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 18秋《公共关系学》

北语 18秋《公共关系学》
北语 18秋《公共关系学》

18秋《公共关系学》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8道小题, 总分值72分)

1.公关最初的大众传播工具是()(4分)

A. 广播

B. 报纸

C. 杂志

D. 电视

答案:B

2.资料显示,在95%的可信度水平上,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4分)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成正相关

答案:B

3.大众传播所传内容的根本属性是()(4分)

A. 新闻

B. 杂志

C. 报纸

D. 电视

答案:A

4.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公关最早出现在()(4分)

A. 外贸部门

B. 工业企业

C. 宾馆、饭店

D. 高等院校

答案:C

5.当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时,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应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4分)

A. 建设型公关

B. 防御型公关

C. 进攻型公关

D. 矫正型公关

答案:C

6.民意测验中所设计的问卷基本可分为封闭性问卷和()(4分)

A. 开放式问卷

B. 任意式问卷

C. 选择式问卷

D. 判断式问卷

7.股东属于()(4分)

A. 企业内的正式群体

B. 企业外部公众

C. 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

D. 企业工作人员

8.以下对创新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4分)

A. 创新是公关策划的灵魂

B. 创新思维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要求

C. 创新思维是注意力资源稀有化的要求

D. 创新思维是一切公众的要求

9.公众对广告产生逆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是()(4分)

A. 欠真实

B. 重复次数太多

C. 传媒性质

D. 正面报道太多

10.做公关广告时,选择全国性新闻媒介还是地区性新闻媒介,主要取决于()(4分)

A. 广告的经费

B. 广告的对象

C. 广告的内容

D. 广告的时间

11.新闻发布会是一种()(4分)

A. 更接传播

B. 两级传播

C. 三级传播

D. 多纷传播

12.卡特利普和森特在《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4分)

A. 公众必须被告制的原则

B. 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C. 投公众所好的传播方针

13.大众传播媒介()(4分)

A. 就是印刷媒介

B. 就是电子媒介

C. 既是印刷媒介又是电子媒介

D. 既非印刷媒介又非电子媒介

14.公关人员最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是()(4分)

A. 宽容

B. 平等

C. 忠实

D. 公正

E. 公益

15.面对不同的政府公关,公众会存在着交叉性,这特点体现了政府公关中()(4分)

A. 目标的多维性

B. 公众的复杂性

C. 形象的长期性

D. 方法的全面性

16.1903年——1906年首创世界上最早的公关公司的是()(4分)

A. 爱德华.伯纳斯

B. 卡特利普

C. 巴纳姆

D. 艾维.李

17.早期企业管理理论在沟通方面注重()(4分)

A. 人际关系

B. 企业外部关系

C. 技术信息

D. 公共关系

18.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4分)

A. 马斯洛

B. 泰罗

C. 赫茨伯格

D. 艾维.李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3道小题, 总分值12分)

1.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4分)

A. 组织

B. 个人

C. 传播

D. 公众

答案:ACD

2.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4分)

A. 目的性

B. 整体性

C. 变动性

3.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4分)

A. 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

B. 投公众所好

C. 凡宣传都是好事

D. 双向沟通

E. 必须向公众说真话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4道小题, 总分值16分)

1.明确公关目标是计划和组织公关工作的前提(4分)

2.在当代社会,被应用于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三大新闻媒介是报纸、广播、杂志(4分)

3.公共关系传播推广职责的首要任务是告知公众()(4分)

4.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公众受愚弄时期指的是巴纳姆时期()(4分)

18秋《公共关系学》作业_2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8道小题, 总分值72分)

1.我国企业职工在需要结构问题上应处理好何种关系()(4分)

A. 个人、企业和国家

B. 个人和集体

C. 婚姻、家庭和工作

D. 企业内部和外部

2.公众()(4分)

A. 泛指一般大众

B. 指特定的“组织公众”

C. 特指某一领域的人

D. 指有组织的社会大众

3.编制公关预算,实际过程是()(4分)

A. 将公关计划具体化

B. 制定公关行动方案

C. 检验公关工作进程

D. 将公关计划优化

4.公关人员与印刷媒介打交道的对象一般是()(4分)

A. 编辑部

B. 记者部

C. 广告部

D. 新闻部

5.组织的有效形象就是能够实现()(4分)

A. 企业领导的形象

B. 组织利益的形象

C. 公众利益的形象

D. 组织和公众利益相统一的形象

6.我国最大的人民团体是()(4分)

A. 共青团

B. 妇联

C. 工会

D. 学联

7.公共关系最主要的职能是()(4分)

A. 传播信息

B. 编制计划

C. 传播组织形象

D. 增进组织效益

8.公共关系的主体是()(4分)

A. 社会组织

B. 公共关系机构

C. 公共关系人员

D. 公众

9.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是()(4分)

A. 欠真实

B. 重复次数多

C. 传播性质

D. 正面报道过多

10.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大量发表指责企业丑行的文章和漫画,在历史上被称为()(4分)

A. 便士报运动

B. 清垃圾运动(揭丑运动)

C. 报刊宣传运动

11.评价一定企业的公共关系状态()(4分)

