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通用)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通用)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通用)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通用)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1、地球的运动

①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 ③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④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a . 昼夜交替现象

b .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

相差1小时;相差N 个时区,则相差N 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

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①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一年四季的变化。注:(a )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 )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 c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 )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

(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

带、北寒带、南寒带。

2、几个重要的分界

几条重要的纬线

北极圈

(66.5°N )

南极圈

(66.5°S )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

赤道 (0°)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低、中、高纬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时间:

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为标准时间,往东往西各取7°30’(共15°,一个时

区)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

在格林尼治所在的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

点钟: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即东加西减) 日期: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反之加一天) 三、地图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 :方向:(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B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方式:a 、数字式 如1:100 000或1/100 000

b 、文字式 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

c 、线段式 0 1 2 3 4千米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比例尺较大的地图比比例尺较小的要精确些)

C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的出主意有,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

叫做注记。(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2、地形图

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90oS

赤道北半球 南半球

o

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发育成河流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一、世界地形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一)七年级上册

二、海洋与陆地

1、世界海陆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

2、1.集中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2.集中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3.完全南半球::南极洲。

4.完全北半球:北美洲,欧洲。

5.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3、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其他几个海峡或运河也要注意)

①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太平洋;

②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大洋洲和北冰洋;

③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④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⑤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分别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⑥最高的高原和山脉分别是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

⑧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⑨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⑩陆地最低点是死海。

三、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的,它们是由于各大板块的相互运动(水平运动:相离或相碰挤压;垂直方向的运动:上升或下降)造成的。

大家可以分析: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生物化石;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消亡;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等。

2、板块边缘地带地质结构不牢固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思考:若发生地震,如何逃生,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五、世界气候

1、天气与气候

(1)比较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越白,降水机率、强度越大);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或河流)。

(3)、天气符号

请记住“主要天气符号”,注意区分不同天气现象的表示符号,及对应的合适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分布

(1)、气温和降水是两大气候要素。

(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测量仪器:温度计)

①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a、从低纬(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b、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纬度相同地区,夏季:陆地上空气温相对较高,海洋上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相反)

c、同纬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南极洲以外,亚洲是最冷的大陆)

3、主要降水条件与类型

(1)基本条件:a、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b、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C、凝结核(2)类型:a、对流雨;b、地形雨(迎风坡的降水相对多);c、锋面雨;(测量仪器:雨量器)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4、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请大家看教材“活动”部分内容)

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中,注意气温与降水的表示方法差异(各月平均气温用曲线表示,各

月平均降水用柱状图表示,不要混淆)

(1)纬度位置: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不同纬度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差异。

①气温情况: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因素: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①同纬度地带(气温情况):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②同纬度地带(降水情况):近海地带受海洋湿润影响,降水多,远离海洋的陆地,降水少。

③近海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

(3)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是每升高100米,降低0.6℃。

①同纬度地带(气温情况):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②同纬度地带(降水情况):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离海远近的差异。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二)七年级下册

一、亚洲

1、海陆相对位置与面积: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本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地形三大特征: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3/4,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青藏高原,四周是丘陵和平原)。

[亚洲大陆东侧(日本群岛)和东南侧(马来群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排列的群岛,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3、气候特征:

A、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B、大陆性特征显著(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极大,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大);

C、季风气候显著(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显著)。

4、亚洲河流分布特点:A、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B、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主要河流:A、外流河有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黄河、湄公河(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印度河、恒河等。B、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两河最终注入于咸海)

几个独具特色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里海(世界最大)、死海(湖面海拔最低)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地形、气候、水系)。

中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我国领土的四端: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各地时间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

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南海里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简称三沙。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岛屿:我国最大岛是台湾岛、海南岛第二

2、行政区划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参照课本)

简称“三字经”: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掌握部分省区的形状及以河流和历史为简称的省区)

3、人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为13亿多,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一线为界,东多西少,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4、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1去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地形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主要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最大)

准噶尔盆地(最北)

位于我国西北部内陆的新疆境内内陆盆地,内部比较平坦,多沙漠、戈壁柴达木盆地(最高)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境内内陆高原盆地,多沙漠戈壁

四川盆地(最富)位于我国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成都平原较为平坦

东北平原(最大)

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

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

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华北平原(最整)

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

濒临渤海和黄海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低)西起巫山,东抵海滨河渠如网,“鱼米之乡”

辽东丘陵辽宁省

山东丘陵山东省

东南丘陵南方

二、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气温:

(1)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2)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南海诸岛,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3)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

(1)分布:(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小北大)

(2)干湿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变化,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几条特殊的线:

A、1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

B、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的区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高山高原气候

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东北风。

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

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珠江、辽河、黑龙江、淮河等。

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青海湖等。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11个省,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3、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沱沱河、

