集聚着一群趋炎附势、人云亦云自诩为音乐欣赏者的人。他们浮华、并不愿意沉静下来欣赏真正美妙的音乐。这也直接影响到1900最终没有踏出那一小步的原因,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1900的音乐。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同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追求生活存在的意义。他清楚地认识自己,大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他可以用88个键弹凑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这里他能看到天边的尽头,而这是那些人所不能明白和理解的。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影片改编于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这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驰神往的梦幻色彩、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一种精致的黑色幽默。 电影的名字是从《圣经?旧约》里来的:"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姜文说,他觉得很像这个电影的味。时间流逝,生命交错纠结,在漫长的生命环节里,每个人都只是一瞬间。 姜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影片分为四个段落,每段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述,他在努力营造一种酒醉般诗意化的氛围,一切画面都是无序的,时间是散落的碎片,情节是随意拼贴的段落。 台湾影评人焦雄屏对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的评价是:“这部电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惊。”因此,这就涉及如何在这样一种断裂的话语中解读个中语意的问题。这四个独立成篇又互相关照的段落分别是疯、恋、枪、梦,即疯狂与执着、荒诞与尴尬、冲突与毁灭、生命与希望。其实。我们不妨从视觉和听觉的表达方式上去理解和感受影片的魅力。 第一篇——疯狂与执着 拥有一双美丽且灵性大脚的疯妈从影片一开始就执着地爬树,执着地呐喊,执着地刨石头、执着地重复那首"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执着地为儿子搭建起了一座她认为最安全的世界。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汇聚着她的爱,别人都以为她是疯子,然而隐藏在疯子外表下面的却是那种对于信念的执着。因为别人也不是什么都懂。 在视觉上的表达,首先,所有的色彩都是那么纯粹和饱满,那么直接刺眼。天空是纯纯的蓝,草木是油油的绿,泥土是生生的红,没有搀杂任何灰调。很单纯,有味道。其次,在光影的处理上也是采用了有力道的光线,把人物处理得棱角分明,对比强烈,没有柔和的过渡。有的是鲜明与对立。最后,片中出现了大量破碎化的视觉印象,破碎的镜子、破碎的照片、破碎的碗碟、破碎的算盘,这些都暗喻出了主人公的脆弱。疯妈最后也破碎地、空空地漂走了。 第二篇——荒诞与尴尬 在某种历史语境下,人们的行为总是表现出无法言表的荒诞与尴尬。在影片第二段中,以黄秋生扮演的小梁为视角,目睹了一幕幕真实的却又荒唐的戏剧化事件。当激情遭遇压抑,当真诚遭遇虚伪,当欲望遭遇名誉,当明亮遭遇黑暗,小梁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很陌生,于是,他选择很潇洒的"离开",但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在视觉上的表达,首先,运用了忽明忽暗的、晃动的、压抑的光影,调制出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矛盾的味道。其次,色彩基调保持了一种黑白混合出的暗灰色,是人物内,心的写照。