A. 就是一般地收集公关信息

B. 就是对公关活动进行绩效测评

C. 就是评价企业的形象

D. 就是评价企业的知名度

12.()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4分)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定型效应

D. 移情效应

13.最符合人类感受客观事件习惯的传播媒介是()(4分)

A. 广播

B. 报纸

C. 演讲

D. 电视

14.公关传播的主要渠道往往是()(4分)

A. 直接沟通

B. 间接沟通

C. 传播沟通

D. 人际沟通

15.公共关系主要被应用于()(4分)

A. 经济组织

B. 政治组织

C. 各类社会组织

16.公共关系中的传播沟通就是()(4分)

A. 发布消息

B. 一般的信息交流

C.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

D. 单向信息交流

17.突发危机在企业危机中()(4分)

A. 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

B. 是造成危机的导火索

C. 既是危机的原因又是危机的导火索

D. 既不是危机的原因又不是危机的导火索

18.192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被安排在星期一上午十一时半,其目的在于()(4分)

A. 正好可以赶上吃午餐

B. 让中国领导人上午做好准备

C. 不引人注意

D. 正值美国电视收视的黄金时间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3道小题, 总分值12分)

1.公众的特征有()(4分)

A. 整体性

B. 共同性

C. 相关性

D. 多样性

2.专业公共关系公司的基本职能有()(4分)

A. 公共关系咨询

B. 传播信息

C. 组织活动

D. 人员培训

3.使组织面临公共关系危机的情况主要有()(4分)

A. 组织自身行为不当

B. 新闻界过分关注

C. 突发事件

D. 失实报道

E. 与公众发生冲突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4道小题, 总分值16分)

1.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事实性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全员PR原则、服务原则(4分)

2.开展企业内部的公关工作,主要是处理好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4分)

3.领导人公关设计应注意与公众保持距离或幕后策划(4分)

4.4P′S与4C′S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发展关系。(4分)

18秋《公共关系学》作业_3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8道小题, 总分值72分)

1.一般来说,社区属于企业的()(4分)

A. 首要公众

B. 次要公众

C. 边缘公众

D. 逆境公众

E. 非公众

2.1923年,爱德华.伯纳斯出版的第一本公关专著是()(4分)

A. 《前景宣言》

B. 《公众舆论的形成》

C. 《舆论》

D. 《有效的公共关系》

3.赞助()(4分)

A. 是一种可以获得效益的投资,而不仅仅是一种慈善事业

B. 是一种慈善事业,而不是一种可以获得效益的投资

C. 不是一种慈善事业,也不是一种可以获得效益的投资

D. 仅仅是一种慈善事业

E. 是效益好的企业的一种慈善事业

4.公关调查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组织的公众和()(4分)

A. 公关工作

B. 公关人员

C. 公关机构

D. 新闻传播媒介

5.从社会学角度看,公共关系的互惠互利原则是()(4分)

A. 非零和博弈

B. 零和博弈

C. 既是非零和博弈,又是零和博弈

D. 利益的平均分配

6.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4分)

A. 民意测验

B. 抽样调查

C. 公众代表座谈会

D. 资料分析

7.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4分)

A. 《公共关系学》

B. 《舆论》

C. 《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8.国际公共关系中的主体一般是()(4分)

A. 跨国公司

B. 国外营利组织

C. 本国营利组织

D. 国内非营利组织

9.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应当()(4分)

A. 独自承担广告费用

B. 让经销商承担全部广告费用

C. 与经销商分担广告费用

D. 如与经销商在费用上有矛盾,就不做广告

10.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4分)

A. 文化茶件

B. 历史条件

C. 政治条件

D. 经济条件

11.公共关系的客体是()(4分)

A. 个人

B. 团体

C. 公众

D. 组织

12.公共关系兴起的主要政治条件是()(4分)

A. 民主政治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C. 总统竞选

D. 古典管理理论

13.公共关系学理论的组织的知名度()(4分)

A. 越小越好

B. 越大越好

C. 与美誉度成正比最好

D. 组织形象区越大越好

14.人们共同活动和生活的区域叫()(4分)

A. 群体

B. 邻里

C. 城乡

D. 社区

15.公关工作更具有整体协调性是()(4分)

A. 具有强烈的时空意识的要求

B. “全员PR”的要求

C. 以事实为根据的要求

D. 互惠互利的要求

16.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4分)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多为群众办实事

C. 升官发财

D. 赢得群众支持

17.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一般适用于()(4分)

A. 组织的创立时期

B. 组织的逆境时期

C. 组织的发展时期

D. 组织的危机时期

E. 组织经营转向时期

18.公关工作必须遵循()原则(4分)

A. 科学性

B. 艺术性

C. 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

D. 实用性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3道小题, 总分值12分)

1.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包括()(4分)

A. 个体公众

B. 组织公众

C. 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E. 目标公众

2.新闻舆论分析的内容包括()(4分)

A. 新闻报导量的分析

B. 新闻报导涵盖面的分析

C. 新闻报号质的分析

D. 新闻报导生动性的分析

E. 新闻报导时机的分析

3.传播的基本元素是()(4分)

A. 传播者

B. 信息内容

C. 信道

D. 受传者

E. 控制者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4道小题, 总分值16分)

1.在公关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4分)

