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菊花》同步练习D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菊花》同步练习D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菊花》同步练习D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菊花》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3分)

1. (2分)看拼音写汉字,再读句子。

我画了一条lǜ sè________的jīn yú ________。

2. (11分)按要求填空。

Ⅰ“屈”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⑤姓。将下列词语中的“屈”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顽强不屈________ 能屈能伸________ 理屈词穷________ 屈打成招________

Ⅱ“已”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音序________。“已”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已经;②后来;③停止。“赞叹不已”中的“已”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Ⅲ“固”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固”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结实;②坚定的;③本来。“人固有一死”的“固”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渐斜遍绕秋丛

4. (9分)(2018·深圳模拟) 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居然果然关于对于只要…就…只有…才…

①________他加入党组织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②________在雨过天晴后,我们________能看到彩虹。

③太阳花生命力顽强,________掐一枝小小的茎插入泥土里,不久________会生根开花。

④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了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________,几天后,他爷爷因病去世了。

坚决坚定坚强坚持

⑤面对特大洪灾,全市人民心中只有一个________的信念:严防死守,保卫家园。王市长当时身患重病,但他________在堤坝上指挥抗洪,他说:“面对困难一定要________,人在堤在,誓死战胜洪涝。”

5. (3分)写出反义词

爱—________ 斜—________ 无—________

6. (4分)形近字组词

秋________ 伴________

编________ 偏________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秋丛

②遍绕

8. (10分) (2019五下·吴忠期中) 根据下面的情境写话。

(1)请给一块草坪写一则广告语。

(2)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可谓入木三分。李红、黄莉对“入木三分一词争论不休,你能替她们解释一下吗?

9. (2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日渐斜________ 遍绕________

10. (5分)用“焕发”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表示“光彩四射”

②表示“振作”

11. (5分)扩句

①雄关屹立。

②精神振奋。

12.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屋舍________ 繁华________

13. (5分)加标点。

①莫泊桑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许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②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③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福楼拜说但是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14. (2分)读诗文《菊花》,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环绕一遍________

②指丛丛秋菊。________

15. (5分)读一读,写一写。

无依无靠鱼贯而入泪如雨下滔滔不绝

诚心诚意落荒而逃欣喜若狂软弱无力

16. (1分)读诗文《菊花》填空

秋丛绕舍似陶家,________。

17. (5分)扩句

①太阳落山了。

②我喜欢小动物。

18. (5分)缩句

①妈妈早晨做的米饭。

②放学后我赶紧回家。

19. (5分)说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中午的太阳像个大火球。

20.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高雅

②内涵

21. (2分)读诗文《菊花》,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元稹(779—831),________字,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________”。

22. (2分)读诗文《菊花》,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秋丛绕舍 ________似陶家,遍绕篱________边日渐斜。

23. (5分)读诗文《菊花》。翻译句子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0分)

24. (5分)读诗文《菊花》,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5. (5分)读诗文《菊花》,划出诗文朗读的停顿。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3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0分)