通天河、金沙江)。

4、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九曲回肠”——荆江河段),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5、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

水电:长江三峡工程和葛洲坝。

长江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和赣江

6、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7、黄河的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退牧还草、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另一方面在下游(地上河)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8、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内蒙古河口和河南旧孟津

水电:小浪底、龙羊峡黄河主要支流:湟水、汾河、渭河

黄河有结冰期而长江没有,黄河含沙量大长江小,黄河汛期比长江短和比长江来得晚,黄河长江大致都是至西向东流,黄河注入黄海,长江注入东海。

一、秦岭——淮河线

1、1月份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

线相结合,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南方地区有我国“鱼米之乡”的美称。(淡水鱼产量居全国之首)

4、四川盆地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有“紫色盆地”之称,其中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2、5、东北平原——“黑土地”,长城以北为春小麦,长城以南为冬小麦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二)八年级下册

一、“祖国心脏”——北京市

1、位置: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区

2、地形地势:东南部以平原为主,西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平原集中分布东南部。

北京地形图中找出燕山、西山、军都山、八达岭、密云水库、潮白河、永定河。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以炎热和降雨集中为特征。

4、城市职能:我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

5、名胜古迹: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香港的海岸线曲折,港湾岛屿较多,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岛相望。

3、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香港原属广东省,我国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对香港的政策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5、海洋运输: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6、陆上运输: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境内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陆上交通非常便捷。

7、发展经贸的有利条件:香港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因而香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被公认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北回归线以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环路岛组成,陆地面积在不断变化。是我国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省区。

2、澳门的主体是澳门半岛,地形以平原为主,澳门原属广东省,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制度。

3、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和服务业。澳门的旅游业相当发达,被称为“海上花园”,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妈阁庙、唐城和被称为澳门象征的大三巴牌坊。

四、“祖国宝岛”——台湾省

1、位置及组成:东滨太平洋,北临东海,西濒台湾海峡,南邻南海,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

2、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3、地形及气候:台湾山脉(东北——西南走向)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的山峰是玉山,海拔3952米,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最大的平原是台南平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沿海是热带季风气候。

4、农产品:森林覆盖率高,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水果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故有“森林宝库”、“东方甜岛”、“东南粮仓”、“水果之乡”之美称。

5、工业:“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进口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出口工业制成品。

6、城市:台北(最大的城市)、基隆、高雄(最大的港口城市)、台南(最早发展的城市)

7、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与祖国大陆距离近,运输成本大大减少。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部雪峰山。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坝子)错落其中。

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差异显著,落差大。

(3)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

(4)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这是为什么?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起伏大,容易流失;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等。

一、地形特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二、气候特征

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地势对贵州平均气温和局部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由于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由于地势差异大,山地气温的垂直差异大。纬度较低,冬季平均气温不低。

三、河流特征

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

四、资源特征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一、主要自然灾害

影响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

二、主要生态问题

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一、生态恢复措施: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二、生态工程措施:

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三、社会经济措施:

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

一、水资源利用: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个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二、能源资源利用:

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三、旅游资源开发: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改善,贵州旅游业增长迅速。

四、土地资源利用:

针对贵州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不足的特点,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②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③相对位置:新疆边境线长,新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和领土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所在的省区

2、地形特征: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三山: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三山夹两盆”

两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3、气候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深居内陆,距海远,受海洋气流影响小,降水少

晴天少,光照特别强烈,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

4、农业——绿洲农业(盆地的边缘),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新疆是我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哈密瓜、吐鲁番葡萄更是全国闻名,可开发土地丰富,生态环境脆弱。5、新疆的土地和矿产资源:新疆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新疆草地资源丰富,耕地数量有限,但仍有一些可垦荒地。新疆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铁、铜、镍、石棉、石灰石、钠硝石都很丰富,还拥有新疆软玉、水晶、玛瑙等特色矿产。

6、农业特征:新疆逐步形成了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

7、工业特征: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学、钢铁、煤炭、纺织、建材、食品等。

8、新疆的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铁路连通全区主要地州。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渝新欧铁路干线从新疆出境连接欧洲

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北疆铁路组成,在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对接。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1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1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2)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3)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4)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①昼夜交替现象 ②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 个时区,则相差N 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 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①一年四季的变化。(注: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 ②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 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 ④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 3.地球的五带 (1)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2) 。 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 )、南极(S )。 2、几个重要的分界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分布 低、中、高纬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三、地图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 :方向:(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判断: B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方式:a 、数字式 如1:100 000或1/100 000 b 、文字式 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 c 、线段式 0 1 2 3 4千米 C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的出主意有,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 注记。(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2、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4)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北极圈 (66.5°N ) 南极圈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 赤道 (0°)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S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赤道北半球 南半球 o