2.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4分)

3.维系型公关活动模式是针对公众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的。它具体分为硬维系和软维系两种。(4分)

4.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4分)

18秋《公共关系学》作业_4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8道小题, 总分值72分)

1.先将组织的信息传播给“意见领袖”,再由他们将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的传播方式称为()(4分)

A. 折射传播

B. 两次传播

C. 两步式传播

D. 间接传播

2.理解和情感交流在()理论中得到了重视(4分)

A. 公关理论

B. 行为科学

C. 科学管理理论

D. 需要理论

3.早期企业管理理论的沟通流向主要是()(4分)

A. 平行沟通

B. 正式沟通

C. 书的沟通

D. 垂直沟通

4.在当今社会中,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遭遇到危机,这是因为()(4分)

A. 企业比以往更脆弱

B. 危机种类日益增多

C. 外部环境更复杂

D. 新闻媒体的曝光

5.公关的传播媒介主要是()(4分)

A. 人际传播工具

B. 新闻传播工具

C. 电子传播媒介

D. 印刷传播媒介

6.国际公关协会成立于()(4分)

A. 1947年

B. 1948年

C. 1955年

D. 1967年

7.政府减少因办事程序错误而造成低效率现象和扯皮现象而采取的办法是()(4分)

A. 办事公开

B. 领导决定

C. 班子协商

D. 新闻发布

8.公共关系学理论着重强调()(4分)

A. 企业内部关系

B. 企业内的正式群体关系

C. 企业内的非正式群体关系

D. 企业和社会环境关系

9.民意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4分)

A. 排除主观选择,样本具有代表性

B. 省时、省力

C. 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D. 样本容量可控制

10.为公共关系产生奠定社会基础的是()(4分)

A. 工人运动的力量

B. 本世纪初的社会危机

C. 社会公众力量的崛起

D. 股份公司的兴起

11.以下不属于书面报告内容的是()(4分)

A. 综合分析的介绍

B. 公关活动预算书

C. 公关活动策划书

D. 方案的论证报告

12.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前提是()(4分)

A. 加强宣传

B. 扩大组织

C. 研究国情

D. 积极应用

13.“公共关系”一词在上世纪初起源()(4分)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4.重视人际关系研究的管理理论称为()(4分)

A. 行为科学学派

B. 古典管理学派

C. 泰罗制

D. 公共关系理论

15.“全员PR”必须体现在组织最高层的行为上,是因为()(4分)

A. 公关的动力来自上层

B. 公共关系只是最高领导层的工作

C. 员工们大多与公共关系无关

D. 公共关系计划

16.市场营销的对象是()(4分)

A. 股东

B. 员工

C. 公众

D. 顾客

17.赫茨伯格理论中适合个人心理成长的因素叫()(4分)

A. 保健因素

B. 刺激因素

C. 激励因素

D. 发展因素

18.一般可将广告分为商品广告和()(4分)

A. 技术广告

B. 公共关系广告

C. 经营广告

D. 设奖广告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3道小题, 总分值12分)

1.在主办活动中,体现组织公关礼仪应注意的问题是()(4分)

A. .准时

B. 谦虚

C. 迎送

D. 尊重老人和妇女

E. 介绍

2.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发展阶段(4分)

A. 孕育时期

B. 导入阶段

C. 迅速发展时期

D. 稳定成熟发展时期

3.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有()(4分)

A. 人民

B. 公众

C. 媒介

D. 管理

E. 社会组织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4道小题, 总分值16分)

1.任何大众传播媒介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真实、有益、时效性(4分)

2.重视人际关系研究的管理理论称为公共关系理论(4分)

3.政治家形象塑造最根本的基础和条件是衣着和姿态(4分)

4.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内部公众,良好的员工关系,可培养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4分)

北语 18秋《文学概论》

18秋《文学概论》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1.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这是指() A. 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 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 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 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答案:C 答案联系“文档贡献者” 2.在西方文论史上,将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定名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 )。 A. 巴尔扎克 B. 狄更斯 C. 托尔斯泰 D. 高尔基 答案:D 3.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 A. 现实主义 B. 自然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C 4.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 答案:C 5.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调节的实体和按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语言的产物。这个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批评方法?( ) A. 神话原型批评 B. 读者反应批评 C. 结构主义批评 D. 女性主义批评 答案:C 6.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___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