24、答案:略

25、答案:略

四年级上册 第5课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作者、写诗的时代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素质测评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别 : 成绩: 一、汉字识辨写。(共23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mái zànɡbǐnɡ xìnɡshèn zhì qī línɡsī chóu ɡāo bǐnɡɡān héxīhɑn jìnɡyùsuǒ wèi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梳理(shū shuō)漂泊( bópō)浸透(jìn qìn)唱和( héhè) 波纹( bōpō)姿态( zīzhī)婀娜(ēā)抹净( mǒmā)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6分) 衰()眷()侨()魂() 哀()誊()娇()瑰() 衷()誉()桥()愧() 4、同音聚会(填写同音字组成词语)。(4分) juàn ()恋疲()手()画()chóu 忧()()缎粘()()恨5、按照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1)“幽”这个字用不受查字法查______部,这个字共有_______画,书写的笔顺规则_______________。 (2)“临”这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靠近,挨着;2占据高处,对着下面;3来,到;4照着样子写和画;5快要,将要。请为下面此句中的“临”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夜幕降临()行人临发又开封()临街居住()(3)“秉性”的“秉”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二、词语积学用。(共14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4分) 颇负()名:__________________ 能()善画:____________________ ()国他乡:_________________ 低头()节: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的泪眼()的声音()的波纹()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有答案)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有答案)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读一读,写出下列的词语(5分) zūn yan cai fu kuǎn dai dao de pi bei ( ) ( )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我真稀望她第一次扎珍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客和鼓厉。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遵( ) 例( ) 喉( ) 瘦( ) 酷( ) 尊( ) 列( ) 候( ) 搜( ) 配(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迷( )不( ) 面( )菜( ) 狼( )虎( ) 骨( )如( ) 走( )串( ) 将( )比( )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6分)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1、这位年轻的护士( )是第一次扎针,( )显得特别紧张。 2、这位年轻的护士( )两针却没扎进血管里,( )我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 3、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 )没有责怪她,( )还给予她鼓励。 1、哈默的言行感动了所有读者。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2、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吃起香味俱佳的食物来。 缩写句子: 七、修改病句。(6分)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八、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6分) 1、,行必果。 2、,金石为开。 3、爱人者, ;敬人者,。 4、老吾老, ;幼吾幼,。 九、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课题12.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其余均为五号字体 课时安排 第课时 (共2 课时)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会写“祭、乃、熏、杭”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第二课时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3分) 1.直接导入作者: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 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出示课件5)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 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2分)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探索诗中深刻的内涵的能力。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8分)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 基础积累 一、用“√"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擅长(shān shàn) 谴责(qiǎn qián) 冠军(guān guàn) 抵御(yùrú) 上卿(qīng qīn) 强逼(qiáng qiǎng)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lǎn duòpíng héng jiàn géxiétiáo ( ) ( ) ( ) ( ) yǔn nuòqīn lüèyǐn bìchìdào ( ) ( ) ( ) ( ) 三、选一选。(4分) 1.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故事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匡衡—凿壁借光 B曹操一负荆请罪 C蔺相如—完璧归赵 D项羽——四面楚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搭石》一文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B《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元元给这些事物按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序:光>游隼>流星体>喷气式飞机 D.《冀中的地道战》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选择所填字的正确意思。(4分) 1.理直气( ) ①强壮②雄壮; ③加强; ④壮族 2.攻无不( ) ①攻取,战胜②抑制③削减④严格,限定。 3.相( )而行①躲避; ②背诵; ③违反: ④朝着相反的方向。 4.( )荆请罪①背; ②担负③倚靠; ④遭受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之所以…是因为不仅……还… 即使……也……

1.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 )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3.进入太空之后,( )关掉发动机,火箭( )可以继续前进。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2.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所有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修改病句)(2分) 3.概括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2分)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4.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2分) 喋喋不休: 4.只要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分)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出自()诗人()的古诗。(1分) (2)这句话体现了地道战()的特点。(1分) (3)用带点词写句子:(2分) 七、日积月累。(8分) 哥哥不爱学习,整天沉迷在电脑游戏中,不懂得珍惜时间,爸爸劝他说:“不饱食以终日,。”他却说:“现在学习还太早,等到用时再学也不迟。”爷爷听了劝道:“多少事,;天地转,。一万年太久,。”由于昨晚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下课后他就趴在课桌上睡觉,同学们见了劝他:“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由于大家都用名言警句劝他,他也脱口说出了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莫等闲,,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6分) 精湛sh an,zh àn) 馈.赠ku ì,ɡuì) 天津j ūn ,jīn) 耽.误d āng,d ān) 属.于zh ǔ,sh ǔ) 胖瘦.s ?u,sh ?u)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z ūn y án q ì zh ?ng x ǔ p ai h ?u l ?ng m í hu ? ji āng y ìng 三、辨字组词我能行。(6分) w ???维( )唯( ) ???驰( )池( ) ???属( ) 嘱( ) 四、圈出错别字,并改正过来。(5分) 1.只有一个人列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弛着。( ) 3.我正要报怨几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 4.晚上,我为妈妈锤背,妈妈笑了。( ) 5.损人利己同样也是不道得的行为。( ) 五、近义词找朋友。(4分) 严肃——( ) 疲惫——( ) 鼓励——( ) 宽容——( ) 六、反义词对对碰。(4分) 熟练——( ) 崭新——( ) 善良——( ) 赞赏——( ) 七、选词填空。(6分)

