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样本

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样本
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样本

GB/T xxxx-200x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300kg以下消失模铸造的铸铁件、铸钢件的质量分级、评定方法、检验方法, 以及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失模铸造生产企业、铸件用户对消失模铸件生产、使用的质量分级、评定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GB5612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GB5613-85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GB6414-86 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89铸件质(重)量公差

GB6060.1-85铸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3. 技术要求

3.1 消失模铸件外观质量评定

3.1.1 铸件形状外观

铸件外形轮廓、圆角等按其正确、美观程度分为5级。

1级: 外观轮廓清晰, 圆角尺寸正确且过渡平滑美观;

2级: 外观轮廓30%以下欠清晰, 圆角过渡不够平滑;

3级: 外观轮廓50%以下欠清晰, 圆角50%以下未制作出;

4级: 外观轮廓70%以下欠清晰, 圆角未制作出;

5级: 外观轮廓不清晰, 铸造圆角未制作出, 粘结线(面)凹凸不平。

3.1.2 铸件表面缺陷

3.1.2.1 表面夹杂物(夹砂、夹渣等)

由于脱落型砂、涂料、金属渣及模型分解产生的固液相产物等, 进入铸件, 残存于铸件表面, 形成了铸件表面夹杂物缺陷。

根据铸件最坏部位100mm×60mm的面积内存在大的夹杂物的大小、数量, 将其分为无级(参见图1)。

1级: 缺陷3点以下, 直径2mm深度≤1mm(图1a);

2级: 缺陷5点以下, 直径3mm深度≤1.5mm(图1b);

3级: 缺陷5点以下, 直径5mm深度≤2mm(图1c);

4级: 缺陷8点以下, 直径7mm深度≤3mm(图1d);

5级: 缺陷严重(图1e)。

(a) (b)

(e)

图1表面夹杂物(夹砂、夹渣等)

一般情况下, 消失模铸件表面夹杂物缺陷应控制在二级以内, 有特殊要求情况下要达到一级和特级(无任何夹杂物)。

3.1.2.2 表面气孔

由于泡沫塑料模型分解产生气体及浇注时裹入气体或涂层未干水气化形成的气体等残留在铸件表面形成表面气孔(或气坑)缺陷。

根据铸件表面气孔最严重部位100mm×60mm的面积内气孔数目多少、大小及深度分为无级(参见图2)。

1级: 表面气孔数少于4点, 孔径≤φ1mm深度≤1mm(图2a);

2级: 表面气孔数少于8点, 孔径≤φ1mm深度≤1mm(图2b);

3级: 表面气孔数少于10点, 孔径≤φ2mm深度≤2mm(图2c);

4级: 表面存在密集气孔, 但深度较浅, 孔径较小(图2d);

5级: 表面存在密集气孔, 孔径大且较深(图2e)。

(a) (b)

(c) (d)

(e)

图2 表面气孔

一般情况下, 消失模铸件表面气孔缺陷应控制在二级以内, 四、五级为废品。

3.1.2.3 表面皱皮

铸铁件在浇注过程中, 泡沫塑料模型气化分解的固、液相产物堆积在铸件表面形成橘皮状碳质缺陷, 以及由于液态金属充型温度不良, 造成铸件表面皱皮缺陷。

根据铸件表面皱皮最严重部位100mm×60mm的面积内皱皮的严重程度, 分为无级(参见图3)。

1级: 很轻微皱皮(对火)(图3a);

2级: 轻微皱皮(图3b);

3级: 中度皱皮(图3c);

4级: 重度皱皮(图3d);

5级: 严重皱皮(图3e)。

(a) (b)

(c) (d)

(e)

图3 表面皱皮

一般情况下, 二级以内为合格铸件, 4、 5级为不良铸件。

3.1.2.4 冷隔(对火)

分多路充型的液体金属相遇后由于温度低而不能很好地熔合形成对接明显的痕迹。

在100mm×60mm面积内, 按冷隔(对火)严重程度, 分为五级(图4)。

1级: 轻微冷隔(对火)(图4a);

2级: 轻度冷隔(对火)(图4b);

3级: 中度冷隔(对火)(图4c);

4级: 重度冷隔(对火)(图4d);

5级: 严重冷隔(对火)(图4e)。

4、 5级为不合格铸件。

(a) (b)

(c) (d)

(e)

图4 冷隔(对火)

3.1.2.5 表面龟纹

铸件表面喷丸处理后, 有时还留有珠粒的痕迹, 称之为龟纹。如果珠粒间隙过深, 涂料浸入, 浇注后则形成较深的网状痕迹, 则形成消失模铸件表面的一种特殊缺陷。

在100mm×60mm面积内, 按龟纹大小、深度分为五级(图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