7.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8.认为生命冲动是人的一切创造的根源,艺术就是人的生命冲动的表现,这种观点是 A. 情感表现说 B. 本能表现说 C. 巫术说 D. 游戏说 9.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是( )的主要代表人物。 A. 神示说 B. 模仿说 C. 游戏说 D. 表现说 10.文学的四要素中,()是文学活动的基础。 A. 世界 B. 作家 C. 读者 D. 作品 11.当代作家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句话是指( )。 A. 语言是小说的全部 B.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 C. 语言是小说的工具 D. 语言是小说的源泉 12.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 A. 创造性 B. 真实性 C. 倾向性 D. 艺术性 13.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A. 电影文学 B. 电视文学 C. 戏剧 D. 小说 14.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1899年。() 2、公共关系需要广告作为工具。() 3、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共关系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它是现代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4、巴纳姆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5、1937年,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 6、现代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是《公共关系学原理》。() 7、艾维·李的公关信条是“投公众所好”。() 8、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台湾、香港是从80年代开始的。() 9、1986年12月,上海市成立公共关系协会,成为我国第一家省市级的公共关系团体。() 10、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1、按照发展过程分,公众可分为非公众→知晓公众→潜在公众→行动公众。() 12、着重于运用公共关系原理处理危机发生前后的公众问题谓之应急公关,起源于美国。() 13、公共关系总是处于特定的状态,其状态可通过公众对组织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和支持程度去把握。()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1989-1992年是中国公共关系的创立时期。() 16、17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开创了电影新时代。() 17、杂志是我国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普及最广的传播媒介() 18、广播相对于报纸、电视的最大优势是:及时性强。() 19、实际社会形象是社会组织已有的真实的形象。() 20、组织形象的内容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传播的基本元素是() A、传播者 B、信息内容 C、信道 D、受传者 E、控制者 2、一个组织在() A、不同时期,传播与沟通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B、不同时期,传播与沟通的内容是一样的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 (带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85580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活动: 2.公益广告: 3.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 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 D.单向管理 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3.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 D.协调关系功能 4.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 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 D.形象要素差距图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人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7.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 )。 A.知晓公众 B.行动公众 C.非公众 D.潜在公众 8.《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 )。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卡特里普 D.巴纳姆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 B.信用度 C.知名度 D.成热度 10.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 )。 A.政府公众 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 D.名流公众 11.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公共关系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 分)2一、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分,共16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 √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 8.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 9.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 1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 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 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

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C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 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 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 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 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 4 / 1 . .内.外部公众关系 BC.顾客公众关系.媒介公众关系 DA 部公众关系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9 。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B ) .广告宣传部门A.销售部门 B .办公室C.接待部门 D开朗、有耐心、 10

公共关系学原理考试答案完整版

1、简述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持续的传播沟通工作,与其特定的公众建立起来的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 公众性 公共关系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与公众对话,争取公众。 公开性 采取一切公开合法的创造性手段,进行公共宣传。 公共舆论 通过制造媒体效应、口碑效应、议题效应,以此形成对组织有利的舆论环境。 公益性 公共关系引导组织重视社会责任,照顾公共利益,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2、如何理解公共关系是“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型” 说真话——有效公共关系的必要条件 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坏事要讲清、好事要出门 “真实”是公共关系的生命,更是公共关系特有的专业性质。 事实取向、价值取向 做善事——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 公益事业宣传;公益事业关联营销;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的慈善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实践 在利他的基础上实现利己 为企业“攒人品” 塑美形——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 一是对艺术美的追求、二是对组织美誉度和和谐度的提升 关系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关系的维系需要管理,更需要策划 3、辨析公共关系与广告、新闻的异同点

这些是不同点,共同点没有,书上有的,借本书看吧 4、简述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5、简述企业公关目标及其方法论 总目标: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分目标: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 (1)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创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等。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 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 (2)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受到它的行为、政策影响下的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成的总体看法。良好形象是一个企业无形、无价的资产。 企业形象系统(CIS) ①企业理念识别:它是确立企业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经营理念的识别系统。是企业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营销方式和营销形态所作的总体规划和界定,由企业最高目标、核心价值观、哲学、精神、经营理念、道德风气等组成。 ②企业行为识别:它是以经营理念为基本出发点,对内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职员教育、行为规范和福利制度;对外则是开拓市场调查、进行产品开发,透过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营销活动等方式来传达企业理念,以获得社会公众对企业识别认同的形式。 ③企业视觉识别: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体系的视觉传达体系,是将企业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基本要素系统应用要素系统两方面。 基本标识:企业名称、标志、商标、标注字、标准色等 应用标识:象征图案、旗帜、服装、吉祥物等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2014年6月) 一、判断题(共计20分。每题1分,在答题纸的题号后选出正确答案。) 1.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众,特指与具体社会组织有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人或人的群体。A A.正确 B.错误 2.公共关系学所说的社会组织指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企业、学校等,公共关系学就是研究各种组织行为的学 科。B A.正确 B .错误 3.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时,主要在两个领域滋长。一是在政治领域,二是在工商业领域。A A.正确 B.错误 4.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其本质的规定性是组织的形象管理。因此,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形象管理 的学问。A A.正确 B.错误 5.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建筑物、活动场所等显示的面貌。B A. 正确 B. 错误 6.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评价组织形象的基本量化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7.对组织形象进行定性研究的一般思路就是对组织内在精神品质、外观面貌、行为风格三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比较 分析。A A. 正确 B. 错误 8.传播意为广泛散布,本质上指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移动和变化。A A.正确B.错误 9.按照公共关系管理的理念,社会组织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越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高大。A A. 正确 B. 错误 10.新闻宣传的核心要求是新奇性。B A. 正确B. 错误 11.新闻稿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打乱新闻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把最能吸引人注意的事情编成简短的内容放 在前面,细节性的介绍放在后面。A A. 正确 B. 错误 12.知晓层次的传播目的在于扩大知晓公众的数量,提高知名度;所以在公关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制造社会新闻、甚至 是反面新闻来达到这一目的。 A A. 正确 B. 错误 13.政府公共关系管理要始终围绕政府重要领导人的形象建设问题开展活动。B A.正确B.错误 14.吻手礼主要流行于欧美国家,一般是男子见到未婚女子时,先垂手立正致意,然后用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 俯首以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背或手指。A A.正确B.错误 15.展览会是一种综合的传播方式,基本的传播手段是利用实物和图像,其综合性也就是实际物品和图像的综合应用。 B A.正确B.错误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礼俗,比如,不能穿鞋进入清真寺,不带棍棒进入蒙古包等。A A.正确B.错误 17.调查,即调查研究,分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两个步骤。A A.正确B.错误 18.社会组织的机构设置灵活多样,团队结构的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队员手中,对员工的 要求比较高,既有专业背景,又要有复合型的多方面素养。 A A.正确B.错误 19.刺激、学习理论就是采用一些诱惑性的办法,以推动人们自觉学习。 B A.正确 B.错误 20.在公关活动中,与人握手时应面带微笑,同时环顾四周,注意他人的态度。A A.正确B.错误 21.艾维·李提出“讲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等主张,他的公关实践理念成为了当时公共关系实践的理论原则。A A.正确 B.错误 22.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在出版了多部著作的基础上,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A A.正确B.错误23.公众具有多样复杂的整体性,是指公众对于组织来说,在管理上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公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内心世界很复杂,所以,这个整体是复杂多样的。B A.正确B.错误