果然居然显然 1.真没想到,这件事()是他干的。 2.你()来了,没有失约。 3.门外的这些人()是冲着我来的。 八、我把“信”字送回家。(8分) 自信守信取信诚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 履行自己的诺言叫()。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 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九、关联词语我会用。(6分) 1.一个人()活得诚实,有信用,()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做什么事()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3.()明天天气好,我们()去郊外踏青。 4.()你经常帮助别人,()你有困难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5.哈默()不干活,杰克逊()会给他吃的。 6.昨天夜里()刮了很大的风,()下了很大的雨。 十、句子加工厂。(8分) 1.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舟曲的孩子们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吃起来。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20《古诗两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杨欣 教学目标: 1、明白诗歌中“送别诗”的概念。 2、通过想象诗句中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画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会古诗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古诗的含蓄美。 3、通过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了解“送别诗”中存在“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别情。” 4、激发孩子们搜集、了解、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时设置: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熟古诗,并且释疑解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有节奏地读读这两首诗。 2、复习易错字:朝、舍,给多音字组词。 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分别讲述。两首诗都是讲述送别的,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把这样的诗称作——“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4、谁愿意试试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诗。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诗中的离情别绪、浓浓的友情) 世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两首诗中有“情”这个字吗?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情,“情”藏在哪些字眼中?让我们今天来找找藏在诗歌中那份深情厚谊。 二、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借景抒情”的写法。 1、让我们先来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中动人的情谊。 自己反复读,边读边抓住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给一个句式:

读到这个词语时,我联想到。(预设,孩子们会提到“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等) 2、老师发现你们提到的这些关键词语,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景物的词语(板书“景”字)。作者意在言情,却着力写景,让景中有请,情景交融,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景抒情”(补充板书为“借景抒情”)。语言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李白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那份情呢?他为什么不直接在诗中说明:孟浩然,我舍不得你,孟浩然,我祝福你,孟浩然,我希望你早点回来,……为什么,你们懂吗?是的,这就是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时讲究的含蓄之美,隐隐约约,朦朦胧胧,隐约朦胧中,你却更能感受到那份言说不尽的深情,那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厚谊,这样的情,美得醉心,美得深沉。 4、要读出这份情,就要读着文字,想象“景”所呈现的画面,突出画面的意味深长,来,试试朗读中突出景,来突出那份情,那份美。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 三、比较《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合作学习,感悟不同诗作中,相同的离情,不同的别意。 1、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是了解诗人情感的一座桥。《送元二使安西》也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离情,那么这两首同为送别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请各小组同学,借助老师提供的学习表来思考、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交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dù jì()chéng fá()léi gǔ() nà hǎn()xiōng táng() quán tou() wěi tuō()shū ruǎn()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8分) 饮.马(yǐn yìn)擂.台(léi lèi) 都.督(dūdōu)折.腾(zhēzhé) 了.解(le liǎo)遂.愿(suísuì) 刚劲.(jìn jìng)血泊.(pōbó)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 喜不自胜.()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B.优美的 C.能担任,能承受 2.神机.妙算() A.时机,机会 B.心思,念头 C.计谋 3.阴谋.诡计() A.主意,计谋 B.图谋,谋求 C.商议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 为转述句) 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3.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 ..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4.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五、精彩回放。(9分) 1.《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我知道里面著名的故 事:、、。

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 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中 “、、”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3.人闲桂花落,。,时鸣春涧 中。 六、课内阅读。(10分)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奖赏—()接受—()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2分)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2 分)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 诸葛亮。() 4.填空。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2 分)

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三首》练习题

5古诗词三首 基础过关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luòyáng yúshù húpà n wén zhàng 二、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三、下列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洛阳/城里/见/秋风 B.风/一更,雪/一更 C.京口/瓜洲/一/水间 D.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上“√”,错的画“×”。 1.“欲作家书”中的“书”是“信件”的意思。( ) 2.“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开封”是地名。指现在的河南省。( ) 3.旧时夜间分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指风夹着雪,刮了两个小时。( ) 探究应用 五、理解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古诗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秋思》纳兰性德宋《静夜思》张籍清《长相思》李白唐 七、课文回眸室。 1.三首古诗都表达了______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______》是写景抒情,《______》是叙事抒情,《______》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______的思想情感。 2.《秋思》一诗写的是______(填季节),作者此时正在________(填地名),见到了________,于是“欲作家书” 八、课内阅读。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______________”既是词的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2.“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两者相照应,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此无声”中的“此声”指的是词中的____________“故园”指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6分) 精湛(sh an zh àn) 馈.赠(ku ì ɡuì) 属. 于(zh ǔ sh ǔ) 天津(j ūn jīn) 耽.误(d āng d ān) 胖瘦.(. s òu sh òu)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5分) z ūn y án q ì zh òng x ǔ p ai ji āng y ìng h óu l óng f ?i w ò m í hu ò b ù ji ě p í b èi b ù k ān 三、辨字组词我能行。(6分) w ?????维( )唯( ) ?????驰( )池( ) ?????属( )嘱( ) 财( ) 货( ) 驰( ) 拨( ) 材 ( ) 贷( ) 池( ) 拔( ) 四、圈出错别字,并改正过来。(5分) 1.只有一个人列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弛着。( ) 3.我正要报怨几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 4.晚上,我为妈妈锤背,妈妈笑了。( ) 5.损人利己同样也是不道得的行为。( ) 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中彩那于》写了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以了以诚待人。 ( ) 2、《万年牢》教育我们要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