(完整word版)【答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1—6页) 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经·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电子地 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 西南共八个方向。 4.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6.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1:1000和1:20000两个比例尺, 较大比例尺是1:1000,较小比例尺是1:20000。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注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将比例尺化成统一表示形式再比较。另注意单位换算, 1km=100000cm。 7.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8. 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他的船队环球航行 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②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③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与纬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初二地理的西电东送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地理的西电东送知识点:概述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从20XX 年到20XX年,西电东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在中国版图上可谓“遍地开花”,同时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如此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也从未有过。顾名思义,西电东送重点在“送”,要送就要有通道。西电东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 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电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

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退”的战略构思。 初二地理的西电东送知识点:原因 1、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我国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达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国总量的 68%,相当于全国总的装机容量。西南地区大部分水电站具有淹没损失小,开发条件好,经济指标优越等优点,开发不到8%,积极开发西南水电,可以迅速带动西部交通、水泥、钢材、机电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2、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5亿多,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62%,电力装机亿千瓦,占全国51%。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还需要增加装机8000多万千瓦以上。我国东部地区缺乏能源,电力以火电为主,由于大量的煤炭用来发电,造成部分地区大气和环境污染,再建设大量的火电站是环境所不允许的。开发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不仅可以解决东部地区发展的电力需求,而且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3、促进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的电力管理体制和电网结构以省为单位,电力资源基本上在一个省内配置。开发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促进全国性电网的建立,电力资源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发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闻名得国家就是荷兰,其国花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与北非,男子得传统打扮多就是身着白色宽大得长袍,头戴头巾,原因就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得三要素:方向、比例 尺、图例与注记 4、地图上得八个方向(右图) 5、描述公路得走向与河流得流 向 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得方向得判读 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得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得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得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得三种方式: 数字式:1:1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 线段式: 9、比例尺大小得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0、比例尺得大小与表示得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得关系: 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 如在同样大小得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

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得比例尺; 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得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得符号。 注记:地图上得文字说明与数字。 第二章地球得面貌 1、首次证明地球就是球体得事件:麦哲伦船队得环球航行 2、地球得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得不规则球体 3、能够证明地球就是球体得事情与现象: 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 ④船靠岸,先瞧到桅杆,船离开,桅杆最后消失、⑤登高望远4、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得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5、课本P19图2-7地球仪图片 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

初中地理知识点超全总结复习资料(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超全总结复习资料 初一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赤道0 低纬 中纬高纬60o@ 90oN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A 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 五带的划 分: (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 … 2、地球仪 (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 # 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西经)。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 符号:东E 西W 。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 为北纬,最大到两极为90°。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向北越来越大为 南纬。符号:南S 北N 。 北寒带 北极圈(°N ) 南极圈(°S ) 北回归线(°N ) 南回归线(°S ) 赤道(0°) |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3)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 (4)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5)经纬网 A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a)确定度数。根据横纬纵经的原则,按照题目要求写出经纬度。 (b)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首先回忆符号:东E西W;南S北N。然后根据度数变化规律确定符号。(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 B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 (a)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 (b)[ (c)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 3、地图三要素 (1)方向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 (2)比例尺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方式:a、数字式如1:100 000或1/100 000 … b、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 c、线段式 0 1 2 3 4千米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比例尺较大的地图比比例尺较小的要精确些)(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4、学看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上所标示的数字就是这些地方 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公式:相对高度=高处的高度— 低处的高度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完整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章节 教学内容 七年级 导言 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地理的意义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第三节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轮廓、面积大

小及分布特点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及原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的含义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气温的变化规律;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其主要形式;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变化规律;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六种主要语言及其主要使用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特点;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亚洲在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填空题汇编.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六章 第一节 1亚洲西北以()山脉、()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海、和()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洲相望。 2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洋、()洋和()洋。3亚洲的地势特点:亚洲地面起伏()、中部地势()、四周地势较为(),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亚洲地理集锦: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峰(),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咸 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大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5亚洲地跨()带、()带和()带。 6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灾害。 第二节 1在亚洲,()、()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 6 个国家人口超过 1 亿,分别是()()()()()()。2世界各大洲中(南极洲除外),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其中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第()位。 3亚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古中国是()地区,古印度是()流域和古巴比伦的()平原(因其由()河和()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5 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东亚() 和东南亚的()(济的发展,西亚的( 6 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大力发展()工业,推进了本国经)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大多数()产业的比重很小,()产业的比重最大。 第七章 第一节 1 日本是()洋西北部的岛国,由()()()()等 4 个大岛组成。面积最大的岛是()。 2 日本海岸线(),多优良(),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与学生谈论地理 1。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 (1)地理和日常生活:地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和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习俗。 (2)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3)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2)咨询相关人员;(3)在线查阅数据等2.学习地理,为了生活得更好,第一网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自然的朋友;(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3)全面分析问题;(4)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经纬度(图1.7 P5) (1)纬度: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的圆(2)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地轴:假设的地球旋转轴(4)极点: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5)经纬特征: 特殊点状特征长度特征经线为半圆,两条对应的经线形成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两个等长的半球,其经线为等长纬线圈,每条纬线的纬度与纬线圈相同,长度相等,在赤道上最长。向两极缩短并收缩到东西方向的一个点