公共关系学》任务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01任务 一、填空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很多,其中,(观察法 )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客观和准确,方法简便易行,灵活多样,是公关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 2.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达到加强公众记忆的目的,传播的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3.设置公共关系部是现代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任何一个组织在设置公共关系部时,至少要考虑以下原则(规模适应性、整体协调性、工作针对性、机构权威性 )。 4.组织公共关系处于恶劣状态的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 5.一般情况下,组织每年搞庆典活动 (2~3 次 )。 6.组织通过征求企业名称、商标、徽章、品牌等形成,引起公众对本组织的注意,提高公众对本组织的记忆度和熟悉度,这属于(征求广告 )。 7.企业使命属于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的(观念形式 )。 8.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小事件加以报道,而且还通过自己对新闻的选择、解释和评论表明其态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表明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整合 )功能。 9.以组织自身的名义,率先在社会上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属于 (公益广告 )。 10.在常见的公关模式中, (交际型公关)的特点是灵活而富于人情味,可使公关效果直达情感层次。 11. 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知名度 )。 12.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有效的公共关系》 13.( 首要公众 )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组织握有"生杀大权",组织应该投入最多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来维持和改善同这类公众的关系。 14.公众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间顺序特征分类,其意义就是把公众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15.组织与公众沟通的比较权威途径是运用(大众传播 )。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企业CI 识别系统中,MI 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2.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是一个"自由 "的世界,没有把关人。√3.组织形象设计,首先要遵循" 有效性"的原则。 ×4.网络传播由于具有匿名性,所以规范性较差,因而导致这种传播最快捷的媒体公信度较高。 ×5.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 ×6.广义的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或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事. ×7.开放组织既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又能使组织了解公众。 ×8.在完成了公共关系调查研究以后,公共关系活动就进入到了实施阶段。这是公共关系工作中最富有创意的部分。 ×9.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10.经过加强教育、建立危机防范机制,公关危机完全可能不发生。 ×11.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12. 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13.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 ×14.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15.响应广告是指:在其他组织开业时,组织以同行身份刊广告表示祝贺。 三、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1. 流言止于信息公开——5. 12 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政府公关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北京、上海、河南、湖南等地均有明显震感。随后一些产生震感的地区,开始出现了近期甚至当天就会发生较大地震的流言。如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则流言,说北京当天晚上 6 点钟左右将会发生 6 级左右的地震,一时间人心惶惶。 距地震发生 18 分钟后, 5 月 12 日 14 时 46 分,新华网发布地震消息。随即国内各主要门户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此条消息。随后,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近乎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及时转发地震权威信息。距地震发生后 4 小时 54 分钟——19 时 22 分,人们从电视画面中看到国务院总理己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北京市地震局代表政府发布了官方消息,说北京地区近期没有破坏性地震的发生。距地震发生 25 小时 32 分钟后,即 5 月 13 日 16 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这些负责人没有回避,而是十分坦诚地如实回答。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还公布了最新统计数字:目前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已经达到 11921 人o 与此同时,地震发生后,各地相关部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发布震情公告。震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持续发布,使大家在较短时间内对此次地震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及时权威的信息披露,制止住了可能蔓延的谣言,也成为社会公众消除恐慌的"定心丸"。 问题:请根据本案例,分析一下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对于制止谣言的重要性。(要求字数在 400字以上) 【参答】: (1)流言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社会成员中传播的共同关心问题的新闻。在流言中影响最大的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如物价、地震、瘟疫、环境污染、房租改革、工资调整等等。 (2) 社会上的流言不一定都是恶意的,但如果公众传播的流言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就会变成对社会安定或人民生活稳定有重大伤害的谣言。 (3) 政府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布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政府、理解政府、支持政府的行动。 (4) 这次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是对中国政府公关能力的一次很好考验。由于政府及时公布信息,没有向公众隐瞒消息,所以人民也就自觉地站在政府的身后,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支援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 (5) 就流言的产生而言,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所能得到的信息不充足,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的情绪、愿望、看法等,变成了实事到处传播,结果是造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内部动荡,人心惶恐或者激愤不满。 (6) 制止社会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向公众发布充足、可信的正面信息, 使群众对政府充满信心和信任,坚定意志,谣言自然也就会很快被消除。 《公共关系学》-02任务 一、填空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新闻界对于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小事件不仅是加以报道,而且还通过自己对新闻的选 择、解释和评论表明态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表明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2.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 尊重公众)。 3.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政府)。 4.( 新奇性 )是新闻事件最突出的特点,只有构思新颖、独特的媒介事件,才能引起记者的注意。 5.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很多,其中,( 观察法 )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客观和准确,方法简便易行,是公关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 6.新闻公报的结构有多种,( 并列结构 )通常用于重大新闻的报道。 7.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8.被誉为公共关系学之父的是(艾维·李 )。 9.21世纪,人类已经进人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公共关系人员进行公众心理的调查、分析预测与咨询等活动,属于公共关系职责的(咨询决策 ). 10.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 " 愚弄公众 " 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运动是( 揭丑运动) 11. 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素差距图 )。 12. 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庆倦和反感情绪,必须保持信息的(新鲜程度 ) 13. (政府公众 )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14. ( 侧金字塔型 )由导语和事实两部分组成,特点是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逐次写出。其优点之一是方便读者阅读。 15. 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素差距图 )。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广义的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或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事. ×2. 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3.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4. 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是其本人个性特征的总和,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的概括。√5. 社区关系也称区域关系、地方关系、邻里关系。 ×6. 演讲一般要求语速适中,不能改变说话的速度。 ×7. 媒介关系也称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媒机构的关系。 √8. 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往往要超过大众传播,这主要得益于说话人的表情和目光。 ×9.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突出特点是非营利性,与政府机关相比,事业团体的主要特点是权威性。 √10.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11. 公共关系宣传要尽量选用中性的词语,以显得平易近人,慎用最高级的赞语。 ×12.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13.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14. 在员工中开展公共关系知识讲座,提高员工的公共关系技能,是内部公共关系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它属于公共关系的"教育引导"职责。 √15.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三、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1. "史上最牛车"一一东风神龙集团的公共关系 "5. 12"汶川地震期间,在遭受地震破坏严重的绵竹汉旺镇,一台东风雪铁龙凯旋轿车(车牌号:川 FA8512)在地震中被严重压伤,仍能上路行驶。被灾区采访记者捕捉拍摄到,并作为新闻图片在网上发布后,很快引起了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热切关注。网民们纷纷惊叹“很牛、很酷、很勇敢!"各网站、报纸、电视媒体都给予了大量报道,被誉为"史上最牛车"。获悉此事后,神龙公司多名员工立即倡议,要以实际行动支援受灾凯旋车主,并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中法员工主动捐款回购了这辆令神龙员工骄傲的"史上最牛车"凯旋。神龙公司工会在发出了"呵护品牌,捐款回购史上最牛车-一一凯旋”的倡议后,广大中法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在短短的 5天内,就收到员工捐款 18万余元,其中刘卫东总经理带头捐赠了 1万元。 2008年 7月 16日,神龙公司捐赠凯旋新车交付仪式在成都举行,神龙公司法方员工古何雷先生,中方员工、2008奥运火炬手罗心怡女士代表神龙公司全体中法员工向车主杜模明父子交付了凯旋新车,杜模明父子将因地震损坏的史上最牛车"一一凯旋,赠送给神龙公司。 案例思考:请你结合这一案例,分析一下企业参与赞助活动的意义。(要求字数在 400字以上) 【参答】:(一)通过赞助活动,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提升组织的整体社会地位。 高的关注度和质量保证情况下,也提高了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对产品的在性能方面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购买比较知名的产品。 (二)通过赞助活动,能够增强企业宣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像案例中的东风雪铁龙凯旋桥车引起了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热切关注,被誉为