讲究实在。() 3、杰克逊大叔让那个年轻人留下来的原因是他沉得那个年轻人很可怜。() 4、尊严就是尊贵庄严,使人敬畏。() 5、“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是全文的中心。() 七、选词填空。(6分) 果然居然显然 1.真没想到,这件事()是他干的。 2.你()来了,没有失约。 3.门外的这些人()是冲着我来的。 八、我把“信”字送回家。(8分) 自信守信取信诚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九、关联词语我会用。(6分) 1.一个人()活得诚实,有信用,()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做什么事()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3.()明天天气好,我们()去郊外踏青。 4.()你经常帮助别人,()你有困难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5.哈默()不干活,杰克逊()会给他吃的。 6.昨天夜里()刮了很大的风,()下了很大的雨。 十、句子加工厂。(8分) 1.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舟曲的孩子们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附答案)

精选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本文档,请点击下载@_@ 2020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附答 案)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班级姓名学号 成绩 四、照样子,把字变成新字,再组词。(6 分) 1.例:告—— ( 浩)( 浩瀚) 府——( )( ) 免——( )( ) 保——( )( ) 2.例:蚁——( 议)( 会议) 战袍(p áo) 和氏( ) 绝( ) 离 织( ) 问 谴责(qi ǎn) 击缶 绰绰(zhu ó) 游 隼推辞(c í) 蔺相 墙( ) 规( ) ( ) 碍、读拼音,写词语。(10 分) 间隔(ji B . àn) (f ǒu) 懒惰(du ò) 岔道 (ch à) 削弱(xi C . āo) 分) 逃( ( ) ( )

值——( )( ) 玫——( )( ) 馅——( )( )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写一句话。(8 分) 同心( )( ) ( ) 无不( ) ( ) 直( ) 壮 ( )( ) 之宝( )( ) 不提负( ) 请(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0 分) 1.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修改病句) 5.造句。 完璧归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填空。(5 分) 1.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___________________ 。 2.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不饱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

19古诗三首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学习《枫桥夜泊》。 1、借助拼音自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试读,正音。 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借助注释,弄懂诗句的意思。(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花。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渔火”,即“渔船上的灯”,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9、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小练习 姓名班级学号等第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35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1、昨天,爷爷一个人在家,他感到很jìmò( ),于是,他披上mián ǎo( ),戴着zhān mào ( )去地里干活了。 2、他们徒步穿越了浑善达克shā mò( ),来到了锡林郭勒草原腹地,这里的美景令人táo zuì()。 3、明明以前非常táo qì( ),经常 chuǎng huò( ),现在他为自己犯的错而感到xiūkuì()。 二、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4分) 光茫四射( ) 随心所裕( ) 运转自茹( ) 胶尽脑汁( ) 三、查字典,完成练习。(4分) 如果查“舒”字,应查( )部,再查( )画。“舒展”一词的含义有:A.伸展张开,不卷缩,不皱;B.(身心)安适,舒适。下面句子中的“舒展应选哪一种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 1.在祖父的园子里,我自由快乐,心情舒展 .. 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2.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凭着双臂舒展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6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清平乐·村居》中表现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要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过安仁》中说明两个孩子聪明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中描写孩子休息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______________的序言,作者是_______,我们曾经学过她写的________。 3.《童年的发现》中,“我”在童年时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我会用《满江红》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们要劝说别人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会用上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 答案 一、我能朗读准确写漂亮(看拼音写字)(9分) xī han yōu fāng shuāi lǎo shǒu juàn néng shū shàn huà 二、我来当裁判(判断下列每组中带点的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4分) 1、一水间间隔()。 2、泊船湖泊()。 3、重要重复()。 4、照我还归还()。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1、葬身异国: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2、颇负盛名:①、背;②、担任;③、遭受;④、具有;⑤、违背;⑥、跟“胜”相反。 3、夜深千帐灯:跟“浅”相反、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大久程度高; 颜色重。 4、故园无此声: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原来的;⑤、存心; 四、选词填空(6分) 反应影响反映 1、用户都()“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 2、这堂课在听课的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 3、上课随便说话,会()别人听课。 五、修改病句(4分) 1、会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句子改成陈述句(4分)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美好的印象,我怎能忘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古诗内容我知道(11分) 1、默写《秋思》(4分) 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3分) 意万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5、古诗三首》练习题