《假如爱有天意》段落视听语言赏析

《假如爱有天意》段落视听语言赏析 摘要:爱是上帝馈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假如爱有天意》虽然看了很多次,但每一次看都还是能深深得打动我,在所有的爱情片中她绝对是独特得!不单单是两代人浪漫情节设置巧妙,更多的是细节的刻画,每个画面的独特魅力,及音乐的恰到好处!在这里我只选了一段,赏析分镜头剧本及视听语言。这段是“梓辛在合作社和女职员的对话中知道尚民是为了自己故意把伞留在合作社跑去和她淋雨的,她兴奋地像只幸福的小鹿淋着雨奔跑去给尚民还伞(在话剧舞台上他们终于袒露了已久的心声)每次看到这里我都落泪!心会情不自禁跟女主角剧烈地颤动着,难道只因为我是个简单而又纯情的小女生才会这样想吗?其实只要是爱过或渴望被爱的人亦如此!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怎么表达爱也必定是每个爱情片决胜之处,此片的诱人之处就是影片从头到尾都以情缘为主线,两个人相爱没有什么“原因”,更没有什么“条件’,那是从心底而发的再自然不过得感觉了,它就像刚刚挤出来的牛奶,纯纯的,香香得…… 关键词:情感伞雨音乐光 赏析示爱情节(内容) 1、这段是《假如爱有天意》感情浪的一次最美丽的高潮。别看只有短短的6分钟,但它却超级巧妙地揭开了梓希幸福的面纱悄然的流露爱的甜蜜,原来自己一直暗恋的人也喜欢自己,没有一句“我爱你”没有爱情片惯有的拥抱,拉手,亲吻,开始甚至没有男主人公尚民在场,其实那扇窗就是幸福的寄寓,这个片段共有16个镜头都和窗有密切的关系或是直接描绘,男女主人公都从那里看到了自己的恋人也就是对方,窗也是情节、感情、剪辑的突破口;如这段的第26和第27个镜头的蒙太奇式连接,让观众一下子恍个神站在窗前明明是梓希,透过窗字外面跑的怎也是梓希?经过这扇窗回来梓希不见了,是尚民站在窗前!第24和第25个镜头也是用窗做了两个镜头的连接,特别巧妙!第26和27个镜头也一样,同样是窗前,同样是转头,尚民马上变成了梓希!透过这扇窗可以让我们一起和梓希回忆:还是下雨天,只有结合着上次的雨天发生的事我们才能明白一切,上次尚民淋着雨跑到梓希躲雨的大树下,给观众也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只是巧合再说的悬点就是缘分,不过当时梓希也只能这么想,然后尚民非常热情的把上衣脱下来他俩一直披着上衣在雨中迈着同样的步伐跑到了图书馆,梓希一直怀念着这份相遇,谁曾想……这是尚民苦心的安排;女职员开始说这是把特别的伞,遭到了梓希的冷嘲热讽,谁知这把伞却真正是自己的爱的信物,它真的很特别,为什么梓希和女职员都说它特别呢?画面中还有那么多伞的镜头,(片中女职员回忆尚民时往门边上立了一次伞,第二次梓希想象的尚民也在同样的位置放了一次伞,十几秒吧,画面上共放了两次伞,还有长时间门边上伞的特写,别小看这些动作,导演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这些画面又是女主人内心怎样的一种反应呢? 所以说导演把这个道具“伞”好像失去了实用价值,男女主角在大雨中宁愿把它十分开心地送给别人(女职员):“我的给你用吧!”就算有也不会用,哪怕浑身湿透也开心无比。这在女职员眼中是不理解的,是近乎疯子所为呀!但在荧幕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 摘要: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而视听语言则又包括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艺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着名电影导演吕克·贝松难得一见的佳作,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在导演该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视听语言技术,为整个电影作品营造出来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一方面显示出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艺术创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到位,将自身精湛的技艺充分融入到电影拍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以后的影视创作带来了诸多的良性影响。本文主要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对电影作品中的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中的主人公里昂是导演吕克·贝松虚拟刻画出的一位人物,如果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着名的杀手,那么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里昂”。在杀手的行业里,往往人们眼中的高手都是非常低调的,尽管如此,他们的名字还是被人们所熟知,他们的故事还是被人们争相谈论。在世界范围内,论杀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少有超过里昂的。电影在上映的初期,许多媒体在宣传的时候都冠以《杀手之王》的美称,一位电影银幕上的杀手主人公形象能如此地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了饰演者让·雷诺精湛的演技,更体现了电影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创作的驾驭能力。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于1994年上映,可以说是导演吕克·贝松的转型之作。在此之前,吕克·贝松的作品都是一些艺术性较强的小众电影,而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可谓是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电影。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通过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控,将作品表现的更加细腻,这也是众多好莱坞商业电影中非常罕见的,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和场景都被一些专业人士或非专业认识拿来分析、研究,让人们更加能够深入了解该部影片的艺术价值。 影片一开始部分,导演吕克·贝松就为主人公里昂制作一个长达9分钟的开场秀,勾勒出里昂基本的主人公形象:杀手身份、身手娴熟、讲原则、守承诺、冷酷且又低调,让观众对里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随后出场的是故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达,导演用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进行了特写,“回字形”楼梯的中控部分当作镜头的北京,镜头中出现一双女式皮鞋。紧接着镜头逐渐上升,画面中出现女主人公的裤子,然后出现的是纤细的手拿着香烟、秀气的脸庞、灵动的双手合秀发,上身的外衣很随意地半掩着右肩。故事接下来,玛蒂尔达和里昂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右脸的伤痕显露出来,这让观众了解到女主人公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生活过的不是很快乐,但是生性大胆、有主见。在这里,导演吕克·贝松大概用了30几秒和几个镜头来勾勒出女主人公玛蒂尔达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和生活面貌,拍摄手法精炼无比。 接下来的部分是电影中经典的桥段之一,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邪恶的警察史丹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过程,包括她的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其二,是玛蒂尔达因为去超市买东西而幸免于难,当玛蒂尔达从超市回来看到自己家门口站着坏警察手下的时候,并且得知家人被杀害的一刹那,她故作镇定的往前走到里昂的门前并按响了门铃乞求里昂开门。其三,里昂一直用猫眼观看门外发生的一切,在看到玛蒂尔达走向自己