北京语言大学 18秋《听说》( II )作业1满分答案

18秋《听说》( II )作业1 第一次作业问题9 A.The man didn't want the woman to have her hair cut. B.The woman followed the man's advice. C.The woman is wearing long hair now. D.The man didn't care if the woman had her hair cut or not. 正确答案:A 第一次作业问题8 A.He's better. B.He's feeling worse. C.He's sick in bed. D.He has recovered. 正确答案:A 第一次作业问题19 A.Action. B.World News. C.Enterprise. D.Faces and places. 正确答案:A 第一次作业问题10 A.He will return from Paris in two weeks. B.He is studying French in Paris. C.He is having a vacation in Paris. D.He is planning to go back to Paris in a year. 正确答案:B 第一次作业问题14 A.Because the boy was not a full-time worker. B.Because the boy had made some mistakes. C.Because he thought the boy had failed to meet his requirements. D.Because he thought it was his son who should pay him. 正确答案:D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考试形式和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考生必须独立完成,不得讨论。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 2.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4分。 3.排序题。每题3分,共6分; 4.配对题。每题2分,共10分; 5.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只需打√;错误的打×,并改正错误,每题3分,共24分; 6.论述题。15分; 7.案例题.15分。 说明:试题1-2须在答题卡上完成。试题3-7,须在答题纸上完成。 三、关键概念 公众、公共关系观念、公众导向观念、组织形象、CIS、CS活动、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知觉的选择性、心理定势、从众心理、逆反心理、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媒介事件、危机管理 说明:关键概念涉及配对题 四、基本原理 1.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3.公众的识别4.公众的发展过程5.公共关系的运作过程6.公共关系评估7.信息的处理8.传播的过程9.公共关系调查10.CIS运作程序11.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传播的类型12.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内容13.态度形成和改变的阶段 说明:基本原理涉及排序题