5、古诗三首 姓名: 基础区。 luò yánɡ yú shù jiānɡ pàn wén zhànɡ 二、判断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 一水间间隔挑拨离间() 2. 泊船湖泊漂泊一生() 3. 数重山意万重山重水复() 4. 风一更更加三更半夜() 三、选字组词。 州、洲瓜()杭()非()广() 洛、络()阳()绎网()笼() 帐、账()蓬()簿()目营() 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钟山只隔数重 ..山() A.几次 B.几层 C.无数层 2. 复恐 ..匆匆说不尽() A.反复担心 B.又担心 3. 行人 ..临发又开封() A.过路人 B.远行的人 C.捎信的人 五、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阅读区。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两首》

5、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准确默写《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正确处理问题的 方法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并正确默写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掌握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查阅收集有庐山的图片及陆游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 件。 五、教法及学法: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题西林壁》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庐山图片,依据自己的感受体会,在小组内说一说 你所看到的庐山有什么特点。 二、预习检测:小组内听写文中生字,相互纠正错误。 三、1、自读《题西林壁》2-3遍,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互相指正。 3、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指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例如: “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读诗时,“远”稍强,“近、高”强,“低” 稍强等 4、学生掌握读诗的有关“抑扬顿挫”后,再读古诗,并自己结合文中 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5、在小组内交流对古诗意思的理解,相互质疑、评价、补充。教师巡

视,适时参与小组讨论,注意点拨引导。 6、展示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师:你们认为诗中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别找一找读诗时需要突出读的字,教师加以提示指导,如“横、侧、远、近、高、低”等几个 字。 师:从这几个字中你体会到什么?突出了庐山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在小组内再读课文,分别说一说,议一议,体会诗人因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故所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 师:你认为作者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学生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分析原因并从中感悟人生哲理,教师巡视, 适时参与小组讨论,注意点拨引导学生认识诗中哲理。 师:谁能说一说“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这两个四字词语的意思吗? 学生查词典,相互交流,体会意思,结合课文,大体理解文中道理。 师:齐读古诗,说一说你明白的道理? 四、小组讨论,师生共同交流展示, 课堂小结: 文中所含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五、达标检测: 1、填空: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共2页,第1页 共2页,第2页 密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五年级语文科第二单元检测卷 评分: 一、基础。(40分) 1、读拼音,把词语端正地写在括号里。(8分) ju àn li àn y ōu f āng c í xi áng shu āi l ǎo ( ) ( ) ( ) ( ) m ó n àn su ǒ w èi zh ēn c āng ē nu ó ( ) ( ) ( )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在按要求写出成语。(8分) ( )书( )画 ( )天( )地 ( )头( )节 ( )负( )名 ( )( )十里 ( )( )相助 照样子,写成语:风欺.雪压.、 、 。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2)桂花太香了。(改成夸张句) (3)请写出一句课外积累在关于梅花的诗句。 4、根据“日积月累”和“课文内容”填空。(9分) (1) ,寒灯独夜人。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自在飞花轻似梦, 。 (4)江南几度梅花发, 。 (5)风一更,雪一更, , 。 (6)村民平时靠它来 , , 。 5、默写。(9分) (1)《秋思》 (2)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慢慢抹净。 二、阅读。(35分)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12分) (1)《古诗词三首》中三首古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 ,但表达方法不同:《泊船瓜洲》是 ,《秋思》是 ,《长相思》则是 。 (2)《梅花魂》一文通过五件事,来表现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 、 、 、 。(简要概括) (3)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为什么这样说?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2分)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 )历经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气节( ) 欺凌( ) (3)“秉性”指 。此处,“梅花的秉性”指的是 。 在文中找出点明“梅花的秉性”相关语句,画上“——”。 (4)外祖父的这段话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 ;二是 ;三是 。 (5)至少写出两名你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创新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自华。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题临安邸》) 2.师配乐范读《示儿》、《题临安邸》 3.同学们,你知道这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吗? 板书:陆游林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现在,我们首先学习第一首诗《示儿》 4.简介作者及背景:(课件展示) 陆游是宋代大诗人。他的诗大多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来读一读吗? 林升:南宋爱国诗人。他看到南宋小朝廷沉迷声色,不发愤图强,非常气愤,写下了这首诗。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二、学习《示儿》 (一)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二)学习这首古诗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4.赏析。 这首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三、我们用学习第一首古诗时学到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题临安邸》。 (一)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二)学习这首古诗 1.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