表示南北方向[6]特殊经度和纬度(1)特殊纬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度,它是纬度的起点,北纬由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由字母S代表的南纬,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纬度-是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度是中低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度 0°经度——也称为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它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子午线-大约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90 XXXX年(约365天)相同(4)特征: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为66.5°(5°)。现象是: (1)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2)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4)在同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太阳和热量是不同的,即形成春、夏、秋、冬 [6]分为两个时期: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7)四季(北半球为例,南半球则相反): 3年4月和5月都是春季;六月、七月和八月这三个月是夏天。九月、十月和十一月是秋天。冬天是12个月、1个月和2个月 ×kb1.co m3,地图 1,地图基本要素(地图3) (1)比例尺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 、1600E ) 赤道(00纬线)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中考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中考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 )、南极(S )。 2、经线与纬线 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1)普通经纬网的判定方法 南北纬判定方法: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东西经判定方法: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南北半球判定方法: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或看字母,N 为北半球,S 为南北球) 东西半球判定方法: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0的都在东半球,200――1600之间的看字母,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2)极地经纬网的判定方法(北逆南顺) 以北极为中心,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顺着自转方向数字变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 以南极为中心,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自转方向数字变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 判断南北:越靠近北极,位置越偏北;越靠近南极,位置越偏南。(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 判断东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 4、几个重要的分界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分布 低、中、高纬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 ①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方向:自西向东。 ③周期:一天,就是24小时。 ④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更替 b.时间差异(经度相差15o,相差1小时,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 (2)地球的公转: 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 ②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圈 (66.5°N ) 南极圈 (66.5°S )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 赤道 (0°)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90oS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o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赤道0 低纬 中纬 中纬高纬 高纬60oN 30o 30oS 60oS 90oN 90oS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2)麦哲伦环球航行。 (3)卫星照片。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6)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地球仪 (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 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最大到两极为90°。 (3)经纬网 A 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a )确定度数。(横纬纵经)

(b)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 B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 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 (4)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 (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 数越大,纬线越短。 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 相等的纬线圈)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 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 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 南北极圈(66.5°)、30°和60°、 两极(90°) 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 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 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 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 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 1 页共 30 页

一、知识点: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场所,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使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边 第 2 页共 30 页

国家的边贸往来。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使得我国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 各国友好往来; 2、我国的面积及邻国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世界各 国中,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地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我国四至点: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我国领 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 中心线上。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 3、我国的临海、主要岛屿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我国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 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2)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4、我国三级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5、特殊省级行政区 (1)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2)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第 3 页共 30 页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七年级上第3章)(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2)登高望远(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 【配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天圆地方”的国家是 (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埃及 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3.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海水越来越深,淹没了船身 B.人的视力有限 C.海面是弯曲的弧面,船身先被遮住视线 D.人站得不够高 4.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位著名的航海家是 (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迦玛 D.郑和 5.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方形的 B.地球是个正球体 C.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二.填空题 6.地球的卫星照片大部分区域是_______色,这些地方是_______,其中黄色的区域是_______,白色的区域是_______。 7.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_______稍扁、_______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_______ (填“长”或“短”)2l千米左右. 8.地球的赤道半径是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万千米,极半径是_______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之2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之2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按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可分为二类: (1)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1)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2.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3.水资源: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其中农业耗水量最大。 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衡:地区分布上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时间分配上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规模最大的跨 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差异大,我们可以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4、海洋资源: 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为我国第一大渔场。 四大盐场: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 矿产分布:海岸带——滨海砂矿;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和海洋生物资源;深海海盆——锰结核 保护“蓝色国土”:海洋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占80%)、石油污染 赤潮——对近海养殖业是毁灭性灾害 5、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 北方以煤、铁、石油等矿产为主,而南方则以有色金属矿产为主。 我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 知道:煤矿:大同、阳泉―山西开滦―河北平顶山—河南神府—陕西鸡西、鹤岗—黑龙江 油田:大庆―黑龙江胜利―山东华北―河北辽河—辽宁中原—河南克拉玛依—新疆 铁矿:迁安―河北鞍山、本溪―辽宁攀枝花――四川马鞍山—安徽石碌—海南有色金属:大余钨矿、德兴铜矿―江西锡矿山锑矿―湖南白云鄂博稀土矿―内蒙古6、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