五、论述题 1、是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请结合所在的单位或所熟悉的单位实际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P81 答题思路: (1)基本观点。并不是所有组织都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 (2)基本理由: ①一个组织是否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要根据组织自身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来决定。 ②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也需要公共关系。 ③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其公共关系职能可以被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之中。 (3)结合实际。以所在的组织或所熟悉的组织来说明。 2.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吗?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P304,P165-166 答题思路: (1)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并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可以结合赞助活动的 目的来说明赞助活动的意义。 (2)结合实际说明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 3.请结合实际说明实物媒介在组织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P198,P202 答题思路:实物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1)媒介的概念和实物媒介的概念。 (2)实物媒介和实物传播的特点。 (3)实物媒介的类型。 (4)举例说明实物媒介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 4.举例说明组织面对批评报道的基本对策。P164-165 答题思路: (1)对批评报道的基本态度和对策。 (2)对于属实的批评报道,基本对策。 (3)对于失实的批评报道,基本态策。 (4)举例说明 5.请你对企业如何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和纠纷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

最新电大《公共关系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公共关系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公共关系学》形考共有4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3是客观题,任务4是主观题,任务1至任务3需在考试中多次抽取试卷,直到出现01任务_0001、02任务_0001、03任务_0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 任务_0001 一、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15分。) 1. 组织形象 参考答案: 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公众对组织的评价。 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由组织行 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如一个企业的组织形象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形象、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 2. 爱德华?伯尼斯 参考答案: 爱德华?伯奈斯是现代公共关系活动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23年首次在纽约大学讲台上讲授公共关系学,并发表论著《公众舆论之形成》,1928年出版了《舆论》一书,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逐步形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主要是“投公众所好”。由于爱德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学之父。 3. 揭丑运动 参考答案: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入了垄断阶段。以美国为例,占其人口1%的资本家却控制了国关系和社会矛盾,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这一方面表现为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介对垄断资本家进行强烈的抨击,掀起了一场中旷日持久的“揭丑运动”(也称“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4. 公共关系观念 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 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5. 公共关系 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 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2. 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

北语 18秋《社会语言学》

18秋《社会语言学》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5分, 共11道小题, 总分值55分) 1.“懂得什么样的话适合什么样的场合”是海姆斯“言语交际能力”()的要求。 A. 形式上的可能性 B. 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 C. 语境适应性 D. 现实中的实施情况 答案:C 答案可以联系屏幕左上的“文档贡献者” 2.对语言转用的认识有误的是()。 A. 语言转用只能是整体转用型 B. 语言转用也是由语言接触引起的 C. 语言转用又称“语言替换”、“语言替代” D. 语言转用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部分人放弃使用自己的母语而转用另一语言的现象答案:A 3.制定、实施语言规划,要充分考虑政策所依赖的群众因素,尊重人民的意愿,满足群众的需要,并依靠群众去贯彻、执行,这符合语言规划的()原则。 A. 政治性 B. 理论性 C. 群众性 D. 可行性 答案:C 4.语言存在着的()差异是所有差异中最直观、最常见的。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阶层 答案:B 5.从语言规划角度去看,语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现不包括()。 A. 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性质、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 B. 语言应用中折射出的各种文化现象,如经济形态、思想观念等 C. 语言交际中所反映的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 D. 语言交际中所反映的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情感、态度及其他文化背景等 答案:C 6.有关阶级差别与语言代码、语言威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掌握代码系统多少以及复杂程度是语言能力的体现 B. 伯恩斯坦通过实验认为出身上等阶级的人比下等阶级的人在语言能力上更有优势 C. 最下层阶级的男性发音往往是远离社会标准发音的,形成“显威望”标准 D. 中产阶级的地位、生活方式连同他们的语言特点都成为较低等级的人们模仿学习的对象