范例—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一、故事梗概: 《毕业生》这部电影是美国60年代中后期的电影代表作品,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很多社会现实典型问题,真正表现了平常百姓遇到的问题和生活的感受。本电影的剧情如下: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社会新人本杰明,然而面对众人口中所谓的美好前程,他只感到一片茫然,这后他陷入了一个已婚妇人罗宾逊夫人的诱惑中,然而又爱上她的妙龄女儿伊琳。在当时这个题材是很吸引人的,这部大胆揭露六十年代年轻人迷失方向,戳破美式中产阶级虚伪面具的电影,成为当时好莱坞电影的先锋之作,冷战使得社会的压力强加到了这些刚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身上,人一旦承受了压力就一定会找机会发泄或者倾诉,但是无论压力怎样大,理性是不会失去的,电影中的本杰明克服罗宾逊夫人的威胁最后选择了伊琳,正是理性的。这部电影简介上总写着:爱情/喜剧/剧情这三个词语,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首先是剧情片,至于爱情,是在电影后半部分才体现出来的。 这个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条主线。 二、影像分析: 整部电影的画面具有XXX特点,采取了XXXXXX风格,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作品画面非常XXXX、XXXXXX、在XXXX中透着XXXXXX。例如,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1、光影: 光影的运用也很巧妙,当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时候,阳光通过路旁的树叶的剪影打在车上,非常漂亮。线条的运用也很出色,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发现线条的美感,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到位的。 2、色彩: 整部电影主要采用XXXXXXXXXX的色调,具有XXXXX特点,摄影运用滤色镜,使整个画面蓝色衬底。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画面非常柔和、浓郁、在平静中透着轻盈。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3、构图: 整个片子摄影上非常出色,整个构图符合XXX原则,唯美而干净。大量采用XXXXX,使片子富有绘画般的美感。有几处运用了景深镜头,一是本杰明被罗宾逊太太诱骗到家中百般引诱,外面传来汽车声,本杰明奔下楼梯,罗宾逊先生开门进来,前景是二人交谈,后景是楼梯拐角,前后景形成了互动关联的关系。二是伊琳要与别人在教堂结婚,本杰明驾车赶往教堂,途中燃油耗尽,他弃车狂奔,

动画视听语言(全)

动画视听语言 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 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1924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 1.文学性叙事方式 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 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 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 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个镜头组成。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音响、音乐。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 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 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格(也叫做“帧”)是电影镜头画面的基本分割单位,一格即一个电影画面,电影的标准播放速度要求每秒24格。 用透视区分镜头: 1.短焦距镜头也称广角镜,焦距少于35mm的就是广角镜 2.标准焦距镜头,焦距是35mm-50mm 3.长焦距镜头,经常用于拍近景和特写 镜头的三种类型: 关系镜头:又称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或整体镜头,以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 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景别往往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渲染镜头:又称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完全取决于镜头内容的要求和前后剪接镜头视觉上的变化要求。 熟练掌握: 景别概念: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景别的作用: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的一种极有效的造型手段。景别还是画面构图的一种视觉形式和方法,更是表达画面内容(叙事)所采取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