公共关系案例

公共关系学案例 1. 让客人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 第一章“公共关系观念”的有关原理 2. 温驯的大象 第三章政府公共关系有关原理 3. 驻伊美军在虐囚监狱搞“形象工程” 可以结第三章政府公共关系的有关原理 4. 联合利华的公共关系与本地化战略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有关原理 5. 太阳神集团的CIS 1.第三章企业公共关系的有关原理 2.可以从因特网、专业杂志等文献途径去收集相关材料 3.CIS的缺陷何在?为什么一些昔日辉煌的企业“成也CI,败也CI” 6. 从红颜知己到男子汉模特 1.可以参考第一章有关组织形象的有关原理 2.可以参考第三章企业公共关系的有关原理 7. 对媒体的容忍是社会进步的标尺 第四章媒介关系的有关原理 8. 周恩来的代表作 第四章“说服与态度的改变”的相关原理 9. “转给你看” 第五章的有关原理 10. 轮胎烟灰缸 第五章的有关原理分 11. “兔子新闻”网页 可以参照第五章有关网络传播、第二章有关网络公关的原理 12. 日本三菱重工集团揭开大庆油田的秘密 第七章公关实务的有关原理 13. 猜猜谁来晚餐 第四章名人关系、第七章新闻制造的有关原理要求 14. 假王妃、真促销 第四章的名人关系、第七章的新闻制造等等原理要求 15. 高露洁的口腔保健宣教活动 第二章、第六章的有关原理 16. 上航的“空嫂”效应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17. 奇特商店的奇特开张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18. 四通集团的赞助活动 第六章企业公共关系和第七章赞助活动的原理 19. 一次全员参加的展会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20. 潘婷:爱上你的秀发 第六章、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21. 利用“黄河杯”,宣扬“黄河”名 第七章的有关原理 22. 牛群县长的名人效应 第四章的有关原理 23. “三高” 放歌紫禁城 第七章的有关于原理 24. 利利股份有限公司的信任危机 第一章有关“危机控制”、第四章有关“公众”和第七章有关“危机处理”的有关原理 25. 大亚湾风波 第一章、第七章有关危机公关的原理以及第五章的有关传播理论 26. 南京冠生园陈年馅月饼事件 第一、七章有关危机公关、第七章有关公众关系等原理及逆行能够 27. 问题波音 第一章、第七章的有干原理 28. 麦当劳的消毒水事件 第一、四、七章的有关原理 29. 考场风波 第四章的有关原理 30. 西澳玛冰箱转危为安 第一、四、七章的有关于原理 31. “特莱诺”药物中毒事件 第一、七章的有关原理 32. 可口可乐的危机公关 第一、七章的有关原理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85580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 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 等。 3.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 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 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 容。 4.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 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 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 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6.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 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7.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 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8.CS理论: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 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 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这里的"顾客"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 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问答题 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2、举办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组织新闻发布会,是公关部门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在筹备记者招待会时,组织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邀请记者。记者招待会邀请记者的范围要根据会议的主题而定,如果事件影响仅限于一个地区,只邀请本地各媒体记者就可以了。如果事件涉及全国范围的广大公众,则必须邀请中央及地方各主要媒体的记者。②统一宣传口径。某一新闻发布到何种程度,在记者招待会前一定要在组织内部统一口径,以免因参加会议的人员说法不统一,造成记者报道失实。③选择主要发言人。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发言人一般应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性。④准备报道提纲和答案要点。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会前要熟悉主要发言,并根据主要发言整理出报道提纲。报道提纲应包括主要发言的基本内容,并附有背景材料,有关资料,图表照片等等。⑤准备好会场。组织在记者招待会召开前一定要认真选择会场,会场外部交通方便,环境干扰少。会场内应气温适宜,座椅舒适,灯光明亮,电源设备充分,便于录音、录像和安装各种通讯设备。⑥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一般由公关部的负责人担任,主持人应当语言幽默,机智灵活,善于控制会场上的气氛。⑦准备辅助工具。在记者招待会前,组织要准备好各种辅助工具,如图表、幻灯、照片、地图、模型、实物、录音、录像等等,以使记者招待会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⑧安排好记者活动。在记者招待会的前后,组织可安排记者参观、访问、摄影、摄像,还可以举行宴会、旅游等联谊活动,但要事先准备好交通费、小礼品等。 3、办好一次庆典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要办好一次庆典活动,应认真做好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精心选择对象,发出邀请,确定来宾。第二,合理安排庆典活动的程序。第三,安排接待工作。庆典活动开始前,应作好一切接待准备工作。第四,物质准备和后勤、保安等工作。庆典活动的现场,需要有音响设备、音像设备、文具、电源等。总之,要做到认真充分,热情有礼,热烈有序,就会使庆典活动取得成功。 4、调查人员在设计问卷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公众,慎重选择所提问题,防止对公众情感造成伤害。

北京语言大学 18秋《听说》(三)作业4满分答案

18秋《听说》(三)作业4 第四次作业问题17 A.Looking sideways to see how fast your neighbor eats. B.Eating from the outside toward the middle. C.Swallowing the pie with water. D.Holding the pie in the right position 正确答案:B 第四次作业问题6 A.Quit delivering flowers. B.Leave his job to work for her. C.Work at a restaurant. D.Bring her flowers every day. 正确答案:B 第四次作业问题1 A.Mark and the woman had not been in touch for some time. B.The man saw Mark on the street two months ago. C.The woman made a phone call to Mark yesterday. D.The woman had forgotten Mark's phone number. 正确答案:A 第四次作业问题11 A.Synthetic fuel B.Solar energy C.Alcohol D.Electricity 正确答案:D 第四次作业问题14 A.In a fast-food restaurant B.At a shopping center C.At a county fair D.In a bakery 正确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